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平差易的应用实例训练
测量平差函数模型课件
编程语言与工具
编程语言
Python是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因为它具有简单易学、代码可读性强、拥有丰富 的科学计算库等特点。R语言也是一个常用的选择,特别是在统计分析方面。
开发工具
PyCharm、Jupyter Notebook、RStudio等集成开发环境(IDE)提供了丰富 的功能,如代码高亮、自动补全、调试等,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
评估模型在训练数据和测试数 据上的表现,以判断模型是否 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鲁棒性
评估模型对异常值和噪声的抵 抗能力。
可解释性
评估模型是否易于理解,以及 是否能够提供有意义的解释。
模型性能优化
01
02
03
04
特征选择
通过选择与目标变量最相关的 特征,降低特征维度,提高模
型性能。
超参数调整
调整模型学习过程中的参数, 如正则化强度、批大小、学习
遥感图像处理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平差函数模型 用于校正图像的几何畸变和辐射误 差,提高图像质量和识别精度。
平差函数模型的重要性
提高测量精度
通过平差函数模型对测量数据进 行处理和修正,可以减小误差、 提高测量精度,为各种应用领域
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促进科技发展
平差函数模型是测量数据处理和 分析的重要工具,其研究和应用 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平面控制网平差的原理
平面控制网平差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构建误差方程 式和法方程式,求解各未知参数的最优解,从而实现平差 处理。
平面控制网平差的步骤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构建数学模型、平差计算、 精度评定等步骤。
高程控制网平差
01
高程控制网平差的应用
高程控制网平差主要用于高程测量数据的处理,通过对高程数据进行平
导线测量平差实例
导线测量平差实例第一篇:导线测量平差实例导线测量平差实例闭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D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的秒位数(坐标闭和差)Fx△x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Fy△y计算出的坐标增量之合(距离闭合差)F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F/D(1÷F×D)附合导线:名称表示原理(导线长)D实测边长总合(角度总和)∑β实测左角相加的总和(角度闭合差)Fβ实测推算出的终点方位角减理论的终点方位角(坐标闭和差)Fx△x总合减(终点x坐标减起始x坐标)Fy△y总合减(终点y坐标减起始y坐标)(距离闭合差)FFx平方+Fy平方开根号(导线精度)KF/D(1÷F×D)坐标增量计算:△x12=D12×cosa12△y12=D12×sina12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
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
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②将Fx平方加Fy平方开根号,得出距离闭合差,用距离闭合差除以观测边长数得出距离均值,然后将距离均值加到每一条实测边长中。
③从起测点开始,再通过公式△x12=D12×cosa12、△y12=D12×sina12求出坐标增量。
用上一测站的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就得出平差后的坐标第二篇: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由本人在网络上收集整理DECLARE FUNCTION DEG!(X!)DECLARE FUNCTION DMS!(XX!)DECLARE FUNCTION XCHAR$(XX!, N!)CLSPRINTPRINT “ 附和导线平差程序(2.0R)”PRINT “ 作者:徐振刚”PRINT “ 1999年12月31日”PRINT “功能:本程序可以用来进行一般导线平差计算,包括附和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其中” PRINT “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需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处理。
平差易使用培训
向导式平差的应用
第一步:进入平差向导 第二步:选择平差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的建立,PA2005 提供了两种方式, 一是启动系统后,在指定表格中手工输入数据, 然后点击“文件\保存”生成数据文件;二是依照 附录A中文件格式,在Windows的“记事本”里 手工编辑生成。 第三步:控制网属性设置 第四步:设置计算方案 第五步:选择概算
如何安装平差易
在“破解1-覆盖源文件”文件夹中找到“PA.ExE” 文件覆盖“C:\Program Files\South Survey Office\Power Adjust”文件下的“PA.exe”。 在“破解2-适用无并口机器”文件夹下找到 “Mhdrv.sys”,在windowsXP系统下,把 Mhdrv.sys拷贝到windows/system32/drivers目 录下。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运行。
控制网数据的录入
观测信息
第一个照准点即为定向,其方向值必须为0,而 且定向点必须是唯一的。 照准名:指照准点的名称。 方向值:指观测照准点时的方向观测值。 观测边长:指测站点到照准点之间的平距。(平距) 高差:指测站点到观测点之间的高差。 垂直角:指以水平方向为零度时的仰角或俯角。 站标高:指测站点观测照准点时的棱镜高度。
平差易高级应用
1.坐标变换 2.解析交会
角度前方交会 边长后方交会 边角后方交会 侧方交会 单三角 后方交会
