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物—水域微生物生态学
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
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及其生物多样性维
护
海洋微生物是指海洋中体型非常小的生物——微生物。这其中包括了原生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等。它们虽然体型微小,但是数量惊人。据估计,海洋中存在着大约10亿吨的细菌。海洋微生物的存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因此,对于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以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是极其重要的。
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海洋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
海洋微生物生产力是指海洋中由微生物所产生的有机物的数量。在海洋生态系
统中,微生物生产的有机物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吞噬其他生物体而获取能量和营养。它们在海洋中不仅会参与到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过程中,还会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转换和再生。这些过程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至关重要。
物种多样性
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主要是指从海洋中分离和鉴定出一定数量的微生
物种类,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系统地描述。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众多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研究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功能。
环境适应性
海洋微生物生活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对于其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海洋微生物是如何利用复杂环境资源存活和生存的。比如,深海微生物所
面临的极端条件包括高压、特殊的温度、盐度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于其生存和功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海洋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在这些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方式。
水生生态系统中黏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中黏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水生生态系统是人们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在这个系统中,黏质微生物
群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们能够在水体中形成各种形态的胶体物质,对水体的营养和化学转化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黏质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 水生黏质微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特征
水生黏质微生物主要包括异养菌、蓝细菌、绿细菌、硅藻等。它们生长的条件
和生态特征各不相同,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异养菌和蓝细菌可以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生长,而硅藻和绿细菌则需要充足的氧气。
(2)生长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异养菌和蓝细菌可以在黑暗中生长,而硅藻和
绿细菌则需要光合作用。
(3)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异养菌需要有机物做为碳源和能量来源,
而硅藻和绿细菌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4)形态多样。硅藻的形态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成链,也可以是重要的浮
游生物;而异养菌蓝细菌等则尤其善于形成胶体物质,是生物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生黏质微生物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生黏质微生物对水体生态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们参与了水体中的营
养循环、污染物的去除和有机物的分解等过程。
(1)黏质微生物可以吸附各种物质,吸附质量是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几倍甚至
几十倍。因此,它们可以帮助净化食品工业废水、造纸厂废水等。
(2)水中黏质微生物可以将溶解态氮、磷等离子体转换为固态或半固态颗粒,从而使这些养分在海水中起到更高的形态。在近海区域,它们还可以在营养链的顶端以浮游生物的形式生长,与其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形成复杂的现象。
水产微生物—水域微生物生态学
水产微生物—水域微生物生态学
第八章水域微生物生态学
第一节水体中微生物的分布
一、内陆水体中微生物的分布
内陆水体的自然环境多靠近陆地。内陆水体大多是淡水,淡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人和动植物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体等。特别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常随土壤被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泊。因此,土壤中所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大部分,在水体中几乎都能找到。然而,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要比土壤中的少得多。
水域微生物的区系可分以下几类:
(1)清水型水域微生物
在洁净的湖泊和水库蓄水中,因有机物含量低,故微生物数量很少(10~103/ml)。典型的清水型微生物以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微生物为主,如硫细菌、铁细菌和衣细菌等,以及含有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菌和紫细菌等。
(2)腐败型水域微生物
上述清水型的微生物可认为是水体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土居微生物。流经城市的河水、港口附近的海水、滞留的池水以及下水道的沟水中,由于流入了大量的人畜排泄物、生活污物和工业废水等,因此有机物的含量大增,同时也夹入了大量外来的腐生细菌,使腐败型水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每毫升污水的微生物含量达到107~108个。还有一类是随着人畜排泄物或病体污物而进入水体的动植物致病菌,通常因水体环境中的营养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长繁殖的要求,加上周围其它微生物的竞争和拮抗关系,一般难以长期生存,但由于水体的流动,也会造成病原菌的传播甚至疾病的流行。
二、海洋中微生物的分布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海水与淡水最大的差别在于其中的含盐量。含盐量越高,则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海洋微生物与
第九章 水生微生态
wenku.baidu.com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共处:两种微生物相互无影响的生活在一起, 不表现出明显的有利或有害关系。如乳杆菌和链 球菌。 互生:微生物间比较松散的联合,在联合中一方 或双方都有利。如氨化菌和硝化菌。 共生:两种微生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 的共生体,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在 生理上有一定的分工。共生分为互惠共生和偏利 共生。如藻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地衣。
三、生物因素 (一)营养竞争 (二)不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即共生和拮抗关 系 (三)细菌和真菌的滤食者 1、原生动物可部分滤食细菌 2、滤食动物可滤食细菌和真菌:如海绵、贝类、 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一些滤食性鱼类。 (四)噬菌体、细菌和真菌对微生物的侵袭 (五)生长和抑制物质:维生素、酶和抗生素
