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合集下载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大全2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大全2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大全2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3、感受人类勇敢的探险精神,培养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2、难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准备工作1、上网查阅与月球,尤其登月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

2、学生准备登月示意图并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画一幅画,题为《未来的月球》。

4、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陈秀媚同学背诵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入:(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师:请大家看到我们荧幕上面的图片,看到了什么?(学生答:脚印)。

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脚印不是普通的脚印,它所踩着的这块土地也不是普通的土地,想知道是哪里吗?(学生答:月球)真聪明!有人已经登上过月球了,大家想不想上啊?(学生答: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踏着《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亮上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93页。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文章这么长,我们怎样才能把文章读短?这时候大家就要学会找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了。

(一段时间后)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告诉老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生:时间。

师:对,时间在文章里就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把握住了时间线索,我们基本上就能把握文章内容。

那么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主要人物?这件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小组交流意见,看能否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学习小组交流意见,老师巡视指导,参与个别小组讨论,答疑。

部分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了解了登月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简单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接着教师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1、飞船升空前准备2、飞船飞向月球3、登月舱登月成功4、飞船返回月球队师:登月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做了这个预习工作,请大家把示意图拿出来,很多同学画得都不错,哪位同学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你的示意图。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科学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展示。

4.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和相关素材。

3. 教学PPT:包含课文内容、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的相关素材。

4. 学生分组名单:用于小组合作创作和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特点和探索历程。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吗?谁又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月球探索有关的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对月球探索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课文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月球的特点、登月过程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如编写月球探险故事、设计月球基地等。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知识。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月球探索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月亮上的足迹》这本书,使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1.2 教材内容《月亮上的足迹》是一部关于人类登月的历史纪实作品,讲述了从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的成功到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脚印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学习。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课程导入让学生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作者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 第二节:人类对月球的探索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包括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的工作。

2.3 第三节: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的具体情况,包括任务目标、任务过程、任务成果等。

2.4 第四节:人类在月球上的生活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包括居住环境、生活设施、宇航员的日常活动等。

2.5 第五节:月球上的足迹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以及这个足迹对人类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第一节:课程导入(20分钟)3.2 第二节:人类对月球的探索(30分钟)3.3 第三节: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30分钟)3.4 第四节:人类在月球上的生活(30分钟)3.5 第五节:月球上的足迹(3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阅读笔记、小组项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5.2 辅助阅读材料:相关的历史、科技资料5.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黑板等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阅读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阅读《月亮上的足迹》的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2 活动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2)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长篇科普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登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部分。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6 人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6 人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月亮上的足迹一、教学目标:、学习本文用平实的语言真实而完整地记录大事件的方法。

、理清文章脉络层次,概括各部分要点。

、体会文末警句含义,感受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

、合作探究宇宙太空的奥秘。

、培养学生的想像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找出文章中所使用的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各部分的要点。

三、教学方法:指导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请同学们先猜一个谜语,什么事物到了每月十五这一天如玉盘,而月初或下旬时似弯钩?(月亮)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我们同学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也一定能表现的很棒!有没有信心做到最好?(学生回答)那你们听说过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吗?可以起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学生讲述)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我们一起看一看(多媒体显示),嫦娥登月这只是古人的一种向往,然而在年月日,人类真正登上了月球,你们想不想也去月球上看一看?(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登月的宇宙飞船去月球上潇洒走一回(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阅读自然段,思考并概括登月可分为几个阶段?(小组讨论)学生交流。

、具体了解文章内容,准备阶段的时间、地点、人物、将要发生的事件是什么?人们有什么将“阿波罗号”飞船送入太空?这次旅行是属于人类历史上一次什么样的旅行?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播放多媒体显7K o、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土星号”火箭开始升空。

这是我们所拍摄到的火箭升空时的景象。

(观看图片)、当第一、二级火箭脱落,第三级火箭启动,飞船进入了预定轨道之后,他们是如何登陆月球的,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工作?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来做一次现场的直播采访活动。

假设我们同学就是三位宇航员,请你来介绍一下登月的整个过程。

教师述说要求:同学们阅读课本页,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一会儿我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进行现场表演,一位同学做主持人,另外三位同学充当三位宇航员,其余的同学做观众。

关于《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关于《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月球表面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体验探索未知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描述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事件的科普文章。

文章详细介绍了阿波罗11号飞船的任务、登月过程以及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

2. 教学重点: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阿波罗11号飞船的任务。

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及其对月球表面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特点。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人类是否曾经登上过月球?”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月球表面的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及其对月球表面的探索。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月球表面的示意图。

要求学生在图中标注宇航员的活动轨迹和重要发现。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绘制的月球表面示意图,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月亮上的足迹》。

2. 多媒体课件:月球表面图片、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视频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标准。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 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图片和视频,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的]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3.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4.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教学重点]1.课文的结构方式“概说——评说”。

2.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手段]CAI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导语激趣,引入课题。

