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无答案)
高考历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配选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
这一看法直接体现了古希腊 ( ) A.发达的海外贸易B.繁荣的商品经济C.丰富的人文精神D.成熟的民主制度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3.“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远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A.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用人不疑,疑人不用4.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5.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这句话体现了 ( )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6.《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7.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高考历史课件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3
高考总复习 ·历史
返回导航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角度一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认识
阶段特征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社会根源
历史影响
萌芽 阶段
普罗泰格 拉、苏格 拉底
人是万物的尺 度;美德即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
经济根源:雅典工商业 的发展。政治根源:雅 典民主制的繁荣
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
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 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
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
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
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舞作用
高考总复习 ·历史
返回导航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17·江苏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 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高考总复习 ·历史
返回导航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角度三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
中国“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
原因
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各国 需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 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不 同
目的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 服务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 展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栏目导航
2019题型解读 历史素养提升 史学知识补遗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19题型解读
高考试题 2017·全国 卷Ⅰ,32
高考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测试题及答案(2套)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2.“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苏格拉底3.“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直接说明文艺复兴()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信仰即可得救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主张因行称义5.《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7.某地举行“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学生李明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搜集、查找有关“人文精神”的资料,你认为下列资料不符合“人文精神”的是() A.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C.达·芬奇的《蒙娜丽莎》D.天主教会的“上帝创造万物”理论8.“……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D.空想社会主义9.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高考历史专题测试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高考历史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专项测试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58题,每题4.0分,共232分)1.普罗泰格拉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据此可知,普罗泰格拉A.崇尚自然哲学B.追求美德之善C.强调人的价值D.向往世俗生活2.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
智者的教育活动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3.“认识你自己”原本是一句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
苏格拉底这一做法A.违背了真诚的道德原则B.表明其对神灵的怀疑和亵渎C.体现人文精神根植久远D.体现出哲学源自于宗教神学4.亚里士多德认为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求知本身而不是其他任何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A.具有人文精神B.重视科学的价值C.反对求取真知D.坚持科学至上原则5.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躯体的窈窕之美。
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试卷第2页,总11页……线…………○……线…………○有多少宗教意味。
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B.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C.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6.根据柏拉图的记述,辩者的末流,如普罗泰格拉,甚至认为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客观的道德规范,所谓公道,所谓德行,也只是弱肉强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专题13 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2014-2016年三年高考历史解析分类汇编(精编版)专题13 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0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03.(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期初联考文综历史试卷)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从中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04.(2016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01.(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专题13+人文精神起源发展三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前几年全国卷1的32小题基本上是考察古代雅典民主或罗马法,2017年的32小题却是考察古希腊人文思想,这似乎也说明命题者在命题方向上力图有所创新突破。
本题难度不大,事实上类似的架构在2016年全国卷1 中也出现过,如2016年全国卷1 的24小题就考察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显然与本题都是考察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角度。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理解如人文主义等概念的内涵,也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回顾或训练。
02.(安徽省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
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
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A. 有力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 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C. 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D. 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答案】A【解析】从材料“道德……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可以看出,普罗泰戈拉的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普罗泰格拉反对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把人从神和自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并未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试题分解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含解析)(1)
