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桂芬的社会批判思想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1课

2019-2020学年新素养高中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专题三 第1课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人们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撰了《四洲志》。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影响(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问题思考1.“中体西用”中的“体”“用”分别是什么含义?提示“中体西用”中“体”指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纲常名教;“用”指西方文化特别是科技文化。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提示说明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深化理解辩证认识“中体西用”思想(1)积极性:“中体西用”思想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

(2)局限性: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维新变法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概况问题思考材料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

——《新全球史》思考康有为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重新解释”?提示康有为把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深化理解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陈旭麓史论风格探微

陈旭麓史论风格探微

陈旭麓史论风格探微李明杰【期刊名称】《《宿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4)009【总页数】5页(P20-23,57)【关键词】陈旭麓; 诗史结合; 知人论世; 新陈代谢【作者】李明杰【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092陈旭麓(1918—1988年),湖南双峰人。

中国著名近代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

其一生以教学与研究中国近代史为志向,在辛亥革命史、中华民国史以及社会史等学术研究领域中有着重大的贡献,尤其以“新陈代谢”旨趣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在学界更是颇有影响。

陈旭麓主要学术著作有《辛亥革命》《浮想录》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更有关于近代人物研究、史事论断与评述以及史学思考等文章多篇。

在中国史学上,史论这一体例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史论的概念亦富有争议。

瞿林东先生提出史论与史评的区分[1],史论指历史评论,是对历史上的人与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评论,而史评则指史学评论,是对于史学家史学实践成果的评论。

其又指出,若从广义上看,史论又可包含两者。

所以,笔者采取广义史论概念,而恰恰陈旭麓有自己的史论概念认识,其说:“史论的种类不一,有论人、论事、史学评论的不同。

”[2]232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陈旭麓对于史论的认识,实际上亦是指广义概念,包括人、事与史学评论。

故此,笔者依据陈旭麓的人、事与史学评论三论为基础,探讨其史论风格。

1 尚“通”忠“实”的论史理念陈旭麓先生史论讲求“通”与“实”的理念是有缘由的。

先生自幼接受传统“四书五经”教育,年少时由蒙学到私塾又到国学专科学校,自此积累了丰厚的传统国学功底。

而中国传统之学,实是讲求博通之学。

晚清以前,学术门类一统于“四部之学”,而其后清末改革,渐分学科门类,可称为“七科之学”。

这种转变,“实际上就是从中国文史哲不分、讲求博通的“通人之学”向近代分科治学的“专门之学”的转变。

”[3]626无疑,陈旭麓先生是受此时代变化影响的,直到其到大厦大学学习,陈旭麓先生才逐渐由国学转向文学,继而又转到了史学,其后一生以史学为治学之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社会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社会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多元而丰富的领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作家们展示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主题,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文将以几个代表性的作品为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社会批判。

一、《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上海小市民的生活进行描写和分析,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种种荒谬和虚伪。

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具有文化自卑感的知识分子,他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和诱惑,最终选择了妥协和逃避。

小说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以及知识分子的无奈和矛盾。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钱钟书深刻地反思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中国农村的描写,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和农民的苦难。

小说以一个家族为背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命运和遭遇进行叙述,揭示了农民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动人,通过对农民的生活进行真实而深刻的描写,莫言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艰辛。

三、《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进行叙述,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苦难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在中国历经了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动荡,他失去了家庭、亲人和尊严,最终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呈现了中国社会中的荒诞和人性的悲剧。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余华深刻地反思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四、《白鹿原》《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命运进行叙述,展现了中国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以一个村庄为背景,通过对村民的生活和命运进行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不公和农民的苦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动人,通过对中国农村的描写,陈忠实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农民的艰辛。

通过对以上几个代表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在不同作家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提要:鸦片战争时,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大门,也同时击碎了“天朝”人们虚骄的心理,使得他们开始正视“夷狄”和“夷狄文化”,中西文化碰撞遂成为近代中国嬗变的主题。

如何对待“西学”?又如何对待“中学”?“中体西用”思想即是近代中国人对上述问题的最初回答。

这一文化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大致经历了由“西艺”到“西政”到“西教”三个演变阶段。

