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桥、 磴道与踏跺的艺术分析
园林艺术试卷 含答案
园林艺术试卷含答案园林艺术试卷(含答案)园林专业园林艺术试卷命题教师:教研室主任: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2分)1.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它是贯穿全园的脉络,是联系园中各个景点、景区以及活动场所的纽带。
2.园桥:园林中的桥,是园林中跨越水面、山涧和沟壑的路,即风景桥。
3.蹬道:指通往高山、水涧、沟谷等景区和景点的园路。
专业:PS 图片处理、抠图、去水印,婚纱艺术照、儿童宝宝照片精修美化,轮播海报设计、LOGO 设计、淘宝店铺装修4.踏跺:即指与建筑台明或出入口相连接的各种台阶,是道路与建筑连接的部分。
5.园林铺装:即园林道路和地面的铺设和装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天然或人工的铺装材料,铺设于地面而形成的一种地表装饰。
6.园林广场: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或限定的,由多种软、硬景观构成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0分)1.根据园路在园林中所承担的功能分类,园路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园林小路三种。
2.园路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它既可以有效组织园林景观、分隔空间引导游人进行园林游览,还可以为工作人员进行园林建设、园林养护、园林管理以及园林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提供便捷的通道。
3.园路的艺术美体现在园路布局的整体美、园路的线形美、园路铺装的材质美、园路丰富的色彩美及异型园路的变化美。
4.园路的基本布局形式有套环式园路系统、条带式园路系统和树枝式园路系统。
5.园桥可分为园桥的建筑结构、园桥的建筑材料、园桥的建筑形式三种类型。
6.园林铺装的类型有园路铺装材料构成及其荷载时的不同表现和铺装的图案形式。
7.园林铺装的艺术有色彩艺术、质感艺术、图案艺术、尺度艺术、线形美艺术。
8.园林广场的类型可分为园林广场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园林广场不同的平面布局形式、园林广场不同的垂直高度三大类。
9.园林广场的艺术分为园林广场的艺术布局、园林广场的铺装艺术、园林广场布置的艺术原则三种类型。
古建筑“踏跺”营造法式解析,建筑考研、古建园林设计、文保考试理论知识分享
古建筑“踏跺”营造法式解析,建筑考研、古建园林设计、文保考试理论知识分享踏跺,是指中国古建筑中的台阶,宋称“踏道”。
台阶,是中国古建筑中用以登高的阶梯状道路,一般用砖、石砌筑。
分阶级的台阶在宋代称为踏道,在清代称为踏跺; 宋代建筑中的台阶,一般用砖或石条砌造,置于台基与室外地面之间。
是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的一种转换过度体,具有区分内外和高低转换两个功能因素。
古代文献《释名》:“阶,陛也。
陛,卑也,有高卑也。
天子殿谓之纳陛,以纳人之言也。
阶,梯也,如梯有等差也。
”用白话文翻译一下:阶,就是陛。
陛,即低卑,有层次高下的意思。
站在天子宫殿台阶上听取意见叫做纳陛,是说虚心纳谏的意思。
阶,即指阶梯,如同梯子有层层级差的样子。
在宋《营造法式》卷十五.砖作制度中规定:“造踏道之制:广随间广。
每阶基高一尺,底长二尺五寸。
每一踏高四寸,广一尺。
两颊各广一尺二寸。
两颊内线道各厚二寸。
用白话文翻译一下:造踏道的制度规定,踏道宽度和间宽相同,台基每增高一尺,底边长度为二尺五寸,每一层台基高四寸,宽一尺。
两颊各宽一尺二寸。
两颊内侧线道各高二寸。
砖砌的踏道坡度一般比较和缓,为1:2.5。
踏步每步高4寸,宽1尺,与石砌踏道“每踏厚五寸,广一尺”相比,高度有所降低。
两侧有一砖宽的两颊,随踏步斜砌,如同石砌踏道中的副子。
两侧面作象眼,装饰线以2寸为律。
层层退入,使整体台阶显示出丰富的节奏和层次感。
古建中最常见的踏跺有以下几种。
1. 垂带踏跺:用砖或石条砌造,放在台基与室外地面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并且两面加了斜面的“带子”2. 如意踏跺:也是用用砖或长方石条砌造,重左、中、右三个方向延伸,最底下的最大,第二层逐渐向上递减,人可沿三个方向上下台阶,故称:“如意踏跺”。
3. 御路踏跺:在垂带踏跺的基础上中间铺设御路石。
4. 云步踏跺:是用没有加工过的石料堆砌成的台阶,形状像一朵朵的云彩,是一种自然的艺术效果,这种踏跺一一般用于园林建筑。
5.礓磋:两边有垂带,但其台阶呈锯齿状。
造园手法
造园手法——路桥与铺地来源: 作者:佚名园中之路桥和铺地,往往不被作为观赏的主景之物,但在园林中却也起着不小的审美作用。
这种作用,多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于人的。
路的设计,其实包括两方面,一是路本身的形象,二是线路的设计。
路的形象就是路面造型。
路面有多种多样,有的平铺,路面简洁,用石板或结实的泥土。
有的路面上设图案花纹,用石块拼出各种图案,引人注目。
所以前一种路,人们往住会走得比较快,一走而过;后一种路面上有花纹,人们边走边欣赏,所以走得较慢。
另外,有的园林或风景区,将路面做成很有特征的形式,如庐山上的小路,用两边筑条石,中间用正方形石板转45度角铺设,余下的空处则填土,上长青草,很有特色。
人在路上行走,方知自己在游庐山。
路的方向线路有关游园导向,一般说游园导向,路的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造园者在园中设置许多景点,就是用路将其连起来。
路的总体安排属园林总体布局所要考虑的问题,先游什么,后游什么,由何处入,通向何处等,都有讲究,好像写文章、小说一样。
