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酸碱中和法(中和法).
实验 酸碱中和滴定
4、赶气泡: 酸式滴定管:快速放液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翘起 5、调调液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并记下读
数,记做初始读数。
6、取液: (1)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 (2)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
9、计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6、计算
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
CHCl=
程—式—C求N—aCO—H(待.—V).N—aOH
PoweVr HBCalr
一次滴定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二次滴 三次滴定
定
终点读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起点读数 用量差 值
V标NaOH
V待HCl
C待HCl C待HCl
向20.00mL 0.10mol/L HCl中滴加0.10mol/L NaOH 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你发现了什么
练3: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仪器( ) A.C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 D.50mL碱式滴定管
5.实验步骤:
1、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 否灵活;
2、润洗: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
P-o3w次e;r Bar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之一。酸碱溶液相互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称为中和反应。本文将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征、原理和应用。
一、定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和碱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并最终生成中和产物的反应过程。被称为酸的溶液含有产生H+离子的物质,被称为碱的溶液含有产生OH-离子的物质。
二、特征
1. pH值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改变,即pH值发生变化。在反应前,酸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溶液的pH值大于7;而在反应后,生成的中和产物的pH值为7,即中性。
2. 生成的产物: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主要产物是盐和水。盐是由酸和碱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水则是由酸和碱水解生成的。
三、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基于酸和碱的离子反应。在溶液中,酸会释放出氢离子(H+),而碱会释放出氢氧化物离子(OH-)。当酸和碱混合时,H+离子和OH-离子会相互结合并生成水,此过程为酸碱中和反应。
四、应用
1. 中和剂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常被用于中和剂的制备和应用。中和剂是指能够中和酸或碱的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被用作中和盐酸(HCl)的中和剂。
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消化系统中的胃液是强酸,而胃壁是碱性的,二者中和反应可减少对胃壁的损害。
3. 工业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酸性废水会与碱性废水进行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以便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与pH值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 范围在0-14之间。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酸性溶液的 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 7。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H值的高低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值越高,碱性越强;pH值越低, 酸性越强。
pH值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氢离子浓度 计算,公式为pH=-lg[H+]。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与pH值
汇报人:XX
目录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 本概念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 算方法
pH值的概念与计 算方法
酸碱中和反应与 pH值的关系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 际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 本概念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表示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中和酸性土壤、中和废水等
实际应用:了解 pH值对酸碱中和 反应的影响对于 工业生产和实验 室实验具有重要 意义,如废水处 理、药物制备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性物质:pH=7 酸性物质:pH<7 碱性物质:pH>7 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值等于7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 际中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确定物质的浓度 缓冲溶液的配制: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具有特定pH值的缓冲溶液 分离与提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提纯 合成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可以作为某些合成反应的中间步骤或辅助手段
中和水解法
中和水解法
中和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分解或中和一些物质。它是通过加入中和剂或水溶液,使反应物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得到产物或使反应物失去活性。中和水解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
