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特点

合集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张迎生,云宗金,丁新苑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㊂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因头晕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17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病人122例,经DSA 或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脑动脉狭窄病人49例㊂将17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分为无狭窄组(49例)㊁轻度狭窄组(21例)㊁中重度狭窄组(101例);根据狭窄分布范围分为单支㊁双支㊁多支狭窄,颅内和(或)颅外狭窄,前和(或)后循环狭窄㊂比较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 )及狭窄血管分布范围之间的关系㊂结果:3组年龄㊁血糖㊁总胆固醇(TG )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㊁AIP 及高血压㊁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㊂随着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年龄㊁血糖㊁TG ㊁AIP 增高,而HDL -C 下降,高血压㊁糖尿病所占比例增加㊂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管分布范围比较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越重累及的血管越多(r =0.16,P =0.07),当血管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的程度较重(χ2=9.15,P =0.01)㊂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57,P <0.01;OR =7.06,P <0.01)㊂结论:AIP 和血糖㊁TG ㊁HDL -C ㊁年龄均与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㊂当狭窄血管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程度往往越严重,另外狭窄越重发生狭窄的范围越广㊂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血脂;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危险因素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9.035 脑动脉狭窄(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CAS )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原因,症状性狭窄往往需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增加了病人的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是临床诊断脑血管是否狭窄的金标准㊂既往研究发现,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血脂异常为其危险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多关注为单向血脂水平,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 )[1]是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 -C )比值的对数即log (TG/HDL -C ),AIP 为新的综合血脂水平,研究发现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2],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3]㊂本研究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管分布范围的关系,旨在为脑动脉狭窄的预防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连续选取2019年1月 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因头晕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171例,其中男103例,女68例,年龄18~88(62.52ʃ10.77)岁㊂经DSA 确诊脑动脉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2019xkj072)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安徽阜阳236000),E -mail :*************************引用信息 张迎生,云宗金,丁新苑.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9):1711-1713.狭窄122例作为狭窄组;经DSA ㊁头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㊁头颈CT 血管成像(CTA )证实无脑动脉狭窄病人49例作为无狭窄组㊂本研究通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狭窄组病人术前经过影像学(头颅MRA 或头颈CTA )检查发现脑动脉中重度狭窄[4],具有脑血管造影指征;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术后诊断烟雾病㊁肌纤维发育不良㊁结节性动脉炎㊁动脉夹层㊁先天性血管病变㊁血管畸形㊁原因不明的动脉狭窄;具有外周血管或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入院前2周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血脂药物㊂1.3 方法1.3.1 一般资料 收集所有病人病史资料,同时采集病人入院后48h 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glucose ,GLU )㊁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㊁TG 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 )㊁HDL -C ㊁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 )㊁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 )㊁血尿酸(uric acid ,UA )㊂1.3.2 颅内外动脉狭窄判定标准[4] 入院后行无创影像学检查,所有提示脑血管狭窄病人均经过DSA 确诊,根据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㊁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与中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ȡ50%)㊂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6~C7段㊁大脑中动脉㊁大脑前动脉㊁大脑后动脉㊁椎动脉V4段㊁基底动脉;颅外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1~C5段㊁椎动脉V1~V3段㊁颈总动脉㊁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以及颈外动脉和㊃117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5月第21卷第9期主动脉弓㊂依据狭窄累及的颅内外动脉的支数分为单支狭窄㊁双支狭窄㊁多支(ȡ3支)狭窄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单向有序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检验,双向有序定性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3组一般资料比较171例病人中,无狭窄组49例,轻度狭窄组21例,中重度狭窄101例㊂3组年龄㊁血糖㊁TG㊁HDL-C㊁A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高血压㊁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1㊂表13组一般资料比较项目无狭窄组(n=49)轻度狭窄组(n=21)中重度狭窄组(n=101)统计值P男性[例(%)]30(61.2)11(52.4)62(61.4)χ2=0.620.740高血压[例(%)]18(36.7)16(76.2)78(77.2)χ2=25.15<0.001糖尿病[例(%)]1(2.0)6(28.6)42(41.6)χ2=25.24<0.001吸烟[例(%)]17(34.7)9(42.9)47(46.5)χ2=1.890.390饮酒[例(%)]12(24.5)7(33.3)37(36.6)χ2=2.210.330年龄(岁)59.92ʃ14.0360.52ʃ8.9564.20ʃ8.92F=3.090.048 DBIL(μmol/L) 3.47ʃ1.60 3.66ʃ2.00 3.77ʃ2.46F=0.310.740 IBIL(μmol/L)8.62ʃ3.438.81ʃ2.008.20ʃ2.70F=0.600.550 UA(μmol/L)282.85ʃ83.93283.63ʃ71.74271.92ʃ68.33F=0.480.620 TG(mmol/L) 1.36ʃ0.73 1.50ʃ0.75 2.00ʃ1.50F=3.940.020 TC(mmol/L) 4.00ʃ1.04 4.24ʃ1.10 4.40ʃ1.05F=2.430.090 HDL-C(mmol/L) 1.27ʃ0.26 1.16ʃ0.25 1.11ʃ0.18F=4.540.010 LDL-C(mmol/L) 2.43ʃ0.88 2.16ʃ0.74 2.09ʃ0.86F=2.650.070 AIP 1.21ʃ0.16 1.27ʃ0.15 1.33ʃ0.18F=4.940.010血糖(mmol/L) 5.15ʃ0.76 5.86ʃ1.90 6.01ʃ1.42F=3.780.030注:饮酒指平均每日饮酒(酒精含量)>60g,时间>1年;吸烟指平均每日吸烟>10支,时间>1年㊂2.2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脑动脉狭窄程度与累及血管支数的相关分析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越重累及的血管往往越多(r=0.16,P=0.07),当血管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的程度较重(χ2=9.15,P= 0.01),但狭窄程度与是否累及颅内外动脉无关(χ2= 