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医理论角度浅谈滇池治理 18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

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的污染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滇池作为我国第八大淡水湖,承担着滇池流域众多城市的供水功能,其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保障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滇池的水环境现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由于滇池流域城市数量众多、工业经济发达,水环境问题持续累积。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和水质污染是滇池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过度的污染物排放、大量的废水排放以及围湖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都是引起滇池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改善滇池的水环境质量,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了滇池周边地区的净化工作。

通过加大对排污口的治理,淘汰过时的工业企业,引导城市农村的污水接入集中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体回用或排入滇池等方式,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向滇池的排放。

其次,推行土地整治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减少滇池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加强滇池周边的环境监测工作,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这些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滇池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有所减轻,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下降,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滇池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恢复。

这些成效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也为下一步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然而,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由于流域内工农业总量庞大,治理任务艰巨。

滇池流域拥有众多城市和农村,工农业废水的污染排放量巨大,治理压力较大。

其次,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治理手段主要包括了污水处理、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等,然而这些手段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局限性。

比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仍面临困难;土地整治过程缓慢,农村面源污染仍然较为严重;生态恢复工程的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一、引言滇池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滇西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不合理的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滇池的水生态环境,滇池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围绕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展开论述。

二、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1. 生态环境状况长期以来,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表现为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问题。

水质恶化主要体现为富营养化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的水体浑浊、藻类过度繁殖等现象。

湖泊富营养化对滇池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湿地退化则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丧失,加剧了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 生态系统风险滇池流域的生态系统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的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原因导致的。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生态连通建设等因素导致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减少的现象。

土壤侵蚀是指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不恰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导致的土壤流失现象,使得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历程1. 环境意识的觉醒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了环境问题的解决。

2. 监测和评估为了了解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水质监测和生态评估活动。

通过连续多年的监测和评估,政府对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1. 背景介绍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长时间以来,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恶化、蓝藻暴发、湖泊富营养化等。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恢复水质,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

2. 湖泊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需要综合考虑减少污染源、治理湖泊内源污染和清除富营养化物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湖泊水质改善措施:2.1 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滇池周边城市的污水进行全面处理,减少污水对湖泊水质的直接污染。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2.2 治理湖泊内源污染•清除水生植物:对滇池中水生植物进行清除,防止水生植物富集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

•排除沉积物:定期清理滇池的沉积物,防止沉积物释放有机负荷,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2.3 清除富营养化物质•增加湖水流动性:通过相关工程措施增加滇池湖水的流动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施加硅酸盐:适量施加硅酸盐,增加湖水中的硅酸盐浓度,抑制蓝藻的生长。

•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处理:采取特定的处理方法对滇池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进行清除,如高效沉淀等。

3. 生态系统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恢复也是重要的治理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恢复措施:3.1 湿地保护与恢复•建立湿地保护区:划定滇池周边的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通过湿地恢复工程,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自净能力。

3.2 鱼类放流•种植富营养化耐受的鱼类:选择适应滇池特殊环境的鱼类,进行定期放流,增加生物多样性。

4. 监测与治理效果评估为了有效治理滇池污染,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并定期进行治理效果评估。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持续监测水质变化: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滇池的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分析水质数据:对监测到的水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污染治理效果,指导后续治理工作的调整和优化。

滇池整治方案汇编

滇池整治方案汇编

滇池整治方案汇编一、引言滇池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淡水湖泊,长期以来受到水质污染和湖岸带破坏的困扰。

为了改善滇池的生态环境和水质状况,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方案。

本文将汇编这些整治方案,以期为进一步保护和治理滇池提供参考。

二、滇池整治方案一:水污染治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滇池水质问题,制定了以下措施: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农民使用生态农业技术,合理利用农畜禽粪便;建设农田防渗沟和拦河坝等措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入湖。

2.强化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加强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3.加强河道排污口管控:对河道排污口进行排查,依法关闭未经批准的排污口;加强对已有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三、滇池整治方案二:湖岸带保护方案该方案主要关注滇池湖岸带的保护与修复,具体措施如下:1.划定湖岸带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湖岸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建立湖岸带保护区管理机构,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和开发。

