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伯拉尔的至善与德性观
阿伯拉尔温和唯名论辩证思想刍议_石惠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72009阿伯拉尔(PetrusAbaelardus,1079-1142)作为经院哲学家,在方法论原则上对经院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影响。
其主观上力图通过“合理的论证”来巩固信仰。
但是他反对盲目信仰,主张首先要用理性来检查信仰,以避免盲目性。
针对安瑟尔谟“信仰而后理解”的观点,阿伯拉尔提出了“理解而后信仰”的主张,反对盲目崇拜宗教权威。
认为除了圣经的作者之外,包括使徒和教父在内都可能犯错误。
他反对“不加怀疑地接受”教父们的著作,认为“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坚持和经常的怀疑”,因为“怀疑把我们引向验证,验证使我们获得真理”。
一、阿伯拉尔的怀疑论与辩证法阿伯拉尔主张“理解而后信仰”。
阿伯拉尔是12世纪反对迷信权威的勇士,也是中世纪经院形式逻辑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阿伯拉尔用理性,怀疑检查信仰的主张是同他在神学中运用“辩证法”,即经院哲学的逻辑学的主张结合在一起的。
除圣经外,“辩证法”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逻辑学是一门神圣的基督教科学。
他认为,若不首先理解,任何东西也不会被人相信,只有通过理解,才能接受信仰。
于是,他和安塞尔谟的“信仰而后理解”相反,主张“理解而后信仰”,辩证法就是进行理解的必由之路。
对于辩证法,阿伯拉尔采取了比安塞尔谟更为积极和自由的理解。
安塞尔谟把辩证法作为从确定的前提出发以证明信仰的确定性的推理工具,而阿伯拉尔则把辩证法当作从不确定寻求确定、辨认真理和错误的途径。
针对神学家“从疑问而非信仰出发会导致违反信仰”的指责,他反驳说,寻求智慧的辩证法不会与信仰相反对。
辩证法是一门知识或学问,一切知识都来自上帝,都是善的,真理是不会反对真理的。
他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神学和哲学的关系,其思想既为后来的托马斯所继承,也开创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近代法国怀疑精神的先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上帝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7
科研热词 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 阿伯拉尔 郊祀仪式 道德律 自由 罪恶 爱 济贫 根据 朝日夕月 文学再现 敬仰 意志 意图 怀疑论 忏悔 必须 归责原则 宗教改革 安全保障 奥古斯丁 太阳崇拜 基督教 和解 利益平衡 决断 信仰 侵权责任 伦理学
科研热词 上帝 神秘主义 生态观 奥古斯丁 基督教 高傲 释然度 道德 近代早期 贝克特 诗学观 英国 至善 自由意志 自然神论 自然法理论与社会契约 自然法 自然 美国文学经典 美国宪政 维度 类比设计论证 等值定理 神性 神学美学 生态神学 生态危机 理性 现实主义诗歌 清教思想 清代 淫欲 法国 民间基层组织 民族意识 每个人 根本态度 果戈理 村落联盟 拜上帝会 报本反始 戈多 德性论 形式类比 当代诗歌 广西浔州府 巴尔塔萨 实质类比 宗教理想 宗教救世 宗教 安身立命
科研热词 黄宗羲 西学观 精神家园 神学目的论 神圣 理想世界 理性 政治哲学 政治价值 损益 托马斯·阿奎那 宁波文人 天堂 大祝 刘宗周 信仰 会辞 仙境 人学目的论 五大证明 乐土 乐园 中国传统文化 上帝存在 《老子》 《称》 《易传》 《商誓》 《周祝》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论卓越观念的源起与德性论的生成
德性是中国哲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学者用它来翻译希腊哲学概念“阿莱泰”(希腊文写做ἀρετή,拉丁文译为virtus ,英文译为virtue )。
“阿莱泰”的原初含义是卓越或优秀。
早在荷马时代,古希腊民族已经萌发了卓越的观念。
到了古典时期,卓越观念经过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众多哲人的反复提炼而形成德性概念。
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通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建构了系统的德性学说,创建了以德性论为特征的伦理学。
本文运用道德发生学的溯源法,揭示德性概念的观念源头,展示德性论的发展过程。
一、词义辨析“阿莱泰”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学者用了很多汉语词汇来翻译它,德性是其中最主要的中译名。
这种中译名为众多学者所采用,但并非没有异议。
而要判断一个中译名是否合适,只有通过比对外来词与中译名的具体含义方能准确判断。
“阿莱泰”是个多义词。
《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给出的词义是:(一)美德,英勇,灵异、奇迹,优良,(形态的)优美;(二)(为某人立下的)功劳;(三)荣誉、美名、光荣。
a 这里的解释比较简明扼要,但并不完全。
《希英大词典》给出的解释要详细得多。
b “阿莱泰”的含义有以下几大类。
I. 1. a. 任何种类的卓越、优秀、好、善(goodness, excellence of any kind ),在荷马史诗中尤其指男人的品质(in Hom esp. of manly qualities ),也指众神的品质、女人的品质、勇敢、展现的行为(so of*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希腊哲学术语数据库建设”(15ZDB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晓朝,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广东 珠海,519082)。
a 参阅罗念生、水建馥编:《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5页。
b H. G. Liddell & R. Scott, Greek-English Lexicon : with a Revised Supple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6, p.238. 2020年第12期王晓朝[摘 要] 德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学者用它来翻译希腊哲学概念“阿莱泰”。
浅谈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论文
浅谈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论文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的两个基本方面。
道德品质是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
