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文化__第三讲古代测绘.ppt.Convertor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与运用
❖ (1)方位 ❖ 中国地图采用不同的方位,是绘者从使
用目的出发的方位观。中国传统地图,或上 北下南,或以南为上,更有甚者,以卦位为 方位。

❖ 无论官绘,还是坊间私刻,古地图的方位都 不固定。地图的方位恰恰反映了制图者的文 化观念,各种地图对地理要素所采用的不同 表现方式,透视的方向,载量的取舍,既代 表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映那个时 代的思想和文化。
❖ 周公在嵩山建立观星台 ❖ 唐代僧一行测绘 天文测绘 ❖ 清代康熙帝任用传教士进行全国测绘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命中国官员与西方传教士赴
全国各地测绘制图,至五十七年(1718)全图绘成。实地考 察与制图综合相结合
康熙皇舆全览图
(3)绘制主体与存贮方式
❖ 地图是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的象征。在中 国古代,由于地图与军事、政治的关系重大, 地图之得失,常关系土地之得失。所以,古 代图籍多由政府绘制执掌,地图也往往是作 为国家档案的一种来收藏,往往由中央机构 或地方官方的档案库房保存。
❖ “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 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 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
❖ 阐述绘图基本数学要素:比例尺、方位和距 离,以及因地形起伏、偏斜和曲折而带来的距 离误差如何加以改正的方法。
❖ 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对中国传统制图学的影 响延及了一千五百多年,直至十九世纪清朝末年 绘制的某些地图仍在使用他的制图原则和方法。
❖ 交通图、河渠图往往是长卷案图,方位往往 不固定:
❖ 一种以长卷式《郑和航海图》为代表, 沿着中国海岸线的走向,总是从海面向陆地 视望。地图的方位随图卷的展开,不断地变 换,但是陆地总是在上方。
台北故宫藏靳辅、周洽《黄河图》

古建筑测绘课件 PPT

古建筑测绘课件 PPT

三维激光扫描仪
绘图工具 ·图纸:坐标纸,拷贝纸或硫酸纸 ·小图板:固定图纸。 ·笔:绘制草图时最好使用铅笔(H或HB),
准备几支有颜色的笔,以便在图纸上记录测得的 不同尺寸
其它工具:尺、夹子、圆规、橡皮、图筒 等
3.3、一般测绘流程
前期准备
勾画测稿
现场测量
整理数据
错漏
初步成图 校核
正式成图
正反 馈 修
1930—19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大规模的测绘调察 活动
1931年至1937年,梁思成和刘敦桢等主持考察 并测绘了几百座古建筑,开现代实证方法研究 中国古建筑先河。 1939年后抗战期间仍在西南地区艰难的条件下 展开工作。
2.3、西方近代的建筑测绘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如伯鲁乃列斯 基、阿尔伯蒂、伯拉孟特及帕拉第奥等人均 对当时遗存的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进行过 系统的测绘研究,并亲自画过许多测绘图。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大量的测绘 活动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巴黎美院的“罗马大奖”就是向优秀学 生提供前往罗马等地进行测绘研究的机会。
三、测绘基本知识
1、性质与分类 2、测量工具 3、一般测绘流程 4、分工协作
3.1、性质与分类 在文物保护中的性质和地位 测绘是文物建筑常态记录监测中重要内容之一,测绘图是 文物“四有”的基本要求之一。
测量辅助工具和设备
复写纸、网格纸和宣纸:用于拓取某些 构件的纹样 摄影摄像器材 梯子或简易脚手架、竹竿、手电筒、粉 笔、计算器等
用于建筑较高部位测量的辅助设施和工具测量仪器
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全站仪等:
用于总图测量和单体建筑控制性标高的测量。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地图文化_第一讲引言.ppt.Convertor

地图文化_第一讲引言.ppt.Convertor

《地图文化》第一讲引言1“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那么什么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呢?是地图!当我们打开地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缩小的世界。

通过这个缩小的世界,我们可以了解世界——自然和社会。

地图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2345Thematic MapAtlas of MAO Zedong’s Brilliant CourseAtlasScale : 1:87.000.000, 1:450.000Size (cm) : 2129.7Numble of sheets : 150Edition : FirstAuthors :SinoMaps PressPublisher :SinoMaps Press. Beijing, China. 2003.Languages : ChineseIt reflects the struggling life of MAO Zedong with maps, pictures ahd text.67地图的基本概念指北针 方向比例尺 表示地图的精度图例 地图符号代表的意义8一.地图与文化二.地图的社会价值9地图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类生活的良好伴侣。

