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

Structural Geology

第⼀节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以及构造变形场

1.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

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

主要研究组成类地⾏星(地球、⽔星、⽕星、⾦星)及其卫星的岩⽯、岩层以及岩体在⼒的作⽤下形成的各种变形(deformation)的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组合型式(structural group patterns)和形成过程(process),以及作⽤⼒的⽅式(mechanism)和⽅向(direction);

2.构造尺度(tectonic scale):主要指构造的规模

1)巨型构造、⼤型构造、中型构造、⼩型构造、微型构造、超微构造

2)显微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全球构造学等构造地质学⼀般以露头-区域尺度上的中、⼩型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

巨型构造(megatectonics):⼭系和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型构造(macrostructure):区域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如川东褶皱带

中型构造(mesoscopic structure):⼀个地段上的褶皱和断层,在1:5万或更⼤⽐例尺上可见其全貌

⼩型构造(minor structure):出露于露头和⼿标本上的构造

微型构造(microstructure):偏光显微镜下显⽰的构造

超微构造(ultrastructure):电⼦显微镜下显⽰的构造

3.构造变形场(tectonic deformation field):某⼀主导构造应⼒作⽤形成的形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1.绪论

1.构造变形的场的基本类型:伸展构造,压缩构造,升降构造,走滑构造,滑动构造,旋转构造。(伸、缩、升降、减、滑、旋)。

2.朱志澄将构造层次分为:表构造层次、浅构造层次、中构造层次、深构造层次。其中表、浅构造层次为脆性破裂域,中深构造层次为塑形流变域。

2.沉积岩岩层构造

1.构造的类型、成因、规模、和形态千差万别,但是从几何学看,基本可以归纳为: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

2.面状构造的三大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走向:1.走向线: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2.走向: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相差180°)

(2)倾向:1.倾斜线: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2.倾向:倾斜线(下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3)倾角: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4)视倾斜线: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

线。

(5)视倾角(假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真倾角总是大于假倾角)

3.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1)原生构造: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形成的构造。

(2)次生构造:成岩之后,遭受地质作用变化后的构造。

(3)层理:由于岩石成分、构造和颜色的突变或者渐变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4.原生构造鉴定岩层的顶低面

(1)递变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

递变层理的特点是:在一个单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下粗上细)

(2)层面暴露标志:泥裂、雨痕

泥裂:在剖面上呈“V”字型,开口示顶、尖端示底。雨痕:凹面示顶,凸面示底。

5.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交切关系,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在经过山脊和河谷时,均呈“V”字形态展布,即“V”字形法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一、主应力与主应变。

★主应力:当物体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经过该物体内部任

意点总可以截取这样一具无穷小立方单元体,使其六个面上都

惟独正应力的作用而无剪应力的作用。在单元体中这六个面上

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其性质可以是张应力也可以是压应力。

★主应变:在均匀变形条件下,经过变形物体内部任意点总是

可以截取这样一具立方体,在其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都惟独

线应变而无剪应变,即仅有伸长或缩短,而截面所夹的直角没

有改变。这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的线应变称为主应变。

二、倾伏角与侧伏角。

★倾伏角:指直线的倾斜角度,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

之锐角。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

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这个面上的侧伏角。

三、节理系与节理组。

★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节理系。例如, 共轭“X”型剪节理算是

属于一具节理系。当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

状呈规律变化的一群节理,也可称为节理系,如放射状节理和

同心圆状节理。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 产状

基本一致,且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称为节理组。常见的节理

组有雁列节理组。

四、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1、概念:上、下两套地层的岩层产状平行一致, 但上、下两套

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

2、特征: 不整合面代表沉积间断和侵蚀阶段, 是一具古剥蚀面,

在这个面上常有含下伏地层岩石碎块的底砾岩, 有时还保存了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球物理学2009

名词解释

不整合接触:呈沉积接触关系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

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

褶皱要素:

1)核泛指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2)翼泛指褶皱两侧部位的岩层

3)拐点相邻背形和向形的共用翼上,褶皱面常呈S形弯曲,褶皱面不同凸向的转折点

4)翼尖角两翼相交的二面角

5)转折端指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枢纽指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7)脊、脊线和槽、槽线

