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汇总
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
中国美术史一、名词解释:1、曹家样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着称,被誉为“曹家样”。
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
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2、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他的画以传神精妙着称,并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着名绘画思想。
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迁想妙得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
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4、以形写神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
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5、《画品》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着,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6、谢赫“六法论”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
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
8、比德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9、吴带曹衣“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
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试圆转,衣服飘举;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中外美术史简明图文_复习资料整合
第一章 3原始美术1.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彩陶2.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遗存的总称。
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
影响较大的是半坡、庙底沟和马家窑类型彩陶。
3.浙江余杭良渚玉器制作精良主要器种玉琮便是与与原始巫术和神袛有关的礼器。
玉琮:外方内圆,中有柱形孔,器身有神人兽面纹图案。
4. 半坡彩陶中的人面鱼纹盆第二章 先秦美术1.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
2. 礼器是宗庙的祭器,也在当时贵族社会婚丧宴客等重要场合使用。
它是统治者名分的标志,代表着社会地位的合法性。
青铜礼器是“国家重器”。
3.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夏文化:二里头铜爵4. 1974年在郑州杜岭发现一铜器窖藏兽面乳钉纹青铜方鼎——建国以来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兽面纹 饕餮纹5. 司母戊方鼎 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6. 春秋时期 出现清新流畅纤巧华丽的新风格。
代表作:河南郑新 立鹤方壶7. 战国青铜器代表中国青铜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品为主。
描绘人物活动,现实生活场景,日渐世俗化。
8. 三星堆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中的一批商代商代晚期大型青铜人像。
最重要的是高达262cm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举起的双手被奇怪的夸大了许多倍。
9. 浮雕类青铜动物雕刻的代表作是湖南宁乡出图的商代四羊方尊。
10. 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布上绘画作品,出土于长沙战国楚国的帛画: 《御龙人物图》 《龙凤人物图》。
第三章 秦汉美术1. 秦汉时期雕刻艺术最发达,是我国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2. 秦俑在艺术上以写实为特色,造型严禁,形象特征鲜明,规模大。
3. 说唱俑是西汉后至东汉陶俑的主要类型。
鹳鱼石斧图4. 霍去病墓石刻以马为主体形象5. 飞鸟不是燕子,是隼。
这种鸟大小如鸽,外形如燕,飞行速度极快。
6. 河南洛阳卜千秋西汉墓壁画:表现是中国人未受佛教影响之前,幻想男女墓主人升仙的场面。
天国中有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日月、青龙、白虎、朱雀等神奇动物。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65.docx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65.docx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65 …、名词解释(25分)1、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制成的各种器见,简称“铜器”。
诞⽣于⼈类⽂明的青铜时代。
分礼器、乐器、兵器、⼯⾙及车马器等四⼤类。
流⾏于新⽯器时代晚期⾄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国青铜器代表着⼬国在先秦时期⾼超的技术与⽂化。
2、⽂⼈画(2006年清华美院、2006年湖美)指封建社会⼬⽂⼈丄⼤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I'可I出i⼕和宫廷曲院的绘曲。
特点是重视⽂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上⽓”和“逸品”。
作为- ?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冗代“四⼤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3、青花瓷⼜称⽩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国瓷器的主流品种Z ?,属釉下彩瓷。
钻料烧成后呈蓝⾊,具有着⾊⼒强、发⾊鲜艳、烧成率⾼、杲⾊稳定的特点。
4、《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编于熙宁作间,是李诫在两浙T.匠喻皓的《⽊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是北宋⽬⽅颁布的?部建筑设计、施⼯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国占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阶段。
5、宣德炉宣徳炉,是明代宣徳年间设计制造的铜⾹炉,简称“宜炉”。
是明代王室祭祀宗庙和陈列玩赏的器⽫,盛⾏丁宣德年间。
它是中国历史上笫⼀次运⽤黄铜铸成的铜器。
6、紫砂壶是⼀种由质地细腻、含铁址⾼的特殊陶⼗?制程的⽆釉细陶器,⼀般呈现⾚褐、淡黄或紫⾊。
紫砂壶创于宋代,明中叶后开始盛⾏。
只中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最为著称。
7、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建筑、亨祠、碑?的壁⾯上以及墓室农⾯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Mi建筑⽯阙、享祠碑的壁⾯上以及墓室表Ifii的砖⽯上的装饰绘同性雕刻。
&饕餐纹也称兽⽽纹,是⼀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形彖。
是青铜器上最具特⾊的装饰纹样。
中外美术史考试重点
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制陶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黄河流域。
