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习文档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1.长度的测量
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
A.游标卡尺的使用
论①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②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B.游标卡尺的读数
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
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
(其中T=5×0.02s=0.1s)
⑵利用“逐差法”求a:
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
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完整版)上海高考物理实验汇编,DOC,推荐文档
上海高考实验汇编
一、实验的分类:
1、测量性实验:如:1.测重力加速度
2、测加速度
3、测量,r
4、练习使用多用表,
2、验证性实验:1、共点力的合成2、验证机械能守恒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验证玻意耳定律。
3、研究性实验:1、研究平抛运动2、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3、研究电
4
实验二十二综合实验*
实验七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学生实验]
[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
单摆、停表、直尺、游标卡尺、铁架台等。
- 2 -
[实验原理]
由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可得,测出L 、T 就可以计算策略加速22
4T
l g π=度g 。[实验步骤]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基本步骤如下:
r 1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产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起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振动时,要这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5
置时开妈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点时,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时,测出摆球的半径与摆线的长度。单摆摆动后,点击“记录数据”,显示屏将
实验八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
[
[
[
打开变频电动机电源;
调节两小球击水深度和频率;
观察两列波叠加区域水面的波形;
改变实验条件,使两个小球以不同频率击水,观察不同频率的两列波叠加时,水面的波形。
[实验结论]
实验九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
研究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原理]
[
锤,
- 4 -
位置,看看这个高度与A点位置是否相同?
装上定位挡片并置于P点位置,它对摆绳有阻挡作用。再次释放摆锤,同样观察摆锤向左摆起的最大高度,并记下这个位置。
(word版)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全),文档
锦程教育助学中心专用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 .中间时刻速
度
Vt/2=V平=
(Vt+Vo)/2
4.末速度Vt=Vo+at
5 .中间位置速
度
Vs/2=
[(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 .加速度a=(Vt-
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那么a<0}
8
.实验用推论s=
aT2{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
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注:
(1
)平均速度是矢量;
(2
)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 )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
〔见第一册
P19〕/s--t图、
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
第一册P24〕。
2
)自由落体运动
1
.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
.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
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10m/s2〕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总结,推荐文档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知识点回顾
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
三、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四、测定金属电阻和电阻率:
五、器材选择:
六、电路纠错:
七、示波器的使用:
八、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九、传感器
知识点和考点
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原理:欧姆定律IR
U=
处理方法:内接和外接(都有误差)
例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图
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规格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滑动变阻器(R1)滑动变阻器(R2)量程0~50mA,内阻约为50Ω
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Ω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
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
直流电源(E ) 开关(S ) 导线若干
100mA 输出电压6V ,内阻不计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②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若发现实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图中曲线基本吻合,请说明该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1)电流表原理和主要参数
电流表G 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矩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制成的,且指什偏角
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即θ=kI ,故表的刻度是均匀的。电流表的主要参数有,表头内阻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注:本文档由AI写作助手完成,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光学是物理学中最汇集的领域之一,掌握光学知识点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我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培养正确的物理思维。
一、光的本质与性质
1.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能够在
空气、水和介质中传播,速度为光速。
2.光的性质: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和电磁性。对于光的波
动性和粒子性,需要通过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光的电磁性表现为光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二、光线与光的传播
1.光线:光线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线,通常用箭头来
表示。
2.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光在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因介质而异。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三、几何光学
几何光学是研究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光学分支。
1. 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满足斯涅尔定律。
2. 光的反射:光在镜子等光滑表面发生反射现象。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 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属于光学成像的工具。
光可通过这些光学工具聚焦成像,成像的距离与物距、像距等相关。
四、物态分析
1.光的色散:亚当逊棱镜实验表明,光经过物质介质时会
发生偏折,同时发现白色光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色散现象。色散现象是因为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
2.光的衍射:衍射是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径时发生的现像。衍射实验可以用来分析光的物态。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体现。
(word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推荐文档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 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
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 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 ot-gt2/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总结
本文档旨在为高中物理研究者提供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的复总结。以下是对每个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1. 物理光学
物理光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分支,涵盖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方面。
-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行进方式。光线沿直线传播,可以用光的传播定律来描述。
-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现象。干涉现象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进行观察。
- 衍射是指波通过物体缝隙时发生的波的弯曲现象。衍射现象可以通过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进行研究。
2.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研究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以下是电磁感应的重要内容: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时,磁场线上的导线内会产生感应电流。
- 楞次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其产生的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 电磁感应也可以用来解释发电机的原理,即利用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 互感现象指的是两个电路之间的磁场相互影响。
3. 物理光学与电磁感应的应用
物理光学和电磁感应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程领域,例如:
- 光学仪器的设计,如显微镜、望远镜和激光器等。
- 光纤通信技术,利用光的传输速度和抗干扰性能进行信息传递。
- 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磁设备的使用原理与应用。
以上是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这份复习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复习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选修1-1
第一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用指南针导航,用尾舵掌握方向,有效利用风力是远古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用罗盘与观星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修正
中国的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世界的海航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人们东方的物质文明的渴望,1542年哥伦布带领了船队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到达了巴拿马群岛,观察到了地磁偏角(比中国沈括晚400年)。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完成了世界性的环游,证明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
航海的进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外扩,为其世界资本积累奠定基础
二.磁场
磁极通过磁场相互联系起来,但不需要接触,是一真实存在的物质。
磁场的方向是根据小磁针的北极的方向来确定的。
磁感线是根据将铁屑放在磁场的周围,被磁化后则形成的物质形态。虽然人们无法用眼睛观察,但是真实存在的
磁场的方向由北极指向南极(条形磁体内部也存在磁场)
特点:是闭合的曲线,磁场线在磁场中相互不相交,疏密表示强弱
三磁性的地球
地理的磁极与实际上地球的磁极是相反的,但存在一定的磁偏角。磁偏角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是在缓慢移动的过程。宇宙中的许多的天体都有磁场。太阳表面的黑子与耀斑都与磁场有关。(但是只有地球的磁场是全球性的)
二. 电流的磁场
一.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利用直导线与小磁针通电后的判断说明了不仅磁体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二.电流磁场的方向
但研究的物体为直的磁体时,则用右手的大拇指代表电流的方向,四指代表磁感线的方向。
