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高中生物学是普通高中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它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的基本结构、功能和规律的学科。
通过学习生物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多样性,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物生存的相互关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因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物膜与细胞器-细胞的代谢过程-细胞的分裂与生长2.遗传学-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转录-遗传物质的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机制3.生物进化与分类-进化的基本过程-生物分类的原则-地球生命的演化史-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保护4.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种群的数量与动态-生态平衡与生态灾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5.植物生物学-植物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植物的调节与适应6.动物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结构-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动物的调节与适应三、课程目标1.使学生具备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解生命规律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3.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观察和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实验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直观地展示生物现象和生物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生物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实践科学探究的过程。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普教育:结合实际案例和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和科学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解,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
2.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包括生命科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1.细胞生物学-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分裂2.分子生物学- DNA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和调控-遗传变异和进化3.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生物学-动物形态学和生理学4.生态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圈-环境污染和保护5.进化论-自然选择和进化-生物系统演化和分类6.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和应用-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7.伦理和生命科学-生命伦理学原理-生物科学的社会应用和影响-生物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三、课程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进化论、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了解生物学在科技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及社会影响。
2.能力要求-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开展规范的实验和观察。
-具备归纳、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构建生物学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
3.思维品质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教师主导式教学-传授生物学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精神。
2.学生主导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展示生物学实验和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
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
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己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
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引言高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实验教科书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辅助教材,承载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文档旨在编写一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通过生物实验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1: 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封装好的洋葱鳞片、虫尾片。
实验步骤1.将洋葱鳞片放在显微镜镜片上,加上一滴甘油。
2.用显微镜调节清晰度,观察洋葱鳞片的细胞组织结构。
3.再次调节显微镜,观察虫尾片的细胞组织结构。
4.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进行标注。
5.总结并交流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和虫尾片,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洋葱鳞片的细胞结构相对较简单,虫尾片的细胞结构相对复杂一些,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并进行绘制和标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加深了对细胞的结构的认识,掌握了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的组成和功能。
同时,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和虫尾片的细胞结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细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实验2: 酶的特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了解酶的特性和催化作用机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试管、酶溶液、淀粉溶液、滤纸、助色剂。
实验步骤1.将试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组:在实验组试管中加入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3.对照组:在对照组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4.在两组试管中加入助色剂,观察颜色的变化。
5.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试管中,酶与淀粉反应产生的产物会导致助色剂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试管中,没有酶参与反应,颜色的变化较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的结论。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学生了解了酶的特性和催化作用机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生物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的组织结构、生物的功能与调节等。
2. 遗传与进化:介绍遗传学、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基因、DNA、变异、基因突变以及进化的基本过程。
3.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介绍不同生物种类的特征和分类方法,了解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构成,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 植物生物学: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5. 动物生物学:介绍动物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动物的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感觉和生殖等系统的基本原理。
6. 人体生物学:介绍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人体各个系统的原理和协调机制,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免疫系统等。
7. 生物实验与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能力,了解基本的实验技巧和安全操作,掌握常见的生物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8. 生物伦理与生物科技:介绍生物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技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方式和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测验、实验报告、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等。
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9. 生物与环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导言1.1课程背景介绍高中生物学课程是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课程目标生物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对生命现象进行科学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对生物学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生物学实验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同时,生物学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学会学习、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生物的起源和演化介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包括生命起源的地球环境和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以及生命的演化过程和规律。
2.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生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调节和协调机制等内容。
2.3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介绍生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包括生物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等内容。
2.4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介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生物体的生长规律和生长因素、生物体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发育,以及生殖和生殖行为等内容。
2.5生物的遗传和进化介绍生物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和遗传演化,以及生物的进化机制和进化规律等内容。
三、课程特色3.1突出生物学实验本课程将突出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实验探究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