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兰亭序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昭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1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_朱克柔等。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开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张家祥”。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破墨” 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泼墨”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是戴进和吴伟。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有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4、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5、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6、《人物龙凤帛画》: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
7、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8、“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
“妙得”为其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中外美术史的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的名词解释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历程和艺术家作品的学科,主要包括分析、解释和评述艺术作品的艺术史家所采用的名词术语。
这些名词术语在中外美术史中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使用。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概念。
1. 草书(Cursive Script)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字体风格,其特点是笔画简练,撇捺中多有捻须。
草书源于隶书,发展于汉代。
它在写法上追求快速与流畅,强调形式上的变化和自由,更加注重书法的个性、意境和表达。
草书的运笔神妙,给人以意外的美感,被许多文人雅士所推崇。
2. 水墨画(Ink and Wash Painting)水墨画是中国美术的瑰宝,它以水墨为基本材料,运用笔墨和纸张的技法进行绘画。
水墨画擅长表现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
通过变化的水墨色彩和墨线的力度,水墨画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想象空间,给观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3. 哥特式(Gothic Style)哥特式是15至16世纪欧洲建筑和艺术的一种风格。
它以高而尖的拱形作为主要特征,讲究立面的垂直感和崇高感。
哥特式建筑追求空间的透明感和垂直线条的拉长效果,突出了建筑的神圣性和精致细腻的雕饰。
该风格对后世的建筑和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印象派(Impressionism)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
印象派的画家更加注重光与色的变化,追求对瞬间感兴趣的艺术追求。
他们通过松散而快速的笔触,刻画出瞬间感受到的自然光色和色彩变化。
这种新的绘画风格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绘画观念,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立体主义(Cubism)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欧洲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试图用多角度的表现来描绘物体,以分解和重组形式来展示对空间和时间的新见解。
立体主义通过形状的分解和折叠来表现物体的多个视角,以此表达出对立体空间和物体运动的不同维度的理解。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5分)1、画像石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3、昭陵六骏四、简答题(20分)1、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2、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1、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2、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给北洋军阀反三、名词解释(15分)1、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2、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3、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四、简答题(20分)1、(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2、(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1、(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第一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名词解释:黑陶彩陶岩画4. 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红山文化玉龙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时期美术1. 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2. 论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3. 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色是什么?4. 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5. 作品分析:司母戊鼎立鹤方壶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1. 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2.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3. 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5. 简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6. 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7. 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 作品分析:武氏祠画像石马踏匈奴长信宫灯说唱俑马踏飞燕张迁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2.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3.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4. 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5. 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6.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 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9. 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 作品分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贤图砖画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1. 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 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3. 唐代鞍马画的代表作品分析4. 举例说明张萱与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风貌。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名词解释:黑陶彩陶岩画4. 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红山文化玉龙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时期美术1. 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2. 论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3. 