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常识5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3议论文阅读考点5体会语言特点分析词句效果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3议论文阅读考点5体会语言特点分析词句效果解析版

议论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5:体会语言特点,分析词句效果题型一:分析词句表达效果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单”的力量①也许,实现梦想并不需要太多的条件。

很多时候,只要理想坚定、行动果决,即便行囊简单,也能抵达人生的远方。

②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讲述,从西蜀到南海,路途有数千里之遥,久欲买舟而下的富僧终未成行,而贫僧却仅凭“一瓶一钵”实现了往返。

简单的力量,首先源自一颗纯粹的心灵。

【A】相信自己、重视内因、勇毅笃行,才更可能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③有人说,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

但怎样才能做到简单?欲望浓稠者做不到简单,被浮华束缚内心者也做不到简单。

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依然“不改其乐”。

爱因斯坦坚信,“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对身心最有裨益”。

“简单化”,本质在于摆脱外物纷扰、避免枝蔓纠缠,是追求“用心一也”的过程。

把“简单”这种生活智慧付诸实践,往往能激发出不凡的力量。

④简单是专注的前提,而专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保证。

据说有人问牛顿,“人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只有你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回答:“因为我的心总是盘算着要去发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受邀参观雕塑家罗丹的工作室,原本陪同他的罗丹一看到作品,立即忘记了客人的存在,沉醉到创作之中,好像整个世界已经消失了。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才让牛顿、罗丹攀登上科学、艺术的巅峰。

⑤【B】生活的道理与此类似,需要人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进而全力以赴。

现实中,处身信息芜杂、诱惑渐增的环境,一些人如同柳宗元笔下背负了过多负担的小虫子那样,患上了一味追求获取的“肥胖症”,逐步丢弃了专注的能力、简单的乐趣。

而保持专注的定力、远离见异思迁的陷阱,就必须学会做“减法”和“除法”。

⑥人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置身社会关系网,人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人或物发生着关联。

如何理顺关系,让人际交往清清爽爽、让心绪意志不为外物所役,考验着个人的智慧与心性,也检验着人生的高度与广度。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之议论文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之议论文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之议论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例证法: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结构:提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一讲 议论文知识点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一讲 议论文知识点

第一讲议论文知识讲解与解题思路归纳议论文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分类: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主张,称之为驳论文。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论点:(1)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文章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多个分论点.(2)论点与论题论点:作者对问题的态度、看法、观点。

论题:文章所论述的问题(3)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注意一些表明论点的标志性词语:所以、因此、总之、总而言之、归根结底、其实、我认为……(5)注意论点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必须是明确的表态的句子。

(关于找论点的详细说明:1、寻找文章论点解题思路:很多议论文的文章是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把观点表述出来。

观点一般出现在:A、标题在寻找议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

B、开头部分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事例引出;诗歌引出;现象引出)C、结尾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

因此,我们找论点的顺序是标题——开头部分——结尾;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看看是不是论据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那么就是分论点了。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复习专题(五)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复习专题(五)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方法指导 在理解词语、句子含义时,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考虑 (1)指代内容,联系上下文,找准位置。 (2)找关键词,对关键词发问 (3)哲理句:可在把握观点的基础上用通俗 易懂的语言把作者阐述的哲理表达出来。 (4)修辞句(比喻句):联系上下文,扣喻 体,找本体,还原其本义。 总之,不管是哪类句子的理解,都遵循紧扣 文章中心论点、联系上下文(语境)、组织 归纳语言的步骤。
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 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 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 都爱“面子”,易屈从于时尚的压力。
答题方法一、指代内容,联系上下 文,找准位置。
2、《后马尔克斯时代的孤独与写作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作家不应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在吸收与继承之间找
答案 所谓“魔”是指作家对他人的过度模仿 (或过分依赖他人,过度受他人的影响)。作 家必须自觉摆脱这一困境,在吸收与继承之 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答题方法二、扣喻体找本体
,还原其本义
修辞句(比喻句):联系上下文,扣喻体,找本 体,还原其本义,对这样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解 ,即把作者隐藏在形象化词语、句子背后想表达 的意思、意图还原出来。如是比喻句,则要还原 出其本体,即解释其比喻义。
学习有方法, 实践靠大家, 让我们带着学习的方法, 收获的知识, 搏击中考, 飞得更高!
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34、真正的强者 ,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 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答:.只有在顺境中看到隐患(1分),在逆境中 看到希望(1分),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成为 真正的强者(1分)。或:真正的强者善于在顺 境中自我加压,发现隐患(1分),在压力之下 寻找脱困的出路(1分),把握前进的方向(1分)