在化学实验中,中和水解法常用于测定酸碱度、分解盐类、净化溶液等方面。例如,测定酸碱度时,可以通过加入酸碱指示剂,使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又如,在分解盐类的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中和剂,使盐类分解成酸、碱或盐等产物。
中和水解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中酸碱中和的性质,使反应物发生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互相抵消,达到中和的效果。例如,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溶液中,产生的反应为: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NaOH)是碱,硫酸(H2SO4)是酸,它们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水(H2O)。
中和水解法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反应物和仪器: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需要中和的反应物和
所需的仪器设备。
2.加入中和剂或水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将中和剂或水溶液缓慢地加入到反应物中。需要注意的是,加入速度应适中,以免引起剧烈反应或溢出。
3.观察反应过程:在中和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如颜色、气体的产生等,以及溶液的pH值的变化。
4.判断反应完成:当反应物完全中和或达到所需的中和程度时,反应即可停止。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pH值的测定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
分析溶液中酸碱反应的中和点与平衡浓度
添加 标题
原理说明:中和点与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有关,通过计算pKa值可以得到中和点的 pH值。
添加 标题
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温度、 盐效应等因素对酸碱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 以准确计算中和点的pH值。
Part Four
中和点与平衡浓度 的关系
酸碱反应平衡常数与中和点
中和点定义:溶液中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 的点,此时溶液的pH值为7。
等时,溶液的 pH值为7。
作用:中和点是 酸碱反应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它 可以帮助我们了 解反应的进程和 结果,以及如何
控制反应。
影响因素:中和 点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反应 物的浓度、温度、
压力等。
应用:中和点在 化学工程、生物 工程、制药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了解和 掌握酸碱反应的
过程和结果。
中和点与平衡浓度的关系
中和点定义:溶液中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点,此时溶液的pH值为7。
平衡浓度定义:在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中和点与平衡浓度的关系:中和点的位置决定了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即中和点的位置与平 衡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中和点与酸碱反应:中和点是酸碱反应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反应的平衡状态和各组分 的浓度关系。
Part Three
中和点的计算方法
通过酸碱滴定计算中和点
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
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
磷酸二氢钾(化学式:KH2PO4),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下面将介绍磷酸二氢钾的制备工艺。
磷酸二氢钾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合成法和酸碱中和法。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
1. 直接合成法
直接合成法是指通过将磷酸和氢氧化钾直接反应制得磷酸二氢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磷酸和氢氧化钾的原料。磷酸可由磷酸矿石经过炼制得到,氢氧化钾则可以通过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得到。
步骤二:将准备好的磷酸和氢氧化钾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磷酸二氢钾的溶液。
步骤三:将得到的溶液进行蒸发浓缩,直到结晶析出。
步骤四:将析出的结晶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最终得到磷酸二氢钾的固体产物。
2. 酸碱中和法
酸碱中和法是指通过将磷酸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按一定的量比例混
合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钾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磷酸和氢氧化钾的原料。同样地,磷酸可由磷酸矿石得到,氢氧化钾可通过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制备。
步骤二:将磷酸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按一定的量比例混合,使其达到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步骤三:在中和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反应的均匀和完全。
步骤四: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步骤五: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和结晶,最终得到磷酸二氢钾的固体产物。
无论是直接合成法还是酸碱中和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都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技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总结起来,磷酸二氢钾的制备工艺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酸碱中和法两种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准备磷酸和氢氧化钾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反应,并经过过滤、浓缩和结晶等步骤得到磷酸二氢钾的固体产物。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磷酸二氢钾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酸碱滴定的酸碱中和计算
