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 第一章 第四节 平均速度测量
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2. 能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物体某一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速度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
2.速度公式
vs t
自主学习
(二)自学指点
内容:教材P23 时间:2min 任务:
1.了解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需的实验物 品(器材)、清楚实验装置图? 2. 了解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具体实验步骤,清楚实 验过程中测量哪几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测量哪些物理 量?
(三)自学疑惑
(器材?主要 的测量工具是?
2.结合实验步骤学习,请说出实验中测量哪几段路程平均 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全程
S1 t1
V1
上半段
S2 t2
V2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 s
t 2.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 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运动时间
t1= 1.9s t2= 1.1s t3= t1-t2=0.8s
平均速度
V1= 0.37m/s V2= 0.32m/s V3= 0.44m/s
结论:小车沿斜面顶端到低端的速度在逐渐增 大,且V3>V1>V2。
5.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⑴小车运动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⑵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⑷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路程
运动时间
全程S1= 70.0cm 前半程S2= 35.0cm 后半程S3= S1-S2=35.0cm
t1=1.9s t2= 1.1s t3= t1-t2=0.8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测量平均速度
复习与讨论
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 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
s t
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
刻度尺、 金属片
斜面的作用:使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金属片作用:设定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终点位置
这是因为
。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cm,tBC=____s,vAC=_____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 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 (填“大” 或“小”).
(6)通过计算可知:VAC ___ VBC(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5.实验结论与分析:
(1)v全 、v前不相同,为什么?
因为①两次测量不在同一路段 ②测量误差
(2)如何得出小车在后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公式:后
s全 - s前 t全 - t前
计算
8.实验过程:
①提出问题 ②设计实验 ③进行实验
④收集数据 ⑤分析数据 ⑥评估交流
例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 验中,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 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不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 的显示。
(1)实验所用的器材除了斜面、小车和金属
片外,还需 和 。用 测量物体
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
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案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难点:计时、组织实施教案。
【教案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以及各小组: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各一个。
【教案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公式三、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各一个。
四、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案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交流—互动”的实验探究模式,在课题教案中充分利用教案资源,并通过师生交流、教案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b5E2RGbCAP2、本节课的重点是以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为载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练习测量平均速度,整节课学生都处于主动探究之中,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如交流讨论、请教老师<同学)、分析原因、阅读、自学等。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p1EanqFDPw3、教案设计的每一环节明确、具体、细致,特别是明确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如计时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
DXDiTa9E3d二、教案中易出现的问题1、由于学生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再加上对物理实验课缺乏正确认识,导致物理实验课教案的组织有一定的困难。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docx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
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
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下滑的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巩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巩固平均速度的概念。
通过分析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其大小会不同。
是变化的。
度是怎样变化的。
令人信服的证据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 测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 =st3.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 ②设计实验③进行实验 ④收集数据⑤分析数据 ⑥评估交流。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学习目的】1.掌握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2.会算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了解;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载数据、剖析实验结果的总进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均速度1、假设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经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s vt =要点诠释: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拟罕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少数状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植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水平。
要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2、实验原理:s vt =3、实验进程:(1)使斜面坚持很小的坡度;(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经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4)依据公式:svt=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
然后算出小车经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表格:1、要使斜面坚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减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那么测量的路程比实践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典型例题】类型一、平均速度1.小明在班上给同窗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终点动身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前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抵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整个运动进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整个运动进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在整个运动进程中,兔子一直比乌龟跑得快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逐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AB选项、乌龟和兔子同时动身,同时抵达终点,说明它们经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相反,由速度公式可知,它们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方法总结
重视实验和实践活动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 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加强概念理解
要认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注意区分瞬时速度和平 均速度的概念。
掌握解题方法
在解决有关平均速度的问题时,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如使用 公式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等。
05
总结与展望
本节内容总结
平均速度的定义
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 内的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 比值称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 式
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 义
平均速度描述了物体在某段时间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是矢量 。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 度的区别与联系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 某一位置时的速度,而平均速度 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 慢程度
03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 实验数据 • 距离s=50米 • 时间t=10秒 • 平均速度v=s/t=5米/秒 • 处理方法 •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 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平均速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04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对比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评估实验数据的 准确性。
掌握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 量平均速度的技能。
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 意义。
培养观察实验和动手实验的能 力。
实验步骤
01
1. 在操场上选择一段距离,用刻度尺测量这段距离的长度,并 记下测量结果。
02
2. 用停表记录下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并记下测量结果。
3. 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教案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一)钟表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读到0.001S了,甚至1.0×10-6S或更小。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即可(二)分组实验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2.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注意爱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路程(m) S1=0.6 S2=0.3 S3=S1-S2=0.3
运动时间(s) t1=4 t2=2.5 t3=t1-t2=1.5
平均速度(m/s) v1=0.15 v2=0.12 v3=0.2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大)
2021/3/17
12
评估:
实验应注意的地方: 斜面要保持很小的坡度,不能让小车滑的太快; 多练习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 的时间,以确保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交流与合作:
用刻度值测出S1的长同时测出小车从A滑到C所经历 的时间t,用公式算出速度。
3.器材:
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
202.实验步骤:
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
B.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
C.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10:52:46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第4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1
1.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 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v=s/t 3.实验器材: 4.实验方法和步骤: 5.实验记录和结果:
40
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 恼,让快乐把你环绕!