(二)测定微生物的生物量 1、称重法:直接称量样品的湿重或干重 2、含氮量测定法:即测定细胞的总含氮量 乘以6.25,就是该微生物的蛋白质量 3、DNA含量测定法
二、内陆水体中微生物的分布 主要来源于土壤、空气、污水、人和动植物 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体等。 (一)泉水和河流中微生物的分布: 1、泉水:泉水中含少量细菌,细菌总数在每毫 升泉水几千到十万个之间,腐生菌在十到几百个 之间。由于营养物质含量低,因此较小型球菌和 短杆菌常占优势。 2、河流:微生物变化大,随季节和河断不同而 变化。在流动水体中,水上层只有单细胞藻类和 细菌生长。在水流缓慢的浅水处,常有丝状藻类 和丝状细菌和真菌生长。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种类
微生物是指那些体积微小、结构简单、通常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二、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1、分解有机物:微生物是天然的分解者,能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释放营养物质,为水生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
2、促进生长:一些微生物可以产生生长激素和抗生素,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此外,它们还可以提供一些水生生物无法获取的营养物质。
3、改善水质: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通过分解有机物减少氨氮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4、疾病控制:一些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帮助抵抗疾病的发生。
三、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1、光合细菌: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同时消耗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
2、硝化细菌:能够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
3、乳酸菌:能够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水生生物的免疫力。
4、酵母菌:能够产生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促进水生生物的生长。
5、霉菌:能够产生抗生素,抵抗病原体入侵。
四、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
1、直接添加:将适量的微生物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体中,以增加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
2、投喂:将微生物添加到饲料中,通过投喂来增加水生生物对微生物的摄入量。
3、环境培养:在养殖环境中培养微生物,使它们成为优势种群,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五、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避免引入有害微生物。
2、注意微生物与水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微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微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学是研究微观世界中微生物的科学,涉及到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结构、功能、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与各个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生态学是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索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不仅对于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微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分类、结构与功能分析、微生物遗传学、代谢及生理学等方面。对于微生物的分类研究,既有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方法,也有现代的基于基因序列信息的分类方法。通过对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可以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如光合作用、化学合成、细胞分裂等。微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微生物的进化、变异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与生理学研究有助于人们开发微生物在工业生产、环境修复、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二、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既有益又有害。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人类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产生抗菌物质等,维持人体健康。而有害的微生物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痢疾、霍乱、肺结核等。研究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人们了解疾病的病因和传播途
径,也有助于研发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另外,微生物还可以作为免
疫调节剂、生物药物等应用于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微生物与环境生态
微生物与环境生态相互作用密切,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促进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矿物质转化、植物养分循
215494304_《水产微生物学》“三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与教学
136 ·2023.6
0 引言
《水产微生物学》是水产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研究水产生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水产微生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学。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水产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水产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匹配、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水产微生物学》课程的主体内容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在被不
断探索与改进。常绪路、张建新[1]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工程训练、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刘晓丹[2]以高校教育特色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总结国内水产微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使用双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借助互联网平台呈现课程中的重难点、积极探索使用网上精品课程和慕课资源,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注重实验课程建设。努力完成新时代背景“双一流高校”的重点精品课程建设。宋霖等[3]则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采用鼓励学生自驱式学习,结合水产微生物实际案例,结合互联网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以达到优化《水产微生物学》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搭建创新训练平台的目的。孙亚妮等[4]从课程改革创新紧跟互联网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重新整合分配
《微生物生态学》课件
