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混凝土–熔盐两种蓄热结构蓄热过程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蓄热装置传热研究

混凝土蓄热装置传热研究

热 油 的部 分热 量传 递 给 了混凝 土 ,使得 混凝 土 的温 度 升 高 了 ,靠 近 入 口段 的温 度 要 高 于 出 口段 的 温度 。
混 凝 土 的平均 温度 为 2 8 3C,说 明混 凝土 还有 较 大 的蓄热 能力 。 1.  ̄ 图 2中所示 为 熔盐 流速 为 0 5m s . / ,热 流密 度为 4 0k m ,进 口温 度 为 5 3 K时 吸热 管壁 和流 体 0 W/ 2
d 丁 以 ay + 以 a y

O w
w O
):

一 +叼 .w + ( O L F
一 盖+ 叼

Z + +O2 , 一 ), )

() 4
能量 守恒 方 程 : +uO d


O t O + y


cz t 2 g x p +y , cO a+ x 2 O . ( : t ]
杨 小 平 杨 晓 西 丁 静。 杨 敏 林 蒋润 花 '
( .东莞 理工学院 1 广东省分 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 东莞 530 ; 2 88
500 ) 10 6 2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传 热 强 化 与 过 程 节 能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广 州 5 04 ;3 16 0 .中山 大 学 工 学 院 ,广 州
保证 换 热效 果 。 由于蓄 热装 置 的结构 对称 性 ,计算 中采用 一 根 单 管和 周 围的混 凝 土 材 料 作 为研 究 对 象 。 其 中金 属 管 的 内径 为 2 m,外 径 为 2 0m 4mm,长度 为 20 0 m 0 m,混 凝 土 的结 构 大小 为 4 4 0 0X 0X20 0

储热材料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表

储热材料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表

储热材料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能源的问题备受关注,因此人们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发重视。

储热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而在储热技术中,储热材料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熔点、比热容等指标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从深度和广度上探讨其重要性及应用情况。

二、熔点统计表储热材料熔点(摄氏度)盐类800-1200硝酸钠305硫酸钠884碳酸钠851碳酸锂723蓄热混凝土500-90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储热材料其熔点存在较大的差异。

盐类储热材料的熔点普遍较高,而蓄热混凝土的熔点则相对较低。

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储热材料,以满足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

三、比热容统计表储热材料比热容(J/g·K)水 4.18石蜡 2.1-2.5沥青0.9-1.7盐水 3.9-4.2熔盐混合物 1.1-1.9从比热容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储热材料的比热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的比热容相对较大,而石蜡和熔盐混合物的比热容则较低。

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储热材料,以提高储热系统的热容量和稳定性。

四、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前,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了储热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储热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上,希望通过深入的统计分析,找到更加适合实际应用的储热材料,从而提高储热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材料的涌现,储热材料的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统计将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储热技术必将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提供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五、个人观点作为储热技术领域的一名研究者,我深知储热材料的选择对整个储热系统的重要性。

熔点、比热容等指标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储热材料的性能特点,帮助我们选择更加适合的材料,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太阳能熔盐蓄热罐蓄热过程的性能研究

太阳能熔盐蓄热罐蓄热过程的性能研究

太阳能熔盐蓄热罐蓄热过程的性能研究王兴;靳智平;刘宏丽【摘要】By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melting and thermal storage process of molten salt in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ubes pitche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elting process of molten salt in the same thermal storage tank. The tank with 200 mm tubes pitches is of better storage ability than that with 120 mm,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molten salt tank is more uniform.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对太阳能熔盐蓄热罐的熔化和蓄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蓄热罐不同的加热内管间距对熔化和蓄热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其中,200 mm管间距的蓄热罐熔化和蓄热过程较管间距为120 mm的蓄热快,并且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研究结论对蓄热罐的结构设计和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山西电力》【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蓄热罐;熔盐;蓄热;熔化;数值模拟【作者】王兴;靳智平;刘宏丽【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3.5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常规热力循环过程生产电能的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新技术。

混凝土结构中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策略研究

混凝土结构中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策略研究

混凝土结构中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策略研究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特性。

然而,在一些高温环境下,如地下车库和太阳能集热器等地方,混凝土结构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应力、开裂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蓄热材料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中蓄热材料的耐久性改进策略。

一、蓄热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1. 蓄热材料的选择蓄热材料应具备较大的比热容,以便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能够储存大量的热量。

一些常用的蓄热材料包括水和固体材料,如水泥基材料、陶瓷材料和相变材料等。

2. 蓄热材料的性能要求蓄热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久性,以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发生性能衰减。

此外,还应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和可持续性。

二、蓄热材料的应用策略1.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蓄热材料应用策略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蓄热材料可以用于调节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降低热应力和防止开裂。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蓄热体,以吸收并储存热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蓄热材料的传热特性,在混凝土结构中设计适当的传热路径,以提高整体热传导效果。

