第二讲 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杨凤)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jsz

动物营养学(杨凤)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jsz

(3)反刍动物
除了单胃动物吸收功能外,前胃
中可大量吸收如: VFA 、NH3 、 AA(少量)、电解质、水分 等物质。
2、主要吸收方式
(一)、被动吸收 (1)被动扩散: 营养物质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 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 渗透, 如脂类水解产物吸收。
(2)易化扩散:养分在细胞膜功能蛋白质 作用下,由膜的高浓度一 侧向低浓度一侧 扩散。 如Na离子、K离子、葡萄糖、氨基酸。 (3)滤过作用:胃肠腔内的压力超过毛细 血管压力时,某些物质会滤入血液。 (4)渗透作用:渗透压高的一侧从另一侧 吸收水分。

猪年龄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2.饲料 (1)种类 (2)化学成分:粗蛋白和粗纤维影响大
反刍动物: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提高

而提高 猪、禽: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不明显
(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反刍动物饲粮粗蛋白水平对养 分消化率的影响
粗纤维水平对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粗饲料: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精饲料:差异小
动物
动物对玉米籽实消化率的比较
(2)年龄与个体
年龄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 增加而增加; 个体: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 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6% 谷物籽实: 4% 粗饲料: 12-14%
一、消化方式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能被动物吸收的 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 学价的变化等)。
2.消化方式
表2-1 动物消化方式
方 式
物理性
部 位
口腔
工 具
牙齿
作 用
磨碎、增加表面积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动物的消化系统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系统。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吸收的机制。

一、动物的消化过程动物的消化过程主要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和胃肠蠕动等物理作用使食物颗粒变小,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而化学消化是指在消化道中分泌的消化液中的酶作用下,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便被吸收利用。

胃是动物消化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

它主要通过胃蠕动和胃酸的作用将食物颗粒研磨成较小的颗粒,然后与胃液中的酶混合起化学消化的作用。

在胃液中,胃酸可以杀死细菌,同时胃蛋白酶能够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

进入小肠后,食物会与胰液和小肠粘膜分泌的消化液混合,继续消化。

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能够分别将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细胞质脂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不仅被动物体吸收,还可以参与机体的生物合成。

小肠黏膜上的微绒毛吸收消化后的食物,被吸收的主要有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

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肠黏膜细胞后,通过胞浆内的代谢途径被转化为能量或储存起来。

而脂肪则进入肠黏膜细胞后,在内质网内进行消化与吸收。

二、动物的营养吸收机制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由血液输送到各身体组织。

在消化道吸收过程中,主要涉及肠壁上的绒毛和腺体的吸收。

绒毛是肠黏膜上突起的细胞结构,其具有很高的吸收表面积,有助于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当食物通过小肠时,绒毛上的微绒毛从食物混合物中吸收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另外,肠道上存在的腺体分泌某些运输蛋白,如钠-氢交换体、葡萄糖-氨基酸转运体等,它们能够通过主动转运将营养物质从肠腔中转移到肠细胞内,然后进入血液。

通过上述机制,动物能够从食物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结论:动物的消化与营养吸收过程是复杂而精密的,能够充分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机体提供能量和物质。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 单宁为多酚类化合物,分为两类,缩合单宁和可 水解单宁。缩合单宁为抗营养因子,高粱中的单 宁为缩合单宁,一般能水解,可溶于水,与蛋白 质生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也可与金属离子等结合 形成沉淀。可水解单宁为毒素,主要存在于枥属 植物中。
➢ 酚酸也为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香 草酸、咖啡酸和介子酸。酚酸中的酚基也可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碎,其中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 未消化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概念: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 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吸收部位:各种动物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在小 肠。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 小肽和水。但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 发性脂肪酸,其余三个胃主要吸收水和无机 盐。

1)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

2)瘤胃pH

3)渗透压

4)瘤胃温度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三)微生物消化
▪ 反刍微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瘤胃,其次 在盲肠和大肠;
▪ 草食单胃动物的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和 大肠。
▪ 瘤胃微生物种类复杂,主要为嫌气性的纤 毛虫和细菌两大类群,也含有酵母类的微生 物和噬菌体。