3.2强调生物学探究本课程将强调生物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3注重生物学实践本课程将注重生物学实践,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田野、走进自然,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具备生物学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生物多样性,关爱生命,尊重自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内容1. 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能量代谢与调控等。
2.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物种的形成与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3. 生命的延续与调控:生殖与发育、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等。
4. 生命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5. 生命与健康: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疾病与健康、生物技术与医学、营养与保健等。
三、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实验器材:配备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
3. 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生物学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五、课程保障1. 教师培训:加强生物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教学管理:加强生物学课程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篇)解读:一、实验基础技能1. 能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在实验过程中,高中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工具,比如直尺、显微镜、计算乐等。
2. 能加以综合运用:实验过程中,高中生要能利用整合多种实验工具,进行多种学科交叉选择,比如,通过机械、光学等可以进行虫类的实验,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基因工程实验等。
3. 能熟练使用技术:实验过程中,高中生要能熟练运用一些技术,比如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培养实验、分离实验和汇总分析等。
二、实验目标1. 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掌握和深入理解生物知识的过程,因此,高中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先学会多样化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其能够有效的掌握生物知识。
2. 能够正确读译图解曲线:实验报告多以图解报告的形式呈现,高中生应该学会根据图解报告正确读译其中的结果,理解不同图解曲线的含义和其特点,以此判断实验结果的精确性,针对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中我们要求高中生们学会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出实验结果的真正原因,从而科学完成实验研究。
三、实验操作要求1. 熟悉化学反应的安全操作:在实验开展过程中,高中生应熟悉分别用于化学实验的各种仪器和仪表,学习常见化学反应的安全操作,并能仔细研究化学反应所需要使用的各种原料。
2. 规范实验步骤程序:实验操作时,高中生要按照实验步骤程序正确进行实验,遵从试验中任何一步都不能急躁,必须彻底掌握实验操作的程序,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3. 正确运用实验设备:实验中高中生应该正确运用实验设备,采用合理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把握实验节拍,科学记录实验过程。
总之,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融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要依托,是科学研究、实践操作的需要,以上就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篇)解读要点,希望在实验中高中生们可以积极参与,积极实践,将实验教学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前言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蒙和素养培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打下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旨在明确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要求,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世界的规律,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为将来从事生物学相关专业做好准备。
2.思维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培养和锻炼系统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科学的研究方式。
3.人文素养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价值观,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爱护生态的情感态度。
三、课程内容1.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功能、代谢过程、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等内容,重点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遗传学: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遗传变异与遗传性状的表现形式,重点介绍遗传规律和基因工程技术。
3.植物生物学:包括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植物的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重点介绍植物生殖、生长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机制。
4.动物生物学:包括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动物的营养与消化、动物的循环与呼吸、动物的神经与感觉等内容,重点介绍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5.生态学: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种群与群落、生物圈与碳、氮循环等内容,重点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四、教学方法1.以实验为主:生物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以探究为导向: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一门基础生物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和进化论等基本内容,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掌握生命现象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
4.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生物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课程安排1.细胞生物学(60学时)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代谢和物质运输、细胞分裂和遗传物质传递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遗传学(60学时)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的规律和方法、基因工程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基因是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生态学(60学时)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污染和改善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4.进化论(60学时)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物种起源和演变、进化与生物分类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四、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教师通过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传授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使其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1.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1.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了解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生物学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2.1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教材内容应包括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学、生物进化以及生物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要求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认识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2实验操作技能生物学课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2.3生物学科研能力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能力、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等。
2.4生物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生物学课程也应该涵盖生物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学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和作用,认识到生物学对社会的重要性。
2.5环境意识和生物保护意识生物学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物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关系,提倡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3.1注重实践生物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多媒体教学生物学是一门图文并茂的学科,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任务驱动式教学生物学课程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和现实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内容1.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的特征、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生物体的营养和代谢、生物体的调节与适应、生物体的繁殖与发育。
2.生物学实验与技能基本实验操作、观察与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论证与结论。
三、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注重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思维。
3.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课程评价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五、教材和资源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优质生物学教材和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读物、多媒体教材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师资建设提高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多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结语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组成、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反映了自然界万物之中最为复杂、最为丰富的生命现象。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观察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现象。
