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__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知识点整理最全最详细

合集下载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15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2015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分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 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1 小题。

每题 2 分,共 42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切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着名的”白板说”和完好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答案] :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区分的三大领域是()A.知识,技术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术C.认知、感情和动作技术D.认知、应用和评论功能[ 答案] :C3、马克思以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拥有哪一种功能()A. 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答案] :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成立现代学制,在公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行的是()A. 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答案] :B5、教育的实质特色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育人D. 完好人的自己生产[ 答案] :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推行()A. 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答案] :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小孩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舞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取直接经验,这反应的课程种类是()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 综合课程[ 答案] :B8、教师进行教课的直接依照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 答案] :D9、罗老师解说”观潮”这篇课文时,经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实感觉到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2)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2)

《保教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3. 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

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运用。

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学前儿童发展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

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の”白板說”和完整の紳士教育理論の學者是( )A. 誇美紐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2、在教育目標の分類中,美國教育學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學生學習結果劃分の三大領域是()A. 知識,技能和技巧B. 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C. 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D.認知、應用和評價功能3、馬克思認為,複雜勞動等於倍加の簡單勞動,這主要說明教育具有哪種功能()A. 經濟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の思想指導下,我國從清末開始試圖建立現代學制,在頒佈の諸多學制中,第一次正式實施の是()A. 壬寅學制B. 癸卯學制C. 壬子癸醜學制D.壬戌學制5、教育の本質特點是()A.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B. 促進社會發展C. 有目の地培養人D.完善人の自身生產6、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義務教育課程實行()A. 六三分段設置B. 五四分段設置C. 九年整體設置D.多種形式設置共存7、主張課程の內容和組織應以兒童の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做中學”,通過手腦並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の課程類型是()A 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 分科課程D綜合課程8、教師進行教學の直接依據是()A.課程計畫B.課程目標C. 課程標準D.教科書9、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潮の雄偉壯觀。

他在教學中貫徹了()A.直觀性原則B.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原則C. 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10、陳老師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講臺上放著兩瓶沒有標籤の無色氣體,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氣,怎麼區分它們呢?陳老師邊說邊將燃燒の木條分別深入兩個集氣瓶中,告訴學生使木條熄滅の是二氧化碳,使木條繼續燃燒の是空氣,這種教學方法是()A. 實驗法B. 講授法C.演示法D.談話法11、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の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の深切期望和真誠の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轉變。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课件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课件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__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知识点整理最全最详细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__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知识点整理最全最详细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③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具有等级性; ④古代学校教育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3
3、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特征:
①教育目的: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时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观点:新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
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贡献:《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3)康德:德国哲学家,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4)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
(2)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
评价:(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
2、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桑代克(美)、沛西能(英)
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人民的教育》
观点:(1)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价:(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中介) 三、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生活教育”无阶级性)奴隶社会(中: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痒、序、校”/西:斯巴达培养武士,希腊从商从政能力,印度宗教,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封建社会(中:四书五经/西:三科四学)【古代社会有学校,与生产脱离,有阶级/等级性,表现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象征性】资本社会(普及教育,班级授课制)20世纪后(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四、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五、学习教育学意义——1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掌握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有助了解历史,传承思想遗产4有组了解教师职业及工作环境六、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中:《学记》世界最早,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墨翟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老子否定文化价值;庄子道法自然/西:苏格拉底-产婆术-启发;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于戏;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模仿理论练习)2创立阶段(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儿童本位;康德-最早大学授课;裴斯泰洛奇-各学科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将教育与劳动结合;洛克-白板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四段教学法;杜威-实用主义-新三中心论-在做中学-教育就是生活-五步教学法)3发展阶段(。

