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测量对象的长度与重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测量对象的长度与重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实践活动》教案:测量对象的长度与重量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数学学科中,测量是非常基础的一个部分。

通过测量实体物品的长度和重量,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测量对象的长度与重量。

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长度单位。

2.能够正确地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重量单位。

3.理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教师要准备好尺子和天平等物品。

2.准备一些长度和重量不同的实物,如书、水瓶、水果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一本厚厚的书,然后问:“这本书有多重?”,然后继续问道:“你们知道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吗?”打开天平的盖子,让学生发现里面有两个钩子,分别放上物体后盖子就自动关上,并把物体的重量表现出来。

(2)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支笔和尺子,并让学生看看尺子上有很多小刻度。

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刻度代表什么吗?”然后解释这些刻度是代表长度单位,例如“厘米”“毫米”等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或重量。

2.教学重点(1)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长度单位。

(2)如何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重量单位。

3.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长度单位。

(2)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并把测量结果表示为标准重量单位。

4.教学方法(1)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的技巧。

(2)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测量物品的长度与重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教学步骤(1)预测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觉来估计一个物品的长度和重量,然后让学生写下他们的预测结果,并在测量后和实际结果对比。

初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教案

初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教案

初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 尺子、卷尺、测量工具。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的情景,如测量身高、房间长度等。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解释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3. 教师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

2.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单位换算。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换算关系以及测量方法。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单位换算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

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拍照或绘图记录,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度单位的作用和测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量单位大班数学教案

重量单位大班数学教案

重量单位大班数学教案教案名称:重量单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重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对重量单位换算的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基本重量单位的介绍:千克、克、吨、斤、两、市斤、公斤。

2.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和换算关系。

3. 实际应用:包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练习题。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教师可以拿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估计它们的重量,并询问他们估计的单位是什么?继而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1. 掌握基本重量单位:介绍千克、克、吨、斤、两、市斤、公斤的定义和常用的物品重量示例。

通过图片、实物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让学生对各单位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习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a) 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发现千克与克之间是以1000为比例关系,例如1千克=1000克。

b) 克和吨之间的换算:学生掌握克转吨的换算规律,例如1吨=1000千克。

c) 斤、两、市斤和公斤之间的换算:学生通过分析了解到斤、两与市斤的换算关系,以及斤与公斤之间的换算规律。

3. 实际应用: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重量单位换算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a) 小明买了2.5kg的苹果,他将它们平均分装在5个包里,每个包里有多少克的苹果?b) 某货车重量为3.5吨,它载着若干箱货物,每箱装50千克,共装了多少箱?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重量单位换算的掌握。

1. 3千克=__________克;2. 400克=__________千克;3. 2吨=__________千克;4. 1公斤=__________市斤;5. 1市斤=__________克。

巩固与拓展:教师可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且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案 3升4-3 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

数学教案 3升4-3 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

第3讲品螃蟹——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教学内容]:暑期版,三升四第3讲——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千克、克、吨之间的进率。

2.能够学会把问题中的单位进行统一,并且进行简单的计算。

数学思考:1.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问题解决:1. 在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借助图示分析问题。

2.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不同重量之间的区别,并可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1、在故事情境为主线的学习中,通过自我探究,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共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熟练进行单位间的进率换算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音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本讲内容答案攀登高峰1.10×200=2000(克) 2000克=2千克答:10只螃蟹大约有2千克。

4千克=4000克 4000÷200=20(只)答:栩凡大约应该挑选20只。

2.10只母蟹:10×200=2000(克),2000克=2千克12只公蟹:3×1=3(千克)2+3=5(千克)答: 10只母蟹和12只公蟹一共重5千克。

3.1千克=1000克 1000÷100=10蛋白质:10×14=140(克)铁:13×10=130(毫克)答:摄入的蛋白质、铁分别是140克和130毫克。

4.10分=600秒 40÷8×600=3000(厘米) 3000厘米=30米答:它10分钟能前进30米。

5.500÷4=125(克) 400-3×125=25(克)答:每只汤包皮的质量为25克。

眺望远方方法1:1500÷100×10=150(千克)方法2: 10×1500÷100=150(千克)答:他家10亩水塘需要购买蟹苗150千克。

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和重量

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和重量

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和重量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认识长度和重量的内容。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知识,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知识点。

