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助教对建筑学学生的指导)

合集下载

七学风榜样——精选推荐

七学风榜样——精选推荐

七学风榜样七、学风榜样我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有⽆数的前辈以⾝作则,不断传承和发扬河海精神,为学校学风的积淀写下了不朽篇章,是激励⼀代代河海⼈潜⼼钻研、继承弘扬河海精神的不竭动⼒。

(⼀)严恺教授严恺 (1912-2006),福建闽侯⼈,中国科学院院⼠,中国⼯程院院⼠,河海⼤学创始⼈、名誉校长,南京⽔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2年负责筹建华东⽔利学院,任副院长、院长。

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恺1933年毕业于中国交通⼤学唐⼭⼯学院,1935年考取公费研究员店铺资格赴荷兰留学,1938年毕业于荷兰德尔福德科技⼤学研究⽣院,获海岸⼯程学⼯程师职称。

旋即回归祖国,到云南从事农⽥⽔利建设。

1939年被聘为重庆中央⼤学⼯学院教授。

1943年北上参加治理黄河的⽔利⼯程,任国家黄河⽔利设计组主任、研究室主任和⽔利⼯程总队队长,同时兼任国⽴河南⼤学、国⽴黄河⽔利⼯程专科学校教授。

1946年担任国⽴河南⼤学⼟⽊⼯程学系主任、教授,还曾任该校⽔利系主任。

1952年,国务院任命⼀级教授严恺为华东⽔利学院(今河海⼤学)副院长、1958年升任院长,直到1983年任博⼠⽣导师、名誉院长。

1955年,严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5年⼜被选为中国⼯程院院⼠,并当选墨西哥科学院院⼠,成为当代中国少有的三冕院⼠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严恺教授发表黄河港⼝、天津新港回淤问题,长江⼝航道整治研究、长江葛洲坝⼯程的复杂科技问题等⽅⾯的学术论⽂70余篇,并出版了《中国海岸⼯程》等著作多部,他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199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对我国⽔利学、海岸⼯程学的研究,有很⾼的造诣。

他曾长期兼任中国⽔利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坝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务。

永远的怀念—记跟随沈玉麟先生学习生活的几件事

永远的怀念—记跟随沈玉麟先生学习生活的几件事

490纪念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In Memoriam—Anecdotes While Studying with and from Mr. Shen Yulin永远的怀念—记跟随沈玉麟先生学习生活的几件事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历史与理论、城市政策与法规记忆中最早有沈玉麟先生深刻印象的是大三城市设计课。

课上,沈先生给我们班年龄最小的赵兵做示范,用碳笔画了个大大的S,类似于美国绿带新城,把他的手指弄得漆黑。

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笑了出来。

我心想这也太狂气了。

之后成了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那段时间,不隔几天,总要被叫去沈先生家,认识了沈先生的爱人和他那几间屋子。

虽说他的房间布局有点放荡不羁,与他那样博览群书的人有点对应不起来,或许这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吧,对学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不那么追求。

