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抗震规范场地对设计反应谱影响的对比分析_郭锋
从中国、美国、欧洲抗震设计规范谱的比较 探讨我国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取为 00 。 .5
水平 段 : 曲线下 降段 : 直线 下 降段 :
= =( / ) m T a =[. 一 . ( ) 02 00 T一5 ] 2
维普资讯
2 期
余 湛等: 从中国 、美国、 抗震 欧洲 设计规范谱的比 较探讨我国 抗震 的 设计反 堂
!
目前 ,在世 界各 国的抗 震规范 中,设计 反应谱 的计算 大多采 用相近 的思路 ,即根据各 地 区 的地 震构造 和地震 活动性研 究结 果 ,确 定给定 设防水准 下地震 动加速 度峰值 和反应谱 ,并 通过地 震力调 整系 数来得 到设计地 震动参 数 。考 虑到各 国规范 中采用 的设 防水准和地 震力调 整系数 有所差异 ,为了便于统 一各 国抗震 规范反 应谱 的比较标准 ,本文 采用 同一设 防水准 下
的地震 动加速度 反应谱 进行 比较 。
1 中国 、美 国、 欧洲 抗 震规 范 中反应 谱 及 近 期演 变
抗 震设计 反应谱通 常采用 3个参 数进行 描述 ,即最大 地震影 响系数 a 、特 征周期 和
长周 期段反应谱 曲线 的衰减指 数 。在 中 国、美 国、欧洲 的抗震规 范 中,都 采用 了上 升段 、 平 台段 ( 加速 度控制段 ) 、下 降段 ( 度和位 移控 制段 )的 3段或 4段谱 型 。以下简要介 绍 中 速
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震界普 遍关 注 的问题 。
在看 到 一致概 率谱与我 国规 范设 计谱 的差异 时 ,人 们 自然 会联想 到 与 国外 抗震规 范反应 谱 进行 比较 。本文拟 通过 比较 中国、美 国、欧洲 3个抗 震规 范及其 发展 ,讨论 设计反应 谱 、 特 别是 长周期段 的取值 问题 ,以供 工程 地震 界参考 。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讨论
了这些耗能构件之外, 所有其他的结构构件( 包括连接部分) 都必须根据能量设计的概念进行设计, 使其在地震作用下的 变形保持在弹性范围内。现在考虑一个结构的反应曲线, 令 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比。 如果结构在强震中的反应被设计为弹性的话, 则需要的弹性 基底剪力 % 比较大。考虑经济性, 0 ’ 1 2 3 推荐的设计方 * / 法利用了结构本身的耗能能力, 该方法指定了一个设计地震 力水平 % ( 其中 ( 为反应修正系数) , 显然% % (, 4 4"% * // 4比 设计地震力水平 % % * / 减小很多。 4 是结构的首次屈服水平, 它对应于结构反应开始明显偏离弹性范围时结构所受力的 水平。 若将结构实际的反应理想化, 可以看出系数 ( 由两部 分组成, 即 ( " (!+ "#。 延性折减系数 (! 代表地震力从 到 的折减, 是由结构中的耗能构件决定的; 结构强度 % %5 * / 之间的能量储备, 由以下几个因素决 系数 "# 代表 %5 和 % 4 定: 结构的冗余度、 层间极限位移、 材料的强度、 构件的尺寸、 非地震荷载的组合等。 虚心的碌碌: 综合4 / * %和6 7 8 # * - 的回贴, (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在地震作用下, 结构某些部位的构件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从 而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如果仍然采用弹性分析方法, 意味着过高地估算了结构所经受的地震作用, 所以除以 (。 因此, 按照E H I 2 8 4 的解释, (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是柔性降低系数, 这是由结构系统的能量耗散构件所产生 的; 第二部分为系统强度系数, 该参数描述结构从屈服强度 到极限强度之间的强度安全储备, 影响强度系数的因素包括 结构安全储备、 层间位移允许值、 材料极限强度、 结构空间构 型的合理性以及非地震荷载的组合等。由于 ( 集众多因素 在一身, 因此, “ 大大简化了设计过程, 使 ( 系数抗震设计法” 得结构工程师对于结构抗震性能只需进行弹性设计, 就可以 保证设计出来的结构能够在强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弹塑 性变形能力。 再看中国规范, 在考虑地震作用后, 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应低于非抗震设计采用的可靠度, 也就是说地震作用下结构 构件容许适当的塑性变形或破坏, 所以是不是可以在中国规 范中引入构件抗震调整系数使之与国外规范的 ( 相对应 建筑结构抗 呢?或者说, 国外规范中的 ( 应该怎样在中国《 震规范》 中得到体现呢? 学无止境:
国内外不同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方法的内在关系研究
500≥Vs>250 250≥Vs>140
Vs≤140
备注
fak 为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Vs 为 岩土剪切波速
82
震灾防御技术
4卷
续表
场地土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规范
类别
分类依据 岩性描述
剪切波速(m/s)
坚硬场地土 岩石、密实的碎石类土