一、长度1.认识长度的概念长度是物体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是物体最长的尺寸,用厘米、毫米、分米等进行表示。

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长短来判断大小、轻重、长短等。

2.认识长度的计量单位长度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厘米、分米、米、千米等,各个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换算关系。

比如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等。

3.认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可以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

在测量时,应该让物体静止不动,尺子或卷尺要与物体紧密贴合并保持平行,避免出现测量误差。

4.认识长度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长度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常见。

比如我们运动时需要跑几公里,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建筑设计等都需要计算长度。

而在一年级阶段,主要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来让学生逐渐熟悉长度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等。

二、重量1.认识重量的概念重量是物体因重力作用而受到的力,用千克、克、斤等单位来表示。

通常认为,重量越大的物体越沉重。

2.认识重量的计量单位重量的计量单位主要有千克、克、斤、两等。

其中1千克=1000克、1斤=500克等等。

3.认识重量的测量重量的测量可以使用静态天平等工具进行,同时应该在平衡状态下进行测量,让被测物体平放在静态天平的盘子上,在两边的负荷均衡之后,读取天平指示的数值。

4.认识重量的应用重量相关的知识点在一年级课程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重量是有区别的,而且能够进行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计算不同物体的重量,例如借助秤来计算水果的重量、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计算行李的重量等。

结语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关于长度和重量的基本知识点。

这两个知识点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认真掌握和应用。

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和容量的估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和容量的估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和容量的估算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和容量的估算引言: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估算长度、重量和容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可以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有效地教授三年级学生估算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方法。

一、长度的估算1. 知识点概述- 学生需要了解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 学生需要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cm)和毫米(mm)。

-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标尺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教学步骤- 引入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基本长度单位和常见长度单位的概念。

-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标尺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 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测量的长度,并进行长度的估算练习。

- 拓展实践:让学生估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如教室长度、操场长度等。

二、重量的估算1. 知识点概述- 学生需要了解重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和克(g)。

- 学生需要理解常见的重量单位,如斤(500g)和两(50g)。

-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称重器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

2. 教学步骤- 引入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基本重量单位和常见重量单位的概念。

-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称重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 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测量的重量,并进行重量的估算练习。

- 拓展实践:让学生估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重量,如书包的重量、水果的重量等。

三、容量的估算1. 知识点概述- 学生需要了解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 学生需要理解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公斤(1000mL)和毫升(1mL)。

-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容器等工具进行容量的测量。

2. 教学步骤- 引入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基本容量单位和常见容量单位的概念。

-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容器测量一些物体的容量,并记录下来。

- 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测量的容量,并进行容量的估算练习。

长度和重量计算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和重量计算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和重量计算大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合适的单位测量长度和重量。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加法和减法。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2. 重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3. 长度和重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概念图片、实物比较图片。

2. 教师准备练习题和游戏素材。

3.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长度的实物和重物,并引发学生对长度和重物的思考。

2. 教师与学生讨论实物的不同单位和表示方法。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展示一米、一千米、一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展示一克、一千克、一斤等重量单位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单位换算(20分钟)1. 教师出示长度单位换算表格,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3. 教师出示重量单位换算表格,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4.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计算练习(25分钟)1. 教师出示长度和重量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目,并相互检查答案。

3. 教师选请学生上台讲解计算方法和答案。

五、应用实践(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答问题,并向全班汇报答案和解决方法。

六、游戏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简单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竞争和合作。

七、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

拓展活动: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做相关计算和实践。

2. 学生可利用家庭环境,进行更多的实际测量和计算。

数学《常见的量》教案设计

数学《常见的量》教案设计

数学《常见的量》教案设计第一章:长度单位的学习1.1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1.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3 练习题:填写长度单位换算表,解答与长度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二章:面积单位的学习2.1 引入面积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面积单位。

2.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练习题:填写面积单位换算表,解答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三章:体积单位的学习3.1 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体积单位。

3.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3 练习题:填写体积单位换算表,解答与体积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四章:重量单位的学习4.1 引入重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千克、克、毫克等重量单位。

4.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3 练习题:填写重量单位换算表,解答与重量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五章:时间单位的学习5.1 引入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小时、分钟、秒等时间单位。

