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骨肉瘤分为成
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三种。
骨质结构改变:
¡成骨型骨小梁增生变粗,骨髓腔变窄、阻 塞
¡溶骨型骨小梁破坏、吸收,骨髓腔扩大, 侵及牙支持组织,出现“牙浮”征象
¡混合型出现以上混合表现,境界不清,可 伴病理性骨折
瘤骨形成:
¡可见象牙骨质状、絮团状、放射骨针状瘤 骨,上述瘤骨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与颌骨骨髓炎鉴别:有无病牙,骨质增生 和死骨。
原 发 性 骨 内 癌
骨肉瘤
¡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理和临床表现:
¡肿瘤主要成分有肿瘤性骨,肿瘤性成骨细 胞和骨样基质。
¡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 ¡下颌骨多于上颌骨, ¡疼痛,病理性骨折,牙移位,皮肤充血,
麻木,常见远处转移。

影像学表现:
转 移 性 肿 瘤
(
左 下 颌 骨 ) 转 移 性 腺 癌
颌骨转移性肿瘤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大多数已知原发肿 瘤使得诊断变容易,和骨转移瘤一样多发 性骨髓瘤多为多骨发生病变,两者之间的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转移瘤边界不清,多发 性骨髓瘤则反之,多为圆形的边界清晰的 表现,原发部位不明,颌骨转移性肿瘤与 其他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影像学表现:
¡多呈蜂窝或泡沫状低密度骨破坏性改变, 间隔粗细不均,骨皮质可膨胀变薄,并可 穿破骨皮质突入软组织。
¡CT、MRI能显示其范围。
巨 细 胞 瘤
骨 巨 细 胞 瘤
骨巨细胞瘤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颌骨多囊性巨细胞 瘤和许多多囊状颌骨良性肿瘤相似,一般 情况颌骨成釉细胞瘤和颌骨血管瘤的病变 内部较少有骨化和钙化,牙源性粘液瘤的 多囊囊隔大多为直线状表现,较少呈蜂窝 和皂泡状特点,单囊巨细胞瘤几乎不能与 单囊状的成釉细胞瘤鉴别。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口腔颌面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各种肿瘤。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诊断进展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X线片已经被数字化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高精度影像学技术所取代。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伴有转移,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分子生物学检测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子亚型、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治疗。

近年来,基因测序、蛋白质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口腔颌面肿瘤研究的热点。

二、治疗进展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开展肿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越来越高。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术、颌骨重建术等。

并且,利用显微镜、内窥镜等辅助设备,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减少手术创伤。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放射治疗主要是使用X射线进行,但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容易出现副作用。

而近年来,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作为新兴的放射治疗方式,具有精确瞄准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可以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抑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等也是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式。

综合治疗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准确地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的诊断手段,可以提供有关肿瘤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一、X射线片影像X射线片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X射线片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典型特征是阴影的增大、密度的改变以及病理性骨质破坏。

在分析X射线片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形态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形态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肿瘤的边界可以是清晰的、锐利的或模糊的。

不同的形态特征可能对应不同的肿瘤类型。

2. 密度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普遍具有较高的密度,但不同类型的肿瘤密度各异。

肿瘤的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不均匀的或具有囊变。

密度特征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3. 骨质破坏:在X射线片上,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表现为病理性骨质破坏。

病理性骨质破坏可以是局部性、弥漫性或突破性。

判断骨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侵袭性。

二、CT扫描影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如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分析CT扫描影像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肿瘤大小和形态: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大小和形态。

肿瘤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最长径和最短径来确定。

肿瘤形态的分析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2. 密度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密度在CT扫描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低密度肿块可能是囊肿或含液性肿瘤,高密度肿块可能是实质性肿瘤。

密度特征可以提供有关肿瘤成分的重要线索。

3. 肿瘤侵袭性: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的侵袭性可以通过评估肿瘤与骨骼、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接触情况来确定。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能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形成。

在口腔颌面部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肿瘤。

了解这些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口腔医生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其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牙源性肿瘤牙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牙源组织的肿瘤。