2. 蓄热材料的改进策略为了提高蓄热材料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1) 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具备较好耐久性的蓄热材料。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应选择具备较高抗高温性能的材料。

(2) 优化材料性能: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来改善材料的性能,如增强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抗裂性和抗渗透性等。

(3) 定期检测与维护:对蓄热材料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

三、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实例1. 水泥基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水泥基蓄热材料是一种常见的蓄热材料,但其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开裂和脱落等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细粉煤灰和硅酸盐等添加剂,改善了水泥基蓄热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2. 相变蓄热材料耐久性改进相变蓄热材料具有较大的蓄热容量,并可以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吸热或放热。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储热技术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力图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目前,主要有三种储热方式,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也称为相变储热)和热化学反应储热。

储热技术特性对比显热储热、相变储热和热化学反应储热,这三种储热形式各具特点。

表1:三类蓄热系统特点比较与其他两种储热形式相比,显热储热的技术最成熟。

同时,显热储热运行方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热传导率高、但其储热量小且放热时不恒温,限制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比于显热储热技术,相变储热具有单位体积储热密度大的优点,且在相变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存储和释放温度范围窄,有利于充热放热过程的温度稳定。

但其储热介质一般有过冷、相分离和导热系数较小、易老化等缺点。

热化学反应储热的储能密度比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都高,但应用技术和工艺太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反应条件苛刻,不易实现、储能体系寿命短、储能材料对设备的腐蚀性大、一次性投资大及效率低等,如能很好地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则其应用前景广阔。

从三种储热形式的特点来看,各有利弊,目前许多研究都是针对这三种储热形式的不足进行研发与攻关。

储热技术成本与经济性通常,一个储热系统的成本包括蓄热材料,蓄放热设备以及运营成本等各项成本,对储热系统的经济性评估主要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运行需求,包括储放热次数和频率。

显热技术:以熔融盐储热系统为例,其成本包括熔融盐材料本身的价格,还要包括各主要部件,施工等费用,根据单价和总价的一般规律,随着储热系统容量的增加,尽管整体系统的造价很高,但是单位成本却在显著下降,倾向于稳定在31$/kWht,对比其他储能技术来说,显热储热系统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

相变储热技术:综合国内主要相变储热设备生产厂商的成本数据,目前相变储热项目初投资成本为350~400元/kWh,装置本体的成本为220~250元/kWh,其中相变换热器和相变材料合计约占储热装置总成本的80%,是影响储热装置成本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综合蓄热法

混凝土综合蓄热法

混凝土综合蓄热法
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是一种通过利用混凝土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来实现
节能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和工业设施等大型建筑物,可
以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波动,提高室内舒适度。

混凝土综合蓄热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将建筑
物内部储存的热量转移到混凝土结构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具体
来说,当室内温度较高时,混凝土会吸收部分热量并储存起来;当室
内温度较低时,混凝土会释放之前储存的热量,从而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实现混凝土综合蓄热法需要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考虑。

具体而言,需要采用高密度、高导热系数、低气孔率的混凝土材料,并在墙体、地面和屋顶等部位设置足够厚度的混凝土层。

此外,
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采用夜间通风、遮阳等措施,减少室内温度上升,从而减轻混凝土的负担。

总的来说,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可以在建筑物
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应用。

通过充分利用混凝土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
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能效。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储热技术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力图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目前,主要有三种储热方式,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也称为相变储热)和热化学反应储热。

储热技术特性对比显热储热、相变储热和热化学反应储热,这三种储热形式各具特点。

表1:三类蓄热系统特点比较与其他两种储热形式相比,显热储热的技术最成熟。

同时,显热储热运行方式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热传导率高、但其储热量小且放热时不恒温,限制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比于显热储热技术,相变储热具有单位体积储热密度大的优点,且在相变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存储和释放温度范围窄,有利于充热放热过程的温度稳定。

但其储热介质一般有过冷、相分离和导热系数较小、易老化等缺点。

热化学反应储热的储能密度比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都高,但应用技术和工艺太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反应条件苛刻,不易实现、储能体系寿命短、储能材料对设备的腐蚀性大、一次性投资大及效率低等,如能很好地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则其应用前景广阔。

从三种储热形式的特点来看,各有利弊,目前许多研究都是针对这三种储热形式的不足进行研发与攻关。

储热技术成本与经济性通常,一个储热系统的成本包括蓄热材料,蓄放热设备以及运营成本等各项成本,对储热系统的经济性评估主要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运行需求,包括储放热次数和频率。