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色是什么?4. 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5. 作品分析:司母戊鼎立鹤方壶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1. 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2.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3. 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5. 简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6. 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7. 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 作品分析:武氏祠画像石马踏匈奴长信宫灯说唱俑马踏飞燕张迁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2.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3.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4. 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5. 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6.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 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9. 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 作品分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贤图砖画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1. 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 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彩陶: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花纹的红褐色或棕红色陶器。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
类型: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代表作: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
★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采用轮制技术。
代表作:山东龙山文化的薄胎蛋壳黑陶。
岩画: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
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的特点。
①时间: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的黄金时代。
②种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③制作方法:失蜡法、焊接法。
④代表作:后母戊大方鼎。
⑤意义: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周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纹饰。
是一些夸张、抽象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具有综合性,表现凶猛庄严的动物形象。
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代表作:后母戊大方鼎。
战国帛画:帛画是一种在丝织物上描画的艺术形式。
属于经幡性质,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代表作: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汉代帛画: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几幅西汉帛画,有的用作殡仪中的旌幡,表现引魂升天的场面;有的则描绘了迎宾、祭神、健身体操等景象。
代表作:《T字形旌幡帛画》。
★画像石: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
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
①时间: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东汉时期鼎盛。
②地点:山东、河南、陕北、四川出土较多。
③表现形式:减地平雕、阴线刻、阳线刻等。
④代表作:山东嘉祥武氏石祠(武梁祠)、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
⑤意义:本质上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画像石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
史术美国中
2
�美湖 年 6002�院美华清 年 5002�院究研术艺国中 年 4002、年 3002�家四元、22 。格 风新的术艺画水山宋南了创开�水山南江的秀雅灵空了造塑法章墨笔的括简好象形的拔峭 奇清以画水山体院的表代为人四以。 ”家大四宋南“为称被圭夏、远马、年松刘、唐李 家四宋南、12 。盛兴为最模规�备完 为最时此已度制院画�材人画绘廷宫养培医学画设增又时佶赵宗徽宋。位职等生学画、侯祗 、学艺、正学画、诏待有设�务服族贵室皇及廷宫为专�立建初宋。构机画绘廷宫代宋 �院究研术艺国中 年 3002�院画图林翰、02 。流主的画绘清、明为成后� ”家 大四“代元于熟成�期后中宋北于成形步初�潮思画绘种一为作。 ”品逸“和”气士“榜标 �合结印、画、书、诗求追�味趣墨笔调强�养修化文视重是点特。画绘的院画廷宫和工画间 民于别以 �画绘的趣情美审和想理活生们他映反明鲜 �的作创夫大士人文中会社建封指 �美湖 年 6002、院美华清 年 6002�画人文、91 。远平、远深、远高即”远三有山“ �出提中 》致高泉林《论画水山其在熙郭宋北有。法视透的有特画国中是�法景取种三的画水山 �美央 年 1002�远三、81 。论法六的赫谢了展发域领画水山在�素要个六墨、笔、景、思 、韵、气即� ”要六“了出提�中》记法笔《作著论理画水山的要重他在浩荆家画代五 �院美国中 年 6002�要六、71 。然 盎趣野�致雅新清面画。彩色加略�写书笔信是而�描细勾精于泥拘不笔用� ”墨落“重注 �虫草鱼禽、果蔬竹画的中然自画多熙徐。象气贵富的丽艳谨精有具�真逼动生态情�迹墨 勒勾见不几�溶相色线�色赋的丽柔以配勒勾条线的细极以�花名禽奇的中廷宫为多作所筌 黄。 ”逸野熙徐�贵富家黄“谓所即�派流格风种两的表代为熙徐、筌黄以画鸟花代五 �院究研术艺国中 年 5002、年 2002�异体黄徐、61 。皿器活生作用也�葬随器 明作多。色特的皇堂丽富�彩多丽绚有具。釉色种三于限不并上际实� ”彩三“名得而果效 饰装的斓斑彩色成构上皿器在釉色等褐、绿、黄用常因�称概的器陶釉彩质铅温低代唐 �学大州苏、美湖 年 7002�彩三唐、51 。魄气代时的国帝唐了 现表的美完�力现表的术艺实写的超高和性节情有具�武英姿风刻石骏六。 ”骏六陵昭“称 世 �前地墓的他于置 �雕浮成刻马骏匹六的过乘骑时战征他将匠名刻雕另民世李宗太唐 骏六陵昭、41 。色特的像造亚中出应反�畅流洁简纹衣�挺直梁鼻�圆方行面是多点 特象形。征象的一统权神、权君是�氛气的抑压和严威比无以者拜朝给调强�间空内窟塞充 �伟雄大高体形像主。想思的”来如今当时即帝皇“扬宣出突�王帝世五征象像造要主。窟 五曜昙称通 �窟 02— 61 冈云的天今即 �所 5 的凿开持主曜昙统门沙由早最中窟石冈云 �院究研术艺国中 年 2002�窟五曜昙、31 。库宝的术美教佛国中是�造建有都代历清明至国六十�体一于者 三画绘、塑雕、筑建集窟高莫。寺窟石处一的要重最国我是�南东煌敦肃甘于位窟高莫 窟高莫、21 。窟石称简也故�迹遗窟洞了留保只�坏毁已多筑建面地代古于由。院寺于附依些有�筑 建前窟构木仿或构木造建往往前窟 �凿开崖山依多 �式形种一的院寺教佛是寺窟石国中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
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选择简答全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选择简答全中国部分⼀、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长沙楚墓中出⼟过两幅战国帛画,⼀幅是《⼈物龙风帛》。