2.61,P=0.27)㊂详见表2㊂以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㊂随着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增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多㊂详见表3㊂表2脑动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单位:例(%)项目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前循环15(71.4)36(35.7)后循环2(9.5)17(16.8)前后循环4(19.1)48(47.5)颅外11(52.4)38(37.6)颅内5(23.8)20(19.8)颅内外5(23.8)43(42.6) 1支9(42.8)27(26.7) 2支6(28.6)25(24.8)ȡ3支6(28.6)49(48.5)表3脑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有序回归分析项目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P OR值95%CI年龄0.0310.016 3.6460.056 1.03[1.00,1.07]高血压0.9450.3547.1130.008 2.57[1.29,5.16]糖尿病 1.9550.58411.2020.0017.06[2.25,22.22]3讨论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当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时可直接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往往需要进行血管内治疗[4]㊂脑动脉狭窄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有关[5-6],同时也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以及轻型脑卒中病情恶化的危险因㊃217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y2023 V o l.21 N o.9素[7-8]㊂脑动脉狭窄危险因素较多,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代谢紊乱㊁糖尿病㊁高血压等,其中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重要病理机制,但既往研究多为血脂单项研究㊂AIP为新的综合血脂指标,临床中通过对血脂进行计算即可获得㊂既往研究发现,AIP相对血脂单项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更有意义[9]㊂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为亚组分之一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并且与缺血性脑卒中㊁冠心病的发生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3,10-11],然而sdLDL由于测量繁琐及价格原因常不易开展,AIP可以间接反映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直径的大小,AIP值越高,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直径越小,代表sdLDL所占比例越多[12]㊂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狭窄组和无狭窄组之间AIP值后发现,AIP数值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AIP 可以反映脑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㊂LDL-C与脑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进一步说明sdLDL作为LDL-C亚组分之一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sdLDL较其他脂蛋白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易穿透内皮屏障导致血管损伤,并且血流及巨噬细胞对sdLDL清除能力差,因此sdLDL具有更强的导致动脉硬化作用[11-12]㊂AIP 作为反映sdLDL间接指标具有相同评价价值㊂因此,在临床除控制LDL-C以外,同样需要关注病人sdLDL 的水平,在今后的抗动脉硬化研究中可能为一新的方向㊂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表明脑动脉狭窄程度越重,HDL-C数值越低㊂本研究发现,TG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这与TG通过产生sdLDL㊁HDL-C而影响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机制有关,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㊂本研究中狭窄组平均年龄60岁以上,说明老年病人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生动脉狭窄程度增加㊂对于中老年病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弹性纤维逐渐被非弹性纤维取代,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另外,老年病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多,进一步促使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㊂高血压㊁糖尿病是导致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也是动脉硬化发生的基础疾病㊂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也是其重要病理基础,随着时间延长,动脉硬化程度加重,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也会增加㊂糖尿病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内膜损伤会产生氧化应激㊁炎症反应,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3]㊂本研究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是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这与糖尿病及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有关㊂但AIP相对血脂组分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可以作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指标㊂本研究发现,当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越重,同时累及的血管也越多㊂说明脑动脉狭窄越严重,狭窄分布血管的范围越广㊂临床中预防脑动脉狭窄发生及控制其危险因素同样可以减少脑动脉狭窄发生的范围㊂参考文献:[1]GUELKER J E,BUFE A,BLOCKHAUS C,et al.The atherogenicindex of plasma and its impact on recanalization of chronic totalocclusion[J].Cardiology Journal,2020,27(6):756-761. [2]李张曼玉,李晓盼,于莹,等.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27(2):107-110.[3]郑建文,董鸿智,赵锋仓,等.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5):446-448.[4]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专家组.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管理规范 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64-71.[5]钟婷婷,郁可,霍颖超,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1282-1285.[6]陶永,霍颖超,符晓艳,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脑白质病变发生的关系[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5):391-396.[7]刘亚杰,黎洪展,刘振华,等.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4):401-403.[8]夏禹,张伟,朱小群,等.ABCD2评分预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重度脑动脉狭窄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5):766-770.[9]DOBIA'S'OVA'M.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log(triglycerides/HDL-cholesterol)]: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Clinical Chemistry,2004,50(7):1113-1115.[10]HOOGEVEEN R C,GAUBATZ J W,SUN W S,et al.Small dense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 predict risk for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 VascularBiology,2014,34(5):1069-1077.[11]李秀锋,徐旭,梁国威,等.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8):3802-3805.[12]NISHIKURA T,KOBA S,YOKOTA Y,et al.Elevated small dense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s a predictor for future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J].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14,21(8):755-767.[13]罗云,李敬伟,王翀,等.糖尿病影响脑梗死的形成与颈动脉斑块相关[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83-86.(收稿日期:2021-12-25)(本文编辑邹丽)㊃317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5月第21卷第9期。

