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语文《幽径悲剧》设计方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幽径悲剧》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幽径悲剧》教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教版
万俐君
教学目标:
1.感受古藤的美和悲,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与决心。
2.培养学生欣赏美、保护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反复阅读文本,抓住“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核心,在赏析古藤的美,感受古藤的悲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悲剧原因,体会作者的情感,确立维护真善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幽径悲剧的真正原因的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学大师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来感受美的毁灭带给人们的心灵的震撼。
二、(1分钟)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明确: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
三、(24分钟)赏藤萝之美
1、引导学生赏析藤萝之美
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就有一双慧眼,他在燕园的幽径中,发现了一个最美好的事物,就是幽径中的一株古藤萝。
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1)外在形象美
(明确: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衬托花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从形、声、色、味不同角度描写。)
(2)内在品质美
师:我们感受到了古藤萝的外在形象美,不过,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它的内心,关注它的性情、品质。藤萝的外形是美丽的,那么内在呢?
《幽径悲剧》教案(优秀6篇)
《幽径悲剧》教案(优秀6篇)
幽径悲剧的教案篇一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半学期了,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历程,深受新课改的冼礼,在教材钻研、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收获。教师明显表现出关注学生,重视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和其他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民主平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过程,重视引导求异思维,鼓励算法的多样性;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等贯彻新理念的教学行为;一致希望能让学生以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不费劲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多数同学已表现出对数学的一定兴趣,并已逐渐适应,形成初步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已逐渐懂得倾听他人发言,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一、在教材探研方面
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知识结构上都发生重大变化,突出了知识的形式的探究过程,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1.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领略教材图例的含义,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在新教材的例题、"做一做"中,都有一些漂亮的插图,这些插图对我们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握好这些插图的内容,领略插图的含义,根据插图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如:在"比一比"中的"做一做"里有5幅插图,我在教学中利用这些插图开展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分组活动。在比长短中,我开展"谁的胳膊长"的趣味比赛活动,先分小组比出谁是小组中胳膊最长的同学,再组与组比较,比出谁是全班胳膊最长的同学。这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小组里合作学习,使生与生之间有交流、讨论,在交互的教学活动中学会了新知,教师真正站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的位置。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案汇总五篇
幽径悲剧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3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
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2、阅读、概括
3 、组织交流交流
三、研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之美的部分
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教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2、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
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怎样写幽径的美景?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人教版高中语文——幽径悲剧
拓展训练
我们的身边是否还有“愚氓之手”,“愚氓灭
美”的现象?请以“悲剧还在延续”为话题, 写写身边的“悲剧”。
字、词理解
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 不加重视。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 就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抖 擞:振作。 幽 香:清淡的香气。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蜿蜒(wān yá n ):蛇类爬行 的样子。也形容山路弯弯曲曲 的延伸。 弥补、攀附、幸免、 史无前例、异化、惆 怅、摇曳、绽开、依 稀、估摸、无端、沧 桑、委曲、大千世界 奈何、不足不外人道
百度文库——老教师制作
季 羡 林
幽 径 悲 剧
作者 简介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 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 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 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 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 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 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
讨论问题
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 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 待“愚昧灭美”的事实?从中可看出什么道理 来?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悲剧, 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 1992年,这一刻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 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 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看到国民素质还 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 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 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新人教语文《幽径悲剧 》教学案
D&L精品
教育辅导用书板块
《幽径悲剧》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迅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于是,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此文。
课题介绍:《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在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走进藤萝,借藤萝之口哀鸣、控诉、呼号。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含泪带哭的抒发之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悲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文章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
1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
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在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而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了这种距离感,就很难把思维聚拢,让思维成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顾学生的想法,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会出现知识传达不到位现象。因此,相关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只有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的探索,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更加地了解学生,方便“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不足和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着重培养。例如: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制订相应的讨论课题,把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讨论,让学生们自主接受知识,让学生们之间有竞争,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八年级语文上册(SJ)3.学案23.幽径悲剧
二十三幽径悲剧
考点1字音字形
易错音:懦.者(nuò) 劫.难(jié)
摇曳.(yè) 闲情逸.致(yì)
虬.干(qiú)愚氓.(méng)
万斛.(hú) 潋滟
..(liàn yàn)
抖擞.(sǒu)
毛骨悚.然(sǒng)
易错字:荆棘.摇曳.蜿蜒
..抖擞.