本文通过“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演变三阶段的考察,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中体西用西艺西政西教提纲引言一、“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艺”的传入二、“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政”的传入三、“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教”的传入结束语“体”和“用”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很能表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特点的范畴,它涵义丰富、运用广泛。

最早将体用两字并举,是先秦思想家荀子。

《荀子.富国篇》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

”1不过在先秦时期,体与用多是分开来讲的,两者并举仅是个别的情况。

到魏晋时期,“体用”已经是指一物的“体用”,如玄学家王弼《老子注》:“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2此处的体是指存在或实体,用是指作用或表现。

到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往往用“体用”来表述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他们把“体”看作是内在的深微的基础,是恒常存在的不变的东西;把“用”则看作是外在的明显的表现,是流动的可变的东西。

理学家程颐又提出了“体用一源”的思想,后又经宋代的朱熹和明代的王阳明等人的进一步解释,“体用”便是指一个事物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3近代中国人所使用的“体用”,却常常用来表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导作用和从属作用、最高准则和应用方式、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并且使用的范围相当宽泛。

诸如,“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

”(曾国藩语)“以守为体,以战为用。

”(王文韶语)“以清心寡欲为体,以破除情面为用。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展示美的一面,也可以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社会批判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主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写和分析,揭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道德和不合理之处,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的文学作品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一、《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以描述一个被极权主义所统治的社会为主题。

在这个架空的社会中,人们无法自由表达意见,思想受到极端监控,个人权利被剥夺,人类自由隐匿良知难以维持。

这部作品通过揭示极权主义的危害和对人性的摧残,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二、《动物农场》《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另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对动物农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中人性的堕落和权力的腐败。

在这个讽刺寓言中,动物农场上的动物推翻了人类的统治,建立了一个由动物自己管理的农场,最终却陷入了与人类相似的权力斗争和压迫之中。

这部作品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批判了社会主义理想的变质和人性的弱点。

三、《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萨林格的经典之作,通过描写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心理世界,对当时美国社会的偏见、虚伪和道德沦丧进行了批判。

霍尔顿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抱有强烈的反感和不满,他试图捍卫纯真和善良的一面,同时对人际关系和成人社会持怀疑态度。

这部作品引发了对教育体制、家庭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

四、《飘》《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通过对南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描述,对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社会动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小说中的女主角斯佳丽·奥哈拉,以其坚韧不拔、反叛与自立的形象,成为了一个突破当时传统女性形象的先驱。

她的形象和故事反映了南方女性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暴露了社会对黑人的残酷对待和不公平待遇。

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中国当代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逐渐呈现出社会批判的特点。

通过揭露社会现实、抒发民众情感以及关注社会问题等方式,中国当代诗歌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社会批判主题。

本文将就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的社会批判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一、旧时代的苦难在中国当代诗歌中,有许多作品揭示了旧时代的苦难和社会不公。

例如,贾平凹的《呼兰河传》通过描写农民的悲惨命运,展现了旧时代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他用“渔网般的黑夜”形容农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对苦难与希望的刻画,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希望。

二、城市现实的抨击中国当代诗歌也对城市现实进行了抨击。

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在诗人们的笔下得到了表达。

比如,北岛的《泥土的演讲》通过诗人对城市恶劣环境的描述,传递了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破坏、生态恶化的担忧。

他用“蓝天广场”和“白云电视”等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城市空间被侵蚀的痛心。

三、社会底层的呐喊中国当代诗歌中,有许多作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并倾听他们的心声。

郑愁予的《女人们休息的地方没有》以及余秀华的《我没那么多痴心》等作品,都揭示了社会底层女性的艰辛生活和对爱的渴望。

通过真实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些诗人呈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四、权力、腐败与社会病态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对权力、腐败和社会病态的揭示尤为突出。

顾城的《一代》通过对权力逐渐腐败的描绘,表现了人民对权力的怀疑与反抗。

他用“帷幕上吊着天线”形象地描述了权力与信息控制的关系,呼吁人们保有清醒的头脑。

五、现代生活的迷茫中国当代诗歌也关注了现代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

例如,顾城的《迷途》以及北岛的《泥在骨头里》等作品,表达了对现代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的困顿感。

