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六单元)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时安排:8课时口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5、6单元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5、6单元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年、月、日
1、认识年月日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
备课教师:参与教师:审核人: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认识平年、闰年
备课教师:参与教师:审核人: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2、24时计时法
第一课时 24时计时法
备课教师:参与教师:审核人: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第二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备课教师:参与教师:审核人: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
备课教师:参与教师:审核人: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上课时间:课时安排:累计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第五课时不进位乘法笔算练习课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口算练习: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12×40 330×2 240×2 60×3 33×303、笔算: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39×11 31×31 23×3322×24 12×41 21×32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三、综合练习:(课件出示)1、笔算:23×33 56×412、买来21袋茶叶,每袋24元。

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3、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妈妈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3分钟,应付多少钱?4、一个餐桌可以坐12位客人,21个餐桌一共可以坐多少位客人?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015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5-6单元教案(人教版)

2015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5-6单元教案(人教版)

2015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5-6单元教案(人教版)第五单元面积新知识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指导】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知识结构】第一课时旋转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二、观察抽象,探究新知(一)、认识旋转1.出示例1、(出示旋转地钟面)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表格式教案共20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表格式教案共20节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5单元第3节
总第33节
课题
综合练习: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
目的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9×20 80×20 91×20 35×40
2、列竖式计算
24×12 78×11 33×21 19×9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呈现下围棋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年级
班次
时间
201年月日
第5单元第5节
总第35节
课题
不进位笔算乘法练习课: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2~4题。
教学
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学内容:P61例1、2,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认识面积的含义。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物体的面积。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认识面积的意义。

观察黑板面和课桌面,哪一个面比较大。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什么?能像这样说说我们身边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面积吗?2、出示教材例2:统一测量面积的单位。

(1)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的方法。

出示例2两个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课件演示重叠过程)。

你比较出了大小吗?因为重叠以后剩下的形状不一样,所以我们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怎么办呢?(小组讨论)师导:老师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纸片,有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

每一种都有若干张,你能借助它们帮我们知道这两个图形谁大谁小吗?说说你的想法。

(2)统一面积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用这些图形你准备怎样拼?①用不同形状来拼行不行?②都用一种图形来拼,我们拼拼看。

③观察我们用三种不同图形拼的结果,说说你对这三种情况有什么看法,哪一种能清楚的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总结:圆形最然可以拼,但圆形不能完全将图形的面积覆盖,测量出来的结果会有误差;三角形也在拼的过程中出现了缺漏,测量起来也不太方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握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尝试解决问题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3)交流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C、用竖式:1.6+12.814.4【设计意图】先自己思考,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再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握算法。

2、尝试练习(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2)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①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试做。

②汇报交流算法。

(3)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和整数减法一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竖式算法,让学生掌握竖式算法。

2015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六课时教案

2015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六课时教案

第六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内容:P70 例6、7,练习十六1—3题教学目标: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2、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面积单位进率又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1、面积单位进率:学习教材第70页例6(1)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个1厘米,也就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2)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1)8平方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5平方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56单元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56单元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
象。

形、正方形的面积。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
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五六单元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五六单元教案.doc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五、一、创设“分”的情境,把整体分开。
1、把附页2中的图7涂上不同的颜色,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将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整个的几分之几。
二、把几个物体看做整体。
六、老师这有一盒乒乓球,里面有3个黄色的,2个白色的。
1、黄色的球占这盒球的几分之几?
5、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特点?
同分母分数。你觉得容易吗?怎样计算?
三、运用数学模型。
1、练一练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怎样计算呢?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吃西瓜
3/8+2/8=(2+3)/8=5/8
3/8-2/8=(3-2)/8=1/8
1-5/8=8/8-5/8=(8-5)/8=3/8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分数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分数意义的理解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课时。
分一分1课时
分一分2课时
比大小1课时
吃西瓜3课时
机动1课时
题目
分一分(一)
备课人
白丽芳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强调“平均分”在分数认识中的作用。

20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

20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

第五单元面积新知识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教案(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两位数乘一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而且把握了多位数乘一名数的计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两位数乘一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而且把握了多位数乘一名数的计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要紧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本单元的口算乘法要紧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估算和把握了乘法的大体口算方式的基础上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式做好必要的预备。

而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能够进一步巩固口算。

如此,有利于培育、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显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份积的书写位置,帮忙学生明白得笔算的算理。

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进程,帮忙学生把握笔算乘法的方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把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不仅能够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第一,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明白得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式。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成心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月份教案5-6单元共30页第五单元面积新知识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

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 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四、思维训练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

(单位:厘米)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63页例3.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4、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维训练动脑筋,想一想。

板书设计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6每排几个(长)有几排2(宽)个数12面积12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

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习教材第67页例5.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口算下列各题。

13×5 5×11 2×23 16×8 31×3 8×10410×3 7×12 42×2 4×12 130×2 20×4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四、思维训练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长方形8厘米7厘米9米24米正方形边长5分米边长100厘米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板书设计第四课时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