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制度变迁(1)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论——社会需求、博弈、均衡与制度变迁
“ 依法行政”存在 “ 第二时滞” ,它包括法律宣传与普及之时 滞、 权力思维转变之时滞、利益弥补之时滞等。当政府管理
体制经过 “ 第二时滞”完成制度变迁过程 , 依照新法而行政 时, 行政权力与社会一经济新秩序内在逻辑形成调和与一致, 政府、社会、法律之间在新的层面上获得稳定均衡,这构成
理体制, 依新 “ 法”而行政,但法律 ( 或法规)颁布并不意
味着传统政府体制能够立刻完成变革过程,从 “ 法律”到
突发性事件爆发,使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无法继续管理下去,
中央政府启动立法强制型推进整体性政府体制变革 ( 如孙志 刚案引发 “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体制”变革,20) O3 。
我国 法治建设进程是社会新秩序潜在需求、立法建设、 公共选择与理性博弈、政府体制改革等多重变量的复合互动 结果。从此意义上说,法律在被秩序创造的同时亦在创造秩
0 3。第二种路径是社会需求能量突发性释放,即社会新秩 2O) 序潜在需求与公共权力之间未能形成良好沟通渠道,社会新
序。循着这一基本逻辑,本文基于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与法治
① 本 文 将 中央 政 府 、地 方 政 府 、 公 民 设 定 为 理 性 人 . 但 理 性 人 不 同于 自利 人 , 理 性 人 可 能 是 利 已主 义 者 , 也 可 能
是利他主义者。理性人指 一个 比较 稳定 的偏 好、在面 临给定 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 自己偏好 的人。参见 ,张维迎 . 弈论 博 与信 息经济学 [ M] . 上海三联 出版社 ,2O .. O4 1
构提出体制改革需求,进而要求国家法加以确认。社会潜在 新秩序需求的提出从两种路径上展开,第一种路径是社会需 求能量渐进性释放,社会新秩序潜在需求与公共权力之间形
新中国成立后央地关系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
新中国成立后央地关系变迁与地方政府竞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飞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政治晋升和经济利益,展开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竞争,才导致了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1]。
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央地关系变迁的产物,因此对央地关系变迁进行研究,进而深入到它的产物——地方政府竞争的部分,就能够深入思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央地关系;地方政府竞争;经济增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
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很多,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地方政府竞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变迁的产物,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关系变迁以及它的产物——地方政府竞争,对于更好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和借鉴了一些苏联经验,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
“一五”期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75%,国家统配及部管物资种类由1954年的261种上升到1957年的532种,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由1954年的2 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 300个等等[2]75。
后来,中央领导意识到管得过多影响了地方的积极性,因此在1958年决定下放部分权力,以达到恢复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积极性的目的。
但是这一举措跟“大跃进”撞到了一起,于是出现了大量问题和弊端,给国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混乱。
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中央慢慢收回了部分权力,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这段时间出现了比较有名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中央的第二次分权始于1970年,当时更多考虑的是军事原因。
央地关系变迁、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思考
方政府 这样在 中央政府 的 “ 增长 共识 ”之 下 为着一个共同 目标而竞争 ,这也恰 恰体 现 了我 国集权体 制能够 “ 中力量办大事 ” 集 的优 越性 ,这种优越性在较短 的变革时期
体 现 得 尤 为 明 显 。 而 不 恰 当 的政 治 和 经 济 分 权 往 往会 削 弱 中央 政 府 的权 威 ,不 仅 不 能 激 励 地 方 政 府 发 展 经 济 和 约 束 地 方政 府 的 “ 夺 之 手 ” 而 且 还 助 长 了地 方私 利 的 掠 , 膨胀和地方保护 主义。
分 权 以及 分 权 的 形 式 和 内容 有 关 。而 我 国 中央 地 方 关 系 的 变 迁 与 经 济 体 制 的变 迁 紧 密 联 系 , 即经 济 制 度 变 迁 决 定 了 中央 地 方 关 系 的 制 度 变迁 。 改 革 开 放 后 ,三 十 年 来
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的 “ 三阶段假说” :计 划经济体制下 ,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是命
令 与 服 从 的 关 系 ,地 方 无 博 弈 权 , 有 的 只 是 相 互 争 夺 中央 资 源 , 中央 政 府 总 管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是 推 进 制 度 变迁 的 主体 ;转 型
争 , 像 张 军 和 周 黎 安 ( 0 8)所 描 述 的 就 20 “ 了增 长 而 竞 争 ” 中央 高 度 集 权 的单 一 为 。 制 下 ,地 方 政 府 是 纯 粹 的 行 政 代 理 人 ,他
时期 ,计划体制 向市场体制过 渡 ,市场 在 逐 渐 形 成 ,具 有 独 立 利 益 的地 方政 府 为 了
本 地 经 济 绩 效 以 在 地 区 竞 争 中 占得 先 机 , 往往会伸出 “ 助之手” 援 ,保 护 本 地企 业 ,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地方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从纵向而言,地方政府既具有程度不同的服从性,又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一般都扮演着执行与被执行、领导与被领导、调控与被调 控、指导与被指导的双重角色。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二、中国地方政府的特征
(一)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
在我国,地方政府具有明显 的双重隶属关系。
▲一方面从属于中央政府, 必须在它所设定的权限内活 动。中央政府可以创设或解 散地方政府机构,也可以增 减地方政府的职能权限,还 可以依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 首长的任免去留;
一般目的
特殊需要或 局部需要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具有一般地方政府所不 具备的功能:通过高度自治来实现“一国两制”。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地方政府的类型划分
(三)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中的角色
▲单一制国家中除极个别“袖珍国家”仅有一个政府层级外,都 设置地方政府层级为二级或为三级;一些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 地方政府的层级也有设四级的,个别国家还有超过四级的。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二、中国地方政府的特征
(一)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
▲各国地方政 府一般都具有 执行性职能和 领导性职能。
▲所谓执行性职能是指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法 律,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推行中央政 府的决策。
