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pptx
合集下载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 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GC)、汞置换法。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一)气相色谱法(GC)
图3.25 色谱法测定CO流程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 性,臭可氧引对起鼻肺子水、肿咽、喉慢、性肺支 等气呼管吸炎器等官疾有病刺,激若作与用SO,2共运 动存时,则则吸危入害更更严重重。。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四、大气污染源 (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
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短时间的采样,试样缺乏代表性,仅适 用于应急性监测)
▪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 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 最佳采样和测定方式是使用自动采样仪器进行 连续自动采样,再配以污染组分连续或间歇自 动监测仪器,其监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污染物 浓度的变化,能取得任意一段时间的代表值 (平均值)。
一、标准气体的制取 常见有害气体的制取方法见表4-5
二、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 用原料气体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
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1、静态配气法
(一)注射器配气法
(二)配气瓶配气法 (1). 常压配气
bVi M103
VmV
pp00bp'V iVm M V103
图3.54 配气瓶配气装置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一)溶液吸收法
图3.7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低温冷凝法
图3.10 低温冷凝采样装置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一)气相色谱法(GC)
图3.25 色谱法测定CO流程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 性,臭可氧引对起鼻肺子水、肿咽、喉慢、性肺支 等气呼管吸炎器等官疾有病刺,激若作与用SO,2共运 动存时,则则吸危入害更更严重重。。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四、大气污染源 (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
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短时间的采样,试样缺乏代表性,仅适 用于应急性监测)
▪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 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 最佳采样和测定方式是使用自动采样仪器进行 连续自动采样,再配以污染组分连续或间歇自 动监测仪器,其监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污染物 浓度的变化,能取得任意一段时间的代表值 (平均值)。
一、标准气体的制取 常见有害气体的制取方法见表4-5
二、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 用原料气体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静
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1、静态配气法
(一)注射器配气法
(二)配气瓶配气法 (1). 常压配气
bVi M103
VmV
pp00bp'V iVm M V103
图3.54 配气瓶配气装置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一)溶液吸收法
图3.7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
第四章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二)低温冷凝法
图3.10 低温冷凝采样装置示意图
大气环境监测ppt
3、分子光谱法 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对光产生了 吸收、发射或散射。将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 强度对频率作图所形成的演变关系,称为分子光
谱。
根据吸收电磁波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远红外光 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根据光谱产生的 机理不同,分子光谱又可以分为分子吸收光谱和分 子发光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法
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
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方法。 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有结构 紧密的原子核,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 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
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
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 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基态原子在激发
一、大气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圈。
大气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性质
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大气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大气环境内,大气 质量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 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大气环境监测的产生
大气环境监测: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大气环境中 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观察分析器变化及对大气环 境影响的过程。 人类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地球大气环境
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 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的激发态,这个过程
叫激发。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在极短
的时间内(10s)外层电子便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 低的能态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释放能量的方式可 以是通过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这 是无辐射跃迁,也可以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对大气的影响(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作用能改 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温室效应)。 细的颗粒物可降低能见度,使降水增加,雾增加。 改变大气的电学性质。 酸雨,已使世界上一些地区生态受到明显的伤害。 造成酸雨的原因:SO2、NO2,南方酸雨比较严重。
