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三历史周练十

合集下载

【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题1

【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题1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 设特务机构
B. 改变地方机构,分散地方权力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择官吏的办法,实行八股取士
13. 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A. 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 B. 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上反映了(

A. 禅让制的结束
B. 夏朝的建立
C. 商王朝的发展
D. 西周的强盛
2.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 回到小国寡民时代
B. 实行有效的统治
C. 团结同姓的诸侯
D. 削弱贵族的实力
3. 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西域都护
B. 行中书省
C. 宣政院
D. 理藩院
11.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 ①②③④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
( 2) 总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 3)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到极端。 17. ( 1) 隋以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为最高统治机构;唐继承隋三省制而有发展。中 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并下设吏、 户、 礼、兵、刑、工六部。因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从而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三省六部制的创行, 为稳定社会、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起 了积极作用。 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 造,并为后世王朝所沿袭。 ( 2) 明清: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 达到了新的高度;清初仿明制, 设内阁, 置六部,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 会议定夺,权在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 替皇帝起草谕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置军机处于宫内,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军机大臣,商讨军国大事。议事决定,由 军机大臣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批后, 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执行。 这样,全国军政大权 就完全集中于皇帝之手。 明清时期, 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这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 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18. ( 1) 主要机构有:内阁、六部、内三院、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最主 要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 2) 议政王大臣“不谙世务”,办事能力低下;军机处的设置使议政王大臣无政可议, 成为空衔;根本原因是皇权受到由“贵胄世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 ( 3) 康熙帝设南书房以分散内阁权利; 雍正帝增设军机处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实权; 乾隆帝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嘉庆帝削弱军机大臣的“承旨、出政”权力,下令各部院 文武官员的奏折不得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直接呈奏皇帝。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周练(9.4)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周练(9.4)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周练(9.4)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④郡制和县制都起源于秦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与此吻合的历史时期应是A.秦朝初期B.秦朝末期C.西汉初期D.唐朝初期3.下列对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4.如图这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某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说明周王朝实行宗法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5.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6.“香火点燃,袅袅青烟把怀念牵系,张张渐变的纸钱,担当起阴阳的信使。

”这是一名网友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在博客上发表的一首原创诗歌。

时下,上网扫墓、发微博祭祀祖先渐成主流。

这种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禅让制B.宗法制度C.分封制D.礼乐制度7.xx年9月13日,胡锦涛同志回到老家绩溪感受亲情。

胡锦涛同志返乡地点为龙川村,该村是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

上述图文材料如果从历史上渊源,最应该找到的是( )A.禅让制度B.王位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D.宗法制度8.“宗者,尊也。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节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单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毂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衆(众)人臼恊(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神权王权密切结合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广泛盛行D.统治集团矛盾重重答案:A2.《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答案:D3.(2012·青岛模拟)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答案:C4.(2012·福州期末)下边是古代帝王家庙布局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

这可能与哪项制度有关()A.君主专制B.郡县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答案:B6.《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答案:D8.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龙南中学高一历史周练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龙南中学高一历史周练

龙南中学高一历史周练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3.下列中国古代职官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刺史②御史大夫③都察院④提点刑狱司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4.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6.19世纪末标志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局面的事件是()A.三国干涉还辽B.列强在华划定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签订《辛丑条约》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开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2100万银元9.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完成了反帝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0.20世纪30年代,日本关东军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11)-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11)-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周练试题(二)一、选择题1.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

这说明()A. 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B.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C.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D. 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稍有变动而已”。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 秦朝分封制、宋朝宗法制B.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C. 秦汉郡县制、宋朝行省制D. 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3.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

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

这一规定( )A. 保护了贵族利益B. 规X了官员行为C. 维护了官僚政治D. 扩大了地方权力4. X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

因此,他主X:“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

”作者旨在说明 ( )A. 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B. 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 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5.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

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C.中朝、内阁、军机处 D.中朝、三司、尚书省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高三历史周测试卷.docx

高三历史周测试卷.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合计60分)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2.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图9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尺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P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ti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屮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榕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3.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共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4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己。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冇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5.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它经常遭到守II」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

该机构是()八.总理衙门 B.同文馆 C.军机处 D.外务部6. 一种名为“人造口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利I 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A・①② 7「走向枇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闵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人。

该丛书的出版()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口大的局血③为屮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捉供了历史借鉴④开创了屮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A.①®B. ®@C.①③D.②④&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徳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周练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周练试卷

信丰中学201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2011-10-23(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3、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4、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

此时,他能够()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③④5、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6、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高三历史(必修一部分)综合训练[人教版]

高三历史(必修一部分)综合训练[人教版]

高三历史(必修一部分)综合训练[人教版]高三(必修一部分)综合训练[人教版]一、选择题:1.《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2.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反映了徽商: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买田置地 C.注重资本积累,扩大 D.注重多样化经营3.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4、19世纪中期我国有一类企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这种企业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经济解体 B.列强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5.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现代史的哪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A.官僚资本主义经济6、下面词汇(关键词),能够反映“文革”的一组是A.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赶英超美B.走资派、斗私批修、上山下乡、样板戏C.身份证、包产到户、私营企业、发家致富D.互联网、安居工程、、房地产7.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A.西装B.长袍马褂C.旗袍D.中山装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个是《时务报》;一个是《民报》;一个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应是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9.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周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周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致致远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高三历史第一周周测卷一、选择题(50分)1.古代雅典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陪审员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

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某某的运作方式B.杜绝陪审法官徇私枉法的危险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性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史学家在某某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100多枚秦代竹简。

