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2.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2.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如板块构造理论,认识地震与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模拟和分析。
5.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规划交通线路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人。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演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创设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六大板块的名称;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分析宏观地形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2.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相关地理事物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政热点,专家扮演,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相关地理事物。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相关地理事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绘图工具、六大板块图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松花江》,也看到了松花江畔美丽的景色,但是自然界是残酷的、无情的,在半个月前,松花江畔的松原市发生了地震,这次地震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教师板书课题)专家到底怎么解释的?这就需要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进行解释。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六大板块图描绘相关地理事物。

描绘时请同学们注意屏幕上的这些要求,等会我们看哪一组绘制得最迅速、最准确、最美观。

同学们看清要求没有?下面就请你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测绘。

倒计时开始!(8分钟倒计时开始,学生活动,老师下组指导)【要求】①描绘板块边界时,用红笔描绘生长边界,用黑笔描绘消亡边界,虚线表示未定边界;用红笔画出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的移动方向。

②用红笔注明六大板块的名称。

③在图上标注下列相关地理事物:地中海、红海、东非大裂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台湾山脉、吉林省松原市。

④根据板块分布图试概括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讨论】时间到!请一个小组将你们绘制的地图展示出来,并请你们组的发言人简要地说明你们是怎样绘制这张地图的,并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讲述】(展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我们同学能否利用刚才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地理事物呢?(设置悬念:喜马拉雅山脉、日本海沟、东非大裂谷、松原地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学案)合作探究一:喜马拉雅山脉是在过去6500万年间由造成地壳巨大隆起的环球板块构造力形成的。

2.2 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
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用20元、10元、5元人民币背面的地表形态引入。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讨论形成的原因
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对地表形态有感性认识。
新课
什么是板块?何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各自的表现形式又是什么?
学生看书,理清这些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评价
作业
作业本第24页1、2、3、4、6,仔细梳理知识和课堂笔记。
认真完成作业本,整理课堂笔记。
巩固知识




时间的安排稍欠合理,第二部分,特别是断层的知识讲述得匆匆忙忙,忽略对课的总结。激趣导入可以更加简洁一些,第二次学生活动可以省略或改造,为后面的环节争取更多的时间,使课堂整体更完整。
联系实际
喜马拉雅山中的岩层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地区曾经是陆地;长江口的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长;东非大裂谷正在不断变宽,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现实中的地理现象,把学到知识运用于实践。
联系实际
课堂巩固
(教学评价)
3—5道简单习题总结回顾整节课
运用地质构造图设计问题情境,将本节课额重点、难点串联起来,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判别地质构造图的识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
授课人
授课时间
2012.10.31
上课班级
高一(8)班
课题
2.2地球表面形态




知识
1.准确说出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并且能够判断,知道其实践意义。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学案导引,课前预习(学案略)(二)、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齐读,感受诗词内涵。

)思考回答:“水拍云崖”是什么意思?这种雄奇壮丽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运用诗词设置悬念,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认知的兴趣。

(三)、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如:风化作用:展示图片:你能推断出它们是如何被风化成现在这种形状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物理风化:气温化学风化: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生物风化:植物根系、穴居动物活动等如:举出你所知道的由于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形成的地表形态。

(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讨论一种侵蚀地貌,并选出一名同学做代表回答)(四)、点拨释疑,知识升华[教师点拨]如:流水侵蚀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流水作用的冲力对坡面的冲刷作用,使得坡面支离破碎。

流水切割地面还会出现沟谷,并在漫长的时期里,使谷底和河床加深加宽。

这种方式叫做“机械冲刷”作用。

第二种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出示《石灰岩溶洞①钟乳石②石笋③石柱》素描图,边指边讲解。

让学生联系初中化学知识理解,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aCO3+CO2+H2O Ca(HCO3)2使岩石溶解形成溶洞。

Ca(HCO3)2 CaCO3↓+CO2↑+H2O在溶洞上部形成钟乳石,滴到地面沉淀形成石笋,当石笋逐渐升高与钟乳石相连形成石柱。

[知识升华]如:归纳填表(五)、巩固知识,提升能力1.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图3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3.读地理素描图判断,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图是()(六)、课后延伸,学以致用搜集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图片以及有关材料。

(完整版)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完整版)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09-11-11一、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和成因,地表形态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的介绍,让学生更好理解内力作用的原理,掌握褶皱,更加清晰地解释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