6.实验记录 实验数据
路程 (m)
运动时间(s) 速度(m/s)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
t2=
v2=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大)
36
7.实验结果 结论: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大
37
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 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 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后悔莫及.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C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t1=tB =
t2=tC–tB=
s1=
v1=
s2=
v2=
路程 (m) 上半段 s1= 下半段 s2=
运动时间(s) t1= t2=
速度(m/s) v1= v2=
9
5. 实验步骤: (1)在斜面上用刻 度尺将路程分为相 等的两段s1和s2, 并标记A、B、C ;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 的时间tB,则t1=tB;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 的时间tC,则t2=tC-tB;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10
金属片 16
金属片 17
金属片 18
金属片 19
金属片 20
金属片 21
金属片 22
金属片 23
金属片 24
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介绍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 : 2、实验原理 : 3、实验器材 :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v =s/t
斜面、小车、刻度尺、 停表、金属片(挡板)
4、设计实验
S1 金属挡板 s3 t3 t1 S2 t2
金属片(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学习示范
完善方案
猜一猜? 想一想?
①需要怎样放置和调整斜面(轨道)? ②需要怎样确定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怎样得到路程?
边学边练
一试身手
请分析下述哪些是错误的? ① 该实验测出的速度就是小车到达末端碰 金属片时的速度。
② 让小车走得慢一点,路程适当长一点, 则测量的误差可以小一点。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 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 度是( ) A.20m/s .都不对 B.10m/s C.8m/s D
问题1: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面? 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 读数误差;三是装置光滑度不均匀带来误差。 问题2: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 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 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 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 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 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Hale Waihona Puke 上节回顾1.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 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 2.在物理学里,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 3.1m/s= km/h,其中 是速度的基本单位, 人步行速度约为 ,自行车速度约为 ; 3.我们把物体沿着 且 的运动,叫做 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 ; 4.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 运动叫做 ;平均速度等于 除以 ;
初中物理课件PPT:第一章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是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
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刻度尺
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
据图中停表指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全程
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格中(①为小车处于顶端时停表的
图示, ②为小车运动s2路程后停表的图示,③为小车运
动速度。
发射器
接收器
障
碍
物
频闪摄影法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它
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下
物体连续的运动过程,因为每一次摄影的时间间隔相
等,所以照片上任意相邻图像的时间间隔都相等。
如图所示是每 0.2s闪拍一次
记录下的弹跳小球的运动情
况,影像1、2,2、3,3、4
这个信号和车轮半径就可以测算出汽车当
下的运动速度。
用刻度尺
测出运动
路程
用停表测
出运动时
间
测量
小车
计算 运动
时的
平均
速度
平均速度在不
体会 同 时 间 内 或 不
同路程内大小
会不同。
知道 利用物理公式
间接测物理量
的方法。
1.(2020·吉林中考)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为方便计时,应让小车下滑速度慢些
t
对应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s和时间t必须_____,即选
通过这一段路程
定某路程s,必须用______________所用的时间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教案【知识与技艺】学会运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了解.【进程与方法】1.掌握运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艺.2.使先生经过实验学会用复杂方法估测时间、路程.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载数据、剖析实验结果的总进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实验激起先生的兴味,培育先生仔细细心的迷信态度和培育实事求是记载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2.培育先生与他人的协作肉体.【重点】使先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了解.【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的.知识点一 测量平均速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完成以下效果: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 =s t . 2.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垫块、金属片、铅笔、刻度尺、停表.【协作探求】探求 有一斜面长1.6米,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究竟端所用的时间t 1;再将金属片装在斜面的中点,如下图,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的时间t 2;依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经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经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 2、经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 3.1.运用刻度尺时应留意什么?答: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运用时要放对、读对、记对.2.要运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度线.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3.小组间的同窗如何分工协作,才干使时间的测量比拟准确?答: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末尾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先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响时,先生立刻按下停表.这种操作方法使先生分工协作的准确性更高.【教员点拨】1.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画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水平.