(二)疏通了解。

(1)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2)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阅字典,弄清读音和意义。

(三)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升空前的准备(3、4段)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2、飞向月球(5——9段)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播放火箭升空一、二级火箭脱落的录象)3、登月成功(10——15段)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4、返回地球(16——20段)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播放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的录象、图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时间)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喜悦、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月亮上的足迹》选自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写作特色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亮的了解和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巩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 主题探讨:小组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精神。

6. 写作特色分析:讲解课文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月球、神秘、探索、足迹、遥望、梦想3. 重点句子解析: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 课文主题: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永不停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描述。

2. 答案:(1)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遥望月亮→实现登月→继续探索(2)例:月亮如同一枚洁白的玉盘,高悬在夜空中,照亮了黑暗的夜色,为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登月相关知识。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月球探测历程。

(3)开展科学实验,模拟月球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月球概述(1)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的直径、质量、自转和公转等。

(2)月球的地质构造:月球表面特征、月壳、月幔等。

(3)月球的资源:月球土壤、岩石、水冰等。

2. 第二课时:人类登月历程(1)阿波罗计划:计划背景、目标、任务等。

(2)月球探测器:月球探测器的种类、作用、探测成果等。

(3)人类登月任务:阿波罗11号、阿波罗13号等。

3. 第三课时:月球着陆技术(1)月球着陆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月球着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制动、悬停、着陆等。

(3)月球车:月球车的类型、功能、使用情况等。

4. 第四课时:月球科学研究(1)月球岩石和土壤分析:成分、结构、年代等。

(2)月球环境研究:温度、辐射、真空等。

(3)月球表面实验:月球挖土、种植实验等。

5. 第五课时:我国月球探测事业(1)嫦娥工程:项目背景、目标、任务等。

(2)嫦娥探测器:嫦娥1号、嫦娥3号等。

(3)我国月球探测成果:月球表面地形、资源分布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月球探测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教学法:开展模拟月球环境实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研究报告等。

关于《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关于《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领略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 学会欣赏科幻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 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未来科技的发展。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学会欣赏科幻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思考未来科技的发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幻想元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4.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及相关科幻文学作品。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 讨论话题:关于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性。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和人类登月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幻想元素,思考未来科技的发展。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象。

7. 欣赏其他科幻作品:推荐相关的科幻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八、作业布置2. 绘制一幅描绘未来科技的想象画。

3. 选择一篇科幻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简要介绍作品内容。

八年级《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八年级《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八年级《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一等奖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讲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步骤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1、茫茫夜空,皎皎圆月,引人遐思,面对月亮,你知道那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和传说?2、人类登月的奇妙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飞落月球而实现。

今天,我们就在朱长超的'带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投影:生字词(略)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思考:(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学生讨论,然后复述事件过程,教师点拨引导,明确:(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三、拓展延伸1.提问;作者在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能够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登月”、“月球表面”、“阿波罗计划”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月球图片、观看相关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人类探索精神的敬佩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阿波罗计划、月球表面的特点等。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登月”、“月球表面”、“阿波罗计划”等。

3. 课文中的信息,如登月宇航员的经历、月球岩石的样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3)课文中的信息。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观察月球图片、观看相关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听说过人类登月的故事吗?”,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登月宇航员的故事进行研究和讨论。

(2)每组分享宇航员的故事,并展示他们对月球岩石样本的研究结果。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短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地理和现象2.培养学生探究和观察的能力3.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月球地理和现象,包括月球表面的特征、月相的变化和月食等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观察月亮,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提问学生认为月亮是什么?有哪些特征?2.了解月球表面特征通过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特征,如月海、月山、月谷等,让学生分析月球表面的特征与地球的相似和差异。

学生也可以使用电子地图等工具进行探索和比较。

3.学习月相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月相,了解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

4.探究月食现象通过模拟实验或观察真实现象,让学生了解月食发生时的具体原理,以及全食、半影食、偏食等不同类型的月食。

5.总结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确认各种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加深他们对月球的了解和认知。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过程的记录,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文本作业、实验练习和小组讨论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性化评价、反馈和辅导。

五、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模拟程序、电子地图等。

教师也可以创造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六、教学反思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班是一节涉及天文学知识的课程,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和新颖。

老师在课上的引导也应当比较开放,学生可以总解答案。

这是相当有挑战性的,因为天文学知识非常多,同时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

但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讨论月亮对人类的意义,如影响潮汐、诗歌创作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月亮的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月亮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第二章:探索月球的秘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地质特征和表面结构。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地质特征,如岩石、陨石坑、月球背面等。

讨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和重要事件。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月球的地质特征和探索历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月球探索的看法和想法。

第三章:人类的月球之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自豪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首次登月任务,如阿波罗11号的任务过程和成就。

讨论人类登月对科学和技术的影响和贡献。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人类登月的历程和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类登月的看法和想法。

