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

3、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意为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
2、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游复熙、季光容泽。有删改。劳伦兹曾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即便与动物不同种类,也能和它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六、【合作探究】
从本文中你除了读出作者对动物的爱,你还从作者身上发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明确:科学工作者的一种专注忘我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懈。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才有了从数百次危险实验中发明炸药的诺贝尔;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才有了隐居西山数十年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
正因为有了这种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可可”之间发生的趣事:学鹦鹉叫唤回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可可咬下父亲的裤子扣子,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动物的爱。
五、【语言品味】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17动物笑谈 康拉德·劳伦兹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结构,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和比较,理解作者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学的兴趣,培养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2. 通过作者的科研经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勇于实践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运用。
2. 对课文中描写动物行为的生动语言的理解和赏析。
(二)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动物行为研究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2. 引导学生从动物行为中感悟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提问同学们,动物世界总是充满了新奇和趣味。
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动物的有趣行为呢?比如,你家的宠物狗在看到你回家时会摇尾巴,或是公园里的小鸭子跟随母亲觅食的情景。
请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让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笑谈》这篇课文的奇妙世界。
2. 情境创设与图片展示让我们通过一些动物行为的图片或视频,更加直观地感受动物的奇妙世界。
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动物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有的可能在觅食,有的在照顾幼崽,还有的可能在进行社交活动。
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是否能够发现动物行为背后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3. 课文情境链接(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与生字词正音同学们,我们先来一起朗读《动物笑谈》这篇课文。
注意,在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心生字词的发音。
比如,“羞怯”这个词,不要读成“修怯”,正确的读音是“xiūqiè”。
朗读时,注意语速和语调,尽量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生字词释义与组词练习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例如,“匍匐”这个词,意思是身体贴近地面爬行,可以组成“匍匐前进”。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22课《动物笑谈》。
本文记叙了科学家奥地利动物学家康勒德·罗伦兹研究动物本能的故事。
他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经常和各种动物一起生活,甚至学会了几种动物的“语言”,使自己能以同等的身份去接近它们。
课文的“动物笑谈”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反映了作者热爱动物,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难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作者的探究精神,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有哪些本能吗?”让学生思考,引出本课《动物笑谈》。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辅导。
3. 合作学习(15分钟)1. 作者是如何研究动物本能的?2. 作者和动物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3.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动物持什么态度?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展示(10分钟)5. 情感体验(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分享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动物笑谈作者:康勒德·罗伦兹研究方法:与动物生活在一起,学会动物“语言”故事:洗澡的鸭子、爱笑的鹅、保护孩子的狗态度:关爱动物,乐于探究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秀7篇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优秀7篇《动物笑谈》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趣事。
能力目标: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人类的周围,生存着一百多万种形貌千差万别,本性良莠各异的动物,它们既是人类征服、驱遣、利用的对象,同时又是这个世界生态链上的重要角色。
亿万年来,这些动物从野生到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所熏陶,于是,它们身上也有了“人性”,有了感情。
作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动物,通过不断地艺术再现,在他们的妙笔下,动物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特殊的侧影,成为感情的化身和人性的体现者。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动物笑谈》。
二、教学新课1.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明确: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2.课文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哪三件趣事?其中哪一件给你印象最深?明确:第一件:在艾顿堡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第二件: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了;第三件: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示例:喜欢第三件趣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淘气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
3.作者和动物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明确:“小凫一出壳……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
”和小鸭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1.本文的语言幽默风趣。
而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分析:表现出作者与大鹦鹉朋友式的相处和对鹦鹉的关心。
第十七课 《动物笑谈》教案

下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二、浏览:故事内容1.解题:“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课文谈论了那些有关于动物的趣事。
