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押题专练

合集下载

专题0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

专题0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

【考向解读】(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3)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

【命题热点突破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洋务运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③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2)表现: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②“耕”与“织”的分离。

(3)影响: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含义: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洋务派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而仿造西方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科技而创办近代企业。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4)性质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5)内容(6)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例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上篇 专题九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上篇 专题九

A.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C.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 D.官督商办的封建性色彩浓厚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4.(题点:洋务经济的影响)“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
运输费用 ) 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散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 端。”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 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 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 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 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 30年代,民族 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A.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近代中国茶叶生产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近代茶叶贸易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理知识 固基础 连主线 提能力 攻大题 突破压轴题型
3.( 题点:洋务企业的特点 )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
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 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 “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这说明上海机 器织布局( )
线索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突出表现为中西合璧、不土 不洋;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 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特 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押题专练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押题专练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

”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

【答案】A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3.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解析】从示意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1912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答案】A4.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

这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答案】D5.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

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强化检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二轮强化检测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下表是清朝光、宣时期财政收入一览表,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晚清新政中奖励实业小有成效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控制C.晚清社会稳定使政府收入增加D.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发展迅速【答案】A2.下表为1897-1907年安徽资本10万元以上的工厂企业:对表格中出现的现象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芜湖较早成为通商口岸,近代化进程较快B.安庆、阜阳位置偏僻,民风保守愚昧C.芜湖地处皖江,水路交通发达,物产丰富D.芜湖是列强的势力范围,外资较充足【答案】A3.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答案】D【解析】本题第三卷的时间“1865-1895”,《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的,不符合时间要求,故A项错误;制夷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不符合时间要求,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失败,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甲午中日战争时结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故D 项正确。

4.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

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

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

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从“彼邦商船源源而来”反映了列强不断对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故①正确;“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反映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导致一个国家在中国取得特权,其他国家都能取得同种特权,加剧了列强侵华,故②正确;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大肆掠夺原料,加剧了中国商品出口,而非限制出口,故③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权威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权威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权威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12小题,)1.“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 民族工业的产生C. 贸易中心的转移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A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商品输入中国,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造,物美价廉,竞争力强,而中国的土货滞销,土布、土纱等的销售陷入困境,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手工业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自然经济是以小农经济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还是大量存在,特别是内地农村主要还是自然经济.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经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注意题干时间“一战期间”和限定信息“根本”,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侵略造成的;而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张謇的企业无力与之竞争,故很快走了下坡路,由此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一战期间”,注意限定信息“根本”,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1 / 10解决问题的能力.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第1部分 近代篇 专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第1部分 近代篇 专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主题一全面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主题纵向贯通•……………………………………………………………………考向一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1.(2016·江苏高考)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B[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直隶玉田县地区日用品中洋货所占比重不少于1/2,而雄县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考向二以“多元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史学研究方法2.(2014·江苏高考)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

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有:纺、织分离;织、耕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农产品的商品化。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限时集训(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应学生用书第171页)(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D[1842~1854年,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增长并不明显,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从材料看并没有实现其目标,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强烈的抵制作用,故D项正确;A、C两项不是英国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 2.(2017·南京、盐城二模)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

”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蹴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导学号:40034057】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B.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D.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C[材料中张之洞创办的铁厂属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项错误,符合题意。

所办铁厂出现问题是由于张之洞错误决策造成的,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时表明张之洞对引进西方资本主义设备缺乏科学认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不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无法实现国家的自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3.(2017·苏州调研)下面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B[由上表可知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逐渐减少,迁至城镇做工、经营小商业和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故①正确;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减少,做工、经营小商业和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谋生手段的变化,故②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③错误;沿海居民外迁谋生从事做工和商业表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习题含解析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2017 江苏常州期末)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的冲击下,如棉纺织业、 制针业等日益衰落, 但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继承优良传统工艺品质 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 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2.(2018 江苏淮安期中)据 1882 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 数倍。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 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 )
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 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8.(2017 江苏盐城期中)1928 年某报刊登了某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 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B.提倡国货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之一 C.国民政府将发展民族工业放在首要地位 D.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 9.(2018 江苏南通一模)1935 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 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 1937 年,资委会共筹办 和整理扩充了 21 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
2
)
A.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 B.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0.(2018 江苏南京三模)下列材料摘编自《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 时间 1939 年 管理规则》等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 1941 年 器、 化工材料细则》 《管理液体燃料规则》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业收归国有 等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 条例名称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 直接干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

2018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专题版)文档: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8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专题版)文档: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网络构建※※主线解读※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

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全国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阿凡题1086019()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强化习题1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答案

最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强化习题1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答案

(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近代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人类文明演进”,在19世纪中叶人类文明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不仅带了侵略和奴役,还带了近代的工业文明,即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2015·江西六校第二次联考]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能够对这一变作出合解释的是( )A.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不大,而棉纱(原料)进口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加,故B 项正确;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与图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与棉纱进口增加的现象不符,故排除项;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成为西方廉价商品倾销地,与中国棉布进口整体变不大的现象不符,故排除D项。