常见的牙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瘤、颌骨干细胞瘤和牙源性乳头状瘤等。

在影像学上,牙源性肿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可见囊性或实性结构。

鳞状细胞瘤通常呈现为颌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囊性骨质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响,还可出现骨膜反应。

颌骨干细胞瘤常呈现为颌骨局限性密度增高灶,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囊变区域。

牙源性乳头状瘤则呈现为牙根周围造成的骨质破坏,外形呈分叶状。

2. 上皮源性肿瘤上皮源性肿瘤是指起源于口腔黏膜和皮肤上皮的肿瘤。

常见的上皮源性肿瘤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黏液囊肿。

鳞状细胞癌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颌骨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响。

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颌骨局限性骨质破坏,但相比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对骨质的破坏相对较小。

黏液囊肿则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结构,边界清晰。

3. 肉瘤和淋巴瘤肉瘤和淋巴瘤也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类型。

肉瘤可分为纤维肉瘤、腺样肉瘤和肌肉肉瘤等。

在影像学上,肉瘤通常表现为颌骨弥漫性的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晰。

而淋巴瘤则呈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可见颌骨边缘的硬化带。

4. 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囊肿和囊实性肿块在口腔颌面部也较为常见。

常见的囊肿有颌骨囊肿、腺样囊肿和鳞状上皮囊肿等。

颌骨囊肿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结构,边界清晰。

而腺样囊肿常呈现为颌骨的囊性破坏,可见不规则的囊壁,有时囊壁还会有钙化。

鳞状上皮囊肿则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或略高于软组织密度的囊实性病变。

5. 血管性肿瘤血管性肿瘤包括血管瘤和血管肉瘤。

血管瘤通常表现为颌骨的局限性骨质增生,边界清晰。

论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

论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

论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对患有颌骨肿瘤的患者放射影像平片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患者的临床诊断。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9例颌骨肿瘤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放射影像平片扫描,对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明确的诊断,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后主要显示为多房型、单房型及蜂窝型等特点,患者的影像平片情况较为清晰、科学。

结论:在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让患者接受放射影像平片扫描的效果较好,患者的诊断情况较好,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误漏诊情况等。

【关键词】颌骨肿瘤;诊断;放射;平片;影像;表现在骨骼恶性肿瘤当中,骨肉瘤是其中的一个类型,颌骨肿瘤是骨肉瘤当中较为少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可以占到骨肉瘤患者的6%—9%左右,且患者的自身病症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统一的特征[1]。

虽然颌骨肿瘤目前的发病率仍然较低,且绝大多数患者为良性肿瘤反应,但是患者的患病之后身心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颌骨肿瘤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医生在治疗当中既需要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根除,又要考虑患者的术后面容及外观功能等。

所以,医生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的颌骨病变范围、性质,对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诊断[2]。

我院在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利用放射影像平片进行扫描,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当中选择19例颌骨肿瘤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所有患者与临床颌骨肿瘤的诊断保证相吻合,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且在研究开始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其它类型肿瘤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表达能力异常患者、无监护人患者、无法配合研究进行的患者。

在所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为6例,患者的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2岁,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部按压痛感、牙齿疼痛、牙齿松动等情况。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牙龈、颌面等部位的肿瘤。

这些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摄影、CT、MRI、超声等。

其中,X线摄影是最早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的影像学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和MRI成为了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颅骨下面积较小的部位。

在影像学检查中,C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CT的优势是可以显示出不同密度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能够提供立体的立体图像。

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时,CT 可用于显示肿瘤的形状、大小、边缘、密度等信息,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参考。

但是,CT无法提供关于软组织对比的良好信息。

MRI是影像学诊断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软组织结构。

MRI能够显示出肿瘤组织的水分含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另外,MRI还可以对淋巴结、神经等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一些较小的口腔颌面部肿瘤,超声是一种可行的检查方法。

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某些位置较难检查的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超声的成像质量受到组织深度和声波频率的限制,对于一些深部或密集的病灶可能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部分大的、恶性或容易转移的肿瘤,通常会采用手术辅助放疗或化疗。

