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与霍梅尼革命及其影响:伊朗核问题新解
霍梅尼主义及其影响浅谈
霍梅尼主义及其影响浅谈霍梅尼,原为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
外祖父、父亲和一个哥哥都是阿亚图拉。
中学毕业后,受教于伊斯兰著名神学家、宗教领袖哈耶里·叶兹迪。
1922年至库姆深造,成为伊斯兰教神学家教法学家。
60年初成为伊朗六位大阿亚图拉之一。
1941年出版《揭开神秘的面纱》一书,揭露国王巴列维的独裁统治,50年代同情摩萨台的反国王斗争,60年代抨击巴列维发起的“白色革命”。
1963年6月阿舒拉日因支持反对国王的示威而被捕,8月获释。
1964年10月又因抨击国王政府给美国军事顾问外交特权而被逐出国,流放土耳其。
后转到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纳杰夫。
1978年10月在伊朗国王压力下,伊拉克政府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遂转移到巴黎郊区居住,流亡期间,与国内保持联系,组织开展推翻国王的运动。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回到德黑兰。
他宣布废除帝制,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按照宪法,他被确定为伊斯兰至高无上的宗教领袖,总揽军政大权,担任最高国家元首。
霍梅尼提出按照“穆罕默德的设想”重建伊朗的,被后世称为霍梅尼主义的外交路线: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以“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作为对外关系的基础,反对任何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第三世界关系,同时希望保持同西欧和日本的经贸关系。
(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意思是说他们不需要美苏两国干涉他们的事务)霍梅尼采取了一系列反美和反苏的措施:A.对美国(被伊斯兰的领导人成为大撒旦):1.关闭设在伊朗边境的美国电子情报收集站,使美国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和核导弹试验破产;2.1979年,宣布取消与美国签订的军购合同并在同一年废除了《伊美条约》,彻底割断了伊朗对美国的依附关系。
3.1979年,扣押驻伊大使馆的美国人作为人质,防止美国人对伊朗主权的侵犯;4.1980年,宣布与美国正式断交。
B.对苏联(被伊斯兰的领导人成为撒旦):1.中断了对苏联天然气的供应,后虽然恢复,但供应量大为减少;2.伊朗要求苏联减少驻伊使馆的人数,关闭苏联领事馆,停止苏联银行在伊朗的活动;3.在1983年,取缔了与苏联关系密切的伊朗人民党,逮捕并处决其领导人,但两国始终没有断交。
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1979年,伊朗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伊朗伊斯兰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伊朗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格局。
本文将从伊斯兰革命的背景、导火索、主要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是一个处于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国家。
自20世纪初,伊朗开始推行现代化政策,西化的思潮逐渐在社会中蔓延。
然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并未得到全民的认同,一部分人民对于西方的影响持有保守态度。
伊朗的政治体系也存在腐败与不公,社会矛盾与不满逐渐积累。
二、导火索1979年1月,伊朗的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
民众对当时政府的压迫、腐败和不公进行了抗议,要求政府变革。
由于抗议活动的蔓延,情况逐渐失控。
1979年2月,国家军队开始拒绝执行政府命令,对当时政府的不信任日益增长。
这使得革命的导火索进一步呈现出来。
三、伊斯兰革命的展开伊斯兰革命的领导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创始人霍梅尼,借助民众的不满情绪和抗议活动,发动了这场革命。
他呼吁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义为基础的伊斯兰共和国,并对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随着霍梅尼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革命的行列中。
革命以非暴力的形式进行,但民众对政府进行了全面的抵抗。
伊朗的国家机器开始瘫痪,霍梅尼的支持者控制了政府机构,政权逐渐被革命力量夺取。
最终,革命获得胜利,伊朗宣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最高领袖。
四、主要影响1.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伊朗伊斯兰革命将伊斯兰宗教与政治体系结合在一起,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伊朗的政治决策以伊斯兰教义为基础,伊斯兰领袖拥有绝对权力。
2.社会制度的变革:伊斯兰革命改变了伊朗的社会制度。
女性权益受到限制,许多社会规范也变得更加保守。
同时,伊斯兰教在教育、法律等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3.国际关系的变化:伊斯兰革命使得伊朗与西方的关系紧张。
伊朗开始对西方国家采取敌对态度,导致了多次外交纷争与制裁。
中东伊朗核问题
中东伊朗核问题中东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和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形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和讨论。
本文将就中东伊朗核问题的背景、影响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东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着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多个国家之间的争端。
伊朗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其核计划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伊朗声称其发展核能是出于和平目的,但西方国家怀疑其实际目的是开发核武器。
这一疑虑在伊朗未履行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以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日益加深。
二、影响中东伊朗核问题的存在对地区和国际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可能导致核扩散,激化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措施给伊朗经济造成了巨大困扰,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此外,中东伊朗核问题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讨论和干预,加大了地区冲突的风险。
三、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多边的方式。
首先,各方应加强沟通和对话,以达成共识。
此外,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并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而持久的协议,以保障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国际社会应支持伊朗开展和平利用核能的行动,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合作。
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方应恪守国际法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决议,确保伊朗的核计划和平发展。
结语中东伊朗核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对话和谈判,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协议,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伊朗核计划的发展,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各方也应本着平等和互利的原则,推动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从而根本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的根源。
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为什么扣押美国人质?有何意义?