表 1 国内各行业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场地土分类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sit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in seismic design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China
场地土分类
规范
类别
分类依据 岩性描述
剪切波速(m/s)
场地分类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确定不同场地上的设计反应谱,并在地震作用的计算中定量 考虑场地条件对设计参数的影响(薄景山等,2004)。为了考虑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 以便采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得当的抗震措施,国内外目前的做法是将场地按某些定性指标和 特征划分为若干类。但由于现有的强震动资料还不足以用更细的尺度与之对应,所以场地分
84震灾防御技术4卷表3部分国外抗震设计规范的场地划分和主要依据table3siteclassificationmethodsandstandardsinseismicdesignofsomeindustriesabroad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规范名称完成时间分类数433234443334333334323532325332636依据指标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标贯击数土质岩性地下水位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快剪强度土质岩性脉动卓越周期土质岩性剪切波速标贯击数相对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地基周期反应谱峰值周期脉动周期土质岩性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地下水位覆盖层厚度冻土特性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标贯击数相对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承载力土质岩性脉动卓越周期承载力土质岩性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土质岩性卓越周期土质岩性土质岩性土质岩性土质岩性标贯击数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标贯击数土质岩性不排水抗剪强度覆盖层厚度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卓越周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土质岩性土质岩性土质岩性剪切波速平均值无侧限剪切强度平均值标贯击数平均值土层厚度塑性指数和含水量土质岩性覆盖层厚度剪切波速平均值无侧限剪切强度平均值标贯击数平均值土层厚度塑性指数和含水量日本新抗震设计法草案1977年日本海港建筑抗震设计标准1976年印度结构设计抗震规范1975年罗马尼亚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81年新西兰建筑物抗震设计1976年日本新抗震设计法工民建部分草案1977年土耳其地震区建筑结构规范1975年日本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新规程1981年美国建筑物抗震设计暂行条例1978年苏联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1969年南斯拉夫地震区建筑技术规范1981年希腊抗震规范草案1978年秘鲁抗震设计规范1977年阿根廷抗震设计条例1978年阿尔及利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准则1982年保加利亚地震区建筑法规1962年智利抗震设计条例1972年法国地震区条例1967年联邦德国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草案1976年葡萄牙结构抗震设计规范1961年日本铁道规范1967年罗马尼亚主编八国抗震规范1963年秘鲁加拿大国家建筑法规1980年古巴结构设计标准地震荷载1964年埃塞俄比亚实用荷载法规cpi1978年印度尼西亚抗震规范1
中美标准地震反应谱对比分析
2()1 5年 ,大 津 水 泥 I‘、I 没 汁 究 院 仃 r
参 .r 某 水泥 ,1- 线 缱 没合 川 ,,Ik 新 缱 ·
完 祭 的 5 000i/d水
线
合 求 ,烧
眨窑 、禽 tf-、,l-* ̄b4-:-、熟 料』 、水 j 、辊 琏础按
廷 怀 没计 ,j 余 1 IhJ按 lfl t标准 汁 此 .
悉 -…j I犬 … 规池地 眨 i77- ̄?,j J.t ̄价I,刈fi- f/,l
(T Jan iiI1( t lll ̄!lI1 Iiidusl ry si’gn Hl1I J stⅢ1(‘11 InstitlIh-(II1.,I fl11 . Tianjin 300400)
A bstract: J'I1P t、isnli ̄· S1)oIl:-;t s1)t、(·h’til1)Vi,'tIS (I ri.1WI/I】I1tI(·OIl/pHI( II.at‘(‘(1 rItiiig to tile (’[11’I (qll(:hilla f 1li,·f·(I( ( Ij 5001 1-2010 dlld file【J shlndal’‘I AS(‘l_:/SI :l 7—1(). Fhe l’elationship betw Il the rr一 … 1 、‘‘hIII/I sla]ldal‘(I of China t。f’t illld lilt 【l is found it is ll“、 1’e11( for th (1esignel’s.
