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是由边组成的,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角的存在。
2.学会用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描述角的大小。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所指定大小的角。
4.能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认识到角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及特点。
2.角的大小。
3.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三、教学难点1.角的大小的描述及理解。
2.角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
2.教科书。
3.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角的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直角、钝角、锐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角?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角的概念•老师向学生解释角的概念,即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围成的部分。
•让学生观察书本中关于角的图形,理解角的形成。
3. 角的大小描述•通过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描述。
•引导学生探讨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强化理解。
4. 角的绘制•老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指定大小的角。
•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画出不同大小的角。
5.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提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角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角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概念、大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认识角的存在,加深理解。
七、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角的练习。
2.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三个有角的实际情景并描述。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角的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钝角
锐角
直角
3.做一做,从两副直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
4.请在下图中找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5.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6.画一个角,同桌之间说一说是什么角。 我画了一个钝角。 我要画一个……
7.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图形,再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 角或钝角。
··················· ··················· ····
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一、情境导入 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动手折角,比赛谁折角的方法多。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直角外的这些角。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锐角和钝角。
观察图片,并与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怎样确定直角的呢?说一说你的方法。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及一条边与黑板上的直角顶点及一条边重合 ,看它们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黑板上其他的三个角与直角有什么不同吗? 前两个角比直角小,最后一个角比直角大。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如何辨认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直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锐角
钝角
直角 比直角小的叫锐角
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拼钝角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要拼出一个钝角。
这两个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 两个锐角。
动手拼一拼,试一试吧。 钝角比直角大,用这个直角和 ……
如何用三角尺上的两个角拼在一起构成钝角呢?快动手拼一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一试吧!
把直角和锐角拼在一起可以构成钝角。 小结:两个锐角拼在一起不一定是钝角;两个直角拼 在一起不是钝角;只有用直角和锐角拼在一起,才能 拼成钝角。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特征,能够分辨各种角,并能用角的特征来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角。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认识和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能够正确地分辨它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能够正确地分辨它们。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角。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来观察和体验角的特点,增强对角的认识。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角的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些硬纸板,让他们能够自己制作和观察角。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够找到这些图片中的角吗?角是什么样子呢?”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对这些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或者模型展示各种角,如锐角、直角和钝角。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角的理解。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的认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detailed content: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角度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角的奥秘。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准确判断和区分锐角和钝角还存在一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以下改进:
1.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会更加详细地解释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学生将能够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5. 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能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自主学习能力: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学生通过测量和标记,能够识别出图形中的锐角和钝角。
3. 题型三:填空题
例3:填空:一个________角是小于90度的角,一个________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角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继续三角形的初步认识,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区分锐角和钝角。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角,并了解它们在三角形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锐角和钝角。
2. 使学生理解锐角和钝角在三角形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难点1. 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及其与直角的关系。
2. 学生对角度大小的直观感知。
3.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准确判断角度类型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量角器2. 三角形模型3. 绘图工具4. 角度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模型,让他们发现并描述锐角和钝角。
3. 讲解:讲解锐角和钝角的定义,以及它们与直角的关系。
4. 动手操作: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中的角度,并判断它们是锐角还是钝角。
5.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讨论如何准确地判断角度类型。
6. 总结:总结锐角和钝角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2. 锐角和钝角的定义3.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关系4. 如何判断角度类型5. 锐角和钝角在三角形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画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并标出每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2. 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给出一个例子。
3. 解释为什么一个三角形不能同时有两个钝角。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观察、讲解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角度的大小和类型,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三角形并标出角度类型,说明他们对本课时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的主要障碍,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地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但对角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不够清晰。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判断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实物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套角的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角。
如:剪刀、钟表、红领巾等。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介绍角的概念,展示角的模型。
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角的模型拼出不同的角。
要求每组选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判断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角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角的大小,让其他学生猜猜看是哪种角。
2021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3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 (3)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6)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 (9)【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1.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学具画锐角、钝角和直角。
【教学指导】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直角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实践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浅显,但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
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第4课时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授角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认识。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安排2.1 课时安排本单元设置3节课时完成。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难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解释。
活动安排:1.观察图片,描述角的形状。
2.分组讨论,总结角的定义。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索角的特点。
3.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角的符号表示•学生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理解不同角的名称。
•学生在小组中练习书写角的符号,并相互纠正。
活动安排:1.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
2.小组练习书写不同角的名称和符号。
3.教师辅导,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符号表示。
3.3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量角器和圆规测量角度大小。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角的概念和大小的认识。
活动安排:1.学生观察和操作量角器和圆规。
2.实际测量不同角的大小。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总结角的大小规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和符号表示,但部分学生在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时存在困难。
在教学中,应更多关注这些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角相关的题目。
2.留作业:用工具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角度。
以上为本文档《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RJ】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 教案·人教部编版
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2.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3.会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
用三角尺拼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
三角尺、活动角。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呢?