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

160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

1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cvd)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其与cvd危险因素和发病率的关系。

方法:对160例cvd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发生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cvd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65%,中、老年组的中重度狭窄的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内动脉狭窄组,而伴高血脂和吸烟的患者多分布在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中;中、重度血管狭窄组的脑梗死和tia的发病率高于脑出血组(p70%).1.3 颅内外动脉的区分:颅外动脉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 0版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2 结果2.1 各年龄组颅内、颅外动脉狭窄部位与程度比较狭窄部位为颅内动脉73/104例,颅外动脉31/104例,颈内动脉系统 41/104例,椎动脉系统36/104例。

从狭窄发生率看,各年龄段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动脉系统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组看,中、老年组的中重度狭窄的比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均p50%狭窄的发生率略低于白人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 cvd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65. 0%,其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70. 2%,颅外动脉为29. 8%,颅内血管病变在我国发生率较高, 与以往的报道相符。

另外本研究结果亦显示颈内动脉系统狭窄(41/160, 25. 6%)例,椎动脉系统狭窄(36/160, 22. 5%)例,无论从年龄段狭窄率和总体狭窄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别,即虽然颈内动脉系统血管分布范围大于椎动脉系统,但两者血管狭窄发生率无差异,但临床脑血管事件却明显少于颈内动脉系统.cvd的危险因素分可干预与不可干预性两类。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全文)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全文)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全文)颅外颈动脉狭窄性疾病(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tic disease)指可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和/或闭塞。

一、流行病学资料脑卒中(stroke)是目前我国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为20% ,农村为19%。

25~74 岁年龄组人群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70/10 万,女性为1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为89/10 万,女性为61/10 万,平均年龄标化病死率男性为33%,女性为38%[1]。

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病变和出血性病变的比例为4:1。

其中颅外颈动脉狭窄与脑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卒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2年卒中发生率可以高达26%[2]。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㈠发病原因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其余10%包括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动脉迂曲、外部压迫、创伤性闭塞、内膜分离、炎性血管病、放射性血管炎及淀粉样变性等[3]。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形式是颈动脉形成硬化斑块造成狭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颈总动脉的分叉处,特别是颈动脉球。

按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斑块可分为纤维性板块和复合性斑块两类。

(1)纤维性斑块,早期的动脉硬化斑块为附着于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其中主要成分是胆固醇。

同时斑块周围的炎症反应又伴发血管壁纤维增生,覆盖于斑块表面。

(2)复合性斑块,纤维性斑块经不断的变化最终成为复合性斑块。

引起临床症状的颈动脉复合性斑块通常具有溃疡形成、附壁血栓或斑块内出血等特点。

斑块进展造成血管内膜层破裂,粥样物质碎屑释放入血管腔内。

随着粥样碎屑的不断脱落,在病变的中心可出现溃疡腔。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
H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Ac a d e my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we r e a d mi t t e d .T h e d a t a o f t h e i r CT a n g i o g r a p h y we r e
C A0 J i a n s h u C HUXi u h u a 1 l Y a h L I C h u n z h t
X i y u a n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A c a d e m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1 , C h i n a
死组( 2 3 . 5 %) , 差异 有高 度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1 ) 。③ 1 9 4 例 血管 病变 中 , 共有 9 5 3 支 血 管存 在不 同程度 的狭 窄 ,
中度 以 上狭 窄 动 脉数 脑 梗 死组 ( 3 6 . 8 %) 多 于 无脑 梗 死组 ( 1 4 . 8 %) , 差 异 有高 度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1 ) ; 中度 以上 狭 窄 动脉 数脑 梗死 组 前循 环 ( 4 2 . 8 %) 多于 后循 环 ( 2 9 . 2 %) , 差 异 有高 度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1 ) 。在 1 9 4例 血 管病 变中. 中度 以上狭 窄 动脉 数颅 内( 4 5 . 4 %) 多 于颅 外 ( 2 5 . 0 %) , 差异 有 高度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1 ) 。 结 论 缺 血 性脑 血管病 变 发生 率颅 外 多于 颅 内 , 但 狭 窄程度 颅 内重 于颅 外 ; 脑梗 死 患者 前循 环动 脉狭 窄程 度 比后循 环严 重 。 『 关 键词1脑缺 血 ; 脑 动脉 狭 窄 ; x 线 计算机 ; 血 管造 影术