因此,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贯彻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让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三、课程内容1.细胞生物学a)细胞的结构与功能b)细胞代谢c)细胞的分裂与增殖2.遗传学a)遗传基础b)遗传变异与进化c)遗传工程技术3.生物多样性a)动植物分类b)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性c)生物多样性保护4.生物生长发育与调控a)植物生长发育b)动物生长发育c)生物调控机制5.生态学a)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物质能量循环c)地球生物圈四、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教师讲解、课本阅读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五、课程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课外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情况,检测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2021/10/10
15
• 能力方面的目标 1.实验操作技能 2.获得信息的能力 3.科学探究能力(11个要求)
2021/10/10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21/10/10
12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 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能力
2021/10/10
13
课程的具体目标
• 知识方面的目标 1.基础知识(基本事实、概念、原理、 规律和模型); 2.知识的应用 3.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
2021/10/10
14
•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2021/10/10
7
课程的基本理念
•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 面向全体学生 • 倡导探究性学习 •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021/10/10
8
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 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 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 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1/10/10
评价
2021/10/10
24
• 教科书编写建议 •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2021/10/10
25
学习体会
• 课程理念的改变
• 第一次提出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 • 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 • 重视探究性学习 • 与生活相联系
2021/10/10
26
• 教学目标的改变
•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学”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
•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而设计的。
(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9)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4)第一部分前言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
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
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
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1课程背景1.1.1高中生物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承上启下,为学生的生物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1.1.2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以及生物的遗传、进化、分类等内容1.1.3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1.2课程目标1.2.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了解生命的基本原理与规律1.2.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1.2.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对生物学问题的探索和分析能力二、课程内容2.1生物学基础知识2.1.1细胞结构与功能2.1.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1.1.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2.1.2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2.1.2.1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2.1.2.2生物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2.1.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1.3.1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2.2生物学进化2.2.1生物进化基本概念2.2.1.1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2.1.2适应和生物多样性2.2.2自然选择与演化2.2.2.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2.2.2.2生物进化的证据2.3遗传与变异2.3.1遗传基本规律2.3.1.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2.3.1.2遗传的分子基础2.3.2基因突变与变异2.3.2.1基因突变的类型和效应2.3.2.2遗传变异的原因与意义2.4生物生态与稳态2.4.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4.1.1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组成2.4.1.2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态2.4.2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2.4.2.1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2.4.2.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要性2.5细胞代谢与调控2.5.1细胞代谢和能量转化2.5.1.1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5.1.2营养物质的利用和转化2.5.2细胞的调控2.5.2.1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2.5.2.2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三、教学方法3.1实验教学3.1.1建立生物学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3.1.2强调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3.2讨论式教学3.2.1设置主题讨论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3.2.2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3多媒体教学3.3.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3.3.2融合生物学实际案例和视频资料,增强学习体验四、评价方式4.1日常评价4.1.1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小测验等4.1.2重视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4.2考试评价4.2.1定期进行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4.2.2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4.3实践评价4.3.1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2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五、教学资源5.1教材5.1.1选择国家规划教材《生物学》等教材5.1.2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主动学习5.2实验设备5.2.1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并保证实验的安全进行5.2.2联合其他学科资源,进行交叉实验5.3多媒体资源5.3.1整合多种多媒体资源,支持课堂教学5.3.2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六、课程体系6.1生物学的学科体系6.1.1了解生物学的学科体系6.1.2培养对于生物学学科的整体认识6.2学科交叉6.2.1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进行跨学科教学6.2.2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七、教学要求7.1培养实践能力7.1.1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7.1.2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7.2培养科学思维7.2.1强调科学认识的过程和方法7.2.2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7.3培养创新意识7.3.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探索7.3.2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八、课程实施8.1课程设置8.1.1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8.1.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8.2教学组织8.2.1师生互动、合作探究8.2.2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8.3教学管理8.3.1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实验设备、师资等8.3.2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九、课程评估9.1学生评估9.1.1通过学生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9.1.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评估学生成长情况9.2教师评估9.2.1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9.2.2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十、课程创新10.1探索性教学10.1.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0.1.2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2资源整合10.2.1整合校内外的资源,拓展课程内容10.2.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共享十一、课程发展11.1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会11.1.1邀请专业学者和教育专家参与,对课程进行深入讨论11.1.2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促进课程不断发展11.2教师培训11.2.1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科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11.2.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十二、课程改革12.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课程改革12.1.1针对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12.1.2引入跨学科教学,改善学生的综合素养12.2教学手段创新12.2.1引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12.2.2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十三、课程保障13.1学校支持13.1.1学校领导对生物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13.1.2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设备13.2教师队伍13.2.1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学教师队伍13.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供专业培训机会结语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完整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敬畏与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以及为学生未来的生涯规划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1.生命、自然与社会通过学习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均衡的学术视野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2.生命现象基础学习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分类、结构和功能,了解生态系统和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学习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掌握从DNA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4.生物系统和环境学习生物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的发育、生长和生殖过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机制。