尤其对于侵犯颌骨的肿瘤,手术治疗的手术难度非常大,可能需要颌面外科团队进行合作完成。

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

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

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颌面部疾病是指影响下颌骨、上颌骨以及相关结构的疾病,其中包括颌面骨折、颌面部肿瘤、颌面部感染等。

这些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在现代医学中,影像学技术在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中的应用。

一、影像学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目的,颌面部疾病的影像学有多种种类,包括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

不同的影像学技术能够提供不同程度的细节和分辨率,并在不同的病情下发挥不同的作用。

二、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最常用且较为简单的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可以提供较为清晰的图像,用于检测颌面部骨折、骨质增生、牙根吸收等问题。

患者只需将颌面部放在X光机前,医生即可获取所需信息。

然而,X线摄影的分辨率有限,对于某些较小的病变可能无法准确判断。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能够提供详细的三维图像。

在颌面部骨折和颌面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 MRI成像MRI成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软组织疾病。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还可以对软组织的活动状态进行观察。

在颌面部的肿瘤和感染的诊断中,MRI成像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医生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三、影像学在颌面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除了诊断外,影像学技术还在颌面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导航手术导航手术是一种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引导的手术方法,常用于复杂颌面部疾病的治疗。

通过提前进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更加准确地定位和切除病变组织,避免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放射治疗对于一些颌面部恶性肿瘤,如口腔癌和颌骨肿瘤,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MEDICAL TREATMENT骨肉瘤是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颌骨肿瘤是骨肉瘤中较少见的肿瘤,所占比例仅为骨肉瘤病例的6%~9%。

颌骨肿瘤的在临床病症表现差异大,缺少统一的特征性[1-2]。

该文通过该院收治的40例颌骨肿瘤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资料提供的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进行比较,以此来准确了解颌骨肿瘤的医学影像资料特点,提高对于颌骨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较大,从14~70岁不等,平均年龄42岁,其中3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达80%,嗜好烟酒的患者15例,有饮酒史的患者19例,有吸烟史的患者25例。

1.2临床表现40例颌骨肿瘤患者中,肿瘤表现较硬者28例,肿瘤固定不动者22例,局部按压有痛觉者26例,患病早期同侧颈颌区淋巴节有肿大现象者10例,牙齿有牙松、牙痛、脱牙现象者8例(口腔龈癌),按压肿瘤手感如乒乓球者6例。

40例患者中病理分类为圆柱瘤者4例,神经纤维肉瘤者2例,造釉细胞瘤者8例,牙釉质母细胞瘤者2例,软骨肉瘤者2例,纤维肉瘤者2例,恶性纤维细胞瘤者2例,间叶源肿瘤者2例,成骨肉瘤者6例,巨细胞瘤者6例,骨化纤维瘤者2列,其中病理显示恶性肿瘤未能分类者2例。

2方法2.1治疗方法其中30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肿瘤,4例患者进行局部刮出,另外6例患者由于年龄及身体健康等原因不便于施行手术化疗。

40例患者均做过长时间的随诊复查追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但对患者术后随诊复查追访年限都不同。

2.2影像资料的获取方法40例患者均应用普通正位、侧位和斜位等拍摄颌骨平片,另有12例患者有CT 扫描片,8例患者进行过颌面骨CR 拍片,2例有口腔科诊断用的口腔拍片。

该院采用多层螺旋4排机器,硬件设施达到扫描颌面骨的标准,主要硬件信息:重建间隔2mm,螺距为1.5mm,扫描时间1.0s,扫描电压140kV,扫描电流200mA,扫描层厚度2mm。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关键词】放射影像学;颌面骨肿瘤颌面骨肿瘤(包括龈癌)是较常见的肿瘤,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放射影像资料较完整的颌骨肿瘤(20例),着重对肿瘤的放射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报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4~70岁。

平均42岁,其中30岁以上16例(占80%),吸烟者12例,饮酒者9例,嗜烟酒者7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和体征颌部肿瘤20例,局部压痛13例,肿物质硬14例,按之如乒乓球感3例,肿物固定11例,牙痛、牙松、脱牙以牙病就医4例(口腔龈癌),早期同侧颈颌区淋巴节肿大5例。