场地条件对竖向抗震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场地条件对竖向抗震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陈鹏;耿淑伟;席远;董钢【摘要】文章采用294条竖向按我国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场地条件的强震记录反应谱,提出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 )表示地震动强度,按照Ⅱ类场地上EPA进行分组,研究每个分组区间场地条件对竖向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一地震动强度下,随着场地变软,竖向场地系数随之增大;同一场地条件下,随着地震动强度提高,竖向场地系数有减小的趋势。
通过计算与分析,给出了不同类别场地竖向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1组竖向场地系数建议值。
%The records of 294 vertical strips of actual strong earthquake response spectrum are classified by the current site categorization criteria of the related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in China . The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is represented by the 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 (EPA) and classified by EPA on the site of Class Ⅱ ,and then the effect of site condition on the maximum value of vertical re-sponse spectrum at each sit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ame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 the vertical site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eakness of the site ,while in the same site condition ,the vertical site coefficient has a tendency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By the analysis of numerical results ,a group of vertical site coefficient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value of vertical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at various sites is proposed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710-712,744)【关键词】场地类别;竖向设计反应谱;有效峰值加速度;场地系数【作者】陈鹏;耿淑伟;席远;董钢【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1近年来,大跨结构、高耸塔柱状结构、超高层建筑及一些新、奇、特等复杂结构日益增多,使得竖向地震作用的破坏潜力愈来愈大,引起了人们对竖向地震动反应谱[1-4]研究的极大关注。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计算的对比
动态计算方法
弹性时程分析法
弹性时程分析法 静力方法主要指“底部剪力法”,美国规范中称为等效侧力法(equivalent lateral force procedure)。 动力方法主要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美国规范中称为振型反应谱分析(Modal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动力方法还包括各种时程分析法----线性或非线性。 中美规范都使用上述两种方法。
美国规范ASCE7-10做了相应规定: 直接采用弹塑性反应谱理论,直接取设计地震(50年超越概率 为10%)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就 考虑了结构的塑性耗能要求。 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可以有轻 微的损坏,并通过结构反应调整系数 R 来折减弹性地震作用,即考虑 了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在弹性反应谱中的折减。由于结构反应调整 系数与结构的位移延性有关,因此,并不需要按设计地震水准下的峰 值反应加速度来确定结构的设计地震力,而是取不同的结构自振周期 段的结构反应调整系数 R ,以降低后的峰值反应加速度作为设计峰值 反应加速度,并由此确定设计地震力。 [1]
则:ASCE
情况4 GB500112010 ASCE7-10 8度设计地 设计地震分 震加速度值 组为第三组 0.2g E类场地
则:ASCE
<2>7度区Ⅳ类场地罕遇地震 的中国、美国规范反应谱对比
3.中美规范的地震作用方法种类比较
底部剪力法 静态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计算 Push-over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得到了中美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的相关区别: ①在结构设计方面,美国采用周边抗震框架结构形式,仅由边榀抗震 框架来承担整体结构的地震作用,其柱截面尺寸较大,除底层柱纵筋 配筋率小于中国外,其余楼层柱纵筋配筋率两国结果相差不大,美国 略高;美国规范对梁端、柱端加密区箍筋要求十分严格,其配箍率较 中国大出许多。从整个结构设计过程可以看出,美国特殊框架结构采 用低承载力高延性的设计思路,设计地震作用比中国低,但在抗震构 造措施上,尤其是箍筋配置方面比中国严格许多; ②在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整体反应方面,对于采用了综合框架模型的 中美框架结构,中国模型的整体变形仍然以剪切型为主,而美国模型 的整体变形中弯曲变形成分较多,与中国框架结构变形趋势存在一定 差异; ③无论是单榀抗震框架还是简化后代表三维空间结构的综合框架,中 美两国模型的破坏均为“梁柱混合铰”模式,但是中国模型柱铰位置较 为分散,分布于各个楼层,而美国模型柱铰集中分布于底层柱底,因 此美国框架结构有着与中国框架结构不同的耗能机制,即允许底层柱 底出铰,通过其变形来耗散能量。
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对应关系
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对应关系
郭锋;吴东明;许国富;仅雨林
【期刊名称】《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年(卷),期】2011(028)002
【摘要】我国强震观测台站数量及强震观测数据均较少,目前我国地震动研究多选用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强震数据。
然而,我国与国外及台湾地区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的差异,直接妨碍和影响了对国外和台湾地区强震数据的利用。
本文通过收集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235个台站场地的详细勘探资料,对比我国与美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指标,找出了我国与美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抗震规范场地分类指标间的关系,即根据地下30 m深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按照01抗震规范进行场地分类,以利于我国利用国外和台湾地区强震数据进行地震动研究。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郭锋;吴东明;许国富;仅雨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35
【相关文献】
1.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对应关系
2.场地分类和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简介(八)
3.国内外不同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分类方法
的内在关系研究4.中国欧洲美国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对比研究5.中外油气资源量/储量分类体系的差异与对应关系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分析中国有关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收稿日期 〕 2008 - 01 - 02收稿 , 2008 - 12 - 08改回 。 〔基金项目 〕 佳木斯大学科技基金项目 (L2008074)资助 。
1期
赵 艳等 : 对比分析中国有关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187
图 1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Fig. 1 Seism ic effect coefficient curve.