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为什么扣押美国人质?有何意义?礼萨上台先回到最早的1921年,波斯的青年军官——礼萨发动政变夺取波斯政权,由此从恺加王朝进入到巴列维王朝,军官夺取争取似乎跟很多国家军国夺取政权相似,后来利比亚的卡扎菲和叙利亚的老阿萨德都差不多都如此。
礼萨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在1935年就是把波斯国号为伊朗。
礼萨上台后开始轰轰烈烈的搞了20年的经济政治改革,兴实业,建铁路,搞教育,最终以失败告终。
似乎跟清朝时候洋务运动一样,在外界打击下即刻崩溃。
国外势力干预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英国苏联怀疑伊朗勾结德国,同时进军攻打伊朗,分别控制南方和北方,伊朗被瓜分。
早在恺加王朝时期,在1901年,国王以2万英镑价格和16%的分红把波斯120万平方公里(伊朗领土才160万平方公里)60年的石油开采权卖给了英国商人——达西。
所以伊朗的石油基本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达西创建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后面演变为今天的英国石油公司BP。
由于英国在伊朗石油获得巨额利润,使得苏联和美国非常眼馋,都希望获得一杯羹。
因此二战后美,苏,英三国在伊朗为争夺石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伊朗四股斗争势力因此引发了伊朗内部的四股势力的斗争,第一个是以礼萨的儿子巴列维为首的保皇党,因为得到英美苏的扶持,和过往政治基础,权力最大,主要是整个官僚体系构成。
第二个是苏联扶持的图德党,主要目的是推翻伊朗政府建立伊朗共和国;第三个是什叶派学者集团,反对英美和苏联,反对世俗化;第四个是民族主义阵线,基本以国内社会精英阶层为主,追求自由,反对君主制,主张独立自主。
其中什叶派学者集团和民族阵线出来需要特别介绍两个人,一个是霍梅尼,一个是摩萨台。
摩萨台改革先说摩萨台——民族阵线领袖,摩萨台也是伊朗人心中的英雄,为什么?因为也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将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国有化。
就跟后来埃及总统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差不多。
由于将英国在伊朗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使得英国非常愤怒,英国立即增兵海湾,准备武力入侵伊朗,战争一触即发。
伊朗核问题解读
三、伊朗核问题的分析
1、中国的态度
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无核地区无核国 家不进行核打击,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有核国家 限制发展核武器,无核国家不要扩散核武器,最 终销毁核武器。
2、俄罗斯的态度
不能危及其国家利益,与美国、伊朗进行博弈
3、美国的态度
为了控制中东,在石油与战略上获得利益,不 惜与伊朗一战,且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伊朗谋求核的原因: 伊朗谋求核的原因:
1、已经有了开发和研究的基础,放弃的话很浪费 2、国家安全的需要 3、谋求大国地位的需求 4、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 5、科技立国的组成部分 6、国家主权源开发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 年美伊断交,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日伊朗签署《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 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11月22日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 10日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 11日 伊朗宣布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 伊朗) 巴,伊朗) 2006年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 达成成果。 达成成果。 2010年 16日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 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 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 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新一代离心机将 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背景与影响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背景与影响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伊朗自身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本文将从伊朗的历史背景、革命的缘由以及其对伊朗和中东地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伊朗的历史背景伊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深厚的宗教传统。
自公元前550年成立阿契美尼德帝国以来,伊朗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体系。
然而,在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入侵对伊朗产生了极大影响。
英国等国家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伊朗进行了殖民掠夺。
这一时期,伊朗人民不满外国势力的干涉,追求独立和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
二、伊斯兰革命的缘起伊斯兰革命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
在此时期,伊朗国内民主力量和伊斯兰教保守派开始崛起。
1953年,由英国主导的石油国有化危机引发了伊朗人民的愤怒。
伊朗的民主力量和伊斯兰教保守派联合起来反对外国势力的干涉。