❖ 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 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 troposphere),占大气总 质量的95%左右。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一、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
•对人类有影响的: 距地面10km
•氮78.06% •氧20.95% •氩0.93% •其他气体 <0.1%
•地球 半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2、室内空气的质量表征 ①有毒、有害污染因子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最
高允许量。 ②舒适性指标: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大气压、
新风量等,属于主观性指标,与季节(夏季和冬 季室内温度控制不一样)、人群生活习惯等有关。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 1
2020/11/23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第四章 大气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 大气污染源监测 •第五节 室内空气监测 •第六节 酸雨监测 •第七节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
❖ 1)了解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大 气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
❖ 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的 时空分布特点和对大气监测的意义。
•对大气的影响(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作用能改 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温室效应)。 细的颗粒物可降低能见度,使降水增加,雾增加。 改变大气的电学性质。 酸雨,已使世界上一些地区生态受到明显的伤害。 造成酸雨的原因:SO2、NO2,南方酸雨比较严重。
❖ 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 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 troposphere),占大气总 质量的95%左右。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一、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
•对人类有影响的: 距地面10km
•氮78.06% •氧20.95% •氩0.93% •其他气体 <0.1%
•地球 半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2、室内空气的质量表征 ①有毒、有害污染因子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最
高允许量。 ②舒适性指标: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大气压、
新风量等,属于主观性指标,与季节(夏季和冬 季室内温度控制不一样)、人群生活习惯等有关。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 1
2020/11/23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1
第四章 大气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 大气污染源监测 •第五节 室内空气监测 •第六节 酸雨监测 •第七节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
❖ 1)了解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大 气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
❖ 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的 时空分布特点和对大气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第4章大气监测-2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流量:
qvm
qvs
pa ps 273 101300 273 ts
1 -
xsw
式中:A-测定断面面积,m2; vs—测定断面的湿气平均流速, m/s;
ts-烟气温度,℃;
pa-大气压力,Pa ;
ps-烟气静压,Pa;
xsw—排气中水分含量(体积分数),%
5、含湿量的测定
与大气相比,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变化范 围较大,为便于比较,监测方法规以除去水蒸气后 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为基准表示烟气中有害物质的 测定结果。 含湿量的测定方法:冷凝法、重量法、干湿球法
采样类型: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
不同采样速度时颗粒物运动状况示意图
采样类型:
移动采样:为测定烟道不同断面上烟气中烟尘的平 均浓度,用同一个尘粒捕集器在已确定的各采样点上 移动采样,在各点的采样时间相同,这是目前普遍采 用的方法。
定点采样:为了解烟道内烟尘的分布状况和确定烟 尘的平均浓度,在同一断面上每个采样点分别采样, 即每个采样点采集一个样品。
动压平衡型等速管法采样装置示意图
2、烟尘浓度计算
①计算出采样滤筒采样前后重量之差m(烟尘重量)。
②计算出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在采样装置的流量 计前装有冷凝管和干燥管的情况下,干烟气的采样 体积按下公式计算:
干烟气与干空气近似时
Vnd 0.003qv
Rs( d pa pr) t Tr
Vnd 0.05qv
目前对汽车尾气的采集,国外专有采样设备。
三、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烟气的体积、温度、压力。
通过这几个基本状态参数,可计算出烟气流速、烟 尘及有害物质浓度。
qvm
qvs
pa ps 273 101300 273 ts
1 -
xsw
式中:A-测定断面面积,m2; vs—测定断面的湿气平均流速, m/s;
ts-烟气温度,℃;
pa-大气压力,Pa ;
ps-烟气静压,Pa;
xsw—排气中水分含量(体积分数),%
5、含湿量的测定
与大气相比,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变化范 围较大,为便于比较,监测方法规以除去水蒸气后 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为基准表示烟气中有害物质的 测定结果。 含湿量的测定方法:冷凝法、重量法、干湿球法
采样类型: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
不同采样速度时颗粒物运动状况示意图
采样类型:
移动采样:为测定烟道不同断面上烟气中烟尘的平 均浓度,用同一个尘粒捕集器在已确定的各采样点上 移动采样,在各点的采样时间相同,这是目前普遍采 用的方法。
定点采样:为了解烟道内烟尘的分布状况和确定烟 尘的平均浓度,在同一断面上每个采样点分别采样, 即每个采样点采集一个样品。
动压平衡型等速管法采样装置示意图
2、烟尘浓度计算
①计算出采样滤筒采样前后重量之差m(烟尘重量)。
②计算出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在采样装置的流量 计前装有冷凝管和干燥管的情况下,干烟气的采样 体积按下公式计算:
干烟气与干空气近似时
Vnd 0.003qv
Rs( d pa pr) t Tr
Vnd 0.05qv
目前对汽车尾气的采集,国外专有采样设备。
三、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 烟气的体积、温度、压力。
通过这几个基本状态参数,可计算出烟气流速、烟 尘及有害物质浓度。
环境监测—大气ppt..