求出 3类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均 值 ,标准化后 ,得出各类场地地表设计地 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平台高度和特征周 期值 (表 5) 。从表 5中可以看出 ,以基岩 为标准值 , Ⅰ类场地上的值全部 < 110, Ⅱ 类场地只有在地震动加速度为 011g时 > 110, Ⅲ类场地上的值全部 > 110; 在同一 地震动强度时随着场地变软值减小 ,这与 美国 1997年 NEHRP (C rouse et a l. , 1996) 规范相反 ,各类场地随着基岩地震动强度
基岩 Ⅰ Ⅱ Ⅲ
基岩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强度 / g
0110
0120
0140
1100 0149 1138 1160
1100 0131 0193 1156
1100 0118 0167 1142
增大相应的值变小 。从李小军和窦立军
等的研究结果也可以发现 ,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不同 ,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 。 吕红山 ( 2005 ) 利用来源于美国 ROSR INE C ( Resolution of Site Response Issues from the
Northridge Earthquake)计划 (Bardet et a l. , 1998)的钻孔波速测试资料 ,分别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V s30和 V s20并按照中美两国规范进行场地分类 ,然后对两种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分类进行对比 (图 2) 。
场地类别划分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研究
量较多 , 其他 国家和地 区的强震 记录数量有 限或只取得 一些小震 记录。但从记录 的分布看 , 虽然美 国和 台湾取得 了较 多的强震记 录, 在数 量上 比 日本 的多 , 但与 台湾相 比, 国强震记录 的震级 和 美
维普资讯
・
1 ・ 6
第3 3卷 第 3 2期 2007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rL E Ⅱ
Vo . 3No. 13 32 No . 2 0 v 0 7
文章编号 :0 96 2 (0 7)20 1 —2 10 —8 5 2 0 3—0 60
地特性 、 点结构 的阻尼及其 自振 特性 等_ 。 单质 1 J
7/s
图 1 地 震 影 响 系数 口 曲线
3 新规 范反 应谱存 在 的 问题
仔细分析新 的建筑 震 设 计规 范有关 场地类 别划 分和 地震
2 新 规范 中地震 影响 系数 的规定
现行的建筑抗震设 计规 范 中的设 计反 应谱保 留了原有 设计 影响系数曲线的规定 , 存在 几个有 待进 一步研 究 的问题 : ) 同 1不 2不 反应谱 的基本框架 , 只是在周 期范 围 、 值 的界定 、 周期 段 的 类 别场地地震影响系数幅值相 同; ) 同类别 场地地震 影响系数 长 . ; ) . 取值 、 阻尼影 响以及相应 的场地分类 标准等方 面做 了调 整【 5。规 形状参数的水平段起始周期都是 0 1s3 0 1s以下 的直线 下降 5 ]
一
选 . 总 8 除有专 门规定外 , 建筑结 构 的阻尼 比应取 0 0 , . 5 地震 影 响系 亡 。因此 , 择地震 震级 大 于 4 5级 的强震 记 录 , 共选 取 25 组 记录 , 每组包含两个水平分量 , 采样频率均为 2 0H 。 0 z 数曲线 的阻尼调整系数应按 10采用 , 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 求 . 形
分析美国规范中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
第25卷,第1期2009年3月世 界 地 震 工 程W ORLD E ARTHQUAKE ENGI NEER I N GV o.l 25,N o .1M ar .2009收稿日期:2008-10-12; 修订日期:2008-12-12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08-074)作者简介:付丽艳(196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地震工程及防灾减灾工程方面的研究1E-m ai:l z ylyj m s @yahoo .co 文章编号:1007-6069(2009)01-0107-04分析美国规范中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付丽艳1,赵 艳1,郭明珠2,韩 卫1(1.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摘 要:通过分析美国规范中有关场地系数的演变历程,发现从1978年的ATC 规范到2003版的N E HRP 规范,有关场地系数的规定变化较大。
同时,在场地类别划分、计算场地系数时所用的参数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场地条件;设计反应谱;场地系数中图分类号:P315195 文献标志码:AI nfluenc of site conditions on response s pectra forAm erican Seis m il D esign CodesF U Liyan 1,ZHAO Yan 1,GUO M i n gzhu 2,HAN W ei1(1.Th e Co ll ege ofA rch itect u re and C i vil Eng i neeri ng,J i a m us iUn i versit y ,J i a m us i154007,C h i na ;2.The College ofArch it ecture and C ivilE ngi neeri ng ,B eiji ng Un i vers i ty of Technology ,B eiji ng 100022,Ch i na)Abst ract :The evo luton of site coefficients fo r seis m ic desi g n codes i n U nited States is i n troduced i n this papor .It isfound that the vari a ti o n of fro m 1978ATC ed iti o m to 2003edition NE HRP(Nati o na lE arthquake H azard Reduction Progra m )is no tab le .The applied m ethodology and para m eters are prodig i o us differences i n the c lassification o f site category and the calcu lation o f site coefficients .K ey w ords :site conditi o n ;design response spectra ;site coeffic ient引言地震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变形和位移等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1概述近来我国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采用美国规范设计,因此有必要学习美国规范,并了解美国规范与我国规范间的差异。
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规范中关于荷载组合、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主要对比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这两方面的内容)、抗震设计方法这三方面的内容。
对比的规范介绍如下:1、ASCE/SEI 7-10:是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结构可靠度理论编制的,统一了美国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荷载取值标准(包括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及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和计算公式、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的取值规定等,类似于我国的荷载规范,并包括了类似于我国抗震规范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参数及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等内容。
2、UBC 97: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统一建筑规范》是美国第一个带有建筑抗震内容的规范,第一版于1927年出版,由“国际建筑官员协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ials,即ICBO)出版发行,主要用于美国西部各州,是被广泛采用的规范之一。