2009-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含解析)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
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结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有:殖民扩张说,科技促进说,文明扩张说等等,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即可。
做到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出现在1412年,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苏格兰的大学异军突起,又先后建立了三所大学。
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
18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已经在阿伯丁大学确定了地位,而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成为主要的医学中心。
在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化学、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激发了人们将科学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上去的兴趣,苏格兰的大学顺应时势,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课程,并与制造业建立了联系,这与依然稳坐“象牙塔”中的牛津和剑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从1740年开始,格拉斯哥大学的本科生中约有40%来自工人或商人家庭(有些来自英格兰),它的许多毕业生都在工商界获得了成功。
在苏格兰,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进程要比英格兰大学开始得早。
格拉斯哥大学在梅尔维尔(AndrewMelville)担任校长期间(1574~1580)就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第一年学习人文学科,第二年学习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第三年学习道德和政治学,第四年学习自然哲学和历史。
1708年爱丁堡大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四年中由同样的教师教授所有科目的做法,到1753年这种做法几乎被所有的大学所采纳。
1729年,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授首次用英语取代了拉丁语讲座。
这些改革使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独树一帜,连牛津大学都自愧不如。
——《外国高等教育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格兰大学崛起的原因。
(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育方式方面概括苏格兰大学有哪些创新和影响。
(6分)【答案】⑴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较少受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6分,任选三点可得满分)⑵在教学内容方面:打破神学和宗教束缚,大学课程逐渐世俗化,确立了自然科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学以致用,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安徽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安徽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 (2020高一下·宁河月考)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这种观点()A . 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B . 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 . 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D . 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2. (2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西方历史上某思想流派宣称:人们“所需要的,除了自由別无其他……即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该思想流派()A . 领导了启蒙运动B . 开辟了新航路C . 参与了文艺复兴D . 及对宗教改革3. (2分)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这说明()A . 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B . 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C . 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D . 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4. (2分) (2019高二上·河北模拟)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 .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 .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 . 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 .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5.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A . 《论法的精神》B . 《政治学》C . 《社会契约论》D . 《纯粹理性批判》6. (2分)(2016·邯郸模拟) 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一练而就含解析
模块三专题十三专题测试卷(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16)有学者说:“苏格拉底的信息永远被人们尽可能的派上各种各样的用场。
尽管那些审判者想强迫他无言,这个在雅典响起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苏格拉底( )A.为人们确立行为规X B.深受某某审判者压制C.思想影响的深远持久D.为雅典赢得广泛声誉解析:选C 材料“在雅典响起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声音从未沉寂过”,强调了苏格拉底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并非强调为人们确立行为规X和国际社会的赞誉,故C项正确,排除A、D两项;材料中的“审判者”指反苏格拉底的人,并非某某审判者,排除B项。
2.(2019届某某某某一模,29)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
这着重反映了他( )A.追求享乐主义B.支持神灵崇拜C.强调人文精神D.某某观念浓厚解析:选C 据材料“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柏拉图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神的意志,故选C 项;材料说明柏拉图否定神灵崇拜,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享乐主义和某某观念,排除A、D两项。
3.(2019届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18)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某某政治的发展C.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D.用理性驱散黑暗解析:选C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而题干中提倡“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故A项错误;某某政治的发展是人文精神发展的原因,不是内涵,故B项错误;题干中“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强调人的思考,故C项正确;“用理性驱散黑暗”是指启蒙运动,而题干中是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
高三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1.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③自然权利学说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
①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戈拉是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智者运动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
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主张,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
③是启蒙运动时的主张,17-18世纪。
④是康德的主张,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是生活在18世纪下半期的。
A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22分)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具体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1)从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历史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试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史实加以说明。
(12分)(2)完成中国近代化历程简表(4分)(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化揭开新篇章。
试从政治、经济方面概述其表现。
(6分)【答案】(1)政治上:欧洲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八部一系列法令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分)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是想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2分)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3分)以经典理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1分)(2)A.中体西用 B.洋务运动 C.社会制度 D.新文化运动。