2.恢复湖岸带自然生态:大力推进湖岸带自然恢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等,重建湖滨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3.加强湖岸带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湖岸带建设、开发和管理的监督,严格查处破坏湖岸带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滇池整治方案三:河流入湖污染治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河流入湖污染问题,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河流水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河流水质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频次和监测精度,及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

2.河流污染源治理:通过落实严格的污染源监管措施,加大对工业、农业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河流污染物的输入。

3.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五、滇池整治方案四:加强监督执法该方案主要针对整治方案的实施和落地情况,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滇池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滇池流域面临着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滇池流域的生态修复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质治理。

滇池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对于工业废水排放,要加强环境监管,推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

其次,要加强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

湖泊富营养化是造成滇池水体富营养物浓度过高、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可以采取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综合措施。

比如,可以进行湖泊沉淀物的清理和处理,减少富营养物的释放;引入优良水生植物,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建设湖泊湿地,增加湿地的面积,提高湖泊富营养物的截留和去除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湿地是滇池流域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维持滇池水质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是滇池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内容。

可以建立湖泊周边湿地保护区,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采取湿地恢复、重建和扩展等措施,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水体环境的能力。

最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生态修复治理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来评估。

应建立监测网站,定期对滇池及其流域的水质、湿地状况、富营养化程度等进行监测,了解生态修复治理效果。

同时,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水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湿地保护和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滇池作为中国云南省的第一大淡水湖泊,不仅是一处重要的生态环境,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们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来源。

然而,近年来,滇池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这对于湖泊的生态系统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滇池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方法。

一、滇池污染的成因滇池污染的主要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许多工业企业直接排放废水和废气,其中一些废水可能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通过排放进入滇池,造成水体质量的恶化。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经过洪水或者直接流入滇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下降。

此外,养殖业的养殖废弃物也是滇池污染的重要来源。

3. 生活污水:滇池周边城镇和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足,导致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滇池。

这些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对水体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4. 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滇池周围的农田和山地存在严重的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

随着土壤被冲刷走,其中的养分和有机物质流入滇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二、滇池污染的治理方法针对滇池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持续有效的治理方法,以恢复和保护湖泊的水体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理方法:1.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排放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处罚机制,确保生产者合规排放。

2.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滇池周边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进入滇池。

3. 推广环保农业技术:鼓励农民采用低风险、低排放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防止农业源污染。

4. 强化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加强对滇池周边农田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和护坡措施,减少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

5. 提倡公众参与和意识培养: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滇池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素有“滇池明珠”之美誉。

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滇池水质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本文将就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滇池污染原因1、农业污染云南省是全国降水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农业占据了云南省的70%面积。

然而,农业污染也是滇池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废物、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农业污染物成分复杂,而且含氮量、磷含量高,这些化学物质形成了蓝藻等水生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源,导致水中富营养化,从而引发大量的藻类增殖,对水体生态环境和水质造成了威胁。

2、城市污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废水和垃圾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成为滇池水环境的另一大污染源。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长期存在违法排污企业等问题,更加严重增加着滇池的污染。

3、旅游景区污染滇池作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景区,每年都接待大量游客。

然而,旅游开发中建设的众多旅游设施、餐馆、宾馆等,都会带来大量有机物和大量垃圾产生,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二、滇池治理措施1、强化管控政府应该在滇池周边建立网络明显的污染源监测系统,增加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严格限制有污染记录的企业的生产。

另外,加强对流域、乡、村污染源的监管,提高农民污染管控意识,保障农村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问题得到解决。

2、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滇池水质治理方面的巨大资金投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开展滇池生态环境保护、水体净化等各项工作。

3、加强水环境管理政府应该对滇池水环境进行精细管理,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区体系和环保机构,以确保水环境的良好质量和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滇池污染治理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使更多人能够做到“环保、绿化、爱护自然、讲究水资源”。

总之,滇池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云南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从生态环境保护、向更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等方面出发,加强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有关滇池的研究报告

有关滇池的研究报告

有关滇池的研究报告
滇池是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西南郊,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

滇池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国家重要的淡水鱼类资源库和候鸟迁徙重要中转站。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滇池的自然特征、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滇池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湖泊特征和地质特征。

滇池面积约为30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达到4米,平均水深仅为1.8米。


池周围地势较低,被人类活动所影响较大,动态平衡较易被破坏。

滇池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和景观,如西山、华山等。

滇池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和水资源紧张。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快速推进,滇池周边的废水、工业排放和农药农化物质不断向湖泊输入,导致水质恶化。