道德行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行为,是经过自主意志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和积累,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内容。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全文如下:【摘要】德性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书的核心概念,并贯穿于本书的始终“它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幸福)的品质”以人的本质为依据,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是灵魂中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沉思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伦理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和激情在理性的指导下的德性。
系统地学习德性伦理学,不仅能够促使我们反思当下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培育出真正的有德之人。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方而的经典著作“文章从对幸福的分析入手指出幸福是至善,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幸福是什么的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从人的本质出发,得出了“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的结论,那么什么是德性呢?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呢?下而我将从德性的含义、德性的类型两方而来进行论述。
一、德性的含义德性一词是古希腊伦理学体系中根本性词汇,其原义是“德性是使一个事物状态好并是其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
”究竟什么是人的德性呢?亚里士多德说的德性意味着如下两点:首先,德性使人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其次,德性是让人把人的功能发挥得好的品质。
所以,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具备某些特定的道德品质。
因为品质是德性的种,品质是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只要遇到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就会显露出来的内在倾向或势态。
二、德性的类型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理性的灵魂和非理性的灵魂。
至善论
论康德至善论姓名:学号:【摘要】早在古希腊就有有关“至善”思想出现,但无疑在康德伦理学中其得到了更大的诠释,在康德伦理学乃至整个批判哲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康德的“至善”通常被理解为“最高的善”和“完整的善”,即德性及其幸福的统一。
他认为只有与德性相匹配肥肉幸福才是有价值的,有德性的人才配享有幸福。
分析他的至善论,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所蕴含的的现实价值。
【关键字】康德至善幸福德性Abstract: As early as in ancient Greek there have been about the thought of "categorical good" .But no doubt It is to be a better annotation in Kant's ethics, Occupy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whole critical philosophy of Kant's ethics. Kant's "categorical good" is usually understood as "the highest good" and "complete good", namely the unity of virtue and happiness. He believes that only matches with virtue "happiness is valuable, virtuous talent worthy of happiness. Analysis of his "categorical good", we can find which contains the real value.Key work: Kant; categorical good;happiness; virtue一、早期“至善”思想就苏格拉底来说,他的伦理学完全建立在他的事实论上。
“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一个案例
“光”:从象征到理性——中世纪⾃然哲学的⼀个案例2019-09-05【内容提要】本⽂以贯穿基督教时代的⼀个重要概念——“光”为案例;划分思想滥觞、前经院主义、经院哲学和后期经院主义等四个阶段考察中世纪⾃然哲学的发展线索,特别就其所缠绕的信仰与理性关系作出⼀番梳理。
我们发现,随着⾃然的理性因素愈来愈突显,基督教信仰⼀统天下局⾯之颠覆乃必然之事。
【关键词】光/⾃然/神圣之光/理性之光【正⽂】“中世纪”(medium aevnm)通常被认为是蒙昧主义的代名词,⽽“光”(light)则明显具有启蒙(enlighten)的意思,本⽂拟对作为(宗教)象征意义上的光的逻各斯起源、“光照”观念,以及向近性之光的过渡作⼀番历史上的考察,并藉以揭⽰基督教⾃然哲学思想,特别是涉及信仰与理性关系演变的某些内涵。
(⼀)早在亚⾥⼠多德时代,希腊⽂明就已经⾛出本⼟,与东⽅思想开始了⼴泛的交流,逐渐形成统⼀的⽂化,“从外部看,它完成于罗马帝国;从内部看,它完成于基督教。
”(〔1〕,第209页)⽽晚期希腊哲学,特别是经过斯多噶派发挥的逻各斯观念对于正在崛起的基督教及其神学具有特殊的影响⼒。
如所周知,有关“逻各斯”(logos )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赫拉克利特:宇宙万物源于“⽕”的本性,存在着⽀配⾃然界进程,同时也⽀配着⼈类社会活动的逻各斯。
斯多噶主义认为,“⾃然”就是与理性(r-atio)或逻各斯相⼀致。
由于世界理性(逻各斯)在斯多噶那⾥被指认为神,所以这⼀切⼜都服从于上帝(宙斯)神圣的统治。
在能动⽕性的“⽓息”(pneuma,普纽玛,渗透万物的精神)作⽤下,整个宇宙的完美性和合乎⽬的性,表明它最终趋向⼀个终极的理性。
斯多噶⾃然观⼤抵是⼀种带有⽬的论⾊彩的泛神论,“神、世界灵魂是⽕性的,同时是逻各斯,——是⾃然的合理的秩序和活动。
”(〔2〕,第18 页)⼈凭藉理性“顺从⾃然地⽣活”,也就是按照德性⽽⽣活。
“斯多噶学派的形⽽上学和物理学也形成⼀种神学,⼀种基于科学证明的⾃然宗教体系”(〔1〕,第252页)。
麦金太尔的德性观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启发
麦金太尔的德性观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启发麦金太尔开启了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之路,他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由此出发而形成了他的内容深刻的德性观。
麦金太尔德性观主要包含了“实践”、“个人生活整体性”、“传统”三方面思想,他倡导通过实践追求内在的利益,实现生活的完整性,过上“善”的生活。
这一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标签:麦金太尔;德性观;大学生德育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1929—),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伦理学家之一。