另⼀幅是_⼈物御龙帛画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韵⽣动__;⾻法⽤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出⽔”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_吴道⼦___和_曹不兴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虢国夫⼈游春图》_;《挥扇仕⼥图》的作者是_唐寅__。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称“黄家富贵,_徐家野逸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_倪瓒__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称“四僧”他们是:⼋⼤、⽯涛、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形成了三个最⼤的年画中⼼,它们是: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镇;苏州的桃花坞和⼭东涨县的杨家埠。
⼆、选择:(1)“⼈⾯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器时代的: ba 龙⼭⽂化b 仰韶⽂化c 马家窑⽂化d 红⼭⽂化(2)霍去病墓⽯雕时代是: ca 战国b 秦c 西汉d 东汉(3)北朝的著名画家有 ca 杨⼦华b 张僧繇c 曹仲达d 陆探微(4)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 ba 宾阳洞b 古阳洞c 莲花洞d ⽯窟寺洞(5)隋唐时期的⽔墨⼭⽔画家有 d 王维a 李思训b 李昭道c 展⼦虔d 王维(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 a 南唐画家a 南唐画家b 西蜀画家c 北宋画家d 唐代画家(7)保存有⼤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西的:b 芮城a 太原b 芮城c 稷⼭d 永济(8)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物有d 徐渭a 陈洪绶b 崔⼦忠c 陈淳d 徐渭(9)属于“海派”的画家有a 任伯军b 赵之谦c 虚⾕d 吴昌硕(10)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号的是d 蔡元培a 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蔡元培三、解释《步辇图》中国唐代绘画作品。
作者阎⽴本。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 起皮技法:起皮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来成为敦煌壁画等绘画形式的主要技法之一。
起皮技法利用颜料与胶结物的相互作用,将颜料均匀地分布在画面上,使其具有特殊的质感和光泽。
2. 宏观叙事:宏观叙事是美术史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描绘一系列事件或情节来展现一个整体的故事或主题。
宏观叙事常常被运用于历史画、宗教画等类型的作品中,通过绘制多个人物和场景来展示复杂而丰富的故事情节。
3. 憔悴意象:憔悴意象是西方美术史中的一个概念,源于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佳作。
憔悴意象指的是通过绘制人物的憔悴、衰败、病态等形象来表达一种悲情或忧虑的情感。
这一意象通常在宗教画或历史画中出现,用以强调人物的痛苦与挣扎。
4. 朦胧派:朦胧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一种重要艺术流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文化大革命前的上海为中心。
朦胧派的艺术家常常使用含糊模糊的笔触和形象,以抽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意境,并注重表达内心的哲思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5. 科技母题:科技母题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来探讨和表达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主题。
科技母题常常出现在实验艺术、数字艺术等形式中,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材料来创作作品,并探索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6. 金属浮雕:金属浮雕是一种雕塑技法,通过在金属板上刻蚀或打压等手法,使形象或图案凸起于金属板面上,突出立体感和质感。
金属浮雕常常被应用于建筑装饰、雕塑制作等领域,具有坚固耐用、富有质感等特点。
7. 排比句:排比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通过多个并列子句或成分的方式,使句子的结构呈现一种对称的形式。
排比句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韵律感,使句子结构更加生动有趣。
8. 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叙事结构,指的是一个故事、文章或作品的开头、中间、过程和结尾部分。
起承转合是一种逻辑和美学上的秩序,可以使故事情节或主题得到合理的展开和发展,增加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中国美术简史>的笔记...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 “大小李将军”(唐):李思训: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2)水墨山水:<1>王维: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以辋川为题材。
<2>张璪: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荆浩: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
中国美术史一、名词解释:1、曹家样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着称;被誉为“曹家样”..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2、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画以传神精妙着称;并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着名绘画思想..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迁想妙得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4、以形写神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5、画品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着;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6、谢赫“六法论”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8、比德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9、吴带曹衣“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试圆转;衣服飘举;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两种着名的描发也流行于古代造像..10、历代名画记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着作..全书内容大致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绘画的有关资料、着录以及鉴识、收藏;画家传记及作品..11、石窟寺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12、莫高窟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东南;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十六国至明清历代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13、昙曜五窟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 —20窟;通称昙曜五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时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行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应出中亚造像的特色..14、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另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刻成浮雕;置于他的墓地前;世称“昭陵六骏”..