3、IBC-2003:IBC规范第一版于2000年颁布,每三年修订一次,自此, 其他3本通用规范便不再更新, IBC 规范逐渐成为了美国全国唯一的通用建筑规范。
IBC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取代了UBC、SBC和NBC等规范,从而使美国的新建建筑规范达到了统一。
在抗震设计方面,IBC大多引用了ASCE 7-10的内容。
可以把IBC视为一个规范门户,由它通向各个专门规范。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
按该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中外抗震规范场地对设计反应谱影响的对比分析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 0. 25 0. 30 0. 35
[ 2]
% 0. 35 0. 40 0. 45
1 . 2 美国抗震规范 NEHRP2009 的规定 NEHRP 规范 ( Nat iona l Earth quake H azard Reduction P rogram ) 由美 国建筑抗 震安全理 事会 自 1985 年开始主持编写, 每三年修订一次, 为推 荐性规范。一般来说 , NEHRP 中有关反应谱规定 将在下一版的 UBC 、IBC 规范中出现。现最新版 本是 2009 版 , 该规范规定的阻尼比为 5 % 的反应 谱曲线如图 2 。
(
m ax
);
( 3) 曲线下降段, 自 T g 至 5 T g 区段, 衰减指数 应取 0 . 9 ; ( 4) 曲线下降段 , 自 5T g 至 6 s 区段, 下降斜 率调整系数应取 0 . 02 。 01 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曲线如图 1示。
1 中外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
反应谱理论的建立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个重 大突破 , 它标志着人们开始将地震作为一种动力 作用加以研究。单 自由度体系反 应谱最先由 M B iot于 1932 年提出, 后由 M B io t 、 R M artel和 G W H ousner对反应谱理论进行了完善。目前, 反应谱 法仍是世界各国抗震规范采用的主要抗震设计方 法 , 习惯将此反应谱称为 设计反应谱 。由于各 国场地分类标准的不同, 设计反应谱相关参数也 不相同。 1 . 1 01 抗震规范的规定 我 国 !建筑 抗震 设 计规 范 ∀ GB 50011 2001 ( 2008 版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城市科学版 ) J . of HU ST. ( U rban Sc ience Ed ition)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地震动参数的对比研究
( C h i n a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i r n g G r o u p G u a n g d o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C o . ,L t d .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6 6 3 , C h i n a )
定特征周期 的相 关影 响参数 ,提 出 中美规 范主要 地震 动参数 的相互转换方法 ,可为今后 海外项 目抗震设计提供 参考。
关 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动参数 ;场地类别 ;对 5 6 . 2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8 6 7 6 ( 2 0 1 5 ) 0 3 — 0 0 1 2 2 — 0 5
s h o ws t h e r e l a t i on s ip h o n t he b u i l di n g a n d t he s i t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n,a l s o c o m pa r e t he r e l a t i v e pa ra me t e r s o f he t c ha ra c t e r i s t i c pe io r d,f i—
中美 抗 震 设计 规 范 主 要地 震 动 参 数 的对 比研 究
陶林 惠 ,李杰
( 中 国能 源 建 设 集 团广 东省 电力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广 州 5 1 0 6 6 3 )
摘要 :通过对 中关抗震规 范中抗震设 防标 准、建筑物类别 、场地类别、用于结构设计的地 面运 动取值 及特征 周期 等参
场地条件对抗震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
场地条件对抗震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影响郭锋;吴东明;许国富;伋雨林【摘要】本文利用日本KIK-NET台网85个台站242组强震记录,按照我国2001抗震规范进行场地分类,分别计算每个场地地下基岩与地表阻尼比为5%的加速度反应谱,并按照地下基岩输人地震动PGA的大小分为四个区间,研究每个区间场地条件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Ⅱ类场地在短周期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最大,Ⅲ类场地次之,I类场地最小.结果表明反应谱最大值应随场地类别进行调整,最后给出了不同类别场地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场地系数建议值.%With the 242 group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of 85 stations at KIK- NET in Japan, the sites was classified as 01 seismic code,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with 5%damping ratio of underground bedrock and surface at each site were calcula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input ground motion of underground bedrock PGA was divided into four intervals.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effect of site condition on surfa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at each site, and concluded Class Ⅱ site with the largest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in short period, Class Ⅰ with the least, after Class Ⅲ site.The result shows the maximum response spectrum adjusted by site classification, proposes the maximum value of site coefficient of various sites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期刊名称】《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年(卷),期】2011(028)001【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场地分类;地震动;设计反应谱;场地系数【作者】郭锋;吴东明;许国富;伋雨林【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56;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56;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5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以下简称“01抗震规范”),通过对不同场地类别取用不同的特征周期Tg来考虑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仅在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Tg时,才考虑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在0.1~Tg段(即反应谱平台段),则没有考虑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郭峰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郭峰发布时间:2021-06-01T13:43:53.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郭峰[导读]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