他在伦理学方面的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德性之后》(又译作《追寻美德》)、《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被称作他的德性观的三部曲。
他直面社会的道德困境,批判启蒙运动以来的以“情感主义”为特征的道德哲学,倡导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试图以一种新的途径拯救西方社会于深刻的道德危机中。
他所直面的社会现实恰恰是当今我国所呈现出的状态。
因此,麦金太尔的德性观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事业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一、麦金太尔德性观的主要内容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指出: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启蒙运动以来拒斥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德性传统。
〔1〕因此,他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改变现代社会道德的主观性与情感性。
那么,何谓“德性”呢?德性是一种能使个人负起他或她的社会角色的品质(荷马);德性是一种使个人能够接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品质(亚里士多德);德性是一种在获得尘世的和天堂的成功方面功用性的品质(富兰克林)。
〔2〕234从这些互不相容的德性概念中,麦金太尔确信能够理出一个统一的、核心的德性概念,这个核心概念具有复杂的、历史的、多层次的特征,麦金太尔将之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也就构成了他的德性观的三个主要内容:(一)德性与实践实践,是麦金太尔德性观的理论前提,他赋予“实践”的意思是:通过任何一种连贯的、复杂的、有着社会稳定性的人类协作活动方式,在力图达到那些卓越的标准的过程中,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就可获得,其结果是,与这种活动追求不可分离的,为实现卓越的人的力量,以及人的目的和利益观念都系统地扩展了。
浅谈阿伯拉尔的世俗文艺观西方文论论文
不俗人的世俗文艺观——浅谈阿伯拉尔的世俗文艺观文学院 083 胡建南学号 14[摘要] “就12世纪的新时代范围来说,他(阿伯拉尔)是第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的知识分子,第一个教授。
”[1]我在这里沿用勒戈夫的称呼,称阿伯拉尔为知识分子。
阿伯拉尔是中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中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的主将,经院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世纪哲学家中最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且是巴黎大学的创始人。
他的墓志铭上这样写着“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的、敏锐的天才”。
[关键词] 阿伯拉尔生平世俗文艺观彼得·阿伯拉尔(PetursAbalard1079-1142)生于法国南特巴莱德一个骑士家庭。
据他的自传《我的苦难史》中说,他放弃了骑士称号的继承权,为的是参加“辩证法的比武大赛”。
他四处寻访名师,但每次都以对老师的激烈批评而结束。
他于1094年向当时名震遐迩的逻辑学家罗色林学习,因不满意后者的极端唯名论立场而于1100年到巴黎向著名的实在论者香浦的威廉学习,但实在论同样不能使他满意。
他在拜师于威廉期间,与威廉辩论哲学,使威廉难堪,终被威廉逐出校门。
1113年他转向当时享有盛誉的神学家拉昂的安瑟伦学习神学。
但他发现他的老师名不副实,便批评安瑟伦像一棵光长叶不结果的树,像光冒烟不发火的炉子。
他于1115年在巴黎圣母院的注脚学校任神学教师,受到学生热烈拥戴。
后因与海洛伊斯的爱情而惨遭阉割的私刑。
从此,这对相爱的恋人双双遁入修道院。
阿伯拉尔提倡自由研究、独立思考,因其学说与教义相反,遂招致教会的迫害,特别是在教皇格列高里七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教会的控制以后,宗法大会宣布阿伯拉尔的学说为“异端”,焚其书,并以教皇令旨,禁止他著书立说,禁止他办学校。
对于阿伯拉尔,他毕生以孤独和寂寞把自己献给了真理;他是一个斗士,渴望荣誉和权力。
尽管和海洛伊斯的爱情受挫,并惨遭厄运,但他的斗志并没熄灭,他把他们的苦难当成主的特意安排。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定义说明解析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现代哲学和知识领域,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是指德国哲学家乌尔里希·阿伯拉尔(Ulrich Abrahall)提出的论述,他以概念的本质和作用为中心,探讨了概念在知识建构和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并分析其在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探讨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的背景。
阿伯拉尔生于20世纪中期,在他的学术探索中,他深受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海德格尔的影响。
他对概念的研究是在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展开的。
阿伯拉尔通过对康德主观理性和客观经验的辩证思考,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哲学观点不同的概念理论。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的核心概念。
阿伯拉尔认为,概念不仅仅是主观意识中的一种抽象表达,更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
概念是人类认知和沟通的基础,是将感觉和经验转化为思维和语言的工具。
在阿伯拉尔看来,概念是人类理解世界和构建知识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接下来,我们将对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的理解和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认知的本质和过程,进而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阿伯拉尔的概念论也对教育、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对这些领域中与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相关的理论和应用进行讨论。
最后,我们将探讨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的未来发展。
虽然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在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未解之处。
我们将回顾相关的讨论和批评,展望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本文将围绕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展开详细的探讨。