他们通过对情感的抒发,传达了对于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探寻与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诗歌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主题多种多样,既有对旧时代苦难和社会不公的披露,也有对城市现实和社会底层命运的关注。

浅论冯桂芬的早期现代化思想

浅论冯桂芬的早期现代化思想

浅论冯桂芬的早期现代化思想作者:韩宁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冯桂芬因为较早较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早期现代化理论而备受世人推崇。

他的早期现代化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校邠庐抗议》中。

冯桂芬最先将“变法”与“自强”联系起来,其采西学、谋自强的思想主张独具特色,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列。

他提出的“中体西用”模式影响深远,充当着洋务思潮的理论基础,代表了当时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最高水平。

一、背景太平天国农民军攻下了苏州,作者被迫避兵上海,又正逢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之际,内忧外患都在动摇着已经风雨飘摇的清政府。

冯桂芬自幼聪颖好学,道光二十年(1840年)便中进士。

经常到苏州的紫阳书院和正谊书院听一些著名的学者讲学,林则徐也是书院的主讲之一。

林则徐在学问上讲求“经世致用”的思想,无疑对冯桂芬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关心时政,对清王朝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860年4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天国天国农民军攻陷了苏州,冯桂芬不得不从家乡避居到上海。

上海的避难生活,在冯桂芬的经历中增加了一段“出入夷场”的经历。

上海的迅速发展,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新奇的,上海成为商品进出口的中心,高速行驶的轮船、高效省事的新式机器,西方人的科学使得冯桂芬感到新奇。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给冯桂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对他思想发生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如何去应对西方的船坚炮利,成了时人关心的问题,冯桂芬也有着同样的思考。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离开北京逃到热河,令每一个具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感到莫大的耻辱,“有开天辟地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

”197《校邠庐抗议》便是他将自己避居上海的所见所闻连同自己的思考问题的心得体会,以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的结果。

《校邠庐抗议》是1861年所作,但是直到1876年才由左宗棠作序出版,此前只是作为手抄本在一部分士大夫手中传阅。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三十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三十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095 经世文风的兴起1.近代文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后期桐城派和曾国藩开启的湘乡派,一是梁启超提倡的新文体。

还有道咸时期以魏源、冯桂芬为代表的经世文派,清末以章士钊为代表的政论文章,以李慈铭、王闿运为代表的骈俪文章。

2.龚自珍: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是经世文风的开创者。

他的散文分为两类:一是政论及学术论文,议论纵横,笔底深蕴感情。

另外一种是记传作品及杂文。

2.魏源:魏源,字默深。

有《古微堂内外集》等。

洞悉原委,说理透辟,驰骋往复,时有精警之论。

3.冯桂芬: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是他的代表作,其变法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独特价值。

其文持论剀切,气理畅达。

经世文派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切合实用,有内容;二是文以达意,反对所谓“义法”。

随笔直书,遒劲畅达。

4.沈垚,为文劲厉急切,锋芒尖锐。

如其《记小皮受挞》。

096 后期桐城派及湘乡派(★★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1.桐城派除“姚门四弟子”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外,还有陈用光、吴嘉宾、朱琦、龙启瑞、王拯、戴均衡等。

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高。

2.梅曾亮:梅曾亮,字伯言,一字柏枧,梅曾亮强调古文创作要“真”,有一己之真面目。

提出“因时”说。

在“意”上用力甚多,淬砺经营,痩硬有力,尤长于绘景。

如《钵山余霞阁记》。

3.曾国藩:咸同时期,曾国藩继承桐城派余绪,是湘乡派的领袖。

4.与上述两派风格不尽相同,但古文成就较高者,前有吴敏树,后有严复、林纾。

097 从时务文到政论文(★★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名词解释)1.【“新文体”】①近代梁启超首创见诸报刊的政论、杂文。

②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

③文白夹杂,兼采众制。

2.“新文体”特色:新文体伴随报章体产生,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在这次文体解放中,贡献最大的是梁启超。