三、略读:聊聊逗笑那些事1.“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观察者自己的趣事有哪些?2.小组讨论画出思维导图精读细节:分析逗笑的原因本文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从细节描写、幽默诙谐的语言、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四、精读细节:分析逗笑的原因(1)“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跟在大白鸭后面高兴的样子,情态可掬;(2)“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3)“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4)“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读来忍俊不禁。
喜剧效果十分明显,之后进一步解释了人们诧异的原因——只能看见“我”的怪诞行为,而小凫掩藏在草丛中不为人所见。
而可可恶作剧更令人捧腹。
(5)“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生了根似的”运用比喻,写出了人们对“我”的行为怪诞的惊异之情;“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方法)谁干了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注意是观察者自己逗笑的事,与“动物趣事”要区别开来。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动物笑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3.学习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习语言风格。
2.难点
1.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2.教师讲解生字词。
3.精读课文
1.分析作者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
2.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体会幽默的表达效果。
4.朗读感悟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有趣的段落。
5.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6.课堂小结
1.总结文章的主题和语言特色。
7.布置作业
1.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教案:《动物笑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动物笑谈》的基本情节和主要内容。
2.能理解并朗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通过故事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故事《动物笑谈》的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并朗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多媒体设备。
2.教材和资料:故事《动物笑谈》的复印件。
3.学习资源:故事《动物笑谈》的网络视频。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动物笑谈》,告诉他们将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
2.播放故事《动物笑谈》的网络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故事理解1.给学生分发故事《动物笑谈》的复印件。
2.让学生阅读故事,并观看PPT,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内容。
3.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故事的大意,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Step 3:重点词汇和句子学习1.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如animal, talk, laugh等,并给予中英文解释和例句。
2.教授故事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构造。
3.通过朗读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Step 4:语言输出1.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模拟故事中的对话情景,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安排小组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Step 5:语言扩展1.给学生分发相关的练习题,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让学生相互交流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Step 6: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并扮演出来,加深对故事的情感体验。
2.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其他同学的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三篇】

【导语】我们栖息的地球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活的每个⾓落,让关爱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动物笑谈》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动物笑谈》教案⼀ 教学⽬标 1.感知故事情节,感受到科学⼯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的专业素养。
2.品味⽂章通俗易懂,⽽且⽣动活泼的诙谐语⾔的魅⼒。
3.从对于动物⾏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类⾃⾝⾏为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从对于动物⾏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类⾃⾝⾏为的思考。
2.练习⽤⽐较快的速度默读课⽂及评注的读书⽅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已具备⼀定的⼩说常识和⾃学能⼒,能⾃⼰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课⽂内容,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
本⽂内容⽣动、语⾔形象,学⽣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所吸引,就是对⼩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还需⽼师引导完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新课 同学们,我下⾯介绍⼀位⼈物,⼤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
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曾有⼈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别具⼀格、魅⼒⼗⾜的语⾔提供了⼤量新事实和新发现,⽽且还在动物思维与⾏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做出了不⼩的贡献。
他是动物⾏为学的开⼭祖师,1973年诺贝尔⽣理或医学奖得主。
他向⼀般⼤众描述动物⾏为的⽣花妙笔,通俗有趣,流传最久,最为脍炙⼈⼝,被誉为所罗门王散落⼈间的“指环”。
康拉德•劳伦兹。
对,今天⽼师就和⼤家⼀起来学习康拉德•劳伦兹先⽣的《动物笑谈》,看他是如何与鸟成为好朋友的。
⼆、交流资料 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本课作家、作品等的资料,请在⼩组内互相交流。
(检查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也是⾃主获取知识的表现) 作者简介: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为学家,也是现代动物⾏为学的。
由于其对动物⾏为学研究⽅⾯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理或医学奖。
《动物笑谈》教案及教学反思

《动物笑谈》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笑谈》这篇文章的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动物权益的关注。
1.2 教学内容《动物笑谈》文章阅读与分析、生词解释、问题讨论、小组活动等。
1.3 教学时间40分钟1.4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1.5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课堂讲解法等。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动物笑谈》原文、生词表、问题讨论指南、教学PPT等。
