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2、繁分法 较繁的分类法始于刘勰,其《文心雕龙 体性》归纳文学的风格有“八体”。 司空图将诗歌风格分为二十四类。
作家思想感情倾向是考察艺术风格的重 要层面。 贯穿于鲁迅小说中的基本主题是“揭出 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激荡在郭沫若诗歌中的情感力量是大胆 的叛逆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信念。 冰心对童心、母爱的张扬和对大自然的 赞美。
(二)形式上,作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 语言、结构以及艺术技巧的运用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的风格首先在 语言上(语言修辞分布)表现出来。 老舍的语言简洁、明快、流利、富于幽 默感,带着北京地区鲜明的地方色彩。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定义: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 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 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李白的飘逸豪放 杜甫的沉郁顿挫 鲁迅,而且
是其艺术创作成熟和取得了较高成就的标 志。
作家的风格还表现在结构方式和艺术手 法的运用上。 赵树理的小说讲究故事性。 孙犁的小说注重意境的创造。 曹禺的戏剧注重偶然因素的“巧合”把 尖锐紧张的冲突扭结在一起。
(三)创作方法的运用,会给作家的风 格带来巨大的差异。 文学史上所说的现实主义风格、浪漫主 义风格、唯美主义风格等,就是指作家运 用创作方法的特点。 如李白和杜甫,鲁迅与郭沫若,雨果与 巴尔扎克。
李白杜甫诗歌不同艺术风格,就与他们不同的 性格气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艺术趣味分 不开。 李白狂放不羁,到处漂泊,遍历名山大川,诗 风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一生不得志,饱尝战乱之苦,目睹民众悲 惨生活,感时伤世的精神个性使其诗风雄浑凝重 、沉郁顿挫。
(二)艺术风格的形成还受客观因素的 影响。 时代文化、民族文化、地域色彩、流派 特点等因素都会给艺术风格打上烙印。
十三 文学风格
在文学活动中,“风 格”一般指作家在作品 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
个性。
文学风格包括时代风 格、民族风格、地域风 格和流派风格等内容。 而作家作品的 风格是 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
二、关于风格的不同的观点 1 、语言修辞说(风格是独 特的言语形式)
3、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 对题材的挖掘、主题的提炼 和体裁的选择 题材本身所蕴含的社会的、 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 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体裁对风格影响 更为直 接。
(二)客观方面
1、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的 日常个性
日常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 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如心理性 格、气质情性、秉赋才能、处世态 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 既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又来自 后天环境中的习得,只有在日常个 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才 能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布封的“风格即人”。 “风格即人”是指作家的创 作个性。 钱钟书认为:人格与文格 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 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 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 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 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 “文”不是指的“所言之 物”,而是指作品的格调, 格调是作者性格的自然流露, 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 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 风度。
二、风格的形成
(一)主观方面 1、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 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是潜在于作家的 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 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 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创 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2、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作家的 世界观和审美追求: 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而言, 其创作个性已为作家的世界 观和审美理想所渗透,凝结 了作家的艺术修养和情趣, 其世界观和审美追求决定着 风格的形成。
第13章 文学风格
二是将作家的“性”,大致分为 “四性”:才、气、习、学,据此形 成每个作家的不同个性:“才有庸俊, 气有刚柔,习有雅郑,学有浅深”。 三是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探 讨了作品的体貌与作者个性的关系, 提出了“各师其心,其异如面”的个 性说。意思是说:各人按各人的心性 进行创作,作品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 风格。这和各人的面貌彼此不同是一 样的道理。 这样一来,作家的性情,也就决定 了作品的体貌。由此形成了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的风格特征。
14
风格的定义
什么是文学风格呢? 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换句话说,也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 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 能够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个性。
有四个要点:
一是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二是有机整体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是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四是审美享受是风格持久的审美效应。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7
唐代司空图(837—908),32岁 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黄巢起义 时隐居中条山,朱温代唐,召为礼 部尚书,不就。后唐末帝李侃被杀, 绝食而死,时年72岁。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也叫《诗品》, 共二十四品,为别于钟嵘《诗品》, 称《二十四诗品》,有“韵味说”。
(4)风格理论的现代意义: “文如其人”、“风格即 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都极具个人风格。 文化昆仑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的“文 如其人”一出,把文学风格的现代意义推 向了极致,此是后话。
9
1753年,法国学者布封(1707-1788) 因为36册的巨著〈自然史〉的出版, 被授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隆重的 授予仪式上,布封发表了著名演讲---〈论风格〉,提出了 “风格即人” 主张,一时坊间争相仿效,并在文坛 著名,影响深远。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二)