考上研究生那年,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数量总体不多。

我这届,规划就我一人。

虽与上届沈先生的学生戴月和华镭只差半年,但沈先生的城市历史课,他们都已上完。

沈先生与我商量,说即使就我一个人,不能耽误,也要及时把课上了。

因为就一个学生,不麻烦系里要上课教室,就利用他爱人所在的化工系实验室晚间空档来上课。

想起也挺感动的,就在那个化学试剂味道弥漫的实验室里,一上就整整一个学期。

沈先生把他的幻灯机放在实验桌上,四处都是化学实验瓶瓶罐罐,面对一侧白墙的幻灯投影,沈先生就开讲,一堂不落。

课间休息的时候,他还与我聊聊天。

通过这些课,让我了解了古希腊、古罗马城市的辉煌,也知道巴黎、伦敦等工业革命后欧洲城市的创新。

来清华读博士时,吴良镛先生要我旁听他的历史课,说是对比一下。

1993年我从德国回国,系里说,你上过沈先生的课,也听过吴先生的课,得了真传,就来上历史课吧。

最初几年陈宝荣先生帮着我,她负责讲解放后规划,与她合着一起上了几年。

明日虎坊桥——城市翻修系列设计课程教学报告(47)之北京老城建筑综合体设计

明日虎坊桥——城市翻修系列设计课程教学报告(47)之北京老城建筑综合体设计

Future Hufangqiao: Studio Teaching Reports on Urban Fixing (47) Complex Design of Beijing Old
City
作者: 朱文一[1];蒋姚贝龙[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
出版物刊名: 城市设计
页码: 98-10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摘要: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清华大学课程名称:建筑设计(7)课程编号:40000504课程时
间: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题目:明日虎坊桥指导教师:朱文一课程助教:蒋姚贝龙选课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本科生闭楚苗,兰煐棋,许巧,石腾,朴彦,程冰,廖登峰,何谐,崔丽千,谭浩然,凌感本课程为三年级建筑综合体设计.设计地段北邻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南城虎坊桥地区,内有纪晓岚故居以及若干八大胡同的老四合院和大杂院(图1).其中,地段1的范围北至百顺胡同西延线,西至南新华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东至小百顺胡同南延线,占地2.46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25公顷;地段内有地铁站口.地段2的范围北至韩家胡同与百顺胡同之间原住宅肌理分隔处,西至小百顺胡同及其南延线,南至珠市口西大街,东至胭脂胡同,占地2.46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1.51公顷.课程要求在北京老城内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万~2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结合地铁站口进行设计,包含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商务办公、小型旅馆、文化艺术品商店、小型咖啡馆及酒吧等多种功能,且要考虑对周边历史文化地段的影响.。

极简主义建筑流派

极简主义建筑流派

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西扎并没有系统地从事过建
筑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 短文,这些短文将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 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 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 可做。‛
乡土情结
这是西扎的主要思想与理念, 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 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扎 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 ‚ 地方 ‛与‚ 乡土 ‛的形式敏 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 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 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 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 力量。
专业: 12 土木 姓名:王孜浩 路景顺 尤炳 焜
也译作简约主义或微模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 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 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 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 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 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筑语言和思考方式回应现实世界的种种变革和矛盾,实现 了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的完美结合。西扎对建筑本质的 不懈追求,其近乎完美的设计造诣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是 非常值得学习。
教育简历 1979-1984建筑学学士,清华大学建筑系。 1989-1991城市设计硕士,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及安德毫芬大学建筑系。荷兰 1991-1993建筑学博士,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及安德毫芬大学建筑系。荷兰
教堂一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的趋同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
相互融合。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在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中蕴含 着新的主体文化,尤其是结合现代性(主要指发挥现代主义 建筑的本质精神)与地域性(主要指发扬本土传统建筑文化 和地域精神的建筑思潮)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

大学建筑学第一课(必读)

大学建筑学第一课(必读)

大学生建筑学第一课——来自清华同济学长的心声年轻的建筑师们在毕业后总是会出现一段空窗期。

在这段从学生转向工作汪的过渡期,大家总会怀念在本科五年期间(在国外可能会更长)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

怀念那些一起刷过的夜、熬过的图,那些为了一个设计方案相互撕的日子,还有那些专属于学生时代的狂欢与聚会等等。

而这一切随着毕业的到来,终将远去。

在获得学位以后,小鲜肉建筑师们一般会选择一条最为常规的道路——直接面对野蛮的就业市场。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一毕业就开始找实习,然后逐步成为一名建筑师。

在新办工作工作的同时,当然少不了去了解这个工作室、办公室甚至这个建筑公司内部的运作的方式和一些潜规则。

而对于较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当然,在此之前得保证自己具有一定的能力。

一部分学生会选择毕业后去事务所工作,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满足于设计院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

他们更喜欢一些有设计感,有品位的作品。

除了直接工作外,出于就业压力或者对学术的追求,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去读个研究生。

建筑系作为一个广泛又多维的领域,在建筑学的范畴内学生读研的方向的选择还是较宽泛的。

比如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室内设计、景观、城市设计等等。

而对于一些喜欢走野路子的人来说,其他领域对建筑系学生也是开放的,比如舞台设计啊,戏剧啊,摄影和电影等等。

当然,这也是我所选择的道路。

在2013年3月毕业后,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我和朋友一起做项目,同时也在为ArchDaily工作,除此之外还参与视频的制作——这是我从上大学以来就比较感兴趣的一件事,而且还是我毕业课程之一。

在离开大学一年之后,我又对读研产生了兴趣。

于是在2014年,我开始挑选学校和专业,想找到一个能同时融合我感兴趣的电影和建筑学专业的科目。

读研是一件很有收获的事情,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现在,本科毕业近两年后,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快完成了。

因此,我很乐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读研期间学到的经验,希望能对同样想重返校园的人有一些帮助。

清华名师张永福简介

清华名师张永福简介

清华名师张永福简介摘要:一、引言二、张永福的背景与成就1.教育背景2.学术成就3.荣誉与奖项三、张永福的教学理念与方法1.教学理念2.教学方法四、张永福的学术研究方向1.研究领域2.研究成果五、结语正文:【引言】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顶尖高校,名师辈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位清华名师——张永福,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以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张永福的背景与成就】【教育背景】张永福教授,自幼聪颖过人,求学期间成绩优异。

他毕业于我国一所知名高校,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学术成就】张永福教授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在国际会议上担任主讲嘉宾。

他还参与编写了一系列教材与专著,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荣誉与奖项】由于在学术界的杰出贡献,张永福教授荣获了多项荣誉与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