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完美的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15、唐三彩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16、徐黄体异五代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风格流派;即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所作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徐熙多画自然中的画竹蔬果、禽鱼草虫;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17、六要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着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18、三远2001年央美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有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19、文人画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20、翰林图画院宋代宫廷绘画机构..宋初建立;专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设有待诏、画学正、艺学、祗侯、画学生等职位..宋徽宗赵佶时又增设画学医培养宫廷绘画人材;画院制度已此时最为完备;规模最为兴盛..21、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好简括的笔墨章法塑造了空灵雅秀的江南山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22、元四家2003年、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清华美院;2006年湖美至元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他们强调以画“自娱”;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诗书画的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笔墨方面各有独特创造;使画面效果更加符合文人画的理想;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新阶段;是后世文人画的典范..2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004年清华美院背诵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记忆;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清明节的风貌;不但是一幅绘画杰作;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24、永乐宫壁画2006年清华美院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永乐宫位于山西永济县因建水库今迁芮城;为元代所建;其壁画规模宏伟;形象生动;线描做莼菜条;施以重彩;局部作堆金沥粉;华美异常;可见吴道子画风之影响..25、浙派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明初活跃于浙江地区的绘画流派;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代表画家戴进、吴伟..二人均曾为宫廷画家..26、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与苏州地区的文人画流派..该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27、白阳青藤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白阳青藤”..他俩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8、南陈北崔2004年四川大学、2007年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指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他俩的人物画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换;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29、波臣派明末清初的肖像画流派;因创始人曾鲸字波臣而得名..曾鲸在人物肖像画中重视墨骨的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然后施墨色染出结构凹凸;再赋色彩..其画法吸收了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故而文质相兼;独具特色..当时追随者甚众;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30、董其昌明末华亭派的代表人物;绘画理论家..其山水画创作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趣味;并把宋元诸家绘画中的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以笔势做不似之似的重新组合..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31、南北宗论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为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32、“清初四王”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清华美院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元祈和王翚四位山水画家..他们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33、“没骨法”2001年中央美院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技法..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记;遂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用色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34、八大山人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及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35、石涛2004年清华美院清初“四僧”之一;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之所得;极富创造性..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提出了着名的“借故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36、扬州画派2004年四川大学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又叫“扬州八怪”;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37、二高一陈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38、赵之谦2005年清华美院海派画家;书法篆刻造诣深厚;以此入大写意花卉画;变流布清末花坛的柔美纤细作风为挺拔厚重;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变清淡为艳丽..39、岭南画派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技法结合在一起;渲染出天光云影、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40、齐白石2004年清华美院现代画家、书法篆刻家..主张绘画“妙哉似与不似之间”..题材充满民间情味;擅画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相结合..41、林风眠2005年清华美院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从事油画创作;后致力于中国现代绘画的探索;采用水墨、水彩、水粉在纸上作画;题材多样..其画“调和”中西而能和谐统一;风格独树一帜..42、决澜社2004年四川大学、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决澜社”为西洋画团体;1931年9月由庞薰琹、倪贻德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组织过多次展览;1935年自行解散..决澜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二、简答题1、吴道子的绘画技法有何特点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吴道子是唐代最富盛名的画家;在释道人物画上成就突出..