湖泊周边湿地的过度开发和垦造,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丧失。

此外,滇池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缺水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限制工业和农业的污染排放。

其次,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水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再次,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公众参与到滇池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滇池作为我国云南省的重要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和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通过加强保护措施,希望能够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实现湖泊可持续发展。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最新版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最新版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一、背景滇池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云南省,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长江、珠江、怒江、澜沧江和元江的源头都在滇池周边。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滇池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已进入一个危险的阶段。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滇池生态治理规划的目标是恢复和保护滇池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恢复和维护滇池水质,实现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

2.保护滇池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态安全。

3.增加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

4.减少土地开发和建设对滇池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以下措施:1. 恢复和维护水质措施1.1:建设污水处理厂兴建污水处理厂,将沿岸城镇和企业的废水集中处理。

使用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滇池。

措施1.2:淘汰老旧污水处理厂淘汰老旧污水处理厂,同时对老旧水厂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提升处理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

措施1.3:监管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制度,限制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农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成果和管理水平,减少农业环境污染。

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措施2.1:建立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区,保护滇池北岸和南岸原有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在新增扩建的城镇和企业项目中,严格限制湖泊和湿地的土地开发和建设用途,杜绝新的湖泊湿地资源失去保护的情况。

措施2.2:增加湿地面积扩展湿地面积,通过开展湿地恢复、重构、生态修复等方式,增加湿地面积。

重点引入自然的恢复和纳入水生态系统调控的统一规划,保障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

3. 增加生物多样性措施3.1:禁止非法捕捞和采集加强滇池湖泊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贩卖水生动植物,特别是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要加强,控制濒危物种数量和分布区域。

措施3.2:种植水生植物加强湖泊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和维护,通过水生植物的覆盖和抑制光合作用,有效改善湖泊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

滇池污染的成因及其治理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和旅游景点。

然而,近年来,滇池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滇池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首先,滇池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大量污水排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随着昆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物质等成分无法有效去除,直接进入滇池,导致水体污染。

第二个原因是农业和畜禽养殖的污染。

滇池周边农田和畜禽养殖场使用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通过农田径流和雨水渗入水体,使得滇池水质出现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不善。

滇池作为中国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然而,部分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环境保护意识,导致了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垃圾等排放物进入滇池,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

针对滇池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管理,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在城市污水进入滇池之前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应标准。

其次,加强农业和畜禽养殖的环境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养殖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和水体质量,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同时,加强河道管理,防止农田径流和雨水的营养物质进入滇池。

再次,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加强对旅游景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垃圾清理和处理,减少对滇池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加强滇池水质监测和数据分析,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对滇池生态系统的了解,及时掌握水体变化趋势和污染源分布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滇池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共同参与滇池的治理工作。

滇池治理调查兼论河长制论文

滇池治理调查兼论河长制论文

滇池治理调查兼论河长制论文中国自古就有“善治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

五害已除,人乃可治”的说法。

昆明的水问题很是突出,因为昆明有个仰卧身边的滇池。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湖泊,全国第六大内陆湖,是昆明人的骄傲,更是昆明人的脸面。

但从一定时期开始,人们在滇池流域和周边提岸的乱砍滥伐破坏了滇池的圈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淤积在滇池里,湖面缩小了20多平方公里。

期间愚昧的围湖造田运动,更使滇池附近的天然湿地不复存在,数万亩水域变成鱼塘、田地,不少地方成了荒芜的沼泽地。

20世纪70年代,人们围绕滇池修建防浪堤,把滇池完全箍了起来。

污水流不出去,湖底污泥淤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滇池又处于城市下游,流域近400万人口每天通过十多条河道排入滇池的污染物和污水源源不断地进入滇池。

日益加重的滇池污染,到20世纪90年代终于暴发。

草海和外海的很多水域成了水葫芦的乐园,曾经清澈的湖水变得浓稠,湖面上漂浮着油汪汪一层绿油一蓝藻。

从富营养化一直到异常富营养化,滇池的水质从20世纪50年代的I1类下降到劣V类。

滇池水特别是草海散发着恶臭和腥气,滇池的污染成了人类污染史上一个典型事例,甚至有外国专家认为滇池是全世界湖泊治理的反面教材。

面对人们的种种质疑和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目光,滇池的治理成了云南省和昆明市领导关心的一件大事。