微生 物分
纤维素、多 糖、淀粉、
挥发性脂 肪酸、微

泌的
糖、脂肪、
生物蛋白

蛋白质(尿
质、B族
素)
维生素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二)化学性消化

胃液与酸
蛋白质 脂肪
胃蛋白酶 脂肪酶 蛋白胨、多肽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肌胃(禽类)

【精品课件】动物对蛋白蛋利用率

【精品课件】动物对蛋白蛋利用率
供给的能量占 部能量的1015%为宜
1g蛋白质氧化 产生4Kcal能量
引起蛋白质缺乏的原因:
• 膳食中蛋白质供给不足 • 消化吸收不良 • 疾病和老龄会妨碍蛋白质消化和吸收; • 创伤、手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加速组织
蛋白质的分解破坏,造成氮负平衡。 • 体内蛋白质合成障碍 • 蛋白质损失过多,分解过甚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 谢
• (一)消化 • 1. 胃 盐酸使蛋白质变性,胃蛋白酶催
化降解产生胨等肽类和少量氨基酸。
• 饲料蛋白质约20%在胃中消化 。 • 2. 小肠 在各种酶(小肠液、胰液中)
的作用下,产生游离氨基酸和寡肽( 进入 肠粘膜细胞内,降解成氨基酸)
• Maillard反应:氨基酸上的氨基与还原糖上 的醛基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棕褐色的氨基糖 复合物,胰蛋白酶不能切断与还原糖结合的 氨基酸的相应肽链,导致氨基酸不能被动物 消化、吸收。
常用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
• 饲料 • 玉米 • 豆粕 • 花生粕 • 菜籽饼 • 肉骨粉 • 大麦
第一LEAA Lys 含硫AA Lys Lys Trp Lys
PEM主要有3种类型:
干瘦型 水肿型 混合型
无论哪种PEM,都有不同程度的 生长发育障碍,且免疫力低下, 经常患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
1.干瘦型蛋白质缺乏症
(1)发生原因:热能缺乏为主 (2)好发阶段:幼畜 (3)毛发:干枯无光泽,易折断 (4)颜面:干枯无肉, Monkey face (5) 全身:消瘦、体重低,称为"皮包骨" (6) 皮肤:松弛有皱褶,称"小老头“ (7) 皮下:无水肿 (8) 食欲:亢进、易饥饿 (9) 血清蛋白质:不降低或略有下降

蛋白质消化与吸收

蛋白质消化与吸收

1日粮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的降解日粮中的蛋白质经过咀嚼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在瘤胃微生物相关的酶的作用下,与内源蛋白(包括动物脱落上皮细胞、唾液和瘤胃微生物残留物所含蛋白质)混合,降解释放出寡氨基酸、肽和氨。

日粮中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降解的难易决定了其在瘤胃中被降解的程度和比例。

菌体蛋白是微生物蛋白的主体,细菌参与饲料蛋白质的降解,并合成菌体蛋白。

如果氨基酸的降解和氨的产生不平衡,日粮蛋白质将被浪费。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是由大量脱氨基酶和少部分脱氨基酶的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不止局限于能够产生氨的细菌。

由于真菌在瘤胃液中的含量很低,所以其在瘤胃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通常被认为可以忽略。

而原虫则具有活性,并在瘤胃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能吞噬颗粒物(细菌、真菌和小的饲料颗粒)。

原虫和细菌一样具有较强的脱氨基作用,但原虫不能由氨合成氨基酸,所以原虫是净生成氨的微生物。

不同的氨基酸在瘤胃的降解情况差异很大,蛋氨酸在不同饲料中的抗降解能力不同,而支链氨基酸(如异亮氨酸,亮氨酸)能抗瘤胃微生物降解。

动物性蛋白质(如鱼粉)能够被快速降解的部分不多,所以大部分蛋白质直接通过瘤胃到达真胃和小肠。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在蛋白质降解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使得蛋白质被降解,同时还产生能量和氨基酸等来合成微生物蛋白。