1.3 病理造釉细胞瘤4例,巨细胞瘤3例,圆柱瘤2例,骨化纤维瘤1列,间叶源肿瘤1例,成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牙釉质母细胞瘤1例,其中病理显示恶性肿瘤未能分类1例。

手术切除15例,局部刮出2例,年龄及身体健康因素等不能手术化疗3例;20例患者中均作过随诊复查对比。

但患者病后生存年限各有不同。

2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2.1 20例具有普通正位,侧位及斜位颌骨平片,其中8例具有颌面骨CR片,2例有口腔科就诊拍牙片。

12例有CT扫描片,CT扫描机我院采用美国产螺旋GE1800及日本产东芝Asteion(型号TSX-021B)多层螺旋4排机器。

主要采用颌面骨扫描条件,主要数据为:一般扫描层厚2 mm,140KV,200 mA,扫描时间1.0 s,螺距为1.5 mm,重建间隔2 mm。

特殊情况下有必要时行病灶薄层高分辨(HRCT)多平面(MPR)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扫描技术,采用数字多平面重建和缩小扫描视野;层厚为0.5 mm。

140KV,200 mA,时间为1.0 s,视野为(FOV)180 mm。

2.2 部位上颌骨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下颌骨17例(左侧9例,右侧8例),下颌体部10例,支部5例,颏部2例。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斯兴无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斯兴无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斯兴无发表时间:2017-02-07T14:51:43.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斯兴无[导读] 根据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CT进行检查,能判定患者肿瘤结构、部位,提高诊断符合率。

(南充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探讨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颌骨肿瘤提供有利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颌骨肿瘤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并将颌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平片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何种检查方式诊断价值较高。

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结构、部位与术中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75.00%,P<0.05。

结论:根据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CT进行检查,能判定患者肿瘤结构、部位,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颌骨肿瘤;CT【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76-02 颌骨肿瘤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颌骨结构复杂、为不规则骨,若发生瘤样病变与肿瘤,则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颌骨肿瘤临床特征差异大,无统一特征性,因此,早期诊断对后期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1-2]。

本院选取80例颌骨肿瘤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和普通平片检查,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颌骨肿瘤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并将颌骨肿瘤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40例患者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为对照组,8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例如肿物固定不移、颌部局部压痛、牙松动疼痛、颊部变形、同侧颈颌区淋巴结肿大、牙龈出血,80例患者均术中证实为颌骨肿瘤。

影像学检查在预测颌骨肿瘤范围中的评价

影像学检查在预测颌骨肿瘤范围中的评价
的定 位
12 CT .
利 于保持 口腔功能和颌面部形态完美 , 在术前确定 恶 性 肿 瘤 的 真实 范 围显 得 尤其 重 要 。目前 用 于 评 价
颌 骨 肿 瘤 范 围 的 检 查 方 法 有 X线 平 片 、O G( 面 P 曲
体层 摄影 ) X T X线计算机 体层 ) M I核磁 共 、 C( 、 R(
振 ) R I放 射 性 核 素 骨 显 像 ) 其 中 R I 仅 可 以 、 B( , B不
早期 检出颌骨原 发性肿 瘤及 口腔 恶性肿 瘤颌 骨浸 润 [1而 且 能较 真 实 地 显 示 肿 瘤 在 颌 骨 内 的 范 围 , 2, - - 5 可以作 为手术切除和放疗 布野 的依据 , 对颌骨肿瘤
P ei i le f o e xetn a epams y lmo a t s rdc v v u n tn wno l t d li te a ob e ij s b mu i ie
MA h o GAO — n C a, Yu f g a
( e at e tfN c a Me wie A iae D p r n ul r d n , f ltdHopt Qntt U i ri , iy P o l Ho i lS a d n h h m o e i si l a o i h nv sy Ln i ep f g o e t e s t ,hn o gS a 一 pa , Qn d o 6 0 3 C i ) iga 6 0 , hn 2 a
维普资讯
12 1
国外医学 ・ 放射 医学核 医学 分册
20 0 2年 第 2 6卷 第 3期
文 章 编号 : 0 1一o 8 z o )3—0 1 10 9 x( o 2 o 1 2一O 3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医学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在口腔医学领域中,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口腔颌面部肿瘤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X 线片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初步判断其良性或恶性特征。