他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逸之势;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张僧繇的“张家样”之后一种更加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后世谓之“吴装”..2、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特征2005年清华美院初唐杰出人物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线描健劲;设色沉着;人物表情生动传神..画圣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一存世;但从传为其作品是为宋人所绘的送子天王图中仍可感受到“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的笔法特点..唐代仕女画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有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3、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2006年清华美院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仕女画家着名者有张萱与周昉..4、南吉北磁2006年湖美宋代形成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以烧制黑瓷着称;独创了以剪纸及木叶贴花为装饰的手法..磁州窑以烧制白釉黑花瓷为主;装饰技法以画花、雕釉最为流行;器物黑白对比鲜明;富有强烈、明快的装饰效果..5、太白行吟图2006年湖美南宋人物画大师梁楷的简笔画代表作品;以飘逸洒脱的用笔;简赅地勾画出诗人高洁超脱的气质..梁楷在人物画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变革;丰富了我国传统人物画的技巧..6、何为“马一角”“夏半边”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要点: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种“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蒙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7、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2004年清华美院宋代院体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神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凫雁的崔白体;但都工细写实、精妙入微..8、赵孟覜的绘画特色2005年清华美院赵孟覜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9、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四僧”是指清初石涛、朱耷、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以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就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10、简述“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2004年清华美院“扬州八怪”是泛指清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庙会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在艺术上;扬州八怪发挥水墨特长;以简括手法塑造物象;笔墨纵横;锋芒显露;直抒胸臆;打破了成法约束;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这些画家形成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文人写意画..11、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海派即上海画派;指清末民初在上海兴起;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12、岭南画派的主要艺术特点如何2006年湖北美院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技法结合在一起;渲染出天光云影、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三、论述题1、论敦煌石窟、云冈古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成就..2004年清华美院、2007年山大艺术学院答题要点: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三窟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着名石窟;皆以佛教造像着名..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至今尚存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45000平方米..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十六国至明清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莫高窟保存的千余年历代壁画和彩塑;全面系统的反应了中国佛教艺术从5世纪到14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云冈石窟现存大小造像50000余躯;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所大型石窟..最早有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5所;就崖雕凿佛像;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其雕像雄伟粗壮;面型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应出中亚造像的特色..龙门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再次开凿的一处石窟..北魏时的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又称宾阳三洞、古阳洞等..其造像多为身材秀挺、面容瘦削的秀骨清像;服饰为宽服大袍、褒衣博带;表情显得温和而世俗化..艺术风格从云冈的浑厚粗犷转向优雅端庄;更具民族特点和中原风格;是形成中国式佛教艺术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龙门石窟在唐代再次成为大规模宗教活动的中心;其中最重要的石刻造像是奉先寺造像;巨大的规模和造像的完美均是石窟艺术中罕见的..2、论隋唐五代山水画的风格演变2004年清华美院答题要点:隋代;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今传存最早的山水画;以青绿山水的风貌开创了我国山水画的端绪;并且初步探讨了“咫尺千里”的透视观..唐代山水画出现了青绿和水墨两种不同风格..山水画家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的青绿山水画继承者展子虔的传统而发展..盛唐时期;山水画出现重大变革..诗人王维创水墨渲染山水;苏轼凭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3、论述五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人物..2006年中央美院答题要点: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荆浩描绘了崇山峻岭;气势宏伟的北方山水..关仝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善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董源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表现烟雾溟蒙;江湖纵横的江南景色..巨然山水画笔墨秀润;善绘烟岚气象;充满田园景致..4、试论宋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特征..2005年清华美院答题要点:北宋山水画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他们继承并完善了五代北方山水画派的全景构图形式和雄伟画风;以一种更为具体和更富于个性特征的方式创造了更加接近自然的齐鲁山水或关陕山水..李成善画齐鲁山水;寒林平远、气象萧疏;有窠石读碑图传世..范宽善画关陕山水;高山仰止;气象雄伟;有西山行旅途传世..南宋时期;画家们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括的笔墨章法开创了空灵雅秀的南宋院体山水画风..