3、对未来的风格创造者起到借鉴和鼓舞作用。大多杰出的作家都想超 出前人已有成就。
4、风格也是衡量批评家的一把尺子。从中可看出批评家功力的高低, 尤其是在辨识风格中体现尤为明显。
二、风格的类型划分
1、黑格尔:严峻的、理想的、愉快的(审美理想) 2、威克纳格:智力、想象、情感(文体) 3、按照审美特征分:悲壮、崇高、优美、滑稽 4、按照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5、古代划分:简分:刚柔
《纤浓》译文
闪动的流水鲜明耀眼,无边的阳春繁花烂漫。
在幽静的山谷里,又有美人出现,碧桃的花 满树争艳,随着和风摇曳在水边。柳荫掩映, 小路弯弯,群莺软语,接连不断。作品越是 深入这样的纤秾情景,就越能写得真切自然。 适时探究,永不停步,就会和历代佳作同样 新鲜。
《纤浓》解析
读着华采诗篇,如臵身于深邃的幽谷之中,
繁分:刘勰四组八体 司空图二十四类 6、现代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四组八体 7、近年的八组十六种划分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 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 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 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 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 玉之辉,如鸿鹄hu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 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jie非书》
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 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 良殚美襟。
《绮丽》译文及解析
精神世界丰富,才能轻视黄金。词藻过分浓艳,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德莱顿
‚思想外衣说‛ 诗人的想象的幸运之一即在于 ‚辩论术,或以适当的意义的和 富丽堂皇的辞藻给那思想穿起衣 服或装饰它的技巧。
福楼拜:形式是思想的血肉, 正如思想是生命的灵魂一 样。 巴依:风格是已决定的意义 加添的选择的附加物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 ‚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 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此即为花间词与豪放派之风格区别。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style(风格 ),本意为刀笔, 喻为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 特殊方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 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 的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 就是风格。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叙述、对话三种基本形式。 抒情语体多有凝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充满情感富于 想象的形象、跳跃的结构和突出的修辞手段,表现 对情感的体验多半用诗歌体裁。 叙述语体多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的文体中广泛 使用。以叙述的语言,从特定角度加以完整的叙述。 对话语体多用于戏剧文学,多为舞台演出而作。
作家的灵活运用和自由创造
自由语体。 薛雪《一瓢诗话》:诗有品格之体、体格之 格。体格,一定之章程;品格,自然之高迈。 品高虽被绿蓑青笠,如立万仞之峰,俯视一 切;品低则拖绅缙笏,趋红走尘,适足以夸 耀乡间而已。所以品格之格与体格之格,不 可同日而语。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3章 文学风格)【圣才出品】
第13章文学风格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答: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观点的正确理解:(1)中国文人对“文如其人”“道德文章”的阐释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
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2)外国学者对“风格与内容”的理解歌德看到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
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
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这是对“文如其人”较全面的理解。
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此定义的要点是:(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3.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答: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1)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2)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扬雄《法言·问神》: “心画心声” 曹丕《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风格即人”(法 国 布封)(人:创作个性)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 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的载体。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色也总会通
过语言呈现出来。在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对于表 现作家的风格有着突出的意义,它体现着作家的思 维特点和精神个性,也最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 活动。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所构成的 语言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深、郭沫若的华丽奔放、 老舍的幽默灵活等。(如王蒙)
——(明)谢榛:《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①体裁是风格的基础,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体裁与风格的关 系也十分密切。(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早就有对文体风格的探讨,例如,曹 丕《典论·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 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如诗歌的抒情风格、小说的叙事风 格。悲剧表现崇高的风格、喜剧表现幽默的风格、正剧表现严肃庄重的风 格等等 )
文学概论十三章文学风格
结论: 概括而言,风格主要指作家的创造性 在文体创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 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趋于稳定 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 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P289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P289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P289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1、简分法: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关键词: 文学风格、创作个性、 风格即人、文如其人
风格所涉及的范围:P277-1