显热技术:以熔融盐储热系统为例,其成本包括熔融盐材料本身的价格,还要包括各主要部件,施工等费用,根据单价和总价的一般规律,随着储热系统容量的增加,尽管整体系统的造价很高,但是单位成本却在显著下降,倾向于稳定在31$/kWht,对比其他储能技术来说,显热储热系统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

相变储热技术:综合国内主要相变储热设备生产厂商的成本数据,目前相变储热项目初投资成本为350~400元/kWh,装置本体的成本为220~250元/kWh,其中相变换热器和相变材料合计约占储热装置总成本的80%,是影响储热装置成本的关键因素。

高温熔融盐单罐蓄热模型与热性能研究

高温熔融盐单罐蓄热模型与热性能研究

高温熔融盐单罐蓄热模型与热性能研究杨小平;杨晓西;丁静;杨敏林;蒋润花【摘要】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thermocline packed bed storage tank is analyzed, with high-temperature molten salt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Then,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hermal stora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reveal the law of thermal storage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reover, th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apacity, the ability, the entropy gener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etc, and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iller materia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al storage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of thermal storage,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are unfavourable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al storage tank, and that higher heat capacity per unit volume may result in better comprehensive thermal storag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high entropy generation.%分析了高温熔融盐作为传热流体的单罐斜温层填充床式蓄热器的性能.建立了斜温层单罐蓄热系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揭示了其蓄热规律.根据系统蓄热量、蓄热能力、熵产和蓄热有效性等确定了评价蓄热器性能的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填充材料的物性对斜温层单罐蓄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蓄热条件下,较大的导热系数不利于提高蓄热器的蓄热性能,单位体积热容较大时综合蓄热性能较好,但其系统熵增也较大.【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8【总页数】6页(P72-76,108)【关键词】熔融盐;斜温层;蓄热;性能【作者】杨小平;杨晓西;丁静;杨敏林;蒋润花【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中山大学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62;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13随着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太阳能热发电由于具有对环境无污染、不排放温室气体、能源可再生等优点逐渐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1-2].简单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存在太阳能发电周期和用电需求周期不匹配,太阳辐射能流密度的突然变化导致的系统热应力的剧烈变化等问题.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发电成本、提高太阳能热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则需要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增加蓄热装置,以使系统在没有太阳辐射能量的时候能继续满足发电需要[3-6].单罐蓄热系统是指作为蓄热介质的冷流体和热流体都储存在一个单罐中,在蓄热或放热过程中,冷流体和热流体会相互接触,在接触区域形成一个温度斜温层.斜温层以上流体保持高温,斜温层以下的流体保持低温,随着换热过程的进行,斜温层会上下移动,最后流出蓄热罐.为了缩短斜温层的距离,防止冷热流体对流混合,增加蓄热量,一般会在罐内填充石英岩或石英砂等材料来增加斜温层的效应[7].单罐蓄热系统的好处是投资费用比双罐蓄热系统节省了约35%,但是由于冷热流体的导热和对流作用,真正实现温度分层有一定困难.Pacheco等[8]对熔盐作为蓄热介质的单罐槽式太阳能发电站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斜温层系统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熔盐斜温层单罐蓄热系统是一个可行的蓄热方法.Yang Zhen等[9]也对熔盐斜温层的热性能和放热效率进行了分析.Abdoly等[10]对水作为蓄热介质的斜温层蓄热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虽然很多学者对蓄热罐填充介质的材料和蓄热效率等进行了研究,但如何较全面地评价蓄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对熔盐作为传热流体的斜温层单罐蓄热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从不同角度对蓄热系统的蓄热性能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对主要影响蓄热系统性能的填充介质的物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系统性能提供了理论计算基础。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蓄能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蓄能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蓄能摘要:研究将相变蓄能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得作用.