他任《时务报》主笔时,发表了大量宣传变法的时务文章;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议论时政,广泛介绍西方思想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6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61)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解析)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 )2.有学者说:“魏源倡导‘师夷长技’的目的,只是‘制夷’,其注重点在于强兵,而对富国的目的则被相对忽略了。

”这说明魏源( )“中体西用”思想束缚3.严复说:“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他认为西方各国“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

严复认为( )4.19世纪末,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知;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然不解。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其意在( )5.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6.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来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

”这两人有如此认识是基于( )“华夷之辨”的需要7.19世纪60年代,“以西法为可行者,不过二三人,以西法为不可行、不必行者,几乎盈廷皆是”,而早期维新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今日之时务,洋务而已矣”。

他们纷纷打着“洋务”的旗号提出自己的变法自强主张,有的直接投身于洋务运动的实际活动。

这反映出,早期维新派( )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致治固有本也……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文学作品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不仅能够传递情感,表达美感,更可以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元素来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对社会不公、阶级冲突和人性扭曲等议题的深刻反思。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巅峰”。

这部小说不仅有着精美的描写和丰富的情节,更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人物设定到情节展开,小说中都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官场腐败、贪欲横行等问题,多次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二、《1984》《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中所描绘的极权社会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让人们又一次深切地认识到暴政所带来的危害。

作品中通过主人公温斯顿的视角,对极权主义的现实和危害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引人深思。

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描写了一个工人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及其在工业化时代中的历史使命。

小说中所描述的社会环境、生产现场等细节,都体现出了肆意发展的工业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严峻的残酷生活。

作品中充满了对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的控诉,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四、《动物农场》《动物农场》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另一部经典作品。

小说主要讲述了动物们反抗人类占领和剥削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寓言意义。

作品中虽然以动物为主人公,但所表达的是对人类社会中权力腐败、阶级压迫等问题的批判。

小说对于当时的苏联社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以上是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可以不仅仅是娱乐,更可以是深刻的社会批判。

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可以引发思考和反思,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甲午战后精英知识分子的心理嬗变

甲午战后精英知识分子的心理嬗变

甲午战后精英知识分子的心理嬗变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划时代的大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各阶层被迫进行认真的思考、探索,整个国民的社会心理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

其中具有社会良心和引领时代潮流的精英知识分子毅然挑起拯救中华民族的重担,在战败后进行认真的反思,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本文以精英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

以甲午战争为节点,揭示了其思想转变的方面。

由此可知,嬗变是时代潮流影响下的结果。

甲午年间,中日开启了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既是军事对抗,也是两国早期现代化成果的较量,最终中国丧师、割地、赔款、门户大开。

战前,中国败于首创工业文明、来自万里之遥、认识模糊的泰西各国,或可找到些许的心理慰藉:战后中国再败于同文同种、一衣带水、文化礼仪依附中华的蕞尔小国日本,震惊、挫折、屈辱更甚从前。

残酷的战败事实彻底破灭了清王朝自“同治中兴”以来东方大國的迷梦,日本的今非昔比与迅速强大,无不明证中土文化的现实衰败,使国人从轻日必胜的迷惘虚骄堕入“ 耻既甚矣,理亦难解” 的悲怆境地,这一落差也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与阵痛。

同时,战争灾难及随之而起的瓜分狂潮,又为中华民族的群体觉醒带来新的契机。

梁启超即称“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自此“ 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最终促成甲午战后思想文化的彻底变革,而精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一个阶层,推动者救亡图存和救国之道。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对中国人的“天朝上国”优越心理作过一个概括分析。

他说:“中国人认为所有国家中只有中国才值得称羡。

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

晚晴驻欧大使郭嵩焘说:“汉以来正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期生,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世之称夷狄也。

〖2021年整理〗《历史人物冯桂芬生平及思想介绍》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历史人物冯桂芬生平及思想介绍》优秀教案

冯桂芬生平及思想介绍冯桂芬,字林一,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是对洋务运动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家。

