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前言 (6)
第二节三因素模型介绍 (7)
一、三因素分析法简介 (7)
二、现金流量分析比盈利分析更加重要 (7)
三、长期看保费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 (8)
四、实践证明三因素分析法的可靠性 (9)
第三节保费端:寿险回归保障本源,车险费改进一步深化 (9)
一、寿险保费拐点将现,增速可能回落 (10)
二、万能险和投连险受政策打压,转型保障产品 (11)
三、个险渠道成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大型险企更具竞争力 (14)
四、税优政策全国推广,健康险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16)
五、财产险保费增速稳中略降 (18)
六、商业车险费改推广至全国,有利于大型产险公司 (19)
第四节投资端:投资收益率有望回升,投资行为将更规范 (21)
一、投资收益率有望回升,固收转另类趋缓 (22)
二、监管政策加强,险资举牌完全降温 (23)
三、海外资产配置将稳步增加,但增速可能会受限 (24)
四、信用风险在2017年可能进一步上升 (26)
五、非标资产投资需注意劣后风险 (27)
第五节资本端:几家欢乐几家愁 (27)
第六节热点聚集一:利率短期上升对保险公司影响 (29)
一、寿险利润完全来自投资,承保是亏损 (29)
二、利率环境变化对保险公司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29)
第七节热点聚集二:保险公司现金流研究 (32)
一、研究的理论框架 (32)
二、渠道、险种、缴费方式调整,流量退保率明显回落 (32)
三、满期给付处于高峰期,综合赔付率上升 (34)
四、费用率上升,营销员规模增长为主因 (36)
五、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出现下降拐点,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 (37)
图表目录
图表1:三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7)
图表2:现金流量分析在单个公司研究中很实用 (8)
图表3:历史经验看保费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 (9)
图表4: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 (10)
图表5:2017年1-3月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 (11)
图表6:2017年1-3月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 (11)
图表7:近年来我国每年万能险保费规模、增速及占比 (12)
图表8:2016年来我国万能险每月新增保费情况 (12)
图表9:近年来我国每年投连险保费规模、增速及占比 (13)
图表10:2016年来我国投连险每月新增保费情况 (13)
图表11: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保费渠道占比变动分析 (14)
图表12:中国人寿新单保费期限结构 (14)
图表13:中国平安新单保费期限结构 (15)
图表14:中国太保新单保费期限结构 (15)
图表15:新华保险新单保费期限结构 (15)
图表16:上市保险公司代理人数量变化对新业务价值及新单保费影响 (16)
图表17:健康险占人身险比例近年一直在提高 (17)
图表18:健康险保费增速近年来高于人身险保费增速 (17)
图表19:2010年起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缓慢下降 (18)
图表20:我国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构成(2016年) (18)
图表21:我国汽车保有量及增速 (18)
图表22:费改前后商业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情况 (20)
图表23:两轮费改中定价系数的范围 (20)
图表24:财险“老三家”市占率情况 (21)
图表25:保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比例规定 (22)
图表26:保险行业资产配置情况 (22)
图表27:保险行业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 (23)
图表28:我国险资境外投资余额及行业总资产占比 (25)
图表29:我国险资境外资产分类别统计(单位:亿美元) (25)
图表30:上市险企险资境外资产分币种统计 (26)
图表31:偿二代和偿一代在原则、实际资本、最低资本上的主要区别 (27)
图表32: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 (28)
图表33: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分析 (29)
图表34:利率今年以来触底回升 (30)
图表35:上市保险公司新增保费支出率 (30)
图表36:中国人寿投资资产配置(2016年) (31)
图表37:加息对中国人寿债券公允价值下跌幅度测算(2016年) (31)
图表38:2016年流量退保率回落 (33)
图表39:2016年我国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排序(%) (34)
图表40:上市险企综合赔付率情况 (34)
图表41:上市险企综合赔付率情况 (35)
图表42:上市险企费用率情况 (36)
图表43:上市险企费用率拆分情况 (36)
图表44: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情况 (37)
第一节前言
我们将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即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
就其自身行业特点而言,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同属于高负债重资产行业,但保险公司对资产的处置存在更大的主动性。
保险业与证券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重资产属性,证券业更多体现为业务的中介性和资本的中介性。
过去两年,保险业产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保险行业经营的分化,包括公司经营模式的分化和产品形态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很多方面都在颠覆我们过去对行业的理解。
比如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寿险公司至少需要5-7年才能够盈利,而前海人寿两年就实现盈利。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中国资产负债管理不匹配,保险公司的资产久期小于负债久期,但是我们看一些高现值高退保保单账户,保险的资产久期远大于负债久期。
这些新的变化都在提示我们,保险行业今非昔比,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研究。
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按照保险企业的规模和成立目的,就提出保险公司五类划分,从目前看,这种五分天下的格局在未来几年仍然会得以维持:
1、综合类、规模型保险公司(国字头、平安、太保、泰康、阳光、新华等)
第一类保险公司主要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保险公司,这类公司拥有庞大的保险资产,投资比较稳健,尤其注重保险资产的配置。
2、银行类保险公司(建信、工银、农银、中邮等)
第二类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渠道和股东背景,资产累积的速度较快。
这类公司是未来比较有潜力上升到第一梯队的公司。
3、平台类保险公司(安邦、华夏、生命、前海等)
这类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不高。
这类公司在投资方面比较抢眼,而产品以高现值、高收益、短期化为主,退保和现金流压力较大,对投资要求较高。
4、合资类保险公司
第四类公司过去20年难见抢眼的公司脱颖而出,由于合资股东的限制,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简单将这类公司定义为外国人在中国的PE投资。
5、中小中资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