严厉地讲分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求解物体经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经过的这段路程除以经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取得运动的动力.(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取得的数据,请依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4,完成以下效果:1.位移传感器应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辰小车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2.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3.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末尾计时,超声波传达时碰到阻碍物会被反射.接纳器收到反射波就中止计时,依据计时器记载的时间,仪器自动算动身射点与阻碍物之间的距离.4.假设阻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可以依据算出的阻碍物移动的距离,再依据两次自动发射超声波的时间,算出物体移动的速度.【教员点拨】位移传感器与超声波测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测量运植物体的速度时,都是依托计算出一段时间内运植物体移动的距离来算出的.【跟进训练】如图甲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表示图,测速仪收回并接纳超声波脉冲信号.依据收回和接纳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 1、P 2是测速仪收回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区分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距离Δt =1.0 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达的速度v =340 m /s ,假定汽车是匀速行驶的,那么依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纳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行进的距离是17 m ,汽车的速度是17 m/s.甲乙1.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v =s t3.实验器材:轨道斜面、玻璃球、垫块、刻度尺、停表、挡板4.实验步骤5.搜集数据的表格完本钱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在机械运动单元中属于重要内容和知识点,在中考中也占据较高地位。
有关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是实验探究类问题,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型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所占分值一般在3-5分之间。
虽然测量平均速度类的实验探究题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涉及测量平均速度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属于常考热点。
测量平均速度考题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如何设计并选择实验方法,实验中对各物理量的测量等知识。
2.中考题型分析有关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是实验探究类问题,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型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所占分值一般在3-5分之间。
虽然测量平均速度类的实验探究题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涉及测量平均速度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属于常考热点。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均速度测量有关问题◆典例一:(2017·深圳)(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 ,所用的时间为2s ,则小车从A 到B 通过的总路程为 cm ,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
【解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 位置与A 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图示两钟表示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 ,小车由A 到B 通过的路程:s=90.0cm-10.0cm=80.0cm=0.800m ;小车的运行时间t=2s ;小车的平均速度:s m smt S V /4.02800.0===;故答案为:80.0、0.4。
【答案】80.0、0.4。
【考点】速度及其计算。
★考点二:平均速度测量实验探究问题◆典例一:(2017•来宾)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 点由静止滚到C 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 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 前 20 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 30Km/h, 后 40 分钟内的速度是 60Km/h, 则该汽车在这 1 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 35Km/h B . 40Km/h)C . 45Km/h D . 50Km/h2.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 先 选 定 一 段 较 长 的 路 程 , 测 定 小 球 通 过 这 段 路 程 所 用 的 时 间 B. 先 选 定 一 段 较 短 的 路 程 , 测 定 小 球 通 过 这 段 路 程 所 用 的 时 间 C. 先 选 定 一 段 较 长 的 时 间 , 测 定 小 球 在 这 段 时 间 内 通 过 的 路 程 D. 先 选 定 一 段 较 短 的 时 间 , 测 定 小 球 在 这 段 时 间 内 通 过 的 路 程)3.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 后到达距甲地 400m 的乙地,休息 2.5min 后继续前进,又走了 5min 才到 达距乙地 350m 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 (A . 60 m/min B . 70m/min C . 75m/min)D . 80m/min4.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5 秒内通过了 10 米的路程,则它在前 2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A. 等 于 4 米 C. 小 于 4 米 B. 大 于 4 米 D. 以 上 均 有 可 能)5.一个物体以 6 米/秒的速度匀速滑上一个斜面,经 10 秒钟到达斜面顶;立即又以 10 米/秒的速度从斜面顶沿原路返 回,该物体在上下斜面的全程中平均速率的大小为( )A . 3.75 米 / 秒 B . 6.25 米 / 秒 C . 7.5 米 / 秒 D. 8 米 /秒6.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轨迹被频闪相机拍下(每隔 0.02s 发生一次曝光留下物体影 像) ,从两物体运动的轨迹 s(如图所示)来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 、 乙 相 比 , 乙 物 体 更 接 近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B. 甲 物 体 的 平 均 速 度 较 大 C . 这 段 路 程 , 乙 物 体 所 用 的 运 动 时 间 是 0.08s D. 乙 物 体 的 平 均 速 度 较 大)7.康健同学跑步,在前 30s 跑了 90m,休息了 30s 后,接着又用 10s 时间跑了 50m, 那么康健同学( )A . 在 前 60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3m/s B . 在 前 60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1.5m/s C . 在 70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2m/s D . 在 前 60s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3.5m/s8.某同学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在此过程中他突然想到水滴下落的快慢有什 么规律吗?于是他和几名同学找来秒表、刻度尺、数码相机等器材开始了研究.首先他们调整水管阀门 使水能一滴滴的下落, 并保持水管向下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 此时他们将刻度尺放在水滴下落路径的旁 边,用数码相机拍照.分析照片之后发现,每滴水的运动规律基本相同.其中一幅照片如图所示.