TCD与DSA检测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TCD与DSA检测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c rb a f ci nmi dea e n o t . e e r ln a t i d l—g da dy u h i r on
[ e o d ] e ba i ac o d l ae d o t T asr i o pe D g a sb at n n i r h K y r s r r f t n n d — d n u ; r ca aD p l ; iil u t c o g ga y w C e ln r i i mi e g a y h n n l r t r i a o p
近 年来 ,随着 人们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和 生 活方 式的 改变 ,缺 血性 脑血 管病 ( I C )低龄化 显著 ,中青年缺4 。确定病 变的部 位 ,及 早诊 断并实 施有效 的治疗方 法 ,对 预防和 减少 中青年 缺血性脑血 管病的发 生 ,显著 降低缺血性脑 卒 中具 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 目前 ,公认 诊断颅 内外动脉狭 窄的金标准
8 .%,h eict s9 .%,as-oiv s80 fl —eaie s .%. n ls n F r h i n s f r r ltn s t cail esl 58 te p cf i wa 69 fl p s iewa .%,as ng t 1 Co cu i o e a o io at i e oi i i r rna vses s i y e t e v wa 3 o t d g s e as snn a adet ca il esl tese ict n est i f CD wo l erlt eyrl be ii v lal rh l i lcenn n eere ig oio n xr rna v ses h cf i adsnivt o T udb ai l i l,ts a bef e i c re iga dt alr a n ss f a , p i y iy e v ea u o t c n as h i d

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

鲁西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s t e no s i s i n y o u ng a du l 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s t r o k e i n s o u t h we s t o f S ha n d o ng p r o v i n c e

鲁 西 南 地 区青 年缺 血性 脑 卒 中脑 血 管 狭 窄 分布 特 征
杨 鹏” 张爱梅
儿 内三科 济宁
李 宪章 郭 瑞。
1 ) 天津 医科 大 学研 究 生院 天 津 3 0 0 0 7 0 2 ) 济 宁 医 学院 附属 医院 神 经 内科 济 宁 2 7 2 0 2 9 3 ) 山 东济 宁 市 第一 人 民 医院
2 7 2 1 1 1 源自【 摘 要】 目 的分 析 鲁 西 南 地 区 青 年 缺 血性 脑 卒 中患 者 的脑 血 管 狭 窄 分 布 特 征 。方 法
收集 1 0 0例 4 5 岁 以下 青 年 卒 中
患者为青年组 , >4 5岁 1 0 0例 中老 年 患 者 作 为 对 照 , 所有患者 均经神经 影像学 、 颈部血 管彩超 、 T C D等检 查 , 并 进 行 DS A 检 查, 分 析两 者脑 血管 狭 窄 分 布 特 征 。结 果 青 年 组 及 中 老 年组 脑血 管 狭 窄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8 5 及 8 8 % 。青 年 组 颅 内动 脉 病 变
青年组发现烟雾病21中老年组烟雾病11组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青年组中老年组79组脑血管病变颅外动脉病变及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颅内外血管狭窄分布不同青年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组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比较脑血管病变颅内动脉病变颅外动脉病变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青年组10085中老年组10088组轻度狭窄重度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重度狭窄者高于青年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青年组10060中老年组10020讨论根据2008年我国第次死亡原因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经超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成为我国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逐渐增多而且脑血管病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青年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④要是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急性血压增高、恶心呕吐, 应该马上停顿输入rtPA,急诊复查头颅CT。
⑤前2个小时内应该每15分钟测血压,6小时内每30分钟 测血压,今后每小时测血压,直至二十四小时。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6页
⑥要是曾经有收缩压≥185mmHg或者舒张压 ≥105mmHg,检验血压应该更亲密。使用降压药品以维 持血压在这个范围内,或者低于这个范围。
有报道使用reteplas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nistreplase, 葡激酶等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也有效果,不过均缺乏大样本研究,所以
至尽尚无定论。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9页
3)动脉溶栓
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另一条路径,已经有一些研
究观察了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安全性、使用药品类型等方 面,不过至今尚无必定结论。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6页
(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最先证实了卒中患者半暗带区域。氧—15—PET
能够定量检验局部脑灌注和氧消耗,显示局部组织脑血流 (rCBF)下降,氧吸收分数(OEF)增加,氧代谢相对保留。 PET显示半暗带改变有临床应用价值,但PET费用和操作 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者家眷或患者代表签署知情同意书。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第14页
2) 静脉溶栓 (1) 尿激酶 我国有一个随机双盲研究显示使用尿激酶对发病6小时以
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必定效果。使用方法为:发病6 小时内,150万单位,30分钟内静脉点滴。 适应证:年纪小于75岁;发病6小时内;cT排除颅内出血 和与神经功效缺失对应低密度责任病灶;神志清楚或轻度 嗜睡,无昏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血压控制在180/ 100mmHg以下;排除TIA。 禁忌证: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及既 往有上述病史者;体温39°C以上,有意识障碍;有纤溶 禁忌者;全身情况欠佳。