3.大地正反算 4.换带计算
5.坐标正反算
无定向坐标计算
注意:无定向导线的数据输入时, 测站信息区中的测站点必须按照导 线的顺序来输入,并在未设站的测 站点上输入该点的连接方向(输入 连接的点名即可)。
控制网数据的录入
PA2005为手工数据键入提供了一个电子表格, 以 “测站”为基本单元进行操作, 键入过程中PA2005 将自动推算其近似坐标和绘制网图。
平差易软件数据输入实例
导线实例这就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与简图,A、B、C与D就是已知坐标点,2、3与4就是待测的控制点。
测站点角度(°′″) 距离(米) X (米) Y(米)B 8345、8709 5216、6021A 85、30211 1474、4440 7396、2520 5530、00902 254、32322 1424、71703 131、04333 1749、32204 272、20202 1950、4120C 244、18300 4817、6050 9341、4820D 4467、5243 8404、7624导线原始数据表导线图如下:导线图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与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
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A的观测信息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C的观测信息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2的观测信息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3的观测信息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4的观测信息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
第9章 法方程解算方法与平差应用实例
表2 法方程解算的紧凑格式
( 4.0 )
x1=
( 2.0 ) ( 17.0 )
x2=
( 1.0 ) ( 2.5 ) ( 4.5 )
x3=
( 2.0 ) ( 5.0 ) ( 3.0 ) ( 7.0 )
x4=
( 1.0 ) ( -17.5 ) ( 0.0 ) ( -7.0 ) ( 36.0 )
2 3
nt1
nt 2
ntt
lt1
lt2 ... ltt
ltt
4
5
用比较法可得:
6 7 8 9
10
i 1
lii nii li2k
k 1
l ji
1 lii
(n ji
i 1
l jk .lik )
k 1
i
1,2,..., t
1 4.5 3
4 2.5 3 1 51 2 4.5 2
22 /6
2 2.51 5 4.5 4 1 2 3
10
13 /6 6
利用(21)式和(20)式可求得法方程未知数,利用
(23)式和(25)式可求得法方程未知数的函数值,这些计
算均可在“紧凑格式”表1中进行。
表1 线性对称方程组解算的紧凑格式
(n11) (n21)
1 2…
(n22 ) n221
t
(x1) (x2 )
i 1 jk(k 1) ik(k 1)
ji
k 1
kk(k 1)
( j i 1,i 2,,t)(8)
n j10 n j1
平差易静态的使用流程
平差易静态的使用流程1. 什么是平差易静态?平差易静态是一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高精度数据处理平台,专门用于测绘领域的数据平差和分析。
它可以帮助测绘工程师快速、准确地处理测量数据,并生成高质量的计算结果和报告。
2. 平差易静态的主要功能平差易静态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数据导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如文本文件、Excel文件、CAD文件等。
•数据预处理:可以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清理、筛选、校验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平差:平差易静态支持各种常见的平差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等,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差方法。
•结果分析:平差易静态可以对平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报告生成:生成符合测绘标准的报告,包括平差结果、误差分析、图表等,方便用户与相关人员分享和交流。
3. 平差易静态的使用流程下面是平差易静态的使用流程,供用户参考:步骤一:数据导入1.在平差易静态的界面上,找到数据导入功能。
2.点击“导入数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
3.根据文件类型选择相应的导入方式,如文本文件可以选择逗号分隔符或制表符分隔符。
4.点击“确定”按钮,等待数据导入完成。
步骤二:数据预处理1.在平差易静态的界面上,找到数据预处理功能。
2.根据需要,可以在数据预处理界面中进行数据清理、筛选、校验等操作。
3.点击“确定”按钮,等待数据预处理完成。
步骤三:数据平差1.在平差易静态的界面上,找到数据平差功能。
2.在数据平差界面中,选择合适的平差方法和参数。
3.点击“开始平差”按钮,等待数据平差完成。
步骤四:结果分析1.在平差易静态的界面上,找到结果分析功能。
2.在结果分析界面中,可以对平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3.根据需要生成图表、报告等,用于数据的交流和分享。
步骤五:报告生成1.在平差易静态的界面上,找到报告生成功能。
2.在报告生成界面中,选择报告模板和参数。
平差计算方法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与实例
