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经济专题1-市场经济、科学发展、对外开放
正确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正确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正确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011级工程造价7班杨思思111343195 内容摘要:一、对外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任务与意义二、对外开放发展需注意的方针政策与构想伴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举国上下重新瞩目入世的影响与对策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对外开放其含义十分深刻,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评价对外开放的历史地位及其宏伟意义。
关键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邓小平理论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
如果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作出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历史,另一个方面是考察这一理论的发展现状。
之所以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是由中国经济开放理论发展研究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
首先,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思想源远流长,并对现代经济理论有重要影响。
其次,理论发展研究不能停留在史的考察上,只有深刻把握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研究的现状并开展深入和具有前瞻性的探讨,才能使“经济理论发展研究”臻于全面。
实行对外开放有很重大的意义。
首先,有益于促进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深入研究。
对经济对外开放理论作出较为系统的考察与分析,从发展历史的角度总结其间的规律性认识,从发展现状的角度概括其特点并找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无疑会促进此理论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更好地发展,使这一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事业全局的理论更加丰富和深入。
其次,有益于加强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一、可以帮助深入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研究经济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二、可以提高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等学科研究的水平。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知识点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
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的意义: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如何坚持对外开放: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③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改革开放的形成过程:改革开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崛起的上海浦东新区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11国家政策解读
2010年,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护航下,尽管外部环境变幻不定,但国民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全年经济增幅达到10.3%。
2011年,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比较多,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如何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发展和改革等部门会议的召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已浮出水面。
一、深层次体制改革开始破局改革有两种逻辑,一种从问题的表层开始,逐步推向深入;另一种从顶层开始,着力于解决基础性问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余年中,多采用第一种改革逻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留下了某些“深水区”的硬核问题。
已经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表明我国将着眼于解决体制机制的根本性问题,将考虑改革方式的调整。
中央将开始从体制“顶层”考虑改革的“纲”,构建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不再满足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表象改革。
二、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战略融合加深2011年宏观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与中长期战略融合加深。
所谓中长期发展战略,就是中央为“十二五”规划定下的主基调。
“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体现在“一个主题”与“一个主线上”。
主题即“科学发展观”,“主线”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强调“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意味着继续抽紧粗放式扩张得以延续的约束条件,主要是以往所依赖的“三廉价”要素约束,即廉价劳工、廉价土地以及廉价环境。
转变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转变,包括了经济增长动力与市场的转换。
“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一是调整需求结构。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支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下大气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浅析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浅析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制定的重大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基本依据;基本政策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依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据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化的和市场化了的商品经济, 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
十四大决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是说我们要运用市场经济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
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第一是配置和运行都要符合市场需求, 即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优化;第二造成资源耗费的节约、占用的减少和周转的加快, 即导致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第三,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实际上, 结构优化和效率增长这二者的综合, 就是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市场经济要达到上述主要目标, 单靠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是根本不行的而必须同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正如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 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
”①可见, 实行对外开放, 通过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 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开放的经济必然要求实行经济的开放。
因此,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由于生产力落后面临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
当代中国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五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发展和对外开放。
2、“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对市场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秩序。
3、“限制市场行为”:是指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或通过订立协议、团体决定或其他方式排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4、“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采用损人利已、违背诚实信用商业原则的竞争手段争夺市场,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的行为。
5、“国家计划”:是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而制定的未来行动的方案,是一个国家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描绘的蓝图。
6、“计划体系”:就是从不同角度表述计划容而组成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计划的有机结合体。
7、“公司治理结构”:指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
“两权分离”: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
8、“人口的城乡分布”:是指按照城乡及其比例划分的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构成,又称人口城乡结构,反映一定期间、一定地域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组合关系。
9、“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身体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10、“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和形式的总和。
11、“对外开放”:所谓对外开放,是指国家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对外交往的限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对外开放既包括发展对外贸易,也包括鼓励外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中国;既包括“请进来”,也包括“走出去”;既包括资源的国际配置,也包括经济体制与国际接轨。
12、“经济安全”:即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本国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威胁。
第八讲 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 • • • • 2、沿海开放城市及开放地带的形成与发展 3、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4、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 5、全面对外开放 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我国于2001年12月 11日终于正式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 一个全新的全面开放阶段。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 • • • • (三)世贸组织概况与运行原则 1、概念 (1)产生的背景 (2)目标与途径 (3)目前的状况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 (二)从经济特区到全面对外开放 • 1、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 经济特区是指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 殊行政管理、特殊的优惠经济政策和灵活的 经济措施的特定地区。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 • • • • 我国的经济特区主要有四个特征: ①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②经济成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 ③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 ④产品以外销为主。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 (一)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 • 从经济意义上说,对外开放就是打开国门,走出 去,引进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 各地区广泛开展经济交往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分 工和国际竞争,摒除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自然 经济和产品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行对 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 • • • •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1)当代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2)各国进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改革 (3)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推动 (4)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5)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驱动