酸碱滴定的酸碱中和计算
酸碱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溶液含量的方法。在滴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酸碱的中和反应来确定酸碱的浓度。本文将就酸碱滴定的酸碱中和计算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原理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根据中和反应方程式可以推导出酸碱浓度的计算公式。以酸滴定碱为例,中和反应的方程式为:
酸 + 碱→ 盐 + 水
在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按化学计量的比例进行反应,即酸碱的摩尔比为1:1。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以推导出酸碱的浓度计算公式:
酸的浓度(mol/L)×酸的体积(mL)= 碱的浓度(mol/L)×碱的体积(mL)
酸碱滴定的酸碱中和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酸碱的浓度,从而实现溶液中酸碱含量的测定。
二、实验步骤
1. 准备试剂和玻璃仪器: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酸和碱的溶液,确保试剂质量和浓度准确。同时,准备好滴定管、容量瓶等实验
玻璃仪器。
2. 增加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中加入几滴指示剂,常用的指示
剂有酚酞、溴酚蓝等。指示剂的选用应根据滴定反应的特性来确定。
3. 开始滴定:用滴定管将滴定液滴加到被测溶液中,同时搅拌
溶液。酸滴定碱时,当指示剂的颜色转变时,停止滴定。记录滴
定液的体积。
4. 计算酸碱浓度:根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酸和碱的
浓度。
三、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定液的滴加速度,避免滴定过程中
液体溅出。
2. 在近于滴定终点时,滴定液要加得慢,以免滴定终点认定错误。
3. 每次实验前要校准滴定管和容量瓶,保证玻璃仪器准确。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化学品的溅洒和接触皮肤。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
(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
(1)仪器
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
名师提醒
(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
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化验基础知识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6.避免pH值超限,pH值应控制在2.2~7.5之间。 pH值偏低或偏高都会腐蚀液相系统的不锈钢材料; 破坏色谱柱填料的结构,使填料失活。
• 7.色谱柱温不能超过规定要求,柱温过高会加速色 谱柱填料老化,破坏其结构。 8.使用所有溶剂必须是互溶的。这对于缓冲流动 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盐类的析出会很快损坏要 维护的部件。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
• 二、适用范围 •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适用
于含挥发性或经裂解、衍生化等能气化的 药品与多组分混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三、仪器 • 气相色谱仪主要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 色谱柱、检测器、记录器、显示器与数据 处理机(或兼有组分收集系统)等组成。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和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液来滴 定剩余的前一种滴定液。
第四章 水溶液酸碱中和法(中和法)
• 一、定义 •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称
为酸碱中和法(亦称酸碱滴定法)。 • 二、原理 • 以酸(碱)滴定液,滴定被测物质,以
指示剂或仪器指示终点,根据消耗滴定液 的浓度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 量。 • 反应式: H+ + OH- →← H2O
三、注意事项
• 1.沉淀法测定,取供试品应适量。取样量多,生 成沉淀量亦较多,致使过滤洗涤困难,带来误差; 取样量教少,称量与各操作步骤产生的误差较大, 使分析的准确度较低。
污水处理工艺 酸碱中和
污水处理工艺酸碱中和
酸碱中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通过添加酸和碱来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以达到中和的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中酸碱中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酸碱中和的原理
污水处理中的酸碱中和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添加酸或者碱来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和的状态,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二、酸碱中和的方法
1. 静态酸碱中和法
静态酸碱中和法是指将酸和碱分别加入污水中,通过搅拌或者静置等方式使其充分混合反应,达到中和的效果。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小型污水处理厂或者小规模的酸碱中和需求。
2. 动态酸碱中和法
动态酸碱中和法是指将酸和碱分别加入污水中,通过流动或者喷淋等方式使其充分混合反应,达到中和的效果。这种方法适合于处理大型污水处理厂或者大规模的酸碱中和需求。
3. 自动酸碱中和法
自动酸碱中和法是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监测污水的pH值,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添加酸或者碱来实现酸碱中和。这种方法适合于对酸碱中和要求较为精确的场合,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酸碱中和控制。
三、酸碱中和的应用
酸碱中和在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和酸性废水
酸性废水是指pH值低于7的废水,常见的有酸洗废水、酸性废液等。通过添加碱来中和酸性废水,使其达到中性或者碱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中和碱性废水