这些荣誉充分肯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张永福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理念】张永福教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他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方法】张永福教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张永福的学术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张永福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他关注这些领域的前沿动态,致力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研究成果】张永福教授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总之,张永福教授是一位在学术与教学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清华名师。

五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

五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

五个简短的名人小故事一、爱因斯坦的大风箏在20世纪初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物理学家。

然而,他的名声并不仅仅源于他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据报道,爱因斯坦有着对大风箏的特殊喜爱。

爱因斯坦经常在周末和孩子们一起去公园放风箏。

他享受与孩子们一起奔跑,追逐风箏的快感。

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给了他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机会,也让他远离了科学研究的压力。

尽管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极少提到爱因斯坦放风箏的事情,但据他的家人和亲友回忆,这个小故事展现出这位伟大科学家平凡生活中的柔软一面。

二、杰夫·贝佐斯的助教经历如今,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更是被誉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他的早年时光里,他曾做过一名物理学的助教。

贝佐斯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期间,为了减轻学费的经济压力,他决定成为一名助教。

他用勤奋和敬业的精神为学生讲授物理知识,并站在黑板前解答纷繁复杂的问题。

通过这段经历,贝佐斯培养了自己良好的教学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为将来创办亚马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贝聿铭的创作灵感贝聿铭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作品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杰作。

他的心灵风景源自于一个简单而美丽的故事。

据传,年轻的贝聿铭曾到郊外的一个小山村度假。

在逗留期间,他发现了一个临时建筑物,由一群农民搭建而成。

贝聿铭被这种朴实和实用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他受到其构图和审美的启发。

回到城市后,贝聿铭开始将这种纯朴的建筑风格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他以自然、简单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创造了许多被广泛赞誉的建筑作品,如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华盛顿国家艺术中心等。

这个小故事再次证明了创作灵感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汲取。

四、乔布斯的求知欲谈到名人小故事,史蒂夫·乔布斯的故事是不可或缺的。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之一,也是计算机技术界的领军人物,但他的名声不仅仅基于他创造的技术产品。

谭启龙

谭启龙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系部自动控制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年级 2008姓名谭启龙指导教师胡琪2011年 3 月 1 日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住宅楼建筑电气设计学生姓名谭启龙系部名称自动控制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学号0810304217指导教师胡琪职称助教一、原始依据工作基础:变压器、铠装电缆、配电电压、TN-C-S系统。

研究条件:电气照明系统和配电系统。

应用环境:住宅楼建筑。

工作目的:避免了个弱电系统各自独立带给施工维护的不便和今后扩展能力的不足。

二、参考文献[1] 黎连业编著. 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殷际英等编著. 楼宇设备自动化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3[3] 马鸿雁编著. 智能住宅小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5[4] 戴瑜兴编著.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6[5] 曲丽萍等编著. 楼宇自动化系统.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9[6] 徐超汉编著.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7[7] 林少培编著. 智能居住小区的规划与设计.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8] 刘晓胜等编著. 智能小区系统工程技术导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9] 梁延东主编. 建筑消防系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0]刘思亮主编. 建筑供配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1]Cho, Michael C.T. Richard Fellows. Intellight building systems in Hong Kongoffices.Facilities,2002,Vol.18,NO,516;225-234[12]、张锐,刘普清,吴成东.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智能化.2001年8月.12-14页三、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电气照明系统设计,配电系统设计,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女建筑学家林徽因

女建筑学家林徽因

发现佛光寺大殿的经过
梁林从敦煌壁画中看到五台山佛境中有佛光寺,1937年6月他们赴山西考察古建筑,到 五台山打听,得知佛光寺还在,在一个偏僻的小村。交通不便,于是骑骡前往,来到佛光寺。
他们从大殿的外观和斗拱的形制判断可能是唐构。他们钻进 “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千百万臭虫”,沉积了“厚厚的 尘土”和“蝙蝠尸体”的顶棚,“一连测量、绘图和用闪光灯 拍照了数小时。”他们发现大殿木构用人字形叉手支撑脊檩, 这是该殿早于宋、辽的证据。
林徽因和梁思成于1927年夏从 宾大毕业,林徽因获学士学位,梁 思成获硕士学位。暑期后林徽因去 耶鲁大学进修舞台美术,梁思成去 哈佛大学进修,研究东方建筑和美 术史。
林徽因在宾大1926年曾被聘为设计课助教
梁林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梁思成姐夫家结婚。在梁启超的建议下, 梁林在婚后,取道欧洲回国。梁启超在给他们的信中写到:“每日有详细 日记”,“所记范围切不可宽泛,专记你们最有兴味的那几件——美术、 建筑、戏剧、音乐便够了”,“到意大利,要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彻底 研究了解”。梁林于1928年8月回到中国,结束了四年的留学生活。
的发现,证实了他们的信念。
梁思成回忆,我的妻子也是个建筑师,但她同时又是作家和戏剧爱好者, 比我更经常地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并热烈坚持不惜任何代价把有些东 西照下来。五台山佛光寺梁下的题记和经幢上“佛殿女弟子宁公遇”的 文句也是林徽因发现的,从而确定了佛光寺的建造年代:唐大中十一年, 公元857年。
月涵我师:
母校工学院成立以来,已十余载,而建筑学始终未列于教程。国内大学之 有建筑系者,现仅中大、重大两校而已。然而居室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需要之 一,其创始与人类文化同古远,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人类不可无居室。居室 与民生息息相关,小之影响个人身心之健康,大之关系作业之效率,社会之安 宁与安全。数千年来,人类生活程度随文化之进展而逐渐提高,营建技术亦随 之演变。最近十年间,欧美生活方式又臻更高度之专门化、组织化、机械化。 今后之居室将成为一种居住用之机械,整个城市将成为一个有组织之Working mechanism,此将来营建方面不可避免之趋向也。… …

