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中医“治未病”

合集下载

浅谈中医治未病

浅谈中医治未病

浅谈中医“治未病”【摘要】“治未病”思想肇始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则安 居安思安则危 未病思防则健 未病不防则病。

“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 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思想体现了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 弘扬“治未病”思想 传承中医学文化 有助于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正文】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确立了临床治疗原则,创造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中医治疗学。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并且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子,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精辟的论述,突出了“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从而阐述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充分调动人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养护真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主动的适应客观环境,避免病邪入侵,做好各项防御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同自然和疾病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相应的观念。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详细解读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详细解读

【原文】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解读】治未病,是指通过情志、饮食、起居、运动、中草药等多种措施或疗法,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人少生病、不生病,得病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黄帝内经》中“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未病先防”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具体说来,就是要保持精神上的清静闲适,保持心情愉悦安宁;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季晚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顺应“春夏养阳,春秋养阴”的法则等。

《黄帝内经》曾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说明阴阳平衡对生命活动来说是多么重要。

“既病防变”是指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既要预测到疾病可能的发展方向,还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说明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而防止传变则包括“阻截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两个方面。

首先,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其次,“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来进行判断,顾护受其影响的脏器。

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意思是说,肝病常会影响脾胃,所以在治疗肝病的同时,需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

“瘥后防复”则是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做好疾病后期的治疗与调理,巩固疗效,注意调摄,以防止疾病复发。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及客观化结合的挑战与意义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及客观化结合的挑战与意义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及客观化结合的挑战与意义中医“治未病”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还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这一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所提及,强调“不待病生而治之”,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失衡和气血不畅,来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与现代医学注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不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更广泛地见于中医防病治疗的各个领域。

面对当今社会疾病防治的挑战,中医“治未病”概念的传承和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和客观化的结合,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意义。

本文将就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化及客观化结合的挑战和意义进行探讨。

一、挑战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技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传统中医侧重于体质调理和脏腑功能的平衡,重视整体观念和病因病机辨证,而现代医学更强调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药物治疗。

如何将传统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医学的成果融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2. 科学化和客观化的标准中医“治未病”在过去往往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感觉,缺乏科学化和客观化的标准。

面对现代医学追求科学化和客观化的趋势,如何建立起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化和客观化标准,成为了中医发展的重要挑战。

3. 整合中西医资源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需要整合中西医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和中医药的优势,进行整体性疾病防治。

由于传统中西医之间存在的知识体系差异、医学文化差异等问题,整合中西医资源并非易事,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

二、意义1. 促进“以治疗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的转变传统医学往往以治疗疾病为中心,而“治未病”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医学模式逐渐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变。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推广和发展,将促进医学观念的转变,引导人们从被动治疗疾病转向主动预防疾病,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2. 提高疾病防治水平中医“治未病”强调整体观念和体质调理,注重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对于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中医“治未病”(一)

浅谈中医“治未病”(一)

浅谈中医“治未病”(一)【关键词】治未病;疾病预防;中医中药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

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也就是倡导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

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1“未病”及“治未病”的含义“未病”不是“胃病”,是未来的“未”,指的是未发生的疾病。

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新概念,因为它跟“胃”是谐音字,没有看到字,很容易就会认为“治未病”是“治胃病”。

“未病”,就人体而言,就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中医“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原创性的中医,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它全面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以前中医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距今也有2500多年了。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26篇,13方,博大精深,具有“通贯三才,包罗万象”的多学科知识,其中包括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等,它标志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养生预防等各方面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是假托黄帝和他的臣子歧伯所著,前后由多位中医名家共同完成,所以中医也称为“歧黄之术”。

《黄帝内经》的方法论和认知论和古希腊的医学思想其实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但是到了今天,西医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原本的传统中医逐渐萎缩,甚至西化。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2)既病防变:在疾病初起或病情尚轻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 疾病进一步恶化。
1、“治未病”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内涵
(3)瘥后防复:在疾病康复后,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2、“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理论 基础
2、“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理论基础
“治未病”理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 学说。这些学说为“治未病”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如根据阴阳五行 学说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进行针灸和按摩等。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 及其指导意义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内涵解析
引言
引言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 床经验闻名于世。其中,“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在疾病 未发生或未恶化之前进行防治,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演 示将深入探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以期 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3、“治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
因此,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治未病”理论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推动 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内容
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 育
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治未病 理论,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对于及早预防和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将指导读者如何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3、“治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
结论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作为预防医学的代表,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防治, 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治未病”理论不仅对 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治 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治未病”有什么现实意义