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和分解体系除了在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上起作用外,还能使反刍动物大量利用非蛋白氮。

瘤胃中合成的微生物蛋白受能氮平衡及同步释放的影响较大,研究证实,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消化速度在控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不同的氮源对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的影响也不同,氨是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微生物发酵的唯一氮源,而降解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在提供氨基酸的情况下,其生长会加快。

据报道,瘤胃微生物优先利用肽,其次是氨基酸,粗饲料比例、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等均可通过影响瘤胃食糜外流速率间接地影响进入十二指肠微生物蛋白的数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20-《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PPT_5

动物营养与饲料20-《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PPT_5

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一、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一)消化1.瘤胃 微生物消化,约占摄入蛋白质的70%(40-80%),其余部分(30%)进入真胃和小肠消化。

CP----肽、AA----NH3、CO2、VFA(挥发性脂肪酸)MCP(微生物蛋白)2.真胃和小肠方式与产物:与单胃动物相同底物:与单胃动物不同。

主要是微生物蛋白(MCP)和瘤胃降解蛋白(RDP)。

3.大肠 与单胃动物相同(二)吸收1. 瘤胃 吸收NH 3---肝门静脉----肝脏(尿素)----肾脏---尿(三)代谢 与单胃动物相同2. 小肠 与单胃动物相同,氨基酸来自MCP和RDP 菌体蛋白口腔瘤胃NH 3肝脏尿素排出体外机体利用饲料Pr①③②意义:减少食入饲料Pr的浪费,使食入饲料Pr被细菌反复利用合成菌体Pr。

瘤胃氮素循环二、反刍动物对粗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1、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2、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而且也能很好地利用氨化物。

3、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进行较大改组,通过微生物合成饲粮中不曾有的氨基酸。

4、反刍动物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来源于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和饲料过瘤胃蛋白质。

5、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品质好,仅次于优质动物蛋白质,与豆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而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质。

三、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微生物(CH 2O )n VFA+酮酸+ATP 尿素 NH 3 + H 2O + CO 2 微生物NH 3+酮酸(碳架)+ATP (能源) MCP微生物四、反刍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五、过瘤胃蛋白的保护技术1、物理处理法青草干制、热处理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药品、甲醛处理法3、包理法用某些富含抗降解蛋白质的物质或某些脂肪酸包埋饲料蛋白质。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及消化过程一、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草食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植物纤维的消化。

首先,草食动物会用牙齿将食物咀嚼成较小的颗粒,增加食物表面积,便于后续消化。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会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食道上部的瘤胃,瘤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分解植物纤维素,将其转化为可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简单糖。

然后,食物进入到食道下部的真胃,真胃中继续进行消化,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

最后,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二、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肉食动物主要以肉类为食,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更加简化。

首先,肉食动物的牙齿通常较为锐利,适合撕咬和切割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则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三、杂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及过程杂食动物既食用植物也食用肉类,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结构较为复杂。

杂食动物的消化方式和过程与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消化方式结合了起来。

首先,杂食动物会根据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牙齿咀嚼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胃部,在胃中与胃液混合,胃液中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杀死细菌和开始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接下来,食物进入到瘤胃和真胃,瘤胃中的微生物有助于分解植物纤维素,真胃中继续消化食物。