2.2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桌椅摆放成小组讨论的形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动物笑谈》这篇文章。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动物笑谈》,教师提供生词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3 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供的问题讨论指南,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3.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或补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理解、问题讨论和小组分享等环节。
4.2 学生表达与思考能力评估学生在问题讨论和小组分享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4.3 学生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评估他们对动物权益的关注程度。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
5.3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计划,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动物权益小调研学生分组进行小调研,了解当前动物权益保护的现状,包括法律法规、社会团体和公众意识等方面。
6.2 小组报告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研成果,并分享一些关于保护动物的具体行动和建议。
6.3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如参与动物保护活动、倡导身边的人关注动物权益等。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近年来,为了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各种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不断涌现。
其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动物笑谈》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教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动物笑谈》,学生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生活方式。
2. 学习基本的动物分类知识,了解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3.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所学的英语文章和单词。
4.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听说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动物笑谈》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其中,第一、二单元主要介绍哺乳动物和鸟类,第三单元介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第四单元介绍鱼类,第五单元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第六单元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材料、听力训练、配对练习、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材料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动物笑谈》的过程中,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然后进行英汉互译和理解练习。
2. 听力训练听力训练同样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环节。
在学习《动物笑谈》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和进行配对练习。
3. 配对练习配对练习是一种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配对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动物分类知识和单词。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和单词,让他们进行配对,同时进行口语练习。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动物形象。
(2)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和归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中的动物形象,提取相关信息。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文章中动物形象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2)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思路。
4.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动物形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课堂小结:(1)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强调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听学生朗读课文,判断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物行为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模仿课文中的动物行为,体会说明文中生动描绘的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动物笑谈》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它通过描述动物的行为特点,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世界。说明文是表达客观事物、阐述道理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的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熊猫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说明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
-文章结构的把握:对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生需要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内容既有序又有趣。
举例:在理解词语深层含义时,难点在于让学生明白“笑谈”在文中的双层含义,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在教学修辞手法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实践,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并提供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动物笑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动物的一些有趣行为?”比如,狗狗是如何摇尾巴表达喜悦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行为的奥秘。
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动物笑谈教案1一、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嗔怪""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蹒跚"等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重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4.体会对动物的酷爱,感受科学工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2.体会对动物的酷爱,感受科学工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圈、画紧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那个礼拜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得意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到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约为眼前的景象吓得呆了,由于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信任本身的眼睛呢?