在X线影像上,良性肿瘤常呈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特征,而恶性肿瘤则可能呈现出破坏性骨质改变、不规则边界以及软组织外溢等特征。

二、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对细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的优势。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CT扫描能提供关于肿瘤的内部结构、密度以及血供情况等信息。

同时,CT扫描还能够观察到周围组织器官的受侵情况,为外科手术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指导。

三、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利用磁共振原理对组织和肿瘤进行成像。

相比于CT扫描,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清晰的图像。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MRI能够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组织学构成以及关系与邻近组织结构,尤其对于颌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筛查和定位。

其通过超声波的回声变化来判断肿瘤的性质和组织结构。

超声检查主要适用于囊性肿物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对于颌骨肿瘤的诊断效果有限。

五、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PET-CT联合检查是一种高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结合CT图像进行体层成像。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PET-CT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代谢信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远处转移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DWI是一种评估组织水分移动的技术,通过检测水分子的自由扩散来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中的表现与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CT及普通平片检查诊断颌骨肿瘤的4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31.3%)患者肿瘤位于上颌骨左侧,7例(14.6%)位于上颌骨右侧,14例(29.2%)位于下颌骨左侧,12例(25.0%)位于下颌骨右侧。

结论:临床诊断中将影像学CT与普通平片相结合能全面仔细的观察患者颌底骨,准确定位颌骨肿瘤的位置,通过观察分析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及浸润程度有全面认识与把握,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颌骨肿瘤;影像学CT;普通平片【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54-02Radiographic CT and general X-ray film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jaw neoplasmsChen Tong.Yanting Cancer Hospital,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Mianyang 6216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radiographic and CT plain film in jaw bone tumor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In the image data of 48 cases of patients underwent CT and plain film examination diagnosis of maxillofacial tumors were made on the May 2014 and 2015 may in retrospect analysis. Results 15 cases (31.3%) tumors were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andible, 7 cases (14.6%)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jaw, 14 cases (29.2%) located in the left mandible, and 12 cases (25.0%)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ndible. Conclusion Clinical diagnosis willbe imaging study of CT and plain film combined overall and careful view To observethe patient's jaw bone, accurately locate the position of the jaw tumor, and analyzethe size, shape and degree of invasion of the tumor b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Jaw neoplasms; Imaging CT; Plain film人体骨骼系统中存在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骨肉瘤在颌骨肿瘤中是较为少见的,骨肉瘤在颌骨肿瘤中的比例仅为6%~9%。

颌骨肿瘤影像表现课件

颌骨肿瘤影像表现课件

淋巴结转移:肿 瘤可发生淋巴结
6 转移,表现为淋 巴结肿大、强化 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细胞学检 查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颌骨疾病或肿瘤 相鉴别,如颌骨囊肿、颌骨骨折等
影像表现分析
肿瘤形态
形态多样:圆形、 椭圆形、不规则 形等
影像表现实例
典型病例
患者年龄:45 主诉:颌骨疼 诊断:颌骨恶

痛、肿胀
性肿瘤
01
03
05
02
性别:男性
04
影像表现:颌 骨骨质破坏、 软组织肿块、 淋巴结肿大
06
治疗方案:手 术切除、化疗、 放疗
不典型病例
影像表现:肿 瘤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肿瘤大小:肿 瘤大小不一, 可大可小
肿瘤位置:肿 瘤位置多变, 可位于颌骨任 何部位
肿瘤边缘模糊:肿瘤与正常组织 分界不清,边界模糊
肿瘤边缘浸润:肿瘤边缘向周围 组织浸润,破坏正常组织结构
肿瘤内部结构
肿瘤内部结构复杂,包括实性、 囊性、钙化等多种类型
囊性肿瘤内部结构为液性,边 界模糊,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实性肿瘤内部结构致密,边界 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钙化肿瘤内部结构为钙化灶,边 界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边界清晰度: 清晰、模糊、 浸润等
内部结构:实 性、囊性、混 合性等
肿瘤大小:从小 至大,可侵犯周 围组织
肿瘤位置:颌骨 不同部位,如上 颌窦、下颌骨等
肿瘤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压迫、 侵犯、粘连等
肿瘤边缘
肿瘤边缘清晰:肿瘤与正常组织 分界明显,边界清楚
肿瘤边缘不规则:肿瘤边缘凹凸 不平,形状不规则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进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学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给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一、影像学诊断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密度等信息。

