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幼儿园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24节气ppt课件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ppt课件

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 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 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 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 碗”的说法。
芒种日女子做新麦食品,送给父母, 以示探望和祝福。制作白梅、乌梅、 梅替、冰梅丸、乌梅汤,供饷馈之清 品。
04
CHAPTER
秋季六节气
立秋、处暑、白露
VS
节气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用土 圭(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古老工具)来测量 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 、春分、秋分四个节气。随着不断地观察 、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 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 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名称及顺序
二十四节气名称
02
CHAPTER
春季六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 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此时, 天气开始回暖,万物开始复苏。 人们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打
春牛、咬春等。
雨水
雨水节气表示降雨开始,雨量渐 增。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 忽冷忽热,需要注意保暖和防雨

惊蛰
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 的昆虫。此时,气温回升较快, 春意渐浓。人们会注意防虫和开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ppt课件
汇TS
• 二十四节气概述 • 春季六节气 • 夏季六节气 • 秋季六节气 • 冬季六节气 • 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教育结合
01
CHAPTER
二十四节气概述
节气定义与由来
节气定义
节气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过程中 ,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及其相 应的气候、物候和农事活动的变化规律 。
气逐渐回暖;夏至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标志着盛夏的到来。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优质ppt]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优质ppt]
•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
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大暑
• 时间:公历7月22日至24日。 • 大暑表示夏季最炎热的暑天来临了。
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 水颇多,江河汛期也相继来临。民间 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 ,要注意防汛防涝。大暑也是进补的 绝佳时期 :“大暑老鸭胜补药” 。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只差一两天
立春
• 时间:公历2月4日前后。 •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这个节
气,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 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 将呈现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也标 明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 • 风俗活动:迎春、春游、鞭春牛、 拜太岁等
• 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乍寒乍 暖。
•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 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 子。
春分
• 时间:公历3月20日或21日。 • “分”意思为昼夜平分。春分日太
阳在赤道上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 昼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 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 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 季生长阶段。 • 风俗活动:竖蛋、春祭等
夏至
• 时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 夏至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天 最长,黑夜最短,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上空。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 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 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 最北的一日。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
• 夏至后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 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 迅速滋长漫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辅导图文PPT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辅导图文PPT教学课件
一场大雪后的上午,我和爷爷来到了 龙泉湖 欣赏雪 景。只 见高大 的塔松 上,积 满了厚 厚的雪 ,但是 ,她不 畏严寒 ,昂着 头,屹 力在风 雪中, 墨绿的 松枝更 显她百 折不挠 的傲骨 风姿。 在假山 上,一 株株腊 梅,在 隆冬时 节吐露 出嫩黄 的花朵 ,散发 着淡淡 的清香 。 一场大雪后的上午,我和爷爷来到了 龙泉湖 欣赏雪 景。只 见高大 的塔松 上,积 满了厚 厚的雪 ,但是 ,她不 畏严寒 ,昂着 头,屹 力在风 雪中, 墨绿的 松枝更 显她百 折不挠 的傲骨 风姿。 在假山 上,一 株株腊 梅,在 隆冬时 节吐露 出嫩黄 的花朵 ,散发 着淡淡 的清香 。
一场大雪后的上午,我和爷爷来到了 龙泉湖 欣赏雪 景。只 见高大 的塔松 上,积 满了厚 厚的雪 ,但是 ,她不 畏严寒 ,昂着 头,屹 力在风 雪中, 墨绿的 松枝更 显她百 折不挠 的傲骨 风姿。 在假山 上,一 株株腊 梅,在 隆冬时 节吐露 出嫩黄 的花朵 ,散发 着淡淡 的清香 。 一场大雪后的上午,我和爷爷来到了 龙泉湖 欣赏雪 景。只 见高大 的塔松 上,积 满了厚 厚的雪 ,但是 ,她不 畏严寒 ,昂着 头,屹 力在风 雪中, 墨绿的 松枝更 显她百 折不挠 的傲骨 风姿。 在假山 上,一 株株腊 梅,在 隆冬时 节吐露 出嫩黄 的花朵 ,散发 着淡淡 的清香 。

春 夏 秋 冬
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表

立春 正月节 惊蛰 二月节 清明 三月节 立夏 四月节 芒种 五月节 小暑 六月节 立秋 七月节 白露 八月节 寒露 九月节 立冬 十月节 大雪 十一月节 小寒 十二月节

雨水 正月气 春分 二月气 谷雨 三月气 小满 四月气 夏至 五月气 大暑 六月气 处暑 七月气 秋分 八月气 霜降 九月气 小雪 十月气 冬至 十一月气 大寒 十二月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PPT幻灯片PPT课件

