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1][1]doc2

合集下载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隐患奖惩五项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执行。

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奖励。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1、隐患整改的基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

六定:定安全隐患项目、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求、定整改验收部门。

2021年度全省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的题库 含答案 (16)

2021年度全省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的题库 含答案 (16)

2021年度全省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的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00题,50分)1“《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高危项目审批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实行()“一票否决“。

A、重大危险源B、重大事故隐患C、重大事故D、重大安全风险答案D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提出: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凡()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A、超水平、超强度、超定员B、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C、超能力、超强度、超范围D、答案B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0]77号)提出: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

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

A、公布举报电话B、设立举报箱C、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D、答案C4“《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1次演练。

A、每半年B、每年C、每2年D、每3年答案B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A、1日B、15日C、20日D、31日答案B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15修正)》,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或者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的,给予警告,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有关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模版(四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模版(四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一)为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项目、工地等单位以及外部供应商、承包商等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单位。

二、基本内容(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目标:通过定期排查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二)排查方法: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项目、工地等单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采取全面、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排查。

(三)隐患整治措施: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治方案,确定整治责任人和实施时限,并进行跟踪检查和协调解决。

(四)统计和分析报告:定期统计和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具体要求(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1. 公司总经理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并指定专职负责人。

2. 各部门、项目、工地等单位应当按时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并报告公司专职负责人。

(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内容1. 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明确排查的对象、方法和时限。

2. 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排查的结果、整治方案和实施情况。

3. 把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整理,制定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4. 对已整治的隐患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三)统计和分析报告要求1. 定期统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包括排查的次数、范围、隐患数量等。

2. 分析隐患的类型、分布和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 报告内容应包括文本和统计图表,便于理解和分析。

4. 报告要及时提交给公司总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并保留备份。

四、违规处罚(一)对未按规定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警告、处罚款等处罚。

(二)对严重违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求,造成重大事故或后果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5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5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1、为扎实做好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中所指的隐患分一般除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指在短期内能够处理,需要费用相对较少,整改相对简单,对安全生产威胁相对较小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在短期内无法整改结束,需要大量资金,整改相对复杂,需要停产整改,对安全生产威胁较大隐患2、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带头认真执行本制度,除特殊情况外,应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做总体的安排部署。

3、参与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检查不漏环节,不留死角。

4、查出隐患必须填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表,上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还有落实整改应急预案。

5、排查出重大隐患,要按规定要求上报市安全监管部门。

6、事故隐患排查范围及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否认真贯彻落实;(2)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和专项行动是否认真贯彻落实;(3)安全生产____机构是否建立;(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落实到位;(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健全,内容是否具体,符合要求;(6)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到位;(7)对重大危险源是否进行专项检查;(8)应急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进行应急演练;(9)作业场所是否存在环境、物品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否落实隐患治理防范措施;(10)处理安全隐患时,是否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隐患的监控;(11)其他需要检查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事项。

7、隐患排查频次:无特殊情况,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如遇重大节假日,或上级有要求,还应进行专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8、隐患排查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

隐患整改制度1、检查人员排查出事故隐患后,要立即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对较大事故隐患还有落实整改应急预案。

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统计报送制度范文(3篇)

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统计报送制度范文(3篇)

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统计报送制度范文一、引言电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生产是电站运行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任务。

为了保障电站安全生产,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为此,建立和完善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统计报送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统计报送制度。

二、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1.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针对电站不同部位和设备,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计划应包括具体任务、责任人及排查周期。

确保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治理问题。

2. 分工负责,明确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班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隐患排查中的具体职责。

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责任到岗。

3. 隐患排查方法采用现场巡查、设备检测和信息采集等综合方法进行隐患排查。

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排查工作效率。

4. 隐患分类与评估根据隐患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较大隐患和重大隐患等级。

并对每个隐患进行评估,确保排查结果准确可信。

5. 隐患整改与追踪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

定期对已整改的隐患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电站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制度1. 治理方案制定对已发现的隐患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

2. 治理过程监督对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治理效果。

3. 安全设施维护保障安全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维护安全设施,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设备。

4. 危险源控制对电站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加强对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5. 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加强对电站事故的预测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电站安全生产隐患统计报送制度1. 统计报送指标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统计指标,包括隐患数量、治理进展、整改情况和事故发生情况等。

2. 报送时间和方式规定安全生产隐患统计报送的时间节点和方式。

隐患排查治理与处罚管理规定

隐患排查治理与处罚管理规定

隐患排查治理与处罚管理规定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根据《河南地方煤炭集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责任追究规定》《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化管理体系建设通则(试用)》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规范、标准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1.矿长每月组织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基层队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覆盖各生产系统、各岗位的事故隐患开展1次排查。