然而,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民主力量未能取得胜利,伊斯兰教保守派则逐渐壮大。
1979年,伊朗爆发了著名的伊斯兰革命。
这场革命由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发起,旨在推翻君主制度,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
革命成功后,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霍梅尼成为最高领袖。
此次革命不仅带来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也引发了一系列对外政策的调整。
三、伊斯兰革命的影响1. 内部政治格局变革: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使伊朗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君主制度被废除,由最高领袖领导的伊斯兰共和国成为伊朗的新政权。
此后,伊朗开始实行伊斯兰教法,并建立了一个由伊斯兰教士和宗教学者组成的议会。
伊斯兰革命给伊朗带来了一种新的政治氛围,同时也引发了世俗派和宗教派之间的矛盾。
2. 地区局势与国际关系的调整:伊斯兰革命对中东地区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伊斯兰革命影响了伊朗与美国的关系。
伊朗革命后,伊朗与美国关系恶化,直至爆发1979年的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
其次,伊斯兰共和国成为了中东地区对抗以色列的有力力量,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反对以色列的组织。
浅析伊朗核问题
浅析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
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及其原因伊朗核问题的一步步恶化是从内贾德总统上台以后逐步恶化的。
主要原因有:其一,伊朗新总统属于强硬派,倚赖其个人的清廉形象和强硬的对外政策上台,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需要在对外强硬并可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其二,对伊朗统治阶层来说,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伊朗很不利,基本处于美国的包围圈之中。
伊朗从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核武器无疑最能给他们安全感;其三,目前的世界形势又让内贾德有恃无恐,国际油价空前高涨,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一直处于焦头烂额的地步,即无法脱身,又倍受国际国内道义的指责。
所以伊朗认为美国肯定不会、不能、不敢动武。
再者国际社会的反对动武的势力也是其所依仗。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伊朗核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二、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1、美国:毫无疑问,伊朗所谓的核能利用最终是为了造出核武器,这是美国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首先,美伊历史上就是死对头,当初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后来又有美国人质事件。
所以说美国人从内心对伊朗没有一点好感。
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毫无疑问,将对美国的中东利益造成损害,因为伊朗可以利用核武器来团结中东地区的整个穆斯林势力,成为阿拉伯领袖国家;其次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形成强烈的威慑,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使用核武器,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伊朗核开发最早始于1957年。
由于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及西方在海湾地区的战略支柱,也是其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伊朗的核计划得到了美国、西德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1967年美国就曾向伊朗提供了一座5兆瓦游泳池式研究堆和几个小型热室。
1970年,伊朗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NPT)。
1974西德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造的两个1300MW轻水反应堆。
1975年美伊还签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合作协定。
在西方的大力支持下,伊朗和计划迅速发展,到1979年巴烈维王朝垮台之前,伊朗已购的6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西方社会停止了对伊朗核计划支持和援助,伊朗的核计划陷入瘫痪状态。
这场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具有强烈的反美反西方的色彩,也改变了伊朗核计划的命运。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西方社会停止了对伊朗核计划的援助和支持,采用禁运、制裁等手段极力阻挠核供应国向伊朗转让民用和两用核技术和核材料。
可以说没有这场伊斯兰革命,伊朗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核技术的国家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伊朗重新启动了核计划。
1995伊朗与俄罗斯先后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及补充协议。
俄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立两座核电站,为伊朗核电站运转提供2000吨天然轴,并且承诺每年为伊培训10—20名核专家。