而从路本身来说,也值得注意。
园中之路,宜曲不宜直,直则无趣,留园后部有一条长而直的路,是个败笔。
路之转弯处,或十字路口、三*路口,须用“暗示”手法,起到指向的作用。
这些设置物,能使游人见到以后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得到要去的地方,这就是园中之路的手法。
在园林中,桥的形象要比路明显。
桥的作用大体有三:一是通行,物质性的功能;二是观赏桥的形态,精神性功能;三是组景作用,人在桥上行,由于水面空阔,所以此处是赏景之佳处。
但若是用曲桥,如拙政园、网师园等都有曲桥,人在曲桥上行,可以自然而然地观赏到桥左右两边的景物。
但曲桥要曲得自然,有的曲桥做得太过分,不但做成90度曲,而且还要做“九曲”,人行其上,似受拘束,感到不自在。
桥之组景,还有一个作用是桥可分割水面空间,使水面空间有层次。
所以园中水面设桥,总是将池面分割成有大有小,使水面主次分明。
如网师园大水池,其西北首用曲桥,东南角用小拱桥,形成中间大水面,两边两处小水面,不但有层次,而且又有主次。
请对园路、园桥、蹬道与踏跺进行艺术分析,并归纳其优缺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班级:园林规划05班姓名:毛红民题目:请对园路、园桥、蹬道与踏跺进行艺术分析,并归纳其优缺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一、园路(一)园路是人们在游行园林过程中的载体和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路不仅是贯穿于整个园林的交通网络、分隔和联系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同时也是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
所以要注意要因景设路,因路得景,做到步移景异。
园路布局要主次分明,简洁明确;园路随地形有起伏,要曲折迂回;沿路风景要富有变化。
(二)园路的功能作用:1.组织交通,引导游览;2.划分空间,构成景观;3.保护环境,改善气候,减小噪音等。
二、园桥是园路的变型与延伸,主要建立在水面之上,它不仅划分空间,构成景观,而且组织交通、引导游览、衔接景观的重要建筑形式。
所以说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比如拙政园的小飞虹廊桥,体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二)按造型分:曲桥、拱桥、平桥、折桥等按材料分:石桥、木桥、砖桥、竹桥、混凝土桥等三、汀步又称步石,它主要建在河流、湖泊的浅水面上,按人的步伐距离幷露出水面的块石,供人们涉水而过的设施;功能类似于园桥,都在于涉水而过。
四、蹬道(一)蹬道是山体结合通往景区、景点的山地园路。
传统园林中,多把石级或蹬道与池岸和假山结合起来,随地势起伏高下,此类蹬道若与建筑物楼阁相接,便成了“云梯”, 留园明瑟楼云梯的景名为“一云梯”。
云梯呈曲尺形,梯之中段上悬下收,做成山洞,形成虚实对比,使云梯有空灵之感。
云梯下面的入口两侧与花台结合,花台中置一峰石,上镌刻“一云梯”三字。
所以在作云梯时必须注意,云梯宜藏不宜露,切忌暴露无遗,外观为完整假山,并用藤萝掩映,自然成景。
(二)蹬道的功能作用:1.引导游览(引导游客游览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强烈);2.构成景观(主要起造景作用);3.其他作用(比如对比作用:明与暗的对比、封闭与开敞的对比、清净与热烈的对比等)。
五、踏跺(一)踏跺指与建筑台明或出入口连接的各式台阶,也称之为涩浪。
多姿多彩的入口障景艺术
多姿多彩的入口障景艺术中国现存园林的入口障景处理艺术,当数留园最为杰出,它利用建筑空间的收放、入口游线的曲折、自然光线的明暗实现了游人心理的“三放两收”,从而达到美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其手法真是精彩绝伦,堪称典范之作。
与之相比,拙政园的入口处理艺术要逊色不少,但东、中、西三园障景手法各不相同,倒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东园以厅障景,中园以山障景,西园则以亭障景,特别是西园的以亭障景手法,极为成功,在现存园林中似属孤例,颇多可圈可点之处。
原来拙政园的入口位于现在的中园南墙,正对园林路,如今园门尚存。
但1960年代东园整修改建后并入,东园入口也成为新拙政园的游园主入口,在沿街处新建了一座高大巍峨的门楼作为园林正门。
不过这个门楼实在是个很大的败笔,庙堂气太浓,其威严高峻的气势与拙政园、乃至南方私家园林的纤细秀丽风格格格不入。
更为可惜的是,由于拙政园新大门东移,目前的游览路线是先东园、后中园、再西园,游人无奈之下只得从园林东墙中部拦腰进入中园、西园,使得中、西两园的游园顺序完全被打乱,入口障景设计的匠心也就无法体会了。
庙堂气浓郁的拙政园门楼,体量庞大,巍峨高峻,与江南园林的纤细秀丽格格不入,实是败笔。
中额“拙政园”,东额“淡泊”,西额“疏朗”,概括全园风格,可惜这个门楼一点也不淡泊,一点也不疏朗。
一、东园的以厅障景进入高大门楼,乃是一座宽敞庭院,迎面一组湖石小品玲珑剔透,颇有韵致,两侧月洞门则是东园出入口。
进入月洞门,目中所见却仅仅是一所小小天井,北墙中间一座小巧玲珑的硬山顶建筑,面阔三间,形制含蓄内敛,朴素无华,如同民居建筑一般,此即兰雪堂。
从外庭院到内天井的空间收缩,是很有点出乎游人意料的。
出兰雪堂或北墙门,有湖石假山一座横亘眼前,园内诸景皆被遮挡,唯东首远处可见水榭一角,是为芙蓉榭。
左行转过假山,全园风光一览无余,西可观一山耸峙,放眼亭掩映山巅,北可见一带清溪蜿蜒,秫香馆静卧溪头,东可见一岗逶迤,天泉亭耸立岗前。
