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与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题型总结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题型总结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题型总结高考化学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相关题型在考试中频繁出现。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下面对这部分的常见题型进行总结。

一、原子结构相关题型1、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计算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某种原子的符号,要求计算其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

例如,给出 Cl 原子的符号 ³⁷₁₇Cl,要求计算其中子数。

我们知道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Cl 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即 37 17 = 20。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此类题型会考查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比如,问 Fe²⁺的电子排布式是怎样的。

我们要先写出 Fe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² 2s² 2p⁶ 3s²3p⁶ 3d⁶ 4s²,Fe²⁺是失去两个电子,所以其电子排布式为 1s² 2s² 2p⁶3s² 3p⁶ 3d⁶。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的辨析经常会出现判断几种物质或微粒是否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的题目。

例如,判断 O₂和 O₃是否为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O₂和 O₃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是同素异形体。

二、元素周期表相关题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会考查周期表的周期、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

比如,问第三周期第ⅥA 族的元素是什么。

我们可以根据周期表的结构直接得出是硫元素(S)。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这是常见的考点,通常会让比较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强弱。

例如,比较同周期的 Na 和 Mg 的金属性强弱。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 Na 的金属性强于 Mg。

三、元素周期律相关题型1、原子半径的比较给出几种元素,要求比较它们原子半径的大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所处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X<Y<Z B.原子半径:X<Y<Z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2.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也可形成Z2Y22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元素的阳离子与同种阴离子可形成多种化合物B.阳离子中肯定含有金属元素,但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C.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1 molNa和1 molAl各自发生化学反应时钠失去的电子少,则钠单质的还原性弱于铝单质4.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族,Z、Q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D>C6.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D.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8.镓(Ga)常以极少量分散于铝土矿(Al2O3)中。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与练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与练习

高一化学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发布时间:2012-07-16 05:05 浏览次数:98[标签: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知识点 ]高考首要考点及题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量数、原子的原子量及元素的原子量的区分与联络;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性子及其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对比(首要是与原子序数之间的瓜葛);化学键类型的果断;电子式的誊写(关键在于掌握誊写法子,以可以或许写出生疏物资的电子式)。

(1)原子或离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及离子所带电荷数...高考首要考点及题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量数、原子的原子量及元素的原子量的区分与联络;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性子及其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对比(首要是与原子序数之间的瓜葛);化学键类型的果断;电子式的誊写(关键在于掌握誊写法子,以可以或许写出生疏物资的电子式)。

(1)原子或离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计算⑪原子 X:核电荷数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Xn+:核电荷数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阴离子 Xn-:核电荷数Z=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⑫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D2O的摩尔质量是,中子数是,质子数是。

例一、R2O3n-离子中共含有x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弄清元素与同位素之间的瓜葛元素是拥有雷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同位素是质子数雷同,中子数差别的同一类元素。

什么是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与性子差别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与同位素差别。

以下物资是同位素的是(),是同素异形体的是()一、一H、二H、三H 二、H2O、D2O 三、金刚石、石墨、足球碳四、红磷、白磷五、HNO3、HNO2 六、十二C、13C、14C(3)区分质量数、原子的相对于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于原子质量等概念●质量数是对于原子(或核素)而言的,元素不存在质量数;●原子的相对于原子质量有两种计算方法:某原子的质量与C-十二原子质量的一/十二相比所得出的值,或在数值上等于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某原子的质量m×NA●元素的相对于原子质量是依据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于原子质量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所算出的平均值,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于原子质量。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用于描述元素的组成和性质。

接下来,我将对《物质结构_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元素周期律的历史元素周期律最早由俄国化学家孟德莱耶夫于19世纪提出,他将已知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发现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

2.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核电荷数)为基础的表格。

它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逐个排列,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

3.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主要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性等方面的变化。

其中,原子半径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减小,电离能和电负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增大,金属性则随周期的增加而减弱。

4.元素分类元素根据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则相对较差,而半金属则介于两者之间。

5.钡行和铂系元素除了8个主族之外,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族:钡行和铂系元素。

钡行元素是位于周期表倒数第二行的元素,它们的电子结构较稳定,常见化合价为+2、铂系元素是位于周期表第八族的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通常用作催化剂。

6.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电子的转移产生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产生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的。

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强度。

7.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对于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为元素间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依据。

8.伦纳德琼斯体系伦纳德琼斯体系是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元素划分为s、p、d、f四个区域的分类法。

根据该分类法,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方式有明显的规律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专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CO2B.H2OC.H2O2D.H2答案:CA.CO2(O=C=O)中只含极性键,A错误;B.H2O(H—O—H)分子中只有极性键,B错误;C.H2O2分子的结构式为H—O—O—H,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正确;D.H2分子中只有非极性键,D错误;故选C。