平差计算方法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与实例引言:测绘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以测量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这些信息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测绘制图的过程中,平差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平差计算方法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平差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平差是指将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使其误差最小化的过程。
平差计算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观测数据处理、平差模型建立和平差计算。
1.1 观测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指对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检查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编辑、数据检核和数据修正等。
1.2 平差模型建立平差模型是指根据测量任务的性质和测量结果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描述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平差模型包括最小二乘法模型、条件方程模型和组合模型等。
1.3 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是指根据建立的平差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平差结果。
平差计算方法常见的有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多项式法和最小二乘区别法等。
二、平差计算方法的应用2.1 遥感影像平差遥感影像是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受限于影像获取方式和设备精度等因素,遥感影像中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平差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对一系列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修正,消除或减小这些误差,得到更准确的地表信息。
2.2 GPS定位平差GPS定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绘制图中的定位技术,但由于信号传播环境的影响和接收机本身的误差,GPS定位结果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
平差计算方法可以选用合适的平差模型和计算方法,对GPS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提高定位精度。
2.3 地形图平差地形图是测绘制图中常见的一种制图方式,用于展示地表的高程变化。
在地形图制作过程中,采集到的高程数据常常存在误差,通过平差计算方法可以对高程数据进行修正,获得更准确的地形图。
三、实例分析3.1 实例一:道路测量与平差假设我们要对一条道路进行测量和制图,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道路节点的坐标数据。
南方平差易详细使用说明精选文档
一、关于平差易(PA2005)
• 平差易(Power Adjust 2005,简称PA2005),它是在 Windows系统下用VC 开发的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也 是南方测绘PA2002的升级产品。
• 它一改过去单一的表格输入,采用了Windows风格的数 据输入技术和多种数据接口(南方系列产品接口、其他 软件文件接口),同时辅以网图动态显示,实现了从数 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打印的一体化。
11.05.2020
18
观测信息
观测信息与测站信息是相互对应的,当某测站点被选中时,观测 信息区中就会显示当该点为测站点时所有的观测数据。故当输入 了测站点时需要在观测信息区的电子表格中输入其观测数值。第 一个照准点即为定向,其方向值必须为0,而且定向点必须是唯 一的。
11.05.2020
7
2、作业流程图:
控制网数据 的录入
坐标推算
闭合差计算 与检核
否
是 否 概 算
是
坐标概算
选择计算方案
平差
平差报告的生 成和输出
11.05.2020
8
3、向导式平差
• 向导即是按照应用程序的文字提示一步一步操作下去, 最终达到应用目的。PA2005提供了向导式平差,根据 向导的中文提示点击相应的信息即可完成全部的操作。
显
观 测
示 区
信
息
区
11.05.2020
5
• 下拉菜单:所有PA2005的功能都包含在顶部的下拉菜 单中,可以通过操作平差易下拉菜单来完成平差计算 的所有工作。例如文件读入和保存、平差计算、成果 输出等。
• 编辑:查找记录、删除记录
• 平差:控制网属性、计算方案、闭合差计算、坐标推 算、选择概算和平差计算等
水准网平差实例
function tiaojian%条件方程的组成A=[1 -1 0 0 1 0 0;0 0 1 -1 1 0 0;0 0 1 0 0 1 1;0 1 0 -1 0 0 0];W=[7 8 6 -3]';%协因数阵的组成Q=diag([1.1 1.7 2.3 2.7 2.4 1.4 2.6]);P=inv(Q);%法方程组成Naa=A*Q*A';%求解联系数K和改正数K=-inv(Naa)*W;V=Q*A'*K;%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h=[1.359 2.009 0.363 1.012 0.657 0.238 -0.595]';adjh=h+V/1000;%精度评定VTPV=V'*P*V;r=4;var0=sqrt(VTPV/r);%计算单位权方差%评定观测值平差值函数的精度fs=[0 0 0 0 1 0 0]';%函数的系数Qss=fs'*Q*fs-(A*Q*fs)'*inv(Naa)*A*Q*fs;%观测值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varS=Qss*var0;%观测值平差值函数的方差%写输出结果文件fid=fopen('C:\Documents and Settings\陈岑\桌面\tiaojian.dat','w+'); fprintf(fid,'%s\n\n ',' ######水准网平差算例######'); fprintf(fid,'%s ','观测值改正数');fprintf(fid,'\n');for i=1:7fprintf(fid,' %s%1.0f ','V',i);fprintf(fid,'%15.3f\n',V(i));endfprintf(fid,'\n');fprintf(fid,'%s\n','观测值平差值');for i=1:7fprintf(fid,' %s%1.0f ','h',i);fprintf(fid,'%15.3f',h(i));fprintf(fid,'\n');endfprintf(fid,'\n');fprintf(fid,'%s ','单位权中误差');fprintf(fid,'\n');fprintf(fid,' %s %3.2f ','m0=',var0);fprintf(fid,'\n');fclose(fid);######水准网平差算例######观测值改正数V1 -0.243V2 2.855V3 -4.243V4 -0.145V5 -3.902V6 -0.615V7 -1.142观测值平差值h1 1.359h2 2.009h3 0.363h4 1.012h5 0.657h6 0.238h7 -0.595单位权中误差m0= 2.22-------------------------------------------------------------------------------------- 间接平差(水准网)function [B,l,P,h]=Finput%误差方程的组成B=[1 0;0 1;1 0;0 1;-1 1;-1 0];l=[0 0 4 3 7 2]';%协因数阵Q的组成Q=diag([1.1 1.7 2.3 2.7 2.4 4.0]);P=inv(Q);%观测值h=[1.359 2.009 0.363 1.012 0.657 -0.357]';function jianjie1[B,l,P,h]=Finput;%fafangchengdezuchengNbb=B'*P*B;% adjx Vadjx=inv(Nbb)*B'*P*l;V=B*adjx-l;%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adjh=h+V/1000;%精度评定VTPV=V'*P*V;r=4;var0=sqrt(VTPV/r);%计算单位权方差%写输出结果文件fid=fopen('C:\Documents and Settings\陈岑\桌面\jianjie1.dat','w+'); fprintf(fid,'%s\n\n ',' ######水准网间接平差算例######'); fprintf(fid,'%s ','观测值改正数');fprintf(fid,'\n');for i=1:6fprintf(fid,' %s%1.0f ','V',i);fprintf(fid,'%15.3f\n',V(i));endfprintf(fid,'\n');fprintf(fid,'%s\n','观测值平差值');for i=1:6fprintf(fid,' %s%1.0f ','adjh',i);fprintf(fid,'%15.3f',adjh(i));fprintf(fid,'\n');endfprintf(fid,'\n');fprintf(fid,'%s ','单位权中误差');fprintf(fid,'\n');fprintf(fid,' %s %3.2f ','m0=',var0);fprintf(fid,'\n');fclose(fid);######水准网间接平差算例######观测值改正数V1 -0.243V2 2.855V3 -4.243V4 -0.145V5 -3.902V6 -1.757观测值平差值adjh1 1.359 adjh2 2.012 adjh3 0.359 adjh4 1.012 adjh5 0.653 adjh6 -0.359单位权中误差m0= 2.22。
南方平差易常用工具练习
南方平差易常用工具练习1、坐标换算任意坐标系之间的坐标换算。
(必须要有公共点坐标且公共点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公共点坐标:旧坐标新坐标点名X Y X Y1 50 60 70 802 25 41 67 90待转换的点:转换前坐标(旧坐标):3 X= 10 Y= 20计算结果:计算后的转换参数:平移X0=57.150,平移Y0=102.566,转换角度(弧度)T=1.2123826718,尺度K=0.33248第3点的转换后坐标(新坐标)为62.211,97.11972、解析交会1)角度前方交会:已知三个点坐标和四个交会角求其交会点P坐标。
已知数据:A 1 100 100B 2 20 400C 3 120 700A的交会角为a1:45°,B的交会角为b1:38°,a2:39°C的交会角为b2:60°计算结果:P点坐标为:225.0879,407.95802)边长后方交会:已知三点A、B、C 坐标和边长(S1、S2、S3)求其交会点P点坐标。
已知数据:A 100 100B 120 130C 130 150A的交会边为:100;B的交会边为:120; C的交会边为:110。
将已知数据输入到相应的窗口中,然后点击“计算”键即可。
计算结果:P的坐标为28.7328,173.04783)边角后方交会:已知两点坐标、两个交会边和一个交会角求其交会点P坐标。
已知数据:A 0 0B 0 170A的交会边为:100;B的交会边为:100; P的交会角为:120计算结果:P的坐标为50.9427,85.00004)侧方交会:已知两点坐标和两个交会角(a1、b1)求交会点P。
已知数据:A 1 100 100B 2 200 300A的交会角为45°,P的交会角为108°计算结果:P的坐标为:201.2620,133.75405)单三角:已知两点(A、B)和交会角(a、b)求其交会点P坐标。
测量网平差技术的原理与实例
测量网平差技术的原理与实例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测量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测量网平差技术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讨论测量网平差技术的原理与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测量网平差技术的原理1.1 测量网平差的概念测量网平差是指通过对一系列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减小或消除不确定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它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优化,以实现网平差过程。