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二)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1、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专题四--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PPT课件
栏目索引
核心考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核心考点二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核心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热点链接
1 真题体验
核心考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016·全国甲卷)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 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
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
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
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 √ -④-③
D.④-③-①
解析
2.(2013·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 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 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 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 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 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 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交换:国家通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调节国内市场上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及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4)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 令的形式实现。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低排 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第一篇: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一、教学目标 1.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2)跨国公司(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对外开放(2)国际经济组织(3)国际经济合作(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二、复习提问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三、知识结构四、例题分析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
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
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答案】(1)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解析】本题以高铁走出去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题可从中国高铁走出去,会带动相关产业出去,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中国品牌,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高铁的走出去不是单一的输出产品,而是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这有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供给侧改革发展。
建议可围绕高铁走出去需要更优化的市场环境、外贸环境,还需要优惠政策的支持如财政税收金融等。
五、当堂练习1.(2016·浙江文综政治·9)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适应需求变化,通过社会化平台有偿分享闲置资源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对外开放的高考知识点归纳
对外开放的高考知识点归纳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下是对外开放的高考知识点归纳:1. 对外开放的背景与意义对外开放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战略决策,其背景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
对外开放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以设立经济特区为标志;90年代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3. 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包括贸易、投资、技术、文化等多个方面。
贸易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动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投资方面,中国吸引外资,同时也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技术方面,通过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
4. 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关税壁垒,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设立自由贸易区等,以创造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5. 对外开放的成就与挑战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如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对外开放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对外依赖度增加,国际竞争压力加大,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开放策略。
6. 对外开放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对外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
了解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对于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推荐5篇)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推荐5篇)第一篇: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① 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②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③ 实质和载体: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载体:跨国公司。
④影响:A.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B.消极影响:一方面,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二是它使世界经济更加不稳定,尤其是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⑤采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弊害,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① 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②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③ 对我国的影响(利>弊):A.积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B.消极影响:加入世贸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3.对外开放①性质: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②目前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③在新形势下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a.实行更加积极地主动地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011年国内经济形式与政策
2011年国内经济形式与政策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2011年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通胀压力趋于增强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显示,虽然8月份部分指标小幅逆转,但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仍在下降,经济运行将延续短期下行态势。
同时,先行扩散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反弹,先行指数降幅缩小,筑底迹象比较明显。
根据历史经验和全球经济走势综合判断,本轮短期调整的底部有望出现在2011年一季度。
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同时,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我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
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后,部分欧洲国家开始降低公务员工资和政府福利支出等,以削减财政赤字、化解债务风险,加上刺激性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存在反复的可能。
根据历次重大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的一般特点,结合近期美、欧、日等经济指标的表现和政策取向,综合判断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2011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1年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参考答案】C【题目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联合国确立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A.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B.健康、文化和幸福C.寿命、文化和幸福D.健康、技能和生活水平【参考答案】A【题目解析】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
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3.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通货膨胀。
A.成本推动型B.需求拉动型C.结构型D.混合型【参考答案】A【题目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因社会总支出和产出下降,对劳动整体需求减少引起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稳态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当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对劳动整体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业。
5.经济学关于经济萧条的解释是()。
B.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C.实际产出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不大D.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巨大【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