园林景观中的桥艺术精讲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类号 学号 密级公开题 目(中英文) 园林景观中的桥艺术 Bridge Art in the Landscape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 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 成绩评定摘要“有园皆有桥,无桥不成园”,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桥是一种独特的设计元素,是园林景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发展的演变,园林景观中的桥也随之变化,发展成为一种类型丰富、形态多样、功能完备、空间合理的园林建筑形式。
它是园林景观中非常常见的景观小品,不仅有通行功能,而且还具备点缀环境,为园林增添景观妙趣的装饰作用。
园桥一般色彩自然,造型别致,富有特色,所以园桥在造园艺术方面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
本文以园林景观中的桥为研究对象,试着从桥各方面的艺术表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到桥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桥设计作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园桥;Abstract"All parks have bridge, without bridge cannot make a park",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art, the bridge as a unique design elements,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the bridge of landscape also changed a lot and became a functional,diversified reasonable spa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ridge is a very common sight in the landscape, which not only have a walkway, but also embellish environment.It plays a decorative role to the landscape. Bridge Park,with its own natural color, unique distinctive styling, has a high value in garden-making which surpasses transport func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bridge and make a meaningful exploration of bridge to modern landscape design,my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ridge in the landscape and tries to study all artistic parts of bridge.Key words: Traditional garden; modern landscape; Park Brid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本论 (1)一、桥的探索 (1)(一)中国传统园桥的演变 (1)(二)地域园桥的异同 (1)二、桥的艺术表现 (2)(一)选址艺术 (2)(二)功能艺术 (3)(三)材料艺术 (3)(四)造型艺术 (4)(五)审美艺术 (7)三、桥对现代景观的影响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园林景观中的节奏美感
园林景观中的节奏美感摘要:园林的营造法式中凝聚着空间的节奏、旋律,游人在园中可以体会到如音乐一般的美,本文即是通过以音乐的旋律为参照对园林营造和规划设计中的节奏进行研究,探索节奏作为一种造景手法对园林的影响,并举出实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园林;节奏;旋律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魅力,在于综合了意境美学、抽象美学等多种美学元素,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拓宽了欣赏者的审美空间。
在造景手法方面,注重层次、抑扬、虚实的安排,巧妙运用借景、对景、漏景、障景、夹景等营造法式,给欣赏的人带来层次感和韵律感,使游人在游赏中有游有停,赋有节奏感。
一个园林是否具有节奏感,是它能否吸引人游览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节奏旋律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者严肃,或者活泼,或者曲径通幽,或者小巧玲珑等,都会把园林主人的感情糅合在园林空间中。
园林营造的节奏形式,会把游人逐渐带入一种境界,使得在其中游玩的人不再仅仅依靠视觉观察园林,而是被不断变化的节奏带入一个旋律内,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环境中。
园林艺术把不同景观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重新组织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园林的节奏,不同的空间体系也会出现不同的旋律,如同一段优美的音乐,带给游人变幻、优美的感情体验。
空间变化如同音乐的节奏一样,可以产生很强的提示作用,游人在曲折途径中的期待心理和美好体验更进一步强化了目标场所的意象,从而使游园变成一次完美的体验。