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远用笔请劲而外露;以踏歌图为代表作;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以山水四断图为代表作..填空1、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作为工具的石器造型上..2、春秋晚期新出现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是失蜡法..3、先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萌生期;文字经历了从单纯的功用性向应用型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转变..4、东汉后期墓室壁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图像表现的重点从对神的绝对描绘转向注重人的表现..5、"误点成蝇"是关于画家曹不兴的传说..6、姚续画品称“象人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他们分别是张僧繇、陆探微、顾恺之..7、兰亭序所体现的是行云流水般韵致;代表了晋书尚韵精神..8、周昉创造水月观音形象;是一种似人间仕女的观音形象..9、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0、杜甫诗句“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赞美的是曹霸..11、笔法记所提出的六要是气、韵、思、景、笔、墨..12、皇家花园的创设与画学的兴办是宋代宫廷画发展标志..13、李公麟“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更创造了以墨线勾勒塑造形象的画法;史称白描..14、元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称梁楷为“皆草草之;谓之减笔”..。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彩陶文化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制作一种红色的特殊陶器,上边再画上彩色的花纹,因而我们叫这种文化为“彩陶文化”;最早的应称:半坡文化(仰韶文化)老官台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等。
金字塔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因其形状似汉字的“金”字,故译为金字塔。
在古埃及叫piremus,有高的含义,是埃及人用石头建筑的法老的陵墓。
画像砖画像砖是模印或刻划图像于泥坯上并经过烧制而成的砖,分空心和实心两种,用于建筑物装饰。
唐三彩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蓝、紫等色,以黄、绿和器胎上的白色为主调,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
唐三彩的色彩是唐以后各类低温色釉和彩釉瓷的鼻祖,造型则是瓷塑的先驱。
辟邪辟邪为陵前仪仗石雕,常与天禄配对,俱属神兽之列。
此兽以巨型青灰色石灰岩石块雕凿而成,形如虎似狮,态极凶猛,体魄健壮。
画像石画像石是指有雕饰有图像的石制品,它始兴于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多砌筑于墓室,少数也用于装饰石棺椁以及地面上石碑、石阙、石祠堂。
石窟寺石窟寺是供佛教僧人信徒礼佛和修行的场所,窟内通常按不同的功能雕塑和绘制相关的佛教内容和各类形象,做功德者还会根据自己的祈愿题刻或书写下发愿文。
因此,石窟寺又是集建筑、雕塑、绘画和书法于一体的艺术博物馆。
明四家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
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
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不同风格的大家,而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
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一、名词解释:1、曹家样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
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2、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他的画以传神精妙著称,并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著名绘画思想。
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迁想妙得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
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4、以形写神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
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5、《画品》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著,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6、谢赫“六法论”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
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
8、比德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9、吴带曹衣“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
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试圆转,衣服飘举;而北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这两种著名的描发也流行于古代造像。
10、《历代名画记》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全书内容大致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画家传记及作品。
11、石窟寺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
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12、莫高窟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东南,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
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十六国至明清历代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
13、昙曜五窟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 —20窟,通称昙曜五窟。
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时当今如来”的思想。
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
形象特点多是面行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应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14、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另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刻成浮雕,置于他的墓地前,世称“昭陵六骏”。
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完美的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
15、唐三彩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
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
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16、徐黄体异五代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风格流派,即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所作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徐熙多画自然中的画竹蔬果、禽鱼草虫,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
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
