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太阳是太阳系中唯颗恒星。

太阳与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认识太阳、地 太阳 月球球和月球影子的变化规律: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的研究 影子的产生条件:光源、不透明的遮挡物和屏(投影面)。

影子的变化规律: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大小等变化随着光源 改变而改变 月相 月球 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球表面的特征 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资源。

易混易错 分析1.易混点:影子的产生除了需要遮挡物和光源,需不需要其他物体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屏。

屏起到呈现影子的作用。

当光源照射到遮挡物时,需要将影子呈现出来,屏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一让人们能看到物体所呈现的影子。

例: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是光源、遮挡物。

( × )解析:光源、遮挡物和屏是产生影子的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2.易错点:对我国现在水资源的情况不够了解我们的地球是-一个 蓝色的星球,从太空遥望,地球被水环抱。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例: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水。

( × )解析:人类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我们要爱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并在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水资源。

3.易错点:不知道月相变化规律性的原因月球反射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月球,因为月球在围绕地球做运动,地球也在绕太阳进行公转,所以在地球上我们观察到的月相并不是.成不变的,而且还有规律可循。

例:月相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 )解析:月球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因此,月相的规律性变化就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在不同的时期,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地球 很大、恒星,太阳上有黑子、发光发热。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复习整理及思维导图-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复习整理及思维导图-课件

日晷
日晷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思维导图
影子
产生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变化
一天中影子变化
长短 方向
影子长短:长-短-长 影子方向:西-东
日晷
韦恩图 模拟实验 太阳>月球
月貌
太阳
对比

地球

月相
正面 背面
变化规律:缺-圆-缺
上半月:圆弧在右 下半月:圆弧在左
暗:多月海盆地
亮:多山区高地
环形山 陨石撞击
亮:多山区高地
环形山 陨石撞击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思维导图
影子
产生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变化
一天中影子变化
长短 方向
影子长短:长-短-长 影子方向:西-东
日晷
韦恩图 模拟实验 太阳>月球
月貌
太阳 证明
对比

地球
地球形状
球形

地貌 海洋>陆地
月相
正面 背面
变化规律:缺-圆-缺
上半月:圆弧在右 下半月:圆弧在左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思维导图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思维导图
韦恩图
太阳
模拟实验
对比

地球
球பைடு நூலகம்
太阳>月球
月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思维导图
影子
产生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变化
一天中影子变化
长短 方向
影子长短:长-短-长 影子方向:西-东
韦恩图
太阳
模拟实验
对比

地球

太阳>月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时仰望天空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太阳是一颗恒星,带给地球光照和热量。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

2.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图片,收集信息,整理维恩图,对比太阳和月球的异同点。

(2)用模拟实验尝试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二、知识梳理1.太阳诞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形成,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O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太阳系的总质量,其中有大约5的质量是氢,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

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

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大约139万千米)。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活动周期为∏年。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

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体积约是地球的引力约是地球的巳月球上有明显的环形山。

5.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远,月球离地球的距离近。

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

(2)探究问题: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呢? (3)提出假设:可能是与地球的距离远近影响了太阳、月球的观测大小。

(4)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小圆纸片、大圆纸片等。

(5)实验步骤:①观察纸筒模拟地球上人的观察视角,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大圆纸片模拟太阳。

②保持观察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

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7. 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8.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9.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1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2.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1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14.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1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6.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1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18.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19.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三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课时仰望天空1、在“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小”。

即“远小近大”。

2、太阳会发光发热,而月亮不会。

3、太阳表面有黑子,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4、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都是东升西落。

5、我们可以用维恩图来记录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需要借助的仪器是日晷。

2、放置日晷时应根据太阳或指南针确定方向。

3、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上午是由长到短,下午是由短变长。

4、关于影子的方向变化,同一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相同;不同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不同。

第三课时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2、光源: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3、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照射角度有关。