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真菌 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人体的消化 吸收、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 。
植物体内的微生物
植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 细菌、真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与 植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 收养分、抵御病虫害等,对植物生长 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 2 3
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对人体肠道微生物平衡有调节作 用,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健康。
疫苗研发
微生物生态学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研究,了解其变异情 况等。
疾病诊断
利用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如肠 道微生物与肥胖、糖尿病等的关系研究。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态意义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使得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元素得以循环利用 ,维持了生态平衡和地球上生物圈的 稳定。
微生物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
06
用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将污水 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土壤修复
某些微生物能够降解土壤中的有 害物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 物生长。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物质循环
转化过程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碳循环中,微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二氧 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或释放到大气中; 在氮循环中,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 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在磷循 环中,微生物将土壤中的磷元素释放 出来供植物利用。
水域生态学概论AnIntroductionofAquaticEcology
在底质—水界面上POM浓度通常最高。
AEFN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
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供应:大洋中氮和磷的摩尔比通常为15:1 (Redfield et al, 1963)。大洋表层水中氮浓度通常比海底沉积物或陆地 径流中的氮浓度低,因此低盐水和浅水中的氮和磷浓度通常较高;河口 区的氮和磷的摩尔比通常低于15,氮经常是限制河口区浮游植物生长的 营养盐(Thayer, 1971)。
AEFN
海洋中溶解有机碳平均为700微克/升,总量大约为1×1018克碳; 大 洋 中 的 POM 大 约 为 DOM 的 3 % 左 右 , 大 约 为 2 0 微 克 / 升 (Williams, 1975)。近岸水域中POM通常比大洋中高1—2个数量 级,而与DOM在同一个数量级上(Parsons, 1975)。
16.3
沿岸带 a)
9.9
36.0×106
100
3.6
上升流区
0.1
3.6×106
300
0.1
合计
362.4×106
20.0
AEFN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Koblentz-Mishke et al., 1970)
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
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
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学科领域,它们研究的是水中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生物学关注生命的各个方面,而水生生态学则专注于水体中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本文将探讨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一、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的联系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所有生命形式,而水生生态学则特别关注水中的生物。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等。水生生态学通过研究这些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数量、相互关系等方面揭示出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同时,生物学提供了水生生态学研究所需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为水生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生物学和水生生态学对于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水生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种类对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管理。例如,研究表明,某些水生动物可以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维持水质的清洁,保护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其次,生物学的知识可以提供技术支持,用于改善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恢复其生态功能。例如,通过生物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一些生物修复技术,用于治
理受到污染的水域。这些技术利用具有生物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和水生
植物,帮助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三、生物学与水生生态学的应用领域
生物学和水生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应用领域得到应用。其中一
项重要的应用是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根据对水中生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生物的生长规律、繁殖习性以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
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有很多应用,具体包括:
1.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鱼类基因组中与生长、耐病等方面相关的基因,提高其生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加速生长速度等。
2. 免疫技术:通过免疫技术,可以制备出高效、安全的疫苗,减少水产养殖中病害的发生。
3. 微生物生态学:通过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可以了解水体中各种微生物的作用和对水质的影响,对水产养殖水质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细胞培养技术: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魚种的经过繁殖后的幼苗或实现其体内组织器官的繁殖,有助于快速建立大规模的良种生产基地。
5. 生流加工技术:通过生流加工技术制备海产品,可以使各类海产品的食品安全、保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6. 遗传诊断技术:通过遗传诊断技术,可以模拟不同环境下物种的生长和形态特征,为养殖人提供疾病预防和生长调控的方法。
总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免疫技
术、微生物生态学、细胞培养技术、生流加工技术和遗传诊断技术等多个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第7章 水生微生态学
气体等
生物因素有竞争、捕食、寄生等
一、物理因素
1. 光照
在补偿点之上的水层中,光照能促进绿色植物的生
长繁殖;而较弱的光照下,光能自养菌即可旺盛生长 较强的光照对无色素细菌具有破坏作用: 54000 lx的 光照,4h可杀死硝化杆菌,24h可杀死亚硝化单胞菌 水表层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性效应一般发生在强日光 辐射处:浑浊水体中,抑制作用仅限于水表至数厘米 处;清澈水体,可伸展至数米之下