实践证明,社会越进步对测绘的需求越大。

正如有关专家所说,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人类生活的85%以上都与地理信息有关。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地图、网络地图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地理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10人类文化虽然经常因新的发明而进步变化。

但是一种新发明产生以后,又常因实际情况的阻碍,而没有将旧的东西一律推翻。

地图也是如此,现代地图中我们把物产分布,甚至动、植物分布,以实物画法来取代抽象符号画在地图上,以便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其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化渊源!一.地图与文化11古埃及绘在苇草上的金矿图陶片上的比伦地图12地图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更多地显示空间相互关系。

地图表示什么决定于绘图者的选择——反映人们价值观和兴趣的变化。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现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代 -1 3 5 7 9 11 - - - - - -
纪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13 15 17 19 21 23

点点点点点点
一.昳 [dié] (太阳)偏西: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皆会。 昳 [yì] 〔~丽〕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二.隅中[yú zhōng] 将午之时。
三..晡(bū)时(15-17点)
• 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 地支来表示,即十二个时辰,每个 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 的本意就是小时辰。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间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明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古人纪时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纪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时
地 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纪 时
望海潮·东南形胜 南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第三讲 测绘学概论(地图制图学)ppt课件

第三讲 测绘学概论(地图制图学)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地图制图学同测量学、地理学和数学的联系更为 密切。
• 测量学给地图制图提供地面控制成果和实测地形 原图。
• 地理学为地图制图提供认识和反映地理环境及其 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
• 地图制图学的地图投的概念;
编辑版pppt
22
由颜色图案构成的地图符号
• 符号的颜色能区分地理事物的类别,反映事物的 重要程度和数量差异。
• 通常用不同的色相区分事物的类别,以色彩的深 浅、明暗表示事物的重要程度:深色(鲜艳 色)—重要物体 浅色 —次要物体,等等。
• 如:几乎所有国家的普通地图、各要素用色都大 同小异地成了习惯:水体——蓝色 森林——绿 色 地税——棕色 红色——暖流 兰色—寒流
编辑版pppt
1
地 图
编辑版pppt
2
地图印刷
编辑版pppt
3
计算机地图制图
编辑版pppt
4
编辑版pppt
5
现 代 地 形 图
(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社会信息)
编辑版pppt
6
2.1 地图的基本概念
2.1.1 地图的特性
1.可量测性: 采用了地图投影、比例 尺和地图定向等特殊数 学法则。 2.直观性: 地图语言由符号、色彩、 注记构成。 3.一览性: 是缩小了的地面表象。
• 1.地图比例尺的形式 • 数学式:1:100000,1:10万 • 文字式: 例 百万分之一 • 图解式:用图形加注记形式表示
编辑版pppt
21
2.3 地图语言
•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传输媒体,地图语言则是地图 作为信息传输工具(媒体)不可缺少的媒介。
• 1.地图符号:

古建测绘(图文并茂)

古建测绘(图文并茂)
汉人高诱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写得明白:“宇,屋边也。宙,舟车之所 极覆也”。 天地,自然宇宙;建筑 ,人工宇宙,两者是同构的,这是中华建 筑文化所蕴涵的最典型. 最深刻的哲学与美学思想。两者共同揭 示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形成与建筑文化观念的亲缘联系,或者可 以说,中国原出的宇宙观,是从建筑实践活动与建筑物的造型中 衍生.升华而成的。
魏晋南北朝
佛教广为流传,寺庙. 塔和石窟建筑 得到大发展。产生了灿烂的佛教建筑 和艺术。
三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三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隋唐
三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赵县安济 桥,代表了隋代建筑水平。 唐代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是我国保存最早最完 整的木构建筑。
宋代
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成就,制定了设 计模数和工料定额制度。编著了《营造 法式》。这是世界上当时较为完整的建 筑著作。
斗拱的主要分件
建七
斗 拱 的 主 要 分
筑 中 的 作 用
斗 拱 基 本 构


各 部
.






