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导学
第4课《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导学案 粤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导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
章节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二单元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四课《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种类和Windows操作系统;
2、了解Windows7操作界面的知识;
3、学会设置Windows7的外观和主题 。
【学习重、难点】:
1、认识Windows7桌面和窗口的基本组成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序号
学习内容
能否掌握
1
知道什么是操作系统。
能◯ 不能◯
2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能◯ 不能◯
3
了解Windows7用户界面,如登录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能◯ 不能◯
4
设置Windwos的外观和主题。
能◯ 不能◯
其他收获:
2、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
课堂导学
自主探究
任务一:,查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学习提示](1)根据老师的提示,操作查看自己使用机器是什么操作系统。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
任务二:(1)哪个是“开始”按钮?
(2)重启电脑的操作在哪里?
(3)如何在任务栏上设置快速启动工具栏。
(4)如何更改计算机主题?
(5)如何设置屏幕分辨率?
2、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学习
环节
导学内容
师生笔记
学法指导
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
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0-1(课程导学)11.6 课程导学教案
【课程实施】
一、观看系部宣传片
1、了解系部基本情况
2、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介绍专业情况展及岗位需求
1、课程体系及相应的考证要求;
2、社会岗位需求:
从“组网、建网、管网、用网”四个核心工作岗位来介绍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就业岗位。
三、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1、人生目标定位
(1)工作
2、兴趣爱好(或者专业方向)形成的关键课程;
《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几乎涵盖了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知识点,既涉及到计算机组成、工作原理、存储器、控制器、编程等方面的硬件内容,又涉及到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内容。
3、该门课程是专转本考试中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程。
六、掌握《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方法
职业素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IT员工?
证书:哪些证书是今后工作的“敲门砖”?
(2)继续深造(专转本、专升本、自考等)
基础知识:
态度与执着
2、梦想的翅膀(努力、坚持、计划)
成功=计划+努力+坚持
四、做系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扬者
1、继承与学习感受
2、引领、创新、发扬光大
五、计算机导论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1、后续课程的前修课程;
1、理论:理解+记忆+应用
2、实践:主要通过两个实训项目,让学生掌握在进程管理、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七、《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安排及评价方式
1、前2章教学进度要放慢些,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以及绝大部分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集训,等3月底全体参赛学生回校后,再利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复习讲解,以他们能及时的补上来。
课题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操作系统的角色和功能,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角色。
2. 掌握进程的定义、创建、调度和管理。
3. 理解内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4. 熟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掌握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方式。
三、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角色2. 进程管理进程的定义进程的创建进程的调度进程的管理3. 内存管理内存的分类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虚拟内存4. 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文件系统的结构文件存储和访问文件系统性能优化5. 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设备驱动程序输入/输出控制缓冲区管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表现,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2. 课件:PowerPoint 演示文稿3. 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操作系统的开源项目等七、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8周完成教学内容3. 实验课:安排4课时,每课时2小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角色。
2. 详细介绍进程的定义、创建、调度和管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操作系统》教案(第一至第五章)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五个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架构。
3. 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4. 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3.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第二章:操作系统架构1. 操作系统的主要组件2.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3. 操作系统的接口和API第三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概念和特性2.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3. 进程调度算法4. 进程同步与互斥5. 死锁与饥饿问题第四章:内存管理1.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2. 内存分页和分段3. 虚拟内存技术4. 页面置换算法5. 内存保护机制第五章:文件管理1. 文件和目录的概念2. 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3. 文件存储分配策略4. 文件访问控制5. 磁盘空间管理和文件备份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 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导:介绍本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本章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组织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和涉及面广。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相关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按照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
(一)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类型、特征以及结构设计。
2.掌握进程和线程。
3.掌握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
4.掌握作业调度、进程调度、调度准则、调度算法、线程调度等。
5.掌握存储管理中的分区法、分页技术、分段技术、段页式技术等。
6. 掌握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目录结构和目录查询、文件和目录操作。