第四节 空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第三节 空气污染源
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之为空气污染 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一、自然污染源 扬尘,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与尘粒;闪电产生
的气体,如臭氧和氮氧化物;植物与动物腐烂产生
的臭气;森林火灾造成的烟气与飞灰;自然放射性 源和其他产生有害物质并向大气排放的源。
二、人为污染源
大气环境监测
中牟县环境监测站 2015年4月 王小翠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第一节 空气的组成
一、干洁空气的组成
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湍流运动及
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 混合。因而从地面到90km的高空,干洁空气(大气 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的组成基本保持不变。
二、对植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叶片中,
因为叶子含有整棵植物的构造机理。最常见的毒害
植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臭氧、PAN、氟化氢、乙 烯、氯化氢、氯、硫化氢和氨。 三、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皮革制品、
纺织品、橡胶制品和建筑物等的损害也是严重的。
这种损害包括玷污性损害和化学损害两个方面。 四、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物浓度的增加是相关的。
几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名称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氮氧化物 粉尘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 一氧化碳 氟和氟化氢 氯气和氯化氢 铅 对人体的影响 视程减少,流泪,眼睛有炎症。闻到有异味,胸闷,呼吸道有炎症,呼吸困难,肺水肿,迅速窒息 死亡 恶臭难闻,恶心、呕吐,影响人体呼吸、血液循环、内分泌、消化和神经系统,昏迷,中毒死亡 闻到有异味,支气管炎、气管炎,肺水肿、肺气肿,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伤害眼睛,视程减少,慢性气管炎、幼儿气喘病和尘肺,死亡率增加,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 眼睛红痛,视力减弱,头疼、胸痛、全身疼痛,麻痹,肺水肿,严重的在1小时内死亡 皮肤和肝脏损害,致癌死亡 头晕、头疼,贫血、心肌损伤,中枢神经麻痹、呼吸困难,严重的在1小时内死亡 强烈刺激眼睛、鼻腔和呼吸道,引起气管炎,肺水肿、氟骨症和斑釉齿, 刺激眼睛、上呼吸道,严重时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神经衰弱,腹部不适,便泌、贫血,记忆力低下
环境监测课程第四章 大气和废弃监测
b.慢性危害 定义:低浓度污染物长期作用于人
体,会产生慢性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对 人体的危害叫慢性危害,不易引起人们 注意,很难鉴别。
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放射性慢性危害
癌变,不育,遗传变异
(2)、对动植物的危害
(3)、对材料的损坏
(4)、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
物质,常见的有:SO2 , CO, NOX (NO, NO2)
颗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属,3,4-苯并芘
(BaP)
(2)、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
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臭氧,醛类,
过氧乙酰硝酸酯,(光化学氧化剂),硫酸雾,
硝酸雾等。
(3)、分子状污染物
沸点低,气体分子形式存在,并以分
同心圆布点法
在污染源较为集中的情况下,以污染源 或污染源群为中心,沿放射线方向向外扩散, 采样点布在同心圆上。采样时要注意主导风向, 主铀与主导风向要一致,应该布点于下风向。
扇形布点法
适用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 显的地区。以点源为顶点,成45度扇形展开, 夹角可大些,但不能超过90度,采样点设在 扇形平面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每条 弧线设3或4个采样点。
2.采样点布设方法和数目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的常规监测
(1)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成工业区、商业 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 不同功能区。
(2) 再按功能区的地形、气象、人口密 度、建筑密度等,在每个功能区设若干 采样点。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校正:
1 .在工业密集区,测量飘尘和SO2的监测点要 增加
三、大气污染源
环境监测ppt第四章大气和废弃监测
①应用范围:常温下难于被固体吸附剂完 全阻留的一些低沸点气态化合物,所以用制 冷剂将其冷凝下来。如 :苯乙烯,三氯乙醛 等 ②冷冻剂
2.采样效率
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 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1、绝对比较法 用标准气测定采样效率,采样效率K为: C1—实测浓度 C0—配制浓度
2、相对比较法
六、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监测项目及监测目的 1.监测项目
2. 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 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 家制定地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 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 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 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第二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
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1.污染源与排放量:列出城市污染物排放的清单。 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来源。同时还应了解所用原料、 燃料的类型、组成以及消耗量。 2.人群健康情况和人口分布资料 3.气象资料:风向、风速和气温、气压的逐日与 逐年变化、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 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 4.地形资料 5.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 6.对土地功能分区的考虑