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入适量的合适的相变蓄能材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墙面等维护结构的保温调温性能,与一般的混凝土材料相比较,可以极大的节省能源.关键词:相变材料;混凝土;蓄能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问题日显重要,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日益增长.针对两者之间的矛盾,急需在建筑材料上做出改革.相变混凝土具有节能保温的作用,在满足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节约能源.它的原理在于,在室温升高时通过相变材料的熔化吸收多余的热量,在室温降低时通过相变材料的凝固放出热量,保持室内温度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波动,可以节约一些用于暖通制冷方面的能源.一、相变蓄能的简单介绍物质的存在通常有固、液、气三态,从一种集态变到另一种集态叫相变.物质从液相转变到气相(固相转变到液相、固相转变到气相)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即汽化热(溶解热、升华热).在物质进行相变时所吸收的这三种热量,称为物质的潜热.这种在相变时将能量储存起来,而在需要时又能将能量释放出来的方法就是相变蓄能[1].二、相变材料的分类相变材料按成份分类,主要分为无机、有机和复合等种类.无机相变材料主要是结晶水合盐类等.具有使用范围广,导热系数大,储热密度大,价格便宜等优点,但有过冷度大和相分离的缺点;有机材料主要包括石蜡、羧酸等有机物.具有不易出现过冷现象和相分离、腐蚀性小、性能稳定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熔点低、易挥发、易氧化和燃烧等缺点.为有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类或有机类相变材料存在的缺点,可采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主要是有机和无机的馄合物,应用范围广,但存在相变潜热下降、长期相变过程中易发生变性等缺点.所以,相变材料的研发必然要走二元或多元复合方向.三、用于建筑结构的相变材料的选择作为建筑节能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用相变材料,它们应满足以下条件:1、热性能要求:合适的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合适的导热性能(导热系数一般宜大).2、化学性能要求:在相变过程中不易发生熔析现象;应在恒定温度下融化或固化,即必须是可逆相变,不发生;过冷现象(或过冷度很少),性能稳定;无毒,对人体无腐蚀;与容器材料相容,即不腐蚀容器;不易燃;较快的结晶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3、物理性能要求:低蒸汽压;体积膨胀率较小;密度较大.4、经济性能要求:原料易得、价格便宜[4].鉴于以上要求,对建筑相变材料的选择经历了如下发展:最初研究的无机盐的水合物Na2SO4?10H2O和CaCl2?6H2O,尽管熔点合适、潜热大且价格低廉,但由于产生过冷或过热现象,对建筑材料具有腐蚀性或强吸潮性而被排除.有机类相变材料,如烷烃、酯、醇及石蜡等,虽然化学稳定性好,但仍是固-液相变,需要容器封装,成本高,工艺复杂.随着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最近人们开发出固-固高分子相变材料和定形相变材料.如姜勇等人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固-固相变高分子材料;还有些学者借助于微胶囊技术或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制得固-固相变材料;张演平等以高密度聚乙烯为载体制备了定形相变材料,这种材料兼顾了固-液相变潜能大以及固-固相变体积变化小的优点,并且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稳定、热导率高,使用过程中无需容器封装,比传统建筑材料复合工艺简单,这种材料的出现使得相变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相变材料主要有结晶水合盐类无机相变材料、石蜡、羧酸、酯、多元醇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相变材料.四、相变材料的封装技术相变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方法主要有直接加入、浸泡和封装三种.直接加入法便于控制加入量,浸泡法则可对成品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制备的相变储能建材耐久性差,封装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封装包括大体积封装和微体积封装.大体积封装是将相变材料装入管件、袋子、板状容器或其他容器中,这种容器化相变材料已经被市场应用到太阳能领域,但由于其在相变时与环境接触面积太小,使得能量传递不是很有效.五、相变混凝土的应用前景相变混凝土作为环保节能型的建筑功能材料,可以在提高建筑物舒适性、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要使相变混凝土在工程实际中能有广泛应用,还需要对许多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有:(1)研究更为合适的可用于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相变材料;(2)研究如何制备稳定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新方法;(3)提高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传热性能;(4)建立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围护结构传热模型.相变混凝土用于建筑节能领域,有利于降低建筑内部热波动,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达到节能的目的.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日益重视,相变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必然越来越广阔.六、混凝土柱、梁、板的浇筑混凝土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安装完毕、钢筋未绑扎之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稳定柱模并用作浇灌混凝土平台。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因此广受欢迎。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因此,深入了解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意义非凡。