1.2 网平差的目标网平差的主要目标是使观测数据满足各种约束条件,并尽可能减小误差。
其中,约束条件可以是测量值之间的几何关系、观测方程的平差条件、已知数值或已知精度等。
1.3 网平差的基本原理网平差技术基于最小二乘理论和高斯-马尔可夫模型,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求解未知数的估值。
平差模型可以表示为:A△X = △L其中,A为系数矩阵,△X为未知数的改正数向量,△L为观测值的改正数向量。
二、测量网平差技术的实例2.1 地形测量网平差地形测量网平差是将不同位置上的地形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构建地形模型和地形图。
这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地开发、城市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以山区道路设计为例,通过测量各个断面的高程数据,并建立观测方程,可以得到道路纵断面的高程图。
然后,通过网平差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消除误差和改正高程值,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2 工程测量网平差工程测量网平差是将各种工程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测量网平差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垂直度检测和水平度检测。
通过在建筑物内各个位置进行高程测量和水平测量,并建立观测方程,可以得到建筑物的误差数据。
然后,通过网平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误差和改正相关参数,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3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网平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各种地理数据整合和分析的技术系统。
平差计算中的测绘技术使用方法
平差计算中的测绘技术使用方法平差计算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精确的地理空间数据。
它在土地测量、建筑设计、地形测绘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误差理论、平差方法和计算实例三个方面,介绍平差计算中的测绘技术使用方法。
一、误差理论在平差计算中的应用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误差理论是研究测量误差特性和误差传播规律的科学,它为平差计算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持。
在平差计算中,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检查和修正。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可以得到各个观测值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进而得出测量数据的误差范围。
然后,将误差数据应用于平差计算模型中,通过误差传递定律,计算出各个要素的平差值。
最后,通过误差分析,评估平差结果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平差方法在测绘中的应用平差方法是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将观测数据转化为平差结果的过程。
平差方法的选择对于测绘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 参数平差法参数平差法是一种常用的平差计算方法,它将测量任务中的要素视为未知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未知参数的估计值。
该方法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的测量任务,比如大地测量中的三角测量。
2. 单位权平差法单位权平差法是一种简化的平差方法,它假设各个观测值的权值相等,即认为各个观测值对于平差结果的影响是相同的。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要求精度不高的测量任务,比如大规模地形测量中的等高线绘制。
3. 综合平差法综合平差法是一种将不同类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它充分利用各种观测数据的信息,通过权衡各个观测值的精确度和可靠度,得出最优的平差结果。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测量任务,比如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一体化处理。
三、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差计算中的测绘技术使用方法,下面以一个具体的计算实例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对某条道路进行水平控制测量,并进行等高线绘制。
平差易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平差易(Power Adjust 2005,简称PA2005)是一款在Windows系统下用VC开发的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也是南方测绘PA2002P的升级产品。
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平差易的使用方法、平差原理,并通过原始数据完成了对平差易的数据录入、平差,输出成果数据和平差报表。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平差易软件的使用方法;2. 理解平差原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熟悉平差易软件界面及功能实习初期,我首先熟悉了平差易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软件界面简洁明了,分为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工作区等部分。