4、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有关。

5、影子的形状与物体被照射面的形状有关。

6、物体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光源的远近有关。

第四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人们看到的月球亮面部分的形状。

2、我们现在一般用农历(阴历)研究月相变化规律。

3、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然后又由圆变缺。

4、农历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没有月相;农历的每月初一也叫新月。

5、农历十五、十六一般都是满月。

第五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

2、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对于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有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陨石击月球形成的。

4、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重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5、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6、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石。

7、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8、潮汐现象是月球影响地球的一种表现。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Unit Three: The Sun。

Earth。

and MoonLesson One:1.The Sun is a star that emits light and heat。

providing Earth with light and warmth。

The Moon reflects sunlight。

does not emit light or heat。

and is Earth's satellite。

orbiting around it.2.The Sun and Moon are both spherical。

but their surfaces are different.3.Understanding that the distance een the Sun。

Moon。

and Earth is different.4.Wayne's diagram.Lesson Two:1.Throughout the day。

under the sunlight。

the length and n of an object's shadow changes in a certain pattern。

We notice thatthe shadow is long in the morning。

short at noon。

long again in the afternoon。

and changes from long to short to long again。

The n of the shadow rotates clockwise like a clock。

from northwest to north。

then to northeast.2.The sundial is an ancient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ime。

查资料三年级下册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点 -回复

查资料三年级下册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点 -回复

查资料三年级下册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知识点-回复
1.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恒星,直径约为109倍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

2. 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是一颗蓝色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4倍。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

3.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4,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都是27.3天。

4. 太阳对地球和月球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太阳光照提供了地球和月球的能量,太阳风和太阳辐射也会对地球和月球产生影响。

5. 地球和月球之间也有很多相互作用,比如月球的引力会对地球产生潮汐,地球的引力会对月球产生引力,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和形态。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汇总(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汇总(教科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科学概念梳理第一课《仰望天空》1.太阳是一颗恒星,会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了光照和热量。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维恩图表述如下:3.太阳比月球的体积大很多,但是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得多。

(太阳距离地球远,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差不多大。

(近大远小规律)第二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效仿古人制作简易日晷,观察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步骤:制作简易日晷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②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③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根据观察纸上影子的信息,我发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早上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中午最短,然后慢慢变长。

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相反,随着太阳东升西落,影子从西到东移动。

第三课《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而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光被物体阻挡,太阳月球恒星 本身发光 比地球大 有太阳黑子 地球围绕太阳转 白天出现 没有形状变化 温度高 红色卫星 本身不发光 比地球小 有环形山 月球围绕地球转 晚上、白天都会出现 月相会变化昼夜温度大(温度低) 灰色星球 球体 没有生命 东升西落在屏(桌面、墙面等)上形成影子。

物体的影子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2.光源(手电筒)和遮挡物(木圆柱)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变化包括长短、大小、方向和形状的变化。

3.实验:探究影子的变化。

准备材料:手电筒、小木块。

方法1:改变光的照射角度,让影子发生变化。

(小木块不变) 实验图:我的发现: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3单元知识点第1课时仰望天空1.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其中手拿圆纸筒,观察同学表示地球上的观察者,手拿小圆片的同学表示月球,手举大圆片的同学表示太阳。

2.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得多。

3.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图片,我们发现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4.要记录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可以用维恩图。

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需要借助的仪器是日晷。

2.放置日晷时应根据太阳和指南针确定方向。

3.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上午是由长到短,下午是由短到长。

4.关于影子的方向变化,同一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相同;不同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不相同。

第3课时影子的秘密1.在模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

2.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不透明的遮挡物和屏。

3.手电筒的位置和木圆柱的影子大小变化的关系是手电筒离桌面越高,影子越小,离桌面越低,影子越大。

4.在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应用了影子的形状变化特点。

第4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1.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然后由圆变缺。