1. 水泥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水泥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是指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体积变化。

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时,由于水泥凝结反应会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发生收缩。

而在低温条件下,由于水分结冰,混凝土内部的水体积会扩大,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

为了解决热胀冷缩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如适当添加氧化铝等控制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护层等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2.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变化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规律十分复杂。

一般情况下,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混凝土的强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水泥凝结反应会较低,而当温度升高时水泥反应会加快,混凝土的强度会增大。

而在高温环境下,水泥凝结反应虽然会更快,但混凝土中存在的膨胀性材料会通过膨胀作用削弱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案。

3.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温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会更好。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会加快,导致混凝土内部腐蚀。

此外,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和结冰也会对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下混凝土的腐蚀和龟裂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4.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水泥混凝土的变形也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率会增加,产生更大的变形。

混凝土工程之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工程之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工程之蓄热法养护1.工艺特点将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进行加热然后搅拌,在经过运输、振捣后仍具有一定温度,浇筑后的混凝土周围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

利用这种预加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量,使混凝土缓慢冷却,并在冷却过程中逐渐硬化,当混凝土温度降至0℃时可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或预期的强度要求。

蓄热法具有经济、简便、节能等优点,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硬化,其最终强度损失小,耐久性较高,可获得较优质量的制品。

但用蓄热法施工,强度增长较慢,因此宜选用强度等级较高、水化热较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

同时选用导热系数小、价廉耐用的保温材料。

保温层敷设后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透风,对于构件的边棱、端部和凸角要特别加强保温,新浇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连接处,为避免热量的传导损失,必要时应采取局部加热措施。

2.适用范围当结构表面系数较小或气温不太低时,应优先采用蓄热法施工。

蓄热法的适用范围大致如表22-35所示。

蓄热法适用范围表22-35注:综合蓄热法即在蓄热法工艺的基础上,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以延长硬化时间和提高抗冻害能力。

3.热工计算蓄热法热工计算的依据是热量平衡原理,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从浇筑完毕时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透过模板和保温层所放出的热量,等于混凝土预加热量和水泥在此期间所放出的水化热之和。

当施工条件(结构尺寸、材料配比、浇筑后的温度和养护期间的预测气温)确定以后,先初步选定保温材料的种类、厚度和构造,然后计算出混凝土冷却到0℃的延续时间和混凝土在此期间的平均温度。

据此再用成熟度方法估算出混凝土可能获得的强度。

如所得结果达不到抗冻临界强度值或预期的强度要求,则需调整某些施工条件或修改保温层设计,再进行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蓄热法的热工计算按以下方法进行:(1)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温度,可按下式计算:(22-17)(2)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可按下式计算:(22-18)其中θ、φ、η,为综合参数,按下式计算:式中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温度(℃);T m——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T 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气温(℃);ρ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m ce——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Q ce——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v 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ω——透风系数;M——结构表面系数(m-1);K——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K)];e——自然对数底,可取e=2.72。

熔融盐储能技术

熔融盐储能技术

熔融盐储能技术盐储能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为主流的高温蓄热技术之一,具有成本低、热容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已在西班牙等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一、技术特性熔融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硝酸钠等原料作为传热介质,一般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结合,使光热发电系统具备储能和夜间发电能力,可满足电网调峰需要。

按照热能储存方式不同,太阳能高温储能技术可分为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混合储能。

显热储能主要是通过某种材料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而储存热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材料来源最丰富、成本最低廉的一种蓄热方式。

显热储能包括双罐储能(导热油、熔融盐)、水蒸气储能、固体储能(混凝土、陶瓷)、单罐斜温层储能(导热油、熔融盐)等。

潜热储能主要是通过蓄热材料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具有蓄热密度大,充、放热过程波动温度范围小等优点。

潜热储能包括熔盐相变储能、熔盐+无机材料复合相变储能等。

混合储能就是将显热储能、潜热储能等方式结合起来,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性。

混合储能包括相变储能+斜温层储能、相变储能+混凝土储能等。

二、发展现状西班牙是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领先国家,截至2010年8月,西班牙已建成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为48.24万千瓦,正在建的为164.3万千瓦,已宣布要建的为108.01万千瓦。

其中相当一部分光热发电站均采用熔融盐进行储能。

具体案例包括:2009年投运的西班牙安达索尔(ANDASO)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一期工程利用28500吨熔融盐作为储能介质,能够维持电站满负荷运行7.5个小时。

目前正在建设的西班牙GEMOSOLAR塔式商业化运行电站也采用熔融盐传热蓄热介质,其他几个计划建设的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也准备采用同样的技术手段。

三、应用前景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高温熔融盐的成本是决定熔融盐能否作为太阳能储能材料的先决条件,若材料成本比较高,用在太阳能光热发电中就不现实。

同时,温度对系统操作成本也有很大影响,操作温度高,高温熔融盐蓄热率高,系统发电效率也高,长期来说,就可以降低操作成本。

混凝土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蓄热法养护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养护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蓄热法养护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在低温环境中未能得到妥善养护,其强度增长会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蓄热法养护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一种养护方式。

蓄热法养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化热以及覆盖保温材料所保持的热量,使混凝土在正温环境下得以硬化和强度增长。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保温措施,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失,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实现有效的蓄热法养护,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用量,能够保证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足够的热量。

同时,合理控制水灰比,减少水分的含量,也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冻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和方式也会影响蓄热法养护的效果。

尽量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浇筑,能够减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而且,浇筑时应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

浇筑完成后,及时的覆盖保温材料是蓄热法养护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草帘、麻袋、塑料薄膜等。

这些材料应紧密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空隙导致热量散失。

对于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如柱子、剪力墙等,还可以采用包裹保温材料的方式进行养护。

在蓄热法养护期间,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

通过在混凝土内部埋设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根据温度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另外,养护时间的长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蓄热法养护的时间应不少于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所需的时间。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一定比例后,方可拆除保温材料。

冬季施工培训试卷

冬季施工培训试卷

冬季施工培训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
1、冬季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和措施。