17、六要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18、三远(2001年央美)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
有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
19、文人画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
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
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20、翰林图画院宋代宫廷绘画机构。
宋初建立,专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设有待诏、画学正、艺学、祗侯、画学生等职位。
宋徽宗赵佶时又增设画学医培养宫廷绘画人材,画院制度已此时最为完备,规模最为兴盛。
21、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好简括的笔墨章法塑造了空灵雅秀的江南山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22、元四家(2003年、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清华美院,2006年湖美)至元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
他们强调以画“自娱”,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诗书画的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笔墨方面各有独特创造,使画面效果更加符合文人画的理想,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新阶段,是后世文人画的典范。
2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004年清华美院)背诵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记忆,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清明节的风貌,不但是一幅绘画杰作,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24、永乐宫壁画(2006年清华美院)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
永乐宫位于山西永济县(因建水库今迁芮城),为元代所建,其壁画规模宏伟,形象生动,线描做莼菜条,施以重彩,局部作堆金沥粉,华美异常,可见吴道子画风之影响。
25、浙派(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明初活跃于浙江地区的绘画流派,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代表画家戴进、吴伟。
二人均曾为宫廷画家。
26、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与苏州地区的文人画流派。
该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
27、白阳青藤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
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白阳青藤”。
他俩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8、南陈北崔(2004年四川大学、2007年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指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绶和崔子忠。
他俩的人物画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换,饶有装饰意趣,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29、波臣派明末清初的肖像画流派,因创始人曾鯨字波臣而得名。
曾鯨在人物肖像画中重视墨骨的画法,以淡墨勾定轮廓五官,然后施墨色染出结构凹凸,再赋色彩。
其画法吸收了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的审美取向,故而文质相兼,独具特色。
当时追随者甚众,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
30、董其昌明末华亭派的代表人物,绘画理论家。
其山水画创作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趣味,并把宋元诸家绘画中的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以笔势做不似之似的重新组合。
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31、南北宗论(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
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为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
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
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32、“清初四王”(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清华美院)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元祈和王翚四位山水画家。
他们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
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
33、“没骨法”(2001年中央美院)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技法。
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
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记,遂有“没骨花枝”之称。
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用色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
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
34、八大山人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
其绘画以及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
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35、石涛(2004年清华美院)清初“四僧”之一,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之所得,极富创造性。
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
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提出了著名的“借故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
36、扬州画派(2004年四川大学)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又叫“扬州八怪”,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
他们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37、二高一陈(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三人。
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38、赵之谦(2005年清华美院)海派画家,书法篆刻造诣深厚,以此入大写意花卉画,变流布清末花坛的柔美纤细作风为挺拔厚重,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变清淡为艳丽。
39、岭南画派(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
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
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技法结合在一起,渲染出天光云影、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
40、齐白石(2004年清华美院)现代画家、书法篆刻家。
主张绘画“妙哉似与不似之间”。
题材充满民间情味,擅画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