7. 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用户接口服务、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素质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技巧。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从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1.以“够用、适用、实用”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考虑后序课程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应用。
3.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网考-第2章 Windows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课程导学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Windows基本知识Windows运行环境、桌面组成及文件、文件夹等的相关知识。
• Windows基本操作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汉字输入方式、鼠标使用、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工具栏及任务栏操作以及定制开始菜单、剪切与粘贴操作等。
• Windows资源管理器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及文件夹和文件的使用及管理。
• 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及设置时间与日期、设置显示器环境等。
• Windows附件常用工具Windows附件中常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要求:(一)Windows基本知识(1)了解Windows运行环境;(2)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3)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路径的概念;(4)了解窗口的组成;(5)了解菜单的约定;(6)了解剪贴板概念。
(二)Windows基本操作(1)熟练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2)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4)熟练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5)熟练掌握菜单的基本操作;(6)熟练掌握对话框的操作;(7)掌握工具栏、任务栏的操作;(8)掌握开始菜单的定制;(9)熟练掌握剪贴板的操作;(10)熟练掌握快捷方式的创立、使用及删除;(11)掌握命令行方式。
(三)Windows资源管理器(1)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2)熟练掌握文件夹与文件的使用及管理。
(四)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1)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2)掌握时间与日期的设置;(3)掌握程序的添加和删除;(4)掌握显示属性的设置。
(五)Windows附件常用工具(1)了解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常用系统工具的使用;(2)掌握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画图等基本工具的简单使用。
学时建议:自学6学时,自检自测1学时学习自测:第2章选择题第2章操作题在线测试。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操作系统》是信息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如UNIX、xinux)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要求,本课程在学习之前最好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操作系统发展过程、新技术的应用。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及它们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为今后的进修、应用实务作好技术准备。
掌握:基本概念包括:多道程序设计、并发、分时、作业、进程、互斥与同步、周转时间、吞吐量、重定位、连接、虚拟存储、虚拟设备、死锁、线程。
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资源(处理机、存储器、设备、文件)的管理策略。
基本技能:管理系统资源的常用命令、系统配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理解重点:进程概念、存储管理(尤其虚拟存储)的各种策略、文件系统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和配置。
结合具体现代操作系统加深理解。
了解难点:进程的概念及其与程序的区别、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正确实现、虚拟设备与虚拟存储。
Unix,Windows NT的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约佔80%。
实验与自学约佔20%。
教师应该提供自学提纲并适当辅导。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导学案-2024鲜版
文件与文件夹的浏览和搜索
浏览
通过资源管理器或文件浏览器可 以浏览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 ,查看它们的名称、类型、大小
等信息。
2024/3/28
搜索
使用搜索功能可以快速找到计算机 中的特定文件或文件夹,支持按名 称、类型、日期等多种方式进行搜 索。
高级搜索技巧
使用通配符、布尔运算符等高级搜 索技巧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文件和文 件夹。
要数据。
2024/3/28
19
05
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设置
Chapter
2024/3/28
20
显示设置
2024/3/28
分辨率调整
01
通过显示设置,可以调整屏幕的分辨率,以适应不同的显示设
备和个人视觉需求。
缩放与布局
02
Windows允许用户调整文本、应用和其他项目的大小,以改善
可读性和界面布局。
Windows XP
2001年发布,加强了系统 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当 时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 一。
8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2009年发布,修复了Vista的问 题,同时加入了更多新功能,成 为又一经典之作。
2015年发布,融合了传统桌面和 Metro风格,加入Cortana语音 助手等创新功能,持续更新至今 。
任务栏
位于桌面底部,用于显示当前正 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系统托盘、 时间日期等信息。
任务栏按钮
通过单击任务栏上的按钮,可以 快速切换到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或窗口。
13
开始菜单与应用程序管理
开始菜单
通过单击任务栏左侧的“开始”按钮 打开,包含所有已安装应用程序的列 表以及系统设置、关机等选项。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线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与共享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录结构与文件权限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5. 输入/输出管理I/O系统结构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与DMA传输I/O调度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授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编程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交流平台:建立课程QQ群、群等,方便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操作系统概述:4学时进程管理:12学时内存管理:8学时文件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管理:8学时实验与讨论:16学时2. 教学进度:第1-4周: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第5-8周: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第9-12周:输入/输出管理、实验与讨论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占比8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2. 实验报告:总分20分,占比20%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分析深入、论述清晰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收获、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2011年3月开始,本人主持了“导学—自学—互学” 模式研究,历经三年扎实有效的运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为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的转变,较好地发挥了“引导、释疑、点拨、提升”的作用,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高尚道德形成的践行者,健全人格形成的引领者。