2.在一个月的不同夜晚观察月球时,我们可能会看到月球和周围的亮星位置会有不同,说明了月球每天也在不停的运动着。

3.每月农历十五前后的月相,最主要不同的是月相的亮面方向不同。

4.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基本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5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1.要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观察图片,查找资料等方法。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

3.月球地貌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4.对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有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

5.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石。

6.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重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要点 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要点 课件

知识要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昼夜交替。
知识要点 三、地球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时间,其分 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来看,它的分布总是从直射点向两侧 减小。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知识要点
教科版 三年级下
知识要点
一、太阳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2、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 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3、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4、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教科版
知识要点 一、太阳 5、影子产生的条件: (1)需要有光和遮挡物。 (2)遮挡物在光源和屏之间。 (3)屏能承接影子。 6、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 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 变化,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 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知识要点
一、太阳 7、手电筒的位置改变,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高度有关,光源越高,影子越短;光源越低,影子越长。影子的方 向与光源相反。

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资料汇总

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资料汇总

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资料汇总一、科学基础知识1.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4.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7.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8.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9.影子变化规律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1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开着的灯、太阳光、燃着的火柴12.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

1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15.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

(参考月相图)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 ,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4;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17.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梳理

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3-1《仰望天空》1、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2、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答: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而月球离地球很近,所以虽然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

2、(日晷)是我国古代根据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制作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

4、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位置和方向关系表:表注解:1.一天中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中午最短,早晨和傍晚最长)。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低变高又变低导致的(正午太阳最高,早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

)2.一天中的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是:由西逐渐向北再逐渐向东。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东边升起往南去最后西边落下。

3-3《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2、不同条件与影子变化的关系:3、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皮影戏,无影灯)。

3-4《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3-5《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小档案:①年龄:约45亿年②直径:约3500千年③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④形状:球形⑤是地球的卫星⑥表面有月海、月陆、环形山⑦本身不发光不发热,我们看到的亮光是反射的太阳光⑧基本上没水、没空气⑨有引力,但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

2、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

3、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3-6《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古人的方法:①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②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总结归纳目录一、仰望天空 (1)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三、影子的秘密 (3)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4)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5)六、地球的形状 (7)七、地球——水的星球 (7)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8)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一课1.太阳是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光和热量)。

(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自己(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

3.太阳(很大),离地球(很远),表面能看到太阳黑子。

月球(较小),离地球相对(较近),表面有(环形山)。

4.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每天东升西落。

5.通过用纸筒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实验,我发现:巨大的太阳离我们(远),小小的月球离我们(近),所以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大。

第二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知识整理1.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太阳(东升西落),物体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西北——北——东北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长——短——长4.古人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叫(日晷)。

5.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第三课1. 光源是自己会(发光)的物体,比如(太阳、蜡烛、手电筒)等。

2.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3. (光源、阻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

4. 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使影子的(大小、方向、形状)发生变第四课1.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规律。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

2.我们看到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月球有月相变化,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

3.观星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4.作业本46页月相图。

第五课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月球特点:有(月海);(环形山);(球形);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有(引力);3.模拟实验:大小不同的球——(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大小不一的环形山)4.(食物)、(水)、(氧气)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所以月球上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
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

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5.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月相成因示意图。

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1,它的引力是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
4
1;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地球的
6
2.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3.月球又称“月亮”。

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声音无法传播。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5.月球小档案:
(1)年龄:约45亿年。

(2)直径:约3500千米。

(3)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6.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7.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8.环形山是月球表面最突出的一种结构。

9.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10.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11.太阳和月球。

12.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

1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

14.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六、地球的形状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球体。

2.很久很久以前。

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5.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七、地球——水的星球
1.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3.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4.我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出世界地图上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区别。

5.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6.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1.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
(1)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2)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4)制作海报。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5)展示和交流。

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000多万摄氏度。

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4.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5.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围绕恒星运转的星叫做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叫做卫星。

6.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7.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8.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9.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欧洲人称它为Galaxy,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1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