通过菜单栏,可以完成数据的录入、编辑、计算、输出等操作;工具栏提供了常用的功能按钮,方便快捷;状态栏显示当前操作的状态和相关信息;工作区用于显示和处理数据。
2. 学习平差原理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平差原理。
平差原理是指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平差方法主要包括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不同平差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3. 数据录入与处理实习中,我使用原始数据进行了平差易的数据录入和处理。
首先,将观测数据按照要求录入软件,包括角度、距离、坐标等;然后,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接着,进行平差计算,得到处理后的成果数据;最后,输出平差报表,包括精度统计、网形分析等内容。
4. 成果分析通过对成果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平差易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软件界面友好,功能按钮丰富,易于上手;(2)精度高:平差方法科学,计算结果准确;(3)结果直观:输出报表内容详实,便于分析;(4)兼容性强: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方便与其他软件交换数据。
四、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平差易公式(新)(精品)
1.坐标转换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供工程建设施工放样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施工坐标,也称为建筑坐标。
由于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下进行的,因此建筑物的轴线往往不能与测图坐标系的坐标轴相平行或垂直,此时施工坐标系通常选定独立坐标系,这样可使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轴与建筑物的主轴线方向相一致,坐标原点O 通常设置在建筑场地的西南角上,纵轴记为A 轴,横轴记为B 轴,用AB 坐标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
由此建筑物的坐标位置计算简便,而且所有坐标数据均为正值。
施工坐标系与测图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如图9—1所示,xoy 为测图坐标系,AO’B 为施工坐标系,则P 点的测图坐标为p p y x 、,P 点的施工坐标为P P B A 、,施工坐标原点O ’在测图坐标系中的坐标为o o y x ''、,α角为测图坐标系纵轴x 与施工坐标系纵轴A 之间的夹角。
将P 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图坐标,其公式为ααααc o ss i n s i n c o s p p o p p p o p B A y y B A x x ++=-+='' (9—1)若将P 点的测图坐标换成施工坐标,其公式为ααααc o s)(s i n )(s i n )(c o s )(o p o p p o p o p p y y x x B y y x x A ''''-+--=-+-= (9—2)上式中,o o y x ''、与α的数值是个常数,可在设计资料中查找,或在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用图解的方法求得。
2 前方交会7.2.1.1 前方交会计算公式及检核条件如图7.2.1所示,在ΔABP 中,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AA y x 和),(B B y x 。
在两已知点设站,测得A 、B 两点的夹角为α和β,通过解三角形计算P 点坐标),(P P y x ,这个测量过程就是前方交会。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4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4第⼋章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8-1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8.1.01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乎差中的限制条件⽅程与条件平差中的条件⽅程有何异同?8.1.02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法适⽤于什么样的情况,解决什么样的平差问题? 在⽔准测量平差中,经常采⽤此平差⽅法吗?8.1.03 采⽤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对参数的选取有何限制?8.1.04 试按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法列出图8-1所⽰图形的函数模型。
(a)已知值:αoc (b)已知点:A、B观测值:L1 ~L5 观测值:h1 ~h5参数:L?1、L?2、L?3、∠AOC 参数: ?1?、?2?、?4?、?5?图8-18.1.05 在⼤地四边形中(如图8-2所⽰),A、B为已知点,C、D为待定点,现选取L3、L4、L5、L6、L8的平差值为参数,记为X?1,X?2,…, X?5,试列出误差⽅程和限制条件。
图8-2 图8-38.1.06 在三⾓形ABC中(图8-3),A、C间边长S AC为已知,L1、L2、L3为⾓度观测值,S 1、S 2为边长观测值。
若设参数X ?=[X ?1 X ?2 X ?3 ]T =[L ?1 L ?2 L ?3 ]T ,试列出误差⽅程和限制条件。
8.1.07 试按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法列出图8-4所⽰图形的函数模型。