6.为应对经济衰退,需要扩大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B.出售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C.购入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D.购入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参考答案】D【题目解析】货币政策通过改变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在衰退时期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支出,帮助稳定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
对外开放重要知识点总结
对外开放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改革开放与对外开放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始逐渐打开。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对外封闭状态转变为对外开放与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技术合作和经济交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中国也逐步实现了从经济弱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二、对外开放的经济意义1. 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也可以扩大国外市场和出口渠道,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提高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
2. 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通过对外开放,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共同开发市场、资源和技术,形成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繁荣。
3. 打破地区局限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国外投资和技术,促进国内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地区合作,形成辐射效应,促进整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三、对外开放的文化意义1. 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外开放可以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得到交流与融合,推动文明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2. 提升国家软实力通过对外开放,国家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增强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外国人才、游客和留学生来到国家,促进国际间的人文交流。
3. 让世界了解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国家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历史和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国家的各个方面,提高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
四、对外开放的政治意义1. 增强国家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外开放,国家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政治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更好地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
2. 增进国际友谊与互信通过对外开放,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交流,增进友谊与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分析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对外开放政策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政策的历程、成就和未来发展。
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实行外向型开放政策1978年,中国实行了外向型开放政策,即引进技术和资金,拓展对外贸易和外资合作。
此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
2. 制定外资吸引规划1986年,国务院首次制定了《吸引外资规划》。
此举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走上了规划化的道路,并开始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经济体。
3. 发展对外开放区域1990年,我国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此后,中国陆续开展了沿海开放和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
同时,不断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4. 强调对外开放与入世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我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通过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深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就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 扩大对外贸易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展。
3. 吸引外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
外资的引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升级。
4. 协同世界经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以协同世界经济为目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推动全球合作。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各项合作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详细知识点总结
改革开放详细知识点总结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详细总结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1.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其中,农村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鼓励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扩大了市场主体的自主权,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带来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逐步建立了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
自邓小平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签订了多边贸易协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政治改革: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了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机构的精简和职能的转变。
此外,中国还进行了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了法治建设,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
4.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使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全面提高了国民素质。
同时,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
5.文化改革: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积极引进外国文化,进行了文化交流与合作。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总之,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实现了快速经济发展;通过政治改革,中国建设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教育改革,中国提升了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通过文化改革,中国实现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对外开放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外开放论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外界开放的一种策略和行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对外开放能够拓展国家的发展空间,促进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和趋势。
各个国家都意识到,只有通过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对手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对外开放不仅仅是简单地打开国门,更是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主动融入全球的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和合作。
本文将围绕对外开放的背景、意义、实践以及成果、挑战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对对外开放的背景进行分析,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角度,阐述对外开放的意义和作用;接着,我们将通过实证案例,总结国家对外开放的实践经验;最后,我们将探讨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对对外开放的全面论述,本文旨在提出对外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对外开放的进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同时,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对外开放背景和实践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视角和思路,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对外开放的背景、意义以及实践,并明确了本文的目的。
引言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对外开放的概念进行简要解释,说明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主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和互动的行为。
接着,概述了对外开放的背景,包括全球化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等因素。
关于对外开放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关于对外开放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编辑的对外开放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对外开放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一)对外开放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反复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他说:“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
”18他说:“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
”19邓小平还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不可能变~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
否则~人民不会同意。
目前开放得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二)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的新路径新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日益受到1 / 7世界舆论关注。
我国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培育政府的现代市场服务理念~推行在发展中开放、在开放中发展的和谐战略思维。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以稳定为前提、以政党政治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方面良性互动的系统发展模式~概括它的特征即“外求多样~内求和谐”~以此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环境和良好的周边关系来保障我们的渐进改革。
可以说,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强调在尊重各国特殊历史文化基础上~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特发展路径的经验为后发国家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性模式。
(三)开放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计划经济模式严重阻滞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市场的消极和失灵也开始逐步吸收计划与宏观调控手段来补市场之失。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ppt课件
.