通过对阿伯拉尔的定义、历史背景和核心概念的介绍,我们将深入理解概念在知识建构和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阿伯拉尔的概念论在理论和应用层面的价值,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阿伯拉尔的概念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本质,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
阿伯拉尔(Abelard)是中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在逻辑的共相问题上,他主张温和的唯名论,后被称之为概念论。
阿伯拉尔继承了洛色林的唯名论传统,坚持个别事物的真实存在,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
但他不同意洛色林把共相仅看做一种声息,而认为共相是有所指谓的,是人们理智中的概念。
所以,共相实际上是人们心中的概念,人们可以把概念抽象出来单独思考,但概念本身不能独立存在。
后人把他的这种观点称为一种温和的唯名论或“概念论”。
阿伯拉尔的概念论是在亚里士多德《解释篇》中关于共相的定义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共相是能够表达众多事物的东西,由这个定义便可以推出,共相是一种概念,是一种名词,而不是实体,因为只有名词才能表达众多事物,而无论是单个的事物还是集合起来的事物,都无法表达众多事物。
论柏拉图善的理念
(二) 柏拉图善的理念构建的基础来源
1. 理念论的思想起源
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家们,对于认识论有着不同的认识,其中一种认为通过人类自身的感官去感觉外在事物并认识事物,而我们肉眼所见到的万事万物就是事物向我们呈现的样子。这种观点很容易使人陷入认识不清、思想混乱的状态,因为真理的标准会因人而异的。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认识应该是一种超越普通感觉的认识。比如巴门尼德,他说:“不要屈服于那些来自众人的经验和习惯,让自己在这条路上徘徊,以你迷茫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要用理智把有关的争辩判明。”[ 韩东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3 .45.] 因此,巴门尼德认为感觉经验使得认识混乱,从而遮蔽了事物的真正的本质,所以要我们通过理性来把握事物真正的本质。此外,苏格拉底也尝试用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的方式来把握事物真正的本质,以此来克服感觉经验论和相对主义。而他这种思想对柏拉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深受启发。
通过德性达于至善—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通过德性达于至善—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转自哲学门第一,幸福是人的目的,因为善就是目的。
但是幸福是善的顶点——至善,也就是人的最高目的,换言之,人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获得幸福。
第二,作为至善的幸福具有自足性、完满性。
“幸福应该是满足自身的行为和想法,不应该是为了通过这件事而满足其他的物质欲望的行为。
因为对于幸福本身而言,它不需要任何东西来充斥,它是本身就存在,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是那些没有所求的活动。
”[1]303因此,幸福是人的一种因其自身就值得欲求的、自足的实现活动,而不是因其他事物所引起的、值得欲求的。
第三,幸福是一种善好的生活,生活优裕、行为优良,也就是好生活和好行为的统一,目的与实现目的的过程的统一。
没有好的生活,生活窘迫、困苦、饥寒交迫是不可能幸福的;有了好的生活,但是不做好的行为,干尽坏事的人也不可能获得幸福。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一个人才能获得完美的幸福。
生活优裕是人获得幸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行为优良则是要求人们在优裕的条件下做出符合德性的行为。
第四,幸福是政治学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严格区分政治科学和道德,政治学考察高尚与公正的行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行为而不是知识。
他认为人自从出生以来就是一种懂得政治生活的生物,人能够拥有理性的思维和流畅的语言,这就使得人类可以互相进行沟通交流,那么社会生活就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人类社会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所以城邦生活从根本上优先于个人以及家庭,政治学就是要研究如何管理和治理城邦,实现城邦的整体的最大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包含着德性与快乐,指出幸福就是至善,至善又等同于最高的福气。
我们选择幸福不是因为别的什么欲望,而仅仅是因为它们本身。
幸福是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人们因幸福自身而非他物而选择它。
因此亚里士多德意识到,“不过把幸福称为最高的善,看来是同语反复”。
[1]13我们强调的自足就是要不依靠别的事物而获得幸福,自足让生活过得快乐,人们不会感到无聊,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柏拉图的至善理念及其影响
柏 拉 图 进 一 步 指 出认 识 最 高 的 “ ” 的 理 念 得 到 它 们 的 可 知 性 并 且 从 ‘ ’得 到 它 们 自 善 善
的 东 西 ( 的 理 念 或 内 圣 ) 它 能 否 走 向 自 己 善 ,
的重 要性 。 “ 善的理 念是最 大的知 识 问题 , 己 的 存 在 和 实 在 性 ,但 是 ‘ ’ 自己 却 不 是 的对立 面 ,以 “ 善 辨证 的必然性 ”实现 一个 与 关于 正义等等 的知识 只有从它 演绎 出来的才 存 在 ,而 是 超 乎 存 在 之 上 的 , 比 存 在 更 尊 严 其 本 性相 违 的东 西? 是 值得 我们 思索 的 问 这 是 有 用 的 和 有 益 的 。 … … 关 于 善 的 理 念 我 们 更 有 威 力 的 东 西 ” 。这 就 是 柏 拉 图对 “ ” 善 题。 知 道 得 很 少 ; 如 果 我 们 不 知 道 它 , 那 么 别 的 的理 念 最 全 面 ,最 完 整 的 诠释 。
的太 阳 和 光 源 。 善 不 是 指 某 种 具 体 的 善 德 , 而 是 使 事 物 能 与 其 理 念 相 似 的 那 种 性 质 。 那 么 治 理 国家 的 人 应 该 是 明 白善 道 , 理 解 圣 谕
是把 它看成 某种超 乎真理 和知识 的东西 才是 恰 当的 。 “…… ‘ ’是具 有更 高的价 值和 善 荣 誉 的 ” 。这 是 柏 拉 图 对 “ ” 的 理 念 的 一 善
盛
文 ◎ 盛应文 ( 遵义医学院社科部
量 旦 曼
帕拉 图的 至善 理念 及其影响
贵州遵义 )
E 淫圃
要把 我现在 心里揣摩 到解释 清 理 由 , 善 曾 经 被 正 确 地 宣 称 为 是 万 物 追 求 的 摘要 :柏拉 图的至善论 ,在 古代 以至整 善 的理念 , “ 个哲学发展 史上 ,都有深远 的影 响。善 不是 楚 ,我 觉得 眼下还 是太难 ”,许 多人都昧 于 目 的 。 ”亚 里 士 多 德 并 进 一 步 把 神 学 目 的 论 我 指 某种具体 的善德 ,而是使 事物 能与其理 念 “善 ” 的 真 义 , “ 担 心 我 的 能 力 也 办 不 和 柏 拉 图 的至 善 论 结 合 起 来 , 把 善 看 作 是 认