“治未病”有什么现实意义

“治未病”有什么现实意义“治未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指的是在人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症状时,采取预防和保健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重要性在于强调了疾病治疗之外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治未病”强调了人体健康的全面概念。

传统的医学往往着重于治疗疾病,但由于疾病往往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并在发展,因此只依靠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治未病”理念,我们提倡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保护、情绪调整等多个方面,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这样就能在发生疾病之前进行干预,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治未病”强调了个体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患者往往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忽视了患者自身在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而“治未病”理念强调了健康管理的主体是个体自己,激发个体主动关注自身健康的积极性,使得个体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治未病”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医疗模式往往将大量的医疗资源投入到疾病治疗上,而急需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通过加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需要。

最后,“治未病”理念对于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个国家的健康程度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大部分人都能够在生活中预防疾病,注重健康管理时,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就会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同时,较低的患病率和较少的医疗支出会大大降低社会的经济负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总之,“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不仅涉及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也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加强“治未病”理念的宣传和实施,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治未病

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

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起源与临床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

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因而,这“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浅谈中医“治未病”及养生

浅谈中医“治未病”及养生

浅谈中医“治未病”及养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疾病发生的工作应放在首位,而疾病的治疗工作为第二位。

基于此,国家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例如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管理。

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开展儿童免疫接种,产妇访视,健康教育普及,这些都是治未病及养生的具体措施。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医圣张仲景秉《黄帝内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的措施,是“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的具体体现。

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

“治未病”的原则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指导人类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预防。

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展非常广泛,而且其防治意义已经逐渐为人们所公认。

对于病因明确的疾病,人们可以主动的避免远离各种致病危险因素。

但是,目前大多数疾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并不明确,从对疾病的掌握上来看,不能实施有效的预防。

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在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就显出了巨大的优势。

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疾病的防治工作,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的具体养生方法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调摄精神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思想自古以来,中医一直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即通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

这一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要求人们不仅要治病,还要防病,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掌握疾病的主动权。

因此,中医治未病的基本法则是摄生防病、既病防变和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摄生防病强调调摄精神意志,保持安闲清静,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同时,要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过分疲倦,同时节欲保精。

中医还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既病防变强调在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例如,在治疗肝病时,要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以防止其传变于脾胃。

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也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在治愈疾病后,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复发,避免治愈后遗症的出现。

总之,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预防为主,强调摄生、防病和治疗,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第三个方法是运动养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八段锦是一种运动养生的方法,其中包括托天理三焦、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摇头摆尾去心火、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在办公室里做。

第四个方法是房事养生。

《洞玄子》、《素女经》等书籍研究了“”,讲究阴阳和谐,强调欲望不可过早、过度或缺乏。

第五个方法是气功养生。

《庄子》中提到了“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

吐故纳新指的是做气功,___则表明人应该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

这两种方法都是导引,可以帮助人们养形。

养形的目的是像___那样长寿。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精选5篇)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精选5篇)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精选5篇)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篇1中医治未病的含义“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

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浅谈治未病

浅谈治未病

浅谈治未病在人类生存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首次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在今天乃至今后都是我们应当遵循的法则。

1.未病先防:这就要求人们时刻注意养生保健,慎起居,做到起居有常,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居所环境要干净整洁,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如有传染病流行时要注意隔离,不聚集,以阻断其传染源,节饮食,做到饮食有节,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戒烟限酒,在身体状况好的状态下,不过量吃肥甘厚味之品,把握好食物的荤素搭配。

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大怒,不狂喜,不过分悲伤。

忧郁,焦虑,即俗话说的“拿得起,放得下”,并且还要节房事,养肾精。

1.既病防变: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就明确地提出了既病防变的思想。

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做到即时得当的治疗,不要让疾病想纵深发展。

现在很多大型医院都没有治未病的科研项目,这也体现了今后医学科学发展道路之一。

1.加强身体的锻炼,说到底,人的身体强壮才是根本。

身体好才能有效地抵御外邪的入侵,即《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所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身体不好,多种疾病随之而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早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首创“五禽戏”来强身健体,到后来的太极拳,太极剑等,直至现在我们的政府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都是锻炼身体的具体体现。