建筑心得体会

建筑心得体会

建筑心得体会•相关推荐建筑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心得体会(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心得体会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9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由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重组更名而来的。

这个改变并不仅仅意味着专业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上本学科科研与技术应用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带来我们对本专业定位的一个重新明确,从而导致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此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本专业改革拓宽的重要环节。

在此重点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做一个总结。

困惑:“通才”还是“专才”?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吗?这恐怕是很多应用型工程学科都面临的问题。

一边是多数大学都要求增加基础课学时,削减专业课学时,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对近年来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下降的抱怨。

本专业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矛盾,就是:在削减了专业课学时的条件下,如何同时满足宽口径的“通才”培养要求以及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教育评估标准的“专才”要求?会不会让用人单位认为,清华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是搞理论的,不适合到设计单位等应用一线工作?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这两者其实可以是不矛盾且相辅相成的,即所谓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所谓“通才”要求的是基础理论知识宽且扎实,所谓“专才”应该是具有灵活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从国际水平的角度看,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备工程师的宽口径能力与在设计中采用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尽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技术是课堂上教不完的,仍然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基础理论中不断衍生出来的。

但是,强化基础理论教育仅靠增加基础课学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某种应用中反复强化运用才能把基础理论知识真正学到手,而不仅仅是考卷上的高分。

我的父亲侯仁之与梁思成先生

我的父亲侯仁之与梁思成先生

高 兴得 不 得 了 ,躺在 病 床 上 ,滔 滔不 绝地 给 父 亲讲 员二 十 九人 。梁先 生正 是 承担 这 项艰 巨任 务最 孚众
历 史 上 中外 艺术 交 流 的情 况 。后 来林 先 生搬 家 ,这 望 的人选 ,城市 规 划专 家 陈 占祥 担任 委 员 会总 规划
胜利 后 ,父 亲 留英 三年 ,完 成论 文 《北 平历 史地 理 》。
听 林徽 因先生 的讲 演之 后 十 五年 ,父 亲终 于有
机会拜 访 梁 、林 两位 先生 。亲炙 教益 ,这是 第一 次 。
父 亲后 来 回忆 时说 ,徽 因先 生 在 家 中也 像 在讲 台 上
那样 才 思 纵横 ,侃 侃 而 谈 ,可 是 思成 先 生看 上 去却
用 的专有 名 词 了。
看 碧 云寺 水道 图。 又到北 海 公 园独 步上 琼
这 个 时 期 , 梁 、林 两 位 先 生 正 在 带 领 清 华 大
岛善 因殿 ,俯 瞰 宫城 三 海, 久 不能 去。 居
学 营建 系 近 十位 教师 组 成 的设计 小 组 投入 国徽 的设
计 。父 亲 亲 眼看 到他 们 是 怎样 在 家里 工作 的 :进 到
父 亲 听 到 了他 们 两位 共 同的 “心 声 ”—— 那 还 是 父 随后 父 亲 为调 查实 习班 编辑 一 册小 书 《故都 胜迹 辑
亲 在 燕 京大 学 读本 科 的时 候 ,每 个学 期 学校 总要 举 略 》,在前 记 中写 道 :北 平 为 辽金 元 明 清 五代 建都
办 几 次 “大 学讲 演 ” ,主讲 人 大都 是 从 校外 请 来 的 之 地 ,史迹 最 富 ,虽 一砖 一 瓦 之 细 ,亦 多渲 染鲜 明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作者:王志琴来源:《中国新时代》2022年第01期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留学美国。

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他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然而,吴良镛却始终谦虚地表示:“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我问心无愧了。

”与清华结缘1940年,吴良镛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毕业前夕,他写了一篇论文《释“阙”》,刊登在班办的刊物上,引起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的关注。

1945年初夏,吴良镛见到了梁思成。

“先生原望我充当其古建筑研究之助手,当我陈述自己对城市研究的志向后,不期深得先生赞赏,从此更坚定我终生致力的目标。

”吴良镛在自述集中回忆道。

1946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据吴良镛回忆,1945年10月,梁先生“来了一封信,他就说我准备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你是不是有空来看我一下。

