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难忘的一课--24最后一分钟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
3.拓展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从香港人民、祖国大陆人民、国际社会等角度,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教师情。
2.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祖国对香港的关爱和香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生理解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小学五年级语文24最后一分钟(教案)
24*最后一分钟1.认识课后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搜集香港回归及百年香港相关资料。
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导语:同学们,听下面这首歌曲,“小河湾湾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你们知道这里的“东方之珠”指的是哪里吗?(香港)2.香港是哪一年哪一天回归祖国怀抱的?(1997年7月1日)3.教师: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中英两国政府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那《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
叩问(kòu)刹那(chà)硝烟(xiāo)骨髓(suǐ)铸造(zhù)悄然(qiǎo)(2)理解词语。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脊梁:脊柱。
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
2.背景简介。
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2019-24课最后一分钟读后感-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4课最后一分钟读后感24课最后一分钟读后感当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的热情。
香港,祖国七个儿子之一,它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可恶的外国人却抢走了这片珍贵的土地,香港是我们中国的,为什么抢走它?偷盗的事不是人的东西才干的!如果我们抢走你们的领地,你们会怎么想?做了就要担起来,中国人是不忘国耻的!别指望再改教科书,别指望再抢走财宝!别指望抹去中国人心中的阴影,别指望再和好如初!就如文中说的,“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
”中国的儿女拥有着强大的尊严,放心吧!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要用一句真诚的话语告诉你们:我们不记仇,但记辱!我们要用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表明:我们是一定要把我国领土要回的!我们要用眼神表示:我们是有尊严的!我们不能容忍你们的行为!一个中国人,他们爱自己的祖国,一位外国人,也爱自己的祖国,各国都有各国的领土,为什么去抢?不要用刀qiang撕裂土地,不要用鲜血染红清泉!别连累了可怜的百姓啊!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2.1.愤怒与自豪──读《最后一分钟》有感,作者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实验小学杨嘉钰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情感交织,既感到无比自豪,但又感到无比愤怒。
香港原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就这样,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
那时的中国既落后又贫穷,清政府又懦弱、无能,中国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愤怒英国人的贪婪、无耻、霸道、可恶、残忍!这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在回归祖国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穿过这一滴泪珠。
24 最后一分钟
24《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刹、髓、铸”等5个生字,读准“悄然、旗帜”等词语,理解掌握“叩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结合历史理解第三小节的内容。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尝试自学。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尊雕塑吗?看到它你马上想起了哪里?(盛开的紫荆花,联想到香港。
)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
这节课我们学习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二、课前尝试检测:1.小组内交流难认、难记的生字,先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记录下来汇报,共同解决。
2.检查读课文:指名分小节读诗歌,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4.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等待回归、升旗仪式、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三、围绕尝试题,小组交流,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人们的心情?通过诗句联想画面,体会感情。
四、讨论交流,研读文本(一)研读重点:第三小节1.一读,重点抓住“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进行理解。
2.二读,抓住重点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进行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
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复习重点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复习重点1、主要内容:《难忘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2、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浓厚(nónɡ nònɡ )空位(kōnɡ kònɡ ) 重复(chónɡ zhònɡ )教书(jiāo jiào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崇()诸()栽()炼()祟()睹()载()练()择优录取(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1、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严厉严格)。
2、教学在(继续陆续持续)进行着。
3、这是一间(宽阔宽敞开阔)的屋子。
4、同学们(热烈热情热心)地同我打招呼。
句子整容(改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的思想感情呢?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是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1、《难忘的一课》按照_________的顺序,讲述了___________战争以后,作者在_______的一所_________小学见到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___________里参____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____________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____________精神。
五年级上册24课.最后一分钟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的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点此播教学视频考考你学会了吗
用“悄然落地”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例: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 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 什么在缓缓的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发黄的旧条约
发黄的旧条约指的是“不平等条约”,内容如下: 1、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 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2、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 清沿 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 无碍; 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 事 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 楚交 纳货税、钞饷等费。 3、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 沿海 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 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8、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 辖各地 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9、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 往者, 或有跟随及候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 下, 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 亦加 恩释放。 10、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 晓示, 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 后, 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4最后一分钟_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4最后一分钟_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4最后一分钟人教版新课标(2019)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我把握住这几个要点进行教学设计。
说实话,选择这样一首诗歌进行公开课,是对自己的挑战。
学生缺乏体验,其教学的难度,我也考虑到了。
可自己教学完本课后,觉得非常不尽人意,暴露出了自己准备不充分。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好,前松后紧,对于第四小节的处理有些简单。
拓展阅读《香港回归诗歌》已经没有时间来处理。
课后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导入新课时,学生的情绪没有被调动起来,看来采取的方式不好,应该用歌曲或是其他的,这是自己的失误。
学生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对于朗读的指导,我几乎没有做,我觉着学生可以体会到,我不想统一一个模式,读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学生自己读的较多,但是展示的机会较少,主要是自己感觉时间紧张。
总之,自己的教学仍有不少弱点,以。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案及反思
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香港过去、现在及交接仪式的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
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
24最后一分钟
24《最后一分钟》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11.25
备课教师
修改时间
上课时间
2014.