背形的同一褶皱面上的最高点为脊,它们的连线为脊线;向形的同一褶皱面上的最低点为槽,他们的连线为槽线。

构造窗:推覆体由于后期的剥蚀,被外来岩块包围中出露的原地岩块。

飞来峰:若剥蚀严重,仅局部残存在原地岩块之上的外来岩块。

剥离断层:在伸展地区浅部的高角度正断层,向深处常呈铲形变缓,最后若干个高角度正断层联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低角度正断层,这类断层称为剥离断层。

逆冲断层: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

阶梯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构成阶梯状。

地堑: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地垒: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

剪应力:平行于截面的应力。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

主应力:当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时,这个截面上的正应力叫主应力。

均匀变形:变形前后物体各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称为均匀变形。

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

构造地质学重点知识?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变动和地震活动等地质现象的学科。以下是构造地质学的一些重点知识:

1. 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构造地质学的基础。地球按照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态地幔、外核和内核三层结构,同时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2. 地质力学:地质力学研究地球内部作用力、岩石的应力、应变以及岩石断裂和地层变形等。了解地质力学可以帮助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3. 地壳运动:地壳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地壳的运动包括构造变形、地质变化、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壳运动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

4. 地震学:地震学研究地震现象,包括地震的发生机制、地震波传播和地震监测等。地震学的研究对于预测地震、了解地质构造以及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5. 构造地质史:重建和解释地球历史上的构造过程和变化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岩石层序、沉积、变形和岩浆活动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的构造事件和地质

演化过程。

6. 地质图解和地球物理方法:构造地质学利用地质图解和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地电、重力、磁力等)来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层变化,以便获得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7. 剖面分析和构造地质模型:通过地质剖面分析和构造地质模型建立,可以揭示地下地层的空间分布和构造形态,从而理解地球构造和演化的规律。

理解这些重要的构造地质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变动和地震活动等地质现象,并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构造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层

(1)答案中出现“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组成的构造”。

(2)指出构造层由角度不整合限定。

2、隔槽式褶皱

是由一系列平行线状延伸的紧闭向斜和开阔平缓背斜相间排列而成的一组褶皱。简单的说就是向斜窄,背斜宽。其背斜形状似箱子,又称箱状褶皱。是过渡型活动区的一种典型的褶皱类型。

隔档式褶皱

是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组合而成的一组褶皱。四川盆地东部的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就是这类褶皱的典型实例。

3、糜棱岩

(1)指出这是韧性剪切带内特征的动力变质岩。

(2)指出以下4个特点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特点。4个特点:①与原岩相比,粒度显著减小;

②具增强的面理和(或)线理;③发育于狭窄的强应变带内;④岩石中至少有一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

4、地垒

(1)指出是正断层的组合形式之一。

(2)指出两组倾向相背(或相反)的正断层构成的构造组合,或者画出地垒示意图。

5、逆冲双重构造

(1)指出这是逆冲推覆构造带内的构造组合形式之一。

(2)由顶板逆冲断层、底板逆冲断层和夹于其间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构成的构造组合。

二、应用题

1、下面的三幅图都是地质图,请分别判断图中为层的性质(每图5分,共15分)。

2、下图是某地的三幅地质剖面图,请分别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每图5分,共15分)。

(1)(a)图-逆断层,(b)图-正断层,(C)图-逆断层,每答对一个图得5分。

3、下面的两幅图都是某地的构造图,已知地面基本水平,请分别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每图

(1)(a)图-左行平移断层,(b)图-右行平移断层,每答对一个图得5分。

构造地质学复习

构造地质学复习

绪论

1.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其主要研究内容:(1)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分布和组合形式;(2)地质构造的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与演变规律;(3)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和动力来源。

2.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变位,从而形成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3.构造尺度:是指地质构造的规模。

4. 构造层次: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在地壳不同深度,因温度、压力不同而引起岩石物性的变化。

5.构造旋回:从和缓地壳运动到剧烈地壳运动算作一个旋回,叫构造旋回或构造运动期。

6.构造世代:主要是指不同旋回或不同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顺序。

7.构造序列: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

8.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

第二章

1.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在沉积物堆积与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构造。例如: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同生结核、叠层石等。

2.岩层:由两个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定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沉积岩层)

3.岩层厚度:顶、底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4.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