碱性废水是指pH值高于7的废水,常见的有碱洗废水、碱性废液等。通过添加酸来中和碱性废水,使其达到中性或者酸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1讲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
cVM w TiO2 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判断下列操作对 TiO2 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 (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 NH4Fe(SO4)2
后溶液的pH=7,则1×10-3 L×10-1 mol/L=100×
10-3 L×10b-14 mol/L,解得b=11,D项正确。 [答案] D
考点三 分析
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及误差
1.指示剂的选择 (1)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甲基橙 变色范围
石蕊
酚酞
(2)指示剂选择的三个因素: ①变色范围与终点 pH 吻合或接近。 ②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③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明显,容易观察 (一般来说指示剂颜色由浅变深较由深变浅易于观察) 判断。 (3)常见滴定类型中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与弱碱滴定结果溶液呈酸性,可选用甲基 橙为指示剂(变色点 pH= 4.4)。 ②强碱与弱酸滴定结果溶液呈碱性,可选用酚酞 为指示剂(变色点 pH= 8.2)。 ③强酸与强碱滴定结果为中性, 两种指示剂均可。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 ________( 偏小 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 A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 酚酞指示剂由______ 红 色变成______ 无 色。
化学反应中的溶液中和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溶液中和反应
溶液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酸性溶液与碱
性溶液相遇并反应产生中性物质的过程。溶液中的酸和碱可以进行中
和反应,达到不同程度的中和效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溶液
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和实例。
一、溶液中和反应的原理
溶液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酸是指能够释放出
氢离子(H+)的化合物或离子,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或离子。当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时,酸中的氢离子和碱
中的氢氧根离子以化学反应的形式结合,产生水和盐。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通式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碱分别是反应的反应物,而产生的盐和水是反
应的产物。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不同,中和反应可以分为酸碱中和反
应和酸碱滴定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酸和碱互相反应,完全转化为盐
和水,并且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为1:1。
酸碱滴定反应是指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来
测定另一种溶液的浓度。在滴定过程中,滴定试剂(酸碱溶液)与被
滴定试剂(碱酸溶液)反应,直到反应完全,滴定试剂的量与被滴定
试剂的量达到化学计量比例。这个过程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例可以不
为1:1,而是根据滴定试剂和被滴定试剂的摩尔比例来决定。
二、溶液中和反应的应用
溶液中和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 自来水的处理
自来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会影响到水的口感
和安全性。因此,处理自来水时通常会使用中和反应来中和其中的酸
碱物质,从而使水的酸碱性得到控制,保证水的质量。
溶液的酸碱中和的方法
溶液的酸碱中和的方法
溶液的酸碱中和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指的是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产生中和反应,使溶液的酸碱浓度趋于中性的过程。酸碱中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重要实验操作之一。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酸碱盐、调整酸碱浓度、调节环境pH值等。
酸碱中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滴定法
滴定法是最常用的酸碱中和方法之一。它通过添加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到待测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达到中和点,然后根据反应滴定的量来计算待测溶液的酸碱浓度。滴定法的原理基于酸、碱之间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滴定法的实验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标定:先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指示剂滴定,从而确定溶液的浓度和中和反应滴定的终点。
(2) 溶液准备:将待测溶液与适当的指示剂混合。
(3) 滴定:将已标定的溶液滴定到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溶液。
(4) 寻找滴定终点:终点是指试验过程中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它表示滴定反应已到达中和点。
(5) 计算:根据已知溶液的体积和已知浓度的溶液的滴定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的酸碱浓度。
滴定法的优点是准确、方便、快速,很适用于酸碱溶液浓度的测定
和分析。
2. pH计测定法
pH计测定法是通过酸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pH计是一种通过电极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玻
璃电极感应到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然后将测量结果转化为pH值。
pH计测定法的实验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校准:先用标准溶液校准pH计,使其能准确测量溶液的pH值。