1、现代汉语的风格 一般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 的行为特点。 2、文学理论中的文学风格 既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对象的客观规定 和读者的历史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西汉)杨雄:提出“心画心声” (汉末)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 (南朝)刘勰:“气以实志,志以言定”
(p279)
钱钟书:‚以文观人,自古所难‛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 (p279)
钱先生在《谈艺录》中对文如其人曾有过精彩的论述:
“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鲜先见之明。 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 本相。狷疾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 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 在此不在彼也。…… 注:1.狷juān疾:性情急躁。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p284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形式范畴和体现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现代风格学认为:语言本身作为未经 使用的素材整体,是一种中性代码,而 经过作家之手在作品中使用的语言是活 的言语。不但传递了信息,而且带有感 情色调,从而体现了风格特征。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只是课件
(三)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
歌德:单纯的模仿 作风 风格 黑格尔:风格是主体与对象的契合
鲁迅 思想激进 战斗主题 尖锐冷峻 周作人 思想自由 个人情趣 平和闲适
(四)读者辨认
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通过风格,读者辨认出自己倾心的作家。 通过风格,作家和读者达成精神上的沟通 和审美上的共鸣。
讴,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 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汉,弹铜琵琶,击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 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 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 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 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 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 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 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 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 ,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 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 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 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谢榛:《四溟诗话》
三、风格的分类
• 1、简分法:刚 — 柔 (豪放 / 婉约)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引俞文豹《
吹剑录》: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
2、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1)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构成部分 ;
(2)作为主观形态的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 定文学风格。
风格即人
• 【法】布封:“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
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托马斯· 曼
高尔斯华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结合文学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学习要点
➢ 1、文学作品的三种类型 ➢ 2、文学作品的四种体裁 ➢ 3、名词解释:象征型文学 ➢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5、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 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自由灵活 3、抒写真实感受
(二)报告文学
➢ 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 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 主义文学的关系?
3、韵律性:主要由节奏和韵律两大因素构成—— A、节奏:由诗歌语言声音有规律的变化因素构成的。 音步—停顿:节奏建立在相对有规律的音步基础上。 举例:杜甫《草堂绝句》的音步结构 现代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 这是/一池/绝望的/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B、韵律:指由词的声韵有机组织所形成的声音结构。包 含两方面,一是不同的声韵的差异性组合,二是同一韵母 的有规律的重复。
第十三章:解放区文学
三、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抗日民主政权 中成长起来的 正面人物 他们有理想有追 求,有坚决的斗 争精神 小二黑、小芹、 李有才、老杨同 志等
具有喜剧性格 和鲜明个性的 落后农民形象
作为解放区民 主政权斗争对 象的地主形象
他们有的愚钝、 迂腐但又善良, 有的则好逸恶劳
二诸葛 三仙姑
他们狡猾、阴险
阎恒元
二、阮章竞
(一)生平
(二)《漳河水》
荷荷:有追求、有勇气、有斗争精神
苓苓:聪明能干,心地善良进步人物
紫金英:善良但怯懦,沉沦时又觉醒
生动质朴、婉转含蓄的民歌民谣形式
作品大量采用比兴手法
阮章竞(1914-2000 )中国诗人 。曾用笔名洪荒 。广东中山 人 。13 岁当徒工,20岁失业后到上海。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 间,一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写有话剧《未熟的 庄稼》、歌剧《比赛》等。1947年创作大型歌剧《赤叶河》和 长篇叙事诗《圈套》。1949年创作长篇叙事诗《漳河水》。作 品描述太行山区漳河边上 3 个劳动妇女在新旧社会中婚姻爱情 生活的不同遭遇。人物性格鲜明,叙事与抒情结合得较好,并在 创造性地吸取古典诗词 ,尤其 是民歌 民谣的营养 方面作了 成 功 的尝试 。1949年后,先后担任《诗刊》副主编、中国理事 等作协职。1956年创作了童话诗《 金色的海螺 》。1963 年出 版诗集《勘探者之歌》,次年又出版《白云鄂博交响诗》。作品 反映内蒙古草原的变化和钢铁基地的建设,诗句明丽,格调豪迈。 出版的诗集还有《虹霓集》、《迎春橘颂》、《四月的哈瓦那》。 1985年《阮章竞诗选》出版。
三、王实味事件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发生的对王实味文艺文艺创作的批判, 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王实味于42年在延安报刊上发表 《政治家· 艺术家》、《野百合花》等文,论述了艺术家 不同于政治家的社会职能及两者的关系,认为政治家的 任务“偏于改造社会制度”,艺术家则“偏于改造人的灵魂” 并且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最后对王实味的批判作为了 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最后错误处决是十分错误的
《文学理论教程》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本章知识点本章练习本章总结本章常见问题本章扩展资源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第一节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本节概述:关于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楔合时呈现的特色;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可见,风格是一个比较模糊和复杂的概念,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