▲所谓领导性职能是指地方政府在其辖区内, 都以地方法人的身份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 指导、协调,以保证和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 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
▲我们现在论述的地方政府,是××人民政府简称,仅指地方行政 机关,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与司法机关分离。地方政府内 涵主要承载地方政府权力结构的疏密、强弱、大小关系的变迁。
中国制度变迁一览表
社会环境状况
意识形态调整
产权制度变迁
政府组织形式变迁
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基础
制度激励的动力机制
产权变更的制度创新
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
制度供给效果
制度安排
1949 -1978年
单一的计划经济
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纯公有制;
计划配置资源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中央政府供给,通过制定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社会稳定
2003年-至今
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
形成了工资收入、财产收入、投资收入、转移收入以及经营收入等多种收入形式并存的局面;强化对分配机制的监督与调控,通过转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政府与市场相分离;政府与社会相分离;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的制度创新集团。形成决策速度快、执行能力强、动员力度大的制度创新体系。极大地降低了组织运营成本。
政府与市场相分离;政府职能被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全体人民福利;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进可持续性;统筹国内国外发展,实现多维双赢。
加强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确保正式制度供给机制的历史生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创设新的制度激励机制,打破既定格局的“路径锁定”,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Abstract : T he prob le m o f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an i m portant part of governance theory wh ich d irect ly affects the effic iency of governance . F rom the perspect iv e of adm inistration, w e can see th at governance structure o f Ch in ese locals governm ent has experienced a big transfor m at ion, that is, from m ulti level centralization govern m enttofew leve l decentra lized govern m ent on vert ica l plane , from honeycomb structure to reg io n netw ork structure on horizonta l plane , and governance m echanism also has transfor m ed from hom ogene ity isom orph ism si m plif ication m echanism to m ulti du ty request proxy m echan ism. Desp ite o f th e great histo rical changes,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 ese loca l governm ents shou ld con tinue to prom ote reform s in som e fields . K ey w ord s : governm ent adm in istration ; governance structure ; local governm en; t historica l changes 治理结构问题是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 直接影响着治理的效 率。治理结构 原本是法律用 语 , 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 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 的法权关系。这一词始于对公司结构的分析 , 并逐 渐运用到行政领域 , 形成政府治理结构的概念。其 定义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权 力的配置和运作 , 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 系的总和。具体来说 , 可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一是 纵向, 即不同等级的政府间的关系问题, 包括政府层 级的优化, 亦包括在层级不变的条件下的政府间的 联合、 合并问题; 二是横向 , 即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 包括政府间的联合、 合作等 ; 这样就从横纵两个方向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成就、差距及制度变迁
向: 中国政府与政治。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研究”(项目编号: 03JZD004) ,课题负责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 政 治 与行 政
则 ,对中共中央直属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应由政 府部门承担的职能移交给政府有关部门,不再设 置与国务院职能部门工作重叠的办事机构 ; 地方 政府进行相应 的机构改革 ,取得 了一定 的成果。 但是,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关系没有理顺 ,
做到了机构精简 25 ,人员精简 50 ,这两个机 构改革指标居历次改革之首 ,但也有不尽人意的 地方,如关于机构和编制的立法仍然没有跟上等。 机构精简在以上两轮政府创新中,对推进政 府职能转变起到了加固和提升作用。1987 年~ 1988 年机构改革初步合并裁减了部分专业管理部 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加强了决策咨询
一是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这次改革方案规定了专 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改革方案还详细规 定了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 系; 二是精简幅度大,
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随着我国加入 WTO,
WT O 对政府管理体制与行为方式提出了严格的 要求 ,迫使政府转变职能、改革传统行政审批制 度 ,由官本位转 向社会本位; 由市场否定转向市 场肯定 ; 由规制泛滥转向依法规制、适度规制、
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 体制,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政府运作 法制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政府建设 等。
( 一)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依据和行为规定,
而机构是职能载体,是履行政府职能的体制保障。 转变职能是机构改革关键 ,也是机构改革所指向 直接 目标之一。“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转变了综