排查隐患由安检部门负责登记并建立台账。

2.矿井分管负责人每半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范围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和事故隐患开展1次排查。

排查隐患由各系统科室负责登记并建立台账。

3.生产期间,各专业科室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

排查隐患由各系统科室负责登记并建立台账。

4.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实行分级管理。

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谁查出、谁负责,谁组织、谁追究”的原则。

5.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由安检部门负责建立台账,完成治理后,要书面报告检查部门或其委托部门。

6.各科室按照要求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预警、公告、督办、验收等全过程信息及时进行填报、登记和信息上传,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和隐患台账,并对治理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统计分析。

7.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

并逐级报告到公司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内容包括:隐患的基本情况和其产生原因,隐患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治理难易程度,需要停产治理的区域,发现隐患后采取的安全措施。

安检部门负责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8.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性质、整改难易程度等,将事故隐患划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

1.每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原则和有关规定要求逐条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做到闭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按效果评价情况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到位。

b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基本整改到位。

c级:隐患及问题未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2.安全科对当月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对隐患建立台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情况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安全科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每月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向全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5.及时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月份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批准:校核:编制:单位:年月日(公章)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为了保障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项目部具体情况,于本月____日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下旬检查,在检查中查出如下各项隐患,但是都及时对隐患进行了排查治理。

1,雨天施工现场容易产生积水。

进入八月份以来,我项目施工进入了防汛度汛的关键时期,由于项目施工大部分属于土方开挖工程,在下雨天气容易形成多处积水深坑,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针对此情况,对雨天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文(3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文(3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文一、引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及时的报送制度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份合理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以便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二、信息统计分析制度1. 隐患排查结果统计(1) 按照隐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如火灾隐患、施工安全隐患、电气设备隐患等。

(2) 统计隐患的数量,包括已整改和待整改的隐患数量。

(3) 统计隐患整改的及时率,即隐患发现后能及时整改的比例。

(4) 统计隐患整改的有效率,即隐患整改后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

2. 隐患排查工作进展统计(1)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和待完成的任务数量。

(2)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时间进度,即已完成任务的时间占总任务时间的比例。

(3)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质量进展,即已完成任务中整改合格的比例。

3. 隐患整改情况统计(1) 统计已整改的隐患数量,包括主动整改和被动整改的数量。

(2) 统计隐患整改的及时率,即整改工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比例。

(3) 统计隐患整改的有效率,即整改后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

三、报送制度1. 隐患排查报送流程(1) 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由责任人将隐患排查报告整理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排查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展、隐患整改情况等。

(3) 报送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现场汇报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隐患整改报送流程(1)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责任人将整改情况报告整理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整改的时间、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

(3) 报送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现场汇报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隐患整改验收报送流程(1)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专人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整改的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4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4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一、前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发现、分析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和落实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精确的数据支持,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目的和意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规范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统计和分析工作实施情况和结果,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意义如下:1.及时了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准确掌握事故隐患发现的情况和特点,为隐患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4.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为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三、作业程序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的作业程序如下:1.收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记录、检查和评估的结果等。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

3.分析和比较不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数据,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措施和建议。

5.编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进行汇报和交流。

四、数据分类和分析方法1.数据分类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将数据进行如下分类:(1)隐患排查和识别:包括隐患排查的频次、隐患的类别和数量等。

(2)隐患治理和整改:包括隐患的治理进度和整改的效果。

(3)隐患评估和复查:包括隐患评估的结果和复查的合格率。

(4)隐患管理和监督:包括隐患管理的措施和监督的效果。

2.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数据分类,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趋势分析:通过对同一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5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5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一、引言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掌握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范文展示。

二、制度概述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旨在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该制度包括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和报送等环节。

三、制度内容1.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收集:(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收集的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2)依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记录排查过程中的隐患情况;(3)收集隐患排查工作中的图片、视频等证据资料。

2.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整理:(1)对收集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和编码,建立清晰的信息档案;(2)对每个隐患进行分类标识,如隐患类型、隐患级别等;(3)建立隐患数据分析模型,形成可视化的统计报表。

3.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1)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统计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总体情况,包括隐患数量、隐患类型、隐患级别等;(2)进行隐患数据的趋势分析和异常分析,发现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疏漏和问题;(3)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4.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1)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上级主管部门;(2)报送内容包括统计分析报告、隐患排查工作情况总结等;(3)建立报送制度,明确报送时间节点和报送渠道。