中国二十四节气PPT幻灯片PPT课件
第23页/共32页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第24页/共32页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
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 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第25页/共32页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
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第18页/共32页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
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第19页/共32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
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第8页/共32页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
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 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第9页/共32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候温暖,
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第10页/共32页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
多,利于谷类生长。
第11页/共32页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
第5页/共32页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季即将开
始。
第6页/共32页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
开始回升,雨水渐渐增多,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第7页/共32页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
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 大。
大家一起唱一唱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幼儿园公开课《二十四节气》PPT

幼儿园公开课《二十四节气》PPT

清明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事活动:春文化内涵: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渊源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谷雨
谷雨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 日交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谷雨的意思是雨生百谷,有利于谷 物生长
介绍大暑的日期和含义
大暑
介绍大暑的气候和特点
介绍大暑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介绍大暑的养生建议和健康提示
05
二十四节气之秋 季
时间:每年8月7日或8日
立秋
含义: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气候变化: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
农事活动:收获秋季作物,进行农田管理
处暑
含义: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气候特点:处暑时节,暑热天气逐渐结束,气温逐渐下降 农事活动:处暑时节,农民们开始忙于收获秋季作物 传统文化:处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气候特点:气温逐渐降低, 天气逐渐寒冷
含义: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2 个节气
习俗:腌制腊肉、制作腊肠、 冬泳等
介绍大雪的日期和含义
大雪
大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
大雪节气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活动
大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冬至
冬至的天气变化及对生活的 影响
冬至的养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 春季的结束
04
二十四节气之夏 季
立夏
含义:夏季的开始,标志着 夏季的正式开始
气候:天气渐热,昆虫逐渐 活跃

幼儿园大班《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大暑
气候变化:高温少雨,空 气干燥
特点:夏季的最后一个节 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 期
习俗:吃荔枝、羊肉等消 暑食物,喝暑汤
养生建议:多喝水,注意 防晒,避免中暑
05
二十四节气之秋季
立秋
时间:每年8月7日或8日
含义: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意味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气候:天气逐渐转凉,早晚 温差较大
习俗:贴秋膘、吃西瓜、喝 姜汤等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 每个节气都代表着气候、物候和时令等方面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气象变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 确立者:战国时期的邹衍 命名者:西汉的刘安 命名依据:根据天地运行规律和气候变化特点
半夏生。
气候特点: 气温高、湿 度大、雷阵
雨常见。
传统习俗: 吃夏至面、 吃粽子、吃
凉面等。
养生要点: 注意防暑降 温、多食用 清淡食物、 多喝水等。
小暑
含义: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时间:每年7月7日或8日 气候:小暑时节气温开始升高,但还不是最热 习俗:小暑时节的习俗包括吃藕、食新、吃饺子等
夏季的习俗和谚语 习俗:立夏、芒种、夏至等节日习俗 谚语: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芒种有雨汛汛,夏至无水滴滴珍等。
秋季的习俗和谚语
习俗:重阳节、登高、赏菊 谚语: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冬季的习俗和谚语
习俗:冬至饺 子、吃火锅、
烤火等
谚语:冬至大 如年;冬至在 月头,无被不 用愁;冬至在 月尾,大寒正 二月;冬至不 过不冷,夏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时间: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 气候: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天气逐渐炎热 农事活动:立夏是农作物的生长旺季,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幼儿园版:二十四节气歌学习课件.ppt

幼儿园版:二十四节气歌学习课件.ppt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6
精选文档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 炎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终 的止 暑、 天躲 结藏 束的 。意思。处暑是表示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7
精选文档
立冬: 冬季的开始。 小雪: 开始下雪。 大雪: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 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 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 度变化的转折点。
3
精选文档
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
察太阳周年运动
而形成的时间知
识体系及其实践”
列入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
4
精选文档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
的开始。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 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 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 日。
10
精选文档
春雨惊春清谷天
11
精选文档
夏满芒夏暑相连
12
精选文档
秋处露秋寒霜降
13
精选文档
冬雪雪冬小大寒
14
1
精选文档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
精选文档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
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
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完整版PPT文档课件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完整版PPT文档课件

作号
章金
花杨
息 表 来
种 曲
群人
制中



指同
丹高 暗都 长事 量烟



清明
·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 清明节气,草本萌动, 一片清
秀明朗的景象。草木始发新枝 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 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 一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 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 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
立秋
· 公历8月8日交节。
·从立秋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 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 下降。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 叫做“咬秋”,意为天气转凉,西 瓜少了。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 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也有 "贴秋膘"的习俗。
处暑
· 时间:公历8月23日前后。 ·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节气表示炎
热的暑天已是强弩之末。夏季火热已 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天气渐渐 转凉。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一般处暑之后就不宜赤身下水了。
白露
· 时间:公历9月7日或8日。
· 白露节气,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 汽,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 白色的露珠。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 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 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 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雨水
· 时间:公历2月19日前后。 ·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雨量开始
增多,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这 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 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快乐童年
惊蛰
· 时间:公历3月6日前后。 "蜇"指蛰伏的小昆虫。春意渐 浓,蛰伏的昆虫和动物被轰鸣 的春雷惊醒开始活动,过冬的 虫卵也快要孵化了。