水滴 从图中最上面一滴水位置至最下面一滴水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 滴 下 落 的 过 程 中 速 度 逐 渐 增 大 B. 水 滴 在 前 一 半 时 间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等 于 全 程 的 平 均 速 度 C. 水 滴 在 前 一 半 时 间 内 的 平 均 速 度 较 全 程 的 平 均 速 度 大)9.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 10s 内通过 60m 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 4s,那么该物体 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A . 6m/s 、 7.5m/s C . 5m/s 、 6m/sB . 5m/s 、 7.5m/s D . 7.5m/s 、 5m/s10 . 小 明 家 距 学 校 1.5Km , 一 天 , 小 明 骑 自 行 车 上 学 , 他 以 4m/s 的 速 度 行 驶 到 刚 好 一 半 路 程 时 , 车 扎 带 他 只好停下来, 补 胎 用 了 5min , 接 着 又 以 6m/s 的 速 度 到 达 学 校 , 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4.8m/s B . 5m/s C . 2.45m/s D . 4.8km/h )11.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D. B . v 1 +v 2 C. v1v2)v1+v2 22v1v2 v1+v212.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 S1 所用的时间为 t1,接着以速度 v2 通过路程为 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 均速度为( ) 13.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 A、B、C 三个点,拿 一把分度值为 1mm 的米尺紧靠直线,A、B、C 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 A、B、 C 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 A、B、C 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运动过程中: (1)AB 路程是 cm; AC 路程是 m/s; vAC= cm. m/s. (匀速/变速) , (2)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红苹果显示红色是因为苹果只能反射 48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4.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 相机每隔 0.1s 曝光一次, 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m/s.;运动照片上 A 与 B 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15.一辆汽车在通过某段路程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υ1,后一半路程 的平均速度为 υ2,则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1)该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 ; (选填“大”或“小”) , . 1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 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以免 ;(3)图中若 s1 为 s 的一半,实验中测得路程 s1 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 上的平均速度为 v,可知,v1、v 的大小关系 是 v1 v(选填“>”或“<”或“=”)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 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vAC= m/s. (填“大、小”) . 进行测量的. (填“大、小”) . cm,tBC= s,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 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 18.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 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 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 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路程/m 10 时间/s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表 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路程/m 10 时间/s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①在 400m 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问:从起点开始,在 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19.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据图作答: AB 段描述物体做 程是 运动,BC 段描述物体做 米,该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运动,前 5s 内物体运动的路 m/s. cm 的路程,小球从 B 点到 (填“是”或“不128.如图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 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 A 点到 F 点共运动了 E 点的平均速度为 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m/s.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20.小花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了路边的里程碑,并一一记录下来.下表为记录结果:观察次数 1 2 20km 3 30km 4 40km 5 50km里程碑上的数字 10km 观察时刻6:30 6:45 7:05 7:25 7:39分析上表的数据得出:汽车做运动,理由是.21.小明和爸爸 9:10 开车从家里出发,要在 9:30 之前赶到高速路口,5min 后小明看 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 问要在预定时间内到达高速路口, 车的平均速度要达到多少 km/h?22 . ( 2004 •淄 博 ) 在 北 京 和 杭 州 之 间 对 开 着 一 对 特 快 列 车 T31 和 T32 , 表 中 所 列 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T31 车次 T32北京 ↓ 杭州 特快 自北京 起公里 站名杭州 ↓ 北京 特快 13 : 20 41 8 : 33 54 3 : 46 24 23 : 1615 : 500北京20 : 21 29 1 : 16 24 5 : 45 53 7 : 30 -497济南979蚌埠1458上海西1664杭州21 : 40( 1 ) T31 和 T32 列 车 全 程 运 行 的 时 间 是 ( 2) 除 去 停 站 时 间 , 列 车 运 行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 3 ) 列 车 T31 和 T32 估 计 在 什 么 时 刻小时 公 里 /小 时 . ,在离开北京分. 公里处相遇.23 . 为 了 探 究 小 车 沿 斜 面 下 滑 的 速 度 变 化 情 况 , 小 明 按 如 图 完 成 了 如 下 实 验 .( 1) 按 照 实 验 过 程 , 请 补 全 数 据 记 录 及 处 理 .路段 AB 距 离 ( cm ) 40.0 时 间 ( s) 2 平 均 速 度 ( m/s ) 0.2BCAC90.03( 2) 由 上 述 数 据 分 析 可 知 , 小 车 在 做(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24.百米赛跑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VS“变速直线运动” (1)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a)所示,两运动员中, 内该运动员 较大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2)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b)是甲、乙两运动员不同位置运动时的频闪照 片.由照片可知, 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m/s 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全部选填“甲”或“乙”) . (3)乙运动员的成绩是 10s,他的速度是(4)如图(c)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第 3S 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 甲、乙具有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