)七、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教育的衍生功能)2正向(积极)和反向(消极)3显性(计划性)和隐性功能(非预期)八、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关系——制约(1生影响教育目的确定2升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3生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制约学校结构5生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促进(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九、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制约(政经决定教育目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部分教学内容)十、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促进(1教育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2教育传播交流文化3教育选择,提升文化4教育更新创造文化)十一、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1顺序性(勿揠苗助长)2阶段性(不同时期不同表现)3不平衡性(关键期)4互补性(长善救失)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十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提供可能性,具有差异化,可塑性)2环境(使遗传可能变为现实,有积极消极影响,人在接受环境时是能动的)3个体主观能动性4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专门的教师保证效果和效率;有效调控各种因素)十三、义务教育特点——强制普及免费十四、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国家教育目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具体化)教师教学目标十五、教育目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十六、素质教育基本内涵——1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面向全体学生5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十七、教育科研的方法——1观察法(有目的计划自然条件下联系系统观察对象并作详细记录获取经验事实)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揭示事物本质规律/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3历史法(考察事物发生发展历史事实揭示本质和规律)4实验法(创造条件验证假设探讨条件与对象的因果关系)5行动研究(现实情境下自主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中学课程一、课程最早出自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二、课程类型——1组织方式划分(分科/综合/活动)2学生学习要求角度(必修选修)3课程设计开发主体区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4课程呈现方式(显性隐性)三、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最早影响最广,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要素/结构主义,主张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已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克博屈,主张学习来自经验,学习与个人经验发生联系,打破学科界限,教师协助作用)3社会中心论(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四、制约课程开法的因素——学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学科特征五、课程目标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六、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核心内容是课程目标,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及评价等的依据,课程标准特征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材(教材编写结构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七、课程评价模式——1目标评价(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以计划目标为准评价学生行为实际变化程度)2目的游离评价(斯克利文-主张评价重点为课程计划实际结果)3、CIPP(背景输入过程成果)4、CSE(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八、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九、课程开发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四问-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3情境模式(劳顿-文化分析-典型程序:情境分析,目标表述,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十、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立,自卫,自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第三章中学教学一、教学的任务——1形式教育(洛克,裴斯泰洛奇,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不在乎知识有没有用)2实质教育(赫尔巴特、斯宾塞,注意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不在于智力的培养)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所学内容具有吸引力;强调学生活动;教师将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起始环节)2上课(中心环节)3课程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五、学生学业评价方法——1观察法(直接认知最好)2测验法(测定成绩最基本/信度是测试稳定性可靠性,效度是测试检查程度,难度,区分度)3调查法4自我评价法六、教学原则——1直观性(实物和模象直观,要求选择正确工具,教具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语言直观)2启发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民主教学)3巩固性(引导学生理解基础上牢固记忆知识并可以准确提取出来,要求理解上巩固,重视组织复习,扩充改组和运用中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学科内容逻辑关系与学生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要求按照教材的系统性,注意主次矛盾,重难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5因材施教(要求坚持课程计划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统一,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6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注意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求书本知识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即传授知识也道德育人,要求确保教学科学性,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教育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8量力性(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要求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七、教学方法——西方:1探究研讨法-兰本达2纲要图示教学法-沙塔洛夫3暗示教学法-乔治?洛扎诺夫4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中国:A语言传递(1讲授法:短时间内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要求内容科学系统思想性,学生即获得知识思想上也得到提高,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2谈话法(问答形式,要求准备好问题谈话计划,提出明确具体问题,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总结)3讨论法(教师指导下探讨辩论,要求讨论前做好准备,讨论中启发诱导,结束时做好小结)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下培养自学,要求提出明确目的要求思考,教授方法,加强辅导评价,组织交流心得)B直观感知为主(1演示法2参观法)C实际训练为主(1练习法指独立操作巩固知识形成技能,2实验法指一定仪器设备下对事物现象观察分析,3实习作业法指运用所学知识到具体工作或操作中,将知识运用到实践,4实践活动法指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D情感陶冶为主(1欣赏教学2情景教学)E探究为主(又称发现法,指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情境下“再发现”,是独立探索研究尝试的活动,培养创造能力,布鲁纳提出)八、教学评价——A实施功能(1诊断性-课程前了解学生程度对教学计划实施调整2形成性-教学过程中3总结性-大的教学阶段或课程完结时)B运用标准(1相对性评价-班级成绩排名,甄选性强2绝对性评价-客观目标为参照物评价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3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过去与现在或者个体的不同方面)C评价主体(1外部2内部)九、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评价标准方法态度要客观)2发展性3整体性(全面,把握主次区分轻重,分数评价等级评价语言评价综合)4指导性(评价在于指导师生改进学习教学,切合实际扬长避短)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一、认知过程——A感觉(1同一感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2不同感觉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B知觉(知觉特性-理解性(不同人对事物理解不同)选择性(事物本身或对比下的强烈刺激让人快速分辨选择)整体性(对象感知为一个整体)恒常性)C注意(1无意注意-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力3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无意志力/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分配)D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提出,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逐渐下降,一定程度后不会遗忘了,规律是先快后慢,负加速型)E思维(1发展水平不同-直观/具象/抽象2思维指向性-聚合/发散3思维的逻辑性-直觉/分析4思维创造程度-再造性/创造性)F想象(有意/无意/再造/创造/幻想/理想/空想-想象的功能:预见补充替代)二、影响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亚里士多德2干扰说-前摄后摄抑制-詹金斯和达伦巴希3压抑动机-情绪等压抑-亚里士多德4提取失败-图尔文-一时忘记给线索可以想起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重复学习,防止知识遗忘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迁移(正:积极,负:消极)3定势(使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4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6动机的强度五、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六、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充分的练习3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七、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1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注意原型的独立性完备性和概括性3根据培养阶段的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八、学习动机的构成——1学习需要(根本动力)2学习期待九、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指向、维持十、学习动机的分类——1外部/内部2高尚/低级3远景/近景4直接、间接十一、奥苏波尔成就动机的分类——1附属内驱力:渴望或保持家长等的表扬夸奖2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自我利益地位及自尊心3认知驱动力: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十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和多得森:倒U曲线-问题复杂,动机强度地点最好;问题简单,动机强度高点最好。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