专业素养愈发厚重,教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执教能力快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
基于“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构建出了高效、实用且具有本校气息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上个性张扬,求知欲望强烈,展示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合作探究,令人叫绝。
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的精彩度、目标的达成度、思维的拓展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朝气的课堂,是阳光和谐的课堂,是变厌学为乐学、化负担为愉悦的课堂,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取得了突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学校办学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无论在中招升学数量上,还是整体教学质量上,几年来均居全县前列,深得社会好评。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去解决,使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更具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一、课题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理论基础与课改理念的问题任何一项课题的运作,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支撑。
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但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教师太具功利性和实用性,只是关注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流程,缺乏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学习,结果导致我们的课题研究成为无源之水,只能浮在表面,缺少内涵,登不上大雅之堂,经不起推敲,理论不能转化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极易流产。
计算机应用基础导学案简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导学案简版导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等。
1.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0世纪40年代,首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随后,计算机发展迅猛,从大型计算机到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和云计算等,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程序和数据文件。
3.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的非物理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系统功能。
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游戏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一套规则和语法,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C++、Java等。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数据路由和协议等。
数据传输指的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过程,常用的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数据路由指的是决定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输路径。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套规则和约定,用于控制和管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5.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娱乐等。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教学、学习和管理等方面。
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医疗影像诊断、病历管理和医疗设备控制等。
在交通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量监测和导航等。
七年级导学案《电脑总管家--操作系统》
1983年Windows1.0
1987年Windows2.0
1990年Windows3.0及3.1
1995年Windows95
1998年Windows98→Windows Me/2000/XP
2、启动Windows98
3、Windows98的窗口界面(形象地称“桌面”)
三、小结:
1.我们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发展简史。
2.鼠标是操作电脑的有力工具,一定要会用它。
3、正确关机对保护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很重要。
4、程序窗口的基本组成。
5、通过玩游戏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四、思考与练习:KP28、34
一.练习开机操作
二.练习登录入网操作
三.练习鼠标操作,逐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四、打开纸牌游戏进行鼠标操作的巩固练习。
五、练习关机操作
教学后记
以游戏为例讲解,学生很感兴趣!
教法、学法
师:讲演辅结合 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
教学程序
认知
操作
一、复习提问
1.说说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着讲述一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二、新知
1、操作系统及其发展简史
☆操作系统是一种对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料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软件,是其他软件运行的基础。
☆1969年UNIX→Linux
第二章 电脑的总管家——操作系统
课题
第二章 电脑的总管家——操作系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走近视窗第二节窗口探密
教学目标
(思想、知识、能力)
1.能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各种操作系统的优劣。了解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其广为流行的原因。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分类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进程调度算法3. 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存储保护机制缓存技术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目录结构与文件存储文件操作与管理文件系统的实现磁盘空间分配策略5.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与DMA传输设备分配与回收打印系统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操作系统知识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辅导资料:提供历年考试真题和模拟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48学时,每学期授课24学时。
2. 实验时间:共计16学时,每学期实验8学时。
3. 课程设计:安排1次课程设计,为期2周。
4. 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海南省保亭县南茂中学2020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脑的大管家操作系统教案w7
2.1《电脑的大管家-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设计保亭县南茂中学黄燕课题 2.1电脑的大管家-windows操作系统课时第一课时教材版本七年级上粤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是什么及作用。
2、认识Windows 7桌面和窗口的基本组成相关的基本操作。
3、熟悉掌握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1)学会查看电脑的基本情况及硬件属性。
(2)学会使用“控制面板”来管理电脑的软硬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2)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会归纳总结;(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生生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彼此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Windows 7桌面和窗口的基本组成以及相关的基。
本操作。