滇池清,昆明兴。

滇池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河长制带来新气象。

“千难万难,一把手负责就不难”。

2008年1月3日,到昆明履新仅6天的市委书记仇和提出‘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新思路。

2008年4月1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一张责任表上写下“我负责治理盘龙江”,标志着由“河长”负责的河道治理开始了。

“任何未经处理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点源、面源污染,绝对不准进入盘龙江及其他河道”。

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正式明确实行综合环境控制目标“河(段)长负责制”:35条入滇河道,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各担任一条河道的“河长”,河道流经区域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具体组织实施,对辖区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实行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农业污染、工业排放等原因,滇池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等问题严重。

为了保护滇池水质,促进生态修复,有必要对滇池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滇池治理的思路。

一、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滇池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农田化肥和农药、工业废水等。

加强这些水污染源头的治理是滇池治理的重点之一。

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减少城市污水直排湖泊的情况。

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等手段减少农田径流对湖泊的污染。

要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

二、加强湖泊生态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承载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鱼类繁殖的重要场所,也是鸟类栖息地。

由于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加强湖泊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要进行湿地保护和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少养分的输入和沉积。

要进行水生植被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植被的阻挡和吸收,减少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要进行湖泊水体的生物修复,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水生动植物,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湖泊水质。

三、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滇池是云南省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云南省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滇池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要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滇池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用途,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

要推动滇池流域的水资源整合和调度,将滇池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加强对滇池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护,禁止乱采乱挖和乱排放行为,减少对滇池水资源的损害。

四、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管力度滇池治理涉及多方利益相关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管力度是滇池治理的关键。

《昆明滇池的环境问》课件

《昆明滇池的环境问》课件

农业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 、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
VS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 用,减少畜禽养殖对滇池环境的污染 。
旅游污染治理
加强旅游景区管理,规范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滇池环境的破坏。
推广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提高游客环保意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5
支持。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污染源控制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各类污染 源得到有效控制。
深化生态修复
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促 进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加大投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提高处理标准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 动滇池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农业污染
农业废水
部分农业活动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导致水质恶化 。
农业化肥和农药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随雨水流入滇池,对水质产生 影响。
畜禽养殖废弃物
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对水质产生影响。
旅游污染
游客数量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随 之增加。
成影响。
工业固体废弃物
部分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未得到妥善处理,对滇池周边环
境造成污染。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对滇 池水质产生影响。
生活垃圾
居民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部分垃圾被倾倒 进滇池,造成水质污染。
城市绿化污染
城市绿化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流 入滇池,对水质产生影响。

滇池污染现状和治理PPT课件

滇池污染现状和治理PPT课件

③.工业污水
少数单位和个人只图眼
前利益,环保意识淡漠,置
法规于不顾,没有建相应的
污水处理设施,偷排、乱排
污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
是部分餐饮业不建或简单设
置必要的排污处理设备,油
污直排城市排水管网,给城
市排水安全和滇池污染带来
危害。
17
④.污水处理能力
去年, 昆明污水产生量为74.7 万立方/ 日,现有的8 个污水处 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8.3 万立方, 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污水得不到处 理直接排入了滇池; 污水处理厂不足,以及现有污水处理厂出力 不够, 加之城镇下水管道建设陈旧落后,雨水和污水不能实现分 流,使未经净化的污水排入了滇池, 加剧了滇池的污染。
主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工业废弃物的变废为宝、科 学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二是要大力提倡和采取有力措施推行使 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和无磷洗衣粉, 严格禁止在滇池流域和滇 池汇水区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6、绿化
对滇池沿岸和流域的陡坡耕地、荒山、荒坡实行坚决的退 耕还林和全面绿化, 保护和涵养水源。严禁乱倒垃圾、滥砍滥 伐和违法采矿取土。
19
②.垃圾
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垃圾分类。通过严格的立法和执法的 保证,使机关和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能够自觉地将每天产生的金 属、玻璃、塑料、纸张、有机废物等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
二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实施金属、玻璃、塑料、纸张等有用 垃圾的回收利用,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变废为宝与绿色环 保。
·滇池北岸及盘龙江截污工程 完成滇池北岸及盘 龙江截污工程,日截污 能力达到25×104m3。
经度 纬度
位于云贵高原中部 E102°29´—103°1´ N24°29´—24°28´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一、概述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境内,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的汇流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表现为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湖泊本身的生态平衡,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滇池治理就被提上了日程,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治理历程中,经历了从大力治滇到精准治滇的转变,形成了科学、系统、集约、依法的治理新思路。