七 斗拱基本构造.各部件名称及其在建筑中的作用
斗拱的作用
斗拱是我国古代较大建筑上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用 是支承上部挑出的屋檐,将其重量直接地或间接地传到柱子上。 斗拱由于位置不同有柱头科. 平身科和角科三种类型。
八 建筑装饰装修及色彩特征
装饰细部大部分是梁枋. 斗拱.檩椽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 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还宗合运用了工艺美术以及绘画. 雕 刻.书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具有浓厚的传统的民族风格。
八 建筑装饰装修及色彩特征
色彩特征

地图文化第三讲古代测绘

地图文化第三讲古代测绘

01
他在55岁时组织画工绘制《海内华夷图》,花了1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巨幅——唐代中国全图。
02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外国部分,虽然是采访材料,但注重实际,修正了不少错误;二是注重历史地理的考证,古今地名分别用不同颜色绘注,开创了我国沿革地图的先例。
03
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 有什么特点
《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本》
02
中国最早的地理记录
现已发现的十几万块甲骨卜辞材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系统文字材料,所记录的内容十分可观,其中地理一项,所含信息不少,可以说是中国地理知识记录史的第一篇。
01
在所发现的甲骨文,仅仅是商代文字的一部分,就已经有上千个地名。
01
02
01
世界上第一次实施重力测量的 人及使用的方法
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
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后来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
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
中国何时有了地图
“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01
据文字记载,此法始于我国晋代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原则,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唐代贾耽,以每寸折百里的比例编制了《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编制了《天下州县图》(又称《守令图》)。元代朱思本,用计里画方的方法绘制的全国地图—《舆地图》,精确性超过前人。

《古建筑测绘》讲义

《古建筑测绘》讲义

《古建筑测绘》讲义按ctrl点击返回目录1、古建筑测绘的概念A.测量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相应的平、立、剖面图纸。

B.是对古建筑的相关几何、物理和人文信息以及随时变化的信息适时进行采集、测量、处理、显示、管理、更新和利用的技术和活动。

2、应用范围应用与建筑遗产的研究评估、管理维护、保护规划与设计、保护工程实施、周边环境的建设控制以及教育、展示和宣传等诸多方面。

3、人员素质要求熟悉测绘对象的相关形式特征、语汇和历史、结构及构造知识。

4、表现形式A.常规的测量和制图。

B.建立了测绘数据和信息的数据库。

C.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5、技术应用A.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B.数字摄影测量。

C.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二、基本知识注:加粗字体为《房屋建筑制图同意标准》常用比例,不加粗字体为可用比例。

2、测绘成果包含A.测绘图(线划图)。

B.照片。

C.数据图表。

D.文字报告。

E.录像。

F.表现图(采用黑白或色彩绘制的建筑立面、透视图等)。

G.实物模型。

H.点云数据。

I.计算机模型。

J.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

3、测量仪器A.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B.激光标线仪。

C.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全站仪、罗盘仪等。

D.全站仪、数字相机、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工作站。

E.三维激光扫描仪。

按ctrl点击返回目录1、草图画法1)、平面图A、需要绘制详图的部位:a)墙体中特殊的转角、近端处理以及墙体b)各式柱础(需画出平面及另外两个方向的视图)c)有雕饰的门枕石、角石等(需画出平面及另外两个方向的视图)d)必要的铺地、散水以及台基石局部B、必须数清并表明数量的构建:a)台明、室内地面及散水的铺地砖或木地板b)阶条石、土衬石等C、其他注意事项:a)平面图中应“关窗开门”b)平面图中的柱子断面按柱根尺寸画c)墙体一般剖切在槛墙和下碱以上d)门窗、隔扇、花罩、楼梯以及其他不能在平面图中表现清除的部位和构建,均需专门画出完整的详图。

测绘及地图科普知识PPT精选文档

测绘及地图科普知识PPT精选文档
8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 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军事地图,也是最早的彩色地图。9
国内现存最早的印刷地图是宋高宗绍兴年间杨甲编撰《六经图》中的《十五 国风地理之图》,欧洲的第一张印刷的地图要比它晚200年左右,且此图的制10 图 水平也远在欧洲第一张印刷地图之上
清末的皇朝一统图,清末民初的中国边界四至,
5
什么是地图,以及 地图的演变史。
6
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地图,是三国时期的刺绣地图。
7
这是1986年9月在甘 肃天水放马滩五号西汉墓 中出土的一幅纸质地图, 是中国甚至世界迄今发现 的最早的纸质地图。这幅 地图的出土也证实了纸张 的使用比蔡伦“发明”纸 张要早200余年,说明蔡 伦造纸并非“发明”而是 “改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 腹地的测绘队员
3
在珠穆朗玛峰的测 绘队员
在艾丁湖的泥泞中跋 涉的测绘队员
4
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 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 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 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 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 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传统 地图的载体多为纸张,随着科 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地图等。
是今天我们处理边界问题的基本参照。
11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全图
12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国民政府)40年代初绘制的中华民国全图
13
中华民 国时期的 全国地形 图
14
15
测绘数据的获取手段
16
17
18
19
20
21
现代测绘产品展示
22
23
24
25
26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在南极的测绘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测绘队员在珠穆朗玛峰的测绘队员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Fra bibliotek测绘及地图科普知识