不同年龄 TIA 患者的发病因素及颅内动脉狭窄特点

不同年龄 TIA 患者的发病因素及颅内动脉狭窄特点

不同年龄 TIA 患者的发病因素及颅内动脉狭窄特点蒋志宏;马强;刘文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比较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特点。

方法 TIA患者236例,青年组(18~60岁)74例,老年组(≥60岁)162例。

收集两组身高,体质量,合并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情况;收集两组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CT血管造影( 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图像,比较两组颅内动脉狭窄特点。

结果中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比例与老年组相比,P均<0.01;中青年组肥胖者例数与老年组相比,P<0.05。

中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在前循环27例,后循环8例,前、后循环5例;老年组分别为46、41、28例;两组相比,P均<0.01。

中青年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

结论 TIA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TIA发病因素分布及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均存在差异,其中青年患者肥胖发生率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比例及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比例较高。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5(000)031【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狭窄【作者】蒋志宏;马强;刘文博【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偏盲、复视、瘫痪或感觉障碍为临床表现[1],中老年人常见,发作症状较轻,但是为脑卒中发生的前兆。

TIA患者7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4%~10%,90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10%~20%。

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效果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效果分析
Ce r e b r a l a n g r o g r a ph y a na l y s i s o f 1 3 8 pa t i e n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r o v a s c ul a r di s e a s e
Ho s p i t a l o f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Co r p s , T h e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 S Ar me d P o l i c e F o r c e s , C h e n g d u 61 0 0 4 1, C h i n a; 2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l a o f S i ・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C h e n g d u 61 0 0 7 2, C h i n a
CHE N Ch e n g , GUO F u q i a n g , DUAN Xi a o y a n , HUANG Yu n f e n g , a n d X I AN De n g q i n g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N e u r o l o g y, C h e n g d u
的D S A资料 。分析血管狭窄部位 、 受累血管数 目、 血管狭 窄形态及侧支循环代偿 。结果 者 1 0 2例 ( 7 3 . 9 1 %) , 共累计血管病变有 2 6 8处 。前循环受 累 1 5 8处 , 后循环受 累 9 3处 , 锁骨下动脉( S U B) 受累 1 7处 。1 0 2例 狭 窄或 闭塞 患者中 , 脑梗死组与 T I A组动脉病变分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血管狭 窄或闭塞与 前循环症 状相关 6 5 例, 占6 5 . 6 6 %; 与后循 环症 状相关 2 8例, 占7 1 . 7 9 % 。4 7例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 中有 3 9例 出现 明显代偿 , 其中仅前 交通开放 9例 , 仅后交通 开放 1 3例 , 前后交通同时开放 1 7例 , 合并 其他 代偿 途径 4例 。结论

ABCD3-V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ABCD3-V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ABCD3-V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冯源;郝晨光;马建华;雷晶;王海虹【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ABCD3-V 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 TIA 患者212例,观察7 d 内脑梗死的发生率。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BCD3-V 评分对TIA 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根据 ABCD3-V 评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212例 TIA 患者7 d 内发生脑梗死27例(12.7%)。

ABCD2、ABCD3与ABCD3-V 评分法预测 TIA 后7 d 内脑梗死风险的 AUC 分别为0.671、0.729、0.808。

高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与中危组(P<0.01,P<0.05),中危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大于低危组(P<0.01)。

ABCD 3-V 评分与7 d 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945,P<0.01)。