3.[2015·淮南一模]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此萌发B.纯封建官办工业发展日盛.洋务企业创办方式有所变D.民用工业将取代军事工业答案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时所创办的企业由官办、官商合办逐渐变为官督商办,正如材料所言“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

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创办方式发生了变。

分析各项,项符合题意。

[推荐学习]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推荐学习]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案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要关注近代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其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制度与经济的发展特点。

2.关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

3.要注意横向的比较。

与西方国家、前苏联经济发展相对比。

注意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纳入到全球化的范围中考查。

对经济发展原因、条件的分析探究是近年来历史高考考查的重要部分。

4、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5、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6、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换得到发展。

(2)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中国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4)中国开始有部分商人、手工业者投资办厂,中国出现了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经济。

原因:一是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二是由于伴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三是中国的一些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误区警示】(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没有继承关系,误以为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继承和发展。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战前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工场手工业生存状态骤然恶化,纷纷破产。

后来投资于新式工业的早期民族资本家,大多为官僚、地主、商人,而鲜有原先的手工业者。

(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误以为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2018高考历史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8高考历史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8高考历史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构建知识体系】【细化考纲预测】【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A【解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说明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降低成本,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加强管理无关,排除B;当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因为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D;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洋务运动中开平煤矿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自身管理方面的弊端以及单纯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等因素,最终失败。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全面、辩证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够从全局把握。

02.(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A【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高考二轮复习高考历史 课标版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二轮复习高考历史 课标版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九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肇庆统测)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

这种情况表明( )A.外国资本插手民族工业颇深B.买办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2.(2018广东茂名一模)1861年烟台开埠,到1880年时草辫的出口量已达到4.9万担,货值近112万海关两。

烟台的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

与此同时,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

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 )A.中国传统手工业已彻底破产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C.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2018吉林吉林调研)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同僚攻诘,晚年曾心酸地说,“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李鸿章这句话道出了( )A.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B.最高统治者的排斥、猜疑C.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D.中国社会的愚昧与落后4.(2018安徽宿州质检)一位学者指出,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

后者大约为前者的十倍。

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较少,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结构变化C.政治制度变革制约社会演进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5.(2018辽宁大连质检)一本书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

”这得益于( ) A.清末新政的推进 B.变法政策的实施C.商品输出的加强D.清政府政策的变动6.(2018豫北豫南名校联考)下表为1912—1920 年中国主要民营工业发展速度表。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分类解析练习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分类解析练习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分类解析练习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 9 328177 969 23425100188 5 307140392351 714 97708100上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 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B. “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 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答案】D2.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C. 清朝教育学制的重大改变D. 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答案】D4.阅读下表:1927-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

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A. 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B. 国民政府对反侵略有所准备C. 官僚资本掌控了国家经济命脉D. 内战政策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答案】B5.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列强放弃了对中国侵略B. 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C. 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D.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实业【答案】B6.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

这反映了郭嵩焘A. 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 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 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7.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

”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

【答案】A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3.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解析】从示意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1912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答案】A4.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

这反映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答案】D5.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

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 ) 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解析】洋务运动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提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项正确;“短暂春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在英国支持下,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

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

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

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

材料反映了(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稳定金融B.此后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C.国民政府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银本位”制D.此后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民政府统治,故A项错误;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说明传统“银本位”制遭到放弃,故C项正确;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7.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答案】C8.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火车”“轮船”“汽车”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的结果,①正确;由“赶”字反映③正确;之所以“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④正确;②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史实,且从材料中不能推出这一结论,故C项正确。

【答案】C9.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很多女性在织绣厂工作,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协会,专门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解析】广东中部地区女性在织绣厂工作,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协会,提出了对家庭和婚姻的要求,体现近代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故C项正确。

【答案】C10.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或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

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

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答案】B11.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

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

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

”这一记载反映了(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解析】题干所述只是“乡人某”应用西方科技的个例,无法得出西方科技在农村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时务报》登载“乡人某蓄鸡鸭……必携射光机器”,意在宣传推广这一技术,故B项正确;《时务报》记载的是国人应用西方科技的情况,与维新思想宣传无关,故C项错误;由题干得知,当时能够应用西方科技还只是少数,并不普遍,故D项错误。

【答案】B12.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 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解析】材料“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表明中国电影业为时代服务,故A项正确;“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表明电影业之间的竞争,没有体现以联合发展为主,故B项错误;引导社会舆论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A13.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这主要反映了( )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答案】D14.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折射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且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从图1到图2的服饰变化本质上是( )A.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化B.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C.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D.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政治观念上,一直是社会主义政治观念,故A项错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

材料主要反映了( )A.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 B.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C.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 D.“左”倾思潮死灰复燃【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改名,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说明受文革影响,“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说明与改革开放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思潮死灰复燃信息,故D项错误。

16.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答案】C【解析】材料中“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并不能说明服饰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治变革与经济的发展对服饰的影响,故B项错误;“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可以看出服饰引起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风气的败坏,故D项错误。

17.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

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

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答案】C18.《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材料反映了(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

19.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 )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两则材料可以研究广告在近代的运用,故①正确;由第一张图片可以看出近代人物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故②正确;两幅图片都看不出中国的建筑风格有变化,故③错误;由图片可知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近代交通工具,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