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国内需(消费需求)现状总需求=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消费率水平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的地区结构消费的产品结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GDP平均增幅在9.8%左右,是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带动GDP增长的三匹马分别是投资、出口、消费(内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所占重明显不足。

一、从三驾马车失衡到两种内需失调1、从外需到内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我国GDP平均增幅在9.8%左右,是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但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过去更多的是依赖出口增长带来的GDP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高达50%以上。

所以说中国经济近年来的繁荣是外贸繁荣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出口增长拉动的。

《提振消费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陈永昌《北方经贸》2010年03期(表:我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GDP采用支出法计算)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全球市场的萎缩、订单减少,我国外贸出口量一路大跌,使我国依赖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挑战。

(沿用上表分析我国外贸总额的变化)净出口拉动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积极影响,表中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我国受入世影响净出口拉动率稳步上升到2.6%。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净出口贡献率变为负值,净出口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推动力。

(图: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充分说明过分依赖外需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加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我国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动摇的现状,迫使我国必须转变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减少外部冲击和成本因素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杨文燕《商情》2014年第3期(图: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拉动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GDP采用支出法计算)因此2008年以来,我国中央经济会议多次提出我国经济需要转型,要由单纯的依靠外贸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扩大内需上来。

措施促进消费的意义

措施促进消费的意义

措施促进消费的意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使得消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消费的水平和力度是由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信心驱动的,并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

为了促进消费,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消费市场。

本文将探讨这些措施的意义和影响。

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促进消费,可以增加市场需求,推动企业生产和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当消费活动蓬勃发展时,生产者和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并相应增加生产能力和投资。

这将为经济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就业增长和收入提高。

二、改善民生福祉消费对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福祉至关重要。

通过消费,人们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求。

同时,消费还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购物平台方便地购买商品,并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因此,促进消费有助于改善民生福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三、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消费也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经常会引发企业竞争和创新。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这将推动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同时,消费的转型和升级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绿色环保为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就促使了企业转向研发和生产环保产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稳定经济运行促进消费也可以帮助稳定经济运行。

当投资和出口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时,消费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

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消费刺激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来稳定经济。

这种刺激措施可以减轻经济下行压力,提供稳定增长的支持。

此外,消费也可以平衡经济运行中的供需关系。

当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时,适度的消费可以调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避免经济波动的风险。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中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内外各种挑战,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

本文将展望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扩大内需。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支出,促进消费升级,中国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如减税降费、扩大社会保障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同时,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二、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应该加快发展相关产业,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加强国际合作,拓宽开放格局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开放。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中国可以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拓宽市场准入,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中国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打通区域发展的瓶颈。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通过减税降费、扶持民营经济等措施,推动区域发展的平衡。

五、保持经济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应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定力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姓名:杨丹丹 专业:数量经济学 学号:405430213160一、引言近些年,我国经济进入了相对平稳高速的增长时期,居民收入也随之持续增长。

我国国民储蓄投资势头不减,居民收入的相当比例被用于储蓄,投资规模也相应扩大,而用于内部消费的比例相对较低。

现代经济理论十分重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储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效率来实现的。

在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和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回顾索洛增长模型中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效率纳入模型,分析储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试图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二、索洛增长模型回顾和扩展回顾索洛模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前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增长理论。

他们认为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认为储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但忽略了知识技术的进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同时,其局限性即资本的积累会从储蓄完全转化至投资也日益明显。

随之,凯恩斯理论弥补了古典经济理论的一些不足如,提出了投资的乘数效应等。

他认为是投资决定储蓄。

投资与储蓄是相分离的。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举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当前我国通过举债进行投资来拉动经济,而居民的高储蓄率得以支持政府的债务规模。

1、索洛模型回顾。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典型代表。

索洛模型首先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该模型假设生产仅由两种要素投入即资本(K )和劳动(L ),其他投入是相对不重要的。

生产函数为如下形式:),(AL K F Y = 其中A 表示劳动的有效性,AL 即有效劳动。

(1)该生产函数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即资本与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