三、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我将加入比较多的图片说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教材中关于山岳部分比较详细,我在教学安排时,只要由学生根据地质作用的知识解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地表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4.举例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从实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用对比法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以流水和风为例,对比说明外力作用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由于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优美自然风光图片,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通过了解地质构造对现实中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五、教学重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六、教学难点地质构造的判别、绘制示意图及其影响。

七、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表格对比法、分组讨论法。

八、教学媒体自制电子课件和下载动画视频。

九、课时安排活动:分组讨论完成背斜和向斜的比较表褶皱的其本形态岩层形态地表形态未侵蚀地形侵蚀后的地形背斜向斜动画演示画岩层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教师小结: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十、板书设计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自然地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中重点介绍了地壳运动,分析了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阐述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

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

(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

三、教学方法简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2.2地球表面形态(公开课教案)-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2.2地球表面形态(公开课教案)-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2.2地球表面形态(公开课教案)-教案-湘教
版必修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2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


【学以致用1】
假设你是工程师,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呢(提示: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加以考虑)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学以致用2】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
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

【学以致用3】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
断层线上岩石抗侵蚀强度如何侵蚀后形成
(解释: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水和湖泊,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断层处还经常有断层瀑布和构造湖泊出现。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中所示地质的构造为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形为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变形、变位
2.地质构造的类型
(1)褶皱
形态特征构造地貌地形倒置及原因



②。

地球表面形态(二)教学案

地球表面形态(二)教学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二)教学案课型:新授课编号:015 时间:2014/11/3 主备人:张保华高一地理组第 1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备课组长:张风丽段长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使用说明】1.自学教材第36页到第42页,找出本课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将其标记出来。

2.本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或由老师答疑解惑。

【学习时间】1课时【自主学习】7.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形成的关系:概念产生地形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是一种岩浆活动熔岩物质堆积形成火山锥、火山口,个别地方形成火山熔岩地貌(熔岩高地)地震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释放能量引起震动,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表现为地震裂缝、裂谷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为____________;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C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D处地形为____________。

(2)褶皱构造的地形往往是____________,断层构造的地形往往是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地面起伏判断地形类型,根据岩层形态判断地质构造。

B处岩层是连续的且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C处岩层断裂不连续,可判断为断层。

(2)褶皱构造是岩层受力弯曲,致使地面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形成山谷和山岭的地形。

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层面发生显著位移而成的,上升的岩层成山,下降的岩块为谷。

[答案] (1)山岭背斜断层谷地(2)山岭和山谷陡崖或沟谷【活动提示】(教材P37)1.(1)印度洋板块向西北方向运动。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学生还要有能力和品质的双重提高。

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模拟动手——设疑——探究——建立思维模型——探究等方式,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体化,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而且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区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堂课的地理韵味很浓,理论性又比较强,特别是其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地理术语比较多,使之成为目前高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但限于水平,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对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于表面,关注局部。

而无法对全球作出一个让自己都信服的解释。

2、根据平时对学生了解,对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现象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许多学生甚至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课标细化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

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2.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地球重力能等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 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此外,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山脉或岛弧。

③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①从地质构造上看,A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B为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②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A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B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③从地形上看,A常形成山地,B常形成谷地;但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A会被侵蚀成谷地,B则成为山岭。

(地形倒置)(2)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

其中,A部分叫地垒,常发育成山峰;B部分叫地堑,常形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2)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温馨提示]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地形、地貌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地理现象,如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并通过图片、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2.提问:“大家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形态?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三维地形模型,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地形形成的原因。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理解地表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2)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2)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

(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讲述】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力)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投影下列表格,师生边讨论,边填写)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举例说明,也可让学生来举例)【过渡】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粗毛坯”,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地壳是怎样产生运动的?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产生了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方案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方案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方案地球是孕育生命的星球,其表面形态多种多样,如高山峻岭、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陆地等。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对于理解地球的成因、地貌演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本文将针对此进行教学方案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主要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峡谷等。

2.理解地球各地形的形成机制,如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力作用等。

3.了解不同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高山作为水源保护区、平原作为农业生产区等。

4.培养学生利用实地考察、图片、数字资料等多种方式综合认识地球表面形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以及基本特征。

例如:(1)高山:海拔较高,山顶常年盖雪,表面悬崖峭壁,动植物种类丰富。

(2)平原:海拔较低,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

(3)丘陵:地势较平缓,山丘或土丘居多,土地贫瘠不适宜农业生产。

(4)盆地:地势低凹,气候干燥,常由内陆湖泊或滨海河流沉积形成。

2.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机制。

包括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风化作用(机械风化、化学风化)以及水力作用(水蚀作用、泥石流作用等等)。