当研究的是条形或螺线管时,则大拇指指向的磁感线的方向,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与磁体正极的方向一致)既大拇指指向的是磁体的北极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大全(免费)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
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
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
弹簧秤:
(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
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
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
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
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
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
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
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
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始终是9.8N/kg。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参考和研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及其相关内容。
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电子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天平置于水平地面上,并调零天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3. 记录天平示数,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天平示数,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以用质量单位千克(kg)表示。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量筒
- 水
- 待测物体
实验步骤
1. 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并记录初始水平。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观察水平变化并记录。
3. 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体积。体积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验涵盖了不同的内容和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高中物理教材,作者X
- 物理实验指导书,作者Y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要根据教师指导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物理知识点清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质点、参考系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
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x
t,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式:a =Δv Δt
;单位是m/s 2.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考点一 对质点模型的理解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
(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
(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全部内容。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
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物理总结归纳法
物理总结归纳法
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整理和
概括学习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本文将介绍物理总结归纳法,并分享一些有效的总结归纳技巧。
一、逻辑树状图总结法
逻辑树状图总结法是一种较为直观和有序的总结归纳方法。通过画
出树状图,将重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
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物理学科的整体框架和知识结构。
例如,我们可以以力学为例,从牛顿三定律作为根节点开始,分支
出不同的力学概念,如质量、加速度、力等,然后进一步细分每个概
念所涉及的知识点和相互关系。这样,整个逻辑树状图就将物理学的
重要内容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我们学习和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二、概念表格总结法
概念表格总结法是一种将知识点按照表格形式整理和总结的方法。
通过建立表格,我们可以将相关的物理概念、定义、公式和实例有序
地分类和归纳,便于对比和记忆。
以电磁学为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概念表格,分为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等列,然后在每个列下面填写相应的定义、公式和实例。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加深对物理知
识的理解。
三、图示总结法
图示总结法是一种通过图表形式将物理知识可视化的方法。通过画图、绘制示意图、制作物理实验模型等方式,可以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和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我们可以绘制光线的传播路径示意图,标注折射、反射等过程,以及相应的角度关系和公式。这样,一目了然的图示能够加强我们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第一章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
(2)有受力物体,一定有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即物体速度大小(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静止变为运动、由快变慢、由慢变快)或运动方向改变。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5.力的图示:是严格的,力的大小要有标度,同一图上画几个力时,应使用同一标度,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不得超过线段的末端,还应将力大小标在箭头附近,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
一.万有引力、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G=mg (g=9.8N/kg )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外形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物体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
3.塑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塑性。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4.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其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就高考物理实验共列出19个考点,其中力学8个、热学1个、电学8个、光学2个.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并且对实验误差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一、《考试大纲》中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实验题的主要特点
物理实验年年考,年年有变化.从近年的实验题来看,其显着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既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也不是背诵“该怎样”,而是从物理实验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确实是什么”,进而了解物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2)从既定的课本学生实验转向变化的创新实验
只有创新,试题才有魅力;也只有变化,才能永葆实验考核的活力.近年来,既定刻板的学生实验已经从高考物理实验题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要通过解读物理原理的新颖实验(如应用性、设计性、专题性实验等).创新的实验题可以使能力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二、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要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产生的效果相同——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即要在合力与两分力等效的条件下,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循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重力的分力抵消摩擦力而等效于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还有,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改装、用替换法测电阻等,都是等效法的应用.
2.转换法
将某些不易显示、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于显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称为转换法(间接测量法).转换法是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如:弹簧测力计是把力的大小转换为弹簧的伸长量;打点计时器是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的周期性振动;电流表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把电流转化为指针的偏转角;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是通过公式T=2π把g的测量转换为T和L的测量,等等.
3.留迹法
留迹法是利用某些特殊的手段,把一些瞬间即逝的现象(如位置、轨迹等)记录下来,以便于此后对其进行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留迹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用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迹记录小车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用描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用大头针的插孔显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位;在描绘电场中等势线的实验中,用探针通过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等势点的位置等等,都是留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4.累积法
累积法是把某些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在缺乏高精密度的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常把细金属丝绕在圆柱体上测若干匝的总长度,然后除以匝数就可求出细金属丝
的直径;测一张薄纸的厚度时,常先测出若干页纸的总厚度,再除以被测页数即所求每页纸的厚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周期的测定就是通过测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的总时间除以全振动的次数,以减小个人反应时间造成的误差影响等.
5.模拟法
模拟法是一种间接实验方法,它是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说明原型的规律性的.模拟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典型应用是“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这一实验,由于直接描绘静电场的等势线很困难,而恒定电流的电场与静电场相似,所以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来模拟静电场,通过它来了解静电场中等势线的分布情况.
6.控制变量法
在多因素的实验中,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数据列成表格.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
物理量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列表的要求:
(1)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
(2)必须交代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
明单位;
(3)表中数据应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平均值法
现行教材中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把测定的数据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必须注意的是,求平均值时应该按测
量仪器的精确度决定应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3.图象法
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应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图象
法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简便.在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
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变化趋势,由此建立经验公式.
作图的规则: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
位数和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
的位数标明数值;
(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应尽量使数据
点合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