但是,X线检查对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果较差,而且X 线对辐射的危害也不能忽视。

2. 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三维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

此外,CT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3.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到软组织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

此外,MRI 检查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二、治疗进展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完整切除肿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了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适用于那些不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肿瘤,或者是在手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一种通过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适用于那些不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肿瘤,或者是在手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

化学治疗常常与放射治疗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是其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愈率将会更高,患者们也能够早日康复。

影像学在口腔颌面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技术

影像学在口腔颌面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技术

影像学在口腔颌面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影像学在医学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在口腔颌面肿瘤领域中的应用技术,包括X光摄影、CT扫描、MRI、超声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和实施精准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X光摄影X光摄影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早期诊断过程中,通过口腔摄影和颌骨摄影可以观察病变的形态、位置和骨质改变等特征。

尤其在牙齿肿瘤和颌骨骨瘤的诊断中,X光摄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第二章: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计算机重建断层图像来观察和诊断病变的技术。

对于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包括病变的大小、形状、位置、骨质破坏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第三章:MRIMRI是一种非辐射的断层成像技术,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观察和诊断病变。

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检查中,MRI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平面的观察角度。

这对于观察肿瘤的解剖位置、范围和侵犯程度等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颌骨关节的肿瘤和颌骨恶性肿瘤的诊断。

第四章:超声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实时成像技术,通过高频声波来观察和诊断病变。

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检查中,超声可以观察颌骨和颌面部软组织的情况,并辅助诊断和治疗规划。

超声技术在颌面部囊肿和肿瘤的定位和分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PET-CTPET-CT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技术。

它可以提供组织代谢和功能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观察病变的形态和分布。

在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中,PET-CT可以提供肿瘤代谢活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信息。

这对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预后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

牙髓病
通过对牙齿的X线检查, 可以发现牙髓腔内的异常 密度影,判断牙髓炎、牙 髓坏死等病变。
颌骨肿瘤及囊肿等异常发现和处理
颌骨肿瘤
01
X线平片及CT检查能够显示颌骨内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界及
骨质破坏情况,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分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颌骨囊肿
02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颌骨内的囊性病变,判断囊肿的大小、形态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多学科协作
放射科将与口腔科、颌面外科、肿瘤科等多学科 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诊断和治 疗水平的提高。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 ,放射科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 化的影像分析和诊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应对挑战
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诊断要求 ,放射科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医生的专 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沟通 和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 诊断中的应用
contents
目录
• 放射科与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概述 •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中作用 • 放射科检查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应用 • 放射科在口腔颌面部整形手术中作用 • 放射科检查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放射科与口腔颌面部影像 学概述
放射科基本概念与任务
口腔颌面部影像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检查方法与技术手段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包括普通X线片、CT等,主要用于骨骼和牙 齿等硬组织的检查。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等 物理特性进行成像,主要用于软组织病变 的检查。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X线摄影、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方面,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一、X线摄影X线摄影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规的X 线摄影包括正位摄影、侧位摄影和斜位摄影。

正位摄影能够提供关于牙齿、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等解剖结构的信息;侧位摄影可以显示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斜位摄影则适用于对于上颌窦或下颌窦的病变进行评估。

X线摄影在观察颌骨骨质破坏、骨膨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牙源性肿瘤、颌骨囊肿等病变的初步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CT扫描CT扫描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手段之一,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够提供三维立体图像。

CT扫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平扫、增强扫描以及骨窗和软组织窗设置,为影像学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CT表现,骨窗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及骨膨胀情况,有利于骨源性肿瘤和颌骨囊肿的诊断。