伊俄核合作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
美国认为伊朗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根本没有必要投巨资建核电站,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2年8月,伊朗反政府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向媒体披露称伊朗自2000年开始在纳坦兹和阿拉克建造两座秘密核设施。
伊朗核问题
• 90年代初至今 核计划重新全面启动时期 在核电站建设、铀矿的开采和核燃循 环技术开发,以及核武器研究等方面工作 都有全面考虑,并已取得一些成效。俄罗 斯和中国是重点合作对象,签订了一些协 议,但中国为了表明支持核不扩散的态度, 于1997年终止了为伊朗提供核帮助大部分 协议。
伊朗核计划何去何从
• 作为石油大国,能源资源既是伊朗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 更是其区别不同对象、平衡对外关系的王牌。在美国仍对 伊采取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伊朗的外交政策和能源战略更 重视像欧盟和俄罗斯等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举足轻重作 用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与欧盟和俄罗斯发展合作关系, 伊朗既能从中获得经济实惠,促进本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又能抗衡美国的遏制政策。
• 2.伊朗发展核计划,为了 有能力对峙美国不被牵制 伊朗在上世纪90年代 初决定发展核武器。需要 用核弹对付的敌人是美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霍梅 尼主义小组曾在世界上30 多个穆斯林国家积极活动, 并与伊拉克进行了一场生 存或毁灭的战争。德黑兰 的领导人这时看到,有一 个国家不允许他们出口革 命和主宰中东。这个国家 就是美国。
•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核计划发展 初期 当时伊朗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密 切,核技术的引进大部分依赖于这些国家。 1967年,美国首先为德黑兰大学提供了 一个5MW研究反应堆,德黑兰核研究中 心(TNRC)负责运行。据西方情报机构 报道,核技术的军事应用也在TNRC中成 立的一个小组内开展。1970年,伊朗签 署了核不扩散条约(NPT)。1974年, 伊朗原子能组织(AEOI)成立。
•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核计划发展暂 停时期 1979年,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 1980年,伊朗又发生美国人质事件,美国 与伊朗关系迅速恶化。西方国家随之逐步 断绝了与伊朗的核合作。西德开始建造的 两个轻水反应堆停止。1980年,伊拉克入 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了八年 之久。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
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伊朗革命宗教与的交织与伊朗国内外的影响力变化
伊朗革命宗教与的交织与伊朗国内外的影响力变化伊朗革命:宗教与政治的交织与伊朗国内外影响力变化伊朗革命是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其引发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变革对伊朗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伊朗革命宗教与政治的交织出发,探讨伊朗革命对伊朗国内外的影响力变化。
一、宗教与政治的交织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由最高领袖霍梅尼带领的一场宗教起义。
伊朗是一个宗教自治国家,伊斯兰教法和教义广泛渗透于伊朗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革命前,伊朗的政治权力被沙阿暴力统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人们普遍感到不满。
霍梅尼利用伊斯兰教义和对于社会公正的许诺,成功地将宗教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人们对政治变革的渴望。
在伊朗革命过程中,伊斯兰宗教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教义给革命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动力,同时伊斯兰社群也成为了反对暴力统治的核心力量。
通过宣扬伊斯兰教义,伊朗革命成功地团结了广大穆斯林群众,使他们成为了一股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
二、伊朗革命对伊朗国内的影响1. 政治体制的变革伊朗革命结束了沙阿统治,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政治权力从一位专制君主转变为最高领袖和众多宗教领袖的集体领导。
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基于伊斯兰原则,信仰伊斯兰教的乌里玛等宗教领袖在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
伊朗革命过后,政治权力从国王转移到了伊斯兰宗教领袖手中,宗教和政治密不可分。
2. 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伊朗革命对伊朗社会造成了根本性的变化。
伊斯兰教义的推行使得伊朗社会更加保守和宗教化,许多女性开始穿戴传统的黑色披风,一些娱乐和文化活动受到限制。
而伊朗的年轻一代则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追求自由和开放的生活方式,与政府形成了对立。
伊朗革命同时也激发了伊朗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于独立的追求。
这些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对伊朗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经济与国际关系伊朗经济在革命后遭受了严重打击。