人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和表达。
一、音乐的旋律作为一种造景手法对园林的影响东方园林设计十分注重园林的节奏和旋律,高明的设计师往往用灵巧的节奏创造出一个唯美的旋律,在造园设计中,把点、线、面、色彩、植物质感等园林构成要素和乐器中节奏联想到一起,形成了动感的音乐旋律跨度,有时也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其实景色是没有移动位置的,但是人的感情随着视觉的不断变化已经被这种景色潜移默化了,形成了具有活力的美感。
借鉴音乐节拍进行景观配置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园林造景手法,节奏运用在园林中主要体现在景观的对称、比例、重复、变换、层递、循环等,园林中的各部分按照节拍有规律地变换运动着,释放出不同的韵律,形成了不同园林形式美。
中国古建筑之踏跺
中国古建筑之踏跺踏跺,也称为踏步,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台阶形式。
它们通常由砖或石条砌造,放置在台基与室外地面之间。
宋代称为“踏道”,清代则称为踏跺。
这些台阶不仅方便人们行走,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的过渡。
它们也被称为“级石”。
当人们需要登高远眺时,踏跺提供了方便的行走平台,同时也给予人们一种内心的安全感。
台阶的层层加级展现出丰富的节奏和层次感,寓意着步步升高的美好愿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封建社会中,门口台阶的数量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以故宫为例,它根据身份的尊卑设置了不同数量的台阶。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都拥有九阶的最高规格台阶,象征着帝王的九五至尊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除了数量之外,台阶的材质也是地位的象征。
普通人家的台阶通常由简单的木材和泥土制成,稍高的则使用砖石砌成。
而最高级的材料则是汉白玉。
这种材料质地坚硬且易于雕刻,外观洁白无瑕,如玉一般,十分珍贵。
从汉代开始,汉白玉就成为了尊贵的象征,故宫中的台阶基本上都是用汉白玉制成的。
总的来说,踏跺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寓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是人们行走的通道,更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踏跺的种类繁多,古建中最常见的踏跺有以下几种:垂带踏跺垂带踏跺是一种很工整的台阶,两边各有一条斜放的条石,叫“垂带石”。
垂带石之下有一块堵头用的一角形石头,叫“象眼石”。
垂带踏跺之下还铺有一层石板,叫“土衬石”。
垂带踏跺一般位于屋子正中的阶下。
但宋代以前,建有两座垂带踏跺,东边的叫东阶, 供主人行走;西边的叫西阶,供客人行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意踏跺如意踏跺是每层石板的长度和宽度都逐层缩小的台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上下,故名。
这种石台阶较为小巧,多用于园林建筑。
天然如意踏跺用天然形状的石板材叠成。
由于这种台阶只有,三层, 不规则的台阶并没有使用上的不方便,却有山林之趣,故多用于园林建筑的台基之前。
美术鉴赏颐和园知识点总结
美术鉴赏颐和园知识点总结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大多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风采和气派。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佛香阁、十七孔桥、福海舫、颐和园大水法、颐和园大石舫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具有独特之处,而且在美术鉴赏上也有着非常高的价值。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一处假山景观,建于乾隆时期。
佛香阁的主体建筑是仿照峨眉山金顶金銮殿建造的。
在佛香阁景区内,王国维的《西洲曲》四大喇嘛像、乾隆虎图、莲花仙子、佛教经典题材等佛香阁彩绘艺术,给游客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也是最早建成的一座石桥。
十七孔桥座落在颐和园西堤和东堤之间,河道下游的桥洞共有十七孔,故名十七孔桥。
西洋楼、九孔桥、南湖岛、九洞桥、玉兰桥、佛香阁、阳明堂等十七孔桥南北两岸包括十七孔桥在内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景点和建筑,这些景点和建筑都是以美术为主题的,其中的绘画、雕刻、摄影等作品,堪称一绝。
颐和园的福海舫是颐和园内的一处建筑景观。
福海舫原本是圆明园中的一处园林景观,在弘历五年,光绪二十八年分别修葺过,清代皇帝法宝设有“福海寺”,故颐和园里的“福海舫”是仿洋快船而成的。
福海舫是一处依水而建的宫殿,“福海舫”形态端庄,结构巧妙,文雅妩媚。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美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包括了世界著名画家和雕刻家的作品,这些艺术作品都成为了福海舫的最大特色。
颐和园的大水法是颐和园最大的一处水景,同时也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
这里位于颐和园的北部,水面广阔,风景宜人,非常适合游客观赏。
