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000方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n=B/b,
n值不应小于2,但也不宜过大,以免增大造价。
整理版ppt
11
(vii)沉淀池总长度L
L=L1+L2+L3 式中:L1——流入口至挡板距离,m
L2——沉淀区长度,m L3——流出口至挡板距离,m (viii)校核:
L2/b>4, L2/h2=(8~12):1
若已知颗粒沉降速度u0,则沉淀区总面积和有效水深计 算方法如下:
Qmax=105/(24×60×60) =1.157(m3/s)
=4166.7(m3/h)
整理版ppt
18
(2)沉淀区各部分尺寸确定
① 沉淀池总有效面积
A=Qmax/q=416.7/0.96=434.06 m3 采用两座沉淀池,每个池的表面积为A1= 217m2,处理量为Q1=208.35m3/h ② 沉淀池有效水深
整理版ppt
8
• 式中:h1——超高,为了适应冲击负荷的水位 变化,有效水深
• 0.3m。
以上应有保护高度h1,常取
•
h2——有效高度,m
•
h3——缓冲层高度,当没有刮泥机时,
h3=(hm+0.3),
•
hm为刮泥板高度;不设刮泥机
时,h3取0.5m。
•
h4——污泥区高度,m
•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
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 /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
1、结构形式
竖流沉淀池是指在沉淀池中水流的形式主要为垂直方向,其结构型式为圆筒形或梯形,可以实现污染物的沉淀、清除,同时也有污泥贮存的作用。
2、参数计算
(1)池底角α应满足θ≤30°,最好为18°~25°。
(2)池底距离:当水流速小于0.1m/s时,可以考虑安装沉淀池,此时距离可以定为0.7m;当流速大于0.1m/s时,可以考虑改善设备或设置沉淀池,此时距离可以定为1.2m。
(3)管线内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内径可以确定为500mm~1000mm。
(4)池容量:可以根据污水日处理量来计算,一般池容量需大于日处理量的1.3倍。
3、主要工艺
(1)沉淀过程:污水进入沉淀池,污染物粒子在水力作用下不住自行沉淀到池底,沉淀过程可以分为凝聚期和沉淀期。
(2)搅拌过程:搅拌设备可以提高污水中污染物粒子之间的质量交换,增加沉淀率,减少污染物污泥的污染量。
二、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结构形式
斜管沉淀池是指,污水流入池中时,水流流向以倾斜斜管形式排列的深池,沉淀介质渗滤下来,在池底形成活性污泥后排出。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
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 /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
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 /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 30~50m ,池宽多为 5~10m ,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 3m ,多为 2.5~3.0m 。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 4:1,长深比 为 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 0.01,一般为 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 1.2m /min ,一般为
0.6~0.9m /min 。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 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
7mm /s ;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 5mm /s 。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 L 人流一 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 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 6%~20%,孔口处流速为 0.15~0.2m /s ,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 0.1~0.15m 。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 于 0.25m ,一般为 0.5~1.0m ;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 0.3~0.4m 。进口处挡板距 进水口 0.5~1.0m ,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 0.25~0.5m 。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 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 0.5m ,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 出刮泥板 0.3m 。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某12000方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
某12000方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
一、设计水量
Q=12000m³/d=500m³/h=0。14m3/s
二、构筑物设计
1、澄清区
水的有效水深: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
斜管上升流速:12~25m/h,取20 m/h.
——斜管面积A1=500/20=25m2;
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 m/h。
—-沉淀入口段面积A2=500/60=8.3m2;
中间总集水槽宽度:B=0.9(1。5Q)0.4=0.9×(1.5×0。14)0.4=0。48m
取B=0.6m.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列出方程:
X•X1=8。3 —-①
(X—2)•(X—X1-0。4)=25 ——②
可以推出:A=X3—2.4X2-33。3X+16.3=0
当X=7.0时 A=8。6>0
所以取X=7。0.即澄清池的尺寸:7。0m×7.0m×6.7m=328m3
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时间:t=328/0。14=2342s=39min;
X1=8.3/X=1。2 ,取X1=1。2m,墙厚0。2m
斜管区面积:7。0m×5。6m=39。2m2
水在斜管区的上升流速:0。14/39。2=0。0035m/s=12。6m/h
从而计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7m×1。2m.