惆怅
..相映.成趣
..潋滟
闲情逸致.月白风清.
考点2词义理解
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月白风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考点3分析标题
本文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为什么题目不叫《古藤萝的悲剧》呢?
古藤萝是这条幽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再者,古藤萝的悲剧不仅是它本身的悲剧,也是这条幽径的悲剧,甚至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愚氓灭美的悲剧。
考点4表达方式
文章写藤萝的悲剧时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对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幽径,写藤萝时运用了描写,或绘形,或绘色,或绘声,充分写出了古藤萝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用心理描写、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以极其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和惆怅。接着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被人杀害”,“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这一笔墨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毁灭美的“愚氓”,表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基础积累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
..(wān yán)曲折,实有曲径.(jìng)通幽之趣。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幽径悲剧》word教案 (9)
《幽径悲剧》
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幽径悲剧》是八年级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在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走进藤萝,借藤萝之口哀鸣、控诉、呼号。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含泪带哭的抒发之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悲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文章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二、教学设想
紧扣文章主题“幽径悲剧”,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悲剧,简单的说,悲剧就是美被毁灭。那么,文章美在何处,哪里有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文中找出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发现文中的幽径美和藤萝美,精读品味藤萝之美,然后进行解题,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悲剧?原来是幽径上藤萝被毁的悲剧,那为何又要写幽径?藤萝被毁灭后是什么样子?与被毁前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是谁毁灭了美?愚氓。愚氓为何会毁美?世人和我分别是怎么看待这场悲剧的?对比分析。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抒发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作者的失望、悲痛、无奈,世人的麻木,冷漠,
自私无情,不关爱他人不关爱自然,提高国民素质消除愚昧……
三、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藤萝形象。
2.探究主题,理解作者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悲愤之情。
2.领会文章深邃内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幽径悲剧》word教案 (4)
《第23课幽径悲剧》教案 1
知识目标:
阅读描写藤萝的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原因。(A层)
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B 层)
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重点: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作者情感。
难点: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交流对燕园的了解。
2、教师导入
㈡整体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㈢赏藤萝之美
1、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A层)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藤萝,从文中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形象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来谈。)
2、文章正面描写了藤萝之美,那么文章开头就写的是藤萝吗?那么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A层)
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这株藤萝所怀有的感情,以及“这一株古藤萝”在作者心中占据的地位。(B层)㈣观藤萝之惨
1、可以说这株古藤萝在燕园,它是唯一的最美,在“我”的心中,它是唯一的最爱,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如此美丽的古藤萝却被毁灭了,永远消失了,
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A层)
2、朗读藤萝被毁的文字,让我们感受一下藤萝被毁灭后的悲惨情形。(读出痛心和同情。)(同桌互评)
㈤感作者之悲
1、被毁灭的东西越美,其悲剧性就越强。(A层)
阅读文章12—14段,作者在此更是直接宣泄自己的悲愤、痛苦之情,划出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深切的悲痛之情。
《幽径悲剧》优秀教案3篇
《幽径悲剧》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2、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2、介绍课堂环节:
走近名人,成为名人
我当评论家
我当文学欣赏家
我来寄语
二、我当评论家
你觉得课文的标题《幽径悲剧》好吗?如果你觉得好,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个更合适的标题,请你写下来,也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评论家标准
1、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
2、能对作者的观点和同学的看法,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我当文学欣赏家
1、出示要求:
(1)选择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并圈点勾划加批注。
(2)结合你的批注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打动了你。