中考语文精讲 阅读理解 5专题五 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精讲 阅读理解 5专题五 议论文阅读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定义 在议论文中,论点是统帅,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它们是证明与 被证明的关系。
内容:包括典型事例、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等。用来作论据 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 事实 联系。 分类 论据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论据,可以具体、真实、有力 地论证观点,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举例:如:《谈创造性思维》中谷登堡的例子就是事实论据。
专题五 议论文阅读
一、论点 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
定义 的问题。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有的只有 一个中心论点,而无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率与被统 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对中心论点起支撑 作用。 分类 如:《敬业与乐业》中,文章首段提出“但我确信‘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直接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论 点;然后提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和“乐 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 勉励人们要敬业和乐业。
作用
论证
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标志词 常含有“反之”“但是”之类的词语以及反义词。
对比 举例
论证
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怀疑与学问》)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说理, 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 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观点。
内容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进行比喻来证明论点。
第三步,检查是否符合题目字数要求等。
考点三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 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 “思考探究”二) 【思路点拨】先明确论证方法的特征,再通读全文,找出使用这些论证 方法的语段,概括作答。

2018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4)

2018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4)

2018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4)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注意:1。

在辨别文章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时,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

道理论证一般引用了名人名言作论据。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对比论证一般有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2。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加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层次的词语。

答题格式:作者首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怎么样。

考点5、议论文的语言阅读方法指导1。

解答“明确文中某个词语的指代内容”这类题目时,要分两种情况考虑: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二是在原文中找出其指代的内容,如果是代词的话,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看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2。

解答“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3。

解答“重点词句赏析”类试题时,一般都涉及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以下两种题型:“某某”词好在哪里?能不能删掉?答题格式:用了“某某”词,准确地论证了什么,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删掉“某某”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显得太绝对化了。

简要分析加点词的语言特色。

答题格式:,用了什么样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什么。

备注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性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它们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要反复琢磨。

还要留意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修饰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在具体文章分析中:A。

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

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

2018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巩固复习题

2018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巩固复习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

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

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综合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综合知识点梳理

初三年级语文学习材料教学内容技巧点拨【概念理解】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论证的基本要求: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答题思路】1.提取论点题题型表述的方式: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说说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寻找范围:标题;第一段;最后一段;分析全文结构,找总结性段落。

答题表述要求:简洁明了;直白明确;表意完整;正面概括。

2.论证方法作用题论证方法运用的目的:论证论点(分论点——中心论点)答题思路:明确论证方法+效果词+论证了(句)+进一步论证了分论点(段)+更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章)。

举例论证——具体直观、权威有力引用论证——权威有力、生动形象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对比论证——鲜明突出3.开头语段作用题手法:运用……的手法(修辞手法/疑问句/化用诗句、成语、典故/举例子/引用等)内容:写了……(概括内容),体现出事物特点……;结构:上文——与前面的内容或标题呼应、首尾呼应;下文——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主旨:暗示/点明/引出文章的论证中心:……(篇)情感:表达对……的……情感。

效果:作为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设悬激趣,增加文章的文学性、生动性、趣味性;引发读者对……的思考4.论证思路题解析思路:先分层,逐层分析,层次间的联系。

答题思路:逐层作答,关联词+角度(正面/反面)+论证手法+概括内容+考虑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首先……,然后……;其次……,最后……)5.论证语言题题干表述: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限定范围、程度或频率的词语)题型表述的方式:某个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思路:不能,解词,表……(限定、范围、程度、揣测、强调、约数)解句(代入句中)+意味着……/并非……(句子深意);如果删去的句义(不能体现/强调/表达……)【主要强调句意发生的改变】,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XX”一词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常识(侧重于立论文)
【联系九(上)课本P112和P119】
一、议论文(立论文)定义: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准确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中心)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针对论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议论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常见方法】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讲述故事,引出论点。

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3)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二)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运用论据应注意】
(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能够证明论点)。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学科、国别、古今等)。

(3)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注意次序安排(照应相关论点)。

(4)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5)使用论据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

(三)论证:作者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论证过程”的分析比较复杂,是议论文阅读最难的考点!
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能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可以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还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而突出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议论文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引论)(本论) (结论)
五、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 b. 并列式 c.层进式(递进式)
【有关驳论文的常识】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立论: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

驳论: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


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驳论文的批驳方法: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

①驳论点: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或谬误,这是批驳中最常用的方法。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

②驳论据: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或虚假,以达到推翻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或虚假的论据必然得出错误的论点。

③驳论证:揭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第3-5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