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小说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代小说

一,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到30年代,进入成熟、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

(见朱栋霖本p159)

二,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标志(或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就)(一共6条,见笔记本整理)

三,小说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 “左联”准备期

(1)普罗文学(小说)——见笔记本整理

主要是太阳社成员,以蒋光慈为代表。其他成员: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孟超,钱杏邨等。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注: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

普罗文学(小说)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一转变时期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少年漂泊者》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

《丽莎的哀怨》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

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

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胡也频(二者转变都在后期)

同样是文学革命→革命文学转变中的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家(这一点与普罗小说家相同),与左联作家群具有相同的创作倾向。

①柔石

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二月》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在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的碰壁,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细腻的心理笔触,抒情风格。《为奴隶的母亲》对忍辱负重的农妇灵魂的如实表现。朴素平易的内在笔力

②胡也频

早期多表现爱情、劳苦与不幸。后期将爱情、革命与壮伟的历史图景结合。

《北风里》穷愁潦倒时愤懑的呼喊。

《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由无政府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思想历程。

2 “左联”作家群(深化和变异)

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

左翼小说——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从革命文学到“左联”文学:“新写实主义”(扫除概念化风气,力图把政治性与真

实性结合。丁玲《水》、张天翼《二十一个》、沙汀《法律外的航线》)主要成员:丁玲,张天翼,艾芜,沙汀,叶紫等。

①丁玲

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细腻大胆、感情饱满的人物心理刻画。追求而无出路,伤感、自恋、颓唐的“时代病”,病态的反抗。包含深刻的历史批判性。《韦护》流行公式的独特观察,捕捉过渡性历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知识分子。《水》“普罗”文学重大突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放弃对个别典型的刻画。《母亲》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没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

丁玲创作的艺术特点:见辅导书

②张天翼(另参考小说打印5)

自发表兵士小说《二十一个》以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三十年代中期的讽刺潮中,逐渐走向成熟。到1938年,随着代表作《华威先生》的问世,张天翼为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曾几次率先打破左翼创作的僵化局面,使进步文学得以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其功绩不可低估。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主要讽刺了三类人物: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

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

●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

●新鲜流动的口语。

③蒋牧良

取材与张天翼接近。抓住社会弊端中典型事件刻写讽刺性人物,偏于冷静,语言质朴。《雷》《集成四公》

④周文

《雪地》川康边地风情和军阀的倾轧、丑恶的吏治。讽刺中的喜剧因素。

《红丸》《烟苗季》《在白森镇》

⑤艾芜

艾芜的小说创作先以主观抒情和富有异国情调呈现出浪漫色彩,但到四十年代却由浪漫归于写实,因而在左翼小说中亦有自己一席位置。

总体上看,艾芜的小说多取材下层劳动者的生活,主人公也都是下层社会中一些被正常“世界抛弃”的人物,尽管他们身上存有许多缺点,有许多为人所鄙的行为:如迷信、走私、抽鸦片,甚至盗窃、抢劫,但作家都把他们作为朋友来描写,对他们倾注了全部同情和热爱,努力发掘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艾芜早期小说的特色:

●用异域和边地人民的特异的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反映现实的

新领域。

●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

新范型。

◆早期作品:

开拓反映现实的新领域,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主观抒情性。

《南行记》集漂泊知识者对边疆异域下层生活的观察,刻画流民形象,不避畸形和污垢,又总能从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灵魂美。

《人生哲学的一课》走投无路的青年,困窘而不低沉,对生活依然执著。

《山峡中》铤而走险的流浪者,仍憧憬美好生活,爱憎分明。

◆战争期间

浪漫色彩消退,转向暴露压迫和苦难。

《丰饶的原野》《春天》《落花时节》“以农立国”的探索,三种农民性格。

《山野》结构紧凑,反映抗日阵线的各类斗争,过分明晰的理念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