——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动物笑谈》二、简介康拉德·劳伦兹(1903—xx),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隐秘》《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三、合作学习一,识字写字1、组内学习课后字词:会读、会写2、当堂默写字词四、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本身默读全文,思考,文章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什么趣事、笑话?明确:(1)带小鸭子在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称赞了观光客;(2)在艾顿堡火车站仿照大鹦鹉的鸣叫唤回黄冠大鹦鹉;(3)可可咬掉了父亲身上的扣子,并整齐地排在地上;(4)可可把整棵树都缠上明丽的毛线。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动物笑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作文吧了解课文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渴望,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他通过本文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1、研读课文精彩语段,学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写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2、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建立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字词音形义;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解读题目方式一:同学们,你们都过那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能给老师说一下吗?(《昆虫记》《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海狼》等)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一本法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真实地记录了蟋蟀、蝉等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无独有偶,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动物笑谈》,感受一下鸭子鹦鹉等小动物的世界。
方式二: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
教师板书课题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大家齐读题目:动物笑谈。
2、师:笑谈,那肯定有引人发笑的情节了。
默读课文,说说可笑之处都表现在哪里?3、学生默读课文。
4、学生回答:学母鸭子叫带小水鸭,咬父亲衣服上的扣子等等。
5、师:这些可笑之处是围绕几钟动物写的?围绕这这些动物写了几件趣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6生:写了四件事:验证小水鸭凭声音认领母亲、学鸟;叫唤回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教学方案】动物笑谈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动物笑谈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的一些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种动物,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动物的行为。
2. 第二课时:动物的饮食习性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动物的饮食习性。
3. 第三课时:动物的生存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行为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繁殖行为。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动物的繁殖行为。
5. 第五课时:动物的通讯方式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通讯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动物的通讯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学生听讲并参与讨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动物的行为和生存状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活动内容: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动物的饮食习性活动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性,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3. 第三课时:动物的生存环境活动内容:教师展示动物生存环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制定保护环境的计划。
4. 第四课时:动物的繁殖行为活动内容:教师讲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学生观察动物的繁殖视频并分析其特点。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笑谈》这篇文章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笑谈》的作者、背景及文章特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有笑谈?动物的笑谈有什么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动物笑谈的奥秘。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生动展示动物世界的趣味性。
第二章:动物的笑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章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笑声特点,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培养学生对动物声音的敏感度,增强对动物行为的理解。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描述的几种动物的笑声特点,如狗、鸟、猴等。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笑声背后的意义,如警告、求偶、社交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实例来了解不同动物的笑声特点。
利用音频素材,让学生聆听不同动物的笑声,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
第三章:动物的笑谈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笑谈的行为表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笑谈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笑谈行为,如狗的摇尾巴、猫的抓耳朵等。
探讨动物笑谈行为的意义,如表达喜悦、减轻压力、增进友谊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笑谈行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实例来分析动物笑谈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第四章:人类与动物的笑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动物笑声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动物笑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2 教学内容分析人类与动物笑声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如生理反应、社交功能等。
探讨人类与动物笑声背后的意义,如表达喜悦、建立联系、传递信息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实例来了解人类与动物笑声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角度思考动物笑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动物笑谈》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动物的一些习性和行为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动物形象和笑谈背后的寓意。
(2)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动物的趣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动物笑谈》的内容理解和分析。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动物的一些习性和行为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的理解。