即 ),(),(AL K cF cAL cK F = 其中0c ≥。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费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同时也影响着产业结构、就业与收入分配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首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消费支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个人消费支出对于推动GDP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来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显著。

中国近年来推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就是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消费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和销售,提高就业率,增加税收收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消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费需求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居民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推动了部分产业结构转向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行业和业态,如汽车、家居、旅游等。

消费需求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服务业的比重。

在服务业比重提升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进而带动了城乡收入的提高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再次,消费对于就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消费支出直接带动了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从而增加了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了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而就业机会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消费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消费不仅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调整了产业结构,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影响了收入分配和居民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消费的政策支持,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支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老年人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

老年人消费能推动经济增长首先,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

据媒体报道,在2018年春节期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额达到了7700亿元,其中,旅游和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消费成为了最热门的消费项目之一。

这反映出老年人消费已经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老年人消费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随着老年人对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健康食品、保健品、养生馆等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消费行业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链的扩张,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

老年人消费能促进消费升级而老年人的消费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老年人不愿意花费大量的钱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但现实是,当老年人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时,他们也更愿意享受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例如,在旅游方面,老年人更愿意选择高端旅游,享受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这种消费升级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老年人消费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最后,老年人消费还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居民年均寿命也将不断提高。

这意味着,老年人消费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会出现更多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产品和服务。

而这也为许多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了机会。

由此带动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结语总的来说,老年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通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和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老年人消费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好的未来。

城市化程度对中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城市化程度对中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城市化程度对中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

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

城市化程度对中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城市化拉动消费升级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消费市场升级。

城市人口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业、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城市化过程中,更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人口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刺激了居民消费升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

他们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对消费品的品质、品牌、功能、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

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居民消费升级明显,消费结构完全不同于农村地区。

二、城市化提升了居民的购买力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拓展了市场需求。

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也随之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

城市化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得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带动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对于一些高档的产品和服务开始感兴趣,带动了一些高端市场的消费。

同时,城市居民消费的广泛性和细分化也在不断提高,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风格等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商品的需求也不断改变。

三、城市化改变了居民消费方式城市化不仅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更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方式,促进了消费的理性化和市场的规范化。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消费场所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关于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的分析

关于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的分析

关于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的分析摘要:本文对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特别是对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关系失衡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的主要症结在于国内消费不足。

由于内需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反过来,这两股力量又会增加扩大内需的难度以及阻滞扩大内需的进度。

因此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不协调问题,主要是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投资;出口;经济增长;内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稳定高速的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经济总量由改革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二位,成为了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各自对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同的拉动作用。

首先消费作为GDP的组成部分,对GDP的增长起到主要拉动作用,同时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又会拉动投资和出口。

其次投资在短期可以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长期可以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增加社会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商品供给,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诱发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最后出口对经济增长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出口的增长会直接导致国内有效需求的增加,有利于一国积累必要的外汇资金,有利于国外资本和技术进口,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另外出口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刺激了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溢出效益,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使一国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效益。

一、消费、投资、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相较于欧美经济体消费占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投资和出口占国内GDP的比重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尽管消费的绝对额稳步增长,但GDP占比却逐年下降。

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内容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提法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再次提出。

与以往“十五”、“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转型程度要更为深刻,这主要体现在消费问题的提出和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变化上。

而本文就“拉动居民消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从拉动居民的消费的方式、策略和影响等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

关键字: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增长一、“拉动居民消费”的提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终点和起点。

人类正是为了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愿望,才产生了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现代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人类许多消费的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在当前出口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对于化危机为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一)以增加居民消费为拉动内需的重点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一般称之为“三驾马车”。

只有三者的协调拉动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但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外需大幅下滑。

今年1至9月,我国出口总额降幅超过20.3%。

从今年1至9月份的经济运行看,投资对GDP的拉动占到7.3个百分点,消费占到4个百分点,出口则下拉了2个多百分点。

总体来看,今年主要是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所以强调扩大内需,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

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需求,二者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点是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投资率较高,最终消费率近些年来呈下降趋势。