一、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在深圳华为公司上班的许小姐一下班,就 开着自己的本田轿车到商场给母亲买了一盒生 日蛋糕和一大果篮。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许小姐说。她的汽车是日本牌子,在广州生产 的,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5%;生日蛋糕是 法式的;果篮里的水果包括泰国的山竹、越南 的火龙果和美国的提子等。而许小姐参与研发 生产的华为通讯产品,销售到了美国、荷兰等 全球90多个国家。
2005年08月,与雅虎结成战略同盟。雅虎中国向阿 里巴巴注入资金,阿里巴巴实际收入 2.5亿美元现金。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
(1)含义: 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 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
青岛海尔总部
德国分部 美国分部
世界十大跨国公
司排名: 1.可口可乐公司 2.微软公司 3.IBM公司 4.通用电气公司 5.诺基亚公司 6.丰田公司 7.英特尔公司 8.麦当劳 9.迪斯尼公司 10.梅塞德斯奔驰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
在经济和科技上
优势
在世界市场上
主导
在现代信息技术上
掌握
在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上 左右
.
2、弊:
有经济和科技 优势,左右游
戏规则
(1)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2)影响: ①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③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 胁。(给国内经济安全、稳定带来风险,影响 就业。民族产业受到冲击,使许多国内商品失 去部分国内市场) .
.
《对外开放》PPT优秀课件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中二国:仍随属着于市场发的展进中一国步家扩大,,科关技税水的平大幅和度经减济让水,平外国相产对品较、弱服,务和投资有可 能更在多国地际进竞入争中国中市常场处,于国不内一利些地产位品等、。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 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挑 战
【任务五】根据材料,说说加入WTO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带一路”战略(2013)
中国自贸试验区(2013)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
④珠海
③深圳
②汕头
①厦门
《六十年国事纪要》: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
以万实上元行项以特目上殊要…的报…经国其济务余政院项策审目批不和,需经轻国济工家管业综理投合体资平制衡30,00
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
器进设出备口、、零减配免件税、等原方材面料、提运供输优工惠具条和件其他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3.影响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
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
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
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任务四】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拓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4
【例1】2011年3月16日开始,全国多地发生食盐抢 购现象。食盐价格是由国家定价,任何企业和个人都 无权自行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的行为,将受到 国家有关部门的处罚。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 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 造谣惑众哄抬食用盐价格等行为。国家对食盐价格的 控制( ) A.发挥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B.是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行为 C.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的行为 D.是依据消费者的购买力来确定价格的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约36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后, 相当于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的44%,更不用说与发达 国家人均40000美元相比。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 【问题】运用我国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有 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原因? (10分)
③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与引导
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 守市场道德。
4、宏观调控理论( 2个必要性、 4个目标、 3个手段)
(1)宏观调控必要性 ①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共同富裕
基本标志
根本目标
(2)宏观调控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首要)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手段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 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例】 (2010.山东文综卷20)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 表明宏观调控( )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 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 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 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010.四川文综卷26)观察图9“重拳出击”,下列认 识正确的有( ) ①国家调控房价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自发要求 ②房地产商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会推动房价高涨 ③房价过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 ④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国家必须及时干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易错点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易错点1、市场与计划
1、资源配臵的必要性:人的需求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 2、资源配臵方式(手段) 市场 市场调节 看不见的手 基础性作用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计划 宏观调控 看得见的手 辅助性作用
3、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归纳总结:市场经济中资源配臵的方式或手段】
市场 市场调节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 价值规律 自发调节
竞争机制
基 础 性 作 用 辅 助 性 作 用
计划 宏观调控 看得见的手
经济手段 为主 法律手段
遵循价值 规律,尊 重市场
行政手段 为辅
【归纳判断】