伊朗革命和伊朗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恶化导致了国际制裁的实施,使得伊朗的经济陷入困境。
伊朗核科学家遇刺对伊核协议影响分析
伊朗核科学家遇刺对伊核协议影响分析2020年11月27日,伊朗国防部副部长、顶级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东北40英里处遇刺身亡。
法赫里扎德是伊朗国防部核计划负责人,属于伊朗核工业的关键人物。
暗杀事件冲击了中东局势,加强伊朗国内强硬派话语权,并使伊朗拥有向美国下一届政府和伊核协议签署国施压的理由。
1事件背景法赫里扎德的遇刺,是继2020年1月3日伊朗军方高级领导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击杀以来的又一重大暗杀事件。
暗杀事件正值伊核局面出现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击败现任总统特朗普,将于2021年1月正式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
二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020年8月24日访问伊朗,伊朗表示自愿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进入伊朗两处疑似核设施场址的途径,并为其核查提供便利,结束僵持。
2伊朗核领域两方面反应截止目前,伊朗核领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反应。
2.1迅速通过《反制裁战略法案》暗杀事件发生后,伊朗国内民情激愤。
伊朗国会及宪法监护委员会迅速通过了《反制裁战略法案》。
法案目的是通过加码伊朗违约核活动的力度来迫使美国取消制裁或者欧洲三国加大对伊支持力度,切实履行伊核协议承诺。
通过这一法案,首先是回应伊朗国内的愤怒情绪,同时也是向其指定的幕后黑手以色列、美国释放强硬立场。
《反制裁战略法案》共包括九项条款,主要包括:(1)伊朗原子能组织有义务出于和平目的,立即开始每年生产和贮存120千克铀-235丰度为20%的浓缩铀。
此外,还需全面、毫不拖延地满足伊朗出于和平目的,获得铀-235丰度超过20%浓缩铀的能力。
(2)伊朗原子能组织有义务出于和平目的,提高铀浓缩能力及不同丰度浓缩铀的生产能力至每月至少500千克。
(3)伊朗原子能组织需在法案生效后3个月内,在纳坦兹地下核设施安装至少1000台IR-2M型离心机,并开始相关的注气、浓缩和储存工作。
同时,利用福尔多核设施的164台IR-6型离心机开展浓缩、开发和研究工作,并将该型离心机增加至1000台。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项热点话题,其涉及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以及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
自1970年代开始,伊朗就开始了其核能开发的探索,并在2002年被曝光涉及秘密核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制裁。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探究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供分析和思考。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并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分析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以期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2.伊朗核问题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
3.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
4.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
5.针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考。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局限性和推动因素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五、研究意义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其涉及国际安全、核不扩散等方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伊朗核问题的性质和本质,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理性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霍梅尼提出“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政策的根源
作者: 詹家峰;张金荣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
出版物刊名: 世界历史
页码: 102-106页
主题词: 伊斯兰;神权政治;奋斗目标;革命;根据;政教合一;根源;西方;东方;成功
摘要: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霍梅尼开始缔造新的神权政治。
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他始终不渝地推行“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这一基本国策(以下简称“两不要”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对内,他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新型神权政治;对外,他又积极输出伊斯兰革命,试图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其奋斗目标。
“两不要”政策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第一,从意识形态看,。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与发展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核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伊朗也不例外,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设核电站,并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核技术。