公共行政学第十六章行政改革自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分)题目1从20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选择一项:a. 80b. 50c. 60d. 70反馈正确答案是:70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行政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b. 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c. 社会演变的要求d. 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e. 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 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社会演变的要求, 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 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b. 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c. 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d. 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e. 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 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 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 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 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弹性化政府模式b. 参与政府模式c. 市场政府模式d. 科层政府模式e. 解制式政府模式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市场政府模式, 参与政府模式, 解制式政府模式, 弹性化政府模式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参与管理b. 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c. 公民自治权d. 公民社会e. 对话民主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参与管理, 对话民主, 公民社会, 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反馈(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2)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3)公众参与制定政策;(4)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论述我国政府主导型制度演变历程
论述我国政府主导型制度演变历程摘要:文章提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实施制度供给、限制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和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
而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和先易后难的变迁进程。
文章还论述了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制度变迁/政府主导/渐进所谓制度,如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所表述的,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
而所谓制度变迁方式则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等的总和”。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制度变迁指的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
一、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大致上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两种方式。
诱致性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而强制性变迁则“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受制于有着特定偏好和利益的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代表国家的政府,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因而,“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维护基本的经济结构,并通过提供其他的一系列规则来减少统活国家的交易费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集权式政治结构中,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对比优势,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因而,中国的改革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的偏好及其效用最大化。
此外,中国在破除计划体制的同时,市场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计划和市场都不完全。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政府以制度创新衔接不完全的计划和不完全的市场。
因此,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
我国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制度重构
我国地方政府良性竞争的制度重构摘要: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一直以来被视为解读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项独特课题,众多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对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特殊命题给予了相对全面地解读,使之成为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税制改革之后,规制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依然存在的负面效应,实现其长久的良性竞争则需要一系列正式制度给予保证。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一、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探究学术界公认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研究的源起,最早起源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对地方政府竞争进行的简明分析。
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的提出者蒂布特在《一个关于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中从一个消费者对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出发,首次明确对地方政府竞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而布莱顿第一次使用真正意义上“政府竞争”的概念,他主张政府在本质上是具有竞争性的。
目前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以下四点:1.从区域吸引力和发展的角度分析其代表人物布莱顿认为各地方政府间关系总体上来看是竞争性的,政府之间、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及政府与政府之外行为主体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就会围绕居民和资源相互竞争。
国内学者张飞、曲福田从同一角度来界定地方政府竞争,他们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为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围绕吸引具有流动性的要素而展开的跨地区政府间的竞争。
2.基于政府职能的角度界定地方政府竞争其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和特里希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本质上是为满足辖区内民众的要求,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为地方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3.根据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国内学者金碚将地方政府分为横向地方政府竞争和纵向地方政府竞争两种情况。
樊纲、张曙光通过分析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兄弟竞争”关系,认为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投资和货币发行领域的横向竞争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同一领域的纵向竞争,竞争本质上是地方政府为处理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及为获得相应的资源而展开的资源竞争。
地方政府竞争走向制度竞争的论之论证