第四章:月球上的生活与工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和挑战。

培养学生对宇航员职业的兴趣和敬意。

4.2 教学内容介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如居住环境、食物供给、科学研究等。

讨论月球上的挑战,如月球土壤、辐射、长期居住等问题。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和工作的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宇航员职业的看法和想法。

第五章:月球资源的利用与探索前景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资源的利用和探索前景。

培养学生对未来航天探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资源的利用,如月球土壤、岩石的提取和利用。

讨论月球探索的前景,如建立月球基地、月球旅游等。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篇1【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依据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和按时间发展的阶段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程序顺序(依托时间发展)--登月全过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

学习侧重点1.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2.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当今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3.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自读程序】1.梳通了解①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②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计时。

③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

2.理解分析①结构分析A.默读课文,按概说--评说的格局,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B.默读第二部分"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把该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②精读第一部分(1、2自然段)A.把课文朗读两遍。

B.分析第1、2自然段之间的关系,何为主,何为次。

C.归纳该部分大意。

③精读第二部分(3~18自然段)A.第一阶段(3~5自然段)a.先归纳各自然段大意,再概括此阶段的大意。

b.画出第4自然段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c.画出第5自然段中含有数字的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B.第二阶段(6~9自然段)a.朗读课文一遍,概括大意。

b.根据此阶段和上阶段的内容,画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航行路线,并标出时间、距离、速度等。

月亮上的足迹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1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英语第一册Unit 3 “My Friends” 中的第三篇阅读素材“Moon Landing”为主要教材。

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月球探测历史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相关知识。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与足迹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能力目标1)能够基本理解 Moon Landing 阅读素材的内容。

2)能够自主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写一段关于月球的短文。

(3)情感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重要性,增强对知识和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了解科学家和宇航员等职业人员的辛苦和努力,增强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2. 任务型教学法3. 互动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足迹”这个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场景?(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进入“足迹”这个词的话题,并与月球上的足迹联系起来。

2. 阅读 Moon Landing 阅读素材(1)介绍月球探测的历史和阿波罗登月计划。

(2)分组为学生发放 PPT 资料,并分角色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3)小组展示讨论和汇报。

(4)全班跟读和学习新词汇和短语。

3. 学生小组合作任务(1)学生分组准备短文的写作任务。

(2)小组内进行短文的草稿编写。

(3)每个小组汇报。

4. 课堂总结(1)进行课堂反思,让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启发学生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探究科学和知识,如何尊重和感激科学家和宇航员等职业人员的付出和努力。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1. 教学资源(1)教材:英语第一册Unit 3 “My Friends”。

(2)其他资料:PPT、图片等。

2.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月亮上的足迹》。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这一历史时刻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登月历程和航天员的足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阿波罗11号登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球的了解和向往。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长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解读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航天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月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课文结构:引言:阿波罗11号登月主体: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结尾:历史意义及启示3. 生词和短语:飞跃、寂静、小心翼翼、无垠、荣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1)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包括: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留下清晰的脚印、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插上美国国旗等。

(2)航天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有了深入了解,但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导语:《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也可理解为一篇记实报道)。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略二、【设计思想】《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文(也可理解为一篇记实报道)。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船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这一创举将人类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而激发了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按时间顺序展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尝试快速阅读,准确全面地获取课文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等应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人类登月的资料,并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自主研究、质疑的学习能力,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教师:组织学生先参观一次有关天文学知识的科普展览;或请有关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或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阿波罗11号”登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探索月球秘密、探月历程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设计一:情景导入可用大屏幕播放有关“阿波罗号”登月(或费俊龙、聂海胜在神六飞船上的生活片段)的视频,导人新课——能在太空遨游,能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
年级:六年级
学校:峨庄中学
姓名:朱凤霞
联系电话:
课题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介绍月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速读课文,概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登月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概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登月知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总结点评: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语言的生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凄美的故事,那真正的月宫是什么样的呢,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就随宇航员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识记重点字词。
畅谈:尽情地说。
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学生互相批阅及时改正错误。
教师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词。
学生自主学习
教法与学法设计
梳理结构
研读赏析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登月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板书:登月的过程:
登月准备----------飞船升空
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2、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级火箭的速度分别是6.8、7.67、10.5,就可以令学生遐想不已。
3、叙述中有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五、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
1பைடு நூலகம்想象月球是个什么样子的?
2、想象在登月的过程中宇航员的感受。
3以“我的愿望”为题写一段文字。
六、布置作业
资料搜集:探索月球的奥秘。
自主学习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并板书重点。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三、速度课文,整体感知。按时间顺序概括事件,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内容
学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教师要对学生所讲予以肯定和补充。目的在于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李商隐的诗,营造学习的氛围。
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听写并巡视掌握学生写的情况。
自主学习。
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学生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点评。
教师启发学生指导想象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予以恰当的点评和鼓励。
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教师寄语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
嫦娥奔月
登月准备
飞船升空 人类登月 意义
登月成功
成功归来
我的愿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教学环节
一、导入:传说嫦娥是帝喾的女儿,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