但是,伊朗的核问题在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施压下逐渐成为国际焦点。
一、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1.1 美国支持伊朗核能计划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但是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分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推广核能技术,伊朗也借此机会开始研制核技术。
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核能计划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供了核物质和技术援助。
1.2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伊朗开始加速发展核技术,并从中国、巴基斯坦和北朝鲜等国家购买了核技术和设备。
2002年,伊朗一家核设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暗访,被发现曾经秘密进行钚的加工活动。
2003年,伊朗同意签署“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止铀浓缩等核技术活动,以换取西方国家的制裁解除和对外贸易的恢复。
但是,在2006年,伊朗又宣布重启核技术领域,并拒绝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
二、伊朗核问题的现状与影响伊朗的核问题一直是当前国际政治局势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伊朗核问题最近几年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一直在采取措施对伊朗进行制裁和施压。
同时,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曾威胁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使得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不稳定。
三、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之道3.1 经济制裁美国和欧洲等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制裁。
通过止付伊朗在国际金融机构账户上的资金,禁止对伊朗石油输送设施的保险,甚至对伊朗航空公司进行制裁,使得伊朗在经济上受到极大的打击。
3.2 谈判解决伊朗与美国等国家曾在2015年签署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限制伊朗的核技术活动,并同意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检查。
但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该协议,并重新启动了对伊朗的制裁。
3.3 多边合作各国应通过对话和合作,并避免单方面制裁和武力威胁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浅析伊朗近年来在核问题上频频做出强硬之举:先是重启核燃料研究,接着又重启铀浓缩活动;对于联合国安理会设30天期限要求其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不仅断然拒绝,而且硬触敏感雷区,宣布掌握铀浓缩技术;与此同时,以石油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为重点在波斯湾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接连宣告掌握新式尖端武器。
伊朗核进行核电站的建设,当时伊朗的这一举措是得到美国允许的,更是在西方大国的直接帮助下进行的。
随着伊斯兰革命后美伊关系的剧烈变动,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也给予了重新态势。
朝核问题虽然历经波折,但毕竟有了六方会谈这个沟通渠道,朝核危机也算进入了相对可控的阶段。
此种形势下,伊朗核问题似乎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美国推动安理会对伊朗施加压力的效果不太明显;而美国目前也不愿和伊朗直接面对面谈核问题。
但是,美国始终不曾放弃过完全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因为“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伊朗在日益加重的国际压力面前频频抛出“杀手锏”和“核突破”的重磅炸弹,一方面是出于争取谈判筹码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意在以险招求胜,对抗美国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
美国一直在设法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制裁。
虽然安理会已发表了主席声明,但并无法律效应。
美国迫不及待地寻求一份拥有法律效应的强有力的安理会决议,其依据的条款早已确定,那就是动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以伊朗核项目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理由对伊朗发起制裁。
伊朗的强硬做法正中美国下怀,促使欧盟国家进一步向美国靠近。
英、法提出了措辞严厉的决议草案,要求伊朗立即终止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否则可视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但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之间进行的磋商未能就此议案达成协议。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伊朗通过进口而不是自行生产解决核发电站所需的燃料问题,如果伊朗同意在其境内停止铀浓缩活动,欧盟将扩大同伊朗的经贸合作,满足其能源需求,支持其发展可持续、不扩散的民用核计划,甚至提供安全保证,否则促使安理会加快出台制裁措施。
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