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边读边勾画出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思路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思路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思路》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思路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2、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学习。
3、体会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4、开展有针对性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二、本单元课时安排:
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苏州园林》3课时
《都市精灵》2课时
《幽径悲剧》2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1课时
《治水必躬亲》1课时
写作2课时
标点符号的修改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视听活动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界生命的平等。
《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人造的风景,叶圣陶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不能不为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赞叹。
《都市精灵》则从小处落笔,往大处拓展,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让人叹服之余,深深赞同作者的观点: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在写美的过程中多了一些愤慨,更加能引起人们对于自身愚昧的反省,可谓是振聋发聩。
《明天不封阳台》虽记叙的小事情,可是作者却拥有一颗慈悲之心,文中处处透出一个智者的思索。
《治水必躬亲》则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三百年前的治水图,相信读完这篇短文,我们更应知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才能真正造福民众。
学习本单元,除要领略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还要学会欣赏文章雅致的语言,并将课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幽径悲剧》高中语文教案
《幽径悲剧》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幽径悲剧》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2)能够欣赏并评价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风格。
(3)能够运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通过研究小说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培养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
1. 小说《幽径悲剧》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2. 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风格。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小说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运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幽径悲剧》。
2. 相关参考资料:关于《幽径悲剧》的介绍和分析。
3. 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简要介绍《幽径悲剧》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引导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与讨论:
(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
(2)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的理解。
(3)教师引导并总结讨论结果。
3. 分析与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风格。
(2)学生通过朗读和模仿,欣赏并评价小说的文学美。
4. 写作练习:
(1)教师给出一个与《幽径悲剧》相关的情节或人物,要求学生进行创意写作。(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
导入:
师: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点击图片)这是今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他的一幅照片,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这就是现年已92岁高龄却仍矢志不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
(点击出现课题——以后湖为背景图)
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一遍,谈一下在字词句方面的发现或收获。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习惯,为待会儿的交流作准备。)学生:我觉得本文的语言非常的精练——象课文的第一句话“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就十分简洁、亲切。
学生:我觉得本文的语言非常的优美——课文中用了很多并列性的句子,比如“一面傍山,一面靠湖;林中小鸟,枝头鸣蝉;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使懦者立怯者强;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都整齐优美富有韵味。
学生:我发现本文中好象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足征、漠然、潋滟、诛伐、疾趋、焉知、愚氓、奈何”等。
师:你觉得这些词的使用对本文的语言有什么影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3幽径悲剧》word教案 (2)
幽径悲剧
一、导入
对于季羡林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颁奖词中有这么一段:“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俗话说:字如其人,见文如见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幽静悲剧》,感悟大师创作及做人的真性情。
二、走进作品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在北大校园里燕园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无端被毁的悲剧。)
2、幽径悲剧即藤萝的悲剧,在怎样的幽径上的古藤萝呢?结合文章的语句说说,并以()的幽径来概括。
3、在这样的幽径上的这株藤萝美吗?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的悲剧是美的毁灭,藤萝越美,藤萝被毁的悲剧就越突出。
三、模拟法庭
1、藤萝无端被砍,悲剧就此产生了。原告藤萝向海淀区人民
法院起诉,我们作为当事人(藤萝)的诉讼代理人,一同走进法院,参与此案的审理,为紫藤萝讨个公道!