b.慢性危害 定义:低浓度污染物长期作用于人 体,会产生慢性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对 人体的危害叫慢性危害,不易引起人们 注意,很难鉴别。 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放射性慢性危害 癌变,不育,遗传变异
(2)、对动植物的危害 (3)、对材料的损坏 (4)、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 的形式。 1.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 作用能改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 2. 细的颗粒物可降低能见度,使降水增加,雾增 加。 3. 改变大气的电学性质。 4. 造成酸雨的原因:SO2,NO2,广东、广西、 四川、贵州称为华南、西南酸雨区。
2.采样效率
指在规定的采样条件下所采集到的污染物 量占其总量的百分数 1、绝对比较法 用标准气测定采样效率,采样效率K为: C1—实测浓度 C0—配制浓度
2、相对比较法
六、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监测项目及监测目的 1.监测项目
2. 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 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 家制定地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 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 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 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第二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
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1.污染源与排放量:列出城市污染物排放的清单。 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来源。同时还应了解所用原料、 燃料的类型、组成以及消耗量。 2.人群健康情况和人口分布资料 3.气象资料:风向、风速和气温、气压的逐日与 逐年变化、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 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 4.地形资料 5.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 6.对土地功能分区的考虑
b.慢性危害 定义:低浓度污染物长期作用于人 体,会产生慢性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对 人体的危害叫慢性危害,不易引起人们 注意,很难鉴别。 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放射性慢性危害 癌变,不育,遗传变异
(2)、对动植物的危害 (3)、对材料的损坏 (4)、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 的形式。 1. CO2吸收地面的辐射,颗粒物对阳光的散射 作用能改变地面温度,使温度上升或者下降。 2. 细的颗粒物可降低能见度,使降水增加,雾增 加。 3. 改变大气的电学性质。 4. 造成酸雨的原因:SO2,NO2,广东、广西、 四川、贵州称为华南、西南酸雨区。
环境监测课件第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1ppm=1mL/m3 =10-6; 1ppb=10-3ppm=1 μL/ m3 ; 1ppm=103ppb=106ppt 。
6
两种单位换算关系:
cv
22.4 M
cm
式中: cv—气体的体积比浓度,mL/m3; cm—标准状况下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 M—气态物质的分子量,g/mol; 22.4—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 气中的有害物质。
SO2、NO2、CO、 碳氢化合物、
颗粒性物质等
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 作用或它们与大气中的正 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 新污染物。
硫酸盐、硝酸 盐、臭氧、醛 类、过氧乙酰 硝酸酯(PAN)
等
含硫、氮、碳氢、碳氧、卤素化合物 降尘(10-100μm)、飘尘(<10μm)
13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名称
适用情况
做法
说明
功能区布 区域性常规监 点法 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 可分为工业区、商业
区,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 区、居住区、工业和
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分别设 居住混合区、交通稠
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
密区、清洁区等.
网格布点 法
有多个污染源, 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
2.气象资料: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 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
3.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 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4.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
5.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 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料。
生态环境监测·第四章大气及废气监测
用抽气装置使待测空气以一定的流量通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待测组分与吸收液发 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待测污染物溶解于吸收液中,分析吸收液中被测组分含量。
(二)填充柱阻留法(固体阻留法)
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原理,填充柱可分为: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
❖ 固体阻留法的优点 ① 长时间采样,对大气微量污染成分及日平均浓度测定采样都较适宜; ② 适用性广,适用于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 ③ 保存时间较长,几天至几周; ④ 发生污染机会更少。
(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 选测项目:臭氧、总碳氢化合物
四、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1.采样点的数目
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
2.采样点布点方法
(二)化学发光法
❖ 原理 O3与乙烯发生气相化学发光反应,生成激发态的甲醛,而激发态的甲醛瞬间回到基态 以光形式释放出能量 。 2O3+ 2C2H4 → 2C2H4O3→ 4HCHO*+O2 HCHO*→HCHO + hv 波长范围300~600nm,峰值波长435nm。 反应不受SO2、NOX、Cl2等的干扰。
六、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硫酸盐化速率?