2.导入新课
师:给出的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已经认识的角,那么除直角外剩下的角是什么角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吧!(板书课题)【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特征,以及角的分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够辨识各种角,并能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和分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够辨识各种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够辨识各种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分类,并能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物、图片、操作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锐角和钝角的特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分类,使学生能够辨识各种角。
4.实践与应用:让学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认识锐角和钝角|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锐角和钝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能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锐角和钝角的定义2. 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比较3. 锐角和钝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能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
2. 教学难点: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比较,锐角和钝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实物模型等。
2. 学具:三角板、实物模型、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区分锐角和钝角,并进行大小比较。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三角板和彩纸制作锐角和钝角,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锐角和钝角,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锐角的定义钝角的定义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比较锐角和钝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2. 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锐角和钝角,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学生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知识。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否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用直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角的概念和特征认识还不够明确,角的测量工具——量角器的使用也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体会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用直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用直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角的存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活动,发现角的特征,学会测量角的大小。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套量角器、直尺、三角板,提前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带有角的物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让学生从带来的物品中找出带有角的物品,并展示给大家。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角,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呈现(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2.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自带物品上的角,并记录下来。
2.每组选一个角,用直尺和量角器量一量,并在黑板上展示。
巩固(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角,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篇1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
说说你认识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
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上出示这些角)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同桌交流。
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配套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2、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
3、根据给出的一个顶点,画一个角。
.
参考答案
1、√×√×
2、4个3个4个2个
3、
.
(2)找角。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图中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并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知道如何画出一个角吗?
先画一个点,作为角的顶点,再从这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这样一个角就画好了。
2、巩固练习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探究新知
(1)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分别找出这些物品上的角,请你指一指。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朋友们提到的尖尖的点,也就在两条线相交的这一点,我们把它称为角的顶点。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从点延伸出两条射线就把它们叫做角的边。
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执教人:
学科
数学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生活பைடு நூலகம்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角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学生能够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锐角和钝角的含义,从而突破重点。
(2)采用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突破难点。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5)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角的知识点,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角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描述和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学科的四个方面展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思考。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识别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词语描述。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提高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3)优秀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及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判断不同角的大小。
2.联系生活,积极探索,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通过角的开口大小判断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三角板,卡纸条学具:塑料条教学过程:一、导入:1、认识新朋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位新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卡纸条——红红和兰兰)红红和兰兰是数学世界的两个好朋友,他们今天来帮助我们找一样东西,它叫“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师:同学们见过角吗?(举手回答)生:没见过(或:牛头上有角,我有1角2角。
)师指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可不是这些你们平常说的角,它是数学世界里面的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找“角”:师:红红和兰兰来到了数学游乐园,兰兰大叫着:“角!你在哪里啊,快出来吧!”红红也喊着:“角你快出来,我们都想认识你!”。
可是找了半天也不见角,就在兰兰想要放弃的时候红红却打气说:“兰兰,别急。
我们再找一会儿吧,同学们都在等着我们嘞!”说着便拉起兰兰的手准备继续找角。
就在这时,意外突然发生!(黑板展示两张纸条一端合在一起,另一端嘴巴张开的样子)——同学们,兰兰和红红手拉着手怎么也分不开了,是谁把他们连在一起呢?原来啊“角”已经出现了,红红和兰兰手拉手在一起就凑成了角!(引导学生拿出学具塑料条组合成角)二、新授:1、观察角的特点:师:看看角有什么特点呢?(举手回答)生1:角由红红和兰兰手拉手组合而成。
师:说的真棒!不过组成角后兰兰和红红就变了称呼,在角里面他们统一有一个新名字角“边”。
(边说边板书,引出边。
同时指出两条边都是直线)还有没有发现:生2:他们有一头固定在一起了,不能分开。
师:不错,有一个点(磁钉)把他们固定在一起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生活中的角,并能够画出不同度数的角。
3.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2. 角的分类3. 角的画法4. 角的度量5. 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分类、画法和度量。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角的定义、分类、画法和度量。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概念。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画角,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角,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角的物品,如剪刀、钟表、书桌等,引发学生对角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角的定义向学生讲解角的定义,强调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3. 讲解角的分类介绍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周角和平角,并通过实物和模型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类角的特点。
4. 讲解角的画法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让学生动手实践,画出不同度数的角。
5. 讲解角的度量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并让学生动手测量一些角的度数。
6. 讲解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制图、工艺品制作等,使学生认识到角的重要性。
7.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定义、分类、画法和度量,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有几个角?学生回答:正方形有4个角。
老师再拿出一角形的纸,提问:那这个三角形有几个角呢?学生回答:三角形有3个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拿出一张大的三角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三角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三角形的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这个顶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边叫做角的边。
老师再拿出一张大的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正方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正方形的一个角同样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感知角的大小老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哪个角更大?为什么?4.动手操作,画角老师发放画角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画出一个角。
学生画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画出角。
学生画完后,老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提问:你们觉得哪个角画得最好?为什么?5.游戏环节老师设计一个“找角”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游戏结束后,老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角,并讨论角的共同特征。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有了哪些认识?老师再提问: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哪些角?学生回答后,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角。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用一张纸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3个角,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三课时
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学具、教学准备
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你瞧!这两个角是直角吗?和直角有什么不同?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
二、互动新授。
认识锐角和钝角。
比一比。
出示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问:同学们这是少年先锋队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老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介绍并板书: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动手做角。
强调学生做角时:一只手动,另一只手不动。
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
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
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
完成教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出示,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
提出问题:怎样验证?
引出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教师小结。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深入感知。
认一认。
认真观察你手中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
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完成教材练习八第9、10、11题。
四、教学例6。
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说说三角尺上的角。
这两个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锐角。
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
相互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拼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