1. pH值
pH通过影响细胞膜上电荷的变化而影响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代谢酶的活性 pH影响水体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组成:在酸性水 体中真菌比例大,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真菌比例小 pH变化可引起微生物的形态变化: 在偏离最适pH的情况下,某些微生物细胞趋于退 化,呈现不规则的隆起和分支
2. 氧化还原电位
2. 温度
0~50℃是多数水生微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过冷或 过热能引起水体中细菌、藻类和真菌等的死亡 微生物在最低温至最高温的范围内,代谢速率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
接近于最低或最高温度时,微生物的形态会发生变 化:节杆菌属低于20℃时为G-的菌丝体,在20-26℃时 为G+的节孢子,在26 ℃以上为G+棒状形
自净容量:在水体正常的生物循环中所能净化的
污染物的最大含量或水平。
4.微生物处理污水
水体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与功能
水体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与功能
水体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担负着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吸收和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调节水体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本文将从水体微生物生态学特征和功能两个方面对水体微生物进行探讨。
一、水体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1.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种类相对较高。这些微生物主要以单细胞生物为主,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等。这些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随着水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受到环境温度、pH值、盐度、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2.微生物数量与生物量密度大
水体微生物数量与生物量密度在所有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随着水体的温度升高而增加,同时也受到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
3.微生物代谢特点鲜明
微生物主要依赖于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营养物质进行能量供给和代谢活动,如微生物对浮游植物、有机物和卵磷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不仅会影响水体中营养物质的供求关系,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和化学物质。
二、水体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1.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微生物在水体中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它们参与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质的微观循环。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质、转化营养物质和降解污染物等,为水体中其他生物提供必要营养物质和生命支持。
2.水体净化作用
水体细菌和微生物可以消耗营养物质,去除水中的污染,调节水体中的物质循环。例如厌氧细菌对硫酸盐和硝酸盐进行还原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条件下盐和氮气。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次级生产力PPT模板
第十一章 次级生产力
第一节 水生动物的次级生产
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所贮存的能量 即为次级产量。
在水体生物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的次级产量是细菌、浮游动物、底栖动 物和鱼类
食物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水生动物必须以现成有机质为食物,其食物包 括藻类、大型植物、微生物、动物和腐屑。
水生动物对食物通常是具有一定程度的 选择能力。
目前存在的饵料、饲料,食物,食料四 个相近的概念,以用饵料为好。
水产饵料生物的价值-藻类和动物
水生动物的饵料基础是指藻类和高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 溶解有机质和腐屑四大类。
藻类:从生态系统看,藻类是水体的最重要的饵料资源。是 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基础饵料,而高等植物的作用较小,少数动 物食之,如草鱼、栉虾等。藻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等营养物质,而且富含维生素等,所以其饵料意义重大。
些因素? 7.从生物能量学观点,代谢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谢之间以及与总代谢有何关
系? 8.生长效率因那些因子的影响而变化?对各因子的作用详加分析。 9.浮游动物及其各大类的生物量、生产量、P/B系数分布状态如何? 10.底栖动物及其各大类的生物量、生产量、P/B系数分布状况如何?
11.淡水生态系的能流和能量效率的特点和规律如何?
根据原苏联10个湖泊和两个水库的统计(表9— 28),在生长期中第二营养级(Λ2)的产量和初 级产量(Λ1)之比,除一个腐殖质型的圆湖和 两个水库由于外源性有机质很多比值较高 (17.2%~43.0%)以外,其余九个湖泊为4.3%~ 16.2%,平均为10.3%。第三营养级产量和第二 营养级产量之比为3.0%~37.6%,平均为15.8%。 这些数字既表明不同水体中能量转化效率差别 很大,也说明了总的趋势是10%~20%并且沿着 营养级向上增加。
水生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研究
水生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研究
水生生物指的是在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包括湖泊、河流、海洋等水环境中存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巨大差异,水生生物的生理特性和行为习惯都与陆生生物不同。因此,对于水生生物的研究涉及水生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研究两大方面。
一、水生生物学特性
1. 必须在水中进行生活
水生生物需要在水中呼吸、营养和生殖等。因此,它们的生理系统与陆生生物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鱼类的咽部和鳃片是对水中的氧气进行吸收的器官。
2. 繁殖和生长速度缓慢
水生生物的生长过程要比陆生生物缓慢得多。这是因为水环境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和生物体的密度对水生生物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对水质的适应性弱
水生生物对水质的适应性非常弱。污染的水体不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影响其生活环境。水质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群体的数量不断减少,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有不同的对水质的敏感度。
4. 不同水生生物之间的关系
水生生物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种类的关系。例如,食物链中的食物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和寄生关系等。
二、生态学研究
1. 群落
水生生物的群落就是同一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的聚集体。水生生物的群落具有特
定的生态系统功能,如能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净化水质和维持水体的稳定等。
2. 食物链
食物链是水生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水生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非常复杂,包括物种之间的捕食、竞争、伴生和寄生各种关系。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依赖于食物链的维持。
3. 水质研究
水质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水质研究也是生态学的
