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完整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教材目录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0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第02课贞观之治
第03课开元盛世
第04课科举制的创立
第05课和同为一家
第0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0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0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活动课一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0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活动课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活动课三
活动课四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电子课本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电子课本
一、第一单元《新石器时代》
1.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持续了大约
六万年。
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懂
得制作石器,用火烹调食物。
3.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懂得利用自然资源,他们把石头、木头、骨头等制成工具,用来捕猎和采集。
4.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懂得利用火,他们用火来烹调食物,保暖,照明,甚至用火来攻击敌人。
5.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懂得利用动物,他们把动物驯养起来,
用来拉车、抬负重物,甚至用来攻击敌人。
6.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懂得利用植物,他们把植物种植起来,
用来提供食物和衣物。
7.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懂得利用地形,他们把山谷、河流、湖
泊等地形利用起来,用来捕猎、采集、居住。
二、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文明》
1.古代中国的文明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2.古代中国的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人们懂得耕种,懂得利
用水利,把河流、湖泊、渠道等水利工程建设起来。
3.古代中国的文明以礼仪文化为主,人们懂得尊重礼仪,懂
得尊重长辈,懂得尊重师长,懂得尊重同龄人。
4.古代中国的文明以商业文化为主,人们懂得贸易,把商品
运往四方,把货物运往远方,把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5.古代中国的文明以科技文化为主,人们懂得制作火药、纺
织机、印刷术等,把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6.古代中国的文明以文学文化为主,人们懂得写诗、讲故事,把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文学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1.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更替。
2.先秦时期的国家,如:西周、春秋、战国。
二、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
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秦朝的法制:实行郡县制、律令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秦朝的修建:修筑长城和修建陵墓。
4.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继承秦朝制度,并进行。
5.功绩人物:黄帝、赢政、刘邦、武帝。
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传播
1.汉朝的统一与疆域拓展:南方岭南地区的纳入统一中国的疆域。
2.丝绸之路的开启:秦汉时期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3.佛教的传入:汉代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文化建设:学术成就的日渐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名著。
四、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成就
1.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
2.道家思想:道家学说主张顺应自然、从容不迫。
3.法家思想:法家学说提倡法治,追求政治权力的强势。
4.科技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和应用。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
1.封建制度: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皇帝赐给宗室、王侯、卿大夫封地,实行宗法制度。
2.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起义如黄巾起义、七国之乱等,促进了封建
统治的灭亡。
3.经济发展:铁器的应用、农田水利的发展等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
发展。
4.社会结构:秦汉时期社会划分为士人、农户、工商人、奴隶等阶层。
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
1.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乱象和三国分立的原因,分别是曹魏、蜀汉、
东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
1到2单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6
第三课盛唐气象11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9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3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28
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
第八课宋代经济的发展41
第十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47
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51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54
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5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1.1 隋朝
隋朝的建立:隋朝由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隋朝统一了中国,重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隋朝的政治改革: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推行科举制、设立均田制,以促进国家的治理和经济发展。
隋朝的工程:隋朝修建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但由于过度征税和劳役,导致了百姓的反感和起义。
1.2 唐朝
唐朝的建立:唐朝由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太宗李世民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开创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对外贸易。
唐朝的文化: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等。
唐朝的对外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有广泛的外交往来,文化交流频繁,影响深远。
1.3 唐朝的灭亡
安史之乱:唐朝中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导致了唐朝的严重内乱,对国家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唐朝的衰落:由于连年战乱、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等原因,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907年灭亡。
第二单元:宋朝时期
2.1 宋朝的建立
宋朝的建立:宋朝由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
的政治中心在汴京(今开封),南宋时期的政治中心在临安(今杭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581年,XXX(XXX)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XXX,统一南北。
隋能统一全国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④XXX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隋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XXX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位置:全长2700多千米,是现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局部(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毗连五条河道(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北方的掌握)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繁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沦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