知识点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知识点2: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种观点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文论家一般持这种观点。
比如扬雄的“心声心话”说,曹丕的“文气”说等。
知识点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楔合时呈现的特色这是主要从作家主体与表现对象的统一性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的角度来理解风格。
这方面代表有刘勰和黑格尔的理论。
知识点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这种观点侧重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
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
第二节风格的定义和内涵本节概述:在文学活动中,风格通常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以及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等,在文学创作上也往往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点,因而文学风格也包括文学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容。
具体来说,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
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
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
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
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内容提要].关于风格的概念(1)“风格”一词源于希腊,表示组成文字的一种特定方法,或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定方式。
我国魏晋时期刘勰最先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写出专论风格的(体性)篇,将风格概念引进文艺理论和批评。
风格一词在西方有着修辞、笔调、文风、文体多种相近的含义;我国则存在着一义多词的情形。
在文学活动中,风格常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2)对于风格本质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偏于形式方面的理解;一种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低。
钱钟书认为文格不等于人格,不能一味以文观人。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的“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
布封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与作品表现的对象无关,“风格却就是本人”,即作家的创作个性。
“风格即人”论者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因素,比较忽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歌德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事物的本性上面。
马克思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本质特征,又肯定了风格的客观属性,认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表现自己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和方式。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
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
(3)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语言、体裁、意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情境是作品风格的外在表现。
(4)风格与创作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综合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方式的表现。
十三章文学风格
文 学风格
本章概要
介绍文学风格的诸种概念和理论,以及 本教科书作者对文学风格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 讲述文学风格的基本类型和审美价值、 揭示文学 风格与时代文化、民族文论
• 一、风格是独特的语言形式
1、基本观点:认为风格和言语形式与修辞特色有密切的对 应关系,因此风格是由言语形式和修辞特色决定的,也应该 从此分析和认定。据19世纪德国学者威廉·威克纳格的考 证,西方的“风格”(style)一词源于希腊文,后演变为拉 丁文,再分别变为德文、英文等。本义指“刀笔”,指古希 腊人用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后来喻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 一种特殊方式。也就是说,“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 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黑格尔:“风格”这个名词应该解释为“一种逐渐习惯的对 题材内在要求的适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主题本身”及 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
2、评析:
这种风格论比较全面,将作家和作品、作品 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和要求纳入风格的概念 内考察比较全面。不足的是对读者因素未给予重 视。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1、基本观点:从读者阅读鉴赏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的 风格问题。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 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 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 哉?做手不同故尔。”
——谢榛《四溟诗话》 “风格——这乃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 一 切隔阂 的能力,风格的最后胜利乃是确立精神上的接近。”
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 才可能在作品 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作家的人格、修 养、生活个性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化入作品的风 格之中。这就是说,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并不能直 接转化为风格,这种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必须在与作家的 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 换后,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然后通过创作 个性的作用,才能转化为风格。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1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文学风格概念及特征281答:概念: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此定义的要点是:一、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