5.层理的要素:纹层(细层)、层系。层系组

6.层理的三种基本类型:平行、波状、斜层理。

7.层理的识别标志:成分、结构、颜色、原生层面构造。

8.确定原生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1)斜层理:收敛指示底面: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2)递变层理:下粗上细:也叫粒序层理,其特点是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3)古生物化石标志:保存在层岩中的古动物、植物化石,除了根据其种属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外,还可以根据某些化石在岩层内的埋藏保存状况和生长状态鉴定岩层的顶、底面。(4)波痕:波峰指顶,波谷指底。(5)泥裂:V 型尖端指下:泥裂又称干裂,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失水干枯时,因收缩而形成与层面垂直的裂痕。(6)雨、冰雹痕及其印模:雨痕和冰雹痕是雨点或冰雹落在湿润而柔软的泥质或粉砂质沉积物上,冲打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略高于沉积物表现的凹坑。(7)流水冲刷痕迹:固结或半固结的沉积层,在露出水面或在水下时,因流水的冲刷,在沉积岩的层面上构造成沟、槽和浅坑等凹凸不平的冲刷痕迹。

构造地质学要点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构造地质学要点整理-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

构造地质学要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2.水平岩层:同一层面上个点的海拔高度都基本相同,具有这样产状的岩层称

为水平岩层,也叫水平构造。

3.整合接触(Conformity):指上下两套地层间为延续沉积,其间无明显的沉积

间断,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

4.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

成地层的缺失。

5.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也叫假整合(Disconformity),它

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缺失一些时代的地层的接触

关系。

6.角度不整合(Angular unconformity):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缺失部分

地层,而且上下地层的产状也不相同。

7.超覆:当水侵阶段,新地层一次超越下面较老地层的覆盖范围,而直接覆盖

在盆地周缘或隆起区的剥蚀面上。

8.底部超覆:指在层序底界面上的超覆,其中向着原始倾斜面向上的超覆叫上

超;顺原始水平面或原始倾斜面向下的超覆叫下超。

9.顶部超覆:指在层序上界面处的超覆尖灭现象,原来倾斜的地层向着层序顶

面忽然消失。

10.潜山(Buried hill):也称古潜山,是指被新地层覆盖埋藏的基岩古地貌隆

起。

11.批覆构造:剥蚀面以上由于沉积差异和压实差异在较新地层中发育的正向褶

皱构造。

12.断块潜山:风化面以下的基岩受后期断裂活动的作用,沿断裂上升而形成的

潜山。

13.褶皱潜山:由较老的地层形成的褶皱构造被新地层埋藏的潜山。

构造地质学考试重点

构造地质学考试重点

1.构造地质学

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受力作用后的各种变形样式、组合型式及其形成过程,探讨产生这些构造的作用力的方式和方向。

2.构造尺度的六级划分

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超微型构造

3.区域构造变形场的六种基本类型

伸展构造、压缩构造、升降构造、走滑构造、滑动构造和旋转构造。简称之为伸、缩、升降、剪、滑、旋。

4.层圈式分层与构造层次的不同点

前者是由组成地壳-岩石圈的物质不同和变化引起的,后者是因向地下深处温压升高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导致变形变化造成的。

5.构造的五种层次以及特点

6.面状构造产状要素的解译识图

倾斜面走向:

走向线AOB两端延伸的方向

倾向OD':

倾斜线OD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

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倾角α:

倾斜线OD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OD'

之间的夹角

7.岩层的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的关系:真倾角总是大于视倾角

8.线状产状要素倾伏向和倾伏角、侧伏向和侧伏角的解译识图

倾伏向:

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

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

倾伏角:

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γ。

侧伏向:

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

位,如24°N,表示侧伏角24°,构成

24°的走向线指向北。

侧伏角θ:

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

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

8.面向

是指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成层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由底面至顶面)的方向。

9.鉴定岩层的面向

根据前积纹层的形态及被层系面截切的

关系可以判断岩层的顶、底面,前积纹

层的顶部多被截切,与层系面呈高角度

相交,下部常逐渐变缓收敛,与底面小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1、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形式

2、简述伸展构造类型

3、剪节理的特征

4、张节理的特征

5、简述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6、简述平行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7、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8、简述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