1、XXX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XXX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建立后的政策: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隋文帝的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610年
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时期:官吏选拔看门第,不看才能。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隋朝的灭亡
灭亡原因:
1、征发大批劳动力,修大运河,长城驰道等。
2、加强各地的统治,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3、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当兵役,使人们无法正常生产。
因为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统治被推翻。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称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又有它的消极作用。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消极作
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新人教版)第一课:辨认历史的方式和绘制历史时间线
教学目标:
- 了解历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掌握辨认历史的方式;
- 学会绘制历史时间线。
教学内容:
1. 历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探讨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 介绍历史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辨认历史的方式:
- 讲解不同的历史文物,如古代器物、文字、石碑等,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材料和资源;
-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后果;
- 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如考古学、文献研究等。
3. 绘制历史时间线:
- 解释时间线的概念和作用;
- 指导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历史时间线,标注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线上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关联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2. 概念解释:介绍历史概念及其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3. 方式辨认:
- 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物和材料;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历史材料,辨认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后果;
- 引导学生讨论使用不同的历史研究方法的情况和效果。
4. 时间线绘制:
- 解释时间线的定义和作用;
-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简单的历史时间线;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时间线,探讨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关联性。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强调历史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 图片和实物展示历史文物、材料和时间线的例子;
- PowerPoint或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信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要事件年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重要事件
年表
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民族入侵。第二单元:帝国的繁盛与灭亡
- 公元23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
- 公元25年:王莽推行新政,改变土地制度。
- 公元220年:刘备,建立蜀汉。
- 公元265年:西晋末年,群雄割据。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公元420年:北魏孝文帝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 公元500年:南朝梁武帝创办文学院,培养儒家文化。
第四单元:隋朝与唐朝
-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
-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
- 公元668年:唐朝推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
- 公元713年:玄武门之变,李隆基被迫禅位给李治。
第五单元:唐朝开元盛世
- 公元742年:武则天摄政,实际上开元年间的统治者。
- 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在青海战场激战,唐朝失败。
- 公元754年:文成公主出使吐蕃,建立了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第六单元:社会主义革命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1958年:中国开展。
- 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第七单元:改革开放
-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 19发生严重政治事件。
-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与国际贸易合作。
第八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010年:五年规划第十一号纲要发布,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人教版共有6个单元,分别是《大国崛起——古
代东亚中的宋、元、明》、《东亚的文化交流》、《近代东亚的变革》、《印度尼西亚:从古代到现代》、《东南亚的国家》和《大洋
洲的岛国》。
第一单元《大国崛起——古代东亚中的宋、元、明》主要介绍了中
国古代的三大朝代。其中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具
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发展。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统
治者是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人,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明朝则是朱元璋建立的政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中国带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单元《东亚的文化交流》介绍了古代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之间的文化
互动,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影响。这种文化交流促
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第三单元《近代东亚的变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东亚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主要包括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
明治维新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等。这些变革对东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
的影响。
第四单元《印度尼西亚:从古代到现代》主要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
历史文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印度尼西亚古代的王国和
文化、殖民时期的历史、印尼独立运动以及现代印尼的发展现状。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多彩。
第五单元《东南亚的国家》主要介绍了东南亚地区的几个国家,包括越南、泰国、缅甸等。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众多,构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风景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大地的旅行
- 讲述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的地理位置。
第二章:古代文明的发展
- 探讨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郡县制度以及周制的建立。
第四章: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 分析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
发展。
第五章:交通和文化交流
- 探讨交通和文化交流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包括陆路和水路
交通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建立。
第六章: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
- 回顾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包括南北朝的划分,北方民族
的入侵以及南北朝统一的过程。
第七章:隋唐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
- 总结隋唐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包括隋唐王朝的建立,科举制度的实施,以及土地制度的改革。
第八章:宋代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