爱情人,还是爱上帝?——阿伯拉尔与爱洛依丝爱情悲剧探析
一、爱上帝也爱情人作为一名教士,阿伯拉尔被视为成功的典范,同时也被赋予了禁欲主义性道德典范的要求——信守独身。
早年的阿伯拉尔醉心于神学家的荣誉,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神学争论之中,一直谨慎地与学校中的贵族妇女保持着距离,坚持极端的节欲生活,因此获得了青年学生的崇拜和节欲的好名声。
①他在后来分析福尔贝对他的信任时也提到:使福尔贝放心地将聪明美丽的侄女托付给他,允许他们朝夕相处,即使留言四起仍不怀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阿伯拉尔过去节欲的好名声。
@可见禁欲独身曾是阿伯拉尔身体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同时,作为12世纪的一名知识分子,他又具备了热爱知识的新思想和挑战传统的新精神,表现出与传统教士较大的差异。
青年时期的巨大成功也使他具有了强烈的自负心和征服欲。
当代法国史学家勒戈夫说阿伯拉尔的性格特点具有强烈地摧毁偶像的欲望。
固更重要的是,12世纪情爱自由浪潮的涌动使实际社会生活充满了诱惑,他早已从奥维德的作品中知道了情爱,并且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称颂情爱。
④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男性,情爱不可能不对他产生诱惑。
当充满了青春活力而又学识过人的爱洛依丝出现在他的视野中时,多年来赖以拒绝肉欲诱惑的坚定精神终于被成功的骄傲削弱了。
于是,他暂时越过性罪恶的心理屏障,拥抱情爱。
然而,这并不表明他已经冲破了禁欲主义的约束,他仅仅只是想在伊甸园里偷食禁果。
他人生理想的最高目标始终没有变,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基督徒和杰出的神学家。
他说过:“我不想成为一个与保罗发生冲突的哲学家,也不想成为与基督脱离关系的亚里士多德。
因为基督是我的惟一的救世主。
我崇拜坐在上帝右手的基督。
我以自己真诚的信仰拥戴他。
’’@事实上,他距离这个理想的人生目标不远了:作为一名谙熟基督教信条的神学家,他的声望已如日中天,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世晃上还活着的唯一哲学家。
@他不可能满足于做一个永不能主持圣礼、登上祭坛的低级教士,也不可能为了情爱而牺牲自己的人生理想。
是追随基督?还是选择情爱?这是社会主流道德观决定的一对矛盾。
论亚里士多德的善观念
从古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从苏格拉底到康德,对“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问题的解答形成了对伦理学的研究。
其中,关于善的问题成为伦理学思想探讨的重心所在,在古希腊伦理学中尤为如是。
梯利在《伦理学导论》中谈到,“至善是人类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它具有绝对的价值,正是由于它的缘故,其他一切被意欲的东西才被意欲”。
虽然不同的道德哲学关于善的概念、遵循的规则、评判的标准、以及实现路径之间会存在某些区别,甚至是完全相反。
但正如麦金太尔在《伦理学简史》中所提到的,伦理思想一方面有历史上的承继性,另一方面要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必然会存在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印迹,不论是赞成或否定,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对当时希腊社会环境的回应,当然也会有亚里士多德个人的特色,如基于其所在阶层的特色而在哲学思想中处处倡导的那种平静和优雅。
一、不彻底的实践哲学1.至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经典和重要的著作之一。
亚里士多德在其开篇便直接指出“各种技艺,各门学科,并且同样,每个行为和计划,似乎其目的都在于某种善,因此,善已经清楚地表达在一切事物所求的目的中”。
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把善定义为某物或某人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
称某物为善,就是说,它是一定条件下被人所追求的目的所在。
有无数的活动,有无数的目标,因而也就有无数的种类杂多的善。
而且,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善,即活动的目的乃至于终极目标,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活动来实现。
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善的观念便与其师柏拉图形成了鲜明对比。
柏拉图致力于消除公民和城邦中的恶,并且将善的根源赋予现实之外的理念中。
在柏拉图看来,“至善是对本质的关照、知觉和对美的理念的静观,是善良的生活,和谐的生活,也就是理性的生活,理性的生活要靠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来支持,是以正义和智慧为中心形成的和谐生活”。
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不存在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里,他认为普遍的善和个别的、特殊的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的了特殊的、个别的善,就不能实现绝对的、普遍的至善。
【奥卡姆哲学系列】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
【奥卡姆哲学系列】经院哲学家:阿伯拉尔我们继续介绍欧洲中世纪哲学,前面我们介绍了欧洲中世纪三位哲学家,波爱修、洛色林、安瑟尔谟关于共相问题的思想观点。
简单来说,波爱修承认共相的实在性,但否认它的独立存在,洛色林否认共相的实在性,而安瑟尔谟肯定共相的实在性。
01为什么称教父哲学?在安瑟尔谟之后,欧洲中世纪哲学进入了经院哲学,安瑟尔谟也被称为“最后一位教父哲学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
中世纪的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总体来说都可以称之为“基督教哲学”,也可以理解为,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阶段,而经院哲学是第二阶段。
他们的分野大概是公元11世纪左右,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在试用哲学来调和理性和信仰之间的矛盾。
大约从公元1世纪到11世纪属于教父哲学阶段,这一阶段之所以称之为“教父哲学”,是因为,从公元1世纪开始,基督教逐渐在欧洲传播,在这些信奉基督教的人中,有一些人具有深厚的希腊文化素养,他们被称之为“教父”,他们把基督教的信仰和罗马的知识结合起来,为基督教的神学教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所以,教父的思想体系成为了维护宗教统治权威的重要工具,他们的思想体系也被称为“教父哲学”,教父哲学主要的任务,就是以哲学的方式,来论证神、三位一体、创世、原罪、救赎等等教义的合理性。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就是奥古斯丁,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位一体”的思想,他从上帝三位一体自身的角度,来阐述了“神和人”关系,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不可分割,是同一个实体。