”见面后,“他说你要愿意,你到清华大学来当助教。

这个对我一生有决定意义。

”就这样,1946年初吴良镛在重庆收到清华寄来的聘书,于当年8月第一次走进清华园。

从那时起,他的命运就与清华正式联在了一起。

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

建筑师李晓东

建筑师李晓东

设计作品-----美国波士顿徐宅
2005
• 这是一个加建项目,原有 的住宅是一个上个世纪初 建造的殖民主义住宅,一 石头为主,坡顶,小开窗。 加建的部分采用了完全相 反的设计理念,强调通透, 自然,简洁,凸显环境在 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整 个空间为一个玻璃体,内 部完全以木饰为主 - 住在 自然中, 又为自然所包围。
• 建造时概况
• 由于经费问题,玉湖完小盖到一半的 时候被迫停工了。因为经费有限,在 盖房子时用的木材都是没经过防火处 理的,经果有不少材料现在已经开始 风化,必须要进行更换。这一大笔费 用难倒了李晓东,只好暂时将此事搁 浅。去年,玉湖完小获得了联合国教 科文文化保护创新奖,以及美国环境 设计与研究协会年度最佳设计奖,这 个奖是为这个项目特设的,因为在古 城中的新建设项目是不能得奖的。 这个奖项为李晓东带来一笔奖 金,“拿了钱我就可以接着盖房子 了。”李晓东这句话,引来全场惊讶, 人们为这个疯狂的建筑师侧目。“我 这个建筑师可能与别人不一样,我不 拿一分钱的设计费,还要去帮着筹钱, 当建筑师当到我这个份上也够惨了。 呵呵……”爽朗的笑让在场的许多人 陷入深思。这是一个有点奇怪的建筑 师,上天赋予了他建筑师的灵感,也 赋予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他说,讲 座一结束他就去丽江,把没干完的活 接着干下去。
• 与建筑渊源
• 他小时候喜欢养鸡,用砖头垒起来的鸡 窝,隔三岔五就换个样子。1979年,16岁 的李晓东选专业的时候,父亲说:“既然 你喜欢画画,喜欢盖鸡窝,那就学建筑 吧。” • 谁能想到,一个享誉国际的建筑师, 第一个作品是“鸡窝”呢。 •
设计作品------福建平和县桥上书屋
2009英国“建筑回顾” 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
• 玉湖完小给人的启迪
• “好的建筑师,跟他的建筑语言结合起来, 有独立的个性,又能被大家所接受。”想 必李晓东就是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这 在他主持设计的丽江玉湖完小可以得到体 现,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是离我 们最近,并且让我们感动的建筑。

吴良镛院士讲稿实录全文

吴良镛院士讲稿实录全文

吴良镛院士讲稿实录全文(未经吴良镛院士审定)来源:贵州团省委APP 黔青小伙伴、中国青年报记者邱晨辉录音稿实录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

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因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资料汇编》上有好多文章已经将一些道理说的很透了。

刚才韩启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

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

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

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

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

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

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

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

随着自己的成长,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逐步对建筑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就不断加深认识,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就不断提高。

第二,选择。

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

特别报道05封面人物EDUCATOR“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这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

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与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

吴良镛作为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

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吴良镛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奠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先进地位。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文|本刊见习记者杨静EDUCATOR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大会上,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表彰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其中包括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建筑学家吴良镛。

“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这份质朴真挚的民生情怀,是一代建筑大师吴良镛面对沧桑巨变而不改的初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这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

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建筑系,培养建设主力军1937年南京沦陷前,将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与吴良镛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息息相关。

吴良镛的父母,带着一家人逃离江苏,饱尝了流离失所的痛苦。

为了不荒废学业,吴良镛跟随兄长逃到重庆,在合川第二中学继续学习中学课程。

国破山河在,18岁的吴良镛忽然感到心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

原本打算学国文或美术专业的他,下决心读建筑专业,把重新修整惨遭日寇蹂躏的家园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我国建筑教育的诸位先驱。

在重庆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

建筑历史人物传记

建筑历史人物传记

城市建筑学院建筑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单位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建筑学(艺术类)班级建艺0901班学生姓名张坤学号 200808139095 指导教师陈实时间 2012年5月目录分解导读PART one索渔PART two堆砌---建筑之我“看”PART three“谁”---认识大师之卡洛·斯卡帕PART four“足迹”---追随者之“大师的角度”PART five图解---辨图识筑PART six建筑“再”体验---走近大师之浅析PART seven学习体会PART one索渔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是从教授者映射于受教者的箭头所指衍射而成的一句话,反之,站在受教者的角度,我们大可以底气十足的喊出,“索之以鱼,不如索之以渔”。