二、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特征:1、风格具有独创性:个性鲜明,有独创性,艺术上日臻成熟的作家,才能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模仿、重复别人的风格就等于没有风格。
这是说作家的风格是不能与他人相同的,必须是出于与众不同的或独特的创造。
一种文学风格成熟的首要标志,正是它的独创性。
每一种成熟的风格都有它的与众不同的特殊内核,这就决定了它的独创性。
如果没有独创性,就不可能有风格。
《诗经》的质朴醇厚与《离骚》的奇情壮采是各不相同的,“诗仙”李白与“诗史”杜甫和“诗佛”王维也各有千秋。
2、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作家一旦形成风格,不会轻易改变,这是造成风格稳定的主要原因。
但这并不排除某些作家由于生活状况和艺术实践的发展,风格可能变化的情形。
这种变化了的风格同样也具有稳定性。
稳定性是说作家的风格在其整个创作中决不是一种仅仅出现“唯一”一次的现象,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也就是说,一种风格在一个作家的创作中是一种可能出现多次而彼此之间具有相同或一致特点、并在一个时期内保持大体不变的现象。
鲁迅的小说创作从《呐喊》到《故事新编》经历了一些变化,但“白描”风格是其中相对稳定的特色。
3、风格具有多样性。
这是由作家创作的个性和才能,描写对象的不同品格,读者不同的需求决定的。
不仅不同作家创作风格不同,同―作家在不同情势下也会造成不同风格的作品。
这是说风格在类型上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这是由作家的创作个性的差异、表现题材的丰富性和读者的不同需要等因素决定的。
风格的多样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不同作家的风格是彼此不同的,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苏轼与秦观等彼此风格不同;二是指同一作家的风格也是可能前后变化或发展演变的,如庾信在梁朝时是追逐“绮艳”风格的“宫体诗”的代表,而后来流寓北方时的诗作却一变而为刚健雄奇,从而博得杜甫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美誉。
文学风格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论无论古今中外,大凡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的时期、地区,那些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能形成一定的文学流派;而那些具有较大势力的文学流派,则往往以其自觉的理论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实绩,在文学领域内掀起风靡一时、影响深远的思想潮流,这就是文学思潮。
总之,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乃是文学创作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所形成的重要现象。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在文学史上,不同作家的作品在文风、趣味、情调、境界上往往是相去甚远、迥然不同的,李白与杜甫,一绮丽飘逸,一沉着典雅;鲁迅与郭沫若,一冷凝犀利,一淋漓酣畅;巴尔扎克与雨果,一形象真切,一热情澎湃;米兰·昆德拉与萨特,一寓意深邃,一观念直露。
而这一切,都是每个作家文学风格的表现。
中西方文论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风格的研究。
在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中就有“风格”一词,在希腊文中该词表示那种长度大于厚度的直线体,其中有一个含义是指写和画所使用的雕刻刀;罗马人吸收了这一含义,扩展为技巧、手法、笔迹的意思,在古罗马作家特伦斯、西塞罗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中,该词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式,进而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特定方式。
我国古代不大用“风格”一词,与之相对等的是风趣、风气、风神、滋味、格调等概念。
那么,什么是文学风格呢?文学风格是一个带有总体性、全局性的概念,如果只是孤立地取出其中某一个方面、某一种因素而不及其余,势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风格,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一篇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的“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这一命题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即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主观精神修养为根柢,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等。
唯其如此,这一命题才赢得了后来许多人的认同,黑格尔说:“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
'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3章 近代文学
第十三章近代文学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亚非地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文学第一节概述一、近代文学的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大多数进步作品的中心内容广泛反映了东方各国人民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和不幸,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和丑恶,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斗争。
2、在发展过程中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很大,一些国家文学社团林立,流派众多,变幻不定。
3、作家数量剧增,作品数量增多,影响扩大,成果显著。
4、近代东方文学在亚洲各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承前启后的意义。
二、近代文学概况(一)日本文学1、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近代资本主义的道路文学状况:出现了介绍西方知识的通俗文学,呈现多元发展的局面2、代表人物:坪内逍遥:《小说神髓》,阐述西方文论,强调小说的重要地位二叶亭四迷:《浮云》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主人公内海文三是一个“多余人”形象。
森鸥外:《舞姬》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之作3、砚友社《金色夜叉》4、文学界北村透谷,岛崎藤村:要求个性解放,以诗歌为主5、自然文学(1)标志着近代文学走向成熟(2)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破戒》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田山花袋:《棉被》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3)主张:着重对生活现实和严肃的摹写,倡导白话文描写;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削弱批判性6、唯美主义思潮(1)承袭了欧洲唯美主义(2)代表刊物:《昴星》(3)唯美主义文学以描写人的变态心理和变态情欲为目的,是一种表现在官能享乐中寻求精神满足的文学。
7、白桦派(1)以围绕刊物《白桦》为代表的作家组成(2)代表作家:小路实笃、志贺直哉(3)主张:创作态度严肃;追求自由8、新思潮派(1)由文坛上的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人组成。
(2)代表人物:芥川龙之介《罗生门》《鼻子》《地狱图》《河童》(3)主张:否定自然主义,但关注现实,内化到人的心理描写(二)印度文学1、背景:这一时期,印度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风格
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 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 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 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 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 的风格。 ——伏尔泰:《论史诗》