地方政府竞争走向制度竞争的论证杨婵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摘要】经济转轨尤其是分权化改革以来,地方政府间竞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
随着竞争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逐渐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对资源的争夺投向制度的创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总结,说明各个竞争力对制度创新的依赖,既而对资源竞争模式和制度竞争模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制度竞争优于资源竞争的结论。
论据表明制度竞争作为一种难以模仿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地方政府取得持久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资源竞争制度竞争随着我国分权化、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成为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现实中,都获得了更多的地方自主管理权,更多的责任与财政压力也随之而来。
地方政府在追求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针对某些稀缺资源而与其他地方政府展开角逐,而如何在竞争中使自己处于持久的优势地位,成为了各个地方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都争相设计各种策略来追求自身的发展。
各个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赢得持久竞争的关键性作用。
一、地方政府的核心竞争力1.禀赋继承能力。
禀赋继承能力最为突出的是对先进、优秀制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能力。
地方政府有若干经过不断实践后建立起来的制度和基于资源优势和要素成本优势而形成的先天优势,政府要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对先进的、优秀的制度进行传承,对不适时势的制度进行改善,不断发展。
2.组织结构能力。
改善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能力基础。
在组织结构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内部协调能力。
将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的特殊性协调能力是绝大多数对其他组织来说既难于获得又难于仿制的知识形式。
3.制度能力。
组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使组织寻求改善现存制度的激励,政府间竞争是知识和信息的发现过程,尤其是有关更优的制度知识的发现过程。
地方政府加快建立起更好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优良的外部资源进入到辖区内。
4.学习能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各地方政府不断获取知识,不仅能改善其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并且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
分权_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_彭宅文
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彭宅文*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当前以政治集权、财政分权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的原因、机制和结果。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鲜明特征是国家主导(S tate-led)。
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自主性丧失而成为经济政策的辅助。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进行社会控制、促进经济增长与体制转型,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
在国家中心主义的视野中,社会保障政策自主性的丧失意味着其对国民生活需要的回应性不足,而更多地是服务于国家转型与发展。
由于国家的总体性支配权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中的国家主导特征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而言很容易理解。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确立,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在内的社会支出责任的地方化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地级市、县级政府成为财政性社会保障项目的主要责任者,而各类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长期处于地级市和县级政府的层次,也使得这些地方政府成为社会保险项目的管理者。
此时,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中的国家主导的特征的理解和分析,需要我们不仅关注中央政府的发展取向,更要关注国家的技术治理特征。
尤其是,当地方政府成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的、直接的提供者和/或管制者时,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就成为我们分析/国家主导0特征的一个重要制度性变量。
*彭宅文,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讲师。
当前,以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为重要特征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导致了地方政府为了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激励而展开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积极争夺各类资本,希望通过经济增长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以应对财权集中所导致的地方政府财力紧张问题,并希望通过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而显示其政绩,进而增加政治晋升的概率。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制度转型
关 键 词 :区域 经济
中 图分 类号 :F 0 27
地 方政 府
制度 竞争
制度 转型
文章 编 号 :1 0 — 3 2 2 1 )9 0 2 — 4 09 2 8 (00 0 — 0 8 0
文献 标识 码 :A
一
、
地方政府制度竞争的逻辑分析
② [ 萨缪 尔森著 :经济 学( 册) , 美] 《 上 》 中国发展 出版社 19 93年版 , 7 第 8页。 ③ [ 道格拉斯 ・ ・ 思著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上 海人 民出版社 1 9 美] c诺 《 , 9 4年版 , 2 5页。 第 2
④ 周继红 :我国地方政府 竞争与公共物品供 给》《 《 ,天府新e}o6 e 2o 年第 5 期。
⑤ [ 柯武刚、 德] 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20 年版。 《 , 04
一
2 — 8
M0DERN ECONOMI C RESEA RCI - I
方政 府在 自己的权 力边 界范 围内进行 制度 安排 , 选 对
每个人 都追 求各 自的最 大利 益 , 是 灾难所 在 。每 个 这
制 度竞 争分 为两 个层次 : 是地方 政府 向中央政 府争 一 取优 惠制度 或某 项制 度率 先试 点而 展开竞 争 ; 是地 二
者。“ 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
※本文为江西省社科规划课 题《 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研 究》 项 目编号 :9 J4 ) ( 0 Y 2 3 阶段性成果。 ① 理查・ 穆斯格 雷夫著 : 比较财政 分析》 上 海人 民出版社 19 A・ 《 , 9 6年版 , 2 7页。 第 5
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分析
程。 我国地方政府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决策权 、 财政支配权及制度变迁的供给权的情况 下, 其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 在制度变迁 中将起
到 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关 键 词 : 方 政府 ;诱 致 性 制度 变 迁 ;强 制 性 制 度 变迁 地
中图 分 类 号 : 0 55 D 3.