②要发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 ③宏观调控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 × ④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⑤要发挥财政(税收)的基础性作用。 ×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不是万能+ 3个弊端)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 国防、治安、消防、防疫等公共物品 毒品、枪械、弹药等危险品、麻醉品
(2)市场调节的弊端(3个):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3)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3个): ①资源配臵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例】(06广东)近两年,广东省各级财政投入 巨资进行禽流感防控,单是2005年省级财政投 入就达8800万元,今年又有新的增长。在全球 禽流感疫情严重的形势下,广东省家禽养殖业 已成功实现整整两年没有禽流感发生。对此, 正确的认识是( )
A.防控禽流感的资金投入会降低政府的宏观调 控能力 B.政府必须量力而行地投入禽流感防控资金 C.禽流感防控资金是政府提供的社会救济支出 D.禽流感防控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物品
一、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3个)与优点(3个) 2、市场秩序理论(是 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不是万能+ 3个弊端) 4、宏观调控理论(必要性、目标、 3个手段)
5、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个基本特征
二、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原因】
①客观原因—必要性 ②地位(重要性) 【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第一要义:发展 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
(2)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①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⑥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时,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臵中 的基础性作用,尽量避免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调节。
易错点1、市场与计划
【例1】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主要是通过( ) A、经济立法和执法来实现的 B、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来实现的 C、计划经济来实现的 D、供求、价格与市场竞争来实现的
D
2、市场秩序理论(是 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1)是 什么 —(公平、公正)市场秩序、现代市场体系 (2)为什么—合理配臵资源、优化资源配臵的需要 (3)怎样维护? ①依赖:市场规则
良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治本之策:社会信用制度
(课本P90)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 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的良好风尚。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 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 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经济计划 战略目标、计划规划 法律手段 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执法 主
行政手段 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指示、规定等
辅
调节税率
财政 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
发行国债 财政支出政策 调节货币供应量 财政补贴等
经济政策
经 济 手 段
货币 政策
调节信贷规模 调节(存贷款)利率 调节存款准备金率
战略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等 行业规划、五年规划
经济计划
计划规划
国家/政府进行价格干预:提价、降价、稳定物价
(1)国家/政府以经济调控者、监督者的角色进 行价格干预时,属于行政手段。 ①国家发改委第十九道药品降价令 这个时候国家往往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 示、规定等,要求其他市场主体立刻执行要求。 ②物价部门核准××物价 (2)国家/政府以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参加者) 的角色进行价格干预时,属于经济手段。 这个时候国家往往通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地方政府,按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参与到市场 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竞争中,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调节经济。
答案要点: ①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极 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4分) ②我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4分) ③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我国 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
易错点3、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自发性
例如:走私、盗版、假冒伪劣 原因:价值规律自发、利益自发 后果:产生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易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②盲目性
{
{
原因:分散经营、信息不灵、决策盲目 后果: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③滞后性
{
原因:事后调节、时间差 后果: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易错点3、市场调节的弊端
2、经济发展与自主创新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可持续发展理论 5、协调发展理论
三、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1、经济全球化理论
2、对外开放理论
3、国际贸易与外汇、汇率问题
1、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3个)与优点(3个) (1)运行机制(3个)——价格、供求、竞争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指 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 到合理配臵。
经济专题1、市场经济、科学发展与对外开放
易错归纳
【市场经济】
易错点1、市场与计划 易错点2、市场规则
相关知识
易错点3、市场调节的弊端
易错点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科学发展】 —运用 【对外开放】
易错点1: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易错点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消极意义 易错点3:引进了、走出去的区别
经济专题1、市场经济、科学发展与对外开放
D
易错点2、市场规则
(1)3种形式— 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2)3个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 (凡不符合…不允许…)
市场竞争规则: (禁止地方保护、非法垄断等)
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①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②诚信缺失会导致……,进而导致……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 律为保障社会信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