5.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5.3 练习题:填写时间单位换算表,解答与时间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六章:温度的学习6.1 引入温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等温度单位。

6.2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不同温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6.3 练习题:填写温度单位换算表,解答与温度单位有关的应用题。

第七章:货币的学习7.1 引入货币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元、角、分等货币单位。

7.2 通过实际购物和计算,让学生掌握不同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7.3 练习题:填写货币单位换算表,解答与货币单位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八章:速度的学习8.1 引入速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米/秒、千米/小时等速度单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一、引言:介绍教案的背景和目的(150字左右)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长度单位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一堂有趣、生动的数学课,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掌握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00字左右)1.知识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千米等;(2)掌握长短的概念,能够用常用的长度单位进行描述;(3)了解并能够运用常用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的能力;(2)训练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的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00字左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掌握长短的概念,并能用常用的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课堂上,教师将通过实物展示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培养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将利用实物、图片等多种教具,进行直观的教学呈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换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列举所需教学准备资源(150字左右)1. 实物:小米粒、纸张、铅笔、尺子等;2. 图片资料:包括不同的长度单位的图片;3. 教具:显示器、黑板、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4.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或教辅资料。

五、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和方法(1200字左右)1. 导入阶段:a. 通过展示一段可爱的卡通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内容;b. 复习学生之前学过的一些单位,如重量单位、时间单位等,提醒学生单位的概念。

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

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

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一、长度单位长度是物体的距离,测量长度需要使用长度单位。

常见的长度单位如下:单位名称缩写定义米m 国际单位制长度基本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 1/299792458 秒内通过的距离厘米cm 1 米的百分之一毫米mm 1 厘米的百分之一公里km 1 千米的千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和米,因此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厘米和米的换算。

1.厘米与米的换算1 米 = 100 厘米1 厘米 = 0.01 米2.重量单位重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质量大小和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测量重量需要使用重量单位。

常见的重量单位如下:单位名称缩写定义克g 国际单位制重量基本单位,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质量的万分之一千克kg 1 公斤等于 1000 克吨t 1 吨等于 1000 千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重量单位是克和千克,因此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克和千克的换算。

1.克与千克的换算1 千克 = 1000 克1 克 = 0.001 千克二、应用题1.长度换算小明家离学校有3公里,他走了1.5小时到达学校,请问他走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解题思路:首先将公里转换成米,然后将时间换算成秒,最后计算速度。

解题过程:1. 3 公里 = 3 × 1000 米 = 3000 米2. 1.5 小时 = 1.5 × 60 × 60 秒 = 5400 秒3.速度 = 路程 ÷ 时间 = 3000 ÷ 5400 = 0.56 米每秒小明走的速度约为 0.56 米每秒。

2.重量换算如果小明体重是65千克,他重量的克数是多少?解题思路:将千克转换成克即可。

解题过程:1.65 千克 = 65 × 1000 克 = 65000 克小明的体重等于65000克。

3.综合应用小明提了一只重5千克的货物,货车最大装载重量是20吨,还能再装多少重量的货物?解题思路:将货车最大装载重量转换成千克,然后减去已经装载的货物的重量。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

二年级数学教案:长度、重量、容积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长度、重量、容积的基本单位:厘米、克、毫升。

2. 学生能够运用长度、重量、容积进行简单的测量,并掌握基本的测量工具。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长度的基本单位:1厘米=10毫米,2厘米=20毫米。

2. 了解重量的基本单位:1克=100毫克。

3. 了解容积的基本单位:1毫升=1立方厘米。

4. 学习测量工具:厘米尺、天平、毫升计。

5. 进行实验,学生们需要用到测量工具,测量桶、扫把、书包、板凳等物品的重量、长度、容积。

6. 按照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基本单位的概念及其转换法则;2. 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 实验过程的组织和监督。

难点:1.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物品长度、重量、容积的能力;2. 学生需要将三种测量单位运用到实验中,并进行数据、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采用“导引—讨论—实验—讨论—总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游戏中体验成长。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导学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向学生讲解长度、重量、容积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三种测量单位及其转换法则。

第二步: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各小组用测量工具对桌椅、书包等常用物品进行测量,帮助学生理解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第三步: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老师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对扫把、桶、书包等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第四步:数据分析学生基于测量数据,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并用图表展示测量结果。