他是林则徐的学生,曾仔细研读过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国图志》。

1853年在苏州时以在籍京官身份奉诏举办团练自保。

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他逃到上海。

由于长期在东南沿海生活,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有直接的体会,一度赞成“借兵助剿”,认为“用夷固非常道”,但“不失为权宜之计”,所以主张由英、法军队代守上海,筹划并积极参与江浙官绅与洋人一起镇压太平军的“中外会防”。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学西方的政治社会制度和狭义的“文化”)是洋务思潮和洋务运动的本质特点,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一个“新动向”,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实际以此为开端。

冯桂芬是这一运动最早、最重要的倡导者之一。

他在一系列文章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兴办洋务的基本思想,这些文章可说是他多年对古今中外治国方案研究的心得,集中表达了他的政治、社会观点,后来汇编成书,名为《校邠庐抗议》。

之所以命名为“抗议”,他在自序中说是“位卑言高之意”。

在《校邠庐抗议》中,冯桂芬从诸多方面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深入的分析、批判和揭露。

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政治上依旧因循守旧,毫无生气;贪污贿赂公行无忌,官名几为市肆之名;官为富豪犬马,而鱼肉百姓;经济上千疮百孔,横征暴敛,结果是民受饥苦、蠹国病商;军事上防同虚设,不堪一击……确如大厦将倾。

中国为西方列强欺凌,他感到“开天辟地以来未有之奇愤”,深为国忧。

他分析了中国面临的险恶局面,呼吁上下如不振奋精神、奋起变革,“我中华且将为天下万国鱼肉,何以堪之!”所以他疾呼:“自强之道,不可须臾缓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他进一步说,“人实不如”并非说人的天赋不如,而是“人自不如”,就是后天不努力、不长进。

天的自然条件不如人是可耻的,但无法改变;而“人自不如”,更加可耻,因为“人自不如”是自己不努力才不如人的,但只要知耻后勇,洗心革面,这种“不如人”是可以改变的。

东北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03

东北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03

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3
()第一个介绍了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

A:马建忠
B:郑观应
C:沈寿康
D:冯桂芬
参考选项:A
洋务思想是19世纪()出现的社会思潮
A:40年代后
B:60年代前
C:60年代后
D:80年代后
参考选项:C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薛福成
B:郑观应
C:沈寿康
D:冯桂芬
参考选项:D
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多年。

A:100
B:200
C:300
D:400
参考选项:A
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A:县
B:省
C:州
D:国
参考选项:D
叶适在强调功利的同时,有替()辩护的倾向。

A:地主
B:商人
C:农民
D:富人
参考选项:D
1。

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改革思想

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改革思想

2009年1月第11卷 第1期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 iangs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Jan .2009Vol .11No .1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改革思想王卫平,王 坤(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 要]冯桂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先后主讲南京惜阴、上海敬业、苏州紫阳、正谊等著名书院2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和教育思想。

他不仅提出改革书院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等主张,而且提出改革科举考试的种种办法,力主全面、深入地向西方学习,从而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对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思想;经世致用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09)01-0078-06[收稿日期]2008-11-26[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清代吴地书院教育与吴文化发展”(06JS DLS001)[作者简介]王卫平(1962—),男,江苏溧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王 坤(1983—),男,江苏邳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专门史研究。

冯桂芬(1809年—1874年),字林一,因景仰亭林(顾炎武),故号景亭,自称邓尉山(江苏吴县)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广西乡试正考官(冯桂芬《显志堂稿》卷首,左宗棠《中允冯公景亭家传》)。

咸丰三年(1853年),在苏州兴办团练。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逃至上海,参与组织中外会防局,总司江南机器制造局,并且入李鸿章幕府,请李鸿章奏减苏南田赋。

同治三年,协助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学习外国语言及自然科学,以“求博通西学之才”[1],后返乡讲学著书,先后主讲多所书院20余年,蔚为江南耆宿。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的几点论述邓达善126010017 关键词: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张之洞、中体西用、国粹派等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类似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