结论:ABCD3-V 评分法能有效地预测 TIA 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BCD3-V score in predicting th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welve TIA patients were enrolled.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7 days after TIA was observed.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ABCD3-V score was as-sessed by calculat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UC). According to ABCD3-V scor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ow risk group, medium risk group and high risk group. Then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27 (12.7%) of 21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7 days after TIA. The AUC for ABCD2, ABCD3 and ABCD3-V were 0.671, 0.729 and 0.808 inpredicting th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7 days after TIA,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in the high risk group than in medium and low risk groups(P<0.01, P<0.05). The ABCD3-V scor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in 7 days after TIA (r =0.945, P<0.01). Conclusion:ABCD3-V score could more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risk of early oc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TIA.【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6(011)002【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ABCD3-V评分法【作者】冯源;郝晨光;马建华;雷晶;王海虹【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1.04;R743.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类型,也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分析
组 ,患者人数2例 。 8 1 . 同年龄段 患者脑 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病点情况 .4不 3
将上述三种分组情况综合对 比,不同年龄段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 及发病点情况表现为: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正常 及轻度脑动脉狭窄在青年组 占8 例、中年组占3 例、老年组2 ,中度 例 脑动脉狭窄在青年组占2 例、中年组占2 例、老年组7 ;重度脑动脉 6 例 狭窄在青年组 占l 例、中年组占1例、老年组4 例,脑动脉闭塞在青 2 9 年组 占0 例、中年组 占1 例、老年组4 例。②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 脉狭窄发病点,颅外动脉狭窄在青年组占9 例、中年组 占 例、老年组 3
结论 缺血性脑血 管病患者脑动脉狭 窄的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具有关联性,早期 的积极干预措施有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 键词 】 缺血 性脑血 管 病 ;脑 动脉 狭 窄 ;分布特 征 关
中图分类号 :R 4 . 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 14(0 1 1 03— 2 61 8 9 21 )3 — 35 0
2 颅 内动脉狭窄在青年 组 占1 、中年组 占2例 、老年 组4 例 ;颅 例 例 7 5 内、外动脉狭窄并存在青 年组 占1 、中年组 占1例、老年组 1例。 例 2 5
正确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以下为临床诊
断的方法 :
1.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是诊断患者 脑动脉狭窄最有效的方法。其可以排除x 线检查 中软组织及骨骼重叠 影像的现象,具有增强检查中患者血管对比度与清晰度的特性。通过 造影可以发现血管病变的部位、性质、侧枝循环情况,对缺血性脑血 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现狭 窄 3 , 4例 非腔 隙性梗 死( L 组 4 N ) 6例 无血 管狭 窄 6例 , 有狭窄 4 0例 , 明显差异。年龄 、 有 高血 压病、 糖尿 病 、 高脂血
症与动脉狭 窄发 生率显著相 关, 而性别差异与动脉狭窄发生率无显著 关 系。结 论
脑 动 脉 狭 窄 的危 险 因素 。
善。D A检查 可明确 患者 有无狭窄 及狭 窄的部位 、 S 程度 、 支循 与颅脑 的关系分为颅 内段狭 窄和颅外段狭 窄。 侧 环的形成情况等 , 对完善诊断及下一一般资料 .
14 分析危 险因素对 血管狭 窄发 生率 的影响 .
按性别 、 是否存
12 分析 脑梗 死组患者 头颅 C . T或 MR 结 果 I
,一
致: 包括以下几个条件①rA组和 V I I 1 B 组患者临床 表现相应
(I 0 C )10例 , 排除因烟雾病 、 动静脉 畸形 、 动脉炎 、 动脉 夹层 等原 区域出现狭窄或闭塞 ; I :T MR 片所有梗死灶均位于狭窄 ②C 组 C / / 或闭塞血管的供血区内; ③狭窄或 闭塞侧 虽未 出现相关症状 或梗
脉狭窄并采取相应 的干预措施 , 对及时有效地防治缺血性卒 中具 死
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 。在 目前 的技术 中, 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 ( it Dg . 13 分析患者的 D A结果 归纳 动脉狭 窄或 闭塞 的部位 和程 i 、 S a sb at nagorp y S 是 检查 脑 动脉 狭 窄最 有效 的方 度 , l u t c o ni ah ,D A) r i g 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 内膜剥脱术 ( A C T 法将 狭窄 程度 N SE ) 法, 它去除 了 x线 图像 中 的软组织 、 骨骼 的重 叠影 像 , 加 了血 分 为以下 4级 : 正常 : 增 ① 未见血 管狭 窄 ; 轻 中度狭 窄 : 管狭窄 ② 血 管的对 比度 和清晰度 , 而使 图像 的诊 断条 件得 到 了极 大 的改 ≤6 % ; 重度狭窄 : 从 9 ③ 血管 狭窄率 ≤7 % ; 闭塞 : 0 ④ 根据 狭窄部 位

脑血管狭窄标准、分类、选择治疗要点等诊治问题

脑血管狭窄标准、分类、选择治疗要点等诊治问题

脑血管狭窄标准、分类、选择治疗要点等诊治问题脑血管狭窄一般意义上的脑血管狭窄指的是颅内及颅外大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6~7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颅外动脉包括颈内动脉Cl~5段、颈外动脉、椎动脉Vl~3段、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主动脉弓。

脑动脉狭窄即上述动脉出现1处或多处狭窄率50%~99%的病变。

颅外动脉狭窄率参考颈动脉颅外段NASCET法,而颅内动脉狭窄率则仿照WASID 研究的方法。

从狭窄程度来讲,0~49%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

脑血管狭窄分类根据狭窄血管对应供血区是否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事件,定义为症状性或非症状性脑血管狭窄。