幼儿园课件中国二十四节气ppt

幼儿园课件中国二十四节气ppt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大寒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 业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指导农事活动
预测气候变化
确定种植和收获 时间
节约成本,提高 效率
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
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课件精美的画 面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培养 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Leabharlann 汇报人:春耕:春季是万 物复苏的季节, 也是农耕活动的 重要时期。
夏种:夏季是作 物生长的旺季, 需要加强田间管 理和防治病虫害。
秋收:秋季是作 物收获的季节, 也是农民们最为 忙碌的时期。
冬藏:冬季是作 物储存和保护的 重要时期,需要 做好防寒保暖工 作。
二十四节气的农作物生长特点
春分:万物复苏,适合种植春季作物 清明:天气晴朗,适合种植夏季作物 谷雨:雨水充足,适合种植秋季作物 立冬:气温逐渐降低,适合种植冬季作物
04
二十四节气与民 俗文化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立春:吃春饼、 挂春花
雨水:吃饺子、 送雨水
惊蛰:吃梨子、 打小人
春分:吃春菜、 竖蛋比赛
清明:扫墓、踏 青
谷雨:采茶、钓 鱼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
起源与传承: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
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天文、历法、气象、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定义
二十四节气是 中国古代订立 的一种用来指 导农事的补充
历法。
在春秋战国时期 和西汉初年时, 人们已经基本确 定了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这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只差一两天
立春
时间:公历2月4日前后。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这个节 气,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 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 将呈现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也标 明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 风俗活动:迎春、春游、鞭春牛、 拜太岁等
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 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 袭击。
芒种
时间:公历6月6日前后。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表示麦 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北方收割麦类作 物和播种稻谷。有人把芒种说“忙种 ”,由于这时候是耕种最忙的季节。 芒种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 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 成熟了。
清明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气,草本萌动,一片清 秀明朗的景象。草木始发新枝 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 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 一些人家在门口插上杨柳条, 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 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
时间:公历4月20日前后。 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 表示降雨量逐渐增多,谷雨节气的 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 温回升加快,适宜农作物生长。“ 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谚云“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寒露
时间:公历10月8日或9日。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这个节 气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白 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 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 。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 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时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而不是众人所认为的开始有霜冻了。 霜降时节不一定有霜冻现象发生,而 霜冻现象不一定在霜降这几天发生。
夏至后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 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 迅速滋长漫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这天山东各地 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
小暑
时间:公历7月7日或8日。 小暑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 人。“暑”是炎热的意思。天气已经 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 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雨水
时间:公历2月19日前后。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雨量开始 增多,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这 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 ,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惊蛰
时间:公历3月6日前后。 “蜇”指蛰伏的小昆虫。春意 渐浓,蛰伏的昆虫和动物被轰 鸣的春雷惊醒开始活动,过冬 的虫卵也快要孵化了。 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乍寒乍 暖。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 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 子。
白露
时间:公历 9月7日或8日。 白露节气,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 汽,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 白色的露珠。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 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 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 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秋分
时间:公历 9月23日或24日。 天文学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 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立秋
公历8月8日交节。 从立秋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 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 下降。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 ,叫做“咬秋”,意为天气转凉 ,西瓜少了。人们相信立秋时吃 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也有 “贴秋膘”的习俗。
处暑
时间:公历8月23日前后。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节气表示 炎热的暑天已是强弩之末。夏季火热 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天气渐 渐转凉。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一般处暑之后就不宜赤身下水了。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
节气的含义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 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 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 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 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 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 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立夏
时间:公历5月5日或6日 立夏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经过 去,夏季开始,炎热的大气即将 来临。农事活动进入夏季繁忙季 节了。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 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 要节气。
风俗活动:迎夏、斗蛋游戏、尝 新活动
小满
时间:公历5月20日至22日。 小满的意义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 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 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表示农作 物欣欣向荣,长得丰满可爱。由于 暴雨已开始,江河易满。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风俗活动: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 、煮梅
夏至
时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天 最长,黑夜最短,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上空。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 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 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 最北的一日。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
春分
时间:公历3月20日或21日。 “分”意思为昼夜平分。春分日太 阳在赤道上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 昼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 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 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 季生长阶段。
风俗活动:竖蛋、春祭等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 、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 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 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大暑
时间:公历7月22日至24日。 大暑表示夏季最炎热的暑天来临了。 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 ,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 水颇多,江河汛期也相继来临。民间 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 ,要注意防汛防涝。大暑也是进补的 绝佳时期 :“大暑老鸭胜补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