在大水法附近,有很多美术作品,其中不乏大师级的绘画、雕刻、摄影等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与大水法的风光相得益彰,使得大水法成为了颐和园中一处美术欣赏的胜地。
颐和园的大石舫是颐和园的一处著名景点。
大石舫原名马力舫,是一所供乾隆皇帝儿子铁佛寺主持“观露斋”南木府博辞巒章、写草书墨迹的「福变亭」建筑。
在大石舫周围,也有很多美术作品,包括了世界著名画家和雕刻家的作品。
拙政园园林艺术鉴赏
拙政园园林艺术鉴赏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在造园之初,就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庭院专主静观。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廓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
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
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
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
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
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
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始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
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
宋人郭熙说得好:“山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高考美术解读教案系列9 中外园林艺术
中外园林艺术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造园著《园治》明,计成)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
北方园林特点:多为皇家建造,在模仿江南清秀景色的同时极富富丽感。
正所谓“移天缩地在君怀”。
苏州四大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苏州园林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园林被称为城市中的山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园林常常以石头、水、花、木、廊、亭榭为主要元素,其中还包括山丘、河流、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
相对于建筑而言园林较少受使用功能的限制,因而创作手法也极为丰富灵活,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所以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的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
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是优美高雅的艺术形式,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园林来实现对美的追求,抒发情怀,因此园林还具有更深的文化意义。
中外园林艺术特点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 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在古代被视为“匠人之学”,没被列入高雅艺术的范畴,并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叠石理水”的造园艺术,却被历代文人视为与琴棋书画同样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修养。
他们亲自进行设计、创造,借园林的风格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感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日本传统庭园“枯山水”一片精心平整的白色细沙象征海洋,道道起伏的耙印象正海浪的波纹,边缘堆积的砂石象征翻滚的浪花,中间几块岩石象征大海中的岛屿。
张岱于园的语文阅读答案
张岱于园的语文阅读答案
于园
◇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那么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至于园可无憾矣。
1、这段文字选自《于园》,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2、这段文字可分三层。
第一层采用总写的写法,先总写一笔,指园子的奇特在于磊石。
奇在哪里?一是实奇,二是空奇。
3、第二层写水阁和四周的风光及感受。
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有限的空间,却意境幽远,给人宛假设置身山林的感受。
4、第三层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
作者不仅写出假山建筑的全过程,而且赞颂了能工巧匠的一双手和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