(2) 溶液准备:将待测溶液置于容器中。
第七章 第二节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
◆高考总复习•化学◆
3.操作(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a.查漏,b.洗涤,c.润洗,d.装液,e.排气, f.调液面,g.记录。 ②锥形瓶:a.注碱液,b.记读数,c.加指示剂。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值,根据c(NaOH)=
cHCl·VHCl VNaOH
计算。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福建高考)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 )
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应pH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高考总复习•化学◆
(2)滴定。
左手__控__制__活__塞___,右手_不__断__地__摇__动__锥__形__瓶___,眼睛 注视__锥__形__瓶__中__溶__液__颜__色__的__变__化___,滴定至终点时,记录 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
梳理·判断 热点·典例 实验·操作 巩固·演练
◆高考总复习•化学◆
答案:(1)错误的 该学生测得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2)该学生操作错误,但不一定有误差。因为若溶液不显 中性,则H+或OH-被稀释,测得的不是原溶液对应的pH, 会产生误差。若溶液显中性,则不论稀释与否,在一定的条 件下,溶液中c(H+)、c(OH-)始终为一定值,此时则不产生 误差
酸碱溶液的中和计算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基酸 应酸 注酸 实酸 发酸 本碱 用碱 意碱 际碱 展碱 概溶 溶 事溶 应溶 趋溶 念液 液 项液 用液 势液
中中中中中 和和和和和 计计计计计 算算算算算 的的的的的
01
酸碱溶液中和计算的基 本概念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 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
记录原始数据
核对数据准确性
计算平均值和误 差
判断误差是否可 接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4
酸碱溶液中和计算的实 际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利用中和反 应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物质鉴定:通过中和反应 鉴定物质的存在
化学反应速率:通过中和 反应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常
数
化学工程:在化工生产中, 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处理 酸性或碱性废水,控制产
和反应所需的体积
02
酸碱溶液中和计算的应 用
酸碱溶液浓度的计算
定义:酸碱溶液的浓度是 指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
溶质的量
计算方法:通过滴定法、 比重法、折光率法等方法
进行计算
应用:在化学实验、工业 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计算时需要考 虑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
溶液的中和反应的方法
溶液的中和反应的方法
一、引言
溶液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操作之一。通过溶
液的中和反应,可以实现酸碱溶液中的酸和碱相互中和,生成中性物质,达到调节溶液酸碱度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溶液的中和反应广
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药学、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本文将介绍溶
液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二、溶液的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溶液的中和反应是通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酸是指能
够释放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化合物。酸和碱
的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可以表示为:
HCl + NaOH → NaCl + H2O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反应物摩尔比必须符合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保持反应的平衡。溶液的中和反应通常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并且需要根据溶液的酸碱度进行酸碱滴定试剂的选择。
三、溶液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1.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溶液的中和反应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向
反应液滴加一种适量的酸或碱滴定试剂来确定反应液的终点。滴定试
剂通常是一种浓度已知的酸或碱溶液,并且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指示
剂来标志出反应液的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甲基橙等。在滴定的过程中,需要在滴定试剂与反应液中发生中和反应并到达终
点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试剂的用量,从而计算出反应液中酸碱浓
度的溶液容量。
2. pH计测定法
pH计测定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溶液酸碱度的方法。pH计是一种用来
测量溶液酸碱度的仪器,通过检测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值。pH计通常包括一个电极和一个显示屏,根据电极浸入溶液中的电位差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使用pH计测定时,需将电极浸入反应液中,等待pH值稳定后记录结果。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酸碱中和法(中和法)
一、定义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称为酸碱中和法(亦称酸碱滴定法)。
二、原理
以酸(碱)滴定液,滴定被测物质,以指示剂或仪器指示终点,根据消耗滴定液的浓度
和毫升数,可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反应式: H++ OH-→←H2O
三、酸碱指示剂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或多或少地电离成离子,而且在电离的同时,本身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并且呈现不同的颜色。