一般认为,当6月内该狭窄血管供血区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TIA时,称为症状性脑动脉狭窄。

此外,脑血管狭窄的病因是多样的,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夹层、肿瘤等等。

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毫无疑问是比例最高,是缺血性卒中的首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控制、抗栓药物的选择、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即药物治疗的核心部分。

其包括血压管理、血脂管理、血糖管理等等。

1)血压管理合并脑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实施降压治疗应警惕低灌注事件的风险,其降压时机和血压目标值应个体化确定。

但明确的是,长期血压控制目标在可耐受的情况下是越低越好的,当然目前最低血压值并不明确,对于血压目标指南的推荐是比较一致的即<140/9OnInIHg,且应注意逐步平稳降压,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2)血脂管理结合SPARCL研究等研究成果,推荐早期强化降脂治疗,首先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降至<L8mmol∕L或降幅>50%,当然必要时也可考虑使用其他降脂药物如依折麦步、PCSK9抑制剂等。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肖玲;张遥;吕健【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1(035)002【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5例TIA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TIA患者血浆Hcy水平,对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青年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浆Hcy浓度平均为18.51(14.69~25.63)μmol/L,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12.60 (9.8~15.20)μmol/L(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与无血管狭窄组血浆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TIA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总页数】3页(P87-89)【作者】肖玲;张遥;吕健【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J], 金亭延;李佳;张平;王守春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J], 郭琳佳;黄一宁3.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J], 是明启;侯小艳;王玉洲;郭晖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鞠卫萍;迟相林;李姗;于永鹏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临床发作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J], 林守华;赵振华;雷惠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分布的DSA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分布的DSA分析

���������������������������������������������
� 论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脑 主 要 供 血 动脉 狭 窄 分 布 的

著�
D SA

分 析
李敬伟
探讨 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 D ) 患者脑主 要供血动脉狭窄分布特征�方法 0 7200 9 对 20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 11 年第 19 卷第 3 期
20 5 近年来 D SA 技术的广泛开展使血管性眩晕的病 因学诊断得到了较大改观 , 不仅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 行� 血管状态, 而且可准确计算血管狭窄的程度并进行 血管内治疗, 提示 D SA 检查是一项重要病因学诊断手 � 段 然而脑血管结构复杂 , 血流动力学及侧枝代偿的
赵 辉
�摘要� 目的
年诊治的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 9 2 例 ICVD 患者的临床和 D SA 资 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主要供血动脉
颅外 段病 变 发 生 率 ( 82.6% ) 高 于 颅 内段 动 脉 ( 66.3% ) ; 多 支 动 脉及 前 后 循 环同 时 病 变 的发 生 率 较 高 ( 79 .3% � 57.6% ) ; 颈动脉系统常见狭窄部位是颈内动 脉颅外段( 57.6% ) � 大脑中 动脉( 34.8% ) , 椎基底 动脉 系统常见狭窄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 57.6% ) � 椎动脉颅内段( 20.7% ) �可干预危险因 素越多, 颅外合并 颅内 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越高, 但无 显著性差别 (
� � i sola t ed posi t i on a l vert i g o or di i n ess: a dou b leb l i n d r et r ospecti ve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0例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0例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1 2 方 法 在 1 利 多 卡 因局 麻 下 , S lig r . 以 edn e
0 6 810例 缺血性 脑血 管病 患者 的 D A资 料 , 了解 S 以 缺血 性脑血 管病患 者颅 内外动 脉狭 窄的 分布情况 。
贵州 医药 2 1 0 0年 1 第 3 月 4卷 第 1期
c t n t e p t phy i o nd t e t e pls i ep s i h a ho s0lgy a r a m ntofa a te
缺血 性 脑 血 管病 患 者 10例 脑 动 脉 狭 窄 的分 布 6
贵 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 内科 (5 0 6 张 曦 陈 安 强 50 0 )
脑卒 中的再 发 。 目前 认 为 D A 是 诊 断 颅 内外 血 ] S 管狭 窄 的金 标 准 。本文 总结 了我 院 2 0 - 5 0 9 0 40 —2 0 —
1 1 临床 资料 所有 病例经 头 颅 C . T证 实 , 临床 表 现符合《 中国脑血 管病 防治指 南 》 的诊 断标准 。其 ] 中脑梗 死 1 2例 , 暂脑 缺 血 发 作 ( I 3 0 短 T A) 1例 , 椎

3 ・ 3
技术经 股动脉 穿刺插 管 , 选择性 全脑 血管 造影 , 影 造 剂选 用 碘 海 醇 。分 别 对 主 动 弓 、 侧 颈 总 动 脉 双 ( C 、 侧 颈 内 动 脉 (C 、 侧 锁 骨 下 动 脉 C A) 双 I A) 双 (C 、 S A) 双侧 椎 动脉 ( VA) 进行 造影 。将受 检部位 的 血管注入 造影 剂 后 所 得 到 X线 荧 光 图像 经 过 数 字 化处理 、 减影处 理 , 后 得 到 含碘 血 管 的影 像 图像 。 最 发现和怀 疑有狭 窄处选 择两个 以上 的透照 角度进 行