知识的交流是不受地域与国界的限制的。

它是所有种族与地域所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升华的体现。

理所应当的,建筑作为知识构建中的一类全能项,他的应用与所有学科都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与交融。

那么,要想在建筑的行当赚得一方踏脚之地,所必要的基本能力无疑包括将建筑融合到时代的脉络中,但是,脱离了发展的成果大概只能充当奇思异想的半成品,因此,对于建筑的设计不仅应当理顺时代的脉络同时也要跨越历史的沟壑。

所谓历史的沟沟洼洼在前辈的摸索下大多成就了一马平川的坦途,也就没有了翻土复工的多此一举的必要。

但是,没有亲身的经历又很难凭空臆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因此,一路前行,我们需要尽可能的从建筑大师的想法中抓住分毫的思路,而不是不分粗粕照单全收。

“索之以渔,而非索之以鱼”。

PART two堆砌---建筑之我“看”关于建筑,有一种最为长久的说法,“建筑是一门艺术”。

而最近艺术又常被归类于生产,以此类比,建筑也是一种生产。

由此,我们可以用生产力的标准衡量建筑的体量。

建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材料围合的空间体,围合于生产一途也就是堆砌二字的某一面阐释。

建筑既然是一门生产的艺术,那么它的艺术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不同建筑的质的体现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知识某些建筑表现人的情感与生命的方式更直接、更强烈,所以给人的印象也往往比其他建筑更深刻。

中国历史地理 浅论侯仁之先生与历史地理学四论

中国历史地理 浅论侯仁之先生与历史地理学四论

浅论侯仁之先生和《历史地理学四论》摘要:侯仁之,山东恩县人。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国际知名地理学家。

长期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其在对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中,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其还在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考察中,揭示了历史时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为沙区的治理,在决策上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贯穿了侯仁之先生的学术生涯。

关键词: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经世致用他以“仁爱之心立世,仁义之心修身,仁德之心治学,仁和之心达济天下”①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把侯仁之先生称为“历史地理学巨擎”.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他对地理科学,尤其是为创建现代历史地理学,并将其纳入近代地理学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侯仁之先生幼时体弱,曾数次辍学。

母亲给予了他最真切的关爱,为他订阅了不少画报作为特殊的启蒙教材,还经常讲述《圣经·旧约》中的故事启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的学业得以维持。

1932年秋,侯仁之先生经保送报考燕京大学历史系。

在这里,侯仁之先生不仅深受燕大校园优美环境的感染,更重要的是当时洪垠莲教授对于校园历史的研究,又使他深受启发,一直影响自己日后的研究方向。

洪教授引导侯仁之进行对于北京西北郊区历史上著名园林区的实地考察,进而又扩大到对整个北京地区开发过程的研究。

1940年7月,侯仁之先生在燕园完成硕士学业,并获得斐陶荣誉奖。

此后,继续留校,任历史系助教,并开始授课。

同年秋,他以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掩护抗敌救国的学生安全离校。

因消息走漏,27位师生被日本宪兵逮捕。

1942年6月,被判以徒1年,缓刑3年,由燕大校医院院长以新设的诊疗所作为铺保开释,附加条件是“无迁居旅行自由,随传随到”。

避难期间,侯仁之仍坚持个人学术研究,勤奋治学,首先完成的是关于北京历史地理专题之一的“北平金水河考”,并珍藏3年,终于得以公开发表在燕大复校后首先出版的《燕京学报》上。

建筑结构魏琏简介

建筑结构魏琏简介

建筑结构魏琏简介[建筑结构魏琏简介]魏琏,中国著名的建筑结构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结构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于建筑结构的研究和创新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魏琏出生于1901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重视文化教育的家庭中,这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前,他在甲午战争结束后的一所私塾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并表现出了对数学和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进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魏琏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发挥。

他在学习期间主修建筑结构工程,并成为当时著名的教授李四光的学生。

李四光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创始人之一,对于建筑结构的研究和教学都有着卓越贡献。

魏琏受到了李四光的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建筑结构研究的独特见解和思路。

魏琏在进修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他的独特见解和精彩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通过这些活动,他与许多国内外建筑界的专家和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也为他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26年,魏琏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

他决定继续深造,并获得了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期间,魏琏专攻建筑结构工程,并深入研究了该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他在学习期间参与了许多研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31年,魏琏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钢结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成为了当时国际建筑界研究的焦点。

这篇论文通过对钢结构材料的性质和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回国后,魏琏受聘于故宫博物院,并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他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特点和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和修复的方案。

在此期间,他还积极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如北京大礼堂和中南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清华助教对建筑学学生的指导建筑学新生专业学习指南多年以来,建筑学院的新同学们普遍地要经历一个"困惑"的阶段,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设计)如何去学习、为何去学习感到困惑。