然后,食物进入到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会与胆汁和胰液混合,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胰液则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将其转化为更小的分子,以便被小肠壁吸收。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ppt课件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ppt课件
温度接近体温(38.5~40℃,适合各种微生
物生长)
是还原状态( VFA→SFA,反刍动物体脂硬度
大的原因)
瘤胃内环境的特点
存在大量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纤毛虫,微生物
总体积占瘤胃内容物的5%~10%。细菌与纤毛虫 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它们所分泌的酶可以消 化多种养分,尤其是动物难以消化的纤维性饲料
瘤胃H2,H2S
CH4是一种能量损耗,占牛羊饲料总能的 8~10%,如何降低CH4气体含量是提高牛 羊能量利用的关键。
瘤胃发酵产物及发酵类型
正常发酵: VFA中 乙:丙:丁=70:20:10 称为乙酸发酵型。
有利于提高乳脂率,泌乳期应以此为主。
(2)大多数原生动物为纤毛原虫,可吞噬食物 和细胞颗 粒,并可利用纤维素。纤毛虫能吞食和 消化细菌,当瘤胃纤毛虫完全消失时,细菌数目 就会大量增加。
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反刍动物所摄食的饲料为微生物生存的主要物质条件, 同时依靠微生物的消化和代谢作用,饲料中的养分(如纤 维素)才可被畜体充分利用,尤其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 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VFA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因此,宿主摄食日粮的改变,必然引起瘤胃微生物种群 发生变化,同时,瘤胃微生物种群失去平衡后也必然导 致宿主的代谢紊乱。
2.化学性消化
要点:
是高等动物特有的消化方式,对非反刍动物犹为重要 终产物是可以吸收的 越是高等的动物,消化器官分工越明确,消化酶的种 类越多
酶的消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所分泌的酶 的种类、数量、活性不同。(这一点是生产中设计配方重 要的依据)
2.化学性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化学性消化的动物种类特异性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

动物的消化与营养动物的消化和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

通过消化,动物能够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并利用,从而满足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物的消化过程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的作用。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动物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附属消化器官组成。

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而附属消化器官包括肝脏、胆囊和胰腺。

1. 口腔: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咀嚼和舌头的打动,被分解成较小的颗粒,同时唾液中的酶开始分解淀粉。

2. 食道:食物通过咽喉进入食道,通过蠕动反射将食物送入胃部。

3. 胃:胃主要负责消化蛋白质。

胃壁分泌胃酸和胃液,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段,以及杀灭细菌和消化道中的有害物质。

4. 小肠: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胆囊和胰腺分泌的胆汁和胰液帮助分解食物,并将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或淋巴中。

5. 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吸收的残渣物转化为粪便。

二、消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消化过程中,涉及到各种酶的参与,它们能够加速食物分子的降解反应,从而使其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1. 碳水化合物消化:淀粉和纤维素是两种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在小肠中,胰腺分泌的淀粉酶将淀粉降解为葡萄糖,再通过肠壁吸收入血液。

2. 脂肪消化:脂肪需要在消化过程中由胆汁和胰液的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这些产物通过肠壁吸收并转运到体内各个细胞,为能量供应和细胞代谢提供必需的物质。

3. 蛋白质消化:蛋白质是身体构建肌肉和细胞的基本单位,它们在胃中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被分解成多肽和胺基酸。

在小肠中,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进一步分解多肽成为小肽和胺基酸,最终通过肠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需求。

1. 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它被细胞摄取后通过呼吸作用氧化成为可利用的能量。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是指动物体内对食物的加工过程以及将其营养成分吸收到体内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动物体内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的协同工作。

1. 食物的摄入和初步加工
动物通过口腔将食物摄入体内,其中牙齿的作用是将食物咀嚼成较小的颗粒,有助于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同时,唾液中的酶开始对淀粉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糖类物质。

2. 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
经过初步加工后的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中。

胃主要起储存和消化的作用,同时分泌胃液。

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较小的多肽和氨基酸。

3. 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后,进入到肠道中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分别进入到肠道中,胆汁有助于脂肪的分解,胰液包含多种酶,可以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肠道壁上覆盖着许多绒毛状的微细突起,称为肠绒毛,它们增加了肠道的吸收面积。

食物的消化产物通过肠绒毛进入到血液或淋巴中,被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供能量和营养使用。

4. 不同动物的消化适应
不同种类的动物根据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来源,对消化系统进行了适应。

以食草动物为例,它们的消化系统相对较长,并且盲肠较为发达,可以更好地消化纤维素,但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而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相对较短,并且胃酸分泌较多,以便更好地消化蛋白质。