地图文化第三讲古代测绘PPT文档58页

地图文化第三讲古代测绘PPT文档58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地图文化第三讲古代测绘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韩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古代测绘1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发展大约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从自然哲学的观点上,最先提出了地球的概念。

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已有学者提出地为圆球的说法。

在1522年麦哲伦领导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激起人们对地球形状的关注。

法国科学院于1735年派遣两个测量队分赴秘鲁和北欧拉普兰进行弧度测量,证实了地扁说。

即靠近两极的子午椭圆曲率小,其曲率半径大;而靠近赤道的子午椭圆曲率大, 曲率半径小。

重力测量是地扁学说的很好佐证:纬度低的地方重力值小,说明地面离地心较远;纬度高的地方重力值大,说明地面离地心较近。

2世界历史上最早估测地球半径的人及使用的方法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先应用几何学中圆周上一段弧长S、对应的圆周角△φ同圆半径R的关系,估算了地球半径的长度。

R=S/△φ3世界上第一次实施重力测量的人及使用的方法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重力测量。

他利用球在斜面上的滚动,测得球在第一秒内走了4.9米,第二秒时走了14.7米,第三秒时走了24.5米。

由此推得球在二秒钟所走的距离比一秒钟增加9.8米;三秒钟所走的距离也比二秒钟增加9.8米。

从而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米/秒2。

4最早使用等高线显示地貌的人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启迪于等深线。

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

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后来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

1791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裘品-特里列姆用等高线表示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

19世纪后半叶,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取得公认。

此后,等高线法才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显示地貌的基本方法。

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

6古老的地图巴比伦泥块地图目前已被发现的最古老地图是巴比伦地图,这“张”地图,距今大概有四五千年。

考古学家推测当时的人是先在湿软的泥块上刻画上图像,再将它放在太阳下烤晒,硬化之后就成为泥块图。

这一张泥块图上面,刻划的是巴比伦附近的一个城市,上面刻画着山脉、河谷及聚落。

巴比伦泥块地图7古老的地图马绍尔群岛是位于太平洋中央的一群岛屿。

西方学者们发现,在这些小岛上有一种由树枝和贝壳编织成的特殊图案。

原来这是一张地图,每一个贝壳是用来表示附近海域的一个岛屿,枝条则是用来代表岛屿附近的风浪形态。

马绍尔群岛树枝地图8古老的地图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地区。

早期的爱斯基摩人,利用河流中的漂木,刻画出许多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小木块,并且将木块漆上不同的颜色,而后再安置到海狮皮上。

这些木块分别用来表示岛屿、湖泊、沼泽、潮汐和滩地等。

爱斯基摩木块图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用地图世界上现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是1973年12月在我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彩色绢绘驻军图。

这张图画在一幅绢帛上,比例尺约为十万分之一,图上分红、蓝、黑三种颜色。

居民点用黑色圆圈表示,山脉用黑色“山”字形符表示,河流用青色,道路用朱红色。

第一层面表示军事要素,地理要素退局第二层面,层次分明。

1011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文古地图中国传统的卷轴地图12武汉略图13中国何时有了地图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

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进地图里,是外出狩猎和出门劳作或旅行的指南。

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就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

“传说”虽然不能证实地图起源的具体时代,但从侧面说明,约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先民已经使用地图了。

14中国何时有了地图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

《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

《左传》中有:“惜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

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15计里画方“计里画方”,是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

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据文字记载,此法始于我国晋代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原则,他曾以一寸折百里的比例编制了《地形方丈图》。

唐代贾耽,以每寸折百里的比例编制了《海内华夷图》。

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编制了《天下州县图》(又称《守令图》)。

元代朱思本,用计里画方的方法绘制的全国地图—《舆地图》,精确性超过前人。

此法沿用1500余年,直到清初,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6“制图六体”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即“制图六体”: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是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制图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7我国最早的测量工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大禹治水时有这样一段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