5、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这篇张岱《于园》阅读答案是由语文网为您收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苏州园林艺圃赏析
苏州园林艺圃赏析引言一、深巷通幽比起那些人满为患的景点,艺圃更像是一个江南的小家碧玉,需要游人经过一番悉心寻找才能见到其真面目。
于是,去园林的过程也就成了欣赏园景之外的另一种乐趣。
周末,就和几个朋友结伴去体验了一番。
从山塘街开始寻找,被询问的路人大多是一脸迷茫,少数听过这名字的人也只能道出个大概。
于是我们就沿着桥走到了古城门,终于我们看到了写着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大名的唯一“路标”——旧墙上若隐若现的两个红漆字以及箭头。
(如图)顺着箭头方向前行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外面仍在堵着长长的车队,里面却是连黄包车都很难通过的乡间小弄堂了。
这才开始有了古城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大意错过了一块标识,我们又绕了出来,只得往回走。
终于在一个路口,几个正在井边洗菜的妇女见到我们就很自然地问:“是找艺圃吧?往里边走!”看来她们对于我们这种初次探访的游人已经屡见不鲜了。
乍眼望过去,艺圃不象其它名园显示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模样,它看上去更加亲切。
还能见到隔壁人家的晾衣棒有意无意的伸进园中,这样才让它看上去更像一个民宅,而并非单纯的文物。
二、文史积淀苏州园林不下数百,各有亭台泉石之胜,而只有艺圃因园主而称著。
(张苇《艺圃的人文意趣》)那就让我们从它的历史说起,看看它到底邂逅了多少儒雅的主人吧。
此园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为住宅。
清初,归进士姜采所有,扩建为“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为“艺圃”。
袁祖庚的激流勇退,受到当时人的赞赏;文震孟的不媚权阉,更是难能可贵;莱阳姜氏卜居此园,一门直节,与文氏先后辉映。
而他们又都以文学传世。
因此,只有了解园主的史迹,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与造园意图,才能深刻意识到园景的情趣。
清代诗人袁枚有这样两句诗:“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图画”,伟人的事迹与精神能够化为图画,因此自然风景因人而名,因人而重。
他指的是杭州西湖的风景,因岳飞、于谦而更加称著,然而对于艺圃而言,也同样如此,正是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一代名园。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桥韵
106
2020 年第 3 期 河南建材
桥袁此桥称得上是苏州古典园林里最小的石拱桥了遥 1.4 廊桥
沿水边或是越过水面架桥建廊袁形成独具特色 的园林廊桥遥 叶园冶曳中计成用精简的语言道出廊桥 在造园中的运用方法:野廊者袁庑出一步也袁宜曲宜长 则胜遥 古之曲廊袁俱曲尺曲遥 今予所构曲廊袁之字曲 者袁随形而弯袁依势而曲遥 或蟠山腰袁或穷水际袁通花 渡壑袁蜿蜒无尽遥 冶
拱桥具有流畅的线条尧圆润的曲线袁常常营造 出极富动态感的景观效果遥 野长虹堰卧袁倒影成环冶遥 拱桥这优美的形态特征使得它成为园林中造型最 美的桥梁遥 狮子林中就有两座圆弧石拱桥遥 苏州古 典园林中还有一些半圆拱桥袁实际上圆心略高于拱 脚袁拱券大于半圆袁如拙政园东园中的平安桥就是 一例[3]遥 再如袁网师园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园内引静
多跨等不同的形式遥 苏州古典园林中有一种的天然
石材的飞梁袁种类丰富袁形状各异袁常被运用在假山
之中或者水面之上遥 叶园冶曳:野绝涧安其梁袁飞岩假
其栈遥 冶狮子林假山设有多个形制灵活秀丽的天然
石梁袁 与周围园林环境构成一幅灵动秀美的画卷袁
营态
多变袁有直线型尧曲线型袁如拙政园西花园曲线形石
0 引言
古往今来袁中国古典园林大多依山傍水袁追求
野虽由人作袁宛自天开冶的造园境界遥 野山令人近袁水
令人远袁 景得水而活冶遥 水景作为园林基本要素之
一袁在园林中必不可少袁桥则是水景中至关重要的
组景要素遥 园林桥可伸到水面袁装点并衬托周边景
观袁增加水面的层次感袁集中视线并组织游览线路
园 等[1]遥 同时袁园林桥使水面与空间相互渗入袁其倒影
苏州古典园林也有一些略微带些弧度的弯曲 石板桥袁侧面有雕工精细的花纹作为装饰袁如艺圃 的乳鱼桥袁狮子林假山的三座弯曲石板桥袁留园中 部黄石假山的弯曲石板桥遥 1.2 曲桥
《园冶》赏析
屋宇
• 第三篇《屋宇》包括了(一)、门楼 (二)、堂(三)、斋(四)、室(五)、 房(六)、馆(七)、楼(八)、台 (九)、阁(十)、亭(十一)、榭(十 二)、轩(十三)、卷(十四)、广(十 五)、廊(十六)、五架梁(十七)、七 架梁(十八)、九架梁(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二十一)、磨角(二十 二)、地图
.
谢谢观赏
The end
.
• 《园冶》是一部罕见的古代设计学术专着, 它运用了分类方法,深入探讨造园的理论 和实践,全书合兴造论、园说、相地、立 基、装折、屋宇、栏杆、门窗、墙垣、铺 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三篇,涉及造 园各个方面,很有系统。
.
《园冶》概述
• 本卷包含了兴造论、园说以及相地、立基、 屋宇、列架、装折几大部分。兴造论强调 了“因、借趣等造园理论;相地,分别 对六种不同的园基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布局 设计的要求;立基,论述了园林中房舍与 景区基础总体布局的关系;屋宇,涵盖了 园林中所有的房舍建筑形式;列架,描述 了园林屋宇建筑的屋梁构架形式,强调绘
.