2、对于大面积的土方工程宜采用法施工。

3、对于开挖完毕的基坑应对其进行措施,宜用法。

4、冬季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

5、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
夯实,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cm,夯实厚度宜为cm。

6、钢筋的冷拉温度不宜低于℃。

7、当环境温度低于℃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施工。

8、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级风时,焊接应采取遮蔽措施;当施焊现场风速超过级
风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施工。

9、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和,水泥标号不应低于
号。

10、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

11、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

二、简答:
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具体规定?(矿渣、普硅两种水泥分析)
2、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温度测量具体规定?。

熔融盐储能技术及应用现状讲解

熔融盐储能技术及应用现状讲解

熔融盐储能技术及应用现状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与太阳能等随机性和间歇性很强的发电方式对电网的正常运行管理提出了相当高的挑战,相应地,各类储能(储热)技术也逐渐纳入了人们的视角。

熔融盐储能技术是利用硝酸盐等原料作为传热介质,通过新能源发出的热能与熔盐的内能转换来存储或发出能量,一般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结合,使光热发电系统具备储能和夜间发电能力,满足电网调峰需要,具有很强的经济优势,已经在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地区和部分北美地区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实际的商业化应用。

一、熔融盐介绍1.1 熔融盐的特性熔融盐是盐的熔融态液体,通常说的熔融盐是指无机盐的熔融体,广义上的熔融盐还包括氧化物熔体及熔融有机物。

除了单一无机盐外,将同一类熔融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或者将不同种类的熔融盐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可以形成多种新型混合共晶熔融盐。

这些混合熔融盐可以根据成分配比的不同,获得各种熔点和使用温区的熔融盐工质,能够避免硝酸盐使用温度低、氯化盐熔点温度高等缺点,同时保留熔融盐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饱和蒸汽压低、比热容大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目前,寻找性能优越的混合熔融盐成为熔融盐传热蓄热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熔融盐有不同于水溶液的诸多性质,主要包括:①熔融盐为离子熔体,通常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导电率比电解质溶液高1个数量级;②具有广泛的使用温度范围,通常的熔融盐使用温度在300~1000℃之间,新研发的低熔点混合熔融盐使用温度更是扩大到了60~1000℃;③饱和蒸汽压低,保证了高温下熔融盐设备的安全性;④热容量大;⑤对物质有较高的溶解能力;⑥低粘度;⑦化学稳定性好;⑧原料易获得,价格低廉,与常见的高温传热蓄热介质——导热油和液态金属相比,绝大多数熔融盐的价格都非常低廉,且容易获得。

这些优异的特性使熔融盐被广泛用作热介质、化学反应介质以及核反应介质,尤其近些年来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熔融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1. 引言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它们的力学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物可能会遭受火灾、高温等极端情况,因此了解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对于保证建筑物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强度、变形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 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2.1 强度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强度会明显降低。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混凝土的强度与其内部微观结构有关,高温会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得混凝土内部空隙增大,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一些研究表明,当温度达到500℃时,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降低50%以上。

2.2 变形性能除了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能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高温会使得混凝土的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的变形。

一些研究表明,在高温下,混凝土的变形主要由两种机制引起,一是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混凝土受到热膨胀的影响。

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会逐渐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变形性能。

3. 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3.1 强度与混凝土相比,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下降较慢。

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抵抗高温下混凝土的膨胀和破坏,从而减缓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一些研究表明,在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降低20%左右。

3.2 变形性能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也受到高温的影响。

高温会使得混凝土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变形。

此外,高温还会使得钢筋的抗拉强度下降,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4. 结论与展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高温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会明显降低,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下降较慢。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高温环境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并尝试开发新型材料以应对高温环境的挑战。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一、引言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火灾、高温、低温等环境下,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而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1. 实验设计为研究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设计了一组实验。

首先,根据ASTM C39标准,制备了20个标准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然后,在室温下进行了初期强度测试,确保试件的初始强度均匀。

接着,将试件分为4组,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即300℃、500℃、700℃和900℃。

每组试件均有5个,热处理时间为2小时。

热处理后,试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最终强度测试。

2.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

在300℃下,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了约10%;在500℃下,强度降低了约40%;在700℃下,强度降低了约80%;在900℃下,强度降低了约90%。

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裂缝数量增加,裂缝的宽度也增大,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纹和脱落现象。

3. 结果分析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质在高温下被蒸发和分解,导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其力学性能。

此外,高温下,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增加,容易发生裂缝和脱落。

三、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研究1. 实验设计为研究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设计了一组实验。

首先,根据ASTM C39标准,制备了20个钢筋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试件中设置了4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钢筋长度为150mm。

然后,在室温下进行了初期强度测试,确保试件的初始强度均匀。

接着,将试件分为4组,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即300℃、500℃、700℃和900℃。