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摘要】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实地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将其与建筑结构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促进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但是,目前很多的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就是一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以及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但是,由于地震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较强且把握难度较大的特点,增加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难度。
所以,设计人员必须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程项目质量与抗震能力的稳步提升。
1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不仅对其整体的美观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还能对建筑物的安全度进行加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中,大多数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建筑质量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尤其在地震多发的地带,合理的利用建筑工程的空间构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提高居民的安全系数,降低灾害破坏程度。
另外,虽然我国地震发生频率较低,但是多数的地震的可预测性较小,因此在建造房屋时就应该考虑到对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性的设计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2 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2.1 设计多元化抗震措施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时,结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基础的抗震设计之外,还应该综合考虑环境、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原因对建筑物进行更加科学合理有计划性的多元抗震设计措施。
中美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比较研究共3篇
中美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比较研究共3篇中美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比较研究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对于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
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各个国家都推出了相应的抗震规范。
本文将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抗震规范,并分析两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差异。
一、地震作用计算1.1 中国的地震作用计算中国的抗震规范中,地震作用的计算主要依据近地地震动参数和结构自重参数得出。
具体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但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F=K_L*C_D*C_F*W其中,F表示地震作用力,K_L表示地震性质系数,C_D表示结构方向系数,C_F表示地震频率系数,W表示结构自重。
1.2 美国的地震作用计算美国的地震作用计算与中国有一些区别,主要采用了离散点分析法,并以地震谱作为计算依据。
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震的成分方向,地形和场地条件等因素。
具体计算方法比较繁琐,主要方程如下:V=E.R其中,V表示地震作用力,E表示地震分布,R表示结构可靠度。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2.1 中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中国的抗震规范主张采用抗震等级进行结构安全设计。
同时,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抗震措施,比如在结构的构造和连接方式上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的抗震设计要按照强度等级来进行,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稳定性。
2.2 美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美国的抗震规范中也设有抗震等级的概念。
同时,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美国要求建筑物的柱子和梁等悬挂部位必须采用预应力设计和型钢构件,以增强极限状态下的抗震性能。
三、比较分析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在地震作用计算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的计算方法相对工程而言较为简单,而美国则采用了更加精细化的计算方法。
另外,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方面,两国的规范存在一些不同,如美国更加倾向于采用预应力设计和型钢构件来确保结构的稳定。
中硬场地两种等效线性地震反应方法的对比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土工结构抗震设计及场地 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场地 地震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及地震小区划工作的一项 核心技术,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将直接影
第41卷第2期 2019年4月
工程抗JR,与加固改造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and Retrofitting
Vol. 41, No. 2 Apr. 2019
[文章编号]1002-8412 ( 2019) 02-0142-07
DOI: 10. 16226/j.issn. 1002-8412. 2019. 02. 021
[中图分类号]TU435;P315.9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of two equivalent-linear seismic response methods for medium stiff soil sites