但总体来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比较平稳,可以说,消费需求一直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稳定的力量。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扩大消费需求能带动经济增长吗?
中国居民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仅为35-40%,而 美国为70%,印度为55%,所以,在中国扩大消 费需求还有很大空间。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成为中 国经济学界的共识。
储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理论认为,储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在两部分经济中,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
2.经济增长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刻画,表现为总产 量曲线的移动或上移;
3.经济增长是长期问题,表现为(垂直的)长期 总供给曲线向右平行地移动。
三、几点思考
一、消费与经济增长没有直接关系
影响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劳动数量和劳动生产 率。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本质和消费 量以及政府支出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消费不是 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Figure 27.10 shows the effects of an increase in aggregate demand.
An increase in aggregate demand shifts the AD curve rightward.
Firms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the price level rises in the short run.
很难刺激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唯有刺激政府投 资和消费。
我们为什么要提刺激消费呢?难道仅仅是空间大 吗?
二、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和生产没有关系吗?不对! 消费和经济增长没关系!消费的变化会导致生产
产量的变化,但不是经济增长。 极端地说,如果一个经济产量全部用于消费,没
有储蓄,新增投资为零,人均资本将下降,就没 有经济增长。 投资既作为总需求的一部分,又作为总供给的一 部分。它提高劳动者人均资本量以及劳动效率, 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和政策启示

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和政策启示

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和政策启示【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往往依靠对外贸易和高投资的拉动。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无条件的,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现状,从消费的供给、需求以及可连续性的视角分析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即产能约束、购买力水平和外溢程度、乘数效应等,进而从制度、生产、消费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约束条件一、引言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外需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仅使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而且使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制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猛烈冲击。

显然,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外需转向内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就内需而言,投资过多论和消费不足论是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的主流观点。

林毅夫认为,我国“三过”(贸易顺差过大、投资过快、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核心是投资增长过快。

孟昊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当期消费对于GDP的影响大于投资,并且投资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因此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要依靠当期消费的巨大推动作用。

有学者通过“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投资次之,出口的作用相对较小。

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两大内需中投资过高并且增长过快,因此,扩大内需最终落在消费需求上。

然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却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二、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必然的。

如果只是盲目地强调扩大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可能会形成一种误解:消费越多、产出越多、经济增长越快。

这种一味鼓励消费的观念容易引起铺张浪费,造成重复投资和建设,甚至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现象,使经济陷入“滞涨”。

因此,本文从消费的供给、需求和连续性方面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

(完整版)分析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完整版)分析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分析消费和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摘要:众所周知,影响GDP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消费和投资是其中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各省区2007年的GDP、消费、投资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工具初步探讨了消费和投资对GDP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与解决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GDP、消费、投资、多元线性回归、解决方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当今时代,探讨影响GDP的两大因素 ---消费和投资,保证二者健康稳定发展,对加快我国经济见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出现低迷状况,中国也受到金融风暴波及。

在这个时候正确认识和调整投资与消费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2007年各省区GDP、消费、投资的规模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消费和投资对GDP的不同影响,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对策。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

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

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在理论经济学方面,投资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 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分析其中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机制是需求拉动产出。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渐增长。

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会增加产出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消费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进而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率的提高不仅提升了民众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

此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还包括投资拉动和创新拉动。

消费需求的扩大会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消费的提升也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高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和就业政策,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的增长。

其次,信心指数对消费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程度。

当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时,他们更愿意进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金融政策的调控也对消费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调控,政府可以改变货币供给和信贷环境,对消费进行引导和激励,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案例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消费品关税等,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

在中国的消费拉动下,一些消费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

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据分析在各行各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数据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势,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参考。

一、经济增长趋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GDP年均增速维持在6%-8%之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虽然与过去相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以及内需的增长。

其次,数据显示中国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

过去十年,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步增加。

这表明中国正在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二、消费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升级成为重要的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其中可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增速明显高于传统消费品。

这表明中国消费者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需求,加大对服务类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消费力度。

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大量的数据分析显示,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购物,可以享受到更便利的购物方式和更广泛的商品选择,这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的增长。