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熔融盐储热技术的分析

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熔融盐储热技术的分析

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熔融盐储热技术的分析关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熔融盐储热技术的分析选题说明目前来看,作为集中发电用途,光热发电较光伏发电有着成本低、工作稳定、电网设施要求低的优势。

同时,光热发电有槽式聚光、塔式聚光和太阳池等多种形式,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减少工程成本。

因此,目前规模太阳能发电绝大多数都是光热发电形式。

作为新能源,太阳能也有着发电功率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发电品质差的缺点。

为了较少电网功率波动,提高新能源竞争力,对大规模储能技术进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本文在这里以光热发电技术为对象分析熔融盐储能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一、两种主要光热发电技术工作原理简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如图1槽式热发电利用反光镜将太阳光光线聚焦到集热管中,加热管中的盐,一般是硝酸钾、硝酸钠,也有使用导热油传导热的。

反光镜开口可达4米,而集热管直接只有几厘米,所以集热管内温度可以接近400摄氏度,是比较优质的发电热源。

经过熔融盐泵的泵送,高温熔融盐汇集在热盐储存罐中,再输入正起蒸汽发生装置(未画出)产生高温蒸汽,蒸汽推动透平旋转做功后降温后再次循环到蒸汽发生器。

而冷盐则储存的冷盐储存罐中,之后由泵泵送回集热管中加热。

图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示意图图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示意图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如图2,塔式热发电也是利用反光镜聚集光线产生高温,只是其采用平面镜阵列远距离点聚光方式,聚光效率要低于近距离线聚光;但这种方式产生的温度较高(500摄氏度以上),作为发电热源更为优质,同时也有利于后面要提到的热蓄电。

其发电原理也与槽式相同,通过泵送熔融盐在热盐储存罐、冷盐储存罐以及聚光加热装置中循环,并在换热器中将热量传递给水,水蒸气推动透平发电,也构成一个封闭回路。

槽式热发电不需要高大的塔结构,聚光效率也更高;而塔式热发电无需复杂的管网结构,热量损失较低。

关于三种主要的光热发电数据摘自文献1,如表1。

表1 三种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参数发电方式槽式塔式碟式规模/MW 30-320 10-20 5-25温度/摄氏度30-320 565-1049 750-1382年容量因子23-50 20-77 25峰值效率20 232411-16 4-20 12-25年净效率商业化情况可商业化示范试验模型风险低中高上述两种光热发电占了规模太阳能发电量的绝大多数,尤其是槽式热发电,目前其发电成本已经下降至可商业开发的价格,发展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Access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电网调峰任务日 渐突出[1]。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科院研究表明:北京空气 PM2.5 污染颗粒中 18%是由燃煤造成的,这与中国北方冬季采暖燃煤为主不无关系[2]。将用电低谷时期的大量富余电能以 热能的方式储存并用于供暖,可以平衡用电负荷的变化,提高电网效率和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是一 种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显热储热因其价格较低且装置结构简 单,应用范围较广。固体混凝土储热相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Laning D 等[3] [4] [5]对混凝土蓄热技术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开发测试了高温混凝土蓄热示范模块。其中,该团队以混凝土为蓄热介质,建立了 固体蓄热模块,测试了 500℃以下材料的稳定性以及 200℃~500℃环境中长期蓄热时材料的损耗,通过循 环实验与仿真认为混凝土是适合高温蓄热的材料。武汉理工大学朱教群等[6] [7]开发了耐高温混凝土,并 对混凝土储热系统的强化换热以及提高混凝土导热系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但是固体混凝土蓄热目前仍 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其的应用和推广。
3
可持续能源
翟茂林 等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concrete-molten salt heat storage structure 图 2. 混凝土–熔盐蓄热结构示
意图(单位:mm)
计算区域中,混凝土采用武汉理工大学朱教群团队[7]研制的耐 500℃的高温混凝土,熔盐采用文献 [11]自主研发出的四元混合硝酸盐,其相变起始温度为 96.8℃,最高使用温度 600℃。两者的物性参数如 表 1 所示。
混凝土 2850 1100 2.5 — — — —
熔盐 2200-0.573 t
1540 0.528 3.18 369.8 397.8 106,900
其中当不考虑熔盐的自然对流时,熔盐密度取平均密= 度 ρ 1887 kg ⋅ m−3
3. 数学模型
本文使用热焓模型,将相变区域看成多孔介质,根据空隙率来判断材料所处的相态。 3.1. 控制方程
关键词
混凝土,熔盐,自然对流,数值模拟,蓄热量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
2. 物理模型
低谷电通过电加热器加热蓄热介质,蓄热介质温度升高,电能变为热能进行储存。本文蓄热装置的 单元模型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外壁面布置等高的电加热器,圆柱形内部填充混凝土作为蓄热材料,在 混凝土的中间加入采用不锈钢封装的环形熔盐相变层,整个蓄热装置为对称的结构,简化为如图 2 所示 的二维结构。模拟计算采用如下基本的假设:
本文针对混凝土和混凝土–熔盐两种蓄热结构,通过数值模拟进行相应的分析,技术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在混凝土蓄热装置中加入封装的熔盐相变层,目的在于增加混凝土蓄热装置的蓄热量,提高整个 装置的经济性,为电蓄热供暖系统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Figure 1. Technical flowchart 图 1. 技术流程图
∂ ∂t
( ρur
)+
∂ ∂r
( ρurur
)+
∂ ∂z
( ρuzur
)
= r
∂ ∂r
∂ur ∂r
+
∂2ur ∂r 2