5.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学习生物的分类、进化和地理分布,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6.综合实践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设计、实验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生命、自然与社会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哲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科学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生命现象基础学习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生命现象的特征、分类、结构和功能,以及关于生命现象的重大发现和进展的历史和现状。
3.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学习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的特性与功能、细胞各器官的特征和功能、细胞分裂和生殖、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
4.生物系统和环境学习生物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理特性、代谢过程、生长和发育规律、生殖和遗传规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等。
5.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种和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生物资源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方法和措施等。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等。
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内容。
一、课程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了解,培养对生命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1.生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细胞理论、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
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等。
3.生物的生命过程: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殖和发育等。
4.生物的遗传与进化: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和突变、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5.生物的多样性: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等。
6.生物的健康与环境:人体健康与卫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和生物工程等。
三、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察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并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4.提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途径,包括参加科学竞赛、申请科研项目和科学实习等。
四、评价要求:1.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形式的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2.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评估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
4.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总结: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等。
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基础。
同时,评价要求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三新、二性、一评价——《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14125) 李作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于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市实施,其他地区将在几年内逐步推行。
《课标》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加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课标》与现行大纲相比较主要变化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新理念、新体系、新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1.1 新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标》针对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实际,吸收了国际上最新的教研成果,提出的基本理念有: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其表明生物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如《课标》从多个方面精心设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给学生相对充分的选课权和实践机会,尤其是选修模块的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进行选修模块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改变了传统生物教材的“规定式”学习的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课标》突出了能力要求,首次增加了“尝试建立教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更加强调了“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1.2 新体系高中生物《课标》的知识体系改变了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自1929年以来一直没用的“普通生物学”知识链体系,即生物学科中心体系。
高中《课标》通过精选生物科学基础的学科知识,采用模块的方式,重新建构以“生物科学素养”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及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3个选修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目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前言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
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
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
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
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高中生物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设计的。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
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这3个模块的学习必须以必修模块的学习为基础。
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如下。
“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
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各模块关系图示如下。
本标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
具体说明如下表。
各水平的要求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查找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技能性目标动词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情感性目标动词经历(感受)水平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探讨,参观,观察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关注,认同,拒绝,选择,辩护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确立,形成,养成,决定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l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l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l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l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l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l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l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l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能力l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l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l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⑴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⑵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⑶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⑷确认变量;⑸作出假设和预期;⑹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⑺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⑻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⑼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⑾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 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3.稳态与环境选修 4.生物技术实践5.生物科学与社会6.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每个模块有若干主题,每个主题由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