沉淀入口段的过堰流速取0。05m/s,则水层高度:0.14÷0。05÷7=0。4m。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如果按照堰上水深的公式去计算:h=(Q/1。86b)2/3=(0。14/1.86×7)2/3=0.046m。则流速为0.23m/s。这么大的流速经混凝的原水从推流段进入到沉淀段,则絮体可能被破坏.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最新整理)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常用沉淀池计算》课件
公式解释
02
H为沉淀池深度,Q为处理水量,A为沉淀池面积,V为水平流
速。
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03
沉淀池深度应根据处理水量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满足
沉淀效果和停留时间的要求。
沉淀池的容积计算
沉淀池容积计算公式:V = A * H
公式解释:V为沉淀池容积,A 为沉淀池面积,H为沉淀池深度
。
注意事项:沉淀池容积应根据处 理水量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以满足沉淀效果和停留时间的
改善水流分布
通过改善沉淀池入口处的流速和流量 分布,可以减少流动对沉淀效果的影 响,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池的能耗降低
减少水力损失
合理设计沉淀池的结构和尺寸, 减少水力损失,降低能耗。
选择高效水泵
选择高效、低能耗的水泵,可以降 低沉淀池的运行能耗。
优化运行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沉淀池的 运行方式,降低能耗。
沉淀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去除污水中 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杂质。
工业废水处理
沉淀池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广泛应 用,可用于分离工业废水中的固 体颗粒、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
沉淀池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废水
沉淀池可用于去除石油化工废水中悬 浮的油污、泥沙等杂质,提高废水处 理效率。
停留时间
高效沉淀池设计计算
高效沉淀池设计计算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可以去除大多数有机物、颗粒物和悬浮物。在此工艺中,悬浮物被沉淀到底部,然后清洁
的水流入另一个池,完成净化过程。沉淀池的设计是计算池的体积、
流量以及沉淀时间所必需的。
首先要根据池容积或者池体积来计算池的设计。确定池的容积时,需要考虑污水处理需求,如污水流量、有机物含量以及悬浮物等因素,以便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分离悬浮物。一般情况下,沉淀池的容积是根
据处理的污水量,也就是平均每小时的污水量来计算的,沉淀池的容
积是每小时悬浮物处理能力的2-4倍。
接下来要确定污水流量,根据可用的污水量确定池的流量,以便
确定在给定的池大小中进行沉淀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每小时的流量
容量是池容积的6-10倍,以确保污物不会滞留在池中太久。
最后确定沉淀时间。根据污水中悬浮物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池的大
小和流量,可以确定沉淀时间,一般情况下,沉淀池中悬浮物沉淀时
间为2-3小时左右,时间越短,污水处理效果越好。
总之,要计算高效沉淀池的设计,要确定池的容积、流量和沉淀
时间,考虑到污水处理的要求,一般池容积大小为每小时污水处理量
的2-4倍,每小时流量大小为池容积的6-10倍,沉淀时间为2-3小时,这样可以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处理。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根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外表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根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外表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12000TD平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3.2.1 池体设计计算
设两座平流式沉淀池,单池设计量Q=250m³/h,设计沉淀时间t=2h,设计进水含固率3%,则单个沉淀池各部分尺寸计算如下(示意见图3.2.1):
(1)沉淀池面积
设表面负荷q’=1.5m³/㎡.h A=Q /q’=167㎡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q’*t=3m
(1)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Q*t=500m³
(2)池长
设水平流速μ=4.5mm/s
L=4.5*2*3600/1000=32.4m
(3)池宽
B=A/L=5.15m
(4)校核长宽比、长深比
长宽比:L/B=6.29>4 (符合要求)