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

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

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文化保守主义是一种有限的社会变革原则,是在鸦片战争后社会危机加剧的背景中凸现出来的政治文化思潮,“中体西用”论及其实践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一方面在认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传统,另方面又在批判异质文化的前提下学习异质文化,主张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中西文化的调和、互补,所以它是介于文化民族主义的传统派和激进主义的西化派中间的文化选择。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是指在维护传统的基础上反省传统,在批判西方的前提下学习西方,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为本位,融会调和西方文化,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的系统文化思想。

文化保守主义有两大理论基础: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而产生文化现象,是世界文化保守主义的一部分。

从思想发生学的意义上讲,文化保守主义是现代化世界进程的产物,是文化的民族主义与文化的世界主义相冲突的产物,是分散的世界历史走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过程中萌生的人类思想之花。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从宏观上说是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的结果;从中观上说,是原生内发性现代国家对外扩张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相冲突的结果:原生内发性现代国家对外扩张机制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产生的主动刺激因素,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产生的被动反应因素;从微观上说,是中国“道统”意识续统和传延的结果。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冯桂芬、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康有为晚年思想和晚清“国粹主义”,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有四个基本特征:在“中西文化观”上,表现为“中体西用”;在“古今文化观”上,表现为“返本开新”;在政治变革立场上,表现为改良主义,反对激进主义;在道德实践中,表现为道德本体与宗教情怀。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1950年到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是建国后第一次重大的文艺思想争论和文艺批判运动;1954年到1955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这是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一、文坛三公案(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武训其人:武训生于1838年,山东堂邑人。

原名武七,七岁丧父,随母乞讨为生。

因受人欺负,认识到不识字的不幸,从21岁开始以文盲加乞丐的身份行乞集资办学。

至49岁时,已经积聚了230亩田,3000多吊钱,于1888年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之后又相继兴办两所义学。

山东巡抚为其事迹感动,赐名武训。

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1896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

《清史稿》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2、陶行知的评价:陶行知写有短诗《武训颂》:“朝朝暮暮,快快乐乐。

一生到老,四处奔波。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公无靠背,朋友无多。

未受教育,状元盖过。

当众跪求,顽石转舵。

不置家产,不娶老婆。

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3、梁启超的评价:梁启超为武训撰写了《兴学节略》,说武训的义塾“行之数十年,弟子卒业而去者,不可胜数”,而武训始终“日以两钱粗馒终其身”。

文中最后总结:“铢积寸累,惟以兴学为事。

殆所谓奇节瑰行,得天独厚者欤!”4、武训在民国时期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武训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中国是个有着四万万人口的大国,而且是一个穷国,文盲比例非常高。

冯桂芬

冯桂芬

冯桂芬一、生平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家。

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师从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1840年)31岁中进士,授编修,咸丰初在籍办团练,同治初,入李鸿章幕府。

少工骈文,中年后肆力古文,尤重经世致用之学。

在上海设广方言馆,培养西学人才。

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

冯桂芬为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著有《校邠(bīn)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

(除了军事政治的事迹外,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的新思维,是为自强运动的拥护者。

著有《校邠庐抗议》(1861《校分阝庐抗议》成书于1861 年,所谓“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

该书是他对清代社会进行全面改革的意见集,涉及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详解: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又字景亭(又作景庭),自号邓尉山人。

江苏苏州府吴县(今苏州)人。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第二人。

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

冯桂芬祖辈累世名门望族。

到他父亲这一代,家中失火,从此一蹶不振。

他自幼博览群书,通经史,精历算、钩股之学,以才学闻名乡里。

自幼聪慧特异,读书能一目数行。

20岁弱冠,补为县学的生员。

冯桂芬在贫困交加中发奋图强。

年轻时,曾为该邑县令记室,兼治钱谷。

县令由于拖欠纳粮,要被夺职罢官。

他尽力为县令争辩不得,拂衣而去。

冯桂芬遇事能深思熟虑,虽然沉默寡言,但是面临大事、决断大疑,他就会慷慨激昂,直任不辞。

冯桂芬严于律己,不轻易与人交往,尚未出仕,已经名重大江南北。

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乡试,23岁考取举人。

道光十二年(1833),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

又参加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礼部试、殿试,钦赐一甲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三大批判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一、对电影《武训传》批判
这次对《武训传》的批判始终是围绕毛泽东制定的中心问题展开的,文学受到政治因素的极大影响。