奥古斯丁的思想,无论是在西方神学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这一期的思想更倾向于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并且他们把柏拉图的“理念”神秘化,认为真理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必然存在,而且是首先独立和永恒存在的。
02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陷入了战乱,这段时间社会动荡不安,哲学并没有得到什么发展,这段时期也被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800年后查理曼帝国建立之后,欧洲才逐渐稳定下来。
山东大学哲学专业历年真题(90-09)西哲
山东大学哲学专业历年真题(90-09)之~西哲篇1991一.名词解释1.认识你自己,2.剃刀原理3.影像说4.形式是实体二.简答1.霍尔巴赫的运动是从物质的本质里必然产生的存在方式,2.有学问的无知,3.柏拉图的存在与非存在是相通的,4.洛克与莱布尼茨在认识论上的分趾,三.论述1.康德的知性范畴论,2.笛卡尔与斯宾诺莎的身心关系论1992一.名词解释1.人是万物的尺度,2.学习就是回忆,3.形式与质料(亚),4.真观念,5.休谟的因果观,6.四假相说,7.复杂观念,8.潜能与现实二.简答1.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2.,亚对柏理念论的批判,三.论述1.黑格尔对德古典唯心路线的批判继承发展,2.黑对康德范畴论的批判改造,1993一.名词解释1.无定,2.偏斜说,3.四障碍说,4.身心交感论,5.迟钝的感受性与活跃的感受性,6.本原行动,7.异类相知,8.潜能与现实,10.物是观念的集合,11.神是人本质的异化,12.斯宾的实体论,13.影像说,二.简答1.洛克知识的不确定性和范围2.康德哲学的特征,3柏的认识论,三.论述1.德古典哲学的逻辑惯性,2.比较笛与斯的实体论,黑对近代形而上学的批判1994一.名词解释1.原子与虚空,2.美德即知识,3.剃刀原理,4.公共意志,5.上帝是类概念,6.教文学,7.双重真理,8.自爱,9.自在与自为(黑),10.神是人本质的异化,二.简答1.为何说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2.黑格尔的矛盾说,3.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4.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法,5莱布尼茨对天赋观念的修正,6.人为自然立法三.论述1.18世纪法唯物主义对17世纪的发展,2.德古典哲学在思存关系上的发展1995一.名词解释1.逻格斯,2.人是万物尺度,3.通种论,4.预定和谐,5.剃刀原理,6.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8.温和的实在论,9.形式(培根),10.观念(洛克),11.费尔巴哈思存同一学说,二.简答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2.巴克莱对洛克观念论的继承发展,三.论述1.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2.析康德与黑格尔对理性思维态度的异同1996一.名词解释1.奴斯,2.原子与虚空,3.唯名论,4.人文主义,5.社会契约论,6.同一哲学,7.美德即知识,8.隐得来希,9.实在论,10.产生自然的自然,11.分有说,12.我思故我在,13通种论,14.四因说,二.简答1.费尔巴哈论人的本质2.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特征,3.黑格尔对康德二元论的批判三.论述1.比较笛卡尔与斯宾诺莎的实体论,2.黑格尔的哲学史观1997一.名词解释1.飞矢不动,2.本体论证明,3.存在就是被感知,4.先天综合判断,5.我思故我在,6.人是机器,7.创造性直观,二.简答1.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资料说,2.社会契约论,3.费尔巴哈论宗教起源,4.休谟的因果观,5.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6.康德的道德哲学,三.论述1.比较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认识论,1.论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古典唯心哲学的完成1998一.名词解释1.知识就是回忆,2.偏斜运动,3.原罪说,4.预定和谐,5.自爱,6.不动因,7.有学问的无知二.简答1.斯宾诺莎的实体观,2.物是观念的集合,3.述评柏拉图的知识论,三.论述1.巴克莱在经验论哲学中的地位,2.范畴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继承1999一.名词解释1.友爱争吵,2.德谟的原子,3.有学问的无知,4.霍布斯的物体,5.自爱,6.绝对精神,7.逻各斯,8.同素体,9.洛克的第二性质,10.异质分子,11.问答法,11.斯宾的实体论,12.存在就是被感知,13.流溢说,二.简答1.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2.述评亚的存在论,3.从洛克到休谟近代认识论原则的演变,三.论述1.哥白尼式革命,2.苏哥拉底德行论对柏理念论的影响,3.笛与培根方法论原则的区别2000一.名词解释1分有,2.事实真理与推理真理,3.印象与观念,4.异质分子,5.物自体,6.述评人文主义,7.复杂观念,8.爱尔维修的伦理观,9.人是万物尺度,10.原子虚空,11.问答法,12.预定和谐,二.简答1.唯名论与实在论,2.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3.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4.同一哲学,5.第一哲学,三.论述1.经验主义论人的认识能力与知识范围2002一.名词解释1.巴门尼德论存在,2.柏拉图的灵魂观,3.问答法,4.上帝本体论证明,5.存在就是被感知,二.简答1.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2.黑格尔辩证法的三环节,3.费尔巴哈论宗教的本质,4.柏拉图理念论及影响,三.论述1.近代唯理论论经验在认识论中的作用,2.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2003一.名词解释1.四根说,2.波菲利问题,3.单子,4.先验幻想,5.德性即知识,6.除了哲学真理外还要神学真理(托马斯),二.简答1.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2.实体即主体(黑),三.论述1.洛克两种性质说及贝克莱在此问题的观点,2.洞穴喻,2004一.名词解释1.真理之路意见之路,2.能动自然被动自然,3.波菲利问题,4.双重经验,5.上帝本质是人的本质二.简答1.康德“如果没有感性则对象不会被给与…(见赵敦华西哲课本310页)”,2.以太阳喻和流溢说为例说明柏拉图主义哲学特征,三.论述1.安瑟尔谟与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及差异,2.黑与康德哲学的根本区别2005一.名词解释1.单子,2.种族假象,3.绝对理念,4.二迷宫,5.四线段,6.二律背反,7.流溢说,8.公意,9.存在就是被感知,10.人为自然立法,二.简答1.德性即知识,阿伯拉尔的概念论,2.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三.论述1.斯宾诺莎是如何继承发展笛卡尔的实体论的,2.为何说康德的先验论是先验唯心主义和经验实在论2007一.