增强CT扫描对于颌面肿瘤的血供情况和边缘清晰度的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CT扫描还可以通过测量肿瘤的大小、密度等参数,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三、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对肌肉、脂肪和血管等软组织结构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此外,MRI还能提供多种成像序列,如T1WI、T2WI等,有助于观察病变的信号强度和强化表现。

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MRI表现,T1WI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组织结构,对于肿瘤的定位和边缘清晰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T2WI序列则可以准确反映病变的水含量和软组织浸润情况,有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总结: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是一项综合性且关键的工作,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明确病变性质,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一、引言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类常见的头颈部疾病,其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研究对于正确判断肿瘤性质和选择恰当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

二、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分类根据肿瘤的来源和性质,口腔颌面部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良性肿瘤主要包括颌骨囊肿、混合性瘤、颌骨纤维异常增生等;恶性肿瘤则包括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

三、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影像学诊断X线影像学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常见的X线影像学包括口腔摄影、牙周组织X线影像和颌骨X线影像。

通过这些影像学方法,医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颌骨和软组织影像信息。

它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切面图像,提供三维观察和诊断,对于肿瘤的分期和定位非常有帮助。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颌骨软组织的显示和分析较为有优势。

它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病灶定位以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四、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发展程度,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治疗和化疗等。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对于较大的肿瘤,手术通常会结合放疗或者化疗进行综合治疗。

2. 放疗治疗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区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达到杀灭肿瘤的作用。

放疗对于晚期或复发性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好,常与手术或者化疗相结合使用。

3. 化疗化疗是通过给予患者一些特定的抗肿瘤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

化疗通常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或转移性肿瘤。

五、结论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研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及诊断探讨
作者:孙跃春王璞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0期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颌面骨肿瘤
颌面骨肿瘤(包括龈癌)是较常见的肿瘤,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放射影像资料较完整的颌骨肿瘤(20例),着重对肿瘤的放射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报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4~70岁。

平均42岁,其中30岁以上16例(占80%),吸烟者12例,饮酒者9例,嗜烟酒者7例。

1.2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和体征颌部肿瘤20例,局部压痛13例,肿物质硬14例,按之如乒乓球感3例,肿物固定11例,牙痛、牙松、脱牙以牙病就医4例(口腔龈癌),早期同侧颈颌区淋巴节肿大5例。

1.3 病理造釉细胞瘤4例,巨细胞瘤3例,圆柱瘤2例,骨化纤维瘤1列,间叶源肿瘤1例,成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牙釉质母细胞瘤1例,其中病理显示恶性肿瘤未能分类1例。

手术切除15例,局部刮出2例,年龄及身体健康因素等不能手术化疗3例;20例患者中均作过随诊复查对比。

但患者病后生存年限各有不同。

2 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
2.1 20例具有普通正位,侧位及斜位颌骨平片,其中8例具有颌面骨CR片,2例有口腔科就诊拍牙片。

12例有CT扫描片,CT扫描机我院采用美国产螺旋GE1800及日本产东芝Asteion(型号TSX-021B)多层螺旋4排机器。

主要采用颌面骨扫描条件,主要数据为:一般扫描层厚2
mm,140KV,200 mA,扫描时间1.0 s,螺距为1.5 mm,重建间隔2 mm。

特殊情况下有必要时行病灶薄层高分辨(HRCT)多平面(MPR)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重建扫描技术,采用数字多平面重建和
缩小扫描视野;层厚为0.5 mm。

140KV,200 mA,时间为1.0 s,视野为 (FOV)180 mm。

2.2 部位上颌骨3例(左侧2例,右侧1例),下颌骨17例(左侧9例,右侧8例),下颌体部10例,支部5例,颏部2例。

2.3.1 造釉细胞瘤影像学表现,颌骨囊状骨质透亮,根据其房室大小,单囊或多囊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①多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楚,内呈大小不等之分房状透亮,互相重叠,间隔清晰。

由于肿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似肉芽样突入骨壁,结节间的骨嵴隆起,形成大小不等之多房性改变;②单房型:房室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晰,边缘整齐或有分叶切迹。