第五步:总结回顾教师对该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理解长度、重量、容积的基本概念、基本单位及其转换法则,掌握测量单位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小组合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和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2.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3. 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转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和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转换。

难点:1. 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转换。

2. 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教学卡片、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

2. 教学设备:黑板、投影仪、教学软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长度和重量单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重量单位的重要性。

2. 教学长度单位: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向学生介绍米、厘米、毫米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测量和转换练习。

3. 教学重量单位: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向学生介绍克、千克、吨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测量和转换练习。

4. 练习与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概念和转换方法,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2. 练习与巩固: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掌握程度。

3. 总结与反思:听取学生的总结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长度和重量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度和重量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2.掌握长度和重量的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够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大小。

二、教学重点: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正确使用长度和重量单位。

3.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大小。

三、教学难点:1.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2.如何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大小。

四、教学内容:1.测量长度:a.常见的长度单位:米(m)、厘米(cm)、毫米(mm)。

b.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定尺、卷尺、量角器。

c.如何测量:将测量工具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读出长度大小并记录。

d.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0cm,1cm=10mm。

e.练习:让学生利用卷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课桌、椅子等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2.测量重量:a.常见的重量单位:克(g)、千克(kg)。

b.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秤。

c.如何测量: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秤上,读出重量并记录。

d.重量单位的换算:1000g=1kg。

e.练习:让学生利用秤,测量书包、水壶等物品的重量,并进行单位换算。

3.比较长度和重量大小:a.比较长度:将两个物体长度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大小。

b.比较重量:用秤将两个物体比较,确定它们的重量大小。

c.练习:让学生用卷尺测量课桌和椅子的长度,用秤比较书包和文具盒的重量大小。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演示和讲解,将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讲解给学生。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利用卷尺、秤等测量工具,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掌握测量的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测量和比较的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检验学生对测量长度和重量的掌握情况。

2.综合评价:从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后记:1.此次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认真听课,认真完成练习,测量和比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年级数学教案之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之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

六年级数学教案之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和重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2.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3. 单位换算: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长度和重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长度和重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并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黑板2. 长度和重量单位的相关教具(如尺子、称重仪器等)3. 练习题及答案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重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程拓展:1. 让学生了解长度和重量单位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和重量单位在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长度和重量单位的知识。

2. 选择一个生活实例,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进行计算和解决。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练习题答案:检查学生对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能力。

十、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探索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长度和重量单位。

六、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计算长度、距离、长度变化等。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长度与重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长度与重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长度与重量。

一、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长度、重量的概念,灵活使用米、千米、克、千克等计量单位,以及运用尺子、秤等量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长度、重量的概念,会使用常用量词表示长度和重量大小,用相应的单位测量长度和重量。

(2)难点:串联解决实际问题,思考、确定测量用具和单位。

3.教学内容(1)长度的测量和表示。

以米和千米作为主要长度单位,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另外,引导学生通过尺子等测量工具熟悉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等。

(2)两物体重量的比较。

用秤重量干果、蔬菜、零食等,以千克和克为主要重量单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使用哪种测量工具。

4.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提供多种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孩子自己体验最适合的量具和单位。

(2)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合作讨论,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孩子们放松心情,学习起来也更有效。

5.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有关长度和重量的知识。

(2)知识讲解:根据教材要求,向学生讲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术语和单位。

(3)检验与训练: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4)总结与拓展:根据学生习得程度,加强讲解和巩固,让学生在自我巩固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家庭作业设计1.作业目标对本节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复习和巩固,并检测孩子是否熟练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帮助孩子在日常中灵活应用计量单位进行出入的重量和长度的量化计算。

2.作业要求(1)掌握本课内容的相关术语和单位,理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用的长度和重量单位,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能够运用尺子、秤等量具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小汽车的长度是多少,一个苹果多少克等等。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

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人教版上册《基础计量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能正确使用并转换常用的计量单位。

2.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像比较、估算和测量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大小。

3. 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和转换。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

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概念,并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量单位。

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究和操作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安排:1. 教师出示一把尺子,引导学生回顾尺子的作用,并和学生一起测量教室内不同物体的长度。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描述物体的大小的?Step 2 概念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长度?什么是计量单位?展示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厘米,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厘米的用途和常见物体的长度。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更大和更小的单位:分米、米和千米,并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比较和转换。