《武训传》宣扬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但同时批判者认为,影片着力宣扬不识字只能沉沦地狱,念书才可以升入天堂思想是非常错误的。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毛泽东等利用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主要是为了开展“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而俞平伯的《红楼梦辩》一书则是“唯心论”的代表作品,当头之作,因此被人们的批判程度广度也更为深刻。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如果说对电影《武训传》和《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主要牵涉的还只是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问题,那么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则更多的牵涉到当下的文艺指导思想和文艺方针,牵涉到文学如何言说现实、作家的立场如何改造的问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

专题十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课时作业39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某某某某调研)学者李喜所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

该书最有可能的是( B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解析:“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表明该书是《海国图志》,故选B项;《四洲志》成书于鸦片战争前,排除A项;《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不是史地著述,排除C项;《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著作,不是史地著述,排除D项。

2.(2020·甘青宁联考)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

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A.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翻“中体西用”学说C.全面学习西方文明D.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解析:据材料把西学的源头说成是中学,即“西学中源”说,其目的在于减少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的阻力,故选A项;洋务派倡行“中体西用”学说,即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排除B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学西方制度和思想文化,排除C项;洋务派坚持文明优越理论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

3.(2020·某某某某一模)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

该主X( B )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某某政治解析:冯桂芬主X“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以实现“君民不隔(统治者与人民要有沟通互动)”,可以看出冯桂芬的思想涉及了西方某些政治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故选B项;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理论基础,排除C项;冯桂芬的主X只是有西方的“”色彩,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某某政治,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力 。 浪费 财力 。 也 冯桂 芬所 指 的情 况属 于后一 种 。 河 务衙 门为另一 大冗 官处 。 朝廷 每年 划五 百万 两 白银维
是上 下阻 隔 , 运转 不 畅。 冯桂 芬 说 :j 代 以下 , “
召 乱之 源 , 外 两端 : 不 下所 甚 苦 之政 , 而上 例 行之 . 甚 者雷厉 风行 以督之 ; 下所 甚恶之 人 , 而上例用 之 , 甚者 推心 置腹 以任 之 。于是乎 鸾 鸱可 以不 分 , 马可 以妄 鹿 指 , 羹可 以为清 宴 . 鸣可 以为蒿 呼 . 沸 嗷 五尺 童子 皆 以
民间情事 ; 至 州县 习 与幕 吏 丁役 处 , 绝 不知 民间 甚 亦 情事 。” 冯桂 芬这 里所说 的上下 隔 阂 , …一 不仅 指君 臣 之 间缺乏沟通 , 还指 中央与地方 、 上级官 员与下属 、 官僚 与百姓之 间、 政府部 门与 民众之间缺乏有效 的沟通 。 二 是官吏 升降机 制不 合理 。冯桂 芬指 出 , 向来 取 , 人 都是凭 文字 , 凭私见 。 “ 自枚 卜 以下 , 非取 人 于容 无 貌 语言 奔走之 间 , 例举 之 而例用之 虽公 论 皆知 为斗 筲 无 足算 者 , 迁 岁擢 , 何 而参 鼎 铉 , 何 而拥 节 年 无 无 旄 , 比皆是 。 _ 比 ”l m官员 职位 上升 与否 , 大程 度上应 很 取决 于其能力 , 取决 于其 工作任 务完 成情况 。对 做得 好 的给予 嘉奖 , 可 非议 , 在 冯桂 芬 生 活 的那个 年 无 但