文献标识码: A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方 政 府 的 主 要 职 能 是 执 行 中 央 地 的 成 本 时 。 们 才 去 尝 试 进 行 变 革 旧 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制 度 。其 目 他
制 定 的 各 项 政 策 .制 定 地 方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战 略 。 为 的 在 于 创 新 者 能 获 取 一 些 在 旧 有 的 制 度 安 排 下 不 可
YANG L —l i i
r ot w s P l i llg l n t ue Xi∞ 7 0 6 C ia r et oi c -e a si t , ’ N h ta I t 1 0 3, hn )
Ab ta t h eom rc s fC iai tepo e sta hn s o e me t icu iglc lgv rme t p moe ytm n o sr c:T erfr po eso hn h rc s t ieeg v r n 。n ldn o a o e s h C n n n 。 r tssse in ‘ o v f nes n al,whc sn w sse rpae ysrcu n t l y tm rc s. e lc lg v rme ti u o nI e a a o se t l i i y ih i e ytm e lcd b t tr a d i od sse p es Th o a o e u e s o n n n o rc u t wh n hs T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制度变迁
区域性制度, 而没有考虑到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的影 响。之所以如此, 这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源头——蒂博特的 理论模型有关。事实上, 可以认为, 研究者都忽略 了蒂博特 的作用的同时, 却忽略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演进的
地位与作用。
的间接影响将十分显著。
本文首先指出已有的研究文章所忽略的问题, 是与地方 有关, 然后在修正了该模型的条件后 , 以私营企业的进人权 利为例对地方政府竞争给 出了一个模型分析。最后是简要 总结 , 提出我们的见解。
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谢晓波的《 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 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载《 ( 浙江社会科学>o4年第 2 >o 2
期) 。
以上研究多方面地探讨了地方政府竞争问题。但 目前
尚未有将地方政府竞争与整个中国的制度变迁联系起来考 察。已有研究中涉及到制度变迁的, 也仅仅指出地方政府的
一
政府竞争理论的早期模型——蒂博特的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模型中所隐含的制度前提 , 从而使他们在看到地方政府竞争
蒂博特最早提出的地方政府竞争的模型 l m 长 _ , ㈣
期以来, 构成了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基本文献。该模型包含
、
被 忽 略 的 问题 与 蒂博 特 模 型
7 项前提假设:. 1消费者是充分自由流动, 并移居至最能符合
钱颖一、 周业安的《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 载《 ( 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03 20 年第 1 ; 期)第二, 地方政府竞争是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因, 如刘汉屏、 刘锡 田的《 地方政府竞争:
供的公共服务彼此之间不存在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 6每 个城市的管理者将遵从原有居民的偏好来提供公共物品, 因
政府竞争分为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存在于政治、经济、财 …
财政联邦制:政府竞争的秩序框架?冯兴元1政府竞争分为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存在于政治、经济、财政等领域。
政府竞争有利有弊,要全面禁止政府竞争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比如,即便中央试图完全集中权力,它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取消政府竞争的目的:在高度集中权力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会采取消极服从的对策性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府间纵向竞争的形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治乱循环”,2这也说明政府竞争在我国乃是常态,而非例外。
既然全面禁止政府竞争既不可行,也不可取,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政府竞争的秩序框架,以保护正当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
国内外一些学者把中国的财政体制视为财政联邦制或者准联邦制。
比如,彼得·格罗奈维根(Peter Groenewgen)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里认为我国属于“没有严格定义的联邦结构”,3鲍尔认为“中国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公共财政体制具有联邦制度的一些特征”,4黄佩华等认为中国的体制存在联邦制特点他们认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与一些没有严格定义的联邦结构如奥地利,印度、我国,尼日利亚、西班牙、瑞典和南斯拉夫等显然也是有关系的”。
5何梦笔(Herrmann-Pillath)等认为中国经历了一场“静悄悄的联邦化”。
6蔡(Tsai)则把中国的体制称作为“正在演进中的财政联邦制(evolving fiscal federalism)”。
78克鲁格(Krug)等认为中国是一事实上的财政联邦制。
9罗兰德等更多的学者直称我国的财政体制,属于“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10还有一些学者把中国的经济与财政体制视为联邦制。
比如,温格斯特提出我国1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email:fengxy@.2林新军、宋爱忠(2003):“中国历史‘治乱循环’现象浅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一、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1. 地方政府审批制度的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2. 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3. 地方政府间竞争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4. 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5. 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案例1. 深圳特区经验对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2. 北京商场的崛起与地方政府审批制度变迁的关系3. 江浙沪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制度的创新4. 