9、简述逆冲断层的构造样式(组合形式)

10、简述安德森模式

11、简述断层的层次性

12、简述流劈理的成因

13、简述走滑断层的样式(组合形式)

14、简述顺层断层的特点与标志

15、简述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

1.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线理和面理构造等。

2. 构造地质学研究地质构造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

3. 构造尺度在对地质构造进行观察研究时,可按规模大小划分为许多级别,称为构造尺度。

4. 岩层的产状岩层的空间产出状态,常采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的数值来表示

5.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岩层的走向。

6.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真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7. 倾角层面上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

8. “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分布形态较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呈交切关系,并有一定规律,即当其横过沟谷或山脊时,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产状、地面坡向和坡度角不同,“V”字形形态也有所不同,这种规律称为“V”字形法则。9.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1、熟练掌握倾斜岩层地质界线的“V”字型法则。

答:①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但岩层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开阔。记作“相反相同”(如下图左)②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记作“相同相反”(如下图中)

③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形坡度角时,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地质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大。记作“相同相同”(如下图右)

2、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掌握各类型接触关系的含义。

答:岩层或地层间的沉积接触关系是指组与组或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的关系。是构造运动和地质发展史的记录。沉积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型。

整合接触: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连续沉积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

A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

B.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

3、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

4、断层的几何要素: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A.断层带: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 B.断盘:断层面

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

5、构造窗: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

6、飞来峰:在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是较年轻地层中出现一块较老地层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要点

劈理与岩性之间的关系。
板劈理
连续劈理
千枚理 片理 褶劈理 间隔劈理
劈理
不连续劈理
劈理与层理的空间几何和关系
这种观察有助于确定褶皱的性质以及岩层的层序。 如果劈理与其所在褶皱是同期纵弯褶皱作用产生的,那么 劈理与层理有以下关系: ① 劈理与层理所 交锐角指示相邻岩层 运动方向。如果劈理 位于纵弯褶皱的一翼, 则其向上锐角指示相 邻岩层向背斜顶部运 动。
1)几何学解析 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 组合型式及相互关系、各种要素的测量及其各个构造之间的 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体系或 型式。它是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2)运动学解析 根据几何学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重塑 和再现岩石在构造变形期间所发生的运动和变位,包括变形 岩石内外部的运动。 3)动力学解析 探索构造变形的作用力性质、大小、 方向、应力场的演化及其发育顺序,应变分析也属于动力学 研究的内容。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断层描述的一般内容: 断层名称、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 地点、延伸长度; 断层面产状; 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 两盘相对位移方向; 断距大小; 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 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构造层 指一定构造单元内内一定构造发 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或建造)及其组 成的构造,其中常包含一定的岩浆岩组合。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

构造尺度:主要指地质构造的规模,一般划分为巨、大、中、小、微以至超微六个级别。

构造旋回:从和缓地壳运动到剧烈地壳运动算作一个旋回。

构造层: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而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划分构造层的标志是地层的接触关系。

构造世代:主要指不同旋回或不同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顺序。在一个构造幕中形成的构造群,就是一个世代的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群按其发育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即构造序列。

构造层次:是指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地壳不同深度,因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引起岩石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分层。一般把地或岩石圈划分为表浅中深四个构造层次。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叫岩层。

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空气、水等)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要素有细层、层系(板状层系、楔状层系、槽状层系)、层系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层系组成,在同一环境的相似水动力条件下形成)。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渐变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走向:倾斜平面(沿层面)或与水平面相交的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该平面的

倾向:在倾斜平面(沿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岩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叫。

构造地质学复习必备资料(内部整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必备资料(内部整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全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全

一、判断题

1、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对

2、对称浪成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底面。错

3、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错

4、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对

5、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顶面方向。错

6、粒级层理又称递变层理,其特点是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对

7、雨痕的凹坑或瘤状印模的圆弧形顶端总是指向岩层底面。对

断层运动方向

1、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压性结构面(如褶皱轴面)与断层所构成的锐角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对

2、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错

3、在断层旁侧发育的羽状剪节理与断层所构成的锐角指示断层对盘的运动方向。错

4、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示断层对盘运动方向。错

5、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运动方向。对

6、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逆牵引构造一般构造背斜,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错