三年高考(2016-2018)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含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2018年高考0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体现了“现实的问题历史考”的命题思路,彰显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
02.(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答案】B【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鼓吹个人主义,忽视道德作用,反对智者运动的人显然担心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对于道德作用,A错误;精神生活的丧失显然不会导致人口的流失,C错误;D夸大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的缺点的影响。
03.(江西省三校高三5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
直接民主B。
代议制民主C. 精英政治D. 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由苏格拉底所说公民大会组成者是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农民、商人、小商贩,而没有其他阶层的人,这可以反映出他强调的是公民大会主要是由非精英人士构成的,这恰恰说明他渴望的不是这样的民主政治,而应该是与之相反的精英政治,故选C;苏格拉底是反对直接民主和贵族政治的,故排除AD;代议制民主不是这个时代的民主制形式,故排除B.04.(2018届重庆市高三5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A. 平等自由理念B. 崇尚理性之美C. 开放包容精神D。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1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质检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江西南昌模拟)在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的时代,艺术家们都以各种方式留下了自己所钟爱的“女神”的画像。
这一现象表明古希腊( )A.民主政治兴起B.商品经济发达C.宗教观念淡薄D.人文思想活跃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神人同形同性”“艺术家们都以各种方式留下了自己所钟爱的‘女神’的画像”,可知古代希腊人文思想活跃,故D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B两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绘画作品中的民众人物,不仅服饰上日益丰富和华丽,而且人物也开始戴上各种头饰和手饰。
这实际上反映了( )A.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B.广大民众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C.艺术家绘画技艺日趋高超D.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个性解放答案:D解析:材料中绘画作品中民众人物服饰华丽,佩戴各种饰物,只能反映出市民阶层生活富裕,不能反映出其社会地位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广大民众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故B项错误;艺术家绘画技巧高超不能说明绘画内容的变化,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禁欲苦行,主张以人为本,个性解放,享受生活,故D项正确。
3.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
这一思想(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与品德、使用品德及品德实践紧密相关,这说明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故A项正确。
4.(2020天津一模)14—15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市民阶级形成,并从中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
这一现象( )A.孕育了反封建政治力量B.是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体现C.是文艺复兴促进的结果D.促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市民阶级中分化出的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后来演变为资产阶级,他们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故A项正确;此时资产阶级尚未正式形成,排除B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是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根源,不是文艺复兴促进的结果,排除C 项;促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
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轰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有哪些?(8分)(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启蒙运动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请举三例说明。
(10分)(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分)【答案】(1)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
(6分)(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资本主义发展。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准备。
(8分)(3)把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直接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构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
三年高考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含解析)
专题13 人文精神起源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别D. 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体现了“现实的问题历史考”的命题思路,彰显出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梭伦对道德的重视远远超过财富。
02.(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 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答案】B【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鼓吹个人主义,忽视道德作用,反对智者运动的人显然担心会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对于道德作用,A错误;精神生活的丧失显然不会导致人口的流失,C错误;D夸大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的缺点的影响。
03.(江西省三校高三5月三校联考历史试题)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 直接民主B. 代议制民主C. 精英政治D. 贵族政治【答案】C【解析】由苏格拉底所说公民大会组成者是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农民、商人、小商贩,而没有其他阶层的人,这可以反映出他强调的是公民大会主要是由非精英人士构成的,这恰恰说明他渴望的不是这样的民主政治,而应该是与之相反的精英政治,故选C;苏格拉底是反对直接民主和贵族政治的,故排除AD;代议制民主不是这个时代的民主制形式,故排除B。
高三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
高三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1.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B.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接受D.使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思想。
依据所学可知,四场运动都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使人类树立了自立、自觉、自信的意识。
A、C项属于宗教改革运动,且A表述不够准确;D项符合启蒙运动。
故应选B。
【考点】人文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同点2.(27分)中产阶级是一个处于社会中间的阶层,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世纪城镇出现以来,middle class (中产阶级)主要指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的工商业阶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middle class 变成一个职业概念,同特定职业的收入和生活方式相连,具体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白领)、政府官员以及知识分子等。
——肖瑛《不断演变的“中产阶级”概念》材料二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搞工业化、现代化真能搞到“起飞”程度的,只有一个事例——他们都是由一个城市中产阶级领头搞起来的。
西欧、北美带动于先,日本踵随于后。
所以在一个中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与生产发展并驾的则是衣食足(经济)、礼仪兴(教育文化),接着才有法治和民主。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材料三中国以前效法苏联搞了三十多年,也觉今是而昨非,回头搞起了“个体户”来。
什么是个体户呢?个体户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细胞。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1)分析材料一中西欧中产阶级在14世纪以后越来越富有的原因。