Zhang Shu-hui, Guo Ming-zhu, Li Shang-fe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One-dimensional ( ID) seismic site response analyses are performed by traditional equivalent linear ( EERA) and frequency consistent method ( SOILQUAKE) ,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bedrock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n site seismic respon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surfac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s ( PGA) calculated by EERA and SOILQUAKE can be ignored under weak bedrock motion. As the PGA of bedrock motion increases,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PGA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and surface response spectrum values calculated by EERA attenuate at short periods but markedly magnify at predominant period. However, the surface response spectrum obtained by SOILQUAKE are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short periods, but the predominant period and the response spectrum values for greater than 0. 7s are consistent with EERA. The amplifications of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at 0. 3s period decrease with peak accelerations of the bedrock motion increasing, the amplifications calculated by EERA rapidly reduce, while the results of SOILQUAKE are more reasonable. Therefore, it is unreasonable that EERA has the significant filtering effect on the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seismic waves,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ground motion at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can be reasonably evaluated by SOILQUAKE rather than EERA. Keywords: medium stiff soil site ; equivalent-linear; frequency consistent method ; seismic response ; earthquake peak acceleration ;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 amplif的对比
中美抗震规范的对比研究
121中美抗震规范的对比研究李凤琼,罗志文(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通过对中美抗震规范在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划分,反应谱曲线参数,底部剪力法和质量源6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由于中美规范抗震设计理念的差异,在抗震设防标准上有明显的不同,分析了各规范在抗震设计中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及反应谱曲线参数的取值。
关键词:抗震;设防标准;场地类别;反应谱;底部剪力法;质量源中图分类号:TK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951(2016)06-0121-05DOI:10.3969/j.issn.1006-3951.2016.06.030收稿日期:2016-09-18作者简介:李凤琼(1990),女,云南曲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结构设计工作。
*云南水力发电YUNNAN WATER POWER第32卷第6 期0 引言随着我院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面对国外的业主和咨询公司审查,很多国家都要求采用美国标准进行设计,因此学习美国的规范对我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也越来越重要。
在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中美在抗震规范中有一些差异,如何理解、掌握并应用一个全新的技术理念、技术标准以便在工程中能正确的运用是我们的首要问题。
在美国没有统一的结构设计规范,比较流行的是国家指导性规范ASCE7系列和一些地方性规范如UBC,对于抗震设计,有一部技术指南性文件NEHRP(National Earthquake Hazards Reduction Program)。
ASCE7 采纳了NEHRP 第一版的很多建议,IBC 建立在ASCE7上,很多条文都指向了ASCE7,而UBC 相对独立[1]。
目前的美标抗震对比分析论文不够系统全面。
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2010[2]、美国规范UBC 1997[3]和ASCE7-10[4],对中美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标准,基本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反应谱曲线、底部剪力法和质量源等内容的比较分析,为正确理解并应用美国规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国际上主要抗震规范的设计反应谱比较
国际上主要抗震规范的设计反应谱比较
郭子雄;吕西林
【期刊名称】《工程力学》
【年(卷),期】1999(3)a03
【摘要】本文对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国家的设计规范的抗震设防思想及设计反应谱作了简要汇总及评述,并以基底剪力为标准与中国现行规范的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7页(P538-544)
【关键词】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基底剪力;日本;美国;欧洲
【作者】郭子雄;吕西林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TU352
【相关文献】
1.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与欧洲规范Eurocode8关于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比较 [J], 张翔
2.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反应谱和RG1.60设计反应谱的比较分析 [J], 李亮;杨宇;赵雷;詹佳硕;覃锋;路雨
3.从中国、美国、欧洲抗震设计规范谱的比较探讨我国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J], 余湛;石树中;沈建文;刘峥
4.新旧建筑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的比较 [J], 翟永平
5.对上海市抗震设计反应谱及时程曲线的认识──答“关于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中长周期设计反应谱的讨论” [J], 翁大根;徐植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
短周期 (1s)加速度反应谱参数 Ss(S1 )
类别 ≤ 0.25(0.1)0.50(0.2)0.75(0.3)1.0(0.4)≥ 1.25(0.5)
A 0.8(0.8) 0.8(0.8) 0.8(0.8)0.8(0.8) 0.8(0.8)
B 1.0(1.0) 1.0(1.0) 1.0(1.0)1.0(1.0) 1.0(1.0)
场地条件对地表地震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 它直接影响 对设计 地震作 用的 估计 。 各国 (地 区 )抗震设计规 范均将场地分为若干类 , 采用场 地系数或特征周期考虑不 同场地对地震 动的影 响 。由于不同国家 (地 区 )抗震 设计规范场地分 类的不同 , 其场地系数或特征周期的取值也各不 相同 。
设计反应谱曲线由下列公式确定 :
0.6 STD0ST+0.4SDS; T<T0
SDS; T0 ≤T≤TS Sa = SD T1 ; TS <T≤TL
(1)
SDT12TL; T>TL
式中 , SDS为短周期设计反 应谱加速度 ;SD1为 1 s 周期设计反应谱加速度 ;T为结构自振周期 。
其中 :