(2)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动物的趣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动物笑谈》的背景和作者。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动物形象。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2)深入解析课文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动物的趣事,并进行分享。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5. 总结提升:(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和知识点。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趣事,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课堂讨论的参与度等。
《动物笑谈》初一语文教案

《动物笑谈》初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动物笑谈》,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乐趣和兴趣。
2. 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动物笑谈》的内容和寓言故事的特点。
2. 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技巧写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单介绍《动物笑谈》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联想和思考:你们有没有读过或听过寓言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吗?3.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简要解释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二、学习1. 学生阅读《动物笑谈》。
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故事的主旨、结构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归纳《动物笑谈》的寓意和故事主题。
三、讲解1. 教师讲解和解读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寓言故事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
四、练习1.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动物,运用寓言故事的写作技巧,创作一个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交流,并互相评价和改进。
五、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寓言故事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提问学生对寓言故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作业1. 学生可以继续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积累文章素材。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寓言故事,并在下节课上交。
以上是这节课《动物笑谈》的初一语文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说趣事,关注作者眼中的趣事,概括实验趣事和动物趣事。
2. 赏趣言,关注作者眼中的动物,赏析妙趣横生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动物的可爱之处,体会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3. 悟趣人,关注作者眼中的自己,感悟作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激发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批注作者描写动物的精彩语段,评“有趣”,读情感。
【教学难点】
1. 揣摩作者实验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寻“有趣”,悟形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介绍所罗门王,激越导入
1. 介绍所罗门王,导入新课。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能够像所罗门这样,他可以和蝴蝶说话,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鲁德亚德·吉卜林学生齐声朗读,教师导入:相传,以前有位国王叫所罗门王,他拥有一枚神奇的指环,只要戴上这个魔戒,便可以和动物们说话,就像两人话家常。
后来,出现了一个人叫劳伦兹,他也拥有一枚像这样的指环,但是他的这枚指环更奇妙,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使他与鸟兽虫鱼实现亲密的对话。
想知道这是一枚怎样的指环吗?那就让我们来《动物笑谈》一探究竟吧!【设计说明】本环节由一首关于所罗门王的小诗激趣导入,设下一个寻秘指环的大任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趣事
1. 教师出示原书中的一幅作者自绘插图,请学生概括插图中所描绘的一个文中对应场景。
明确:为了唤回迷路的大鹦鹉可可,作者在众目睽睽之下,模仿大鹦鹉的鸣声,发出杀猪般的嚎叫。
2. 过渡:可可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鹦鹉,竟然魅力大到能让一位堂堂的大科学家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怪诞的举动?【设计说明】本环节先邀请一位学生根据插图简单概述关于作者与大鹦鹉可可之间发生的趣事,训练学生的信息梳理和整合能力,也为下游环节奠定学习基础。
三、赏趣言
1. 默读文章第10-19段,找出大鹦鹉可可身上很“有趣”的地方。
参考示例,关注反复出现的词语、有意思的修饰词,特别的比喻等,圈点批注,把握写作对象的特点,体会作
者对于这些动物的情感。
小组合作,设计朗读,进行成果展示。
预设重点语段赏析: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明确:“整整齐齐”、““一丝不错”和”三个“作一堆”:可见大鹦鹉可可的分类能力之强,展现其聪明机智。
“犯罪”:大词小用,将一个用在人类身上,形容高智商作恶情节的性质严肃的词语,套用在大鹦鹉可可的一场小小的恶作剧上,足见作者对其捣蛋“成果”的满意程度,猜想一下,作者此时神情一定是面带微笑,充满宠溺与骄傲。
出示文中流露类似情感的语句锦集,学生齐读。
总结:在作者劳伦兹的眼中,大鹦鹉可可的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正是其聪明机灵的象征,写可可的有趣,充满了喜剧色彩。
2. 动物们真的有趣吗?学生齐读从原书中摘录下来的动物们的“麻烦”,体会到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制造的麻烦的忍耐程度,正可看出他对于这一事物的喜爱程度。
从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动物行为研究学家?
总结:在作者劳伦兹的眼中,动物不是冷冰冰的实验对象,而更像是他的伙伴、朋友和家人。
因此他对于它们所制造的麻烦,不但不反感,反而是乐在其中,宽容以待,享受动物
的亲昵,欣赏他们的调皮,褒扬它们的聪明。
在他和动物有爱的交往之中,我们也看到了人类与动物实现和谐共处的最好范例。
【设计说明】本环节教给学生一个赏析文本语言的方法,提供学习支架,初探自读课文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里去读动物之“趣”和作者之“情”。
四、悟趣人
1. 为了唤回自己心爱的可可,劳伦兹最后还是叫了,他周围的人对此又是什么反应呢?如果你是这幅插图里的一位人物,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以第一人称补白他人的语言、心理活动、神态和动作描写。
在演读中明确,在众人眼中,劳伦兹是个疯子、异类。
2. 劳伦兹心里清不清楚,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发出杀猪般的嚎叫,肯定会造成如此尴尬的局面?引导学生关注劳伦兹在呼唤可可前的心理活动,揣摩作者的感受。
学生齐读文中的五个问句:
明确:五个一连串的问句将劳伦兹内心的挣扎与纠结展露无遗,在他的脑海里,忠于科学的小人与在意世俗的小人正进行着一番激烈的交战。
3. 科学的小人战胜了在意世俗的小人,劳伦兹到底还是叫了。
思考这一声叫声里有什么?如果让你改换这个句子中的句号,你觉得哪一个标点符号,更能体现他的强烈情感?总结:一个“到底”,将满腹的思虑化为云淡风轻。
劳伦兹最终不仅叫了,还叫得响亮!这一声叫声里,有他用尽的全身力气,也有他对于鹦鹉可可的宠爱,有他弃之如敝履的世俗尊严,也有他对于科学探索的勇敢无畏与无比热爱!
4.阅读作者名片,感悟人物精神,学生自由分享本节课的指环寻秘成果。
总结:指环的秘密是劳伦兹对于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指环的秘密是劳伦兹对于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指环的秘密是劳伦兹对于科学探索的勇敢无畏和执着追求!指环的秘密是劳伦兹化尴尬与辛酸为幽默的云淡风轻!指环的秘密是劳伦兹最本真也最睿智的人生哲学!【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眼中的自己,在朗读与揣摩中,逐渐步入情感深处,由单篇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