展望未来,治未病的观念将继续深入人心,对我们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人们对小病普通病拖延成的大病重病将大大减少,而医务工作者对重危病,疑难病的诊治压力也将大大减轻,人们对医疗支出也随之而减少。

中医治未病论文2100字

中医治未病论文2100字

中医治未病论文2100字浅谈中医“治未病”“治未病” 思想肇始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

“治未病”思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尊爱,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思想体现了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弘扬“治未病”思想,传承中医学文化,有助于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自《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之后,近年来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经典理念,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充分显示了中医学的巨大魅力。

本文拟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文化意义加以探讨,以求正于同道。

“治未病”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记载甚多。

如《周易·系辞传》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儒家代表孔子教诲人们“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礼义仁爱。

孟子也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等,都是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这里忧患意识已经成为“君子”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的本质看,忧患意识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包括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人类自身,都可能产生忧患情绪。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人类对于自身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也充满着忧患意识。

如《周易·象传》记载:“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

”这是最早关于预防思想的出处,而这一预防思想建立在“思患”基础之上。

《老子·七十一章》也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对于医生来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淮南子》)续上述思想之绪余,《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则安,居安思安则危;未病思防则健,未病不防则病。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中医学认为“上医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这种以“治未病”为中心的预防思想要优于以治已病为中心的医疗思想,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老年养生“治已病”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病不治如养猛虎,有朝一日会葬送人的生命。

但是,从养生、健康长寿角度看,“治未病”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经不起疾病的折磨,而“治未病”则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和反复。

它更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颐养天年。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有四大方面:(1)未病先防。

中医学的“治未病”首先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采用气功等养生之术,增强机体、脏腑的御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诸多致病的因素和条件,使疾病不至发生,西医称为预防医学。

诸如预防感冒、中暑,预防空调病,预防肝肾病、肠胃病、糖尿病、心脏病,预防各种传染病,预防癌症等等。

如果老年人能把预防疾病思想贯穿到整个生活之中,那么就能减少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

(2)救治萌芽。

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个亚健康,即它既不是完全健康,又未达到疾病程度,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有些失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疾病危险因素,处在患某种疾病的前期状态,即出现了疾病的萌芽状态。

这种状态需及早发现并设法防止它转化为疾病,这就是“上工救萌芽”的“治未病”,即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老年人的机体、器官、组织都在退行性变化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前期,诸如糖尿病前期、癌症前期、肾肝病前期等等,如遇这种“萌芽”状况,赶快就医,定期检查,并防止它转化为疾病,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既病防变。

老年人常常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这并不可怕。

问题在于要正确对待疾病,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加强养生,防止疾病的恶化和转化成更严重的疾病,如思糖尿病者一定要防止糖尿病综合症发生,防止危及生命的低血糖,要防止肾病向尿毒症和肾力衰竭转变。

浅析中医“治未病”

浅析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中心的服务对象:一、身体健康、无异常表现,想保持最佳状态者;二、亚健康人群,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三、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四、病已痊愈。

但需预防复发者;或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养康复者。

浅析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一词见于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一、“治未病”释义(一)中医的“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治”,即对疾病的诊治。

广义之“治”既有治疗之意,也有管理、调理之意,在这里包含有预防、摄生、保健、调理、康复等内容。

很显然,“治未病”中的“治”是广义之“治”。

(二)“未病”——顾名思义,首先是指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是指从健康到发病之前的“病前状态”,也就是病象未充分显露的隐潜阶段,而被误认为健康无病;还有一种是指虽然已经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但病情并未继续发展而没有出现向其他脏器组织传变的状态。

二、“治未病”理念的内涵经过历代医家两千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使治未病逐步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三个重要层次,或者说是“治未病”的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未病先防即“治未病”的第一要义。

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要未雨绸缪,采取多种养生防病措施,维护人体的正气,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防治疾病的发生,以保持健康长寿。

既病防变即在疾病已经发生时,要积极早期治疗,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传变。

瘥后防复即在疾病初愈或康复之后,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注意体质调养,改善体质偏颇,防止疾病复发。

在“治未病”的三个层次中,无论是防病、防变以及防复,其核心都在一个“防”字,这充分体现和证实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所具有的科学与超前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和理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的指导意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的指导意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成为了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人口老龄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和医疗等方面的问题,还给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而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个体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指导:首先,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强调个体的整体健康。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易患慢性病和老年病。

中医强调整体观和功能均衡的原则,提倡人们通过养生保健和调整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例如,通过中医养生方法,如针灸、按摩和中药调理等,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其次,中医“治未病”理论注重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体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机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逐渐衰退。