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二)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字典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成员讨论研究。
4.完成黄第1-2题。
5.朗诵诗歌。
四
1.第1节主要讲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第2节主要讲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中要透出自豪、激动、喜悦的语气。
五、总结全诗,(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的领土更加完整了,中国人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课件出示阅读部分资料及香港部分图片欣赏,了解现在繁华的香港
3..看到香港现在的繁荣与过去耻辱的历史,让你想到了什么?
3.第三节主要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4完成黄第6题
5.有感情朗诵全诗。
24最后一分钟
回归
香港屈辱历史
美好未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后反思:
四、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1.读第1节诗歌,想一想:
24 最后一分钟
会认的字
kòu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à
叩问 叩门 三跪九叩
叩 硝
zhù
刹
suǐ
刹那 刹那间
xiāo
硝烟 硝石 硝云弹雨
髓
骨髓 精髓 深入骨髓
铸
铸就 铸造 铸剑为犁
词语解释
叩问:询问;打听(含尊敬意味)。 脊梁:脊背。比喻气节、骨气。 硝烟:爆炸物爆炸后形成的烟雾。 悄然:静悄悄的,寂静无声。 沸腾:文中比喻情绪高涨。
指虎门销烟, 指中国近代史上 的一次爱国行动。
虎 门 销 烟
1839 年(道光十九年),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 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 膏烟具。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鸦片。这次事件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 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刹那(chà shà) 骨髓(suǐ suí)
•
√ 脊梁 (jǐ jí ) √ •
•
√ 悄然(qiǎo • √
qiāo)
《 南 京 条 约 》
《 北 京 条 约 》
1.1858 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 成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 驻京由英国决定。 2. 赔偿英国军费 600 万两和英商的损失 200 万两。 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 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 3. 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 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 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4.中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5.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24
“最后一分钟”指1997年7月1日到来 前的最后一分钟,也就是香港回归祖国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 烟尘中浮现出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第三小节自学提示: • 1.本节写到哪些历史事件?分别是怎 样的? • 2.谈谈你了解了这些历史后的感受是 什么? • 3.“深入骨髓的伤痕”指什么? • 4.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 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 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 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 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香
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
紫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 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 木材和树皮都入药。紫 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 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 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 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 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哪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第二小节自学提示 : • 1.读第二小节填空:
•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 )、( 旗杆)、 ( 脊梁 )、( 土地和天空)、( 寂静和嘴唇 排比 )。这是一个( )句,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 2.想想作者为什么由“旗杆”想到“中 国人的脊梁”? • 3.这一节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温馨提示:点评小组需老师根据班级情况自行调整。
23.难忘的 一课
8
9
阿里山
10
日月潭
11
莲雾
12
13
芭乐 番石榴
14
资料: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94年日本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 战争”。 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 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被收复。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第一小节自学提示 :
• 1.本节中写到香港的“风雨归程”是怎样 的? • 2.“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 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 3.“叩问”怎样理解?所有中国人叩问的 是什么? • 4.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 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 感是怎样的?