四、制度实施和监督1. 制度实施:(1)通过内部培训,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熟悉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2)制定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要求和流程;(3)定期组织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2. 制度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监督和检查;(2)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通过督查等方式,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是指通过对各类潜在风险和隐患进行综合评估、整改控制和持续监督,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为了保障安全和促进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一、统计分析制度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是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统计分析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搜集和整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搜集和整理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责任人履职情况、治理效果评价等。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数据库,方便信息的存储和查询。

2.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指标确定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指标体系,明确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统计指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既要满足日常的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需要,又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3.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方法为了对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

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排查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报告编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编制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报告。

报告应包括排查治理工作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门和责任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报告的编制要客观、准确,切实反映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

二、报送制度为了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共享和利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报送制度。

报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目标确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确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的目标和范围。

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库、设备等。

第三条安全隐患排查责任1. 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安全工作,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负总责。

2. 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3. 安全员负责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隐患。

第四条安全隐患排查方式1.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汇报、突发事件处理等。

2. 发现安全隐患时,要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

3. 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注重记录和整理相关资料,形成报告。

第五条安全隐患排查上报流程1. 部门负责人要确保每天都有人进行安全巡查,并及时上报发现的安全隐患。

2. 部门负责人收到上报后,要及时进行确认,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安全员负责汇总各部门的上报情况,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4.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要提交给公司总经理,以供参考和决策。

第六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1. 部门负责人在接到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后,要制定整改方案,并指定人员负责整改。

2. 整改人员要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情况。

3. 安全员负责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安全隐患排查奖惩机制1. 对于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2. 对于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或不予整改的部门和个人,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文件保管和归档1.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泄露。

2.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时限。

第九条归口管理公司安全工作由安全部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要配合安全部门的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制度

隐患排查制度

目录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隐患排查公示公告制度 (2)隐患排查跟踪治理、逐项整改销号制度............. - 4 -隐患排查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 4 -安全建设重大隐患事故举报奖惩制度............... - 9 -安全责任事故约谈制度.......................... .- 9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13 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制度.. (15)隐患及事故举报奖励制度 (16)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 14 -重点和专项督查制度............................ - 18 -重大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2)安全工作例会.................................. - 24 -安全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及处理制度........ - 27 -煤尘隐患排查制度. (31)顶板隐患排查制度 (33)瓦斯隐患排查制度 (34)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36)防灭火隐患排查制度 (38)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为建立安全建设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建设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建设事故,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二、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建立本矿安全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和报送制度等。

组织机构组长:庄连生副组长:李长海颜湘元成员:于录勤罗林本张永龙雷富栋及各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办公室主任由颜湘元同志担任,负责隐患的收集、分析、汇总、整改销号、上报等工作。

三、把隐患排查工作贯穿到建设过程中,明确排查地点、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

第三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原则。

第二章隐患排查第四条隐患排查工作应当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隐患排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场所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三)生产场所的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五)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

第六条隐患排查应当采取以下方式:(一)定期检查:公司应当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生产场所进行全面检查;(二)专项检查:公司应当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对特定环节、特定部位、特定作业等进行专项检查;(三)日常巡查:公司应当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生产场所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四)举报和投诉: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和投诉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三章隐患治理第七条隐患治理工作应当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八条隐患治理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立即整改: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二)限期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当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并督促整改;(三)停产停业整改: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停产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四)报批整改:对于需要报批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批准的要求进行整改。

第九条隐患治理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归档,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范文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范文

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范文一、绪论隐患是指在生产、建设、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存在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

隐患的存在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探讨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以期实现隐患的有效排查和及时治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1. 目的与依据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隐患排查的程序和要求,实现对潜在隐患的全面排查和及时治理。

制度的依据包括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等。

2. 组织机构与职责制定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后,应明确相关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例如,可以设立隐患排查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域的隐患排查工作。

3. 隐患排查流程隐患排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排查对象、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收集隐患信息、评估隐患的危害程度、制定治理措施、落实治理措施、隐患排查结果的反馈与总结等。

4. 隐患排查的方法与技术隐患排查的方法与技术是指在排查过程中应用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现场勘查、询问调查、技术检测等方法,借助现代化设备和仪器,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隐患治理管理制度1. 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确定治理的责任主体。

治理措施涉及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操作规程修订等方面,需要科学、合理、可行。

2. 治理效果的监测与评估治理效果的监测与评估是指对治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定治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复查等。

3. 治理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治理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是指对治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和控制,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可以通过制定经济规章制度、提高效率、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等手段,降低治理成本。