2、熟悉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教学难点1、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室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及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备注一、温故知新对话导入:(ppt展示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梳理图)结合上节课的知识点归纳,导入新课学习主题二、新课讲授(一)、概念学习1、了解操作系统是什么。
(举例讲解)2、讲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3、PPT展示三种系统操作界面的图片并作简单的介绍,引出目前电脑的主流操作系统是winndows操作系统。
4、问题导入:请观看视频,回忆我们在启动电脑时看到的界面,说一说我们当前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名称是什本课是以“1、了解操作系统是什么及作用。
2、认识windows 7桌面和窗口的基本组成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3、熟悉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
(1)学会查看电脑的基么?学生观看《Windows操作系统近10代的发展视频》(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导入新知识点“电脑桌面”的学习)(二)、新知识点学习(附上Windows 7桌面示意图和窗口示意图进行讲解) 1、 ppt展示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电脑桌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录像教材
本课程已经录制20讲课程录像,由课程 主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茂林副教授主 讲。各讲录像的标题如下: 第1讲 操作系统概念 1 第2讲 操作系统功能 第3讲 进程概念 第4讲 进程同步与互斥 第5讲 同步与互斥应用及进程通信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处理机调度 调度算法 分区存储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 页面置换算法 文件的组织 目录及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二、课程资源
本课程规划的课程资源有文字教材、录 像、网上资源。目前文字教材已经出版, 课程录像在制作中,网上教学资源将陆 续提供。具体说明如下:
1.文字教材
本课程的主教材为《操作系统(本科)》,孟 庆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教 材封面见图示。教材共分7章。第1章概述操作 系统的定义、功能、主要类型以及体系结构; 第2章至第6章分别讲述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 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第7章简介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分 布式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Linux使用及shell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以及Linux常用命令说明将另外提供, 本学期这部分内容将上传到电大在线课程网页 上。
共安排5个实验,每个20分,总计100分。 实验要求完成课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将在课程网页上发布,供学生下载使用, 本学期暂不提供作业册。
2.终结性考试
试题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应用 题四种。 选择题:给出一些有关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要求学生从题后给出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 合适的答案,补足这些叙述。这类题目主要 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判断题:给出一些有关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 叙述,要求学生判断相应叙述的对错(不要 求改正)。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操作系 统概念、名词术语的正确理解情况。
试题题型
简答题:给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操作 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程与程 序的区别等基本概念,要求学生予以解 答。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 掌握程度。 应用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 能力。如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设计进 程的同步算法,给定作业或进程序列在 不同调度算法下有关周转时间、平均周 转时间的计算等。
网上资源
IP课件 录制课程实验演示的流媒体课件,这部分内容 正在制作中,完成后将上传至电大在线课程网 页。 午间直播 已制作1节(约50分钟)午间直播课堂,由中 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袁薇副教授主讲,介绍课 程的基本情况、各章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以 后会根据同学们的需要陆续制作,请同学们留 意电大在线发布的直播时间,积极参与教学互 动活动。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16 第17讲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设备管理概述 输入输出管理及磁盘调度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 Linux系统的进程管理 Linux Linux系统的进程调度 Linux系统的存储管理 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 Linux系统的设备管理
3.网上资源
课程的网上资源主要包括: 教学文件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说明、教师介绍、课程考核说 明。 教师讲义 陆续提供课程的PowerPoint讲稿,供电大教师授课使 用。 文本辅导 根据教材目录分章进行辅导,具体有重点和难点分 析、教材习题解答、章节自测题、常见问题解答等; 期末时提供期末复习指导和期末练习题。
《操作系统》课程导学 操作系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系:朱建忠讲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操作系统”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专科起点)的一门统设必修课程。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通过对现代主流操作系统 (Linux)的分析,可以较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统的实 现机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 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述、shell程序 设计、进程与线程、处理机调度、存储器管理、文 件系统、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程序结构、操作系统 实验。
福建电大联系方式
课程责任教师:朱建忠 邮寄地址:(350003)福州市鼓楼区铜 盘路15号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系 15 联系电话:(0591)87840391 E-mail:zjz@
三、考核说明
以“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 考核说明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 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 式。课程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形 成性考核所占的比例为30%,终结性考试占 70%, 两项合成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 格,可以获得课程学分。
1.形成性考核
试卷结构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共100分。
考试方式
本课程采用半开卷笔试,即一纸开卷。 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课程信息反馈方式 四、课程信息反馈方式
各位老师和同学,希望你们及时将本课程 教学和学习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央 电大操作系统课程组,以便我们把课程建 设好,谢谢! 联系人:袁薇 邮寄地址:(100031)北京市复兴门内大 街160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院 联系电话:(010)664905论坛 每学期均安排1-2次对学生的答疑活动,1次对电 大教师的实时教研活动,具体时间安排请见福建 电大在线的发布。 2010秋BBS教学活动周时间1 9月13日--9月19日 BBS教学活动周时间2 12月13日---12月19日 实时BBS讨论时间1 第一次:9月18日星期六下午16:00-18:00 实时BBS讨论时间2 第二次:12月18日星期六下午16:00-18:00 欢迎老师和同学积极参加。对于非实时的提问随 时欢迎,课程组将尽快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