这是多么强烈的 民族精神,多么 浓厚的爱国情谊 啊!
33
衷心祝愿 祖国早日统一 !
34
24最后一分钟
• 乌鲁木齐县 青格达湖中学
方梦辉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大声的读课文,读准 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 。 2.借助工具书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叩问”、 “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 地”等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永载史册的时刻将要来了,作 者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诗句、和词语感受 到这种情感了?请批注到书上。不懂的诗句 提出来与同桌或前后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写话练习: • 仿照课文第二小节写几句小诗或 者写几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最后一分钟 是 , 是 , 是 ,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15
带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出 现在什么地方?分别用笔画
16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 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
17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 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第四小节自学提示 :
• 1.本节中“紫荆”指什么? • 2.“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 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 紫荆……”这句话暗示着什么? • 3.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英国侵略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以此为借口, 于1840年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侵略者在中国境 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爱国儿女奋力抗争,可 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为了自保,竟主动与英军议和,并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 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新界,租 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组 别
导学案批阅情况反馈 优秀小组 优秀个人 优缺点:
优 栗强李志源 优点:1、能 够努力完 杨政斌 成,书写 孟亚鲁 汪 较认真 可馨 2、有自己 娄金晓 的思考与 高先超 宋 质疑 来伟 曹慧
1组 2组 3组
4组
优
学习目标
1.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 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 爱国情意. 2.我能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3、我能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表达的 思想感情。
28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 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 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 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 人,我爱中国。”
29
我 是 中 国 人,我 爱 中 国 !
30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 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 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
31
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 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 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32
20
——孔子
21
——诸葛亮
22
——孙中山
23
——郑成功
24
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 互相讨论:
1、为什么挂上这四幅伟 孔 子:仁爱博学 人像? 诸葛亮:足智多谋
郑成功:坚强不屈 孙中山:爱国爱民
25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 ,都发自他们火热 而真挚的心。
26
小礼 堂
27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 润了。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 多么浓 厚的爱国情意啊!
请拿出你的课 本,红笔,还 有你的激情、 动力和目标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 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 定能做的更好!
温馨 提示
乡村生活
田园风光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 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交流学习的收获。可以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 验,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 可以谈谈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或趣事,等等。先在小 组里交流,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介绍。然后评一评水 的收获大、感受深。
合作探究
• • • • •
内容
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困惑。 2.导学案“探究案中”部分的问题。
要求
(1)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 达自己的思想。 • (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
高效展示
展示内容
探究点1 探究点2 )
要求:
⑴口头展示,声音洪亮、表达清楚;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概括、要点拨;书写要认真、规范, 重点知识用红色笔标出。 ⑵非展示同学BC层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A层同学做好拓展。不浪费一分钟,小组长做 好安排和检查。
探究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我”有 什么体会?
探究二
“最后一分钟 ”在文中出现 了几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课堂检测
把感受最深的写下来。
18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 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 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 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 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 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 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
19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 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 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 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 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 火热而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 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 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
虎门销烟
170年前,英国对中国进行 大量倾销鸦片,毒害了千千 万万的中国人民。1839年6 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率 领地方官员,在虎门海滩将 缴获的237万多斤的鸦片全 部当众销毁,一时间,虎门 上空硝烟滚滚。这就是震惊 中外的“虎门销烟”。它向 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 容侵犯的。
清朝末年,英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不仅 挖空了中国的国库,更使无数中国人深陷毒品,无法自 拔。为了抵制毒害,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 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香港回归历程
•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玛格丽特· 撒切尔 夫人,明确阐述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1983年7月25日,中英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英香港问 题第二阶段会谈举行第二次会议。 • 1984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英国政府香 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 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法律保障。 • 1996年12月11日,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 政长官。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由港人来选择最高行政 首长,也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位主政的中国公民。 •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东方明珠”香港 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