2010年7月阿拉伯世界研究 July, 2010 第4期 ArabStudies No.4.World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经济从伊朗核问题看伊朗的地区大国意识丁 工摘 要:自核危机爆发以来,伊朗政府以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政策和舆论导向,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坚持不懈地发展核技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伊朗政府为何有着如此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伊朗为何毅然继续开展核计划?本文从伊朗辉煌历史所铸就的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其所具有的大国意识,认为这是驱动其实施核计划的内在动力。
关 键 词:伊朗外交;核问题;大国意识;中东大国;和平利用核能作者简介:丁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200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文章编号:1673-5161(2010)04-0044-09 中图分类号:D815.373 文献标识码:A盘点当今世界因核而引起的国际热点问题,无疑只有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最具爆炸性。
虽然伊朗和朝鲜一样都单独挑战现行的西方主导的核扩散机制,都以处于弱势的地位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挑战,甚至要面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
在东北亚,由于周边大国云集,大国利益在朝鲜半岛交汇的有利地缘政治形势,朝鲜能够采取借力打力的外交政策而得以周旋于大国之间,有效减小国际因素对发展核计划的阻力;与朝鲜不同,伊朗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独自承受着国际社会要求其弃核的巨大压力以及周边严峻的安全环境,同时也在承受着美国以核问题为由对伊朗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和政权更迭的威胁。
从实力对比看,相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两者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伊朗以一地区强国,对抗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承担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但自核问题出现以来,伊朗虽从未明确表示放弃和谈,却在高调宣称拥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这一口号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开展其核计划,近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峙。
面对压力,伊朗在实施核计划过程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周旋,表现出令人瞩目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艺术,是何种动力驱使伊朗面对日渐增大的外部威胁和压力,动用自己全部资源积极应对各方挑战,谋求逆境突破?一、中东的地区大国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接壤,濒临里海;西接土耳其、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濒临波斯湾、阿拉伯海,扼霍尔木兹海峡;东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正所谓“濒两海、连亚欧”,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伊斯兰革命,也被称为1979年革命,是指伊朗于1979年所发生的政治、社会和宗教变革。
这场革命最终导致了巴列维王朝的垮台,以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
本文将通过回顾伊朗历史背景、探讨革命的起因与过程,以及分析其对伊朗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全面介绍伊朗伊斯兰革命的重要性。
一、伊朗历史背景在探讨伊斯兰革命之前,有必要了解伊朗的历史背景。
伊朗原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曾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
然而,20世纪初,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和国内政治的不断动荡,伊朗逐渐陷入危机之中。
在二战后,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强国对伊朗的石油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二、革命的起因与过程伊斯兰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
当时,伊朗社会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经济不稳定、社会不公和政府腐败等。
1979年,由于西方世俗化势力和伊斯兰教派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伊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抗议活动。
最终,在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革命取得了胜利。
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活动,旨在要求政府进行改革。
然而,这些抗议活动逐渐演变为对巴列维政权的全面挑战。
1979年2月11日,革命达到高潮,霍梅尼回到了伊朗,成为新的领导人。
接下来,新政府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实行伊斯兰教法、推翻王室等。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新的伊斯兰共和国得以建立。
