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日食、月食的形成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D.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色散
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手影
D.
日食
5.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6.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7.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纸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ν=可知()
A.速度t,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ν与时间t成反比
C.速度ν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11.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
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
12.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B.C.D.
二、填空(28×1分=28分)
1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14.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像(虚/实),它与小鸟相距m,若小鸟靠近湖面,则像湖面(靠近/远离),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15.日食是由于光沿传播形成的天文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当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反射角是.
1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
17.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只需填写一种).
18.如图所示的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眼.
19.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
20.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是cm.
21.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是(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B 点到D点运动的路程是cm,平均速度是m/s.
22.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m/s,合km/h.
三、解答题(作图2分一题,其他一空2分16×2分=32分,计算题28题4分,29题6分,共48分)
2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在下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4.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
大小.
25.如图中完成光路图,并标出A点的像A′.
26.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相同/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
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3)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重复实验.
(4)如果玻璃板放置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5)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时,王聪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2所示),要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你的操作是.
f=cm
②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b;
③小雪小组做此实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如图3所示),你认为其好处是.(写出一点即可)
28.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上午10:40时经过北京市郊公路的一个十字路口,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能否在中午12点之前到达北京?
29.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特点(如图所示).(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车09:50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16:11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
m/s?
(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穿过长度为2000m
m?动车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s?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学八年级(上)第
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镜面反射是指反射光有确定方向的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光也是平行的;漫反射是指反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
【解答】解:镜子表面很平,光线照射时,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从照射角度看,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平面镜是暗的;
墙面凹凸不平,当有光线照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感觉墙是明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解答本题不能只凭自己平时的经验去判断,需要用知识去进行分析.不要误认为镜面反射一定是亮的,要看镜面反射的光是否进入人眼,如果不进入人眼,反而比漫反射更暗.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日食、月食的形成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D.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色散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解: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井中看到的范围会很小,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
C、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
D、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发生色散,属于光的折射,不是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①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
②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
所以可判断选项A正确,D错误;
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C、D错误.
故选A.
【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现错误的地方.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手影
D.
日食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与题意不符.
C、手影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D、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露珠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解答】解: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到的叶脉变粗了,变得更加清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放大镜的制作原理.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此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理念,将自然界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两者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
6.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幻灯机、投影仪都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幻灯、投影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图象能成在银幕上,所以是实像,并且银幕上的像要比胶片上的像大得多,所以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点,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并做到举一反三.
7.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纸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A、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物体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则像向上移动;
C、物体表面粗糙,光在上面可以发生漫反射,因此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这个物体;
D、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题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A错误.
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选项B错误.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纸板.选项C正确.
D、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大,蜡烛应靠近凸透镜.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应用.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光折射的可逆性.
【专题】实验题.
【分析】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光屏放在原来蜡烛的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解答】解: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点评】光的折射和反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距和成像的性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焦距的可能值.【解答】解: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断定物体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即可得到不等式30cm>2f,解得f<15cm,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在这个范围内.综上所述,故选A.
【点评】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具体的应用.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中,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信息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此题就是告诉了成像的性质,让确定焦距的范围.
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ν=可知()
A.速度t,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ν与时间t成反比
C.速度ν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速度不变,路径是直线的运动;然后再用控制变法进行分析,当物体的速度不变时,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解答】解:因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是不变的,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故A B、C选项错误;
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速度是不变的,则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运动路径是直线,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关键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11.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
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
【考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求出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此物长,平均值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
【解答】解:此物体得长度是:L=≈1.42cm;
故选C.
【点评】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12.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B.C.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1)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鱼”位置升高了;
(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A、光由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折射的光路图,知道看水中鱼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28×1分=28分)
1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反射(选填“吸收”或“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不利于(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考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白光分解成七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
【解答】解:(1)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色散;反射;不利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用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色光,学以致用,是一道好题.
14.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实),它与小鸟相距20m,若小鸟靠近湖面,则像靠近湖面(靠近/远离),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因此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到水面的距离为10m,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也为10m,则像与它的距离为20m;
若小鸟靠近水面,则像也会靠近水面;像与物体的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20;靠近;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应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天文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当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反射角是60°.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月球挡住,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便形成日食.
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日食可以在水中成像,可以观察像间接观察日食.
法线与介质的界面垂直,入射光线与法线简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
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月球被挡住,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光,便形成日食.
太阳通过水面这个平面镜成像,通过观察日食的像间接观察日食,在水中的“太阳”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则入射角为60°,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是60°.
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反射;60°.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定律,考查方式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1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α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