河南信阳市政府推进去产能的探索与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的模式5. 福建龙岩市政府的创新举措对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启示一、地方政府审批制度的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地方政府审批制度的变迁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审批制度的变迁能够降低开办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可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同时,更加有效的审批制度也会让政府更加规范地管理自己的工作,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建立更加有效、规范的审批制度,不仅是政府职责的体现,也是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官员的任期制度,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不同的任期制度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均有不同的影响。
短期任期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官员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但也容易出现官员过于短视的现象。
相反,长期任期制度可以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也可能会出现权力滥用等问题。
将官员任期制度设置得比较合理,如2-3年,既可以避免官员形成利益团体,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效率。
三、地方政府间竞争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有时候可以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可以激发政府创新和效率提升的需求,但同时也面临不少负面的影响。
第1章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迁
1958年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有一段 话,“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的 一套,不能靠法治去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样多 条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了,我 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开四 次会,解决所有问题。”毛泽东说这段话的时候, 刘少奇还插话,“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看来实际 是靠人,法律只能做办事的参考。” 接着大跃进、庐山会议,谁在政治上有权威,就能 打击所有的 反对者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期存在着对个人基本权利的漠视,不知 个人基本权利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个人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 源和基础。 朱元璋 :天下无碍,人心无碍 全能政府观还把追求终极的至善作为政治生活和国家的目的 及合法性的根据。它把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宏伟的政治理想之 上,为维护其合法性会迫使臣民放弃其他任何理想,使全社 会只有一个目标、一个理想。它强调扩张性的行动,积极的 作为,常导致政治上的狂热主义和极权主义。全能政府的实 质是公共权力绝对化。 伏尔泰: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 荷尔德林(德国诗人1770---1843):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 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第二节
一、革命的意义
新制度的建立
1.完成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开国大典油画
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 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开国大典油画
被抠掉高岗、刘少奇、林伯渠的油画《开国大典》文革中
主张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这是权力本位 的社会内容。权利以个体利益为社会经济内容,权 力以国家利益(即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公共利益)为 社会经济内容。权力本位理念下,必然要求个人利 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革命青年一块砖,哪里 需要哪里搬”“国家的利益再小也是大,个人的利 益再大也是小”。这些当年流行的话语正是权力本 主义利益观的生动写照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GDP规模第二的国家。
这一巨大的经济增长是由不断推进的制度变革所支撑的。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1.计划经济制度时期中国成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制度,国家对经济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选择权严格掌握。
国家垄断了经济,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计划经济制度时期各项经济管理的主要权力掌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手中。
2.市场经济制度时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考察时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于1993年创建了更为系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
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自由生产。
市场体制改革通过改变经济基础调整了经济结构,制定新的市场规则,重构经济运行体系。
二、制度变革的漫长历程1.土地承包制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自1982年开始实行。
这一制度为农民创造了土地用于种植的条件,促进了农业私有化和农民的自主经营。
2.国企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国企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准确地发挥资源配置和决策的作用,减少政府在企业中的权力。
改革的第一步是转变企业性质,推行股份制,给予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和运营主体地位,重组优化,撤消失业企业,淘汰低效企业。