ur r2
+
A(γ
) ur
(2)
式中:p 为流体压力; µ 为流体运动粘度; A(γ ) 为糊状区孔隙率函数。
z 方向:
∂ ∂t
( ρuz
)
+
∂ ∂r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整个计算区域内的流体流动及传热满足以下微分方程组[12]:
DOI: 10.12677/se.2020.101001
4
可持续能源
翟茂林 等
连续性方程:
∂ρ + 1 ∂ ( ρurr ) + ∂ ( ρuz ) = 0
(1)
∂t r ∂r
∂z
式中:u 为流体流速;t 为时间; ρ 为流体密度。 动量方程: r 方向:
Table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molten salt 表 1. 混凝土和熔盐的物性参数
物性参数 ρ kg ⋅ m−3 Cp J ⋅ kg−1 ⋅ K−1 λ W ⋅ m−1 ⋅ K−1 µ mPa ⋅ s
TS K T1 K L J ⋅ kg−1
Received: Feb. 5th, 2020; accepted: Feb. 21st, 2020; published: Feb. 28th, 2020
Abstract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fficient energy utiliz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esign efficient heat storage structures for electric heat storage devices. In this paper, the heat storage process of concrete and concrete-molten salt heat storage structures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considering the natural convection of the molten salt in the phase change process, the heat storage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molten sal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crete after 8 hours. When the phase change layer is 135 mm away from the heating surface, the heat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 after 8 hours is increased by 32.31%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crete heat storage body.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thermal storage heating systems.
1) 混凝土各向同性,物性参数为常数,不随温度发生变化; 2) 熔盐各向同性,固液状态中除密度外其他物性参数为常数,不随温度发生变化; 3) 不考虑封装熔盐的不锈钢材料的厚度; 4) 不考虑熔盐相变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5) 蓄热体上下表面为绝热边界。
DOI: 10.12677/se.2020.101001
( ρuruz
)
+
∂ ∂z
( ρuzuz
)
=− ∂p ∂z
摘要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双重背景下,为电蓄热装置设计高效的蓄热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混 凝土和混凝土-熔盐两种蓄热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两种蓄热结构的蓄热过程进行模 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熔盐在相变过程中的自然对流时,混凝土–熔盐的蓄热结构比混凝土蓄 热结构在8小时后的蓄热量大。当相变层距加热面135 mm时,复合体8小时后的蓄热量相比混凝土蓄热 体的蓄热量来说增加了32.31%。相关结论为电蓄热供暖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文章引用: 翟茂林, 王伟, 吴玉庭, 马重芳. 混凝土和混凝土–熔盐两种蓄热结构蓄热过程的对比分析[J]. 可持续能 源, 2020, 10(1): 1-16. DOI: 10.12677/se.2020.101001
翟茂林 等 3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收稿日期:2020年2月5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28日
固体混凝土储热材料相对相变储热材料来说储热密度低,这意味着想要储存更多的热量,需要增加 工作温度或者增大装置体积。增加工作温度,使蓄热装置处于高温状态,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加热管功率, 这对加热管的寿命和用电安全产生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装置的高温环境对各个部件耐高温的性能要求 较高,这类零部件的价格一般高于普通产品的一倍,导致装置的基础成本偏高;同时也增加了保温的难 度,导致整个装置漏热严重,电能转化为热能输出到用热端的整机效率较低,与能源高效利用的理念背 道而驰。增大装置体积,则使整个装置占地面积增大,耗用成本增加,不适用于供热的需求。
Keywords
Concrete, Molten Salt, Natural Conve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Storage Capacity
混凝土和混凝土–熔盐两种蓄热结构蓄热过程 的对比分析
翟茂林1,王 伟1,2,3,吴玉庭1,2,3,马重芳1,2,3 1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2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北京
Sustainable Energy 可持续能源, 2020, 10(1), 1-1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journal/se https:///10.12677/se.2020.1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