四、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的运行与评估1. 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应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人员培训、制定制度执行细则、建立信息化平台等方式,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是指为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建立起的一套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的规范化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统计和分析: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隐患数量、类型、分布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隐患形势,为隐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报送:规定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需要按照一定的报送要求和时间节点,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3.信息报送的规范化要求:规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的要求,包括报送内容、格式、途径等,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规范,方便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和跟踪监督。

4.信息报送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报送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报送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报送效率和质量。

5.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利用和沟通:确保报送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利用和沟通,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流,加强
各级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加强监管和控制,保障工作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一、学校应当每月、每季、每时段对学校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期向教育局安全办公室报送统计分析材料;二、要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确定联络员负责信息报送,按时上报相关情况。

三、学校要加强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全面加强信息统计,认真填报各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材料,并开展统计分析,查找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为推动安全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交通系统安全隐患报告与整改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准确掌握系统各单位安全生产动态,及时预报安全隐患,做到安全工作有的放矢,实施超前防范、重点监控,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上级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预测预报工作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科学严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应按照行业安全规范和标准做好经常性安全检查和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登记建档,并及时将自查和整改情况上报。

第四条安全隐患预测预报工作由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交通系统内所有安全生产管理领域。

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六条安全隐患是指由于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按照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安全隐患分为四级:特别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或一次死亡30人以下但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及其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事故。

较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9人,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及其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篇1一、凡日常检查及定期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一律实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

二、由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成员组织坚持每日召开安全碰头会,对每日及定期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进行通报,经讨论研究,确定整改方法,制定整改方案,对其整改善行挂牌督办。

三、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全过程进行公示,公示资料包括重大隐患检查时光、资料、地点、整改目标、整改资金、整改范围、整改时限、整改督办人姓名、整改目标落实状况及是否整改完毕等。

四、整改完成的重大安全隐患,督办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汇报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落实状况,由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成员在每日安全碰头会上予以通报。

五、督办人员要高度负责,对未能认真履行职责的,一经发现要对相关职责人员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进行处理。

职责追究:一、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全矿安全建设。

二、对日常检查及定期检查中存在安全隐患而检查人员因不负职责未查出的,要倒追检查人员职责,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对日常检查及定期检查中存在安全隐患,整改职责人及领号督办人未按整改目标及时限完成整改督办任务的,要严格追究整改职责人及整改督办人职责。

四、隐患排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全矿工作人员务必明确各自职责,严格按照隐患排查程序及各项制度开展工作,确保全矿安全建设,对不负职责、弄虚作假、有制度不执行的人员,一律严格追究其职责。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篇2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建设方针,落实安全建设职责制,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增强对隐患的控制潜力,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按照上级有关文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会议制度如下:1、各科室务必指定专人,负责将上级和煤矿排查隐患的意见书和三定表、验收表及时送达安检科。

2、属于煤矿“六长”和科室自查出的隐患,务必根据检查意见书填写治理状况表送交安检科,统一登记台帐,做到帐、表、书“三对口”。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交通运输安全知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做到常抓不懈,隐患于未然,制定以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日常安全工作检查由安全员或分管安全的副站长负责,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记录存档,排查隐患及整改情况由分管领导和站领导向交通运输局党委分管领导汇报。

二、重大隐患的公告和挂牌督办制度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中对可能发生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

1、对可能发生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应立即停产停业,逐级上报,车站接到报告应实行挂牌督办和公告,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对可能发生死亡1至2人,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一次损失10-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由乡政府挂牌督办,立即停止作业,专门配人专人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3、对可能发生重伤事故隐患或者一次损失1-10万元的事故,由生产经营单位挂牌营办,应当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作业或者停止作业,进行现场整改,整改后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标准,并报上级部门复验后方可恢复生产。

三、隐患的跟踪治理,逐项整改销号制度1、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搞好跟踪治理,发现可能有重大隐患的情况,应立即向站长报告,制订相应的治理方案,确定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跟踪治理。

2、对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进行登记,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待事故隐患排除后,经核实确实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经有关当事人签字销号后,方可恢复作业。

四、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制度1、对不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本站将予以重处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罚或未及时报告的、未落实整改措施等的,第一次给予严重警告并作待岗学习,同时参照《职工奖惩实施细则》进行处罚,第二次报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给予除名处理。

某驾校教练员安全管理规定一、教练员要持证上岗,实行一车一教练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塘镇卫生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
和报送制度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本单位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工作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单位职工应按照职责对所辖区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
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科室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科室和负责人报告。

安全监管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科室记录备查。

第七条、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上岗。

严禁从事非法活动。

第八条、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条、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安全监管部门或有关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各科室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三条、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有关
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四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黄塘镇卫生院
2008年10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