三、产业升级趋势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产业升级的阶段性变革。

数据分析显示,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低端制造转向中高端制造。

高新技术行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尤其是在减排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表 2 消费 - 经济系统指标体系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 6.90% 增长到 8.82%,净增长 1.92%; 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 2.46% 下降到 2.43%,净增长 -0.03%。在改善型消费中, 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有所下降;居民人均交通和 通信消费,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居民人均医 疗保健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均呈现增加趋势。居民 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在改善型消费类别中超过三成, 这与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国家发展战略相符。
表 3 指标无量纲化表
表 4 关联系数表
这里 γ(x0,xi) ∈ [0,1]。 灰色关联度强度标准依据表 5 判断,计算消费子系统 居民食品烟酒消费、居民衣着消费、居民居住消费、居民 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居民教育文 化和娱乐消费、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和居民其他用品和服务 消费与经济子系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关联度值及排序 如表 6 所示。从表 6 计算结果来看,消费子系统对经济系 统的关联度均值是 0.73,依据表 5 关联度标准可知,消费 对经济的关联较强,耦合关系比较显著;但仍具有一定的 提升空间。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 为更好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可适度刺激国内消费,使我国 经济更具韧性,逆势增长。 消费子系统各指标对经济子系统的关联强度(见表 6) 是:居住消费(x3)> 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x6)> 其他 用品及服务消费(x8)> 交通和通信消费(x5)> 居民生活 用品及服务消费(x4)> 居民食品烟酒消费(x1)> 居民医 疗保健消费(x7)> 居民衣着消费(x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1)14-0058-04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可以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而居民的收入水平则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本文将探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观点和证据。

1. 居民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民收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动力之一。

当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他们会有更多的消费能力,从而拉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带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刺激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

同时,居民的收入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到政府的支出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2. 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经济的增长可以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和业务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可以通过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

此外,经济增长还可以刺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居民提供更高薪的工作岗位。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相互促进关系。

经济增长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机会,而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刺激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4. 相关数据和案例为了进一步验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数据和案例。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这充分说明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

5. 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其他因素对两者之间的影响。

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2003年以后GDP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但应该看到,我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

2000年至2006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由65.1%、5.5个百分点下降到39.2%、4.3个百分点。

同时,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由77.2%下降到72.6%,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

目前,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投资、消费和出口。

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政策预期鼓舞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必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国家相关政策亦要求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城镇化、工业化推动了中国经济加快前进,而我国又是一人口大国,所以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吧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拖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更注重精神层面感受,消费观念也有了必然的转变。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然而,在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

一、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内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也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然保持平稳增长。

首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以前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模式下,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些举措使中国经济更加内需驱动,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其次,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平稳。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这是合乎预期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负担和推动金融改革,以稳定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还通过创新引领、互联网+等政策,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再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鼓励企业扩大招聘和提高员工待遇,促进城乡居民就业。

此外,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外部经济形势分析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中国经济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出现疲软,多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

这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困难,出口需求相对减弱。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些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对中国商品进行限制性贸易政策,给中国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全球产业链调整和供应链重组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三、应对措施为了应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政府加强了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破产重整和市场化债转股,以优化市场环境。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贾晓华(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沈阳110034)摘要: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国又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因此居民消费的作用不言而喻。

如何有效地发挥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前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选择了2000-2018年我国的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等基础数据,在对消费率、投资率、净出口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居民消费的特点,并提出了推动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乡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0)12-0019-03收稿日期:2020-07-10基金项目:辽科协2018-2019年科技创新智库项目(LNKX2018-2019C09)作者简介:贾晓华(1977-),女,辽宁海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2020年,经济要实现稳定增长面临的极大的挑战,两会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当年不设GDP 增速目标,确保“六保”、“六稳”。