2、填写表格
海淀区人民法院“藤萝”档案
面衬托
3、根据表格,结合文章内容(证据)以及自己的理解,以原告(藤萝)、见证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口吻,写一段讼词,提出控诉。
示例:我是原告(藤萝)的诉讼代理人,我当事人原本
但如今,
。藤萝美的毁灭是谁造成的呢?(愚氓)种种证据都说明愚氓有罪。
4、愚氓不知欣赏藤萝之美,毁灭美,法官宣告:愚氓毁美,罪名成立。
四、探讨主旨
1、我们这么多人为“藤萝”申诉,藤萝也该“含笑九泉”了。但在这个时代,像大家这样关怀他的人多不多呢?结合文中原句来谈。
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课堂实录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一初级中学许秋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感受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4、品味文章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5、做一个珍重、善待每一种生命的人。
教学重点:
1、体会、感受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
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北大新学期开学那天,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休息。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照看行李,自己轻装去办理报名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等这位新生办完手续回来,老人已经尽心尽责地看管行李一个小时了。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在主席台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就此事发出感慨: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走近作者:关于季羡林你们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结合预习介绍作者:他是北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土,语言学家,翻译家,被称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师:伴随季先生渊博学识的是他那谦逊、伟大的情怀。今天,我们有幸能一起走进季先生的作品《幽径悲剧》,也走进季先生伟大的心灵。
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
二十三幽径悲剧教案A
学习目标:1、采用自主学习方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人人都应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特定的历史时期,愚昧的人们不放过任何展示美的事物,这种行为深深刺伤了作者爱美、维美的心灵。他对美的热爱,对愚氓的痛恨化作浓浓的悲伤,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着重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挖掘,联系时代生活,让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明白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善待自己。
主要学法:自读、感悟、品味
本课拟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旧课导入新课。
我们去年学过一篇北大学子怀念母校的文章《十三岁的际遇》,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既是北大学子,又在北大任教的北大人的关于北大的文章《幽径悲剧》
板书《幽径悲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释题:师:我们不要看课文内容,你认为文章会写些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猜想)
2、师:同学们都猜了很多,文章到底是写的什么呢?就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时间三分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你们能用笔圈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交流;并请你们谈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习惯,为待会儿的点评作准备。学生读完后交流,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教师点拨。然后请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教师指导他们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精品
教育辅导用书板块
镇江市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在这篇课文中,对什么是悲剧,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作者要传达的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悲”从何而来,怎样使文章悲情四溢,让读者灵魂震憾,使学生进一领悟作者所传达的细腻情感。这样的处理需要立足文本,从诵读出发,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从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使诵读更有效,我设计了读出美感、读透悲情、读清主旨、读得感受四个主要诵读环节。当然我始终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引领和点拨,藤萝美景的赏析、悲情的感悟、主旨的探究都由学生自己努力思索、探究、获取。
1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
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在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而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了这种距离感,就很难把思维聚拢,让思维成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顾学生的想法,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会出现知识传达不到位现象。因此,相关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只有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的探索,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更加地了解学生,方便“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不足和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着重培养。例如: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制订相应的讨论课题,把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讨论,让学生们自主接受知识,让学生们之间有竞争,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十分方便的途径来获取知识,那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往往能够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们传递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与教师和同学们讨论得不来的,相比之下更加珍贵。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化书中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1、策略之一:选择阅读
“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用于漫无目标的阅读,无疑也会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就有个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读。结果,由于他毫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因此,我们要指导中学生读第一流学者写的书,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
所谓的第一流的学者,是指在该学科领域里最知名、最有权威的科学家、学者。读他们写的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
2、策略之二:时间巧安排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除进行课堂学习、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外,要抽出时间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读物,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还必须巧妙地安排阅读时间。在平时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写下皇皇巨著《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在寒暑假、节假日,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3、策略之三:展示读书笔记,考察阅读效果
做读书笔记是最能反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效果的一种形式。每学期一次的笔记展示既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共同提高。在展示中发现,学生在笔记中分类记录了多种内容,如:作家作品简介、妙语集锦、精彩片断、简短书评等,笔记中既有摘抄,也有评论,真正使学生做到“开卷有益”——积累了生活常识和经验,获取大量词汇和语句,培养了语感。
4、策略之四:抒发读后感受,培养鉴赏能力
写读后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看文学作品,只追求故事情节、关心人物命运,但对于书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行为怎么评价,却不能独立思考分析。对此,我有意布置学生写这么几篇读后感:“我看(某一作品人物)”、“谈谈(某一作家)”、“有感于(某一作品)的主题”等。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学会了思考和分析,培养了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浅谈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2007年高考我校的鹰潭地区语文状元曾燕萍同学曾说,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读会成为“放
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二、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三、应考探究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4高中语文教学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