而中医强调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病人自身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激发和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例如,通过中医药物的调理和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提高慢性病的康复治愈率。

再次,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个体的环境调整和适应能力。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体处境的变化,如生活环境、社会支持、家庭状况等都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治疗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药物调理和治疗方法。

通过根据个体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药物调理和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减轻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个体的情志调节。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体面临着伴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

治未病小结

治未病小结

治未病小结治未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在人体健康状态良好时,通过调整自身的体质和心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治本”,即从源头上消除疾病的发生。

首先,治未病要注重调整自身的体质。

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决定了抵抗疾病的能力。

如果体质虚弱,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要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增加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等方式,提升自身的体质。

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

适当增加锻炼量,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放松压力,保证足够的睡眠。

其次,治未病还要注重调整自身的心态。

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负面的情绪会导致体内气血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效的释放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方法,如心理咨询、瑜伽和冥想等,来调整自身的心态。

此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友交流,也是维持良好心态的一种方式。

最后,治未病还要注意预防保健。

中医认为,预防胜于治疗。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保健方法,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病症,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如中药调养、针灸、按摩、拔罐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如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的草药等。

但是,保健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治未病是一种很重要的中医理论,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整体质和心态,以及预防保健的方法,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注重自身的调养和保健,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治未病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医学“治未病”

中医学“治未病”

中医学“治未病”
中医学“治未病”乃是医学最高境界。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中医认为,“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

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

再有,“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治未病”越来越成为医疗卫生实践的理想境界,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中医_治未病_的理论研究

中医_治未病_的理论研究

中医_治未病_的理论研究中医养生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外环境、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与自然环境、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只有在内外环境的和谐平衡、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状态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因此,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内外环境,保持人体内外的平衡。

治未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调节饮食、锻炼身体、养生保健、心理调节等多方面。

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根据个体的体质、环境和季节特点,合理膳食,避免过食油腻、辛辣等发物,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肠道健康。

此外,中医还提倡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讲究调节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心理调节方面,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在临床实践中,治未病也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治。

中医认为,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内环境的紊乱、人体的功能失调有关。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理方式,可以调整人体的内外环境,增强对病因的抵抗力,减少并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治未病的理论研究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健养生的意识和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治未病的理论也有助于将中医学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形成更为完整的健康管理体系。