列举他们为改变“财富占有和政治地位不成比例”现状而进行斗争的历史事件。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总复习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精选精练卷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总复习专题十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精选精练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普罗泰格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
但其晚年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
其主要原因是他()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D.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2.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在此,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美德即知识B.认识你自己C.反对宗教权威D.理性的行为方式3.安提丰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安提丰的思想中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治优于法治C.人生而平等D.人要回归原始4.“他们是国王、皇帝及公爵的乖巧臣民,从没有半句怨言。
他们不再将自己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永生的来临,现在他们开始尝试在尘世中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堂”。
文中“他们”最有可能生活在()A.法兰克王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5.文艺复兴揭开了宗教神秘的面纱。
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名言:“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这说明()A.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B.人们找到了自我,不再信奉上帝C.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D.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了沉重打击6.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高三历史专题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三历史专题练习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冷淡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革新时期的充满着讨论、争持、咒骂和争辩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
〞资料意在说明A.宗教革新演化成为剧烈的社会政治运动B.文艺复兴和宗教革新的性质一模一样C.能否信仰宗教成为事先社会言论的焦点D.宗教革新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剧烈抵触【答案】A2.孟德斯鸠说:〝假设一国的法律以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需要求这些宗教相互容忍。
一切遭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
……由于当一种宗教幸运而脱离了压榨的时分,它就要立刻攻击曾经压榨它的其他宗教。
〞这段话A.论述宗教自在在法律上的必要性B.讨论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C.论证宗教优待存在的偶然性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效劳【答案】A3.康德以为启蒙意味着人类摆脱自己所形成的不成熟形状;所谓不成熟,是指不会运用自己的理性,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缺乏理性,而是由于人们缺乏运用自己的理性的勇气和决计,而最基本的是由于缺乏自在。
康德以为启蒙运动A.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束缚运动B.中心内容是宣扬理性的重要性C.中心思念是团体思想的自在D.促进了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开展【答案】C4.有学者说:〝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一个历史事情,但是‘什么是启蒙?’这个效果,却无独有偶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效果。
〞这说明A.在德国哲学家眼里启蒙不可做复杂化了解B.人们应该把启蒙运动看作是一个法国现象C.启蒙运动是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束缚运动D.德国启蒙运动与英法相比出现出相反气质【答案】A5.一篇文章评价欧洲某一转型时期〝是各个阶级在不丢弃基督教宗教情感的前提下寻觅自己理想社会形式的时代〞。
契合这一时代特点的是A.文艺复兴中的艺术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人文主义B.宗教革新中革新者们纷繁支持先定论以开展资本主义C.启蒙运动中迷信家一直坚持迷信研讨以宣传理性主义D.资产阶级革命中人们抨击君权神授实际宣传民主共和【答案】A6.«西方文明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络最不严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分裂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6年三年高考历史解析分类汇编(精编版)专题13 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0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03.(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期初联考文综历史试卷)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从中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04.(2016届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01.(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01.(2014年浙江文综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02.(2014年上海单科04)右图反映的情景是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考点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0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
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A.古典时代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0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03.(2016届天津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下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卷)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坏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 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D.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04.(2016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世俗王权的演变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教会势力的演变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05.(2016届江苏溧水高级中学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
该观点()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06.(2016届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试卷)“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
”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C.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D.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07.(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B.狄德罗C.卢梭D.孟德斯鸠08.(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8)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
《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8分)09.(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10.(2016届青海平安县一中学高三4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A.社会契约B.思想的自由C.主权在民D.人身的自由1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1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
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迷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
“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
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
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
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0分)(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6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01.(2015年北京卷文综20)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图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02.(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03.(2015年安徽卷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