注 :(1)对处于加 速度反 应谱参 数中 间的值 , 按线性 插入取
值 ;(2)除了自振周期小于 0.5 s的结构 , Fa的值应由具体的场地 调查和动力反应分析确定 , 可液化土的 Fa的值由场地类型确定 , 而不需要考虑液化作用 ;(3)表中括 号内的数值表 示在长周期 (1
s)的场地系数 Fv。 表 4 第一 (二 )套弹性反应谱参数值
参数值 。 SSUH, S1UH分别为 50年超越概率为 2%时 的短周期和 1 s周期的加速度反应谱 (阻尼比为
5%)参数值 。 TL, CRS, CR1 , SSD, S1D, SSUH, S1UH七个
参数值可通过 NEHRP2009中的附图来确定 。
表 3 NEHRP2009规定的场地系数 Fa(Fv)值
(αmax); (3)曲线下降段 , 自 Tg至 5Tg区段 , 衰减指数
应取 0.9; (4)曲线下降段 , 自 5Tg至 6 s区段 , 下降斜
率调整系数应取 0.02。 01抗震规范规定的反应谱曲线如图 1示 。
1 中外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
反应谱理论的建立是抗震设计理论的一个重
大突破 , 它标志着人们开始将地震作为一种动力 作用加以研究 。 单 自由度体系反 应谱最先由 M Biot于 1932年提出 , 后由 MBiot、RMartel和 GW Housner对反应谱理论进行了完善 。目前 , 反应谱 法仍是世界各国抗震规范采用的主要抗震设计方
地震影响 6度
7度
8度
9度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 0.50(0.72) 0.90(1.20) 1.40
注 :括号 中数值 分别用 于设 计基本 地震加 速度为 0.15g和 0.30g的地区 。
收稿日期 :2010-09-29 作者简介 :郭 锋 (1982-), 男 , 湖北黄冈人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工程抗震与地震动 (E-mail:guofeng9279@)
设计反应谱 Sd(T)按下面的公式确定 :
ag· S·
2 3
+TTB·
2.5 q
-2 3
;0≤T≤TB
ag· S· 2. q5; TB≤T≤TC
Sd(T)= ag· S· 2. q5·
TC T
,
且
≥β·
ag;TC≤T≤TD
ag· S· 2. q5·
TCTD T2
,且 ≥β· ag;T≥TD
(1)直线上升段 , 周期小于 0.1s的区段 ; (2)水平段 , 自 0.1 s至 Tg区段 , 应取最大值
α——— 地震影响系数 ;αmax———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η1 ——— 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 ;γ——— 衰减指数 ; Tg——— 特征周期 ;η2——— 阻尼调整系数 ;T——— 结构自振周期
(5)
式中 , Sd(T)为设计反应谱 ;ag、TB、TC、TD 同弹性
反应谱参数取值 ;q为性能系数 ;β 为水平设计反
应谱下限系数 , 建议取为 0.2, 也可根据该规范附
录确定 。
1.4 台湾耐震规范的规定 台湾建筑物耐震设计规 范 (2005)[ 4] 将设计
加速度反应谱分为三个大类进行考虑 , 即一般场 址 、近断层场址 、以及台北盆地 。 对一般场址 , 给 出了每个城市 、乡镇的反应谱参数 , 数据十分详 细 ;近断层场址的设计反应谱在一般场址反应谱 的基础上增加了断层调整因子 , 对台北盆地 , 则依 据四个微分区分别给出了反应谱参数 。本文研究 的重点在于场地条件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 , 以一 般场址的设计反应谱来讨论台湾耐震设计规范关 于场地对设计反应谱影响的规定 。
查附录确定 。对于某些深地质场地在附录中不能
查到的 , 规范推荐两套弹性反应谱参数供选用 , 并
建议在地震震级 MS不大于 5.5 时 , 选用第二套
弹性反应谱参数 。
1.3.2 设计反应谱
Eurocode8 允 许结构 在 地 震作 用 下 进入 非 线
性状态 , 即其设计地震作用通常小于相应的线弹
ReductionProgram)由美 国建筑抗 震安全理 事会
自 1985年开始主持编写 , 每三年修订一次 , 为推
荐性规范 。 一般来说 , NEHRP中有关反应谱规定 将在下一版的 UBC、IBC规范中出现 。 现最新版
本是 2009版 , 该规范规定的阻尼比为 5%的反应
谱曲线如图 2。
图 2 美国 NEHRP2009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1.3 欧洲抗震规范 Eurocode8的规定 欧洲规范是具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
性规 范 , 欧洲 抗 震规 范 Eurocode8[ 3] (简称 EN 1998, 最新版本是 2004版 )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它包含了不同地区地震设 计参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 。 Eurocode8提供了 欧盟地震多发区结构设计准则 。考虑到各成员国 地震灾害和地震震源特性的差异较大 , EN1998-l 将地震作用作为基本条款给出 , 而各个国家规定 的不同参数 (NationallyDeterminedParameters, 简 称 NDP)可在相关 的附录 (NationalAnnex)中查 到 。 Eurocode8中关于反应谱的规定分为弹性反 应谱和设计反应谱 。 1.3.1 弹性反应谱
ag· S· 1+TTS· (η· 2.5 -1);0≤T≤TB
ag· S· η· 2.5; TB≤T≤TC
Se(T)= ag· S· η· 2.5
TC T
; TC≤T≤TD
ag· S· η· 2.5
TCTD T2
; TD≤T≤4s
(4)
式中 , Se(T)为弹性反应谱 ;T为线性单自由度系
图 1 01抗震规范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01抗震规范规定 ,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应根据烈度 、场地类别 、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
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 值按表 1采用 , 特征周期按表 2采用 , 计算 8、9度 罕遇地震作用时 , 特征周期应增加 0.05 s。
表 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通讯作者 :伋雨林 (1956-), 男 , 安 徽和 县人 , 高 工 , 一 级注 册结 构工 程 师, 研 究方 向为 结构 工程 、建 设安 全 (E-mail: jyl1956@)
· 60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城市科学版 ) 2010年
场地 类别
S
TB(s)
TC(s)
TD(s)
A 1.0(1.0) 0.15(0.05) 0.4(0.25) 2.0(1.2)
B 1.2(1.35) 0.15(0.05) 0.5(0.25) 2.0(1.2) C 1.15(1.5) 0.20(0.10) 0.6(0.25) 2.0(1.2)
D 1.35(1.8) 0.20(0.10) 0.8(0.30) 2.0(1.2) E 1.4(1.6) 0.15(0.05) 0.5(0.25) 2.0(1.2)
统自振周期 ;ag为 A类场地的地面设计加速度峰
值 ;TB、TC为加速 度谱周期常数 段界限 ;TD 为位
移反应谱起始周期的常量值 ;S为土系数 , 与场地
类别有关 ;η为阻尼 修正系数 , η= 10 /(5 +ξ)
≥0.55, 粘滞阻尼比为 5%时 , η=1。
Eurocode8规定 , TB、TC、TD和 S的取值通过
(1.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 武汉 430071;2.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 , 湖北 武汉 430056 3.华中科技大学 a.土 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b.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美国 、欧洲及台湾等国 家 (地区 )抗震 设计规 范关于 场地对 设计反应 谱影响 的对比 分析 , 发现美国 、欧洲及台 湾抗震设计规范均采用两个场地系数 , 分别 考虑在短 周期和 长周期段 场地对 设计反 应谱的影响 , 而 01抗震规范仅在长周期段采用特征周 期考虑场 地对设 计反应 谱的影 响 , 在 短周期 未考虑 。 本 文还指出了 01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一些内容 。 关键词 :抗震规范 ; 设计 反应谱 ; 场地系数 中图分类号 :TU3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2-7037(2010)04-0059-006
表 2 特征周期值 (s)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Ⅰ 0.25 0.30 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