(a)已知值:矩形的对⾓边S (b)已知值:y 0观测值:L 1~L 4 观测值:y 1~y 5参数:L ?1、L ?2、L ?3 参数: a ?、b图8-48.1.08 在图8-5所⽰的⽔准⽹中,A 为已知点,其⾼程H A =10m ,观测⾼差和路线长度为:若设参数X=[X 1 X 2 X 3 ]T =[H B h 3 h 4]T ,定权时C =2km 。
试列出(1)误差⽅程式及限制条件;(2)法⽅程式。
8.1.09 在图8-6中,A 、B 为已知三⾓点,C 、D 为待定点,观测了9个内⾓L1~L9。
平差数据录入示例
通过实例来介绍导线、水准、三角高程的数据输入方法。
导线实例这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B、C和D是已知坐标点,2、3和4是待测的控制点。
导线原始数据表导线图如下:导线图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数据输入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
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选择格式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如下表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A的观测信息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C的观测信息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2的观测信息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3的观测信息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所示:测站4的观测信息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
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数据格式文件:[STATION](测站信息)B,10,8345.870900,5216.602100A,10,7396.252000,5530.009000C,10,4817.605000,9341.482000D,10,4467.524300,8404.7624002,003,004,00[OBSER](观测信息)A,B,,1000.0000A,2,85.302110,1474.4440C,4C,D,244.183000,1000.00002,A2,3,254.323220,1424.71703,23,4,131.043330,1749.32204,34,C,272.202020,1950.4120上面[STATION](测站点)是测站信息区中的数据,[OBSER](照准点)是观测信息区中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7
按国家四等平面网、国家四等水准网的要求,处理以下观测数据:
实例8
测站点 A A A B B C C C D D P1 P1 P1 P2 P3
按城市三级平面网、国家四等水准网的要求, 处理以下观测数据: A 53743.136 61003.826
照准点 P2 P1 B P1 P4 P3 P2 D P3 P4 P2 P3 P4 P3 P4 观测距离(m) 7838.88 5187.342 5760.706 7228.367 5598.57 8720.162 7494.881 5487.073 5483.158 5438.382 8884.587 5731.788 7493.323
平差易的应用实例训练
水准网实例1
如图, A 、 B 是已知的高程点, P1 、 P2 、 P3 是待定点。 试用平差易进行平差计算,解算各点高程值。
路线号 1 2 3 4
观测高差 ( m)
+1.359 +2.009 +0.363 +1.012
路线长度 (km)
1.1 1.7 2.3
已知高程 (m)
实例5
按城市二级平面网、国家四等水准网的要求,处理以下观测数据:
已知:1(31250.250000,11500.410000)、2(33256.570000,10900.840000)
实例6
按城市二级平面网、国家四 等水准网的要求,处理以下 观测数据:
点号 1 2 3 4 X(m) 735082.332 734794.12 739728.28 741816.391 Y(m) 765138.635 767117.76 764871.86 763497.163
起点
A A A B B C C D
终点
E C B C D E D E
距离(m) 高差(m)
13800 14200 3.102 3.52
18100
9400 17600 9900 14000 13500
2.542
1.034 -1.554 -0.482 -2.611 2.132
水准网实例4
水准实例 这是一条附和水准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和B是已知高程点,2、3和4是 待测的高程点。原始测量数据如下: 测站点 A 2 3 4 B 高差(米) -50.440 3.252 -0.908 40.218 距离(米) 1474.4440 1424.7170 1749.3220 1950.4120 88.1830 高程 (米) 96.0620
观测边长(m) 高差(m)
h1
h2 h3
11700
13100 14800-5来自0383.787 18.649
h4
h5 h6
13400
2149 8400
14.448
2.149 -4.185
h7
14300
-6.309
水准网实例3
A是已知的高程点(HA=98.000m),B、C、D、E是待定点。 试用平差易进行平差计算,解算各点高程值。
P1 h1 A h3
h6 P3
h5
HA=5.016 2.7 HB=6.016
h7
h2 h4 P2 B
5
6 7
+0.657
+0.238 -0.595
2.4
1.4 2.5
水准网实例2
如 图 , A 、 B 是 已 知 的 高 程 点 ( HA= 1 6 8 . 2 1 4 0 , HB=178.0590), C、D、 E、 F是待定点。试用平差易 进行平差计算,解算各点高程值。
B C D
47943.002 40049.229 36924.728
66225.854 53782.79 61027.086
实例9
按国家三等平面网、国家四等水准网的要求,处理以下观测数据:
实例10
按国家四等平面网、国家四等水准网的要求,处理以下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