测定方法: 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碱片-离子色谱法
(一)二氧化铅—重量法
1.原理 空气中的SO2、硫酸雾、硫化氢等含硫污染物与PbO2反应生成PbSO4:
SO2+PbO2→PbSO4 H2S+PbO2→PbO+H2O+S PbO2+S+O2→PbSO4
(二)填充柱阻留法(固体阻留法)
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原理,填充柱可分为: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
❖ 固体阻留法的优点 ① 长时间采样,对大气微量污染成分及日平均浓度测定采样都较适宜; ② 适用性广,适用于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 ③ 保存时间较长,几天至几周; ④ 发生污染机会更少。
(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 选测项目:臭氧、总碳氢化合物
四、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率 1.采样点的数目
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
2.采样点布点方法
(二)化学发光法
❖ 原理 O3与乙烯发生气相化学发光反应,生成激发态的甲醛,而激发态的甲醛瞬间回到基态 以光形式释放出能量 。 2O3+ 2C2H4 → 2C2H4O3→ 4HCHO*+O2 HCHO*→HCHO + hv 波长范围300~600nm,峰值波长435nm。 反应不受SO2、NOX、Cl2等的干扰。
六、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硫酸盐化速率?
测定方法: 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碱片-离子色谱法
(一)二氧化铅—重量法
1.原理 空气中的SO2、硫酸雾、硫化氢等含硫污染物与PbO2反应生成PbSO4:
SO2+PbO2→PbSO4 H2S+PbO2→PbO+H2O+S PbO2+S+O2→PbSO4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可 吸入颗粒物具有胶体性质,故也可以称为气溶胶。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 危害途径:呼吸道吸入; 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 表接触侵入。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杂志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大气颗粒物 2. 二氧化硫 3. 一氧化碳 4. 氮氧化物 5. 光化学氧化剂
▪ 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 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 基础资料。
▪ 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 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一)单位体积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 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μg/m3表示。
▪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 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 最佳采样和测定方式是使用自动采样仪器进行 连续自动采样,再配以污染组分连续或间歇自 动监测仪器,其监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污染物 浓度的变化,能取得任意一段时间的代表值 (平均值)。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图3.1 网格布点法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图3.3 扇形布点法
▪ 在采用同心圆和扇形布点法时,应考虑高架点 源排放污染物的特点,在不计污染物浓度时,点源 脚下的污染物浓度为零,随着距离增加,很快出现 浓度最大值,然后按指数规律下降。因此,同心圆 或弧线不宜等距离划分,而是靠近最大浓度值的地 方密一些,以免漏测最大浓度的位置。
▪ 六、大气监测项目及监测目的
1.大气监测项目
大气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应根据优先监 测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的,涉及范围广, 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 目进行监测。(监测项目见课本)
▪ 监测目的
▪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 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 依据。
▪ 1.时间性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 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等 有关。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 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不同。
2.空间性
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也与污染源种类、分布情况 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质量轻的高度分散在大气 中,易被扩散和稀释,随时空变化快;质量大的扩 散能力差,影响范围大。由于其在空间分布不均匀, 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空间分布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样点, 使结果更具代表性。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 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化学 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 的影损响害。肝脏。且由于SO2 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 吸入之所后有产大生气的污复染合物作中用散布 最危广害的更一大种。,严重阻碍血液 输氧,引起缺氧中毒。
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 性,臭可氧引对起鼻肺子水、肿咽、喉慢、性肺支 等气呼管吸炎器等官疾有病刺,激若作与用SO,2共运 动存时,则则吸危入害更更严重重。。
(二)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 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μL/m3表示。 两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
第二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
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 (三)地形资料、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四)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四、大气污染源 (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
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 (三)室内空气污染源
五、大气污染物的特点
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空 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 点。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 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 件密切相关。
▪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 在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常见的有:硫酸盐、硝酸盐等,其毒性大于一次污 染物。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分子状态污染物
(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径大于l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
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
二、监测项目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三、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三)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 功能区布点法 2. 网格布点法 3. 同心圆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 5.平行布点法
▪ 以上的几种采样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 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有代表性的反映污染物浓度, 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表3.5 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三)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短时间的采样,试样缺乏代表性,仅适 用于应急性监测)
氮78.06% 氧20.95%
氩0.93%
其他气体
地球
大气
<0.1%
半径
厚度 有害物质: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等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 引起大气污染的有害物质都称为大气污染物。依据