决 定 了一个部 f所 需工 作人员 数 。如果不 做调 查 , 不 做分 析 , 简单地 设置某 部 门 , 给某 部 门安排 人员 , 就很 难做 到与 实际情 况相 符 。 就避 免不 了两种 情况 的 出 这 现 : 一 , 员安 排少 , 其 人 其二 , 人员 安排 多 。 这两种情 况 都会 影响办 事效 率 , 因为人 员少 了 , 工作 任务 繁重 , 很 难 保证 任务 的及 时完成 ; 人员 多 了 , 互相 依赖 , 既浪 费
付 之奴 隶盗 贼也 。” ” ∞
“ 知 不 如 自知 之 明 ” 自己能 做 什 么 。 人 , 自己适合
什 么职位 , 自己是最 清楚 的 ; 不许人 自择 官 , 若 就会造
成 社会角 色 的错位 ,从 而不 能把社会 角 色扮演好 , 这 对行 政效 率会有 很大 的影 响 。
代 , 然存 在着 凭 面相 来 取人 的现象 , 见官 吏升 降 居 可 机 制不合 理 。
三是 官吏 编制庞 大 , 冗员 太 多 。 当时 , 国家冗员 很 多, 尤其是 重要 部 门 , 桂芬对 此 予以 了严厉 的批 判 。 冯 他认 为漕运衙 门为 一大冗 官场 所 , 朝廷 为 了运送 三 百
无益 ; 粮督 同知 , 管粮通 判 , 主簿之类 , 坐食漕 规 , 全 不
与漕务 。 职位 的数 额 , 作 任务 的多少 , 工 在一定 程度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良好 的政 治运 行 机 制可 以降低 成 本而 获 得社 会 稳 定 的 巨大收 益 , 但观 察 当时 的 社会 , 冯桂 芬 认为 社 会 的弊端 极多 , 已趋 于失调 。表现在 :
作者简介 : 刘庆 艳 (9 1 , , 州 六盘 水 人 , 士 , 盘 水 师 范学 院( 州 六 盘 水 5 3 0 ) 史 系讲 师 , 究 方 向为 中 1 8 一) 女 贵 硕 六 贵 504历 研
国 近 现 代 思 想 史
收稿 日期 : 0 9 1 —1 20— 2 9


政 治 运 行 机 制 的 失 调 与 失 控
论 冯 桂 药 的 社 批 判 思 想
刘 庆 艳
摘 要 : 社 会 学的 角度 探 讨冯 桂 芬 的社 会批 判 思 想 , 出冯桂 芬 重建 封 建统 治秩 序 的 思 想源 于其 社 会现 实的批 判 与分 析 。 从 指 关键 词 : 失序 ; 失控 ; 会秩 序 ; 社 社会 整合 中图 分类 号 : 2 2 K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9 (00 0 — 14 0 17 — 9 92 1 )8 02 — 3
为不然 , 而上犹 以为 然 。 特此 也 , 世部 院大 臣习与 不 今 京朝 官处 , 绝不知 外省情 事 ; 大吏 习与僚属 处 , 绝不 知
修 黄河 、 淮河 , 实际用 的不 超过 十分之 一二 , 剩下 的都 被河 道总督 以 至兵夫 瓜剖 而分之 。 比较 老实 的官 员也 仅仅 用经 费 的 十分 之 三来 办 公 :比较 贪婪 的相 对 减 少 , 至有 非抢 险不使 一钱 的人 。 甚 四是选 人用人 不 当 。 会治 理 的好 坏 与管理 者能 社 力的大 小 、 质高低 密 切相关 , 素 因此 在选 人 、 人方 面 用 就 显得尤 其 重要 。 冯桂 芬看 到 了晚清政 府在这 方面 的 缺 陷 。当时社 会取人 大 多数是 宰相举 百僚 , 长官 举属 吏 。 于用属 吏 . 至 则所 选 范 围相 当狭 窄 , 例保 之则 例用 之 , 不容 易获得 真正 优秀人 才 。 更 太平 天 国运 动后 , 清 政 府 因为财 政支绌 , 开捐纳 , 大 结果 是吏 治更坏 。 桂 冯 芬 发 出 了这样 的感 叹 :今 日之用吏 . 以 国计 民生全 “ 殆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1年第8 00 期
Junlo C ogi n e i fSi c n eh o g (oi c ne E i n N . 00 ora f hnqn U i rt o c nead Tcnl y Sc lSi cs dt ) g v sy e o a e i o o8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