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S2->Cl->Br->F-B.热稳定性:HF>HCl>H2SC.酸性:HClO>H2SO4>H3PO4D.碱性:Al(OH)3>Mg(OH)2>Ca(OH)2答案:BA.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Br,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离子还原性越弱,则离子还原性:S2->Br->Cl->F-,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故B正确;C.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不是最高价的含氧酸,是弱酸,其酸性比硫酸弱,故C错误;D.金属性:C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酸性:Al(OH)3<Mg(OH)2<Ca(OH)2,故D错误;故选:B。

3、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形成+2价正离子B.Z的熔点较高C.Z可表示为M2Y D.Z不一定溶于水答案:CA.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故形成+2价正离子,A正确;B.Z属于离子化合物,熔沸点较高,B正确;C.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故Z可表示为MY2,C错误;D.Z不一定溶于水,如氟化钙不溶于水,D正确;答案选C。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现有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

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每种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

Y和Z化合生成丁,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Z三种元素可能组成离子化合物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C.原子半径:W<X<Y<ZD.Y与W、Z都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答案:B解析:甲、乙、丙均为10电子的分子,且X和乙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应为氟气和水的反应,可知X单质为F2,Y单质为O2,乙为H2O,甲为HF,则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Z 为C或N元素,据此作答。

A.如丙为氨气,则可生成氟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选项A正确;B.Z如为C,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选项B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应为W<X<Y<Z,选项C正确;D.氧元素可以和氢元素形成水或者过氧化氢,氧元素可以和碳元素形成一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碳,氧元素和氮元素可形成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六种氧化物,选项D 正确;答案选B。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NaCl和 H2SB.Na2O和 Na2O2C.CO2和SO2D.HCl和 NaOH答案:C解析:A.NaCl中只含离子键,H2S中只含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含离子键和O−O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CO2和SO2都是只含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HCl中只含共价键,而NaOH中含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答案选C。

小提示:一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有的物质中既含离子建又含共价键,例如过氧化钠。

物质结构_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与习题

物质结构__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与习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Na中,Na原子的质11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 3与盐酸、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 3+6H +=2A13++3H 2O A12O 3+2OH -=2A1O 2-+H 2O[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 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 +=2A13++3H 2O A1(OH)3+OH -=A1O 2-+2H 2O[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原子序数与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族序数的奇偶关系](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a.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难到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氢和钠分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三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把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把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按电子层数依次增大从上到下排列的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D。

2、南京理工大学合成出如图所示的离子化合物,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

X、Y、Z、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B.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M 的强D .在该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且X 、Y 、Z 、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根据图示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含有的离子为NH 、H 3O +、N 、Cl −,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

A .非金属性:O>N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故A 错误;B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同族元素的其它氢化物,故B 正确;C .非金属性N<C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故C 错误;D .该盐中含有NH 、H 3O +和N 离子,其中NH 、H 3O +含有极性键,N 中的N−N 键为非极性键,故D 错误;故选:B 。

3、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C 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 、B 、C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质量数 1、原子的构成微粒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 (1)质量关系①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2)电性关系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带电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具体如下表:(3)数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

3.符号A Z X ±c m ±n中各个字母的含义:规律总结组成原子、离子的各种微粒及相互关系知识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电荷数。

②用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布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2e-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F :③离子结构示意图中,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且差值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④单个原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其最外层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K 层为最外层时可形成2电子稳定结构)。

【特别注意】☆规律总结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几个特殊关系知识点三常见的等电子微粒1.常见的“10电子”粒子2.常见的“18电子”粒子(1)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等。

(2)阳离子:K+、Ca2+。

(3)阴离子:P3-、S2-、HS-、Cl-。

3 常见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章复习和总结(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章复习和总结(含答案)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别;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原子、离子、分子中基本构成微粒间的关系;5.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6.化学键中的相关概念;7.电子式的书写。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2.几种关系(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6),F无正价例题: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ⅢA族B.I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例题: 是( ) A .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要点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 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H 2H +H 112H 13H 1、、、、要点四、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例题: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下列关于两种微粒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B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C .它们可能互为同位素D .它们可能是分子和离子 要点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要点六、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一般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单元知识结构】(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1)原子的构成(2)各粒子间关系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核素、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高中化学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总结复习

高中化学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总结复习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一)原子结构知识一.原子结构和构成粒子数量间的关系1.原子(AZX)中,质子有个,中子有个,核外电子有个,质量数有个。

2.相互关系:(1)质量数= +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核电荷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如F-最外层有10个电子,F的原子序数为。

(3)原子的核电荷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Na+最外层有10个电子,Na的原子序数为。