3.不同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高山作为水源保护区、平原作为农业生产区等。

4.地球表面形态的实地考察。

采用实地考察、图片观察等方式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实际观察,如登山、徒步等,使学生直接体验不同地形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利用图书资料、化石模型、图片等辅助资料对地球表面不同地形的分类、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讲解。

2.实地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直接观察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

3.数字化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交互式学习,如网络地图、地球仪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球表面形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和特征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

2.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需要理解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力作用等地理概念。

第2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省优获奖教案 精品导学案

第2章 第2节 地球表面形态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省优获奖教案 精品导学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③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④通过对山地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地貌的学习中。

2、过程与方法:①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方法认识褶皱、断层和火山。

②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探讨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③案例探究: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情态目标:通过分析各种山地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标重难点】重点:一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以及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面的影响。

难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课前预习】【方法点拨】比较法理论联系实际褶皱山: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

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一: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3)】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齐市第二十四中学邱丽萍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学生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四、学情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的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思;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得能力;【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形成;2、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难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教学手段及方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动画展示;探究合作;读图分析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介绍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多媒体】:不同区域地表形态的展示师:从这些图文资料中,同学们有何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结论:1、地表呈现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地壳和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3、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的镜头补充:地表形态是地球的外貌形态,也叫地形或地貌【承转】是什么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其力量来自哪里?【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新课教学】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教师解读)学习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高大山地或裂谷带的形成。

4、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多媒体】地壳物质循环图引导学生读图:图中表现有岩浆活动和流水的作用,分别属于内力和外作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包括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承转】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正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的作用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其中内力作用是地形的塑造者,它形成了地形的基本骨架,那么内力作用是怎样塑造地形的呢?【板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着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的奥秘,之前有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目前较为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基本观点【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此部分内容,完成多媒体展示的填空【多媒体】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火山、地震灾害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1、什么是岩石圈2、六大板块的名称、范围、位置3、板块运动中有哪些基本运动形式和边界类型4、依据板块构造图,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师生合作】在学生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六大板块分布图和动画、实物演示做补充讲解2、以大洲大洋名称去记六大板块的名称,但与大洲大洋的分布范围和位置是不一致的3、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板书】2、宏观地形【合作探究】:在板块运动的不同边界类型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活动】依据下图,请说出图中标注出的地表形态所在的板块位置和边界类型1、阿尔卑斯山2、大西洋3、红海4、东非大裂谷5、东亚岛弧6、马里亚纳海沟7、落基山脉8、安第斯山脉9、喜马拉雅山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教师作适当补充【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过渡】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地壳运动都在不断进行。

岩层经地壳运动而发生的变形变位,如倾斜弯曲或断裂错开,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保留在岩层中的“痕迹”。

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

(展示景观图片)【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什么是褶皱?褶皱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2、什么是断层?断层分为哪两种基本形态?【板书】1、褶皱:背斜和向斜2、断层:地堑和地垒【过渡】我们知道了褶皱及断层的概念,那么他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多媒体】褶皱和断层的形成。

(在断层处强调一下断层与断裂的区别)【讲述】褶皱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一般形成山岭;褶皱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一般形成谷地。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

【图片展示】【多媒体】1、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

通过手肘弯曲实验以及典型地质构造的图片的欣赏,增加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

【合作探究】1、地质构造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什么?3、在野外,我们可根据什么来判定背斜向斜?(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师生合作】规律总结,完成下表的填写【讲述】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影响,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找石油天然气、打隧道、开矿石、找地下水等工程都与地质构造相关。

【课外实践探究】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质构造对人类实践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如:开凿隧道、找石油和天然气、地下水、建采石场应该在背斜还是向斜?大型工程建设能否在断层处?【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作用在不断地进行,永不停息,时刻在改变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观点:2、宏观地形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背斜1、褶皱区别与倒置地形向斜地堑:盆地和谷地2、断层地垒:块状山地【达标练习】某校学生在野外爬山,发现山体的岩层弯曲不同,因此拍下照片作为纪念,观察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是背斜 B.乙处是向斜C.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D.甲处岩层老,乙处岩层新2.两位同学对岩层的弯曲产生争议,说法正确的是A.岩层弯曲是内力作用造成的 B.岩层弯曲是外力作用造成的C.在外力作用下甲处常常形成山岭 D.在内力作用下乙处常常形成山谷3.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循这样的理念:地理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学习,提升地理认知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在教学情景下实现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统一。

在课中我通过情景的展现后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注重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

但本节内容较多,知识相对抽象,在问题设置的数量和在整堂课中的作用体现上还得改进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