然而,目前治未病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治未病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因人而异,因此如何合理进行个体化的调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次,目前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支持治未病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后,治未病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和方法来推广和普及,需要在医学教育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的免疫 功 能密切 相 关 , 虚 证 病 人 的 免疫 功 能均 有 一 定程 度 的损 害 ; 应 用 扶正 固本 的 中药 对免 疫 系统 具 有 调节 作用 , 能 迅速 改善 虚证 病人 的免 疫状 态 , 促 进疾 病 的痊 愈 。证实 中医学 的 肾有下丘 脑 一垂体 一肾上腺皮 质轴 、 性 腺轴 、 甲状 腺 轴 等 系 统 的 功能 , 是 调 节 人 体 免 疫功 能 的重 要 环 节 , 对 免 疫 系 统 有 稳 定 作 用 ; 脾 包
除 内邪维 持 阴 阳平 衡 的作用 相类 似 。监视 功能 是及 时
“ 治未 病 ” 就是 在疾 病 未发 之 前 , 采 取 多 种 防治 措
施, 防止疾 病 的发 生 。研 究 的 目标 及 方 向包 括 未 病 先
防、 已病 早 治 、 既病 防变 、 养 生 防衰 、 健 康保 健等 。也 就 是 对感 染性 疾病 的潜 伏 期 、 形成期 、 转变期 、 人 体 亚 健 康 状态 和 衰老性 疾 病进 行 防治 。强调 有发 病 因素 和疾 病 先兆 就 应 早 诊 断 、 早 治疗 , 重 视 疾 病 转 变 倾 向 的 防 治 。《 内经 》 云“ 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 不 治 已乱 治 未
现代 医学 研究 证 实 , 中 医学 的 肾 、 脾、 肺 三脏 与 人
特 别是 中医学 的养 生 、 保健 、 康 复 等 理念 , 在“ 治未病” 时有 明显 的天然 优 势 ¨ 。故 本 文 从 现代 医学 免 疫 学 、
预防 医学 、 传染 病 学 、 中医 养 生 康 复学 、 中医 体 质学 等 学 科层 面 , 浅论 现 代 中医 “ 治未病 ” 的深刻 内涵 。 1 现 代 中 医对“ 未病 ” 、 “ 治 未病 ” 的 认识
乱 … …” , “ 上 医治未 病 , 中 医治 欲病 , 下 医 治 已病 ” _ 2 。
清除人 体 内衰 老变 异细 胞 , 以免发 生 肿瘤 , 与 中医学正 气 调节 脏 腑 经 络 气 血 , 不 致形成 痰积 血瘀 , 发生 “ 积 聚” ( 肿瘤) 的作 用相 类似 。
光明 中医2 0 1 4年 3月 第 2 9卷 第 3期
C J G MC M Ma r c h 2 0 1 4 . V o l 2 9 . 3
・ 4 3 5・
浅论 现 代 中医 “ 治 未病 "
赵 清 利
关键词: 现代中医; 治未病; 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 亚健康状态; 衰老性疾病
括脾 脏 、 造血 器官 和淋 巴器 官等 免疫 组织 , 参 与人体 免
“ 未病 ”即 “ 疾病未成 ” 。“ 未病” 不是无病 , 也 不 是 已病 , 未 病 主要 是 指人 体 在 多 种 致 病 因 素刺 激 的情 况下 , 开 始有 了病 理信 息 , 直 到形 成疾 病 之前 的各 种不
未有 的质 变 ; 特别 是进 入二 十世 纪后 , 大 量现 代科 学技
在发 病前 , 突出对 人 体亚 健 康 状 态 和 衰 老性 疾 病 进 行
防治。
术 成果 , 应 用 于社 会 的各个 领域 , 人类 社 会进 入 了高速 发 达 的科 学信 息化 时 代 , 健 康 长 寿 是 现 代人 类 社 会 生 活追 求 的最 高 目标 。人类 医学 也 由传统 医学 发展 为现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0 3 . 0 0 3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 0 3 — 0 4 3 5 - 0 3
自工 业革 命 以来 , 人类 社会 、 生存 环 境发 生 了前所
良状态 , 即疾病 前期 ; 包 括感 染 性 疾 病 的潜 伏 期 、 形 成
期、 转 变期 、 人 体亚 健康 状态 和 衰老性 疾 病等 。也 就是
说, “ 未病” 是一 个相 对 的概念 , 并 不是 完全 没有 病 。
疫能 力 的生成 和调 节 ; 肺 主 气 与 人 体 的非 特 异 性 抵抗 力有关 。三脏 之虚 , 都 能影 响人体 的免疫 能力 , 影 响程 度是 肾 >脾 >肺 。证 实 人 体 免 疫 系统 存 有 三 大 功 能 , 即免疫 的 防御 功 能 、 自稳 功 能 、 监 视 功 能 。 防御 功 能是 指人 体抵 御各 种 病原 体 感染 的能 力 , 与 中医 学正 气抗御 外 邪 的作 用 相 类 似 。 自稳 功 能 是 清 除 自身抗 原, 稳 定人 体 内环境 平 衡 , 与 中 医学 正 气 调 节 阴 阳 , 消
代 医学 ( 西 医学 ) , 我 国的 中 医药 现代 化 建 设 也 是 历史 发 展 的必 然 , 现代 中医( 中西 医 结 合 医 师 ) 应运而生。 现 代 中 医“ 治 未病 ” 更是 目前 中 医药 领 域研 究 的热 点 ,
2 现代 中医对人 体发 生疾 病 的认识
中医学认 为 体 的气 ( 正气 ) , 具 有 护 卫 肌肤 和抗 御外 邪 的作 用 , 是 构 成人 体 和 维 持 人 体 生命 活动 的重 要物 质 ; 是 由肾藏 的先 天精 气 、 脾 运 化 的水 谷 之气 和肺 吸人 的清 气构 成 。 《 内经 》 云: “ 正气存 内, 邪不 可干; 邪之 所凑 , 其气 必 虚 ” , “ 四季 脾 旺不受 邪 ” ‘ 卫气者, 为言 护卫 周身 , 温分 肉, 肥腠 理 , 不 使 外 邪侵 犯 也 ”, 说 明了人体 的御 邪 能力 与 肾 、 脾、 肺 三 脏功 能密 切关 系 。
3 现 代 中医对 “ 未 病” 的 辨 病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