[练习]1.电荷数分别为16和6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2.2311Na+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质量数是。

32 16S2-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质量数是。

二.理解同位素的概念:(1)元素:具有相同 (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

(2)核素:具有一数目的质子和一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练习]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因此称为“铱星计划”。

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则其核内的中于数是( ) A.77 B.114 C.191 D.2682.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①和互为同位素。

②和质量数相,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③和的中子数相,但质子数不相,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3.有六种微粒,它们分别是4019X,4020Y,4018Z,4019Q+,4020K2+,4020M,它们隶属元素的种类 ( )A.2种B.3种C.4 种D.5 种4.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H2、D2、T2B.石和足球烯C60C.H2O和D2OD.16O和18O三.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归纳为: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最外层不超过个(分层)排布规律次外层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最先排布在能量较的电子层里[练习]1.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B.XY2C.XY3D.X2Y32.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B离子比A离子的核外多两个电子层,已知A处于第m主族,B处于第n主族,则A原子的原子序数为,B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H 元素周期表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24.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Rb Sr Y Zr Nb Mo95.Tc[98]Ru101.Rh102.Pd106.Ag107.Cd112.In114.Sn118.Sb121.Te127.I126.Xe131.Cs 132.Ba137.La-LuHf178.Ta180.W183.Re186.Os190.Ir192.Pt195.Au197.Hg200.Tl204.Pb207.Bi209.Po[210]At[210]Rn[222]Fr [223 ]Ra[226]Ac-La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解:周期名称周期别名元素总数规律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叫周期。

7个横行7个周期第1周期短周期2电子层数 == 周期数(第7周期排满是第118号元素)第2周期8第3周期8第4周期长周期18第5周期18第6周期32第7周期不完全周期26(目前)族名类名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规律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第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为一族。

7个主族7个副族0族第Ⅷ族主族第ⅠA族H和碱金属1主族数 == 最外层电子数第ⅡA族碱土金属2第ⅢA族3第ⅣA族碳族元素4第ⅤA族氮族元素5第ⅥA族氧族元素6第ⅦA族卤族元素70族稀有气体2或8副族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B族、第ⅣB族、第ⅤB族、第ⅥB族、第ⅦB族、第Ⅷ族一、碱金属元素:1、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2、递变规律:同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在增大。

3、物理特性:①颜色逐渐加深;②密度不断增大(Na>K);③熔沸点逐渐降低;④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和复习题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和复习题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 族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答案:C2.下列关于卤素(从F →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 .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D .与水反应,氧化还原剧烈程度为F 2<Cl 2<Br 2<I 2答案:A答案:A3.(2011·山东潍坊质检)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由这四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比Z 弱C .Z 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 剧烈D .X 、Y 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答案:A4.(2011·(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__,E________.(2)写出A 、B 、C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3)B 、C 、D 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写出E 单质与A 、B 、C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 单质与A 、B 、C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 、C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A 2B 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钠 氯 (2)Na +[··O ······H]- (3)r (O 2-)>r (Na +)>r (Al 3+) (4)①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②2Al +2OH -+2H 2O===2AlO -2+3H 2↑③2Na 2O 2+2H 2O===4NaOH +O 2↑ Na 2O +H 2O===2NaOH5.A、B、C、D均为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A与B能形成一种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X,A与D能形成酸性气体Y.A、B、C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成弱酸性,请写出:(1)D的元素符号________,X跟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化学用语解释A、B、C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铋(Bi)跟D元素能形成化合物(BiD3),其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BiOD.①BiD3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把适量的BiD3溶于含有少量Y的水中,能得到澄清溶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③医药上把BiOD叫做“次某酸铋”,分析这种叫法是否合理?________.若认为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合理,此空可不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l NH3+HCl===NH4Cl(2)NH+4+H2O=NH3·H2O+H+(3)①BiCl3+H2O=BiOCl+2HCl②盐酸抑制BiCl3水解③不合理BiOCl中的Cl为-1价,不是+1价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电子层1. 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 表示方法:通常吧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做第一层。

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一低三不超)1.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一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电子最先排满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在L层,依此类推。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3.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层作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超过32个。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因此,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迁移应用于表示离子的结构。

五、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1.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2.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3.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4.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7.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8.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为七行18列一.周期:每一横行为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试推导第八,九周期若排满,各有多少种元素? 除第一周期外,每两个周期变一次,由此可推知第八,九周期若排满,各有:2×52=50种元素, 第十,十一则为:2×62=72种元素…………二.族:除第8~10列为一族外,其余每一列为一族,共16族。