也通过加强水质污染防治、湖岸湿地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手段,有效地改善了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

在治理成效方面,滇池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富营养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湖岸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湿地植被重新生长,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加。

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未来的治理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进一步深化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果,以实现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滇池流域的地理位置与重要性滇池流域位于云贵高原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28至2东经10230至10300之间,流域面积广阔,达到了2920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不仅是长江流域上游金沙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云南省滇中生物多样性构成的关键一环。

滇池流域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中山山地、河谷、盆地以及滇池高原断陷湖泊和湖滨带共同构成。

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这种特殊的地貌格局赋予了滇池流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滇池流域还是多条河流的汇集地,这些河流最终汇入滇池,形成了流域内复杂而精细的水系网络。

滇池作为流域内的核心水域,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明珠”。

浅谈滇池的地理环境与现状及处理措施

浅谈滇池的地理环境与现状及处理措施

浅谈滇池的地理环境与现状及处理措施作者:肖永昌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3期摘要: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传承着云南的名族特色,云南的文明摇篮。

为云南的经济发展,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然而,由于社会人文环境的意识薄弱与近代工业的污染,滇池已经变为世界上过富营养化最严重的三个湖泊之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藻类水华暴发。

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与对策?是目前人们关注与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滇池富营养化藻类水华暴发生态资源旅游资源1 概述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

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

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

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滇池水体理化环境随着水体污染的发展而不断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变原来水生生态系统的形态和特征。

滇池低纬度、高海拔,气温恒定,换水周期长,治理滇池蓝藻水华,成为世界性难题。

滇池,这个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湖泊,由于蓝藻水华泛滥,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2 云南命系于滇池滇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为云南的经济,旅游,生态提供重要的保障,传承着云南名族特色,加强了云南人民社会人文环境的意识。

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中心,有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名胜古迹,海口、晋宁、呈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滇池的岸边,游览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观音山等。

这些名胜古迹及景点给云南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促进云南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云南经济整体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促进云南跨入全国旅游大省。

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

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

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生态环境: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

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保护和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保护湖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治理,可以减少水污染、海藻繁殖、水草漫滩等问题,提高湖泊水质,保护湖区的湿地和栖息地,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确保当地水资源供应:滇池是滇池流域的主要水资源,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确保当地的水资源供应。

通过净化水质、防止水污染,可以保证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满足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此外,滇池也是滇中地区的重要水能资源,治理可以提高水能利用效率,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3.促进周边经济发展:滇池位于云南省,是云南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促进周边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净化水质、改善湖区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来滇池旅游观光,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发展,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

4.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

滇池是滇中地区的重要水资源,涉及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等问题。

通过对滇池的治理,可以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福祉,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滇池治理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滇池作为滇中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关系到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