第二步是强化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德利、破产清算等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3.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改革中,加强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并轨,优化了税收制度,实现了地方税源的挖掘,完善了财政分配机制等。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问题。
为此,中国将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市场化、法制化、全球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制度变迁(1) 摘要:现有的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根源于研究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了蒂博特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型的逻辑前提:联邦分权制。
我们将该模型加以修正,应用到中国的单一制环境下,并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变迁及其公民参与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变迁;蒂博特模型;公民参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地方政府之间就可流动资源而展开的竞争。
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变迁的影响,这一课题包含着多重的意义。
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它构成了地方治理与公民参与的一个基本的环境变量。
如果公民认为地方参政的成本要远远高于退出的成本,那么对于地方治理变迁的影响要素中,退出策略所造成的间接影响将十分显著。
本文首先指出已有的研究文章所忽略的问题,是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早期模型——蒂博特的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有关,然后在修正了该模型的条件后,以私营企业的进入权利为例对地方政府竞争给出了一个模型分析。
最后是简要总结,提出我们的见解。
一、被忽略的问题与蒂博特模型目前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比如钱颖一、周业安的《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第二,地方政府竞争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因,如刘汉屏、刘锡田的《地方政府竞争:分权、公共物品与制度创新》、谢晓波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制度转型》等。
第三,还有一些作者讨论了地方政府竞争促进资本形成,如刘大志、姜海龙的《地方政府竞争对民营企业资本形成的影响及对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谢晓波的《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上研究多方面地探讨了地方政府竞争问题。
但目前尚未有将地方政府竞争与整个中国的制度变迁联系起来考察。
已有研究中涉及到制度变迁的,也仅仅指出地方政府的区域性制度,而没有考虑到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的影响。
之所以如此,这与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源头——蒂博特的理论模型有关。
事实上,可以认为,研究者都忽略了蒂博特模型中所隐含的制度前提,从而使他们在看到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的同时,却忽略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演进的地位与作用。
蒂博特最早提出的地方政府竞争的模型①[1],长期以来,构成了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基本文献。
该模型包含7项前提假设:1.消费者是充分自由流动,并移居至最能符合其偏好模式的社区;2.消费者对各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有着充分的了解,并知悉它们之间的差异;3.存在许多社区可供消费者来选择;4.不考虑就业机会对自由流动的限制,或者假定所有人都依靠股票分红来取得收入;5.各个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彼此之间不存在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6.每个城市的管理者将遵从原有居民的偏好来提供公共物品,因此存在一个最优的社区规模。
该最优规模可定义为以最低平均成本所提供的服务量;7.人口规模低于最优规模的社区将试图招徕外地居民以降低平均成本,比如芝加哥与纽约开发郊区,以招徕人口,还有些城市努力改善城市设施,以吸引制造业厂商来办厂。
而高于该最优规模的社区则试图减少人口数目,处于最优水平上的社区则保持该均衡状态。
所谓高过最优规模的地区则驱赶人口,其主要的推动作用在于经济力量,而不是政府推动。
比如由于城市中生活费用高昂,许多人都从城中搬出,而迁往郊区。
蒂博特认为,地方政府之间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
将每个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视为一个给定的价格,人口将从人口规模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流向公共产品供给充分或者成本较低的城市,也就是人口规模低于最优规模的城市。
这样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最终达到一个均衡。
尽管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能满足该模型的因素,但蒂博特认为,至少在概念上,这个模型是存在着最优解的。
当模型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时,一部分消费者投票将对现有的公共物品感到不满,而另一部分则仍然满足于现状。
给定充分流动的假设,人们将从高于最优规模的社区移居最低规模的社区。
这样,消费者及其投票就能够满足他们的偏好。
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者这边,它们就如同处在一个全国性市场中,购买适当的公共物品。
在这个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将最终达成均衡,每个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模式最好是适应其居民的偏好,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地方政府有意去适应其居民的偏好,而是经济制度的作用使它们最终符合了居民的偏好。
蒂博特的地方竞争模型发表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竞争都基本上是在蒂博特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应用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中国改革的学者也尝试应用该模型来解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华裔经济学家钱颖一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存在着一个事实上的财政联邦主义,因此在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
此后,许多中国学者都开始应用这一模型来分析与解释,因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蒂博特的模型已经被广泛接受。