三、影响与意义伊朗伊斯兰革命不仅对伊朗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在伊朗国内,革命导致了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的重大变革。
首先,新政府强调伊斯兰教法的实施,使得伊朗成为一个宗教国家。
其次,新政府推翻了传统的王室体制,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此外,伊朗革命也对女性权益、教育制度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这些变革使得伊朗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在国际社会上,伊朗伊斯兰革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这场革命在宗教和政治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鼓舞了其他地区的伊斯兰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文为教 育部重大课题 ( 6 J GM 0 ) 0 J D , O 7 、博士后 国家基金 (0 9 4 0 1 )及上海市社科基金 . 2 0 0 5 7 8 ( 0 9 ZO 5 2 0 B X 0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尼 本人 不仅 是 宗教 学家 ,也是 政治 领袖 、民族 英雄 以及 反政 府 斗 士 ;3 实 现法 基赫 ( . 伊斯 兰 教法 学 家 )领 导的伊 斯 兰政 府 的政 治理 想 。霍梅 尼 认为 ,在 第十 二 伊玛 目隐遁 期 问 ,任 何政 府 都 是不
合法 的 。其 不合 法性 ,不仅在 于 它们 是 “ 非伊 玛 目”政 权 ,更 在 于它 们都 是压 迫者 的政 权 ,先 知 、 伊 玛 目侯赛 因 、伊 玛 目哈 桑都 反对 君主 的压 迫 政府 。因此 , “ 了阻止 伊 斯 兰教 的衰落 和 伊 斯兰 为
国际社会更应正视 围绕伊 朗核 问题而形成的 四种话语 阻障 了彼此的沟通与对话 。因此,国际社会必须
在畅通沟通与对话 的前提下 , 不断拓展外交解决此问题的空间与途径 , 以期采取行之有效 的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清真寺;霍梅尼革命;精神领袖; 四种话语;伊 朗核 问题 作者简介 :马丽蓉 , 在读 上外阿拉伯 学博 士后 ,上海 外国语大 学中东研 究所教授 、副所长 ,《 ( 阿拉伯 世 界研 究) )副主编 ( 上海 2 08 ) 003。
兰教 在精 神和 物质 、灵 魂和 肉体 、彼 岸 和此 岸 、出世 和入 世 等 问题 上 不 只是 并重 ,而 是更 重后 者 ,
这 是 伊斯 兰教 不 同于 其他 宗教 的本 质 所在 ,穆 圣本 人 也是 一位 伟 大 的政 治家 、军 事家 和 思想 家 。 因此 ,霍梅 尼 设想 , “ 斯兰 政府 既非独 裁 ,又 非专 制 ,而是 立 宪 的 。所 谓 立宪 ,不 是指 通 常意 伊 义 上 的法 律须 经人 民的多数 表 决才 能得 以批 准 ,而 是指 统治 者在 管理 和 执法 中受 神圣 的 《 兰经 》 古 和 先 知 的传统 中 阐 明的一 系列 法律 的约束 ,这 些 是必 须遵 循和 执 行 的伊斯 兰 法令和 规 则 。 ”2教 . 士 应 从清 真寺 走 向社会 。 霍梅尼 创 造性 地从 什 叶派 教义 中论 证 了教法 学 家 的作用 不仅 在 于解释 圣 法 ,而且 要执 行圣 法 。 因此 ,他倡 导 教士应 从 清真 寺走 向广 阔社会 ,既要 爱 教 ,更 要 爱 国爱 民 。 既要从 事 宗教 、 司法 、教 育等 国家 重 要领域 工 作 ,更 要进 行反 抗 非伊 斯兰 的 “ 压迫 者 ”政 权 的斗 争 。唯其 如此 ,伊 斯 兰法律 即真主 的训诫才 有 可 能充 分指 导每 个 人和 伊斯 兰 政府 。事 实上 ,霍梅
21 0 0年 5月
第 3期
阿拉伯世 界研 究
Ma,0 0Leabharlann y2 1 No 3 ..青
真
伊朗核问题新解 ★
马 丽 蓉
摘 要 :从霍梅尼对清真寺 的基本认知、坚守、支持和利用等进一步解读伊朗伊 斯兰革命 , 旨 强 在
调清真寺管道与伊 朗内政外交 的关联性 ,进而 凸现精神领 袖在解决伊 朗核 问题 中的深远影响,尤其是
伊 朗这 一特 殊 国情 ,并采取 行之 有 效 的应 对策 略 。
一
、
霍 梅 尼 对 清 真 寺 的 基 本 认 知
2 0世 纪七 十年 代 ,霍 梅尼 出版 了代 表作 《 吉赫 政府》 法 ,再版 时改 名为 《 斯兰政 府 》 伊 ,他 的
“ 教法 学 家统 治和伊 斯 兰政府 ”思 想得 以系 统 阐释 ,其 对清 真寺 的基 本认 知包 括 :
“ 清真 寺 是伊 斯兰 文化 的象 征 ,是广 大穆 斯林 向真 主表 奉衷 心 的圣 堂和 精神 寄托之 所 。而 伊
朗 的清 真寺 ,在漫 长 的历史 过程 中, 以其独特 的风 格和 形式 承载 了伊 朗穆 斯 林 民族 的所有辉 煌和
苦难,寄托了他们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心愿。因此,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伊朗人民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及社会 的中心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伊朗人民的生活都和清真寺紧密相连,凡有穆斯林聚 居 之 地 ,必 有清 真寺 建筑 。 统计 ,伊 朗境 内约 有 8万座 清真 寺 ,被 称为 伊 朗 “ 教首 都 ”的 ”n据 宗 圣城 库姆 更拥 有 10多座风 格迥 异 的清真 寺 ,库姆 的神 学 院大多和 清 真寺连 在 一起 ,均 由伊 朗革 5 命卫 队 负责 安全 。圣 城库姆 ,培养 了一 批又 一批 伊斯 兰什 叶派 神职 人 员 ,这 些驻 寺阶 层大 多成 为 推翻 巴列 维 王朝 的中坚 力量 ,且在 2 0世纪后 期领 导 了一场 震惊 世界 的伊 斯兰革 命 。因此 ,从霍梅 尼对 清真 寺 的基 本认 知 、坚 守 、支 持和 利用 等进 一步解 读 伊 朗伊斯 兰革 命 , 旨在 强调 清真 寺管 道 与伊 朗 内政 外交 的关 联性 ,进 而 凸现精 神领 袖在 解 决伊 朗核 问题 中的 深远 影响 , 国际社会 应 正视
8
第一 ,伊 斯兰 教进 行 宗教 仪式 的场 所 ,实 际上 就是 进行 政 治话语 的场所 。
”
霍梅 尼关 于 “ 教仪 式场 所 ”即为 “ 治话 语场 所 ”的 思想 主要 基 于如 下几 点理 由: 1 遵奉 宗 政 .
“ 斯兰 教 同政 治不 可分 离 ” 的基 本 原 则 。伊 斯 兰教 的 “ 伊 两世 吉 庆 ”思想 被 霍梅 尼 理解 为 ,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