总结: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消化液的协同作用。

不同种类的动物通过对消化系统的适应,实现最有效地消化和吸收食物的目的。

这一过程对于动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生存至关重要。

第二讲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

第二讲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
饲料中未降解的和细菌的C·H2O占采食 C·H2O总量的10-20%,这部分在小肠由酶消 化,其过程同单胃动物,未消化部分进入大肠发 酵.
一、消化吸收
2.瘤胃发酵产生的VFA种类及影响因素
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少量有甲酸、异丁酸、 戊酸、异戊酸和己酸.瘤胃中24hrsVFA产量34kg〔奶牛瘤网胃,绵羊300-400g;大肠产生并 被动物利用了的VFA为上述量的10%.
代谢产物
血液中尿素 尿液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 会被瘤胃壁 吸收,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转成尿素.所生 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再次 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NH3 .这种NH3 和尿素的生成 的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α-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因此,支链淀 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糖, 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和葡 糖。
一、消化吸收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 顺序为: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 作用下发酵产生VFA。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 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 瘤胃中80%的微生物可以NH3为唯一氮 源,26%只能利用NH3,55%可同时利用NH3和AA, 因此,少量Pr即可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这是瘤胃微生 物利用尿素等NPN的生物学基础.
尿素 尿素酶 NH3 + CO2
<CH2O>n 细菌酶 VFA + 酮酸〔碳链
NH3 +酮酸+ATP 细菌酶 AA MCP 真胃、小肠 酶 AA 吸收、合成 体蛋白、产品蛋白质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2课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2课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2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一、消化方式
Digestion method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Dige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animal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Absorption of digestive nutrient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42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
3、年龄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随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 对饲料养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逐渐提高。 幼年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消化器官还未发育完善,不能向 成年动物利用CF含量多的料。老年动物牙齿不好,影响咀 嚼,从而影响消化率。
1、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2、消化性:饲料可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3、消化率:衡量饲料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
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
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 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食入食饲入料饲中料某中养某分养-粪分中某养分×100%
•23
Rumen protozoa
Rumen protozoa
Rumen bacteria
Rumen fungus


Rumen fungus



消化饲料中70-85%DM和50%以上的CF!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24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25
一、消化方式
(3)瘤胃内环境
瘤胃pH 5.0~7.5,中性略偏酸;

动物的消化和营养

动物的消化和营养

动物的消化和营养一、引言动物的消化和营养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消化系统和相关的营养过程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动物如何摄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二、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摄取食物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包括捕食、食草、腐食和激泼食等。

2. 消化器官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用于不同环节的消化过程。

3. 分泌消化酶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用于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不同酶分泌在不同的部位,以适应各种食物的消化需求。

4. 吸收营养物质消化后的食物通过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被动物体吸收利用。

各种营养物质被运输到细胞并参与代谢过程,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5. 排除废物未被吸收的残渣经过大肠被进一步浓缩和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为了清除体内的废物,并维持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三、动物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内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对动物的生长和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动物需要不同数量的蛋白质。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动物通过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供给身体细胞进行能量代谢。

3. 脂肪脂肪在动物体内起到能量储备和保护器官的作用。

摄入适量的脂肪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们参与酶的活性、骨骼的形成和免疫系统的维护等重要生物化学过程。