墓主生前任县令,竹简上是他抄录的有关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文书,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中可以得到的有关秦朝的确切信息是()A.关心民众生活 B.加强专制集权C.形成立法规XD.进入法治社会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B.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形成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5.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说:“如果我们去看一下最古老、最强有力的某某政治就会发现,它们早已把公众舆论搞成了一个谜。

那些老到的舆论组织者几乎可以说参透了这个谜,因而能够在选举日制造出多数来。

”这主要表明()A.最古老的某某政治就是利用公众舆论B.西方的多党制能让人民直接参与政治互动C.老到的舆论组织者善于玩弄政治权术D.近代西方国家选举结果往往被舆论所左右6.柳宗元《封建论》中有“陵夷迄于幽、厉,(周)王室东徙,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刷题课时练刷题课时练 10

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刷题课时练刷题课时练 10

刷题课时练10辽夏金元的统治一、选择题1.北京城正式作为王朝都城开始的标志是()A.金朝迁都中都B.元朝定都大都C.明朝建都北京D.辽建都上京解析:金朝迁都中都,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A项正确;元朝定都大都和明朝建都北京都要晚于金朝,B、C两项错误;辽朝的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D项错误。

答案:A2.被百姓誉为“小尧舜”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是()A.耶律阿保机B.元昊C.金世宗D.元世祖解析:金世宗统治时期,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C项正确;其他三人都没有这一称号,排除。

答案:C3.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

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保证了金灭南宋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解析:猛安谋克制度下,凡女真民户,每300户编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A、D两项错误,B项正确;灭掉南宋的是元朝,C项错误。

答案:B4.元朝统一后,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这有利于()①巩固统一②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③用来运输官府物资④负责传递公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D项正确。

答案:D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中书省C.实行监察制度D.实行行省制度解析: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地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D项。

秦朝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A项;元朝的中书省是中央行政机构,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这些地区”来看,应当是地方行政制度,C项与此不符,排除。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尚书酒诰》在追述商朝的制度时说 : “越在外服 , 侯、甸、男、卫、邦伯 ; 越在内服 , 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 越百姓里居。

”这反映出商朝实行 ( )A. 王位世袭制B. 内外服制度C. 封建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2.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 , “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 分封诸侯国B. 进行封建改革C. 实行宗法制D. 任人唯亲3. . 《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

”这里的“共和”指的是( )。

A. 最高统治权由多人共同掌握B. 多位大臣共同辅佐君王C. 君主与大臣共同掌握政权D. 建立奴隶制贵族共和国4. 夏朝立国 , 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

“家天下”主要是指 ( )A. 分封功臣为诸侯B. 确立嫡长子继承制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 实行禅让制5. 约公元前 2070 年 ,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 这一年应该是 ( )A. 公元前 20 世纪早期B. 公元前 20 世纪末期C. 公元前 21 世纪早期D. 公元前 21 世纪末期6.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 , 又称神农氏。

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 , 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

这些传说 (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7.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 一个馒头 , 到各种小吃 , 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 , 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8. 《韩非子》载 : “上古之世 , 民食果蛤 , 腥臊恶臭 , 民多疾病 , 有圣人作 , 钻燧取火 , 以化腥臊。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实验班,12.24)-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实验班,12.24)-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五次周考卷历史(实验班:1—10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秦朝正式颁布了官印制度,皇帝用御玺,丞相用金印,各级官吏按等级分别使用金、银、铜印。

下图所示秦朝官印可以说明当时( )A.官吏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分封制在局部仍然存在C.与地方行政制度相适应的官僚机构形成 D.考查和选拔官吏十分严格3、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材料表明其主X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6、《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D.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7、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4)-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4)-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1.4)一、选择题1.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A.太平天国运动中B.义和团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D.新文化运动中2.下图反应的武装行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3.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各地督抚等官员却称皇帝敕令是“矫诏、乱命”,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使()A.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D.中国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4.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

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

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

”文中的“起义”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5.“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

”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6.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7.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周练(一)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周练(一)

必修一周练(一)2012-3-5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中,对研究原始社会历史最有价值的应是A、大汶口文化遗址B、《史记》C、先秦神话传说D、甲骨文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历史典故“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对周天子的地位提出了公开挑战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难以动摇D、西周的冶铸水平高4、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A BC D5、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该制度始于A、夏代B、商代C、周代D、秦代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8、关于皇帝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最早设立皇帝制度B、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C、皇帝制度的创立与中央集权无关,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D、皇帝至高无上9、“王沔,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1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周练十(纠错专项训练)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4.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5.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6.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 C.汉 D.秦7.“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8.“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强调法官至上 B.体现人人平等C.重视法律程序 D.保留习惯旧俗9.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10.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来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林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1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上述规定体现了A.权力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12.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13.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14.有人说,德国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任命帝国宰相”15.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

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潇潇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17.2010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已隆重上映。

影片讲述了 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不惧清政府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以这一历史场景,下列各种分析最正确的是A.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B.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18.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19.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

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程朱理学B.宗法制度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20.有一古地图名为《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中标注有“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字样。

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图绘制朝代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1.“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右倾错误已成为党内重要指导思想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22.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某一宣传标语有如下内容:三.废除封建势力,四.镇压反动势力,五.消灭反动武装,六.实行土地革命……”此标语应出现于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时期23.假如“红色中国之旅”夏令营确定要实地探寻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遗迹,最应选择的地点是①上海②南昌③井冈山④延安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24.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25.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26.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2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

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

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8.丹尼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向前面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指的是A. 文艺复兴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一次世界大战29.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国民党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井冈山道路30.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行省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31.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由于印刷问题,有三四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不知道是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应该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D.“一五”计划32.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33.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34.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