名词解释1.单子,2.绝对理念,3.三权分立,4.政治自由,二.简答1.洞穴喻及其意义,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三.论述1.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2.人为自然立法,2008一.名词解释1.巴门尼德的存在,2.自因,3.先验,4.知识就是加减,5.准则学,二.简答1.柏拉图的通种论,2.费希特的知识学,三.论述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2.评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第2章马克思主义新规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意义2.1 复习笔记一、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发展简述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中世纪时期的伦理思想、近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伦理思想。
1.西方古典规范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希腊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宇宙论到人类学、伦理学的发展时期,由此也可看出希腊伦理思想流变的轨迹。
①宇宙论时期是对早期道德思考的理论转向,哲学家“很少企图科学地阐述伦理学问题”,但是,“建立在凭借他们的数学而大大地发展起来的天文学观念之上的宇宙论却同时渗透着美学和伦理学的动机。
”a.毕达哥拉斯从“数”出发提出了和谐、秩序、正义的伦理概念。
b.赫拉克利特从“火”出发建立起了正义就是斗争的伦理观,提出幸福在于智慧,试图把知识与快乐统一起来。
②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科学从本质上说,走上了人类学的道路,或者说走上了主体性的道路”。
a.普罗泰戈拉提出了相对主义和约定论的伦理观。
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欲望、需要和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善恶好坏。
b.苏格拉底提出对理性的信仰,明确指出“美德即知识”。
c.犬儒学派认为,善的内容就是过克制自己欲望的理性生活;快乐主义学派则认为,善的内容就是快乐。
d.德谟克利特从原子论唯物世界观出发,认为人的感情、欲望和理性都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由此建立起幸福主义的伦理学说。
e.柏拉图从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出发,认为美德和知识都是理念的反映和再现,善的理念不仅是一切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的,而且也是人们德行的动力和标准。
f.亚里士多德从实体说出发,依据形式和质料、一般和个别相互关系的原理,建立起了一个把至善和幸福、知德和行德统一起来的中道伦理思想体系。
③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希腊文化和学术进入了伦理学时期。
a.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本性即是趋乐避苦。
快乐是人生的目的。
b.斯多葛派认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最高的善就在于顺从命运而生活,快乐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哲学・论阿伯拉尔的至善与德性观3张 荣阿伯拉尔在《伦理学》中着重阐明了他的意图伦理学,而在另一部作品《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中则重点阐述了其独具特色的德性论观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结合12世纪出现的世俗化倾向,倡导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之间进行对话,这较之中世纪早期那种重视独白的思想传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话而非独白,这是阿伯拉尔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和其唯名论辩证法思想相吻合,而且标示着对话伦理学在中世纪的破茧而出。
一、自然法与至善阿伯拉尔指出,由于虔诚的基督徒努力以其善意效仿上帝,所以教会作为所有信徒的团体成为爱的一个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
(Abaelard,1997,S .18)当然,这一联盟的观念并不是基督教伦理学的发明,因为任何伦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对爱之命令的一个阐明。
正如在《对话》中的哲学家解释的那样,“自然法”说到底只不过是“对上帝和邻人的爱”(ibid,1996,S .36)。
自然法的效力只因其理性才使人明白,而完全与信仰的特殊性无关。
现在,对话中的哲学家虽然是一个公然的异教徒,但他仍然相信一个“神”的存在,如同他的大多数古典先驱者那样。
而且,纵使阿伯拉尔是一个基督徒,但他感觉自己与古典哲学更接近,并且倾向于认为,古典哲学已然具有基督教思想的气质,或者以另一种形式表述了基督教思想,只是哲学家讲的自然法作为道德律对于实现爱的命令是不够的。
这个虚拟的对话以老生常谈的问题开始:人们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最好,或者更确切地说,遵循所谓的自然法条规是否能够使自己达到至善,抑或还需遵循其他规则,例如在犹太人的圣经中或在基督徒的圣经中就存在这样的规则。
哲学家在对话的开始“立即就将他作为根据提出的自然法和道德科学(scientia moru m )或者伦理学(ethica )等量齐观了”。
(ibid,S .14)而伦理学被基督徒规定为一种通过理性讨论开辟出来的学科:“理性讨论的问题是:至善在哪里?我们必须沿着什么道路到达至善?”(ibid,S .106)很显然,从根本上说,只有理性的讨论才准许对话和取得共识。
所以,三个对话伙伴都宣布,他们愿意在界定的意义上进行一次伦理学对话。
但是由于伦理学被等同于自然法,因此就根本不可能再涉及这样的问题:人们事实上是否仅仅在这个基础上就能够认识至善和达到至善的手段;也不可能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否存在诸如自然法的东西,因为如果没有自然・56・3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及其当代意义”(编号05BZX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法,原则上就没有为每个人都可认识的道德真理,从而也就不会有伦理学,即关于道德的科学。
但这样一来,关于什么行为是善的任何共识就成为不可能。
因此,对话的任务就只能是探究自然法的真实内容。
可见,阿伯拉尔这部著作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对话伦理学这一话题,并且在跨文化、跨宗教之间作出了历史性的尝试。
在阿伯拉尔看来,伦理学与自然法等量齐观。
自然法的内容就是上帝的永恒法;自然法的有效性只是基于人的理性,因而完全独立于信仰的特殊性;它使人明白,自然法归根结底是对上帝和对邻人的爱。
自然法实现这一爱的要求。
自然法与人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
遵守自然法的目的就是达到至善。