主族(A )既含短周期元素 副族(B ) 不含短周期元素的族0族 又含长周期元素的族。

Ⅷ族 均为金属元素,又被称为过渡金属。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 2个电子4.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注意:1.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2.ⅠA 和ⅡA 族长周期元素原子次外层均为8个电子 ⅢA ~ ⅦA 族长周期元素原子次外层均为18个电子。

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 8注:1.金属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2.F和O只有最低负价,没有最高正价,尤其F在化合物中只显负一价。

小练习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A、B两种元素分别为某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x +1 ②x + 8 ③x + 11 ④x + 18 ⑤x + 25⑥x + 32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A.x + 2 B.x + 4 C.x + 8 D.x + 184.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16 B.26.C.36 D.465.假设x是Ⅱ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 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是A.ⅠB族 B.ⅢB族C.ⅢA族 D.ⅡA族6.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为H n RO4,则R的气态氢化物是A.H n R B.H2n R C.H(8-n)R D.H(n-2)R7. 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知识结构】(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1)原子的构成(2)各粒子间关系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核素、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a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原子结构上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元素性质上的周期性变化,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具体关系如下:2.比较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H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易与2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

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如2222I KBr KI Br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3.常见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1)金属元素无负价。

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

(2)氟、氧一般无正价。

(3)若元素有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4)除某些元素外(如N 元素),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奇数价,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也常呈偶数价,即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元素的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奇数,若有偶数则为非正常化合价,其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如NO ;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则正常化合价为一系列连续的偶数。

4.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在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大于右上方元素;左下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右上方元素。

5.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元素的推断多为文字叙述题。

考查该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等,涉及知识面广,常给出如下条件:结构特点,性质特点,定量计算。

常需运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

(1)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的规律电子层数=周期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2)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记住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

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

再运用纵行数与族序数的关系确定元素所在的族;这种元素的周期数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大1。

(3)根据位置上的特殊性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 、Be 、Al 。

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 、S 。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Si短周期中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S 。

(4)根据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现液态的元素:O 。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Cs ;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元素:Li ;单质的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P 。

6.确定元素性质的方法(1)先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一般情况下,主族序数-2=本主族中非金属元素的种数(IA 除外)。

(3)若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为m ,周期数为n ,则:1<n m 时,为金属,n m 值越小,金属性越强;1>n m 时,为非金属,n m 值越大,非金属性越强;1=nm 时是两性元素。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1)化学键的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的存在: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部或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以及阴、阳离子间。

对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来说就是分子内的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由离子形成的物质来说,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这些作用是物质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3)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4)键的强弱与成键粒子的关系离子键的强弱与阴、阳离子半径大小以及电荷数的多少有关。

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其离子键的作用就越强。

共价键的强弱与成键双方原子核间距有关。

原子半径越小,原子间核间距就越小,共价键就越牢固,作用就越强。

离子键的强弱影响该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溶解性等;共价键的强弱往往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或一些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5)物质中的化学键的判断规律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

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中无化学键。

2.书写电子式注意的几个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①左边写出形成离子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生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时,简单的阳离子一般用离子符号表示,而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则不同,在元素符号周围一般用小黑点(或×)表示最外层电子数,外面再加[],并在[]右上方标出所带电荷。

③构成离子化合物的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可合并;书写原子的电子式时,若有几个相同的原子可合并写。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的几点:①左边写出形成共价化合物所需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出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非金属单质也相同)。

②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不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目相差几个电子,一般就要共用几对电子。

③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要注意使每个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均达到稳定的结构的要求。

④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表示电子式时不使用括号,也不标电荷数。

【难题巧解点拨】例1.设某元素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n,则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不是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等于该原子的质量数;任何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是不一定的关系。

答案 A点拨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引入入手,明确原子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注意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例2.推断下列微粒的名称,并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1)离子化合物AB,阳离子比阴离子多一个电子层,1mol AB中含12mol电子,则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

(2)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半径最大的阳离子和半径最小的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___,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

解析(1)AB为离子化合物,则A为金属元素,B为非金属元素,且A、B、的原子序数小于12。

A可能Na,半径最小的阴离为Li、Be、Na,B可能为H、O、F,又因阳离子与阴离子中,半径最大的阳离子为+ Cl。

子为-答案:(1)氢化钠,(2)NaCl氯化钠,点拨 根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和离子化合物中的电子数去确定可能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特别注意氢元素也能形成阴离子。

掌握规律,应用结构,综合判断。

例3.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 与水反应出氢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 在水中显酸性B.NaH 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C.NaH 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D.NaH 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2H解析:因NaH 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的钠为+1价,因此氢为-1价。

↑+=+22H NaOH O H NaH 溶液应显碱性,NaH 中H 元素化合价升离被氧化;-H 与+Li 电子层结构与He 相同,+Li 的核电荷数,所以-H 半径大于+Li 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