而从全球来看,疫情流行的趋势仍未减缓,面对这样风云变幻的复杂背景,在确保精准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何稳住经济,稳住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前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为139538万人,涉及将近14亿人口的消费问题,人均消费水平的些许变化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我国如何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仅是当前形势下我国急需解决的“六稳”、“六保”问题,也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事。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二、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一)马克思消费理论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消费理论,但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一般关系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论文名称拉动居民消费将对中国经济有怎样的转变年级 2 0 0 9 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 03095306姓名施东洋任课教师薛东琦完成时间 2011.11.2成绩增加居民消费是转变发展方式核心要素内容摘要: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197期日前召开。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许善达发表题为“提高居民消费率与转变增长方式”的主题演讲。

许善达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要想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增加居民消费,而只有实现居民收入总量增长以及缩小收入差距,居民消费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消费,经济,国内,国际,市场正文部分:一、以投资、出口拉动增长不可持续许善达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提法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再次提出。

他认为,与以往“十五”、“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转型程度要更为深刻,这主要体现在消费问题的提出和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变化上。

许善达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依靠投资和出口,也就是对外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不管每年或者每五年的政策如何调整,都离不开这样一个核心方针。

而在“十二”规划中,消费开始被置于比投资和出口更为重要的位置,提出了要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表现在相应指标上便是,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从“十五”、“十一五”规划中的4%提高到了不小于7%,即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不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让消费来作为拉动经济的动力,是由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所决定的。

”许善达进一步分析指出,“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如此重视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是因为从客观情况来看,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已无法支撑中国社会进一步持续发展,而这种不可持续性表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目前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期间,在出口萎缩、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摆脱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负面冲击,中国政府实行了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而且真正的投资规模远远比四万亿还要大。

诚然,通过这样一个加速投资的决策,经济的适度增长得以保持,就业、国家税收也相应增加。

但是,他说,同时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其中的部分投资属于自我循环,即“我这个投资需要你的投资,你的投资又需要我的投资,你也投了资了,我也投了资了。

”许善达说,这样的投资本身的自我相互满足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点在制造业特别是与机械相关的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的结果是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产能增加了很多,虽然这种产能增加也能拉动经济增长,但产能增加以后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从投资方面来看,中央政府不可能每年拿出几万亿来继续投资,而地方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已借债很多,现在也不可能再用同样的方法融到资金用于投资。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规模都将下降。

再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无法马上消化这些增加的产能,如此之下,国内产能的需求和供给之间自然而然出现了绝对过剩。

与国内市场的绝对过剩不同,对于中国来说,国际市场是一种相对的产能过剩,即成本不能支撑需求。

许善达认为,中国在国际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低成本能不能持续的问题。

例如,中国的鞋并不能满足全世界鞋的需求,全世界对鞋的需求要比中国的产能大得多,但是竞争者众多,能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要看自身成本能低到什么程度。

然而目前中国鞋的低成本已不能维持下去,如果价格优势没有了,虽然全世界还需要很多鞋,但因为价格没有竞争者的低,中国的鞋自然就卖不出去了。

他指出,这种成本优势的失去,有很多原因,比如工资成本的上升。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刘易斯拐点时期,劳动力的供给情况不像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样充足。

与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社保制度等各种国家政策的实行,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都在上升。

因此,在现代供给需求情况下,工人所能接受的工资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企业用原来的工资水平或者比原来工资提高一点的水平已无法招到工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才能招到工人。

这样的话,工资成本就会上升,原来的低成本不能持续下去,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肯定受到影响,相对过剩就会比过去更为严重。

环境成本也在上升。

许善达说,他曾参加过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其中一个就是水污染治理,研究中发现很多地方的污染已非常严重,而且农村要甚于城市。

比如河南某地打井打到几十米没有干净水,淮河有一段全是污水,湖南生产的有色金属全排入了湘江,就算现在停止排污,原有的污染物自然消化也要100年以上。

可见,中国的环境污染已到了让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地步。

还有资源问题。

与以往所宣称的地大物博相反,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不仅人均资源稀缺,而且有很多资源是绝对稀缺,这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限制条件。

而且很多企业从利益出发,并不考虑资源的长效利用,使得资源紧缺状况更为严重。

除了经济上的产能过剩,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还表现在社会的不稳定。

由于上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社会潜存着很多现实矛盾,诸如上访、告状本身就是基层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