而困惑之后,或者因无奈而颓废,或者放弃思考,或者转向其他,当然也有的能够在挣扎之后豁然开朗。

可惜据我所知,最后一类结果,在本科的阶段能达到的实属少数。

解除困惑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去广泛的获得知识。

这也是本文主旨。

一、简介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适用对象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学专业学习在入门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概况,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指导。

主要适用建筑学专业本科一~三年级同学参考,一般的,四年级以上就应该能独立进行学习了。

学科上主要偏向建筑学基础和建筑设计,关于城市的内容暂不列入,一来不是本人专业,二来也不是三年级以前特别需要的。

2.详细到书目一般的,大学本科的教学应该以传授方法、引导方向和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为主要目标,大量具体的知识需要学生自行学习,这是和各位中小学教育主要的不同。

不能进行有效的自学对于大学学习将是致命的。

这当然需要教师给出一个系统框架的指导。

自学主要依靠阅读书籍(现场实践学习虽然同等重要,但由于总体教学制度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好暂且搁置),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应该详细到书目,这也是本文力图达到的精度。

当然更好的是对于这些书目的基本内容给予说明和评价,但是限于精力原因尚难以做到。

这篇文章里只推荐基本中的基本,以免新手犯晕。

出于负责,这些书一般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书籍(偶尔间杂一些可靠的师友推荐但是没看过的书)。

随着个人阅读的增加,我可能会逐步更新这些书目。

3.远期改进计划本指南将会逐步的更新主要是书目方面的细节内容。

其实也是我自己阅读、学习的一个总结。

并且会逐步增添一些新的项目,这要视本人的学习研究发展而定。

同时也计划逐步增加一些实用的内容,比如现代建筑、城市的人物、理论、作品发展的总表,这些在国外都已经有较为成熟全面著作,只是需要做一些整理翻译工作。

当然所谓远期,恐怕得且等两年吧。

二、心态上的准备各位新来到清华建筑学院的同学们,过去都曾是自己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在开始学习建筑学这样一门"新鲜"的学科之前,还有必要在认识上做一些准备。

1.应试教育的缺陷和因此产生的障碍首先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诸位从前擅长的十八般武艺,诸位赖以获得多年荣耀和挤进清华的利器,多数都要失效了。

诸位曾经如鱼得水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知识对象多数也将失效,甚至将会成为下一步前进的障碍。

因为我国的中学教育,是非常狭小和机械的。

虽然具体的知识并不错,但是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难以适应更大更复杂的新形势。

所以当你对新的课程、学习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困难、迷茫的时候,不要先急于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评判和指导自己,甚至希望退回到过去简单愉快的思维中去。

因为多数的同学仅仅受过这样一些教育:科学上是简单的18世纪牛顿时代的数理逻辑的训练;哲学上是被严重简单化(或歪曲的)的辩证法;艺术上完全无知或者仅受过一点机械的技能训练;宗教上不但无知而且有错误认识;方法上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在少量固定的知识内容里兜圈子;对于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也所知极少。

这样的相当局限的思想基础对于建筑学这样的综合学科当然是相当不利的,但这也是目前我系教学无法逃避的实际问题。

所以明智的对策是不要固执己见或者轻下断言,而是先尽快广泛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等到自己大概齐对各种问题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开始慢慢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大概1~2年的时间。

当然在此过程中,新生过去的训练也不是没有用。

其实有两样关键的东西是需要继续发扬的:一是积极向上的态度,二是坚忍不拔的意志。

这也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带给大家仅有的两样好的东西。

当然,各位的中文修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勤于思考、严谨认真的作风,如果有的话,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

平时的各种文体爱好,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于建筑学也是很有好处的。

2.建筑专业的学习方法如果说建筑学和各位以前的中学学习有所不同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建筑的人文内容上。

作为工程的建筑,各位可以很轻松的以工科的思维去把握;但是作为人文的建筑却需要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

而建筑的人文属性,却恰恰是建筑最核心的、我们的教育中又最缺乏的品质。

具体的说来,方法上主要的是整体思维和经验积累。

整体思维是个比较大的话题,下面再说。

经验积累的方法是个基本的方法。

因为建筑学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法则,关键靠见多识广(基本上,人生主要是见多识广)。

所有建筑的问题,都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实地调查去获得经验。

在大量的实例学习中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以5年计。

(个人以为实际上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这都不算长,只不过中学的教学实在太简单化了,以至于大家对新知识的正常学习周期产生了误解。

)3.耐心的态度由于建筑学作为工科招生,社会上对于建筑学专业也了解颇少,所以大一新生往往是对建筑学一无所知。

没关系,实践表明,新生此方面的不足,包括绘画和艺术素养的缺失,都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

而心态才是第一重要。

第一是耐心。

建筑学的素养提高通常是以十年计的。

40岁还可以自称青年建筑师,60岁才算经验丰富,90岁还在干设计的也颇有一些。

对于前面18年的基础来说,后面的50年显然更为重要。

很幸运,建筑学博大精深而且就业出路宽广,基本上不需要天分和幼年基础的行当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像音乐和绘画。