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生态学功能
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生态学功能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生存状况、相互作用以及
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原始、数量最多、活跃度最强的生物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学功能。
一、微生物的分布与生存状况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不仅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植物、动物
等生物体内外,还存在于生命无法存在的深海和极地等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生存状况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包括温度、水分、氧气、光照等因素。例如,一些产生产气的细菌只能在完全缺氧的环境中繁殖;而一些灵敏的微生物则只能在暗处生存,受到光线的破坏。
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作用,包括共生、竞争、捕食等。共生是指两种不
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像蜜蜂与花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共生例子。竞争是指微生物之间争夺有限的资源,比如营养物、水分和空间等。捕食则是指一种微生物主动寻找、利用、杀害另一种微生物的行为。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微生物自身的生存和繁殖,还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仅限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还包括它们的降解、
循环和转化作用等。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机物和无机物来生长繁殖,同时也会由这些物质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将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转化成不具有毒性的物质,如有机氯农药经微生物分解后会转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等。
四、微生物的生态学功能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多种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生态学功能。其中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习题八
一.填空题:
1.根据微生物对水生环境中的营养要求,将其分为三类:、和。2.活性污泥是指,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又称法。
二.选择题:
1.水源污染程度的表示方法很多,下列表示方法中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是。 A.TOC
B、COD
C、TOD
D、BOD
2.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菌群数量不应超过。
A.100个/L
B、3个/L
C、100个/ml
D、3个/ml
3.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A. 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
4.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A. 池塘水
B. 海洋中部
C. 大湖中心
D. 地下水
5.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A. 近海海水
B. 河水
C. 湖水
D. 长期降雨的后期水
6.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A. 近海海水微生物。
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 表面海水微生物
7.下列环境中对江河水体的微生物种类影响最小的是:。
A. 沿途两岸土壤
B. 江河水体上部空气
C. 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
D. 沿途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
8.反硝化细菌一般都是:。
A. 微好气的
B. 兼厌气的
C. 厌气的
9.脱N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进行厌气呼吸时,以______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A. NO3-
B. SO42-
C. NH3
10.能氧化氨的细菌是:。
A. 硝酸细菌
B. 亚硝酸细菌
C. 氨化细菌
11.脱S弧菌在进行反硫化作用时以_________作电子供体。
A. 有机物
B. 硫化物
C. CO2
三.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活性污泥生物膜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水体如何进行自净作用。
2.什么是硝化作用?何为反硝化作用?这两种作用对于水体中氮素循环有何意义?3.微生物的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其生态学意义在哪里?
4.用微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5.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各起着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微生物对水生环境中的营养要求,将其分为三类:清水型、腐败型和海水型水体微生物。
2.活性污泥是指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集而成的褐色而呈絮状泥粒组成的,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质的能力,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又称曝气法。二.选择题:
1.水源污染程度的表示方法很多,下列表示方法中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是 D 。 A.TOC
B、COD
C、TOD
D、BOD
2.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菌群数量不应超过 B 。
A.100个/L
B、3个/L
C、100个/ml
D、3个/ml
3.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D 。
A. 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
4.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A 。
A. 池塘水
B. 海洋中部
C. 大湖中心
D. 地下水
5.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的是: D 。
A. 近海海水
B. 河水
C. 湖水
D. 长期降雨的后期水
6.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C 。
A. 近海海水微生物。
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 表面海水微生物
7.下列环境中对江河水体的微生物种类影响最小的是: B 。
A. 沿途两岸土壤
B. 江河水体上部空气
C. 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
D. 沿途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
8.反硝化细菌一般都是: B 。
A. 微好气的
B. 兼厌气的
C. 厌气的
9.脱N作用是指反硝化细菌进行厌气呼吸时,以___A___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A. NO3-
B. SO42-
C. NH3
10.能氧化氨的细菌是: B 。
A. 硝酸细菌
B. 亚硝酸细菌
C. 氨化细菌
11.脱S弧菌在进行反硫化作用时以_____A____作电子供体。
A. 有机物
B. 硫化物
C. CO2
三.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活性污泥生物膜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
四.问答题:
1.简述水体如何进行自净作用。
2.什么是硝化作用?何为反硝化作用?这两种作用对于水体中氮素循环有何意义?3.微生物的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其生态学意义在哪里?
4.用微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5.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各起着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