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结果分析

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结果分析

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结果分析尚志红【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3(034)010【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分析脑动脉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①5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检出349例(68.16%)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血管736支,其中单支血管受累163例,多支血管受累186例.颅外血管病变135例(38.68%),颅内血管病变154例(44.13%),颅内外血管病变并存60例(17.19%).颅内血管发病率稍高于颅外血管病变.②前循环血管受累156例(44.69%),后循环血管受累51例(14.61%),前后循环血管并存受累142例(40.70%).③中青年组单纯颅内血管病变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后循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④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颅内、颅外、颅内外血管病变并存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在颅内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颅外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并存的比例(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段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段,随着年龄的增加,颅外动脉段及后循环发生率逐渐升高,总之,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总页数】4页(P1455-1458)【作者】尚志红【作者单位】236003,阜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4例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析 [J], 寇玉红;杨晓东;孙玲;赵丽丽;孙东华2.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56例DSA结果分析 [J], 杜汉军;乔淑冬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结果分析 [J], 隋长百4.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结果分析 [J], 涂小平;许贤瑞;张庆5.2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彩超结果分析 [J], 孙吉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i a n g y o u n g a n d mi d d l e — a g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s t r o k e .Me t h o d s F o u r h u n d r e d a n d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患 者进 行数 字减 影 脑 血 管 造 影 检 查 ( D S A) , 分析颅 内、 外动脉狭 窄分布情况。 结 果
4 1 6例 中青 年
缺 血 性 脑 血 管病 患者 中 2 1 3例 ( 5 1 . 2 0 ) 存 在脑 动脉 狭 窄或 闭塞 , 其 中前 循 环 动 脉 狭 窄 或 闭 塞 9 8例 ( 4 6 . 0 1 ) , 后 循 环 动 脉狭 窄或 闭塞 6 1 例( 2 8 . 6 4 ) , 前后循环均有动脉狭窄或闭塞 5 4例 ( 2 5 . 3 5 ) , 后 循 环 动 脉 狭 窄 率 低 于前 循 环( P d0 . 0 5 ) 。颅 内动 脉 狭 窄 或 闭 塞 6 2 例( 2 9 . 1 1 ) , 颅外 动 脉 狭 窄 或 闭 塞 9 4例 ( 4 4 . 1 3 ) , 颅 内、 颅 外 均 有 动 脉 狭窄或闭塞 5 7例 ( 2 6 . 7 6 ) , 颅 外 动 脉 狭 窄 率 高 于颅 内 动 脉 ( P<O . o 5 ) 。 结 论 新 疆 中 青 年 缺 血 性脑 血 管 病 患 者 以颅 外 动 脉 狭 窄 为 主 , D S A 可 以准 确 地 评 价 中青 年 缺 血性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的脑 血 管 狭 窄 分 布情 况 。 关键 词 :缺 血性 脑 血 管 病 ;中青 年 ;数 字 减 影脑 血管 造 影
s i xt e nn y o un g a nd mi d d l e — a g e d p a t i e n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a s c ul a r s t r ok e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v DSA i n o r — d e r t o a na l y z e t he d i s t r i bu t i o n o f i n t r a — e xt r a c r a n i a l v a s c ul a r Re s u l t s The 41 6 c a s e s o f y o un g a nd mi d d l e —
中 图分 类 号 : R7 4 3 . 3 3 ; R5 4 3 .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3 ) 0 5 — 0 6 3 2 — 0 3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n t r a — e x t r a c r a n i a l v a s c u l a r s t e n o s i s i n X i n j i a n g y o u n g
临 床 医 学研 究

新 疆 中 青 年缺 血 性脑 血 管 病患 者 颅 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特点
马建 华 ,王 丹 ,雷 晶,张小 宁
( 新 疆 医 科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神 经 内科 ,乌 鲁木 齐 8 3 0 0 5 4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新疆 中 青 年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患 者 颅 内外 血 管狭 窄 的分 布 特 点 。 方 法 对 4 1 6例 中青 年 缺

a g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s t r o k e ,t h e r a t e o f i n t r a — e x t r a c r a n i a 1 v a s c u l a r s t e n o s i s wa s
第 3 6卷 第 5 期 2 0 1 3年 5月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1 .3 6 No. 5 Ma y . 2 O1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y,T h e F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a nd mi d dl e — a g e d p a t i e nt s wi t h i s c h e m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s t r o k e
M A J i a nh u a,W ANG Da n,LEI Ji ng,ZHANG Xi a o n i ng
Ur u mq i 8 3 0 05 4,Chi n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i c s o f d i g i t a l s u b t r a c t i o n a n g i o g r a p h y( DS A)i n Xi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