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I)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I)](https://img.taocdn.com/s3/m/2b3a5d00eefdc8d376ee3251.png)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题(I)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247590b1c59eef8c7b4af.png)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西安市第三中学宝鸡中学汉中市龙岗学校渭南高级中学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或二维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或二维码者粘贴处。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
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
看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发表政治时评极少,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
但是,鲁迅与权威话语的冲突还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而是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里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
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
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
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
而鲁迅的性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
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
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践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几千年历史上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
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
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参考答案(语文)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参考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8016fa28ea81c758f57831.png)
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参考答案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绍兴市第一中学1.D (A.独树一帜 B.潺chán C.撇piē)2.C (“蜕化”意为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
此处不合语意语境)3.C. (“可以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中间的顿号都改为逗号,此处是谓语之间的并列。
)4.B (A.成分残缺,“存在”缺宾语,应改为“但仍可能存在某些加征关税项下的少数产品替代性不强,仍需自美进口的问题”。
C.句式杂糅,改为“围绕……的主题”或“以……为主题”。
D.中途易辙或成分残缺,改为“让许多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了国产智能手机的崛起”。
)5.①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1分)②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1分)③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1分)6. (1)顶部扇面上的情绪最强烈,沿扇面向下,情绪强度递减(或:越靠近底部,情绪越微弱)。
(2分)(2)①八个扇面代表八种基本情绪;②越邻近的情绪性质越相似,距离越远差异越大;③互为对顶角的两个扇形中的情绪则是相互对立的。
(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4分)7.C (原文是“并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选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然变已然,混淆时态。
)8.C (A.强加因果,材料三原文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并未断定两者有因果关系。
B.材料一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D.从材料四来看,努力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不是“高校”。
)9.①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③教材和课程建设④育人招生(或:人才培养力度)(每点1分,超过8个字不得分)10.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②贴近生活与自然;③重启发,重交流。
④富有奇妙而宽阔的美感。
(3分,答出三点即可)11.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写苜宿花笑着凋零又年年温习记忆,表现了“我”对童年求学经历的念念不忘;(2分)②通过“掬起”“贴近”“伏下”“注视”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往事的珍视;(2分)③通过想像,写听到童声由远而近,写苜蓿花的香气与“我”体内的香气汇合,表现了那段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影响。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67a20e5022aaea988f0fac.png)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8 页,22小题。
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任真适性,也就是让自己如其所是的那样本真存在,让自己去其遮蔽而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
现在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对于陶渊明而言,什么样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才不违其本性?要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就得先知道自己是谁,要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
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正是从这一角度,卡西尔断言“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不过,“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只是指二者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并不能分为前后两截,人总是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成为自我。
人是一种不断地反复审视和探究自身的存在物,自我认识不仅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甚至就是自我存在本身。
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一次又一次“矫厉”和扭曲自己以迎合官场的痛苦经历中,他才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在本性。
陶渊明对自己青少年时的天性和志趣的描述彼此矛盾,有时他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此诗中陶渊明是那般志大气雄而又豪侠莽撞;有时他又写自己“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诗中青年诗人又是那般闲静淡泊,超然世外。
前后诗歌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陶渊明,陶渊明自己恐怕也不能马上做出肯定的回答,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题(word)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题(word)](https://img.taocdn.com/s3/m/c7429d84551810a6f52486be.png)
2019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绍兴市第一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素人画”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shù)缚较少,或许没有“学院画”的严谨、圆熟和精美,却有一种朴素稚拙.(zhuō)、自由奔放的生机,在美术领域中独竖一帜。
B.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cáncán)水声,遥远而又清晰。
浓墨渲染的前景——一大块巉.(chán)岩和一棵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
C.欧洲掀起反美浪潮,德法开始筹建欧洲军,英国也试图撇.(piě)开美国,联合欧洲建立波斯湾“护航编队”,看来川普的霸权主义陨.(yǔn)落真的不会远了。
D.他们徘徊于法律的夹缝和道德的边缘,交叉于各个族群、社会阶层之间,犹如疥.(jiè)疮,在金碧辉煌的世界文化中心的暗角里发臭溃.(huì)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甲】《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宛转动人的故事。
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中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安徽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4bb997360cba1aa811da78.png)
怀远一中蒙城一中淮南一中颍上一中涡阳一中2020 届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局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
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
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
但是贾宝玉的觉醒,不是看到了自己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己是人当中的“渣滓浊沫”,自惭形秽。
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他还仅仅是“新人”的胚胎的缘故。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
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到那么多的美丽聪明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样屈辱,命运是那样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
他对女性的尊重,看来也许有过于美化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穿着女装罢了。
他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实际上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蟠之流,正因此,他们决不会自惭形秽,他们正自幸生为“须眉男子”,可以奴役女人,在女人面前自觉高她们一等。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
他理想着完美的“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
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
但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逃不了毁灭的命运。
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
贾宝玉所能寻到的一点光明是微弱的,他的心情是悲凉的,但是他这个艺术形象作为“新人”(尽管还只是胚胎)的力量却是强的。
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可爱。