由于瘤体大而包膜完整,瘤压迫骨壁形成骨质凹陷而出现边界锐利或有边缘切迹的单囊状改变,周边可硬化,瘤内可含牙根部等现象;③蜂窝型:卵圆形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内呈密集成簇样蜂窝小房,房隔较厚,呈不规则
网格状,之间有较大的透亮区,内可有点状钙化。

2.3.2 牙根侵润型当肿瘤穿破纤维包膜时,可沿牙根间槽浸润时,可出现牙根浸润征,影像上表现为牙槽骨蜂窝状透亮。

牙根中断或推移。

2.3.3 周边硬化征瘤缘可呈致密硬化带高密度影,环绕于肿瘤周围。

这是由于肿瘤逐渐生长膨大,对骨壁产生慢性压迫所致。

2.3.4 少见的征象为:囊壁骨质破坏影,系肿瘤浸润骨壁所致,囊内含牙(牙齿包埋于瘤体中),瘤内点状钙化。

2.4 颌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2.4.1 颌骨局部骨密度减低,边缘迷糊,骨小梁破坏,这是肿瘤较早的表现,薄层高分辨
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颌骨能尽早为发现可疑病灶破坏小碎
骨。

是临床上疑似颌骨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2.4.2 颌骨溶骨性破坏,骨质呈斑片状、虫蚀状破坏,边缘不整齐。

肿瘤进一步侵蚀骨质,形成不规则骨质破坏。

2.4.3 不规则骨质致密,瘤体发展过程中,骨破坏和肿瘤骨形成相互交替进行,或在骨结构破坏后形成新生瘤骨,部分瘤骨呈骨针状。

2.4.4 局部软组织肿胀,肿瘤侵犯骨质后,穿破骨膜,继而侵犯软组织。

2.4.5 骨膜反应平片少见,扁骨骨肉瘤较之长管骨其骨膜反应平片少见,平时由于体位等因素往往也难以显示,而CT(HRCT)及MPR(多平面重建矢面冠面横面)扫描技术能弥补平片难以发现
影像改变(包括骨膜反应.小死骨等)。

3 讨论
3.1 在颌骨肿瘤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而造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

作者统计中造釉细胞瘤4例,占20%,成骨细胞瘤及巨细胞瘤等次之。

这符合邹氏统计[1]理论造釉细胞瘤占牙源性肿瘤首位的观点。

在恶性肿瘤中以成骨肉瘤较多见3例,占15%,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次之。

3.2 鉴别诊断①造釉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人,病程长,以下颌骨为好发部位。

由于肿瘤具有
膨胀性和局部浸润性两种不同的生长方式,导致其形态多种的囊状透亮区,牙根浸润征及周边硬化征为其特点,也是放射影像学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②颌面骨髓炎,多为牙源性,以病牙为中心,病程长,骨破坏内有死骨,伴有骨增生硬化;③颌面骨恶性转移灶:为其他部位恶性转移到颌骨骨髓内,可侵犯颌骨造成骨质破坏,围绕齿根发生较广泛的溶骨性破坏,常引起唇颏麻木,有原发灶病史者不难确诊;④颌骨中央型鳞癌:少见来自齿囊上皮岛状残留颌骨内恶变,溶骨性破坏完全在颌骨内,有时破坏区内见小斑点骨岛。

对放射影像不典型的造釉细胞瘤、巨细胞瘤、圆柱瘤必要时
行细胞学检查病理定性。

3.3 颌面部肿瘤放射影像学的诊断价值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范围,邻近器官的侵
犯情况,CT(HRCT及MPR)对颅底骨的观察尤为特殊细致全面,协助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放射影像学显示肿瘤呈单房性,边缘锐利,通常提示肿瘤包膜完整,可作手术刮除,一般预后效果较好;放射影像学显示肿瘤呈多房性,边界欠锐,通常提示可能有局部浸润,应提示临床作切除术为宜,以防肿瘤复发,总之颌骨疑似占位性病变时,一定行全面检查,应警惕漏诊及错诊,及早排除不良病变,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为之。

参考文献
[1] 邹兆菊,等.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