其形成过程,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 害物质。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碳氢化合物颗粒性物质等。
表3.7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三、 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1、直接采样法
(一)样
图3.5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
第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 第六节 降水监测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 第八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
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
对人类有影响的: 距地面10km
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 危害途径:呼吸道吸入; 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 表接触侵入。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杂志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大气颗粒物 2. 二氧化硫 3. 一氧化碳 4. 氮氧化物 5. 光化学氧化剂
▪ 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 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 基础资料。
▪ 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 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一)单位体积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 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μg/m3表示。
▪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 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 最佳采样和测定方式是使用自动采样仪器进行 连续自动采样,再配以污染组分连续或间歇自 动监测仪器,其监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污染物 浓度的变化,能取得任意一段时间的代表值 (平均值)。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图3.1 网格布点法
图3.2 同心圆布点法
图3.3 扇形布点法
▪ 在采用同心圆和扇形布点法时,应考虑高架点 源排放污染物的特点,在不计污染物浓度时,点源 脚下的污染物浓度为零,随着距离增加,很快出现 浓度最大值,然后按指数规律下降。因此,同心圆 或弧线不宜等距离划分,而是靠近最大浓度值的地 方密一些,以免漏测最大浓度的位置。
▪ 六、大气监测项目及监测目的
1.大气监测项目
大气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应根据优先监 测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的,涉及范围广, 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比的项 目进行监测。(监测项目见课本)
▪ 监测目的
▪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 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 依据。
▪ 1.时间性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与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 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等 有关。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 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不同。
2.空间性
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也与污染源种类、分布情况 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质量轻的高度分散在大气 中,易被扩散和稀释,随时空变化快;质量大的扩 散能力差,影响范围大。由于其在空间分布不均匀, 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空间分布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样点, 使结果更具代表性。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 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化学 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 的影损响害。肝脏。且由于SO2 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 吸入之所后有产大生气的污复染合物作中用散布 最危广害的更一大种。,严重阻碍血液 输氧,引起缺氧中毒。
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 性,臭可氧引对起鼻肺子水、肿咽、喉慢、性肺支 等气呼管吸炎器等官疾有病刺,激若作与用SO,2共运 动存时,则则吸危入害更更严重重。。
(二)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 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μL/m3表示。 两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
第二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
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 (三)地形资料、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四)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四、大气污染源 (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
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 (三)室内空气污染源
五、大气污染物的特点
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空 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 点。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 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 件密切相关。
▪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 在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常见的有:硫酸盐、硝酸盐等,其毒性大于一次污 染物。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分子状态污染物
(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径大于l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
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
二、监测项目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三、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三)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 功能区布点法 2. 网格布点法 3. 同心圆布点法 4.扇形布点法 5.平行布点法
▪ 以上的几种采样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 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有代表性的反映污染物浓度, 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表3.5 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三)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短时间的采样,试样缺乏代表性,仅适 用于应急性监测)
氮78.06% 氧20.95%
氩0.93%
其他气体
地球
大气
<0.1%
半径
厚度 有害物质: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等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 引起大气污染的有害物质都称为大气污染物。依据
其形成过程,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 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 害物质。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碳氢化合物颗粒性物质等。
表3.7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三、 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1、直接采样法
(一)样
图3.5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
第四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 第六节 降水监测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 第八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
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
对人类有影响的: 距地面1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