但应看到,蒂博特的模型是从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提出来的,这使得该模型在应用于中国时,应当首先考虑作必要的修正或扩展。
蒂博特的理论模型事实上还包含着一个他没有确切指明,但隐含着假定的制度前提,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明确的分权制②,地方政府的竞争仅仅在于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
中国的研究者也往往不加批判地接受了蒂博特的制度前提,假定中国的财政分权事实上已经使得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就地方性公共物品进行竞争。
如,刘汉屏与刘锡田的观点就是如此。
事实上,如果看到,地方政府竞争本身所提供的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地方性公共物品,它们又是一种全国性公共物品,这将有助于我们揭示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央政策的变迁之间的关联。
二、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前提条件我们现在来看应用蒂博特模型的中国现实。
首先,我们假定中国存在市场经济,这意味着资源的可流动性,这也是使地方政府竞争成为可能的基本前提。
但应看到,在现实中国,资源的流动性在不同的要素上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的流动性较大,限制也比较小,劳动力受各种因素限制较多。
而且目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而是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进程的必然现象。
这其中关键的自变量不是地方政府竞争,而是另外的因素。
换句话说,无论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如何变化,劳动力其价格不敏感。
例如,厦门市即使把环境卫生做得再好,其流动人口也不会比北京多,而北京纵使堵车再严重,也难以遏制劳动力流入的趋势。
③其次,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任何一种制度创新,都必然牵涉到一个中央政策的执行问题。
在联邦制中,宪法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有着明确的划分,如美国宪法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以列举的方式加以规定,而在此之外的任何事务都属于州政府的权力。
在这样一种比较规范的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都是处于各司其责的范围之内,在此情况下,不存在联邦政府的干涉。
而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并不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按性质的明确划分,而是以事情的重要性大小来决定其管理权限的归属。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在作出某种新的重要举措时,就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对中央政府政策的突破。
根据这两个基本前提,本文选择了上世纪90年代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政策为例来说明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央政策的影响。
理由是:第一,从90年代以来,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显然要高过劳动力的流动性,这使得模型的适应性更强。
经验观察表明,90年代的地方政府对于资本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比如采取各种招商引资活动。
第二,私营企业政策是由中央政府制定,而由地方政府来实施。
从原则上说,地方政府应当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策略,从而彼此之间将中央政策变成一种“地方性公共物品”,并构成一种竞争的情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限制相当广泛④。
至20世纪最后几年与本世纪初,中央政府对于私营经济的限制纷纷解除。
1998年10月,国家对符合要求的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赋予了自营进出口权。
如XX年12月11日,国家计委颁布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
又如XX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两个文件都明确指出,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实行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间投资同样适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供水、污水和垃圾的处理,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外贸、教育、文化、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资格条件,等等。
下文将应用地方政府竞争的模型来分析政策转变的联系。
三、模型分析由于进入权利的提供方是地方政府,这使得进入权利成为一种具有相当的外部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
除了某些自然垄断的公共事业如邮政业之外的许多商品的市场本身就是全国性的,规范的市场经济要求对该商业市场的进入权利的提供方应当是中央政府。
但中央政府由于社会契约的约束,并未将进入权利提供给私人。
在这种情况下,就由地方政府来提供这种权利,权利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即属于其辖区的企业。
但是这种权利具有外部性,因为它影响到其他地区的同行业企业。
其他地区的企业将发现与它竞争的对手不仅仅是公有制企业,而且还多出了现有政策本来不容许出现的私营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先行获得进入权利的企业必然占据着优势,而对地方政府来说,它可以为该地区提供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的就业。
因此率先向民营企业提供进入权利的地方政府将因为其产业上的优势而取得更多的利益。
各个地方政府将为争取民营企业的投资而展开竞争,其中的基本内容就是争相突破中央政策的限制,为私营企业主的投资提供一个进入权利,从而构成了一个进入权利市场。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代数模型加以分析。
假定中央政府规定某种进入权利R仅仅赋予公有制企业,不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该权利。
同时存在着的众多地方政府,都是执行中央政府政策的代理机构,它应当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如果不执行,将会受到惩罚。
但是地方政府为谋取自身的利益,这使得地方政府的举措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央政府的政策。
进入权利由于仅仅赋予公有制企业,它事实上构成某种租金,获取这部分租金构成私营企业的动力。
私营企业有可能向地方行政机构出价购买该进入权利:以某种形式获得地方政府认可,缴纳一部分租金,从而实质性地进入被管制的行业。
由于存在众多的进入权利供给者,私营企业将向收取租金最少的地方政府所辖的区域流动。
考虑一个两期模型,一个地方政府(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