简介
•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 积几十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 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 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 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 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此书为后世 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仿的范本。
.
.
.
工要领。
.
.
铺地
• 第七篇《铺地》包括了: • (一)、乱石路 • (二)、鹅子地 • (三)、冰裂地 • (四)、诸砖地 • 述各种材料铺装地面形成种种花纹图案。
.
.
掇山
• 第八篇《掇山》,以大量篇幅陈述了园山、 万山等八种假山以及石池、峰、峦、岩、 洞、涧、水、瀑布等堆砌方法、工程技术 要领和艺术追求。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题库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题库1、囿答案: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2、绿化答案: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3、造园学答案:造园学也即研究造园的学问。
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4、古典园林答案: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5、造园答案:所谓造园的“园”,就是指园林而言。
造园就是指园林的建立和怎样建立园林的概念。
6、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艺术中是如何创造意境的?答案:(1)虚实与错觉:园林空间以及不同的景观空间之间的虚实对比,使人产生变幻莫测、空间无限的心理感受。
虚实变化以及运用比例尺度的表现规律,会使人产生错觉。
如以小寓大,以少代多,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2)比拟与联想:园林中的比拟就是给景物以人格化,使其有思想,达到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
这是“情”与“景”的联系。
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西方心理学家把这种联想比拟称为“异质同构”。
(3)古迹与传说:历史古迹与传说是丰富园林人文景观内容、增加景观意境的主要方面。
如:“唐槐、宋柏”有时间的追忆,体现沧桑巨变。
(4)诗文题咏:通过风景点的题咏、对联、匾额、楹联、摩崖石刻点出风景主题,启发游人的意境联想。
如泰山万仙楼北边山路上有一石壁刻有“虫二”,这一字谜说明这里的自然风景无限美好,意寓“风月无边”。
园林中的诗文题咏可帮助游人深入了解景观主题,领会和欣赏景色,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7、结合实际谈谈水岸的处理方法?答案:①山石驳岸应有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要防止冻胀。
②自然式驳岸线要富于变化,但曲折要有目的,不宜过碎。
较小的水面,一般不宜有较长直线的水岸,岸面不宜离水面太高;假山石水岸常在凹凸处设石矶挑出水面,或设有洞穴,似水流出。
在石穴缝间植水生、湿生植物,使其低垂水面,障景并丰富水岸景观。
③在建筑临水处可凸出数块叠石和灌木,打破水岸的单调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链接—园桥的类型
(三)汀 步
又称步石,是指在河流、湖泊的浅水面中,以游人步伐为尺度,按一定距离布 置并露出水面的块石,供游人涉水而过.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 廊桥既使郁风亭空间相对 独立,又能在小庭院中感 受水景空间地延伸;在狮 子林的中庭水面上,利用 折桥和六角亭的结合划分 水面,使本来不大的水体 空间显得有了层次和景深.
相关链接—园桥的功能作用
2、构成景观
在大型园林中,体量较大的园桥可以独立成景,如颐和园的 十七孔桥和玉带桥;在小园中,体量较小的园桥既可以独立构景 也可以作为配景出现.
1、规则式汀步:多用于庭院园林的水体中,一方面对庭院水体景观进行划分 和组织,另一方面会使庭院水景增色并形成景观.
2、自然式汀步:多用于环境比较自然的小溪中,用以连接溪岸两边的园路, 强调自然、协调,常用大块毛石固定于水中,一般要求毛石的上表面比较平坦,安 排间距适中.
3、仿生式汀步:指模拟诸如树桩、荷叶等自然形态的汀步,能够使水体景观 尤其是在水生植物种植区的观赏效果更为朴素和协调,一般使用混凝土材料制成大 小不一的形状,安置时多自由摆放,但要符合游人通过的要求.
半开敞或半封闭型 一般位于磴道的末段,或者山腰一边与山坡另 一边与
岩壁连接的地段。与山坡连接的一侧,常常利用山石或灌木护边;与岩壁结合的 一边常处理成嵌壁等形式,乔木与灌木位于岩壁的顶部,攀缘与垂蔓点缀于岩壁 表面,尽量造成自然的效果,不漏或少留人工痕迹.
相关链接—磴道与踏跺
(四)磴道与踏跺的类型和表现形式—踏跺
园林艺术
任务二 园桥、蹬道与踏跺的艺术分析
任务提出
了解园桥、蹬道 与踏跺的类型与功能 作用,并能对案例进 行分析
相关链接
一、园桥的功能作用 二、园桥的类型 三、磴道与踏跺
相关链接—园桥的功能作用
1、划分和组织水景空间
在庭院园林中,各式各样的园桥,使水面空间既相互独立又
联系密切.