褶皱

1、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错

2、同沉积断层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断裂而形成的。错

3、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

下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错

4、在多层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引起的纵弯褶皱作用过程中,背斜中各相邻岩层的

上层相对向背斜的转折端滑动。对

V字形法则

1、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界线与地

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对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构造地质学复习重点

三 、劈理与线理
分类依 据 成因 类 型 主要特征 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岩浆岩的流线 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线理,如拉伸线理、皱纹线理 拉伸线理: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 显示的线状构造。A 型线理。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或板状矿物顺其长轴定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A 型线理。 皱纹线理:由先存面理上微细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形成的线理。 交面线理:两组面理相交或面理与层理相交形成的线理。
节理分类
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走向、倾向、斜向、顺层 节理与褶皱:纵、横、斜
七、断层概论
3、断层的分类
根据断层与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顺层断层 根据断层与褶皱枢纽走向或区域构造线之间关系分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断面倾角较大时称冲断层; 平移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滑动,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
透入性构造 均匀地弥漫于地质体中的构造,反映地质体作为一个整体,也 均匀地发生了变形。 非透入性构造 以一种不连续面分散于地质体中,变形仅发生在不连续面 及其附近,将均匀连续的地质体分成若干部分,所以又称为“分划性”构造。
2、劈理
劈理 是岩石变形时,一种由潜在分裂面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 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面理
名词解释:面理、透入性构造、非透入性 构造、劈理、劈理域、微劈石
面理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劈理分类 劈理的形成机制(以压溶机制为主)
第九章 岩浆岩体构造
名词解释:流面与流线、捕虏体、析离体
岩浆侵位的机制(特别是底劈与气球膨胀 作用)。
岩浆岩体不同接触关系的特征 岩浆岩体形成时代的确定
第十章 褶皱的形成作用
名词解释: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中 和面褶皱作用、弯滑、弯流褶皱作用、压扁作 用、同沉积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中和面褶皱作用的特点; 弯滑褶皱作用的特点; 如何利用层间拖褶皱判断褶皱的位置及类型; 弯流褶皱作用的特点; 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的区别
据及其类型。 褶皱的组合型式。 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第四章 断层的几何分析
名词解释:滑距、断距(要能在立体图上 画出)、断层走向、走向断层、倾向断层、 顺层断层、纵断层、横断层、正断层、逆 断层、平移断层、枢纽断层、构造窗、飞 来峰、拆离断层、逆冲断层、阶梯状断层、 地堑、地垒
断距与滑距的区别
《构造地质学》
复习要点
第一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层理的识别标志。 地层层序的主要判别标志。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基本产状
名词解释: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作图: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及名称 不同产状的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形式 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的形成 不整合接触基本特征、野外识别标志及地质
正断层的组合型式 逆断层的组合Biblioteka Baidu式 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断层的识别标志 平移断层效应 如何利用断层遗迹或伴生构造现象判别断
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判断断层性质,求断

第五章 应力与应变
名词解释:剪应力、正应力、主应力、应力 莫尔圆、简单剪切、应变椭球体、纯剪切、 均匀变形、不均匀变形、应力、应变、构造 应力场、共轴递进变形、非共轴递进变形、 增量应变、剪应变、角剪应变、有限应变、 应变主平面、
图上的识别 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第三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
所有的概念必须吃透,褶皱要素能熟练指出 平面图上如何判断褶皱类型(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褶皱可描述为哪几种类型?请分别描述其构造特
征。 简述褶皱位态(空间方位)分类依据以及褶皱位
态分类的基本类型 论述褶皱横截面形态分类(Ramsay分类)的依
应变椭球体各种构造要素并叙述其基本特征。 简单剪切与纯剪切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岩石的变形习性
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简述库仑-莫尔破裂准则
第七章 节理
名词解释:剪节理、张节理、S型节理、节 理组、主剪裂面
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特征(各列出五 条)。
张节理的形成机制 剪节理的形成机制 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 雁列脉
第十一章 断层的形成作用
名词解释:韧性剪切带、S型面理、S-C组构、a型褶皱、鞘褶 皱
安德森模式。 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应力特征。 平移断层的相关构造。 Sibson双层结构模式。 韧性剪切带的组构特征。 至少列举六种剪切方向的确定标志,并绘图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