四、不同动物的消化和营养差异不同种类的动物根据其食物来源和消化特点具有不同的消化和营养需求。

例如,食草动物有特殊的消化系统来分解纤维素,而肉食动物则需要更高的蛋白质摄入。

五、营养失衡对动物的影响营养失衡可能会导致动物的健康问题。

例如,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缺乏铁会引发贫血。

动物的消化、吸收与利用课件

动物的消化、吸收与利用课件

动物的消化系统
动物的消化系统
动物的消化系统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物理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的方式
牙齿的切(撕)碎 肌胃收缩的切搓(添加沙石) 消化道管壁肌肉运动的磨烂、压扁 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改变饲料粒度, 提高在消化道的外流速度 形成多水的食糜, 有利于化学和微生物的消化 通过消化道管壁肌肉运动, 将食糜送入下一个 部位
Clostridium 、Fusobacterium、Eubacterium, Lachnospira, Selenomonas和Succinivibrio等属的一些菌株也具有蛋白降 解活性。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革兰氏阳性蛋白降解球菌,但是近年 Attwood 和 Reilly(1995)发现,牛链球菌也具有高活性的蛋 白降解酶。
1.多毛毛螺菌(Lachospira multipara)(multiparus)
2.螺旋体(Spirochaetes)
密螺旋体(Treponema spp.)布氏密螺旋体(Treponema bryantii)糖密螺旋体(T. saccharophilum)
3.溶糊精琥珀酸弧菌(Succinivibrio dextinosolvens)
Phylum—Cordata (with a backbone) Class—Mammals(produce milk) Subclass—Ungulata(hooved animals) Order—Artiodactyla(even-toed) Suborder—Ruminantia Family or Suborder Genus and Subgebus Species and Subspecies
(二)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性消化
蛋白质的消化(循序快速进行) 蛋白质

遗传学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遗传学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大肠
未消化蛋白质
氨基酸、氨等
尿
2、氨基酸的吸收
蛋白质经胃和小肠消化后 形成的氨基酸主要在小肠 上2/3处被上皮细胞吸收
各种氨基酸的吸收速度不 同。一些氨基酸的吸收速 度顺序是:胱氨酸>蛋氨 酸>色氨酸>亮氨酸>苯 丙氨酸>赖氨酸≈丙氨酸 >丝氨酸>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
3、氨基酸的转运
• 氨基酸通过与氨基酸转 运载体和钠形成复合体 后,转运入细胞膜内
日粮中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