书中有人给他勾出一幅速写肖像: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疼不疼。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d61951dd36a32d737581df.png)
陕西省五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或二维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或二维码者粘贴处。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
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
看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发表政治时评极少,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
但是,鲁迅与权威话语的冲突还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而是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里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
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
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
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
而鲁迅的性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
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
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践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几千年历史上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
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
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之所以是常态而不是偶然,因为古代帝王不仅多是圣人之徒,与读书人本是同门弟子,而且即使不是儒家信徒,在统治国家时也决不拒绝孔孟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对峙./嗜.好供.稿/供.词惬.意/锲.而不舍B.癖.好/譬.如纰.缪/毗.邻船舷./扣人心弦.C.沏.茶/堆砌.裨.将/裨.益粗犷./旷.日持久D.强.迫/勉强.抹.黑/抹.布模.仿/装模.作样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
而现在,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
能让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 痴迷B. 甘拜下风C. 趋之若鹜 D. 乃至3.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产Linux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B.颐和园“大黄鸭”风靡和童心未泯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验证着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创意是人性艺术。
C. 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冲击下,使楼市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
D. 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入其血液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A.⑥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⑥C.⑥③⑤④②①D.④②①⑥③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
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
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
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
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
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
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
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
众皆失色,请放突去。
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
”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
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
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
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
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
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
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
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
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
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
”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寻:不久B.帅.师会之帅:同“率”,率领C.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果:果然D.又以女适.率子适:出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父忧去职以.放为贞威将军B.为.吏民所称及为.北徐州C.乃.免胄下马放乃.登城D.并王纬送于.京师吾不失信于.故友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B.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C.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D.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放在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当地的吏民都称赞他。
B.魏大将费穆率兵来犯时,韦放部下只有二百多人。
他率领士兵殊死奋战,以一当百,大败魏军。
C.韦放指挥士兵乘胜追击,几乎杀伤、俘获全部敌人,生擒了费超,并和王纬一起把费超押送京师。
D.虽然张率去世了,韦放依然履行了先前两家定下的婚约,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3分)②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4分)(2)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现韦放“英勇杀敌”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简要分析。
(3分)(2)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1),。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4)此时相望不相闻,。
鸿雁长飞光不度,。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习惯成自然,已经制度化,见怪不怪。
饥饿一旦成为我们的基因,渗入我们的血脉,铸造出我们的人格,那么我们对世界上的一切就采取了“吞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
“吞下主义”会让人丧失理智,不管它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哪怕被撑死,有俗语为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既有饥饿的尖锐记忆,又有“民以食为天”的潜移默化,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常敏感和发达,中国人的口腔一刻也难以停止运动,形成了习惯。
形形色色的“饥饿后遗症”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但凡餐厅、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中国人的那种热闹不能称为兴奋,而应该叫亢奋。
很多外国人到中国餐厅吃一次饭都像经历了一场世界末日。
一日三餐还不够,宵夜还不够,即使在工作、开会、学习、谈恋爱的时候,中国人也是茶水、水果、瓜子甚至各种糖果和糕点吃个不停。
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这种仪式,连死人也不放过,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西方人扫墓不过一束花而已,中国人却将宴席摆到坟头上,酒、食、器皿、仪式等一样也不能少,可谓“以饥民之心,度鬼神之腹”。
不过,这些行为也使“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中华美食文化。
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大街上到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鸭子般伸长了脖子的人在寻找一切猎物。
我们像蝗虫一样,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即使这些东西已经过剩,我们还是要抢,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人头马”,喝一口吐一口。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个体人格和普遍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风气。
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饥民特征”。
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的商人擅长官商勾结、投机倒把,而不是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取的是掠夺式的开采;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政府部门出现种种短期行为,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老百姓信奉“明哲保身”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人生哲学。
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最高的储蓄率,建立起奢华的“殉葬”制度,中国人在宴请、祭祀时的铺张浪费等怪现象,折射出来的,何尝不是内心深处对明天就会发生饥饿的恐惧和投机心理。
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
这一切才是鲁迅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吃人”论断的最深层、最残酷的社会根源。
这种人格已经藏不住,可以外化为文学形象。
鲁迅先生曾经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来高度浓缩蒙昧的中国人,对于病入膏肓的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内容有删改)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A.“饥饿后遗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凡聚会、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
B.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将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用餐及扫墓时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人对“吃“的美好感情。
C.官员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老百姓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等,实际上就是“饥民特征”的表现。
D.“饥民特征”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XO”,喝一口吐一口。
E.饥饿是藏在中国文化内核里的永动机,是我们的个体人格和民族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