问题是,除了遵守这一法则外,是否还有另外的法则要遵守,比如道德法则?对此需要经过理智的讨论,确立自然法的内容。
由于哲学家完全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谈论理性,他首先就要解释自己关于自然法的观念。
被他首先从纯粹形式的方面当作至善来规定的,就是那种“得以使每一个人一旦达到就幸福的东西”。
而相应地,他把至恶就规定为“得到它就使一个人成为不幸者的东西”。
至善使人幸福,至恶使人不幸。
“每一个人”这一表述就表达了至善或至恶的普遍有效性。
而唯独使自己或者虽然使一些人但不是使每个人都幸福的东西,就不能是至善。
至善只有一个,无论在哪里,每一个得到它的人都必然会幸福。
可是,“按照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得到至善或者至恶都是通过我们各自的道德行为(mores ),即一个是通过德性(virtus ),另一个是通过缺德(vitiu m )。
”(Abaelard,1996,S .126)但是,这种规定还不够清楚,因为它还遗留一个问题:德性如何确保幸福。
对话中的哲学家倾向于求助斯多亚派的古老传统,并且把合乎德性的志向(Gesinnung )理解为直接使人幸福的手段。
这是一种主观主义,导致了德性使人幸福的理智主义独断论,甚至认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可能不幸。
按照定义,德性甚至就等同于至善,因为有德性的人也一定有幸福。
上述观点遭到了基督徒的反对,理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数不尽的不幸。
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贫穷、疾病和死亡就紧紧伴随着我们。
“因此,真正的幸福(至福)在此世是不可能实现的”(ibid,S .134)。
一种完满的、不受任何不幸损害的幸福,对于灵魂而言只能超然于其世俗的存在之外。
“每一个相信灵魂不朽的人(即任何理性存在者),都必然建立起他自己与此有关的对基督预言的永生希望。
”(ibid,S .136)在他看来,德性不可能是至善本身,而仅仅是通往至善的道路。
所以,人们也不能为了德性本身而追求德性,而只能为了那种未来的不可能被足够频繁地想起的善,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对这种与未来善相关的幸福渴望更强烈地激起德性了”(ibid,S .140)。
可是,至善不仅就自己本身而言,而且对人而言,就是上帝,因为作为德性的报答向我们昭示的那种彼岸生命的完满幸福,恰恰就在于对上帝的荣福直观,在于“拥有上帝”(ibid,S .218)。
在哲学家看来,至善就是自然法的内容,至善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达到幸福,道德态度或者德性是手段。
问题是,德性用什么方式达到至善和幸福?有德性就有幸福。
其实,幸福就是对上帝的直观,拥有上帝就是至福,因为上帝就是至善。
这又是基督教的观点。
阿伯拉尔在什么是至善、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上,其实走的恰恰就是奥古斯丁奠定的意志主义路线;他只是对奥古斯丁思想作了理性化的完善。
这也说明奥古斯丁之于中世纪哲学的导师地位。
二、德性乃是心灵的最佳境界阿伯拉尔在分析了至善这一目标之后,进一步剖析了达到至善的道路,也就是德性。
对话中的哲・66・《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学家将德性规定为“心灵的最佳境界”(habitus ①ani m i op ti m us )(Abaelard,1996,S .164)。
同时,境界(habitus )应当被理解为一件事情的品质:“并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被移植给事情的那种品质,而是经过努力和深思获得的而且很难改变的品质。
”(ibid,S .166)简言之,德性不是一种很容易变化的状态,而是某种可以坚持住的东西;德性是后天努力形成的,而非本性上具有的;德性是达到至善的手段,也是通往上帝的道路,因为至善与上帝是同一的。
阿伯拉尔通过境界(habitus )解释德性(virtus ),目的在于说明:德性是获得的,不是来自本性,而是来自意志,因此才是有力量的。
一种境界只有当它“借助努力和省思”获得时才是境界,才是根本态度,才是德性。
换句话说,德性乃是一切行为之根据。
在阿伯拉尔看来,如果本性倾向于某种行为,那么,这种与其坚固性(意志坚定)无涉的行为就不可能被看作是根本态度(境界),因此就不能被称做是德性。
比如,如果人们认为,德性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正是柏拉图以来的传统),那么,从来都没有感受到强烈欲望的人就没有德性(这里就是审慎),而只有某种肉体的冷淡(frigiditas )。
审慎这种德性以制服贪欲为前提,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审慎的、蓄意的克服。
很显然,之所以要求这样一种克服,是因为德性概念应该是为值得称赞的秉性预留的,但是值得称赞的东西仅仅是需要特别努力的东西,即需要反抗自己的倾向,要求意志制服本性。
因此,“功德恰恰在于:强迫自己反抗自己的本性”。
(ibid )阿伯拉尔的论述和康德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康德指出:“德性是一个人在遵从其义务时意志的道德力量,义务是由其自己的立法理性而来的一种道德强制,如果这理性把自己构建成一种执行法则的力量本身的话。
———德性并非自身就是义务,或者拥有德性并不是义务(因为若不然,就必定会有为义务而承担义务),而是义务发布命令,并且以一种道德的(按照内在自由法则可能的)强制来伴随其命令;但由于强制应当是不可抗拒的,为此就需要力量,力量的程度我们只能通过人由于其偏好而给自己造成的障碍的大小来度量。
”(康德,第417-418页)也就是说,阻力越大,意志的道德力量就越大。
但是,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成为有德者需付出的努力呢?某人无需任何努力就能够做到另一些人只有经过努力方能完成的事,他为什么就不应该也被视为是有德性呢?原因就在于:阿伯拉尔相信,上帝和他建立的世界是合理的和可理解的;这种信念使他把德性看作是一种制服贪欲的结果,以至于他始终强调德性的获得性特征,认为没有人天生就能够是有德性的。
尽管阿伯拉尔试图理解世界,但他还是真正虔诚的基督徒,上帝是他的世界观的核心。
相应地,德性概念在他的观念中也早已一贯地从上帝出发来思考了。
就是说,德性乃是达到至善的手段,至善与上帝是同一的。
所以,虽然有一些人甚至天生就无需付出什么也可能是有德的,他们从一开始并且无需给出一种理性的理由,就比那些没有这种幸福(运气)、反而天生就具有一种趋恶的倾向的人占优势,但是我们却不能够说:他们通过自己的德性为自己赢得了永生作为报答,因为没有任何理由为了某种在一定程度上是赠与他们的东西而奖赏他们。
因此,如果上帝满足了他们,而拒绝了另一些・76・论阿伯拉尔的至善与德性观①拉丁文habitus 对应的德文是Grundhaltung 。
这是一个很难翻译的词,除了有“外表、仪表”之意,还有“姿势、姿态,情况、状态,性质、特征”等意。
“态”是其核心,但这不是指自然的外在的客观的属性和状态,而是指心灵的主观努力造就的一种“情-态”,是“心-情”、“心-态”、“心-性”、“心-境”,是一种精神境界。
所以,我主张把表述德性的“habitus ”翻译为“境界”:德性是境界,而且是一种根本的境界,是“大境”,犹如虚怀若谷的“化境”。
按照冯友兰的四境界说,这种境界当属高于道德层次的天地境界,这在阿伯拉尔这样的神学家那里是很合适的。
所以,德性就是灵魂的最高境界:不是最好的境界,而是“最高的”境界———天地境界,“出神”,物我两忘。
当然,翻译为“根本态度”也可以。
人,那么他肯定就公然行不义了。
但是,既然上帝绝不会做什么不理性的事,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是不义的,因为不义肯定只是一种任意的从而是无根据、进而是非理性的偏好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