唾液
尿 素

NPN 氨
血液
循 环
尿素
氨基酸
VFA
真 胃 小 过瘤胃蛋白 肠
微生物蛋白
蛋白质
内源分泌物 氨基酸



蛋白质


未消化氮
氨基酸 代谢粪氮
NH3

尿素
尿
内源氮

体组织代谢


2、瘤胃氮素循环
概念:氨是饲料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和利用的中间产物,其在瘤胃中的 浓度受饲料蛋白质被微生物降解的速度和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速度的影 响。当有大量蛋白质降解,且降解速度比合成速度快时,则氨就会在瘤胃中聚 集。聚集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在肝脏中转变为尿素, 转化的尿素之一部分经血液和唾液返回瘤胃,另一部分经肾脏随尿排出,这种 氨和尿素的生成和再返回瘤胃的过程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瘤胃氮素循环的营养和生理意义:(1)减少蛋白质浪费、储存氮源;(2) 调节瘤胃氨浓度,避免瘤胃氨中毒
依赖H+ 浓度或Ca2+ 浓度电导的主动转运过程 具有pH依赖性、非耗能的Na+/H+ 交换转运系统 谷胱甘肽(GSH)转运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胃动物与人:70-100mg/100ml 反刍动物:40-70mg/100ml 禽:130-260mg/100ml
NH4
蛋白
降解
进入瘤胃
瘤胃壁中吸收
动物 可利用 蛋白
代谢产物
血液中尿素
尿液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 会被瘤胃壁吸 收,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转成尿素。所 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 再次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NH3 。这种NH3 和尿素的 生成的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第二讲
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
学习资料
主要内容
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学习资料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 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终止于小肠
蛋白质 HCl 高级结构分解,肽链暴露 胃、胰、糜蛋白酶 内切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羧基肽酶、氨基肽酶 外切酶使之分解为AA/小肽
学习资料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5)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 (6)饲料加工(热损害) (7)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 (8)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微生物蛋白 过瘤胃蛋白
学习资料
CP
能量
TP
NPN
瘤瘤
胃 胃
多肽 吸收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瘤胃的Pr消化吸收特点
1.饲料Pr在瘤胃内经过微生物改组合成饲料中不 曾有的支链AA。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反刍动物 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瘤胃微生物营养。
2.反刍动物本身所需AA(小肠AA)来源于MCP、 UDP(RUP)和内源蛋白质。MCP可以满足动物需要的 50~100%,UDP是高产时的必要补充,内源蛋白质量 少且较稳定。
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学习资料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 二、代谢 三、粗纤维的作用
学习资料
一、消化吸收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 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α-1,4糖苷键,因此,支链 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 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 和葡糖。
AA, di & tripeptides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2.吸收
(1)部位:小肠上2/3部位 (2)方式: 主动吸收 (3)载体:碱性、酸性、中性系统 (4)顺序:L-AA > D-AA Cys>Met>Trp>Leu>Phe>Lys≈Ala>Ser>Asp>Glu
学习资料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NH3 +酮酸+ATP 细菌酶 AA MCP 真胃、小肠酶 AA 吸收、合成 体蛋白、产品蛋白质
学习资料
4.MCP品质与豆粕(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 略次于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但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 BV 70~80%
MCP的CP含量58~77%,原虫含CP24~49%
日粮不同,MCP的Pr含量不同:如日粮粗饲料含
3. 新生哺乳动物在出生后24~36小时内能够 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
4. 2~3个肽键的寡肽可被肠黏膜直接吸收,其 特点是吸收快、不竞争有限的载体,分解、吸收时 耗能少,可作为活性物质,合成时耗能少。
学习资料
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5. 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 (1)动物种类与年龄(消化酶发育的时间效应) (2)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 (3)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 (4)日粮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
学习资料
一、消化吸收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 顺序为: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 作用下发酵产生VFA。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 酶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学习资料
二、代谢
葡萄糖是单胃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其 他生物合成过程的起始物质,血液葡萄糖 维持在狭小范围内。
8.对反刍动物补充AA、Pr的效果一般不如单胃 动物明显,其效果取决于过瘤胃的数量以及过瘤 胃AA在小肠的消化、吸收。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二) 小肠中蛋白质的去向
MCP 小肠蛋白 70% 消化、吸收 血液 30%
组织蛋白合成
UDP
30%
粪便排出(粪N)
70%
未利用(尿N)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消化道内主要蛋白酶类
种类
来源
胃蛋白酶
胃液
凝乳酶 胃液(幼龄动物)
胰蛋白酶
胰液
糜蛋白酶
胰液
羧基肽酶
小肠液
氨基肽酶
胰液
小肠液
二肽酶
小肠液
分解底物 蛋白质 酪蛋白 蛋白质 蛋白质
肽 二肽 胨、肽
胨、肽
最终产物 胨
酪蛋白钙、胨 胨、肽 胨、肽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学习资料
壁细胞
HCL
胃 主细胞
量高时瘤胃原虫含量高于精料含量高的日粮
5. 大量RDP在瘤胃中分解,实际上存在能量和蛋 白质的损失。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6.饲料蛋白的降解率差异很大,适当加工处理 可降低降解率,并可能提高UDP的小肠利用率(如加 热、甲醛包被、缓释等措施可提高UDP利用率)。
7.NPN在瘤胃中集中、急剧分解不仅有氮素损 失,且可能造成中毒。
学习资料
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 瘤胃中80%的微生物可以NH3为唯一氮源,26% 只能利用NH3,55%可同时利用NH3和AA,因此,少 量Pr即可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这是瘤胃微生物利用 尿素等NPN的生物学基础。
尿素 尿素酶 NH3 + CO2 (CH2O)n 细菌酶 VFA + 酮酸(碳链)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Large Protein
Unfolded Protein
胰蛋白酶原
肠激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Smaller Protein
Smaller Protein
羧肽酶原
羧肽酶
Smaller Protein
刷状缘 (肠细胞)
AA & 二/三肽
吸收
学习资料
Smaller Protein
矿物质、pH
AA
RPAA
NH3
MCP
RUP
MCP ECP
小小 肠 肠
吸收
小肠蛋白质
IDCP
小肠未消化蛋白质
IDAA
学习资料
粪粪便便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策略
饲料 蛋白
非蛋 白氮
不降解蛋白
降解 合成
NH4
微生物 蛋白
降解
动物 可利用
蛋白
蛋白
不降解蛋白
降解
合成 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