民族风格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与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 语言结构、修辞技巧等有关系。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文情随景迁,而朱文则是情随思移。
二、风格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扬雄 ‚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三、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 符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 表现所要求的‛。
不少人认为,风格完全是作家主观的一种表现,但 事实上,风格往往受作品所要表现的题材和意旨的 影响。也就是说风格是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的一种 完美契合。 例:葛优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风格指在日常生活中某人的个性、作风、气 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在文学理论中, 风格涉及作品的言语形式、作家的创作个性、 读者的接受,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 关。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 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 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 明就是风格。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个性 的形式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 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 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 2.语体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 个性发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 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俄罗斯大地的声音
屠格涅夫 契诃夫
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肖 洛 霍 夫
地域风格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汪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尚 实际,故所作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 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地域风格
孔子与屈原
(二)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 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客观、公平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 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 响和制约 。 不被时代认可的风格也自有其审美价值
第四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孔 子
屈 原
流派风格
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 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 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 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后者是 自然形成的,无组织无纲领,甚至可能跨时代跨国 界;前者以结社的形式出现,有组织有纲领,甚至 有刊物和出版社。 Nhomakorabea
一、创作个性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 常为俗世功利困扰,部分来自遗传基因,另一部 分来自后天习得。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 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是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 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 的形成受到题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 白 与 杜 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边城》
汪曾祺:“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 经过三个阶段:一、模仿;二、摆脱;三、 自成一家。” 概括而言,风格指作家的创造性在作品中达 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 造力趋于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 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徵记。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 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 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 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谢榛:《四溟诗话》
你能辨别出你喜爱的作家的风格吗?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繁分法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 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 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 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 神、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 诣、飘逸、旷达、流动
豪放派的苏轼
婉约派的柳永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 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2.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3.试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4.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时代风格 魏晋风度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 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 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文学的自觉时代‛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人们喜欢把‚德‛与 ‚文‛相联系,两者可能一致,但也可能大相 径庭。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 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 为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二十四类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 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 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 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 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