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5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研究1.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1.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1.1.2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学科。

1.1.3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辩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

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

○辩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学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是根据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背后的客观规律,总结上升成为科学理论的。

教学实践经验偏重于感性的、具体的东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1.1.4 □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1.2 教育学的发展特点:教育学还没有从各学科中分化出来,多是对现象的描述和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萌芽阶段中国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立志乐道”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法国卢梭《爱弥尔》教育界“圣经”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独立形态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英国洛克《教育漫话》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天下对阳光…”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苏联最早以马克思注意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教育学》重视智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育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苏联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较早提出系统理论学习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3中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2.1 教育的本质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2.1.1 教育的基本概念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难识记知识点汇总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难识记知识点汇总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难识记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P14-15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尤其是学校教育)。

P243.素质教育(概念和基本内涵)。

P374.教育行动研究(内涵与步骤)。

P42第二章中学课程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P54-55第三章中学教学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记住加粗的字体即可)。

P64-652.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分成两个维度记忆:教学层面〖1-4〗和教态层面〖5-8〗)。

P683.教学原则(八大原则全记住,包括涵义、要求;如果记忆负担过重,也要记住直观性、启发性、因材施教)。

P70—724.教学方法(四个维度,重点看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和情景教学法)。

P75-78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作两个简答备考)。

P101-1022.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P106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学观)。

P117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五种需要层次;层次关系;分类;需要发展过程)。

P1225.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理解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P1236.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看清问题问的是“培养”还是“激发”)。

P124-1257.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三大条,六小条)。

P128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1.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注意的四个品质入手)。

P1352.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和高中)。

P1363.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P1364.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及情绪调节的方法。

P144-145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自己看一遍即可,只看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和辅导方法)第七章中学德育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P1702.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P172-173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第一个)。

P183-1844.德育原则(八大原则,第四个2014年下半年刚考过,不会出大题,可以略看)P185-1895.德育方法(六个方法,除了实际锻炼法之外都要好好记忆)。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理论的识记情况。

“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都是洛克的代表性思想。

“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教育漫话》这部作品中,洛克对绅士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尽论述,他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故B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在其代表性理论“泛智教育”思想中强调“教育是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一门艺术”,此外他还在其代表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论证。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识记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表明,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辛普森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七级。

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混淆选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对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马克思通过他的劳动价值论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

每小题2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 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 直观性原则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 实验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谈话法[答案]:C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解析】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反对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经验的结果。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教育的目的是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目标。

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认知、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四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为模仿、操作和熟练三个层次。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具有经济功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将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题干中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劳动的复杂程度不同,从而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经过教育的劳动力进行更为复杂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中学1.教育史上+洛克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情感3.马克思认为+政治功能4.在“中学为体+壬寅学制5.教育的本质+促进社会发展6.在我国新一轮+九年整体设置7.8.9.罗老师讲解+科学性10.陈老师讲+实验法11.张老师在工作中+品德评价法12.成人在工作中+理解性13.晓东在记忆+瞬时14.中学生晓波+前云算16.中学生小辉+遵守法17.中学生王晓华+升华18.李老师不仅掌握+教学认知能力19.初二(5)+自我约束阶段20.董老师总是+行为取向21.中学生晓阳+放训练法辨析221我国确立的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2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智体美劳五部分组成。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智能的教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得能力辨析2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自身的发展。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总要求,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社会角色,一部分是规定人的质量规格24、程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方法。

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备课,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评价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教材教学教学方法上课,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25.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将学习的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是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影响的效果不同来划分的26题第一、传递功能。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教育学史上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他提出了“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在原始社会,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采集、狩猎、编织等活动,不断模仿成年人干活,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习得了各种生存技能。

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并发展,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同步训练1.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沛西•能C.达尔文D.赫尔巴特【答案】A【解析】心理起源说的基本观点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为孟禄。

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教育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3~6,辨析1,偶有简答、材料分析)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选择,辨析)(2012上辨析,2013上辨析,2013下辨析)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铄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概念(2013上辨析: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社会生产经验
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上,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上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专门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它要解决的是特殊矛盾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如果失掉这一规定性,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2、教育者包括:(1)教师(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
(2)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3)教育管理人员
(4)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3、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5、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
(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
(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4)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2012上辨析: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