通过治理滇池,可以促进滇中地区的协调发展,提高滇中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滇中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总之,滇池治理对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供应、促进周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滇池的治理,可以改善滇池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和供水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滇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情况中我们要通过对实际状况的研究与 分析,从整体上制定一套有效方案,一般通 过两种思想的结合,更能进行有效治理。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目的很明显,就是为 了去除河道污染物质, 以河道为基础,敷设 了曝气设施和仿生填 料。仿生填料是一种 带状柔性填料,密度 小,安装便捷,只需 将其一端固定于河道 底部。另一端漂浮在 水中。曝气管与填料 间隔敷设。
原位修复结构示意图
•此工程在滇池北岸典型重污染河道建设,运行了两 年多,能够有效净疏浚
针对内源污染的治理措施。运用挖泥船和高压水泵,充分吸出湖底 底泥,通过有压管道输送到别处进行处置。 之前,政府对滇池草海进行了底泥疏浚一期工程。工程实施后, 水质状况有明显改善,水生生态环境也有所提高,同时对比了 工程实施前十二个月和工程实施后9个月的湖水水质情况,如下 表
中医:恢复人体自身抵抗力, 着重于内部机能修复
是否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治疗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不同
湖南大学
二.人体治疗与湖泊治理的联系
依据
系统的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执 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体和湖泊都是由许多 相互联系的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湖南大学
•主要治理机理:
水质改善,新生界面平衡 底质改善,高度污染的底泥被挖走 水下光照条件改善,提高了水体透明度
湖南大学
• 中医理论思想
中医理论将人体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立足 于恢复人体内部平衡,刺激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从而治愈疾病。
• 滇池治理思想
认为湖泊污染是生态平衡破坏的结果,以恢复滇 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最终目标,着重于整 个湖泊生态平衡,立足于提高湖泊本身的自我调 节能力,恢复生态,以达到长期长远的治理效果。
湖南大学
从中西医学理论的角度浅谈滇 池的治理
姓名:向帆 学号:S11011001
复旦大学
从整体上认识滇池治理
Why?
能够对滇池的 污染状况及原 因有全方位的 把握,对治理 目标有清晰的 认识。
针对实际情况 ,在众多治理 措施中选出最 佳最有效的组 合方案
湖南大学
一.中西医理论的区别
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从症状下手
湖南大学
四种湿地系统方案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
植物选择
根系发达 易于获取和繁殖
较强的耐污、去污能力 便于收割,景观较美
湖南大学
六.总 结
•通过与人体治疗对比,阐述了湖泊治理应当 整体把握的观点。
•两种治理思想主要区别在把生态平衡被破坏 当作原因还是结果。西医理论思想用于点污 染严重的区域,中医理论思想用于面污染严 重的区域。
水产生的面源污染流入滇池 由于滇池换水周期长,污染物质容易
淤积在湖底,向水体释放污染 滩地围垦和人工堤岸的建设,破坏了
湖滨湿地以及周边动植物
湖南大学
五.对滇池的治理
• 西医理论思想
西医理论主要是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认为症状消 除后,人体机能会自然恢复。
• 滇池治理思想
认为湖泊污染是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着重 消除湖泊污染物质,降低湖水负荷,再附加一点 生态修复,达到滇池治理的目的。
湖南大学
主要修复措施:
在水体完全无法生长 植物时,通过人工构
建一种复合生态体 系—植物浮岛,通过 各种植物根系吸附作 用,达到去除氮磷, 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
包括水生植物修复 技术以及湖滨带 (湿地)生态修复 技术,通过人为改 变环境胁迫因素, 提供有利因素,促 使水生生态恢复
通过改变农业结构, 调整产业链,合理 的规划布局,依据 环保政策而建立具 有生态活性的农业
产业
湖南大学
•湖滨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滇池湿地由湖泊以及湖岸低地构成,是鸟鱼主要的栖 息地,也是淡水鱼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污染物进入 湖体最后一道屏障,在净化水体,维持生态平衡方面 起关键作用。
昆明市滇池外海西山片区,由于高负荷的面污染,防 浪堤的建设以及农田开垦,湖滨被破坏,湖泊被污染, 因此进行了湖滨生态湿地系统的建设。
湖南大学
•治理措施
一般针对污染物质的处理有,化学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属固 定等方法。基本原理都是向水中投加药剂去除污染。这种方法 见效很快,但是成本高,而且只有短时间的效果,一般只用作 应急处理。
•典型治理措施一——原位生物修复法
其处理原理是在河道中间铺设仿生填料和曝气系统,然后在其 中投入高效人工菌种,启动运行后,菌种便会在填料上形成一 层生物膜,氧气由曝气系统供应,从而对水中有机物,氮磷等 进行去除。
类比关系
细菌和病毒
免疫能力 疾病
污染物质 生态自净能力
严重污染
湖南大学
三.滇池污染“症状”
污染指标严重超标,富营养化极其严重,水质为Ⅴ类
水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动植物多样性降低,分布面 积减少
河底淤泥堆积,水资源匮乏,换水周期长,环境承 载能力差
湖南大学
四.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
滇池周围居民,工厂造成的污水排入 滇池,超过了滇池的环境承载能力 农药化肥淋湿,固体废弃物和农田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