- 分析宋代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涵盖北宋与南宋的建立,农田水利的发展,以及行商与市场经济的兴起。
第九章:元代的政治统一和多民族融合
- 探讨元代的政治统一和多元民族融合,包括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的实施,以及蒙古族与汉族的融合。
第十章: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 介绍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包括明朝和清朝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衰落,以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总复习知识点摘要。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梳理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梳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梳理(完整版)人教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多民族国家
- 多民族国家:指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古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汉族、满族、藏族等多个民族。
- 多民族的发展特点: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共同发展。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中央政权对各民族进行统一管理,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益。
第二章:大秦帝国的兴亡
- 大秦帝国: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建立。
- 秦朝的兴起:秦始皇通过各项改革措施,统一中国,实现“焚书坑儒”,设置郡县制度等。
- 秦朝的衰落:秦朝统治的残酷和压迫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农民起义和内部斗争导致了秦朝的衰落。
第三章:罗马帝国的风云
- 罗马帝国:古代罗马的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古代
帝国之一。
- 罗马帝国的征服:罗马军队通过征服周边地区,建立了广阔
的领土,并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各个地方。
- 罗马帝国的分裂:罗马帝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了
种种问题,导致了帝国的分裂和衰落。
第四章:南亚古国的繁荣
- 南亚古国:古代南亚地区的一些繁荣国家,如古印度、古代
波斯等。
- 古印度的繁荣:古印度有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农业,产业和贸
易非常繁荣,和也在此时兴起。
- 古代波斯的繁荣:古代波斯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相对发达,在波斯地区得到传播。
第五章:动荡的北方草原
- 北方草原:指中国北方的广袤草原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 匈奴的崛起: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强大民族,他们经常
骚扰中国的边境城市,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 中原文明的影响:中国的中原文明对北方草原地区有一定的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一单元古代人类与原始文化
1. 原始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原始文化是指人类最早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的特点是以狩猎、采集、捕捞为生存方式;语言交流以口头传统为主;粗陋的器具和简单的生
活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神秘崇拜和信仰。
2.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成就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最漫长的时期,其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石器的
制作、火的使用、社会分工和人类迁徙等方面。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成
就为后续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新石器时代的产生和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开始使用磨制工具和石器的多样化。新
石器时代的特点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社
会形态的变化。同时,陶器、纺织品和青铜器的发展,使生产水平得
以提高。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探索
1. 古代文明的定义和发展
古代文明是指在东方文化圈和地中海文化圈的发展起源。它们在乡村
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城市和国家,并形成了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古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文化
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 埃及文明的形成和特点
埃及文明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的特点是拥有伟大的金字塔和
壁画等建筑艺术;发展了象形文字,并创造了纸张;农业生产水平高超;宗教信仰体系复杂。
3. 希腊文明的特点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希腊文化的成就并不在于其具体的文化产物,而在于其对后世文化的
深远影响。希腊文化主张体面的个性、自由、平等和民主;推崇人类
至高无上的理智和思想;发展了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和思想。
第三单元帝国的崛起和辉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变革
- 三纪一法:殷商时期的法律制度,分为夏、商、周三纪,加
上周制定的法律,被称为三纪一法。
- 商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作技术高超,制品数量和品种都
极为丰富,有商鼎、商彝等。
- 商代奴隶制:商代的奴隶主要用于生产和劳动,其中还包括
女奴。
第二章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
- 郑国渠:春秋时期郑国修建的一条运河,连接黄河和淮河。
- 马蹄铁汉墓:东周时期的汉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如马蹄铁、铜鞮等。
- 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互通有无,相互研究,促进了两国文
明的繁荣。
第三章焦桐礼义故事
- 焦桐故事:春秋时齐桓公面临选择继承人的难题,考查了焦桐的品德,最终选择他为继承人。
- 礼义故事:《左传》中的很多故事都提到了礼义之道,如孔子拜见鲁哀公时的礼节、衡山伯接待客人时的规矩等。
第四章秦汉的统一
- 秦始皇的改革: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法律等,推广蛇形书法(小篆),修建万里长城、陵墓等建筑工程。
- 汉武帝的改革: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了丝绸之路,发展了西南地区。
- 长安城:是秦汉时期的皇家都城,是古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工艺最先进的城市之一。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
- 六朝古都:包括南朝的建康(今南京市)、临淮(今淮安市)、江都(今扬州市),以及北朝的洛阳(今洛阳市)、鄴(今河北临漳)、平城(今山西大同)。
- 《庄子》和《南华经》:是中国道家文献的代表作之一,主张自由无为,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 诗经、楚辞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秦朝统一中国
1. 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 秦始皇:秦始皇的改革、统治措施,修筑长城和修书同文、度量衡的推行。
3. 儒法斗争:李斯和商鞅的政治主张。
4. 秦朝的灭亡:秦朝丧权辱国、士人反秦,起义军之乱。
二、西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1. 秦朝灭亡后的混乱局势,刘邦成为汉朝建立者。
2. 刘邦的帝制制度、田赋制度、推行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
3. 郡县制度的推行、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官府系统。
4. 西汉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5. 文化艺术的进步:汉字的发展和著名医药学家华佗、科学家张衡等。
三、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1. 新朝的兴起:汉哀帝时期、王莽的改革,红眉起义。
2. 光武中兴:刘秀的建议与过江后的恢复。
3. 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郡国制和九品中正制。
4. 经济情况:冶铁业、水利工程、农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
5. 社会状况:豪强割据、大官僚、世族的风行、士人乡绅。
四、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 刘备的起义与建立蜀国,孙权的东吴,曹操的起义与建立魏国。
2. 蜀、吴、魏三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魏国的郡县制、三公制、孙权继承制度、刘备的丞相制度。
3. 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的状况、农业的发展、丝绸的传播。
4. 文化艺术的发展:诗人曹操、杜牧,书法家诸葛亮等。
五、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 南朝刘宋的建立和北魏的分裂。
2. 南朝文化的繁荣:大量文人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