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廊桥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相关链接—园桥的功能作用
3、组织交通
园桥是位于水面上的园路,具有组织游览路线和引导游览的交通功能,游人 通过园桥来观赏景物,使景物的观赏角度多样化、丰富化,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 作用.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折桥,不但造成湖中有池、池中有湖的分隔效果,而且 引导游人通过对三潭印月景区的游览,更好地领略西湖迷人的风光.
丽江黑龙潭公园石拱桥
相关链接—园桥的类型
(二)平 桥
在中小规模的园林中,水面往往不大,水体的深度也不是很深,园桥的设置主 要是用来连接水体两岸的园林景区或景点,同时兼顾造景的功能,这时适宜平桥的 形式。由于园中水面大小的不同,在桥的形式上也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1、单跨平桥 浅水面或小水面架桥,取其轻快质朴,因此常为单跨平桥,如 苏州拙政园的曲径小桥;广州荔湾公园仿木平板桥;广州越秀公园的石板平桥;上 海世纪公园的木质平桥等.
3、其它作用 除山地自然风景区承担了少量人力运输的交通功能
以外,园林中的磴道处理常常隐蔽在乔木和灌木结合的山林之中,因此 起到了空间效果的对比作用,如明与暗、封闭与开敞、清静与热烈等.
陕西宝鸡炎帝园磴道
相关链接—磴道与踏跺
(三)踏跺的功能作用
1、拟化:山石模拟自然裸露的山岩,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
颐和园昆明湖西岸的界湖桥,可以将游人引导到西湖景区进行游览 在风景区中,其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的作用更为突出,如浙江仙都 风景区,练溪上长长的溪桥. 在建筑的中庭水面处理中的园桥形式,组织交通的功能也不可忽视, 如广州白天鹅宾馆的折桥.
相关链接—园桥的类型
(一)拱 桥
园林中的大水面建桥时, 园桥往往具有独立造景、引导 游览和交通,包括水面交通等 多方面的综合功能,要求桥面 一般要高出水面较多,因此选 择造型优美的拱桥,具有良好 的立面效果,同时又能够满足 陆路和水路游览与交通的双重 功能。一般采用砖石或混凝土 材料均可.
构成建筑依岩而建的视觉错位,充分调动游人的各种感官功能,感 受人化风景的概括、提炼、夸张和意境.
2、柔化:使园林建筑的基线和基础竖线从立面部分消失,自
底部至顶部的视觉轮廓更趋自然和柔和,从而充分发挥园林建筑的 观赏作用,尤其是对视线通透的开敞建筑如各类园亭,更是如此。 如苏州艺圃朝爽亭下的磴道和亭前的山石踏跺.
3、点缀:可以丰富园林建筑的立面,强调其出入口的变化并
与环境之间的其他造园要素形成互相衬托、点缀的观赏效果。如上 海长风公园牡丹亭入口的踏跺处理.
相接—磴道与踏跺
(四)磴道与踏跺的类型和表现形式—磴道
开敞型 一般位于磴道的起步阶段,或者山体底部地形起伏平缓的地带。从
视觉效果上看,磴道的起步阶段不宜突出台阶本身,因此,踏步两侧的处理尽量 与园地环境之间形成镶嵌的关系.
封闭型 一般位于磴道的中段,或者山体中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腰地段。磴
道的标高远低于或高于两侧园地的标高,或两侧基本被乔木郁闭,游人游览的视 线关系分为前、上、后三个方向,游览的感受有如山地风景的上升地段。两边的 植物以乔木为主,辅助以藤蔓植物对两壁的攀援或垂钓.
(二)磴道的功能作用
1、引导游览 由于磴道本身就是一种园路的形式,因此其主要功
能还是起到引导游览的作用。只不过其引导游览的方向性、目的性更强 烈一些,甚至游人对游览目标有着可见或若隐若现的情况出现.
2、构成景观 无论是在风景区中还是在不同类型的园林中,各种
磴道的形式都具有造景的作用,并与环境本身形成统一的风格.
陕西宝鸡炎帝园汀步
相关链接—磴道与踏跺
(一)概念
磴道 是与山体结合通往景区、景点的山地园路。一般由混凝
土、石料、木质材料等构成.
踏跺 是指与建筑台明或出入口连接的各式台阶,也称涩浪。
是道路与建筑连接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用来丰富建筑的立面,强 调其出入口的变化,增加建筑的艺术观赏价值.
相关链接—磴道与踏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