弱酸指示剂 HIn →←In-+ H+
酸式色碱式色
弱碱指示剂 InOH →←In++ OH-
碱式色酸式色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以弱酸指示剂为例: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 = pK HIn± 1
式中表示,pH值在pK HIn+1以上时,溶液只显指示剂碱式的颜色;pH值在pK HIn-1以下时,溶液只显酸式的颜色。PH在pK HIn-1到pK HIn+1之间,我们才能看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情况。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指示剂常数K Hin的数值,因而移动了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区间。这方面的因素如温度、溶剂的极性等,其中以温度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就是对变色范围宽度的影响,如指示剂用量、滴定程序等。
1.温度: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K Hin有关,而K Hin与温度有关,故温度改变,指示剂的变
色范围也随之改变。因此,一般来说,滴定应在室温下进行。如果必须在加热时进行,则对
滴定液的标定也应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指示剂的用量:
(1)对于双色指示剂,如甲基红,指示剂用量少一些为佳,因为从指示剂变色的平衡
关系可以看出:HIn →←In-+ H+,如果溶液中指示剂的浓度小,则在单位体积溶液中HIn 为数不多,加入少量滴定液即可使之几乎完全变为In-,因此颜色变化灵敏;反之,指示剂
浓度大时,发生同样的颜色变化所需滴定液的量也较多,致使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敏锐。
(2)同理,对于单色指示剂,指示剂用量偏少时,终点变色敏锐。但如用单色指示剂
滴定至一定pH,则需严格控制指示剂的浓度。因为一种单色指示剂,其酸式色Hin无色,碱式色In-离子有色,故颜色深度仅决定于[In-]:
K HIn
[In-] = ——[HIn]
[H+]
若氢离子浓度维持不变,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溶液的颜色深度随指示剂浓度的增加
而加强。因此,用单色指示剂,如酚酞滴定至一定pH值,必须使终点时溶液中指示剂浓度
与对照溶液中的浓度相同。
(3)此外,指示剂本身是弱酸或弱碱,也要消耗一定量的滴定液。因此,一般来说,
指示剂用量少一些为佳,但也不宜太少,否则,由于人的辩色能力的限制,也不容易观察到
颜色的变化。
3.滴定程序:由于深色较浅色明显,所以当溶液由浅色变为深色时,肉眼容易辨认出来。例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碱滴定酸时,终点颜色的变化是由橙红变黄,它就不及用酸滴
定碱时终点颜色的变化由黄变橙红来得明显。所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时,滴定的次序通常是用酸滴定碱。同样的,用碱滴定酸时,一般采用酚酞为指示剂,因为终点由无色变为红色比
较敏锐。
四、混合指示剂
在某些酸碱滴定中,pH突跃范围很窄,使用一般的指示剂不能判断终点,此时可使用
混合指示剂,它能缩小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使颜色变化更明显。
五、滴定突跃及其意义
1. 滴定突跃与滴定突跃范围
(1)在滴定过程中,pH值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2)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
2.滴定突跃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它是我们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
示剂都可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2)滴定突跃还启示我们,当滴定到接近等当点时,必须小心滴定,以免超过终点,
使滴定失败。
六、滴定误差
1.指示剂误差:指示剂颜色的改变(即滴定终点)不是恰好与等当点符合。要减小指示
剂误差,指示剂要选择适当,终点的颜色也要掌握好。
2.滴数误差:由于从滴定管滴下的液滴不是很小的,因此滴定不可能恰好在等当点时结束,一般都是超过一些。当然,液滴愈小,超过愈少。因此,当滴定接近终点时,要注意放
慢滴定速度,特别是最后几滴,最好是半滴半滴的加,以免超过终点过多。
(3)此外,滴定液的浓度、指示剂的用量等,对滴定误差也有影响。
七、滴定液的配制、标定
(一)盐酸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指示终点。
(二)硫酸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照盐酸滴定液项下的方法标定。
(三)氢氧化钠滴定液
1.配制间接法配制
2.标定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以酚酞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八、注意事项
1.本法须在常温下进行。
2.用浓盐酸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滴定液和试液时,应在防毒橱内操作。
3.用浓硫酸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滴定液和试液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纯化水中,边倒边搅拌,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4.基准碳酸钠,应在270~300℃干燥至恒重以除去水分和碳酸氢钠,温度不宜过高,
以防碳酸钠分解。已干燥好的碳酸钠应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吸潮。
5.以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或硫酸滴定液,近终点时加热2分钟,为逐去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6.配制氢氧化钠滴定液必须先配成饱和溶液,静置数日,利用碳酸盐在其中溶解度极小
而大部除去。
7.氢氧化钠饱和液及氢氧化钠滴定液须置聚乙烯塑料瓶中贮藏,因为氢氧化钠能腐蚀玻璃,氢氧化钠饱和液及氢氧化钠滴定液保存在玻璃容器中很易为硅酸盐所污染。
8.中和法在供试品溶解后和滴定过程中,不得有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氨气等存在。
9.所用的指示液,变色范围必须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10.要按规定量加入指示液,因指示液本身具有酸性或碱性,能影响指示剂的灵敏度。
九、适用范围
(一)直接滴定
1.酸类:强酸、CK a大于10-8的弱酸、混合酸、多元酸都可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2.碱类:强碱、CK b大于10-8的弱碱可用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3.盐类:一般来说,强碱弱酸盐,如其对应的弱酸的K a小于10-7,可以直接用碱滴定液滴定;强酸弱碱盐,如其对应的弱碱的K b小于10-7,可直接用酸滴定液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