Step 3 讨论容量1.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个杯子里的水的多少?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容量的概念,并出示常见的容量单位—毫升,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毫升的用途和常见容器的容量。

Step 4 体验质量1. 教师出示一块铁块和一颗棉花,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质量。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并出示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并与学生一起探究克的用途和常见物体的质量。

1.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用不同容器测量同一物体的容量,用不同秤称量同一物体的质量。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讨论不同计量单位的应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长度、容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和转换。

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第4页例2的插图。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指名回答:半瓶用表示;式子为:。
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9题
学生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3、第10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4、第11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同桌互说你是怎样算的?
5、第12题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学生根据图意,试编一道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问:根据问题,你会解答吗?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激疑拓展:
课下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写成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18、丑菊
颜色美:绿绿→黄色→金黄
外形美:美丽可爱
大小:绿豆→黄豆→铜钱
特点美:夜晚合拢、白天张开、迎着太阳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第一章:长度单位概述1.1 长度单位的概念与重要性1.2 常见长度单位介绍(米、厘米、毫米、千米等)1.3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4 实际操作: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第二章:重量单位概述2.1 重量单位的概念与重要性2.2 常见重量单位介绍(克、千克、吨等)2.3 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2.4 实际操作:使用天平、秤等测量工具进行重量测量第三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2 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3 实际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度、重量等第四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的转换与计算4.1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4.2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计算方法举例4.3 实际操作:进行长度与重量相关的计算练习第五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的教学活动设计5.1 教学活动目标设定5.2 教学活动内容设计(如:讲解、练习、游戏等)5.3 教学活动实施步骤5.4 教学活动评价与反思第六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在科学领域的应用6.1 科学实验中长度与重量单位的应用6.2 物理实验中长度与重量测量工具的使用6.3 实际操作:设计并完成一个涉及长度与重量测量的科学实验第七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在数学领域的应用7.1 数学问题中长度与重量单位的运用7.2 长度与重量单位在几何图形计算中的应用7.3 实际操作:解决数学问题,如距离、体积、质量的计算第八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在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应用8.1 工程图纸中长度单位的使用8.2 工程技术中重量单位的重要性8.3 实际操作:分析工程图纸,进行长度与重量的换算与计算第九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的拓展学习9.1 长度与重量单位的历史与发展9.2 长度与重量单位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应用9.3 实际操作:进行跨文化长度与重量单位的研究与讨论第十章:总结与评价10.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2 学生长度与重量单位知识点的测试10.3 学生长度与重量单位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10.4 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长度单位概述补充说明: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比记忆法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长度单位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大班数学教案

长度单位大班数学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本节课将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常见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的度量方法和换算技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与概念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等,回答什么是长度单位。

- 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的场景,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使用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 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长度单位是用来量度物体长短的单位,可以把物体的长短表示为一个数。

- 指出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千米等,并通过实际示例让学生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 长度单位的换算- 通过具体的示例,讲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 引导学生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

- 引导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

4. 操作练习-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换算练习。

-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小明跑了500米,小红跑了3千米,谁跑得更远?5.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参加拓展探究活动,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寻找所在城市的长度标志等。

-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分享。

三、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评估- 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问答,检验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和换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 布置作业,包括计算和换算题目,检验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教科书、课件、黑板、尺子等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换算,培养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提供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

教学内容:期初复习第10—12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学会分析应用题,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

1、出示活动角。

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同桌互相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2、提问: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3、出示“直角”,提问:这是什么角?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4、第5题
学生用三角尺比一比,图中有几个直角?
学生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5、回忆画角的方法,学生任意画一个角。

学生评价。

6、比一比
学生猜一猜哪个角大?怎样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一、复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1、学生互说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呢?时间单位呢?
2、提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
6米=()厘米=()分米
80厘米=()分米
3000克=()千克
5千克=()克
60秒=()分
1时=()分
三、复习文字题。

出示:
比34多25的数是多少?
比68少29的数是多少?
8个5是多少?再减去23是多少?
学生列式解答,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题
1、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贵”、便宜“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9题
学生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3、第10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4、第11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

同桌互说你是怎样算的?
5、第12题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学生根据图意,试编一道应用题。

(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提问:根据问题,你会解答吗?
五、作业:
第6、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