如果你不是要和高迪、柯布这样的顶级天才火拼的话,尽可不必着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慢慢的发力。

靠自己的耐心学习,持续而愉快的长期学习来赢得美好的专业前途。

总的来说即便是比较功利的做法,也不必像中学考试那样每个学期的就能排出个一二三来。

当然,虽不必悬梁刺股三天两头突击熬夜x天,但是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且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长达十年以至五十年的不停止,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在极度浮躁的当代中国,有几人不希望能如超女般一夜成名呢?不过等到你对本系的老教授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绝对不少。

不像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条件、成熟的明星机制,能在中国做出成就的老同志们,其惊人的耐心和超长的寿命,有时会令后来者绝望--不过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以及他们被历史耽误的二十年,各位新人还是大有机会的。

关于这方面,读一些传记大有好处。

《建筑师梁思成》是首选的好书。

另外一些著名的大师传记也都值得一看。

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艰辛历程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对你是否决定这么一条路走到黑大有好处。

比如如果你一心希望40岁挣够了钱退休或者18岁成为万众瞩目的超级XX,又或者希望成为与世无争的科学家,那还是尽快改行的好。

4.长远的人生规划。

想对人生有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是从事建筑学所必须的但又是很有难度的。

这时候,有个世家的背景会好太多了。

信息就是力量,你看梁启超的儿子们个个成就惊人,少不了老梁先生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高瞻远瞩。

如果你没有这么走运,那就多花些力气吧,多做一些概论性的阅读和调查,努力成为 "世家第一代"。

本系的教学因为种种原因,基本上集中在建筑设计上。

然而真正到毕业的时候继续设计下去的其实相当有限。

没办法,现在简直是干什么都比干设计轻松和来钱。

与中学最不同的,大学里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以后如何工作和生活,需要你自己拿主意了。

不幸的是,为自己安排计划拿主意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学偏偏没有教过。

这个恐怖的缺陷将会在4年后推研定专业和5年后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集中体现。

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其实都有各自很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很不同的就业出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就业热门。

早一点搜集相关信息并不费力气,而且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个全面的建筑从业人员也都是有用的。

不要等到4年后匆匆拍脑袋,选错方向/选错导师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

即使选对了路线,早点开始阅读和适应非设计类的专业,也很有帮助。

比如相对于本系薄弱的规划教学,如果你以后从事遍地黄金的规划行业,你会发现那些本科就接受规划训练并且师资力量庞大的同济对手相当可怕(且不和国外比)。

而早点开始看研究资料会使你研究生选题轻松不少。

三、基础知识由于考入本系的,一般都是人文素质相当欠缺的理科学生,所以恶补人文知识是逃不掉的。

人文知识并不直接帮助你学好建筑学。

其实,只是能帮助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普通大学生的水平。

它们是底线,不是目标。

不过不必担心,这些知识只要达到普及的水平就可以。

这个其实《建筑十书》里就说过。

而且大家知道,初次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时,因为是全新的内容,对于开拓视野和增长知识都是非常高效率的,兴趣也特别大,学习起来往往事半功倍。

这里关键是要在设计课之前抢先学习,越早越好。

这些本不是建筑学专门研究的,但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残缺,需要通过补习达到一个基本健全的水平,否则这些方面的缺陷会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学生后来的发展。

具体的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看《读书》2006.4月号的大学人文教育的专题。

看完也令人绝望:即便是MIT这样的理工大学,其人文社科大要求也是恐怖的。

文中说"美国大学的通识课程相当于我国大学生前两年的主课,而不是仅仅相当于我们目前的通选课。

"--没办法,不管发达但人文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原因还是结果,你不能真的以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仅有百年历史并饱经战祸困扰的大学能这么快"国际一流",这个目标太遥远了……1.哲学和宗教人文学科的研究者不可能躲开哲学。

而中国教育最残缺的一面,也是哲学。

但要命的是人不能没有哲学思想--不学哲学就意味着你有的是一团糟或者很原始的哲学思想: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局限,对于仅仅做一个思维健全的起码的人都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对于综合复杂的建筑学的学习。

比如最基本的时间、空间的概念,什么是逻辑,什么是形式,什么是科学,还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思考的方法论,基本美学概念,绝大多数学生这些都不知道,更不用提什么混沌、天人合一这些东西方理论了。

这样的哲学基础应该说进行基本的大学学习都成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学科的历史学起。

如果是前两年,我会首先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但是好书,而且好看,几乎必读。

不过现在有了新出的斯特龙伯格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要更简单更好看,可以放在罗素之前先看。

中国方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是必读。

另外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再有一定基础之后读一读罗森堡的《科学哲学》,对做研究写论文有着"基础的基础"的作用。

宗教是中国教育根本没有的项目,却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其实对东方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