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

“准”是古代用的水准器。

“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

“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

“矩”是古代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

“立竿见影”便是我国古老的测量工作。

古人们用“立竿见影”来确立方向,测定时刻,或者测定节气乃至回归年的长度等等。

由此可以说,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表”,也就是普通的竹竿、木竿或者石柱等物。

18我国古代超视距的远距离测量我国古代借助太阳进行超视距的远距离测量,即利用日影的长短变化进行远距离测量。

19“寸影千里”的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是:在同一天(如夏至)的中午,在南北方向上的两地分别竖起同高的表杆,然后测量表杆的影,并根据日影差一寸实地相距千里的原则推算两地距离。

“寸影千里”成了最早的远距离测量原则。

AE、BF为同高的表杆,按影长AC与BD的差“寸影千里”推算AB两地的距离20南朝时,科学家在进行阳城(河南登封县境内)和交州(今越南境内)的联测时,发现了“寸影千里”的不准确性。

唐代一行高僧等在河南平原上成功地进行了子午线长度测量和纬度测量后,否定了“寸影千里”的测量定则。

21南朝刘宋的天文学家何承天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对寸影千里的推算法则产生怀疑,在公元442年组织了一次远距离的晷影测量,以验证自己的推断。

何承天派人到交州(今越南河内附近),在夏至这一天测量日影。

日影在表杆的南侧,长3.2寸。

同时有人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测量日影。

日影在表杆的北侧,长15寸。

交州测取的日影与阳城测取的日影长度相加为18.2寸,按照寸影千里的法则推算,阳城到交州应为1.82万里。

实际上,两地距离只有1.082万里,合600里影差一寸。

这样何承天就用事实否定了沿用多年的寸影千里的推算法则。

22我国最早应用的长度标准远古时期,人们以“身(身体的某一部分)为度”,因此,我国商代骨尺长16厘米,恰好相当于正常人的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一作扎之长。

汉代有“十二栗而当一寸”的记载。

《汉书•律历志》记载,西汉末年,刘韵为首的百余名学者考证历代度量衡制度,首次提出以固定音频和口径的黄钟律管作为长度标准,实际上是以声波长度为长度标准。

23我国古代的时间测量漏刻是我国最古老的测时设备。

漏,是漏水的壶,借助水漏出的多少来计量时间的流逝,是守时设备;刻,是带有刻度的标尺,用来标明漏水所反映的具体时间,是报时设备。

将漏和刻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测时设备——漏刻。

漏刻24古代的地图载体在我国地图学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地图的载体多种多样,主要有木牍、缣帛、铜器、纸笺、石碑等形式。

《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本》25中国最早的地理记录现已发现的十几万块甲骨卜辞材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系统文字材料,所记录的内容十分可观,其中地理一项,所含信息不少,可以说是中国地理知识记录史的第一篇。

在所发现的甲骨文,仅仅是商代文字的一部分,就已经有上千个地名。

甲骨文中的地名有自然的山河名称,有多样的风向说明。

26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1986年我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实物地图。

放马滩出土的地图共七幅。

分别绘在四块大小相等的木板上。

据有关专家论证,它的绘制时间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战国后期。

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该地图中都可以找到,与《水经注》一书的记载相符。

27我国现在的最古老的测量标石以埋石法长久地标示测量点位,在我国最迟到汉代就出现了。

陕西省咸阳市附近的汉代阳陵的罗经石(前153年),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测量标石。

罗经石上方平面图28我国最早的测算专著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出现了第一部测算专著——《海岛算经》。

该书全部9个算例均涉及测高望远及其计算问题。

9个算例分别是:测量海岛的高度(望海岛),测量山上的松树的高度(望松),测量城市的大小(望邑),测量涧谷的深度(望谷),居高测量地面上塔楼的高度(望楼),测量河流的宽度(望波口),测量清水潭的深度(望清渊),从山上测量湖塘的宽度(望津),从山上测量一座城市的大小(临邑)。

29唐代一行高僧对测绘科学的贡献一行高僧原名张遂,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测量学家。

在一行的支持和领导下,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用铜铸造成黄道游仪。

这台仪器既可以用来测定每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可以用来测定月亮和星宿的位置。

同年,一行和梁令瓒等人在继承张衡“水运浑象”理论的基础上又设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

水运浑天仪上刻有二十八宿,注水激轮,每天一周,恰恰与天体周日视运动一致。

整个水运浑天仪既能演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又能自动报时。

一行根据修改旧历的需要,于公元724年,又组织领导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也是一次史无前例、世界罕见的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工作。

30九鼎见天下九鼎图是地理调查的结果大禹将华夏大地破天荒地浓缩在九鼎之上31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有什么特点贾耽是唐代地理学家、地图制图学家,他一生先后采用裴秀制图法,撰成《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陇古山南国》、《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及《吐蕃黄河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