而有些社会矛盾在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情况下就会激化从而引发恶性事件。

许善达表示,越是强化这样的投资行为,越是会增大恶性案件发生的概率。

总而言之,许善达认为,随着产能压力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凸显出不可持续性,我国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经济发展速度停滞,从而引发出很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只有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短时间内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以较低成本、较小代价将社会经济发展转到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上。

二、继续结构性减税让更多人得益税改许善达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内容,如增加科技的含量等。

但在中国,核心是要增加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将其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也是“十二五”规划里政府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

那么,怎样来实现这个转变?他指出,要具备两个前提:第一,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总量增长;第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也就是缩小基尼系数。

从统计学上说,基尼系数也就是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关性很强,当基尼系数很大时,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减慢,而当基尼系数缩小时,经济就会发展起来。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就是贫富差距拉大到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致使经济发展停滞。

所以,只有同时具备总量增长和基尼系数缩小这两个条件,才能让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许善达进一步分析说,GDP有三个主体:政府、居民、企业。

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政府收入增长30%,远远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而“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不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要增大。

照这样算下来,唯一的结果就是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大大低于经济增长。

但如果企业收入增长速度下降,甚至是负的,转型必然无法完成。

所以,要想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使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速度,只有继续执行结构性减税的方针,让政府收入增长比例降下来。

许多人担心减税后政府的开支怎么办,许善达说,“至少在今后五年到十年内,政府不用担心自己的收入水平,政府的收入一定会保持一个相当快的速度增长”。

他表示,中国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本身既是外汇的储备,也是财政收入的储备。

因为中国进出口的税制规定,进口一美元征的税要远远大于一美元出口所退的税。

假设一年内,进出口同样增加两千亿元,对GDP来说贡献是零,但把两千亿出口退税退掉,把两千亿进口征税拿进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就是增加的。

此外,中国现在的政策是要扩大进口,即使进出口量减少了,但进口增长的量还是要超过出口的量,最后财政收入仍然是增加的。

所以,只要继续实行鼓励进口的政策,中国外汇储备里的财政储备就会释放出来,政府也就有足够的资源来落实结构性减税的方针。

许善达还强调,只有在收入总量增加的同时,缩小了收入差距,居民消费才能真正增加。

换句话说,要完成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转型,不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发展速度,而且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如果收入差距拉大,收入越高的群体,在他的收入使用上用于消费的比例将下降。

所以要想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在谈到具体措施时,许善达认为,首先要明确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提出,腐败和垄断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但在许善达看来,这两个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本身就一定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要追求超额利润,而这得靠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级的管理,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中对于资金、技术、管理的需求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在这样一个需求永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这几种生产要素的人格化,也就是它们的所有者的价格就一定会上升。

与此同时,对普通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就会减少,它的人格化也就是一般的劳动者的价格就会下降,或者说增长的速度远远慢于资金、技术、管理这些要素的持有者,最终导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许善达说,虽然收入差距扩大会引起很多负面的东西,而它又是市场经济的天然趋势,但逻辑的结论不是否定市场经济,而是让政府在市场经济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通过政策调整扭转或者改变它的这个趋势。

类似的例子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政府出面通过征收社会保险等税收,筹集资源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还有很多国家立法规定最低工资,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

从抽象理论上来说,这个调整的措施、程度等取决于整个社会的供需状态;但具体而言,国家之间、国内各地区之间都存在差别。

与国外不同,中国的低收入群体有很多类型,无法用一个政策解决,不同的低收入群体要用不同的政策去提高他们的收入。

比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产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收入要增加,只有靠农产品价格上涨。

过去很多年,中国实行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的政策,因为有生产资料上涨等因素,农民的收入根本没法保证。

作为中国最庞大的一个群体,农民的收入不增长,居民消费根本不可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所以,现在的政策是增加农产品生产补贴,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

许善达建议,在CPI的整个上涨幅度里面要有一定的份额用于提高农产品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