长深比:L/h2=10.8>8 (符合要求)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设沉淀池连续排泥,污泥停留时间T=1h,好氧池出水SV120(120分钟沉降比)为20%,则:
V泥=250m³/h*1h*0.2=50m³
(6)污泥斗尺寸
设锥斗底部尺寸为0.5*0.5m,锥斗角度55℃,则:
锥斗垂直高度h4=(5.15-0.5)/2*tg55°=3.32m,锥斗容积:
V1=(5.15²+√(5.15*0.5)+0.5²)*3.32/3=31.3m³
设池底坡度i=0.01,则坡度部分高度h5=(32.4-5.15)*0.01=0.27m 则锥斗以上梯形部分的容积:
V2=(5.15*5.15)*0.27+(32.4-5.15)*5.15*0.27/2=26.1m³
则污泥总容积V1+V2=26.1m³+31.3m³=57.4m³>50m³
污泥层和废水层之间设缓冲层h3=0.3m
(7)沉淀池总高
设置保险水深h1=0.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12000方高效沉淀池池设计计算
一、设计水量
Q=12000m³/d=500m³/h=0.14m3/s
二、构筑物设计
1、澄清区
水的有效水深: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
斜管上升流速:12~25m/h,取20 m/h。
——斜管面积A1=500/20=25m2;
沉淀段入口流速取60 m/h。
——沉淀入口段面积A2=500/60=8.3m2;
中间总集水槽宽度:B=0.9(1.5Q)0.4=0.9×(1.5×0.14)0.4=0.48m 取B=0.6m。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列出方程:
X•X1=8.3 ——①
(X-2)•(X-X1-0.4)=25 ——②
可以推出:A=X3-2.4X2-33.3X+16.3=0
当X=7.0时 A=8.6>0
所以取X=7.0。即澄清池的尺寸:7.0m×7.0m×6.7m=328m3
原水在澄清池中的停留时间:t=328/0.14=2342s=39min;
X1=8.3/X=1.2 , 取X1=1.2m,墙厚0.2m
斜管区面积:7.0m×5.6m=39.2m2
水在斜管区的上升流速:0.14/39.2=0.0035m/s=12.6m/h
从而计算出沉淀入口段的尺寸:7m×1.2m。
沉淀入口段的过堰流速取0.05m/s,则水层高度:0.14÷0.05÷7=0.4m。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如果按照堰上水深的公式去计算:h=(Q/1.86b)2/3=(0.14/1.86×7)2/3=0.046m。则流速为0.23m/s。这么大的流速经混凝的原水从推流段进入到沉淀段,则絮体可能被破坏。
因此,考虑一些因素,取1.05m的水层高度。
推流段的停留时间3~5min,取4 min。
V=500×3/60=25 m3
则宽度:25÷2.65÷7=1.34m,取1.5m。
2、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
污泥循环系数按循环水量8%计算。
500×0.8=40m3/h,泵的扬程取20mH2O。采用单螺杆泵。
系统设置4台。2台用于污泥的循环,2台用于污泥的排放。
螺杆泵采用变频控制。
污泥循环管:DN150,流速:0.6m/s。
污泥循环的目的:1、增加反应池内的污泥的浓度;2、确保污泥保持其完整性;3、无论原水浓度和流量如何,保持沉淀池内相对稳定的固体负荷。
污泥排放的目的:避免污泥发酵,并使泥床标高保持恒定。
污泥床的高度由污泥探测器自动控制。
3、絮凝池
本项目的有效水深按6.7米设计。
停留时间10~15min,取15 min。
则有效容积:V=500×15/60=125 m3
平面有效面积:A=125/6.7=18.6m2。
取絮凝池为正方形,则计算得A=4.2m,取整后a=4.5m。
絮凝池的有效容积:
4.5m×4.5m×6.7m(设计水深)=13
5.6m3。
原水在絮凝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6min
4、反应室及导流板
Q=500t/h=0.14m3/s
①——管道流速取1.0m/s,管径为DN500(流速0.70 m/s);
②——管道流速取0.8m/s,管径为DN500(流速0.70 m/s);
③——回流量:设计水量=8%,絮凝筒内的水量为10.8倍的设计水量(1.5m3/s)。筒内流速取1.0 m/s,则Di=1.38m,取内径:φ1400mm,筒内流速:0.97m/s。
④——流速取0.5m/s,1.5÷0.5÷(3.14×1.4)=0.68m,取0.7 m;v=0.49m/s。
⑤——流速取0.4m/s左右。则D×L=(0.14×10)/(0.4)=2.75m2
锥形筒下部内径:φ2800mm;流速:0.39m/s。
筒外流速:(0.14×10.8)/(4.5×4.5-3.14×1.42/4=18.7)=0.08 m/s
筒内流速/筒外流速=1.0/0.08=12.5
筒内:配有轴流叶轮,使流量在反应池内快速絮凝和循环;
筒外:推流使絮凝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并分散能量以确保絮凝物增大致密。
原水在混凝段的各个流速:
反应室内:内径:D=φ1400mm,流速:v=0.97 m/s;
室内至室外:流速:v=0.49m/s;
室外流速:v=0.08m/s;
室外至室内:流速:v=0.39m/s;
5、提升絮凝搅拌机
叶轮直径:φ1400mm;
外缘线速度:1.5m/s;
搅拌水量为设计水量的10.8倍(1.51m3/s);
轴长——按照目前设计的要求,有5.2m。
螺旋桨外沿线速度为 1.5m/s,则转速n=60*1.5/3.14*1.4=20 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